北京地铁
北京地铁票收费最新标准是什么

北京地铁票收费最新标准是什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计划、报告材料、策划方案、条据文书、演讲致辞、合同协议、党团资料、教案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ummary plans, report materials, planning plans, doctrinal documen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lesson plan materials, essay encyclopedia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北京地铁票收费最新标准是什么地铁收费标准多少钱呢?北京市地铁收费标准为:地铁站起步费3元起,公交车发展为2元起。
北京市地铁线路规划分析

北京市地铁线路规划分析近年来,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发展,北京市地铁线路规划成为了热门话题。
作为中国首都,北京市已经建成了多条地铁线路,但是依然存在交通瓶颈和运营效率低下等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北京市地铁线路规划进行分析,提出改进建议。
一、发展历程北京市地铁发展始于1965年的小礼士路地铁隧道,但是长期受到资金、技术和政策等多种因素的限制,直到2002年才有了第一条正式的地铁线路——1号线。
此后,北京市地铁线路发展迅速,截至2019年底,共计开通了22条地铁线路,全长728.3公里,其中18条地铁线路和4条城市铁路线路。
二、线路分析1.1、线路布局目前,北京市地铁线路布局主要分为两种类型:环线和廊线。
环线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包括2号线、4号线和10号线;而廊线则贯穿城市的各个方向,包括1号线、5号线、6号线等。
这种布局主要是为了满足城市中心的通勤和旅游需求。
然而,这种布局也给地铁网络的运营和人流调配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1.2、线路质量线路质量也是影响地铁线路规划的重要因素。
当前,北京市地铁线路存在运营效率低下、车站人流过大、设备老化等问题。
例如,1号线、2号线、10号线等线路的车站人流量过大,很难有效控制乘客进出站的速度,造成了运营成本和人力成本的增加。
1.3、线路扩建和更新目前,北京市已经制定了2035年地铁线网规划方案,其中包括35条地铁线路,并且正在加快推动地铁线路建设。
此外,北京市还积极推进地铁线路设备更新升级,例如新能源车辆的替换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这些都将有效提高地铁线路的运营效率和安全性。
三、问题分析3.1、运营效率低下目前,北京市地铁线路的运营效率低下是主要问题之一。
这主要表现在车站人流量过大、车站进出站速度慢和线路拥堵等方面。
为了加强地铁线路的运营效率,应该注重以下方面:(1)增加车站容量根据日常客运量和预期客运增长率的变化,可以将车站容量分别逐步提高到12000人/小时和18000人/小时。
北京25年地铁规划

北京25年地铁规划目前,北京2025年的地铁规划遵循“一主、一副、两轴、多点”的城市空间结构。
一主:体现国家形象的重要窗口地区“一主”也就是中心城区,也包括最中间的核心区(也就是东城区和西城区)。
根据定位,这里将是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的核心承载区,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点地区,也是体现国家形象和国际交往的重要窗口地区。
一副:区域协同发展的桥头堡“一副”也就是位于通州的北京行政副中心,会重点承接北京市属行政事业单位及相关服务部门的疏解转移,带动城市东部区域协同发展。
根据定位,未来“一副”会依托通州新城,重点发展行政办公、文化旅游和部分商务配套职能。
同时,也会处理好通州与大兴、亦庄、顺义等新城及廊坊市北三县地区的发展关系,更好地统筹新城发展、生态建设和城乡一体化。
一直以来,北京城市发展都有两个骨架:长安街与中轴线。
而在新版本的总规中,这两条线将是北京城市格局的两条轴,并有所延长。
