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美术小蝌蚪》PPT课件
美术课《小蝌蚪》公开课ppt演示教学

THANK YOU课程安排本课程共分为四个课时,每个 课时40分钟。
第二课时
学习绘画技能和方法,包括线 条、色彩、构图等方面的训练。
第四课时
创作实践,学生运用所学技能 和方法进行自由创作,展示自 己的作品并互相评价。
02
基础知识:蝌蚪的形态 与特征
蝌蚪的外观特征
01
02
03
体型
蝌蚪身体呈椭圆形,头部 较大,尾部逐渐变细。
蝌蚪的成长过程
01
02
03
04
孵化期
从受精卵孵化出膜,成为初生 的蝌蚪。
外鳃期
初生蝌蚪依靠外鳃呼吸,逐渐 适应水中生活。
内鳃期
随着成长,外鳃逐渐消失,长 出内鳃,同时身体形态也开始
发生变化。
变态期
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发育,蝌 蚪逐渐长出四肢,尾巴逐渐消
失,最终变态成为幼蛙。
03
绘画技巧:如何画出生 动的蝌蚪
筛选
帮助学生们筛选出符合创作需求的素材,进行分类整理。
整合
引导学生们将收集到的素材进行整合,形成完整的创作资料库。
分工合作完成作品
分工
根据学生们的特长和兴 趣,进行合理分工,如 绘画、剪纸、手工等。
合作
指导
展示
鼓励学生们在分工的基 础上,相互协作,共同
完成作品。
在学生们创作过程中, 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线条的运用与表现
流畅曲线
使用柔和而流畅的曲线来描绘蝌 蚪的身体,使其看起来更加自然
和生动。
粗细变化
在线条上创造出粗细变化的效果, 以表现蝌蚪身体的立体感和质感。
动态线条
运用动态线条来捕捉蝌蚪在水中游 动的姿态,增加画面的动感和活力。
美术课《小蝌蚪》完整版课件

美术课《小蝌蚪》完整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二章《我们周围的动物》,详细内容为第三节《小蝌蚪》。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小蝌蚪的生长过程,学会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小蝌蚪的外形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小蝌蚪的生长过程,认识小蝌蚪的外形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2. 指导学生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小蝌蚪,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小蝌蚪的生长过程及外形特征的表现。
教学重点:学会用线条和色彩描绘小蝌蚪,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小蝌蚪生长过程的图片、多媒体课件、绘画工具。
学生准备:绘画纸张、铅笔、橡皮、彩色铅笔或水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小蝌蚪的生长过程,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中的小动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10分钟)(1)教师讲解小蝌蚪的生长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小蝌蚪的外形特征。
(2)教师示范如何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小蝌蚪,边示范边讲解绘画技巧。
3. 学生实践(15分钟)学生根据观察和示范,动手绘制小蝌蚪。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课堂互动(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讨论,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六、板书设计1. 小蝌蚪的生长过程2. 小蝌蚪的外形特征3. 绘画技巧:线条、色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绘你喜欢的小动物的生长过程。
2. 答案要求:用线条和色彩描绘出小动物的生长过程,注意表现外形特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示范、实践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小蝌蚪的生长过程和绘画技巧。
课后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其他动物的生长过程,进行拓展延伸,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水平。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指导和鼓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创作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小蝌蚪的生长过程及外形特征的表现。
儿童国画《小蝌蚪》(课堂PPT)

8
步骤三
• 用同样的方法,在旁边继续画一个蝌蚪的 头。(可设墨色浓淡变化)
9
步骤四
• 最后,再甩出另一条弯曲的小尾巴。(注意 表现出尾巴的灵动性)
10
小组讨论动动手!
• 根据同学们刚刚所了解的,每 个同学在生宣上画3只不同的小 蝌蚪。
大胆想象,画有趣的蝌蚪组合,
适当加入环境、背景等.
18
荷 花 影
• 这幅画构图极 其简单,一枝红 荷,数尾蝌蚪, 水波荡漾,趣味 无穷,真是令人 百看不厌。
19
作业 要求: 以“小蝌蚪旅行记”为题 进行创作。 规格:8K生宣
20
21
• 提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 同的大小、不同的动态去画。
11
12
清晨,小蝌蚪们起床了,它们在池塘里欢快的玩耍着。13
它们突发奇想的想要一次旅行。
14
突然,不知从哪扔来一颗石头,它们被吓的四处逃窜15
旅行的队伍被打乱,小蝌蚪们会有什么反应呢1?6
17
小组讨论: 想想小蝌蚪们在旅行中还会遇 到什么情况呢?请把讨论出的 想法以小温组馨为提单示位:表现出来。
猜谜语: 小小黑豆水中游, 细长尾巴圆圆头。
(打一小动物) 谜底:小蝌蚪
1
主讲: 林少聪
2
3
4
1、小蝌蚪的特征是什么? 2、小蝌蚪是什么颜色的? 3、小蝌蚪生活在哪里? 4、小蝌蚪生活的环境中都有哪些植物呢?
5
探讨研究:
小蝌蚪的画法
6
步骤一
• 中号羊毫笔蘸取浓墨,用卧笔画蝌蚪的头 。
7
步骤二
美术课《小蝌蚪》公开课课件

