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地名--对照表
古今地名对照表

古今地名对照表二画七星关——①今贵州毕节西南七星山上,传为诸葛亮祭旗处。
②即望星关,今四川茂汶西南。
七盘关——在今四川广元东北与陕西宁强间的七盘岭上。
七闽——指今福建。
古指今福建和浙南少数民族地区。
八闽——宋分福建为八府、州、军,元分八路,故后以八闽为福建的别称。
八公山——今安徽淮南市西。
八百媳妇——在今缅甸掸邦东部。
九江——①今九江市。
②明清府名,治德化(今九扛)。
⑧秦汉郡。
秦治寿春(今寿县),辖今豫皖淮南、鄂东一部分及江西省。
汉辖今安徽淮南巢湖以北地区。
魏为淮南郡。
九原——秦郡,治九原(今包头西),辖后套及伊克昭盟北部地。
秦末为匈奴所占。
三畫三川——秦郡,韩始置,秦治雒阳(今洛阳市东北),辖今河南省黄河以南的伊、洛水流域等地。
汉改河南郡。
三户——①古楚地,今河南淅川西北。
②古渡口,今河北磁县西南古漳水上。
三关——宋与契丹分界的三关指淤口关(今河北霸县东)、益津关(今霸县)、瓦桥关(今雄县),一说无淤口关,为草桥关(今高阳东)。
三元里——在广州市北。
三受降城——唐景龙二年(708年)张仁愿筑,均在河套的黄河北岸,西受降城在今内蒙古杭锦后旗乌加河北岸、狼山口南,中受降城在今包头西,东受降城在今托克托南。
三佛齐——即室利佛逝国,7—13世纪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古国。
于阗——西域古国,在今新疆和田一带。
唐军镇名,在今和田西南。
土木堡——在今河北怀来东。
下邳——①古县名。
秦在今江苏睢宁西北。
金移睢宁西北古邳镇。
明废。
②古郡名。
东汉置国,南朝宋改郡,治下邳,辖苏、皖北部各一部分。
下相——古县名,今江苏宿迁西南,北齐废。
下蔡——今安徽风台。
春秋时名州来。
秦置县,明废。
下港——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西部万丹一带的古国。
十六世纪时国势很盛。
大宁卫——明初置,治今内蒙古宁城西,辖今河北长城以北、内蒙古西拉木伦河以南地。
旋改北平行都司。
永乐仍称大宁卫,移治保定。
大名府——五代后汉置,治今河北大名东。
明移今大名。
大兴城——隋于汉长安城东南筑新城,名大兴城,在今西安城及城东、城南、城西一带。
中国城市古今名字对照表

中国城市古今名字对照表古名今名汝南驻马店琅琊临沂九原包头常山石家庄幽州保定兰陵枣庄庐州合肥徽州黄山长安西安桐丘扶沟渝州重庆永嘉温州沔阳仙桃庐陵吉安平阳临汾河东运城云中大同金陵南京广陵扬州当涂马鞍山会稽绍兴崇安武夷山月港漳州夷陵宜昌葭县佳县盩厔周至建宁株洲漾泉阳泉长平高平澶渊濮阳醴泉礼泉广济武穴均州丹江口郧阳十堰江陵荆州武陵常德浔阳九江奉天沈阳朝歌淇县陈仓宝鸡中国的许多城市历史悠久,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变迁,其间城市名称也多次更迭。
了解一座城市的古今名称变化,不仅能增进我们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识,还能体会到城市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
下面是部分中国城市及其古代名称的对照列表:1.北京古称:燕京、幽州、北平、大都明朝永乐年间正式称为北京,成为明朝和清朝的首都。
2.上海古称:申港、松江府“上海”一名最早见于宋朝,因吴淞江下游有一条支流名为“上海浦”,故名。
