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期末复习总结.doc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复习纲要第一章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1 •公共建筑的类型:医疗建筑,文教建筑,办公建筑,商业建筑,体育建筑,交通建筑,邮电建筑,展览建筑,演出建筑,纪念建筑。
2 •公共建筑与总体环境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延仲,相互惨途,相互补充。
3 •创造室外空间环境考虑两方面问题:内在因索:建筑本身的功能、经济以及美观问题外在因素:城市规划、周围环境、地段状况等4 •室外环境空间的组成部分:群体建筑广场道路绿化设施雕塑壁画建筑小詁灯光造型的艺术效果5 •环境布局的最终目的:满足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方而的要求以及精神方而的要求6 •室外环境的空间与场所:集散广场活动场所停车场所7 •总体环境布局的空间与环境的关系:空间是主要的,环境应与与空间相结合,其最终目的通过考虑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组合做到两者相互依从,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满足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及精神方面的需要。
&公共建筑出入口及区间道路设置举例并说明其处理手法:一般公共建筑总平而的出入口应安排在所临的干道上,并与主体建筑岀入口冇比较方便的联系;有些公共建筑所处的地段并不与干道相临,这时要考虑出入口与附近的干道有比较方便的联系,给人流活动创造通畅的条件;述有一些公共建筑所处的地段,面临几个方面的干道,这就需要对人流的主要來向进行分析,把地段的出入口放在人流较多的部位上,而其他方向应根据需要设置次要的出入口。
9 •公共建筑空间环境设计包括:利用环境改造环境创造环境.10•室外空间的构成,主要依赖于建筑和建筑群体组合11 •室外空间环境组合的三个基本经验和看法:1)从建筑的实用性质出发,着重分析功能关系,并加以合理的分区,运用道路,广场,交通联系,手段加以组织,使总体空间环境的布局联系方便,紧凑合理。
2)在群体建筑造型艺术处理上,需要从性格特征出发,结合周围环境及规划的特点,运用各种形式美的规律,按照一定的设计意图,创造出完整而乂优美的室外环境。
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

纪念堂,并与正阳门相对应,显示其广场的宽阔和有
节奏的尺度变化,再加之东西两侧的人民大会堂和革
命历史博物馆,使广场围合成为大尺度的空间。另外
天安门至纪念碑之间,深长而宽广的砌石广场铺地与
周围松柏绿地的围合处理,使室外空间的艺术效果更
加突出(图1-3)。
11
图1-3 天安门广场分析图
12
b 可以结合城市重要的公共建筑; 如:上海市人民广场。人民广场总体布局,以市政大
a 由城市所在位置和规划设计的要求而定;
通过组合所形成的室外环境空间,应体现出一定
的设计意图和艺术构思,特别对于某些大型而又是重
点的公共建筑,在室外空间中需要考虑观赏的距离和
范围,以及建筑群体艺术处理的比例尺度等问题。例
如天安门广场,是以天安门为广场中轴线的重心,在
中轴线上布置了高耸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和雄伟庄严的
7
如下图1-2是塘沽火车站总平面布置图, 由于城市干道与广场斜交的特殊状况,因而在 考虑站前广场时,除了满足集散人流与组织车 辆交通的要求外,还把圆形候车大厅的入口部 分对着城市干道的轴线,人流在临近广场的干 道上,就可以看到车站的主体建筑造型的全貌 ,做到广场总体布局与建筑空间体形紧密配合 、完整统一。
8
图1-2 塘沽火车站总体平面布局图
9
A 广场的历史 城市广场起源于希腊。
古代: 古罗马:凯撒广场、奥古斯都广场、图拉真广场 中世纪:锡耶纳广场、阿西西的圣弗朗西斯科广场 文艺复兴:圣马可广场 巴洛克:波波罗广场和圣彼德广场
现代: 美国纽约洛克菲勒中心广场、日本东京的惠比寿花园广场
等。
10
B 广场的功能
如影剧院、会堂、体育馆、铁路旅客站、航空站等类型的 公共建筑,因人与车的流量大而集中,交通组织比较复杂,所 以建筑周围需要较大的空间场所。而这种类型的广场往往根据 各种流线的通行能力和空间构图的需要来确定其规模和布局形 式。因为这类广场对城市面貌影响较大,同时在艺术处理上要 求也比较高,因此需要充分考虑广场的空间尺度和立体构成等 构图的问题,为人们观赏建筑的景观,提供良好的位置与角度 。
