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中国历史城市地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2018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七章城市与城市化2_7_2城市化课件新人教版

2018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七章城市与城市化2_7_2城市化课件新人教版
第2讲 [ 考纲点击 ]
城市化
1. 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2. 城市化对地理
环境的影响。3.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教材回顾] 1.城市化 (1) 含义: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 变为城镇的过程。
(2)驱动力 驱动力 含义 因素 人口增长 快,对土地压力大; ____________ 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自然灾 害等
要点
不同国家和地区城市化差异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是导致城市化差异的直接原 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其城 市化进程也不同。二者比较如下:
[对点演练] (2016· 上海宝山期末)下图为中国、英国和美国三个国家 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含预测)。读图回答1~2题。
1.与美国、英国相比,1950年以来中国城市化(
)
B.土地价格高 D.为人口的主要迁入区 )
2.九龙坡区“西城再战”的有效措施是(
A.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B.扩大城市用地规模 C.地方政府政策支持 D.建卫星城,开发新区
【解析】 第1题,从材料可知,东城在提档升级,而西 城通过“西城再战”拉开了大开发大发展的城市框架,说 明九龙坡区西城与东城相比,经济发展水平低。西城土地 价格低,交通状况较差,主要为人口迁出区。第 2 题,因
为西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不可能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要点二
“城市病”的表现及解决措施
[对点演练] 一道中梁山将重庆市九龙坡区分割为东西两城。在东城 提档升级的同时,九龙坡区以东西协调发展为主题,通过 “西城再战”,全面拉开了西部地区大开发大发展的城市
框架,引领九龙西城的30多万居民从“城镇时代”向“城
市时代”迈进。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此回答1~2题。

中国历史地理(精美ppt课件)

中国历史地理(精美ppt课件)
郡 — 县 ( 道 ) (前期)中央: 王国——支郡—县 侯国(邑)
郡—县(道、邑、侯国) (后期)中央: 王国——县
汉初中央直辖 15 郡,武帝时增至 110 郡国。前106年将全国分为13个区域, 每个区域称部,派一刺史执行监察 职能。各州借用《禹贡》九州之名, 外加两个《周礼 •职方》州名,另外 两个不在《禹贡》范围内,合在一 起共 13 个刺史部:冀、兖、青、徐、 扬、荆、豫、凉、益、幽、并、朔 方、交趾。后来又增加一个司隶校 尉部。共14个监察区。
第三讲 千古足音
——中国古代交通道路 与军事地理
第一节


川陕交通
“关中”的取意与秦统一的战 略进程
函谷关 潼关 蒲津关 武关 嶢关 萧关 散关 金锁关 雍(戎、狄)-→ 栎阳(魏河西之地) -→ 咸阳(天下) 以咸阳、长安为中心的沿渭河道路
九原郡
雁 门 郡
直 道 咸 阳
蜀中郡
太 原 郡

第一节 分封制 ——分土而治
分封=封建:封邦建国。 天下——国——家 《礼记》:“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 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封建制的 实行以宗法制为基础,即天子以嫡长子继位,众子为 诸侯;诸侯以嫡长子继位,众子为大夫;大夫以嫡长 子继位,众子为士。 士 →大夫 →诸侯 →天子 封建制是地缘关系,宗法制是血缘关系,合二而一就 是以地缘关系维持血缘关系。 历史上实行分封制的主要时期:秦以前、西汉前期、 西晋时期、明初。
常 山 郡
薛郡
蜀 郡
直 道
蒲关道
函谷道
渭北道
武关道


蜀道难——川陕交通
(一)秦岭通道: 子午道:子午镇→子午谷→秦岭→石泉 →饶风关→南子午镇→城固→汉中 灙骆道:周至→骆谷关→洋县→灙水→ 城固→汉中 褒斜道:郿县→留坝→褒城→汉中 故道:宝鸡益门镇→清姜河→略阳→勉 县→汉中

2023高中历史选修七 中国历史地理 课件

2023高中历史选修七 中国历史地理 课件

2023高中历史选修七中国历史地理课件一、中国历史地理概述中国历史地理是研究中国历史与地理相互关系的学科,通过对中国历代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交通网络等进行系统考察,揭示中国历史变迁的地理背景和地理因素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1.1 中国历史地理的基本概念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的对象是中国历史时期的地貌、气候、水系、土地利用、农业与工业发展、贸易网络等方面的地理现象。

通过分析这些地理现象,可以揭示中国历史的地理背景和地理条件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1.2 中国历史地理的研究方法中国历史地理的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考察、文献资料分析、地理信息技术等。

实地考察是重要的研究手段,通过对实际地理环境的观察和调查,可以得到准确的数据和直观的感受。

文献资料分析是对历史文献中的地理描述进行梳理和分析,可以揭示历史事件与地理条件之间的联系。

地理信息技术则可以通过数字化地图等工具,对历史地理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供更为直观和准确的结果。