3.广州古称:番禺、南海郡、广府广州之名始于秦朝,取“广大之城”之意。
4.西安古称:长安、镐京、京兆尹西安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曾为周、秦、汉、唐等多个王朝的首都。
5.南京古称:金陵、建康、石头城南京历史上曾为东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六朝及明初的首都。
6.杭州古称:武林、临安、钱塘县杭州得名于唐代,取自“杭”字,意为“航渡之地”。
7.成都古称:蜀都、锦官城、天府之国成都之名由来已久,据传源于战国时期秦国灭巴蜀之后所置。
8.洛阳古称:雒阳、洛邑、神都曾为中国多个朝代的古都,尤以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时期最为辉煌。
9.长沙古称:潭州、楚国郢都长沙之名源于战国时期楚国,意为“长星之下,沙洲之上”。
10.武汉古称:江夏、沔阳、汉阳“武汉”是近代合并武昌、汉阳、汉口三镇而成的城市,其中武昌、汉阳之名均有悠久的历史背景。
11.苏州古称:姑苏、吴县、平江苏州得名于春秋时期的吴国,是中国东南地区的文化经济重镇。
12、太原古称:晋阳、并州太原之名来源于汉代,意为“大而平坦的地方”。
古今地名对照总表

古今地名对照总表一、华北地区北京:在古代曾称为燕京、幽州、大都等。
天津:古称直沽寨、海津镇。
河北:石家庄:原名石门。
保定:曾名保州、上谷。
唐山:古代多为边镇之地,名称多变。
山西:太原:古称晋阳。
大同:曾为云中。
运城:古名河东。
内蒙古:呼和浩特:旧称归绥。
包头:原名九原。
赤峰:曾称昭乌达盟。
二、东北地区辽宁:沈阳:旧称奉天。
大连:原名旅大。
鞍山:历史上曾名鞍山镇。
吉林:长春:旧称新京。
吉林市:原名吉林乌拉。
黑龙江:哈尔滨:原名阿勒锦。
齐齐哈尔:旧称卜奎。
三、华东地区上海:古代只是一个小渔村,没有特别知名的古称。
江苏:南京:古称金陵、建康。
苏州:曾名姑苏。
无锡:旧称梁溪。
扬州:古有广陵、江都之称。
浙江:杭州:古称临安、钱塘。
宁波:曾称明州。
温州:旧名永嘉。
安徽:合肥:古称庐州。
芜湖:历史上有鸠兹之名。
安庆:曾为舒州。
福建:福州:旧称闽都。
厦门:历史上称嘉禾屿。
泉州:古名刺桐城。
江西:南昌:古称豫章、洪都。
九江:曾名江州。
赣州:旧称虔州。
山东:济南:古称历下、历城。
青岛:原名胶澳。
淄博:曾名淄川。
四、华中地区河南:郑州:古称管城。
洛阳:曾称洛邑、神都。
开封:旧称汴梁、东京。
湖北:武汉:古代有江城之称,武昌、汉口、汉阳曾各自有其名。
襄阳:原名襄樊。
宜昌:古称夷陵。
湖南:长沙:古称潭州。
衡阳:曾名衡州。
岳阳:旧称巴陵。
五、华南地区广东:广州:古称番禺。
深圳:古代只是边陲小地,无著名古称。
珠海:原名香山镇。
广西:南宁:古称邕州。
桂林:曾名始安。
柳州:旧称龙城。
海南:海口:古代无特别知名的古称。
三亚:古称崖州。
六、西南地区四川:成都:古称益州、蓉城。
绵阳:原名涪城。
自贡:旧称自流井。
重庆:曾名江州、渝州。
贵州:贵阳:古称筑城。
遵义:旧称播州。
云南:昆明:古称昆州、拓东城。
大理:曾名叶榆城、羊苴咩城。
西藏:拉萨:古称逻些。
七、西北地区陕西:西安:古称长安、镐京。
咸阳:曾名渭城。
宝鸡:旧称陈仓。
甘肃:兰州:古称金城。
古代地名与现代地名对照表