第五章 建筑总体布局

四
场地分析与设计
(一)室外场地 由于各种公共建筑的使用性质不同, 由于各种公共建筑的使用性质不同, 所要求的室外场地的空间也不同, 所要求的室外场地的空间也不同,通常可 划分为三类: 划分为三类: 集散广场 活动场地 停车场地
1 集散广场
公共建筑人流比较集中,其室外空间通常要求 公共建筑人流比较集中, 比较开阔的场所,形成一定规模的集散广场。 比较开阔的场所,形成一定规模的集散广场。 根据各种功能流线的通行能力和空间构图的需 要来确定其规模和布局形式。 要来确定其规模和布局形式。 这类广场对城市面貌影响较大,同时在艺术处 这类广场对城市面貌影响较大, 理上要求也比较高, 理上要求也比较高,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广场 的空间尺度和立体构成等构图的问题, 的空间尺度和立体构成等构图的问题,为人们 观赏建筑的景观提供良好的位置和角度。 观赏建筑的景观提供良好的位置和角度。
(二) 图示条件
平面限度
关于场地划分的数量和使用性质的限定,一 关于场地划分的数量和使用性质的限定, 般包括几种边界限制 1 建设用地边界线 建设用地边界线是场地最外围界线,它侧重 建设用地边界线是场地最外围界线, 于强调土地的使用、收益和处分等权能的财富属 于强调土地的使用、 性和经济责任,具有严谨的法律意义。 性和经济责任,具有严谨的法律意义。 2 道路红线 道路红线是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 道路红线是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 的规划控制边界线,一般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 的规划控制边界线, 门在用地条件图中标明。 门在用地条件图中标明。
二
总体环境布局的基本组成
作为建筑师,在开始创作公共建筑时, 作为建筑师,在开始创作公共建筑时,首 先遇到的就是总体环境布局中的问题。 先遇到的就是总体环境布局中的问题。 一幢好的公共建筑,其室内外的空间环境 一幢好的公共建筑, 应是相互联系、相互延伸、相互渗透和相 应是相互联系、相互延伸、 互补充的关系, 互补充的关系,使之构成一个整体统一而 又和谐完整的空间体系。 又和谐完整的空间体系。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

灵活性
考虑到功能的多样性和未 来的变化,打造灵活的空 间,以适应不同的需求。
Hale Waihona Puke 多功能性利用空间多功能性的设计 手法,将不同的功能元素 合理组合,使建筑更加富 有活力。
实现舒适和可持续性的总体环境布局
1
自然采光
充分利用自然光线,减少能源消耗,并提高用户舒适度。
2
通风与空气质量
合理设计通风系统,确保室内空气流通,提供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
2 环境条件
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 对总体布局进行合理 规划,使空间更加高 效和灵活。
充分考虑环境条件, 如气候、地理位置和 周围景观,以确保建 筑与环境的和谐。
3 社会文化
考虑社会文化背景和 当地特色,打造具有 地域特色和人文关怀 的公共建筑。
总体环境布局的原则
流线性
通过合理的布局,优化人 流和物流的流线,提高空 间的使用效率。
3
绿色植被
引入绿色植被,提供更好的室外空间,并吸收污染物质和降低噪音。
总体环境布局的案例研究
博物馆设计
通过考虑展览空间的布局、 光照和流线,为参观者提供 良好的视觉体验。
图书馆建筑
通过灵活的空间划分和舒适 的阅读区域,为读者创造宁 静和舒适的学习环境。
购物中心设计
通过综合考虑商店布局、空 间划分和观光区域,为顾客 提供愉悦的购物体验。
总体环境布局的未来趋势
1 智能化设计
借助技术创新,通过智能系统和物联网连接,优化总体环境布局。
2 可持续发展
加强环保意识,通过绿色建筑和循环利用等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3 人文关怀
注重人的需求和舒适感,在总体环境布局中体现人文关怀。
总结和要点
第一讲MH 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设计

3、Apartments part of the plan 公寓部 分平面图(1)
3、Apartments part of the plan 公寓部 分平面图(2)