“中轴线目前在北面已经延长到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而南中轴也会建设一个同等规模的公园。
”据透露,未来的中轴线及延长线将打造成“公园对公园”的形式;而长安街及延长线,东边是通州及大运河,西边则是新首钢产业区和永定河,形成“河对河”。
多点:分成三类建设规模不一“多点”为顺义、亦庄、大兴、昌平、房山、怀柔、密云、平谷、延庆、门头沟10个新城和海淀山后、丰台河西、北京新机场地区3个重要城镇组团。
这部分将主要负责承接中心城区人口和适宜功能的疏解,完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从而带动所在区域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法律依据:《北京市推动城市南部地区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第四条第十二款构建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体系。
实现京雄高速建成通车,完成丰台站改扩建,加快推进京雄商高铁、城际铁路联络线建设,完善跨区域交通体系。
实施市郊铁路城市副中心线西段整体提升工程等一批轨道线路建设工程,开通运营19号线一期、14号线剩余段、16号线南段等一批地铁线路,加快推进丰台河西地区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完善城市南部地区轨道交通骨架。
北京地铁2号线运营

北京地铁2号线运营北京地铁2号线,是北京市地铁运营的一条重要地铁线路。
该线路于1971年开始规划,1972年6月开始动工,预计于1978年建成并投入运营。
然而,由于一系列原因,包括技术问题、资金缺乏等,导致该线路的建设工期不断延长,最终于1984年11月28日正式开通运营。
地铁2号线起点位于西直门地铁站,终点位于北京南站地铁站,全长23.1公里。
该线全程设置了20个车站,包括西直门、车公庄、阜成门、复兴门、长椿街、宣武门、和平门、前门、崇文门、北京站、建国门、东四十条、东直门、雍和宫、朝阳门、东四、南锣鼓巷、什刹海、鼓楼大街和北京南站。
地铁2号线在北京市的交通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
该线路串联了许多北京市内的重要交通枢纽和城市中心区域,连接了西城区、东城区和朝阳区。
它为市民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出行方式,也为游客提供了便利的城市观光交通工具。
地铁2号线每天工作时段为早上5点30分至晚上11点30分,运营时间长达18个小时。
早晚高峰期间,地铁2号线的列车间隔时间较短,仅为3分钟左右。
在运营期间,全线设有大约200辆列车,以满足乘客的需求。
地铁2号线的车辆运营采用无人驾驶技术,这使得列车的运行更加稳定和安全。
同时,该线路还配备了自动售检票系统,方便乘客进行购票和进出站操作。
车站内部设置了指示牌、导向标识等,为乘客提供了清晰的指引和方向。
地铁2号线在运营中积极推行绿色出行理念,大力倡导乘坐地铁,减少机动车使用。
为了提高乘客的舒适度和出行体验,地铁2号线的车厢内配备了空调系统,并设有座椅、垂直握杆等设施,方便乘客休息和站立。
此外,地铁2号线还与其他地铁线路有着良好的换乘连接。
例如,在阜成门、复兴门、建国门、东四等站点,乘客可以方便地换乘到地铁1号线、4号线、5号线等其他线路,为乘客提供更多的出行选择。
综上所述,北京地铁2号线作为首都城市的一条重要地铁线路,通过便捷、高效、安全的服务,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便利的出行方式。
北京地铁发展史

北京地铁发展史北京地铁始建于1965年7月1日,1969年10月1日第一条地铁线路建成通车,使北京成为中国第一个拥有地铁的城市。
北京地铁线路(目前)1950年代末期中国与苏联的关系恶化后,中国开始规划在北京、沈阳、上海三座重要城市修建地铁,以作为平战结合的战备防御手段。
北京地铁首先开工,一期工程于1965年7月1日开工建设,其线路沿长安街与北京城墙南缘自西向东贯穿北京市区,连接西山的卫戍部队驻地和北京站,采用明挖填埋法施工。
全长23.6公里,设17座车站和一座车辆段(古城车辆段),1969年10月1日建成通车。
根据预计,北京地铁在战时可以每天运送5个陆军整编师的兵力自西山运至北京市区。