古代地名与现代地名对照表直辖市古代地名——现代地名燕京、大都、幽州、蓟城、燕都、幽都、中都、元大都、北平、京师、顺天府——北京渝州——重庆台湾地区古代地名——现代地名琉求——台湾华北地区古代地名——现代地名大梁、汴梁、汴州、汴京、东京——开封(河南)朝歌——淇县(河南)汝南——驻马店(河南)牧野——新乡(河南)幽州——保定(河北)常山——石家庄(河北)张垣、武城——张家口(河北)云中——托克托县(内蒙古)归绥——呼和浩特(内蒙古)东北地区古代地名——现代地名奉天——沈阳(辽宁)古宁塔——宁安(黑龙江)华东地区古代地名——现代地名金陵、石头城、建康、应天府、天京——南京(江苏)琴川——常熟(江苏)广陵——扬州(江苏)梁溪——无锡(江苏)海洲府——连云港(江苏)京口、润州——镇江(江苏)毗陵、晋陵、长春、尝州、武进——常州(江苏)沙洲——张家港(江苏)姑苏——苏州(江苏)徽州——黄山(安徽)泸州——合肥(安徽)钟吾——宿迁(江苏)颖州——阜阳(安徽)婺州——金华(浙江)明州——宁波(浙江)崇安——武夷山市(福建)月港——漳州(福建)中南地区古代地名——现代地名武陵——常德(湖南)巴陵——岳阳(湖南)建宁——株州(湖南)夷陵——宜昌(湖北)沔阳——仙桃(湖北)江陵——荆州(湖北)西北地区古代地名——现代地名长安——西安(陕西)陈仓——宝鸡(陕西)凉州——武威(甘肃)甘州——张掖(甘肃)金城——兰州(甘肃)肃州——酒泉(甘肃)河州——临夏(甘肃)安西——瓜州(甘肃)迪化——乌鲁木齐(新疆)西南地区古代地名——现代地名邕州——南宁(广西)嘉应——梅州(广东)。
初中地理中国历史地名古今对照

初中地理中国历史地名古今对照【先秦】古地名或国名所属时代今地名或范围1【涿鹿】:黄帝河北省涿鹿、怀来一带2【阪泉】:黄帝河北涿鹿县东南3【龙门山】:禹山西河津县西北4【会稽山】:禹浙江绍兴一带5【鸣条】:夏山西运城安邑镇北6【南巢】:夏安徽巢县西南7【亳】:商河南商丘8【殷】:商河南安阳小屯村9【朝歌】:商河南淇县10【岐山】:周陕西岐山县东北11【羑里】:周河南汤阴县一带12【盟津】:周河南孟津东北13【孤竹国】:周河北卢龙14【崇国】:周陕西省沣水县15【首阳山】:周山西永济西南16【牧野】:周河南淇县西南17【镐京】:周陕西西安市西18【洛邑】:周河南洛阳市19【彘】:周山西霍县东北20【骊山】:周陕西临潼东南21【齐国】:春秋山东淄博22【鲁国都城】:春秋山东曲阜23【莒(音ju3)国都城】:春秋山东树东莒县24【宋国都城】:春秋商丘南25【北杏】:春秋山东东阿县北26【郑国都城】:春秋河南新郑27【长勺】:春秋山东莱芜东北28【燕国都城】:春秋北京29【楚国都城】:春秋湖北江陵西北30【召陵】:春秋河南郾城县31【方城】:春秋河南方城北至泌阳东北32【葵丘】:春秋河南兰考东33【宋国盂】:春秋河南睢县西北34【泓水】:春秋河南柘城西北35【晋国都城】:春秋山西翼城东南36【五鹿】:春秋河南濮阳东南37【城濮】:春秋山东鄄城西南38【践土】:春秋河南原阳西南39【滑国地界】:春秋河南省40【崤山】:春秋河南洛宁县北41【陆浑】:春秋河南嵩县东北42【邲地】:春秋河南郑州市东43【城父】:春秋河南襄城西44【郢都】:春秋湖北江陵西北45【吴国都城】:春秋江苏苏州46【昭关】:春秋安徽含山县北47【鲁国陬邑】:春秋山东曲阜东南48【中都】:春秋山东汶上县49【汶阳】:春秋山东泰安西南50【越国都城】:春秋浙江绍兴51【槜李】:春秋浙江嘉兴西南52【苎罗山】:春秋浙江诸暨南53【黄池】:春秋河南封丘县西南54【晋阳】:春秋山西太原市55【安邑】:春秋山西夏县西北56【平阳】:春秋山西临汾县西南57【韩国都城】:春秋河南新郑58【赵国都城】:春秋河北邯郸59【魏国都城】:春秋河南开封60【雍城】:战国陕西凤翔县61【咸阳】:战国咸阳市东北62【大梁】:战国河南开封63【桂陵】:战国河南长垣西北64