3、Apartments part of the plan 公寓部 分平面图(3)
3、Apartments part of the plan 公寓部 分平面图(4)
2.2 交通组织
2.3 消防分析
本案基地外围6米宽环形道路兼为消防环道,暂不考虑设 计停车位,并禁止在消防通道停靠车辆。裙楼视线廊道架空部 分净高4.5M,可兼做紧急消防通道,地面铺装设计要求能承 受大型消防车。 塔楼消防登高面皆在南侧,满足《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 规范》的消防要求,并留有足够的消防作业场地。
台阶广场与临水柱列
从底层架空处朝海方向远眺
气候对总体布局的影响 弗雷尤斯地方中等专 业学校 法国 诺曼· 福斯特及合伙 者 Deuxieme Lycee Polyvalent Regional Frejus,France 1991-1993 Norman Foster&Partne rs
三、 Planning and Design 规划设计
Masterlayout plan 主方案总平面图
Reference to the overall plan 参考总平面图
Plane composition analysis diagram 平面构成分析图
Morphological composition analysis diagram 形态构成分析图
2.规划布局
2.1 总平面
本案总平面规划综合考虑三栋塔楼的布局形态,以及周边特殊的环 境因素。酒店布置在用地东北角,南偏东50度,具有良好的采光面;南 面布置写字楼、公寓楼,正南北朝向。裙楼的布置呼应塔楼的布置方式, 并在酒店与公寓大楼间架空一层,整体形成一条宽18米的视线通廊,酒 店平行视线通廊,在天心区区政府北入口处呈敞开包容的形态,与视线 通廊共同形成V字形,使天心区区政府处在视觉焦点与中心处。 西边建筑山墙面与城市干道芙蓉南路平行布置,纯南北向,避开了 与省政府在视线上的干扰,充分享用南面大面积绿地景观。同时在地块 西北角形成宽敞的入口广场(2500㎡),结合城市绿化带在芙蓉南路 与电力路路口形成城市景观节点。 本案基地外围设计6米宽环形道路,酒店车行出入口布置在用地北 侧,车辆可便捷进出酒店,同时也方便管理;写字楼、公寓车行出入口 布置在西面临芙蓉南路;在酒店南侧、写字楼与公寓之间分别设计两个 地下车库入口,各自车辆进入相应地下车库,车行流线快捷流畅,互不 交织。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外部空间篇

2016-10-212016-09ì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之 第三讲ì 公共建筑的设计工作The Principle of Public Architecture Design——外部空间篇公 共 建 筑 设 计 原 理涉及到总体规划布局、环境背景特色、功能关 系分析、体型空间组合、结构形式选择、造型 艺术创作等问题公 共 建 筑 设 计 原 理ì 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Chapter 1 The Layout of Overall Environment For Public Architecture第一节 总体环境布局的基本组成 第二节 总体环境布局的空间与环境 第三节 群体建筑环境的空间组合公 共 建 筑 设 计 原 理建筑总体环境布局的基本组成公 共 建 筑 设 计 原 理12016-10-21建筑总体环境布局的基本组成Ⅰ场地 site Ⅱ功能 function Ⅲ形式 form Ⅳ技术 technology建筑总体环境布局的基本组成ì 我们在创造室外空间环境时,主要应考虑要素 elements 空间(外部) space 环境 environment 群体group组成 component 流线 circulation 分区 partition 关系 relationship尺度 scale 比例 proportion 序列 sequence 规律 pattern经济 economic 支撑 support 复合 composite Ⅴ综合分析 complex公 共 建 筑 设 计 原 理两个方面的问题,及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
ì 内在因素——公共建筑本身的功能、经济及美观问题。
ì 外在因素——城市规划、周围环境、地段状况等方面的要求。
公 共 建 筑 设 计 原 理ì 如何解读“外在因素” ì 关注文脉注重“思路”怎样表现在文字里,所以别称它为“文脉”—— 表现在语言里的,称为“语脉”。