由于属于战备工程,北京地铁在通车后很长时间内不对公众开放,需凭介绍信参观及乘坐。
1971年1月15日公主坟至北京站段开始试运行,1971年8月5日延长为玉泉路至北京站,1971年11月7日延长为古城路至北京站,1973年4月23日延长为苹果园至北京站。
北京地铁二期工程始于1969年,其线路沿北京内城城墙自建国门至复兴门,呈倒U字型,设12座车站及太平湖车辆段,线路长度为17.2公里。
1981年9月15日,北京地铁正式对外运营。
北京地铁复八线于1992年6月24日开工建设,1999年9月28日通车试运营,2000年6月28日与一线全线贯通。
截至2005年,北京地铁已开通的线路包括1号线、2号线、13号线和八通线,运营线路总里程114公里,共有70座运营车站。
其中,1号线全长31.04公里,23座运营车站;2号线全长23.61公里,18座运营车站;13号线全长40.85公里,16座运营车站;八通线全长18.9公里,13座运营车站。
北京地铁目前日客运量150万人次左右。
1号线(一线)北京地铁1号线北京地铁1号线,又称一线,全长30.44千米,设53#站(101)、52#站(102)、苹果园站(103)、古城站(104)、八角游乐园站(105)、八宝山站(106)、玉泉路站(107)、五棵松站(108)、万寿路站(109)、公主坟站(110)、军事博物馆站(111)、木樨地站(112)、南礼士路站(113)、复兴门站(114)、西单站(115)、天安门西站(116)、天安门东站(117)、王府井站(118)、东单站(119)、建国门站(120)、永安里站(121)、国贸站(122)、大望路站(123)、四惠站(124)、四惠东站(125)共25座车站。
北京地铁六号线

北京地铁六号线北京地铁六号线是北京市的一条地铁线路,全长约49.09公里,共设车站28个,是北京地铁系统中的重要干线之一。
该线路于2000年12月30日正式开通运营,是北京地铁的第一条南北线路。
地铁六号线的起点站为潞城站,终点站为金安桥站。
全线共设有28个车站,其中16个为地下站,5个为地上站,另外还有7个换乘车站。
该线路的运营长度为49.09公里,列车运行速度为每小时70公里。
地铁六号线经过了许多北京市著名的景点和商业区,可以方便地前往国家体育场、国家游泳中心、华北电力大学、中关村科技园区等地。
同时,该线路还与地铁13号线、15号线、10号线等多条地铁线路相交,方便乘客换乘。
地铁六号线的建设与运营也是中国地铁建设的一项重要成就。
该线路于2000年开始规划,施工历时5年,总投资约为180亿元人民币。
地铁六号线采用了国内先进的轨道交通技术和设备,包括自动驾驶系统、轻量化车辆、智能票务系统等。
该线路的运营任务交由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负责,以确保地铁的安全、高效运行。
地铁六号线的运营时间为每天早上6点至晚上10点30分,高峰期间列车间隔时间为3分钟,非高峰期间为6分钟。
该线路的车站设施完善,包括无障碍设施、自动售票机、自动检票闸机等,以满足不同乘客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地铁六号线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注重环保和节能。
该线路采用了可再生能源供电系统,车站和列车间设有节能设备,同时还设有垃圾分类和回收设施。
地铁六号线的建成与运营给北京市的交通出行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乘坐地铁六号线,乘客可以轻松地前往各个商业区、景点和居住区,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减少了空气污染。
同时,地铁六号线也促进了沿线地区的发展,提升了城市形象和居民生活质量。
总的来说,北京地铁六号线是北京市的一条重要地铁线路,不仅为北京的居民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方式,也成为了国内外游客前往北京旅游的重要工具。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相信地铁六号线在未来还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北京市的交通运输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北京地铁购票方法

北京地铁购票方法