【马陵】:战国河北大名县东南65【商于】:战国河南淅川县西南66【薛城】:战国山东滕县东南67【莒城】:战国山东莒县68【即墨】:战国山东平度县东南69【武关】:战国陕西丹凤县东南70【汨罗江】:战国湖南省东北部71【渑池】:战国河南渑池县西72【野王】:战国河南沁阳73【上党郡】:战国今山西长治74【邺城】:战国河北临漳县西南75【阳翟】:战国河南禹县76【督亢】:战国在河北涿县一带77【易水】:战国河北易县78【代城】:战国河北蔚县79【寿春】:战国安徽寿县西80【下邳】:秦江苏睢宁西北81【琅邪】:秦山东胶南县82【沙丘】:秦河北广宗县西83【阳城】:秦河南登封东南84【渔阳】:秦北京市密云西南85【阳夏】:秦河南太康县86【大泽乡】:秦安徽宿县东南87【陈县】:秦河南淮阳88【关中】:秦函谷关以西地区89【会稽郡】:秦治所在今江苏苏州90【下相】:秦江苏宿迁西南91【广陵郡】:秦江苏扬州市92【沛县】:秦江苏沛县93【留城】:秦江苏沛县东南94【巨鹿】:秦河北平乡西南95【安阳】:秦河南安阳东南96【武关】:秦陕西丹凤县东南97【峣关】:秦陕西商县西北98【灞上】:秦陕西西安市东99【新安】:秦河南新安100【鸿门】:秦陕西临潼东北101【彭城】:秦江苏徐州市102【南郑】:秦陕西汉中东103【荣阳、成皋】:秦河南荥阳县104【广武】:秦河南荥阳县东北105【垓下】:秦安徽灵壁县东南106【东城】:秦安徽定远县东南107【乌江】:秦安徽和县东北【两汉】108【长安】:西汉陕西西安109【马邑】:西汉山西朔县110【代谷】:西汉山西代县西北111【平城】:西汉山西大同市东北112【上郡】:西汉山西榆林东南113【云中】:西汉内蒙古托克托东北114【棘门】:西汉陕西咸阳市东北115【细柳】:西汉咸阳市西南116【颍川】:西汉河南禹县117【武州】:西汉山西左云县118【上谷】:西汉河北怀来东南119【右北平】:西汉辽宁凌源西南120【上郡】:西汉陕西榆林东南121【燕支山】:西汉甘肃永昌县西122【浑邪】:西汉甘肃省境123【休屠】:西汉甘肃武威县北124【寘颜山】:西汉蒙古高原杭爱山125【狼居胥山】:西汉内蒙古自治区五原西北黄河北岸;一说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126【西域】:西汉甘肃玉门关和阳光以西,葱岭以东,新疆天山南北等地127【大宛国】:西汉在今中亚细亚128【康居】:西汉巴尔喀什湖和咸海之间129【大夏】:西汉阿富汗北部130【邛山】:西汉今四川省131【蜀地】:西汉四川成都132【天竺】:西汉现在的印度133【滇越】:西汉云南东部134【乌孙国】:西汉在新疆境内135【于阗】:西汉新疆和田一带136【北海】:西汉贝加尔湖137【昌邑】:西汉山东巨野东南138【新市】:西汉湖北京山东北139【绿林山】:西汉湖北大洪山140【平林】:西汉湖北随县东北141【下江】:西汉湖北西部以下叫下江142【琅琊海曲】:西汉山东日照县143【南阳郡舂陵】:西汉湖南宁远北144【昆阳】:西汉河南叶县145【郾城】:西汉河南郾城县146【定陵】:西汉河南郾城县西北147【滍水】:东汉河南鲁山,现名沙河148【宛城】:东汉河南南阳市149【鄗】:东汉河北柏乡县北150【天水】:东汉在今甘肃151【宜阳】:东汉河南宜阳县152【扶风郡】:东汉陕西兴平东南153【襄国】:东汉河北邢台西南154【五溪】:东汉湖南、贵州交界的地方155【迦毗罗卫国】:东汉尼泊尔境内156【白马寺】:东汉洛阳市东157【鄯善】:东汉新疆境内158【龟兹】:东汉新疆库车县一带159【疏勒】:东汉新疆喀什噶尔一带160【野王】:东汉河南沁阳