最全《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包含课堂笔记

公共建筑的设计原理第一章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1>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
<2>公共建筑的功能关系及空间组合。
<3>公共建筑的造型问题。
<4>公共建筑的技术经济问题分析。
<5>空间组合的综合分析。
公共建筑:是人们日常生活和进行社会活动不可缺少的场所。
公共建筑的类型:医疗建筑,文教建筑,办公建筑,商业建筑,体育建筑,交通建筑,邮电建筑,展览建筑,演出建筑,纪念建筑。
公共建筑及总体环境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延伸,相互惨途,相互补充。
建筑师环境观:1.给人们创造美好的环境,2.注意优美的环境,应该反映出国家,城市,乡镇最突出和鲜明的标志,3.公共建筑及环境艺术是指“生活环境“及视觉艺术”完美结合。
室外环境空间的组成部分:1.群体建筑2.广场道路3.绿化设施4.雕塑壁画5.建筑小品6.灯光造型及夜间的光明艺术效果.公共建筑总环境布局的基本组成:1)环境中的空间及建筑.2)环境中的空间及场所.3)环境中的空间及绿化。
环境布局的最中目的:满足人们的生活要求,工作,学习方面的要求以及精神方面的要求环境中的空间及建筑:<1>通过设计组合所形成的空间环境应体现出一定的设计意图及艺术构思.<2>环境中应体现的主体建筑为中心,附属建筑的周围环境共同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的设计思想。
<3>满足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方面的物质要求以及精神方面的要求.场所:1)活动场所2)停车场所3)集散场所作用:1)主要给人们进行活动,游戏,缓冲,休闲等作用2)主要包括汽车,自行车,停车作用三种类型;3)场所环境满足功能要求的基础上,还应该综合室内空间构图要求,安排一定的绿化,雕塑,壁画及小品来丰富空间艺术效果。
总体环境布局的空间及环境的关系:空间是主要的,环境是及空间相结合.最终目的通过考虑自然环境及人工环境的组合作到两者相互依从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满足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及精神方面的需要.公共建筑空间环境设计包括:1)利用环境.2)改造环境.3)创造环境.利用环境作用:从布局出发提炼周围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将其纳入公共建筑人造环境的设计中去,使其成为有机整体。
第二章 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

对称有两种基本的方式:
•两侧对称:同等的要素均衡地分布于公共轴线的两侧。
•公共建筑群体组合的特点
公共建筑群体就是由公共建筑单体相互联系、相互组织形成的,是建筑群体中较大的群体类型。公共建筑群体类型多,功能特点差异大,群体组合千变万化。
公共建筑形成群体,一般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某些类型的公共建筑在特定的条件下,如地形特点、建筑性质等,需要采用比较分散的布局形式,因而产生群体空间组合;二是以公共建筑组成各种形式的组团或中心,如城市中的市政中心、商业中心、体育中心、展览中心、娱乐中心、信息中心等,也必然形成群体空间组合。(医院、体育中心,培训中心)
相邻的建筑,尽管都是人工产品,但是如果没有全局观念,每一幢建筑只是顾及到自身的完整统一而“独善其身”,这也不可能在更大的范围内达到统一。例如在一个统一延续空间中,各人都从自己狭隘的观念出发来“切割”空间,那么剩余的部分必然会像“下角料”一样,因为失去了限定而变为残缺不全,不成体系的纯偶然性的东西。群体组合的另一个任务就是要摆脱这种偶然性,而使之在更大的范围内建立起一种秩序。
轴线也许是建筑空间和形式组合中最原始的方法。空间中的两点连成一条线,以此线为轴将形式和空间成规则或不规则的排列。
轴线是可以想象的,并不能真正看见,但他却是强有力的支配全局的手段。
罗马地图:不同部位中形体和空间的“形—底”关系。有些地方建筑表现为正要素,限定街道空间。而另外一些部位,如城市广场、庭院空间以及重要公共建筑内部空间,可以当成是街道空间的延伸,都是以周围的建筑群体作为背景,空间表现为正要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设计时,从整体布局出发,利用有利因素、排除不 利因素,根据需要改造环境甚至创造环境,以满足设计 创意的需求,使室外空间环境更臻于完美。