1. 线上购票:乘客可通过北京地铁官方App或者其他第三方购票平台预订和购买地铁票。
2. 自动售票机购票:在地铁站内设有自动售票机,乘客可以使用现金、银行卡或移动支付等方式购买地铁票。
3. 窗口购票:乘客可以在地铁站内的售票窗口购买地铁票,工作人员会为乘客提供服务和帮助。
4. 扫码乘车:部分地铁站使用扫码乘车的方式,乘客可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进行支付乘车费用。
乘客在购票时需注意:
- 选择合适的票种,如单程票、多次乘车卡、市民卡等。
- 确认地铁线路和站点,购票前了解乘车路线和换乘信息。
- 保管好购票凭证,避免遗失或损坏。
北京地铁规划

北京地铁规划北京地铁是中国最先进、规模最大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之一。
自1971年建成北京地铁的第一条线路以来,北京地铁经历了4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拥有23条线路和405个车站,总长达692.7公里。
作为北京市内最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北京地铁每天承载着数百万市民的生活出行需求,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过去的几年里,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北京地铁的运营压力逐渐加大。
为了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北京市政府于2014年发布了北京市地铁网2030规划。
根据规划,到2030年,北京地铁将形成5个环线和22个放射线的网络,总长将超过1000公里,同时还将有数十条支线和环形线路投入运营。
根据规划,北京地铁网络将形成以内环线、中环线、外环线为基础的三级环线结构。
内环线位于北京市中心,连接着重要的商业区、旅游景点和政府机关,方便市民的工作和生活出行。
中环线则贯穿北京市的中部地区,连接着北京的重要交通枢纽,如火车站和机场。
外环线则围绕着北京市的郊区,连接着各个区县,便于居民的相互交流和出行。
这三条环线的交汇处也将形成北京市地铁的中心节点,连接着市内各个线路,为市民提供更便捷的换乘方式。
除了环线之外,北京地铁还将建设大量的放射线,连接着各个城市的主要交通枢纽和重要区域。
这些放射线将减轻市中心地铁的运营压力,同时也方便居民从郊区到市中心的出行需求。
此外,规划中还包括了一些支线和环形线路,进一步完善北京地铁的网络结构。
根据规划,到2030年,北京地铁将实现整个城市90%以上的覆盖率,市民将在2公里范围内拥有地铁站点。
这将大大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减少因交通拥堵而造成的时间浪费。
同时,北京地铁的规划也将促进城市的发展和繁荣,吸引更多的人才和企业来到北京。
总的来说,北京地铁的规划将使北京的交通系统更加完善和便利,为市民提供更好的出行条件。
随着规划的逐步实施,相信北京地铁将会继续发挥其在城市交通中的重要作用,为北京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该蓝色标识是从急驰的列车、飞扬的蜀锦、 连绵的蜀山、柔美的水花、弯曲的隧道等6 个画面演变出来的,寓意“巴山蜀水织锦 绣,地铁生活扑面来”。
8/3/2018
• 整体图形以TIANJIN“T”为核心元素,白色部 分构成“T”型,与顶部红色部分交相辉映, 整体图形外观似一“天”字,三重定义充分 体现出天津地铁的特点。标识整体以阴为主, 特别是两条白色的水平色带像飞驰的列车。 一条略带斜度的白色带自下向上延伸,体现 了地铁深邃的特点。标识顶部的红色部分恰 似一枚铆钉,深刻体现了天津地铁人吃苦耐 劳、求实务实、无私奉献的精神。
• • • •
• •
8/3/2018