二、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它在中国的发展有着深厚的地理背景。

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主要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2.1 黄河流域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母亲河,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河流之一。

黄河流域地理环境复杂,包括黄土高原、戈壁滩、黄河平原等地貌类型。

黄河的洪水灾害和泥沙淤积现象,对中国的农业生产和社会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

2.2 长江流域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中国最重要的水路交通线之一。

长江流域地理环境较为丰富,包括巴蜀平原、洞庭湖平原、江南水乡等地貌类型。

长江流域的自然资源丰富,农业农村经济、交通网络以及城市发展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地理因素作用。

三、中国历史时期的交通与贸易中国历史地理中,交通和贸易是重要的研究内容,它们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和国家经济的繁荣有着深远的影响。

3.1 交通网络中国历史时期的交通网络主要包括陶器道、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等重要交通线路。

这些交通线路使得中国与世界各地建立了广泛的交流与贸易,促进了国内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

中国历史地理第七章(交通地理)(1)

中国历史地理第七章(交通地理)(1)
• • • • • 指由以成都为中心的四川盆地出发通往 西南滇黔等地的干道。还有“西南丝绸之路” 的誉称。 石门关道(五尺道):成都→宜宾→毕节→ 安顺→贵阳 ↘曲靖 旄牛道(零关道、清溪道):成都→邛崃→ 雅安→姚安→洱海 ↘滇池
通 往 滇 黔 的 交 通
庄 蹻 入 滇 路 线
《战国策》:楚得枳(今 涪陵),巴自江州(今重 庆)迁避垫江(今合川)。 《史记》:楚将庄蹻将 兵循江上,略巴、黔中以 西,至滇池。


湘桂道(即越城岭道,由湖广南下两广最便利的 路线,也是翻越南岭最主要的水路):湘江-漓江 (灵渠) • 大庾道(由南昌、吉安、赣州,越大庚岭至南雄、 韶关,是维系赣粤的常用通道):赣江-大庾 • 骑田岭道(由湖南衡阳、郴县、广东连州市、广 州市):九嶷山-骑田岭
长 沙 “市 驻马 军王 图堆 ”三 复号 原汉 图墓 出 土
“ 鄂 君 启 节 ” 交 通 路 线 复 原 示 意 图
横塘为三国吴时筑于建业城南秦淮河南岸的古堤塘,元设驿站。
第五节
越岭通道
五岭指南岭山脉中五座著名的山岭,即大庚岭(位于今江 西大余县、广东南雄县交界处)、骑田岭(位于今湖南宜章 县、郴州市交界处)、都庞岭(位于今湖南省永州市道县、 江永县交界处)、萌渚岭(在今湖南江华县西南与广西贺县 交界处)及越城岭(在今湖南新宁、东安县与广西全州县交 界处)。
• 褒斜道 郿县→留坝→褒城→汉中 古斜水(今陕西省石头河)与古褒水 (又称黑龙江)痛楚秦岭太白水,斜水 北流至郿县注入渭水,褒水南流至旧褒 城县注汉水。两水之间,山体陡急,但 是却近捷。
• 故道 宝鸡益门镇→清姜河→略阳→勉县→汉中(行 经故道水而得名,也称陈仓道、嘉陵道。) 故道又称陈仓道、嘉陵道。北有塔河、南连嘉 陵江,道路平缓,部分路段兼有水运之便,但 是因嘉陵江上游峡谷深险,中途需要绕行两当、 徽县之青泥岭、迂回废时。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七章 第二节城市化精讲课件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七章 第二节城市化精讲课件

时期(年)
城市用地年 均增长率/%
城市人口年 均增长率/%
1985—1990 6.49 3.77
1990—2000 5.72 4.28
2000—2011 6.22 3.79
第三十页,共32页。
(1)1985—2011年我国城市人口人均城市用地总体变化趋势为 ()
A.先增后减
B.先减后增
C.不断增加
第二十一页,共32页。
坐标统计图像解题(jiě tí)思路
解读坐标图,首先要能正确判读、理解坐标系统中各坐标的基本含义, 读懂坐标轴上的地理事物名称、单位尺度等,明确该图反映了哪两个或 几个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思考横坐标与纵坐标所反映的内容之间的关 系;其次要正确读取坐标图的有关数值及其变化趋势,准确判读出各坐 标对应的时间与数值;同时特别要注意(zhù yì)峰值和谷值,分析数值 的谷峰变化与地理事物的相关性。 解读坐标图,不能忽视图上的定量信息,要看清纵坐标单位数值;不仅 要注意(zhù yì)图像中地理事物多少、强弱、增减的变化,还要进一步 区分出发展阶段、增减趋势和程度的不同。
第四页,共32页。
城市 人口 比重
大小 原因
所处阶段
城市 化表 现及 原因
表现 原因
大(70%以上)
小(不到40%)
起步早,城市化水 起步晚,城市化水
平高
平低
后期成熟阶段
初期阶段和中期加 速阶段
逆城市化现象 城市发展不合理
人们对环境质量的 城市经济畸形发展,
要求提高,郊区基 人口增长快,农村
础设施完善
国家 年份 1980年 1990年 2000年
中国 印度 日本 德国
54 245 8 910 14 152 198 367 26 103 22 728 922 450 35 142 26 514