3、“画有法,画无定法。”
第三节:群体建筑环境的空间组合
一、建筑单体
1、集中式 2、分散式 3、混合式
二、建筑单体形式的确定依据
1、建筑功能(使用性质) 2、建筑规模
④自行车停放宜分段设置,每段长度15—20m,每段应设1个 出入口,其宽度不小于3m。
4、服务性院落
布置原则
为了出入方便,要设置单独出入口。 为保持主体建筑室外空间环境的完整性, 要布置在比较隐蔽的位置。
例1:幼儿园场地布置
三、绿地
1、意义
(1)美化环境,为使用者提供心理的舒适。
(2)与建筑、广场道路等要素结合,共同实现设计意图。 (3)改善空气质量。
2、活动场地
设计原则 ①活动场地应靠近主体建筑主要部位(如体育馆的 比赛大厅、幼儿园的活动室等)的出入口附近。
②活动场地要与建筑密切配合,还应充分利用道 路、绿地、建筑小品、围墙等。
例1:幼儿园场地布置
例2:体育馆场地布置
3、停车场所
(1)分类 停车场(位 )
停车库
地下停车库 立体停车(空中停车) 机械停车
1、商业中心
2、体育建筑
3、博览中心
美国西雅图世界博览会总体布局
4、市政中心
5、设计原则
(1)从建筑群的使用性质出发,着重分析功能关系,并加 以合理的分区,运用道路、广场等交通联系手段加以组织, 使总体空间环境的布局联系方便,紧凑合理。 (2)在群体建筑造型艺术处理上,需要从性格特征出发, 结合周围环境及规划的特点,运用各种形式美的规律,按 照一定的设计意图,创造出完整而又优美的室外空间环境。 (3)运用绿化、雕塑及各种小品等手段,丰富群体建筑空 间环境的艺趣,以取得多样统一的室外空间环境效果。
苏州拙政园
(4)环境设计与地段周边情况
在考虑室外环境的空间组合时,应对地段周围的规 划、道路及建筑等情况作出周密的分析,才能因地制 宜的做好总体布局设计。
天津贵州路中学总体布局
2、依照构思意图创造环境
公共建筑室外空间的环境设计,应利用环境中的有利 因素,充分发挥其中固有的景观特色,使环境的意趣能够 为总体布局的设计意图服务。
一、建筑或建筑群体
1、在场地中的地位
一般公共建筑室外环境空间的构成,主要是依据 建筑或建筑群体的组合。
2、场地设计的流程
3、建筑布局基本原则
(1)公共建筑的人流密集复杂,建筑的主入口一侧不能 紧靠场地边界(用地红线),建筑与场地边界必须留有 一定距离,形成一定规模的室外疏散空间。
(2)在场地中布置建筑或建筑群时,应体现出一定的设计 意图和艺术构思。
原来固有的环境条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甚至与 设计意图相矛盾,这时就应该在保留有利因素的基础上, 着力改造原有环境中的不利因素,以适应环境设计的需 要。
北京故宫总体布局图
布鲁塞尔国际博览会德国馆
天津水上公园茶室
A营业厅 C亭子
B冷饮室 D茶室
五、小结
1、建筑室外的具体环境条件,既有制约的一面,也有可 创新的一面。
①一般情况下,表现严肃、庄严、肃穆、 稳重、雄伟等主题,常将建筑群呈对称布 局,从而在室外空间中形成一条中轴线。
②表现亲切、自然、活泼、灵动等主题, 常将建筑群呈自由式布局。
例1:天安门广场
例2:某公共建筑群体组合
例3:圣马可广场
例4:住区诊所设计
二、场地和道路
1、集散广场 2、活动场地 3、停车场所 4、服务型院落
2、分类
(1)按类别: a、自然环境 建筑环境
b、人为环境 地域文脉 c、自然与人为共存的环境
自然地理 建筑文脉 历史文化
(2)按层次 a、宏观环境
b、中观环境
c、微观环境
三、合理的总体空间布局的意义
1、合理的总体布局,是取得紧凑的空间组合、良好的通风采 光、适宜的日照朝向以及方便的交通联系等的必要基础。
任何建筑如果脱离其所处的环境,必将成为一座孤立的 单体而缺乏生机。 建筑与环境协调,创造更优美的新环境,这是建筑创作 的准则之一。
二、环境的概念与分类
1、概念
环境是由自然、社会、城乡、建筑、景观、人文等 构成的相互依存的大系统。 环境包括所设计建筑周围的从宏观到微观的自然、 地理、社会、历史、城乡、建筑等诸元素。
(4)场地机动车出入口与大中城市主干道交叉口的距离,自 道路红线交叉点量起不应小于70m。
4、形式
开敞式
封闭式
第二节:总体环境布局的空间与环境
一、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明
计成பைடு நூலகம்
《园冶》
任何建筑不应损害原有环境(含自然与人为),这已成 为建筑设计的一条准则,并为人们所共识。
任何建筑如果没有良好的环境衬托,必将降低建筑本体 的艺术效果与形象。
第一章: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