县161【征羌】:东汉河南郾城162【句章】:东汉浙江慈溪163【并州】:东汉山西大部,内蒙古、河北的一部分164【凉州】:东汉今甘肃、宁夏和青海、内蒙一部分165【冀州】:东汉今河北中、南部,山东西北端和河南北端166【南阳】:东汉在今河南省167【阳城】:东汉河南登封东南168【沛国谯县】:东汉安徽省亳县169【颍川】:东汉河南禹县170【陈留】:东汉河南陈留县171【酸枣】:东汉河南延津西南172【成皋】:东汉河南荥阳汜水镇173【汴水】:东汉河南荥阳西南174【扬州】:东汉安徽淮水和江苏长江以南175【荆州】:东汉今两湖和河南、贵州、两广的一部176【兖州】:东汉山东省西南部和河南省东部177【许城】:东汉河南许昌【三国南北朝】178【洛邑】:三国洛阳179【河北涿郡】:三国河北涿县180【幽州】:三国河北北部,辽宁大部分181【官渡】:三国河南中牟东北182【邺城】:三国冀州的治所,在今河北临漳西南183【黎阳】:三国河南浚县184【延津】:三国河南延津西北185【江东】:三国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186【丹阳】:三国安徽宣城187【历阳】:三国安徽和县188【巴丘】:三国湖南岳阳189【琅琊郡阳都县】:三国山东沂水县南190【隆中】:三国湖北襄阳西191【荆州和益州】:三国四川、云南和陕西、甘肃、湖北、贵州的一部192【樊城】:三国湖北襄阳市193【江陵】:三国湖北江陵194【当阳长坂坡】:三国湖北当阳县东北195【夏口】:三国湖北武汉市196【柴桑】:三国江西九江西南197【赤壁】:三国湖北武昌县西赤矶山198【华容】:三国湖北潜江县西南199【南郡】:三国治所在今湖北江陵200【汉中】:三国陕西汉中市东201【雒城】:三国四川广汉北202【陆浑】:三国河南嵩县东北203【陆口】:三国今湖北嘉鱼西南204【寻阳】:三国湖北黄梅西南205【麦城】:三国湖北当阳东南206【蜀】:三国四川、云南大部,贵州全部,陕西、甘肃一部分207【江州】:三国四川重庆208【巫县】:三国四川巫中县北209【秭归】:三国湖北省西部,秭音zǐ210【猇亭】:三国湖北宜都西北211【彝陵】:三国湖北宜昌东212【永安】:三国四川奉节213【南中地区】:三国大渡河以南和云雨、贵州一带214【牂柯】:三国贵州遵义一带215【越巂】:三国四川西昌县东南216【郿城】:三国陕西眉县217【箕谷】:三国陕西褒城北218【祁山】:三国甘肃礼县东219【街亭】:三国甘肃庄浪东南220【散关】:三国陕西宝鸡西南221【陈仓】:三国宝鸡东222【武都】:三国甘肃成县223【阴平】:三国甘肃文易西北224【斜谷口三国陕西眉县西南225【剑阁】:三国四川剑阁县226【绵竹】:三国四川绵阳西南227【建业】:三国江苏南京市228【横江】:三国在今安徽省229【广汉】:晋四川广汉北230【义兴】:南北朝江苏宜兴县231【略阳】:南北朝治所在今甘肃天水东北232【左国城】:南北朝山西离石北233【平阳】:南北朝山西临汾西南234【司州】:南北朝治所在今洛阳东北235【晋阳】:南北朝山西太原市西南236【襄国】:南北朝河北邢台西南237【乐平】:南北朝山西昔阳西南238【建康,建业】:南北朝今江苏南京市239【泗口】:南北朝江苏清江市北240【豫州】:南北朝河南东部和安徽北部241【蓬陂】:南北朝安徽和县242【项城】:南北朝河南沈丘南243【彭城】:南北朝江苏徐州市244【陈郡阳夏】:南北朝河南太康245【广陵】:南北朝江苏扬州市246【京口】:南北朝河苏镇河市247【寿阳】:南北朝安徽寿县248【洛涧】:南北朝安徽淮南东249【淝水】:南北朝今