第七章 第三节 “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八年级地理下册课件)

第七章  第三节  “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八年级地理下册课件)

知识点②: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 香港是世界上重要的贸易中心。据此读2019年香港特别行政区进、 出口商品的地区构成图(图7-3-3),完成6~7题。
6.从图中可以看出,香港最大的贸易伙伴是( B )
A. 美国
B. 祖国内地 C. 日本 D. 韩国
7. 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模式中,香港的优势是( C )
A. 人多地狭,有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
B. 位置优越,资源丰富
C. 资金充足,管理经验丰富
D. 水源充足,环境优美
8. 香港被称为“购物者天堂”,这说明香港( C )
A. 金融业发达
B. 航运业发达
C. 贸易发达
D. 旅游业发达
(核心素养·综合思维)港珠澳大桥连 接香港、澳门和广东省珠海市,线路总长 55千米。大桥集路、桥、岛、隧道于一体, 通车后,珠海至香港的陆路交通时间由之 前的3小时缩短到20~30分钟,极大地缩短 了港珠澳三地的距离。据此读港珠澳大桥 示意图(图7-3-4),完成9~10题。
珠江口__西____侧,邻广东省 ___珠__海___市
由_香__港__岛__、__九__龙__、__“__新__界__” 由__澳__门__半__岛__、__氹__仔__岛__和__路__环__岛___
组成
组成
洋紫荆花
莲花
人口与面积
陆地面积1 104平方千米
(“人多地狭”)
约747万人(2020年)
第七章 南方地区 第三节 “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
目录
01 课程标准 02 思维导图 03 课前预习 04 精巧点拨 05 同步训练 06 素养提升
课程标准
1. 位置与分布 (1)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 (2)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 特征 (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区域的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特点

中图版七下地理第七章认识我国的区域 (2)

中图版七下地理第七章认识我国的区域 (2)

全国的政治中心
新华门
人民大会堂
北京是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 和国务院所在地
新中国的象征——天安门 庄严的五星红旗每天清晨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
外交部
党政机关集聚的地方
(点击地图可放大)
请找出图中的国家机关
全国的文化中心
北京是全国科学、教育、文化和体育机构最为集中 的城市,这里有科研院所500多个,高等院校80 多所,还有众多的博物馆、展览馆、图书馆、剧 场和体育场(馆),是全国的文化中心。
以高科技为主的产业结构
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
(点击地图可放大)
城市基础设施的快速现代化建设
20世纪50年代初的复兴门外大街 2010的复兴门外大街
说一说你眼中北京的变化?
(点击地图可放大)
北京的立体交通
北京金融街
北京CBD地区
讨论:北京发展中的问题有哪些?
北京的水资源问题:
1.密云水库是北京最主要的水源,多年来其水位 在不断下降。 2.北京的地下水水位在不断下降。 3.北京人均水资源约为全国的1/10。
中央电视台
中央电视台简称央视,英文简称CCTV,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 电视台,1958年5月1日试播,称北京电视台,9月2日正式播出。 1978年5月1日改称中央电视台。
国家体育场
国家体育场(“鸟巢”)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由2001年普利茨 克奖获得者赫尔佐格、德梅隆与中国建筑师李兴刚等合作完成的巨型体 育场设计,形态如同孕育生命的“巢”,它更像一个摇篮,寄托着人类 对未来的希望。
三、北京的城市职能
从新中国诞生之日起,北京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举行了开国大典。
城市职能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首都北京》上课课件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首都北京》上课课件