2002年12月29日:广州地铁2号线首段(三元里-晓港)开通试运营,与原有的1号线形成“十” 字型交叉地下轨道网络,公园前站成为广州地铁系统中第一个换乘车站。 • 2003年1月19日:广州地铁4号线与广州地铁2号线调整工程(琶洲-万胜围区间)动工、地铁4号 线大学城专线(万胜围-新造段)动工。 • 2003年6月28日:广州地铁2号线(三元里-琶洲)全线正式开通运营。 • 2004年5月28日:广州地铁5号线动工。 • 2005年6月28日:广州地铁6号线试验段黄沙站动工;同时,地铁公司为营运中的1号线全线加装 屏蔽门、半高式安全门,并展开站台风道及管线改造工程。 • 2005年12月26日:广州地铁2号线调整工程(琶洲-万胜围区间)、3号线首通段(广州东站-客 村)、4号线大学城专线(万胜围-新造段)开通运营。 • 2006年3月1日:珠江新城旅客自动输送系统(APM线)动工。 • 2006年8月28日:广州地铁地铁6号线动工。 • 2006年12月30日:广州地铁3号线(客村-番禺广场、天河客运站-体育西路)、四号线(新造-黄 阁)开通试运营。 • 2007年4月9日:广州地铁2/8号线拆解工程全面动工。 • 2007年6月28日:广佛城际轨道交通(广佛线)、地铁3号线北延段(机场南-广州东站)动工; 同日,地铁4号线一期全线(万胜围-金洲)开通运营。 • 2008年11月23日:5号线首批2列车顺利抵达广州。 • 2009年1月15日:3号线北延线首个盾构区间贯通。 • 2009年4月19日:5号线隧道全线贯通。 • 2009年5月19日:广佛地铁南延段建设方案敲定,准备动工。 • 2009年5月26日:广州地铁2/8号线延长线首列列车在株洲下线。 • 2009年7月19日:广州地铁2/8号线工程实现全线隧道打通。 • 2009年7月22日:广州地铁1号线西朗站加装安全门完工,标志着广州地铁所有车站都设有屏蔽门 (安全门)。 • 2009年9月29日:广州地铁9号线动工[53] ;10月30日,地铁6号线二期工程段试验性工点萝岗站 开工建设 。 • 2009年10月15日:首批市民代表试乘5号线,这是广州地铁首次在开通新线前请市民进行“挑刺” 8/3/2018 活动。
8/3/2018
南京地铁列车参数 南京地铁线路南京地铁1号 线、1号线南延线、1号线西延线、 2号线、2号线东延线全部由一列 6节编组车厢的A型列车负责商业 客运运营,即将建设的地铁10号 线过江线、地铁3号线也确定由 一列6节编组车厢的A型列车来执 行商业客运运营,确定即将建设 的12号线将启用B型列车; 南京地铁列车全部采用架空接触 网,由列车受电弓在接触网上滑 行接触受电,钢轮钢轨制式,轨 距1.435米,由南京浦镇车辆公司 和法国阿尔斯通公司联合体建造, Metropolis系列。
8/3/2018
• 红色既体现了中国特性,也 代表了沈阳地铁人和沈阳人 民的火红热情及期待。 整个 标识简洁明了,稳固平衡性 良好,外形呈现出车头及车 轮形状,寓意现代化立体交
• 深圳地铁标志是希 望与香港地铁标志 有联系。 • 上面和下面的半圆 代 表 深 圳 和 香 港 !( 中间隔了深圳河 ) 被 中间两竖代表地铁 将深圳和香港连接 起来了 ! 未来深圳和 香港的地铁 ( 九广铁 路)将直接相通。
解析:南京地铁标志以一朵梅花为主体元素,中间饰以变形的“M”作 为“花蕊”点缀梅花使其形象更加生动(意思是地铁法语 “Metro”的第一个字母),“M”出头一点又意喻着汉字“市”的 变体意思是地铁作为南京市的市内交通,也在表示着纪念20世纪 30年代风靡南京的南京第一条轨道交通“京市铁路”。
8/3/2018
8/3/2018
• 以 “ 青岛 ” 的大写字母 “ Q ” 为主要元 素,整体外形呈圆形,标识内部呈现出地铁 隧道入口与下方波浪的结合,反白区域,写 意的构成了地铁英文开头字母 “ M ” , “ Q ” 与 “ M ” 的组合寓意着青岛之地铁。 即展现出青岛海滨城市独有的特性,又体现 出青岛地铁交通的核心概念。
8/3/2018
含义:自下而上,标志图案的下半部分代表严谨、 有序、规律。上半部分代表舒展、灵活、开拓。 从整体看像一只羊角,也象征着广州是“羊城”, 广州地铁是“羊城”的地铁。细看又像延伸的轨 道驶向远方。
以高雄的英文KAOHSIUNG字母「K」為主体,延续代表高雄捷 运在地精神的「双箭头K」标志,斜向拉长的字体意喻高雄 捷运现代化运输系統的速度感;中心空白位置以国际語言- 双箭头,表现捷运双向奔驰、便捷安全的运输效能。 ●天地连結兩组圓弧,象征高雄捷运营运圆满、融洽、传动 高雄新未來;由粗至細的天地圆弧自然产生的速度感,象征 高雄捷运安全、舒适、便捷 ●蓝色象征高雄水岸城市的意象,代表科技、理性、速度的 蓝給予乘客快速、便捷愉悅的乘车印象;高雄捷运和高雄市 民一起传动高雄新未來,追求优质新生活。
8/3/2018
图形中的“M”,是英文中“Metro"的缩写,三条主线代 表着三大集团(BIIC、BCG、MTR)齐心协力,共同缔造 和谐、顺畅的交通网络。两边留白表示公司有无限发展的 可能,寓意着公司业务不仅仅限于地铁4号线,也会有4号 线的延长线及未来的其他线路。标志在图形结构上采用地 铁4号线的走向(横折线)作为基本元素,具有很强的个性 特征。整个标志简洁、明快、动感,体现了公司提供给公 众快捷、正点、现代的产品特性。