美术课《小蝌蚪》公开课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美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小蝌蚪》一课。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小蝌蚪的外形特征,学习用线条、形状、颜色等绘画元素表现小蝌蚪;培养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小蝌蚪的生长过程及外形特征,提高观察力。
2. 学习运用线条、形状、颜色等绘画元素表现小蝌蚪,提高表现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观察小蝌蚪的外形特征,学习绘画表现方法。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线条、形状、颜色等绘画元素表现小蝌蚪,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示范画、绘画材料等。
学生准备:绘画本、铅笔、橡皮、彩色笔、水粉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小蝌蚪的生长过程,引导学生关注小蝌蚪的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讲解小蝌蚪的外形特征,示范如何运用线条、形状、颜色等绘画元素表现小蝌蚪。
3. 实践(10分钟)学生根据观察和示范,尝试用绘画表现小蝌蚪。
4. 互动与指导(15分钟)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帮助学生提高绘画水平。
5. 展示与评价(5分钟)强调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六、板书设计1. 小蝌蚪的外形特征2. 绘画表现方法线条形状颜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小蝌蚪”为主题,创作一幅绘画作品。
2. 答案要求:作品需展现小蝌蚪的外形特征,运用线条、形状、颜色等绘画元素进行表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其他动物的生长过程,尝试用绘画表现,提高观察能力和表现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讲解与示范2. 实践环节的指导与互动3. 作业设计的要求与评价一、教学内容的讲解与示范(1)小蝌蚪的外形特征讲解身体形状:椭圆形、长条形等;尾巴特点:长而扁,有助于游泳;颜色:通常为黑色或深灰色,有利于保护自己;其他特征:眼睛、嘴巴等。
美术课《小蝌蚪》公开课课件

美术课《小蝌蚪》公开课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美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四课《小蝌蚪》,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小蝌蚪的生长过程,学会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小蝌蚪。
教材内容包括:观察小蝌蚪的生长过程,学习线条和色彩的运用,创作一幅小蝌蚪的画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小蝌蚪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学习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小蝌蚪,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小蝌蚪的生长过程的表现,线条和色彩的运用。
教学重点:观察小蝌蚪的生长过程,创作一幅生动的小蝌蚪画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小蝌蚪生长过程的图片、画纸、画笔、颜料等。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调色盘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小蝌蚪生长过程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小蝌蚪的生长过程,分析线条和色彩的表现方法。
3. 实践环节:a. 学生分组讨论,观察小蝌蚪的生长过程,分享观察心得。
b. 教师示范线条和色彩的运用,学生跟随练习。
c. 学生独立创作一幅小蝌蚪的画作,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小蝌蚪的生长过程2. 线条和色彩的表现方法3. 学生作品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小蝌蚪的生长过程”为主题,创作一幅画作。
2. 答案要点:画作中需包含小蝌蚪的各个生长阶段,线条流畅,色彩丰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小蝌蚪的生长过程有了更深刻的了解,绘画技巧有所提高。
但在创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对线条和色彩的运用仍需加强。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中的其他生物,了解它们的生长过程,尝试用画笔记录下来。
同时,鼓励学生关注生态环境保护,为保护动植物贡献自己的力量。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小蝌蚪的生长过程的表现,线条和色彩的运用。
2.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讨论、观察小蝌蚪的生长过程,教师示范线条和色彩的运用。
二年级美术《小蝌蚪》PPT课件