中央电视台
中央电视台简称央视,英文简称CCTV,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电视台,1958年5月1日试播,称北京电视台,9月2日正式 播出。1978年5月1日改称中央电视台。
国家体育场
国家体育场(“鸟巢”)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由2001年普 利茨克奖获得者赫尔佐格、德梅隆与中国建筑师李兴刚等合作完成的巨 型体育场设计,形态如同孕育生命的“巢”,它更像一个摇篮,寄托着 人类对未来的希望。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是我国著名的多学科理工大学,建于1911年,现设 有建筑、水利、机械、电力、工业自动化、无线电电子等系和 相应的研究机构。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主楼 清华大学图书馆
清华大学大礼堂
中国国家图书馆
我国规模最大、藏书最多的 综合性国家图书馆,成立于1909 年。图为1987年建成的国家图书 馆,建筑雄伟,具有民族特色, 设施先进,藏书达1 400万册。
其气候特征? 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
气候特征: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3.北京的主要河流:
永定河、潮白河
2.历 史 文 化 传 统
——古都的形成和发展
北京建城之始——燕蓟遗迹
窦店古城遗址
长沟古城遗址
燕国以蓟城为都。在国内修筑了大量城堡,用于防御和对 外扩张。仅在北京市境内,就发现了北京城西南窦店、长沟、 蔡家庄等数处古城。它们均在燕下都(今河北省易县)到蓟(今 北京城西南)一线上,一直向东北方向延伸,它们之间的距离
国家大剧院
城市基础设施的快速现代化建设
20世纪50年代初的复兴门外大街 2010的复兴门外大街
说一说你眼中北京的变化?
北京的地铁交通
工业
全市有工业企业近2万家,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带动工业增长的龙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兴起,逐
渐改变原有城市多在行政中心地区的状况,开始了城市
因综合因素普遍发展、繁荣的时期。

又可分为三个时期
➢ 隋唐至五代时期
➢ 辽宋金元时期
➢ 明清时期
三、中国近现代城市化进程
1、近代城市的发展 2、新中国时期的城市发展
第三节 中国传统城市区域结构及其特征
• 在时间上,城市有其过去的历史、现在 与未来的发展
• 在空间上,城市内涵有三大部分:自然 环境、人口与功能。 二、历史城市地理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第二节 中国城市史地沿革
一、中国早期城市的产生 三个阶段:
• 乡村式城堡阶段 • 城、市分离阶段 • 城市结合阶段
河南郑州新密故城寨城墙
二、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
江州、江阳、临湘等) 由关隘要塞或边防重地所筑城邑发展而来 (朔方、临沃、北舆、陕县、临尘等)
郑 州 商 城
圆 形 淹 城
春 秋 战 国 时 期 的 齐 临 淄 城
隋 大 运 河
2、第二阶段(隋唐至清末)
• 城市的发展多呈不平衡状态,其趋势是南方逐渐代
替北方成为城市发展的重点,出现了中原、吴越江浙、 珠江三角洲和川西平原为中心的几个城市密集区。
唐大明宫麟德殿遗址
唐 长 安 城 图
周 秦 汉 唐 都 城 变 迁 示 意 图
北 宋 开 封 城 示 意 图
金 中 都 与 元 大 都 城 址 示 意 图
明 清 北 京 城 示 意 图
明 南 京 城
三、 变迁规律及其原因
古 代 政 治 中 心 的 迁 移 局 势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 “市,买卖所之也”——《说文》
• 城市:城市是一个人口集中、 非农业各类产业发达、居民已非 农业人口为主的地区,通常是周 围地区的政治、经济、交通与文 化中心。
• 我国法律规定:城市,是指 国家行政区域划分设立的直辖市、 市、镇。
2、 历史城市地理的概念
研究历史时期城市的产生、形成、发 展及其变化与地理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第七章 中国历史城市地理
第一节、历史城市地理概论
一、城市与历史城市地理 1、城、市和城市的概念
• “城,郭也,都邑之地,筑此以资保 障者也”——《礼记•礼运》
• “鲧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此城 郭之始也”——《世本》引《吴越春秋》
• “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 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易• 系辞》
二、历代都城变迁概述
秦 都 咸 阳
秦 都 城 与 外 界 的 交 通 联 系
新 发 现 的 秦 阿 房 宫 房 屋 瓦 面
秦 阿 房 宫 前 殿 遗 址
阿房宫复原图
西 汉 长 安 城 图
汉 长 安 城
汉长安城地下排水道
东 汉 洛 阳 城 示 意 图
北 魏 洛 阳 城 复 原 图
一、中国古代城市的选址 二 、中国古代城市的形状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 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考工记•匠人》
三、中国古代城市的规模 四、中国古代城市平面格局的特点
(一)都城平面格局的特点 (二)地方城镇平面格局的特点
第四节 都城的历史变迁 一、形成都城的要素
1、第一阶段(战国至南北朝时期)
(1)城市发展很大程度上受政治因素制约 (2)城市兴起和发展的途径
早期的侯国都邑发展而来 (临淄、曲阜、咸阳、邯郸、大梁、蓟、郢等) 由各级行政区治所发展而来 (博阳、相县、郴县、商丘、石家庄等) 由水陆交通枢纽或河川渡口、江河湖海交汇点的城邑
发展而来 (敦煌、武威、张掖、酒泉、陶、淮阳、广陵、温县、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Thank You
在别人的演说中思考,在自己的故事里成长
Thinking In Other People‘S Speeches,Growing Up In Your Own Stor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