8/3/2018
• 地铁隧道为主体造型元素,同时以“hzm”三个字母 相融合,代表杭州地铁,视觉主体以m为中心,与国 际惯用元素相一致,充分体现了地铁的名称和行业 特征,还体现了国际大都市的风范。左上和右下的 尖头,暗喻地铁的双向运营模式,同时给人以顺时 针旋转的运动感,犹如滚滚向前的车轮,充分体现 了杭州地铁“安全、快捷、顺畅、方便、舒适”的 特点。同时也表现了杭州地铁的奋发向上、与时俱 进的人文精神。
8/3/2018
• 长沙地铁
字母“C”、“S”构成,具有高度 的识别性,区别于其他轨道交通 LOGO,同时CS构成了一副快车追 逐太阳的蓝图,体现了长沙轨道 交通带给市民便捷、快速的生活, 诠释了“心忧天下,敢为人先 “的长沙精神。“S”下方的开口 笑,更体现了乘客的满意是长沙 轨道交通一直的追求。红色是长 沙历史文化的载体,有积极向上、 好客热情之意
• 一个既像 “ S ” 又像 “ 互 ” 、寓意苏州和互 通的图形,标志图形以向左向右轻轨车头为主要 设计元素,如传统回纹般的线条恰巧形成负行为 “S”的图标,代表了姑苏,又似中文的“互”字, 一来一回的互动,传达快速、便捷的轨道交通的 属性。蓝色象征科技、时尚,红色象征捷运、热 情,环抱、融合的标志体现和谐社会下的和谐交 通。
•
• •
• • • • • • • • • • •
•
• •
2009年10月30日:广州地铁6号线二期试验性开工。 2009年12月28日:广州地铁5号线一期(滘口-文冲),及4号线(万胜围-车陂南)开通试 运营。 2010年1月1日:广州地铁当日客流突破369万人次。 2010年1月18日:第一列2/8号线增购列车投入使用。 2010年3月20日:第一列APM列车进入赤岗塔车辆段。 2010年4月8日:广佛地铁首通段隧道全线贯通。 2010年4月20日:3号线北延段全线贯通,同日,3号线首列六节编组列车在广州东站-体育 西路区间运行。 2010年4月28日:广州地铁3号线全线都用六节编组B型列车运行,其中也包括了3+3编组, 使得“广州地铁三号线是世界最短的地铁”的说法成为历史。 2010年5月1日:广州地铁当日客流突破438.99万人次。 2010年5月18日:广佛地铁首列车下线。 2010年6月25日:广佛地铁首列列车运抵佛山夏南车辆段。 2010年7月22日:广州地铁轮对生产线投产仪式在鱼珠车辆段举行,这标志着车辆轮对生 产实现“广州地铁造”。 2010年7月23日,第1000辆地铁列车落户赤沙车辆段(该车为2号线及8号线增购车,产自 南车株洲,列车编号为02A048)。 2010年8月3日,广州地铁开始更换屏蔽门盖板路线图及部分列车的闪灯路线图,亚运前统 一色调,所有车站路线图于2010年10月13日更换完毕。 2010年9月21日:广州地铁旧2号线(三元里-万胜围)结束运营,成为历史。 2010年9月25日:广州地铁新2号线(嘉禾望岗-广州南站)、8号线(昌岗-万胜围)、4号 线北延段(黄村-车陂南)于早上6时开通试运营。2010年10月30日:广州地铁3号线北延段 (机场南-体育西路)正式开通试运营(高增站、机场北站未开通),当时广州地铁线网的 最高票价达到19元。
8/3/2018
8/3/2012018
广州地铁
8/3/2018
发展史
• • • 1958年:时任广东省省长陈郁最早提出了筹建广州地铁的设想。 1965年5月:广州市进行第一次地铁规划与地质勘测。 1970年~1980年间:广州均准备地铁筹建工作,但是由于资金问题和技术困难、 扩建的难度太大、再加上1974年陈郁省长的病逝,地铁工程经历了几上几下的挫 折。 1984年:广州地铁筹建处在全国第一个提出“以交通为主,兼顾人防”的想法。 1992年6月28日: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成立。 1993年12月28日:广州地铁1号线正式动工。 1997年4月9日:由安达-西门子制造的广州地铁首列列车由嘉兴号货轮运抵广州 黄埔港;6月28日:广州地铁1号线首段(西朗-黄沙)开通观光试运营。1998年7 月28日:广州地铁2号线(三元里-琶洲)动工。1999年6月28日:广州地铁1号线 全线(西朗-广州东站)正式开通运营。 2000年3月30日:广州地铁2号线海珠广场站封顶,成为2号线首个封顶车站;8 月:广州地铁与庞巴迪公司签订首批该款列车的采购合同。 2001年12月26日:广州地铁3号线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