1Hale Waihona Puke .2小朋友们!它 们是什么关系 呢?
.
3
.
4
.
5
.
6
1、小蝌蚪的特征是什么?
2、小蝌蚪是什么颜色的?
3、小蝌蚪生活在哪里?
4、小蝌蚪生活的环境中都有哪些植物呢?
5、我们看见小蝌蚪,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想一想:
• 小蝌蚪在旅途中能遇到什么?
池塘、草、花、荷叶 鱼、青蛙妈妈
鲤鱼、乌龟、蜻蜓、 小鸟等等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作业活动:
• 小蝌蚪在旅游中会遇到的事情, 请你把自己的想法给画下来。
• 大胆想象,画有趣的蝌蚪组合, 适当加入环境、背景。
.
24
请注意:
• 构图饱满、画面丰富多样。 • 色彩鲜艳。 • 先铅笔构图、再黑笔勾边、
最后涂色。
.
25
.
26
美术课《小蝌蚪》完整版课件

美术课《小蝌蚪》完整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美版小学美术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小动物》中的第一课《小蝌蚪》。
本课详细内容为:认识小蝌蚪的外形特征,学习用水彩笔画出小蝌蚪,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小蝌蚪的生长过程和外形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2. 学习用水彩笔画出小蝌蚪,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对自然生物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小蝌蚪的外形特征描绘和用水彩笔的表现技巧。
教学重点:观察小蝌蚪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对自然生物的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蝌蚪生长过程的图片、水彩笔画作范例、黑板、粉笔。
学具:水彩笔、画纸、画笔、调色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小蝌蚪生长过程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图片上的小动物是什么吗?它们是怎样变化的?”2. 新课讲解讲解小蝌蚪的生长过程和外形特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小蝌蚪的头部、身体和尾巴。
3. 示范讲解演示用水彩笔画出小蝌蚪的步骤,边示范边讲解,让学生了解绘画技巧。
4. 学生实践学生根据观察和示范,用水彩笔画出自己心中的小蝌蚪。
5. 随堂练习学生互相展示画作,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小蝌蚪的生长过程和绘画技巧。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小蝌蚪》2. 板书内容:小蝌蚪的生长过程小蝌蚪的外形特征水彩笔画小蝌蚪的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水彩笔画出自己喜爱的小蝌蚪。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观察其他小动物,尝试用水彩笔进行绘画创作,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4. 教学过程的实践环节5. 板书设计的信息呈现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拓展性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教学内容应紧密围绕小蝌蚪的生长过程和外形特征,以及水彩笔绘画技巧。
二年级美术《小蝌蚪》ppt课件

注意画面构图和比例关系
引导学生了解画面构图的基本原则,如 主次分明、疏密有致等,并学会在绘画 中合理安排小蝌蚪和背景的位置关系。
指导学生掌握比例关系的基本知识,如 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等,并学会在绘画 中准确表现小蝌蚪与周围物体的比例关
系。
鼓励学生运用构图和比例关系的原理, 创作出具有美感和视觉冲击力的作品。
设计独特的形象和场景,让小蝌蚪更 加生动有趣。
确定创作主题和情节,如“快乐的小 蝌蚪”、“勇敢的小蝌蚪”等。
考虑画面的整体效果和细节处理,使 作品更加完整和精美。
04
绘画技巧指导
线条运用和造型能力
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线条的画法, 如直线、曲线、波浪线等,并学 会运用不同线条表现小蝌蚪的形
态。
引导学生观察小蝌蚪的动态特征, 通过描绘轮廓线和内部结构线,
二年级美术《小蝌蚪》ppt 课件
contents
目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观察与发现:认识小蝌蚪 • 创意构思:如何表现小蝌蚪 • 绘画技巧指导 • 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 • 拓展延伸:了解其他水生动物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美术课程背景
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 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 重要途径。
本课程旨在通过绘画 实践,引导学生观察、 思考和表达。
乌龟
长寿的象征,背上有坚硬的甲 壳,行动缓慢。
螃蟹
横着行走,有两只大钳子,生 活在淡水或海水中。
海豚
聪明友善,身体呈流线型,擅 长跳跃和游泳。
欣赏相关艺术作品拓宽视野
1 2
齐白石的虾 以水墨画表现虾的灵动和透明感,展现了中国画 的魅力。
徐悲鸿的鱼 用浓墨重彩表现鱼的生动活泼,充满生活气息。
3
外国艺术家的海洋生物画作 如莫奈、雷诺阿等画家的海洋生物作品,展现不 同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