本章的研究范围
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
场地设计 如何在场地内合理组织各个要素,以使得场地中交通流 畅,各种人、车流线组织合理,并体现出一定的设计意图和 艺术构思,同时与场地外的人为环境和自然环境取得良好的 协调关系。
用地红线
第一节:总体环境布局的基本组成
建筑群体、 广场道路、 绿化设施、 雕塑壁画、 建筑小品、 灯光造型的艺术效果等
2、合理的总体布局,能够使建筑与周围环境之间作到因地制 宜、关系紧凑,从而具有一定的经济意义。 3、合理的总体布局,能够比较妥善的处理个体与整体在体量、 空间、造型等方面的良好关系,使建筑与周围环境之间相互 协调,既能为建筑创造优美的气氛,还能起到美化与丰富城 市面貌的作用,这在建筑环境艺术问题上,也是不容忽视的。
四、室外空间环境设计
利用环境 改造环境 创造环境
1、利用环境的有利因素
(1)含义
通常所说在设计中要充分利用环境中的固有 特色,是指以全局的观念,提炼空间环境的有利因 素,充分为当今的建筑创作服务,也就是我国古代 造园学说中的“因”与“借”的辨证关系。
(2)两种倾向
只强调客观的“因”而忽视主观的“借”,在 环境设计中听任自然条件的支配,必然使总体布局陷 入僵化呆板的地步。
例1:海口汽车站
例2:首都宾馆总体环境布置图
(5)常见的特殊情况
①形式 有些公共建筑,因为城市规划的要求,安 排在道路的交叉口处,常将建筑后退,形成一 段比较开阔的场所。
②意义
避免主体建筑出入口与转角处人流的干扰 有利于干道转角处车辆转弯时的视线要求 有利于道路交叉口处的空间处理
例3:某公建环境 布置图
病房楼
医技楼
门诊楼
2、交通建筑
(1)分类
客运站
货运站 客货运站
(2)重庆南坪站
(3)淮安站
3、游览性质的公共建筑
(1)苏州网狮园
(2)原则
灵活多变、自由得体、变化中求统一。
防止松散,应以紧凑的空间布局与优美的艺术气氛, 作为设计的探索与追求的目标。
五、以若干单体建筑组成各种形式的组团或中心
广州东方宾馆
(3)建筑与地段环境
在室外空间环境布局设计中,一般说应当以建 筑为主,地段环境为辅,即环境布置起烘托作用。
主体建筑本身就是室外环境中不可缺少的一个 组成部分,常可形成室外环境中的重点。
广西桂林月牙楼
建筑与室外空间环境的关系,不仅仅是利用环境 的关系,而是室外空间环境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甚 至可以是带动全局的构图中心。
2、形式
(1)表现严谨对称、肃穆庄重的气氛时,树木一般采用 行列式布局,水池、柱廊以及建筑小品采用规整式布局, 突出场地磅礴之势。
(2)表现轻松随意、亲切宜人的气氛时,一般采用小巧 的庭院,树木呈自由式组团布局,水池、假山蜿蜒曲折, 亭子等建筑小品点缀其中。
四、场地出入口
1、意义
连接场地与城市道路
1、集散广场
(1)位置 一般在场地的主要出入口和建筑的主要出入口之间
(2)作用 缓冲大量的人、车流量。
(3)面积大小
根据公共建筑的性质、规模、体量、造型 和所处的地段情况确定。
(4)设计要点
①广场中要有车行道和人行通道,二者尽量不混行。 ②道路要有明确的引导性,目标明确。
③广场中除硬地、道路之外,应有必要的绿化景观。
2、分类
主要出入口 次要出入口
区分依据: 根据进入场地使用场地内建筑的人是否是建筑的主 要服务人群。
3、位置的选取
(1)场地主要出入口一般应安排在场地中迎向主要 人流来向的位置。 (2)场地主要出入口与主体建筑的出入口有比较方 便的联系。 (3)当场地在几个方向上都有相临的干道时,一般 将场地的主要出入口开在人流量大的干道上,其它的 干道上开次要出入口。
忽视客观的“因”,即自然景观中的有利因素, 追求脱离环境氛围随心所欲的所谓“设计意图”,就 会使室外环境的空间组合产生矫揉造作、故弄玄虚的 不良后果。
绿岛餐厅地形图
正确的途径
在充分考虑公共建筑本身的基础上,运用周 围自然环境景观的特点,使室外环境的空间组合 达到水乳交融,有机联系的境界。
北京和平宾馆
3、创作理念
4、地形条件等因素
苏州博物馆
古根海姆博物馆
三、群体建筑空间组合形式
1、单体建筑采用分散式或混合式布局
2、以若干单体建筑组成各种形式的组团或中心
四、建筑单体分散布局
1、医院
(1)功能分区 医疗区
门诊部 急诊或急救中心 住院部
医技区(兼教学、科研区)
后勤供应区
(2)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2)停车场(位)的布置原则
在不影响整体空间环境 的完整性和艺术性的原则下, 尽量设在方便易找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