淝河,在安徽寿县南250【彭泽】:南北朝在今江西省九江251【广固】:南北朝今山东益都西北252【历城】:南北朝在今山东省253【瓜步】:南北朝江苏六合254【新亭江】:南北朝南京市西南255【平城】:南北朝山西大同市东北256【左云冈】:南北朝山西大同市武周山257【沃野镇】:南北朝内蒙古五原北258【瀛州】南北朝治所都在今河北259【博野镇】:南北朝河北省中部260、【秀容】:南北朝在今山西省【隋唐】261【大兴】:隋朝陕西西安市262【山阳】:隋朝江苏淮安263【江都】:隋朝江苏扬州264【涿郡】:隋朝北京市265【京口】:隋朝江苏镇江266【余杭】:隋朝浙江杭州267【东莱】:隋朝山东掖县268【黎阳】:隋朝河南浚县东南269【东郡】:隋朝河南滑县东270【兴洛仓】:隋朝河南巩县271【晋阳】:隋朝山西太原272【霍邑】:唐山西霍县273【武牢关、虎牢关】:唐河南荥阳汜水镇274【白道】:唐内蒙古呼和浩特西北275【洛州缑氏】:唐河南偃师缑氏镇276【凉州】:唐甘肃武威277【瓜州】:唐甘肃安西278【伊吾】:唐新疆哈密279【高昌】:唐新疆吐鲁番东280【碎叶城】:唐吉尔吉斯北部托克马克附近281【曲女城】:唐印度北方邦境内卡瑙季282【松州】:唐四川松潘283【逻些】:唐西藏拉萨284【柏海】:唐青海鄂陵湖或札陵湖285【岭南】:唐广东、广西一带286【汴州】:唐河南开封287【朔方】:唐治所在今宁夏灵武288【陇西成纪】:唐甘肃秦安东289【平卢】:唐治所在今辽宁朝阳290【范阳】唐治所在今北京291【河东】:唐山西太原292【常山】:唐河北正定293【藁城】:唐河北省294【井陉关】:唐河北井陉295【平原】:唐山东平原296【马嵬驿】唐陕西兴平县西297【灵武】:唐宁夏灵武西南298【雍丘】:唐河南杞县299【睢阳】:唐河南商丘300【颍阳】:唐河南省301【衡山】:唐湖南省302【河阳】:唐河南孟县303【梓州】:唐四川三台304【凤翔】:唐陕西凤翔305【华州】:唐陕西华县306【石壕村】:唐河南陕县东南307【陕州】:唐河南陕县308【邠州】:唐陕西彬县309【泾州】:唐甘肃泾州北310【泾阳】:唐陕西泾阳311【襄城】:唐河南襄城312【奉天】:唐陕西乾县313【永州】:唐湖南零陵314【朗州】:唐湖南常德315【播州】:唐贵州遵义市316【连州】:唐广东连县317【下邽】:唐陕西渭南东北318【江州】:唐江西九江市319【唐州】:唐河南唐河320【蔡州】:唐河南汝南321【洄曲】:唐河南商水西南322【河阳】:唐河南孟县西323【恶溪】:唐广东韩江324【西川】:唐治所在今四川成都325【维州】:唐治所在今四川理县326【崖州】:唐海南省327【越州】:唐浙江绍兴328【濮州】:唐河南范县329【长垣】:唐河南330【冤句】:唐山东曹县北331【蕲州】:唐湖北蕲春332【黄梅】:唐湖北333【衢州】:唐浙江衢县334【建州】:唐福建建瓯335【同州】:唐陕西大荔336【陈州】:唐河南淮阳337【和宣武】:唐河南开封【宋】338【镇海】:北宋浙江杭州339【临安】:北宋浙江杭州340【燕云十六州】:北宋又称幽云十六州,指幽州、云州等十六个州,都在今河北、山西两省北部341【高平】:北宋山西省342【东京】:北宋河南开封343【池州】:北宋安徽贵池344【采石矶】:北宋安徽马鞍山市345【金陵】:北宋江苏南京市346【秦、陇】:北宋陕西、甘肃一带347【幽州】:北宋北京市348【高梁河】:北宋北京市城西349【寰州】:北宋山西朔县东350【陈家峪】:北宋山西朔县南351【青城县】:北宋四川灌县西南352【江原】:北宋四川崇庆东南353【澶州】:北宋河南濮阳354【韦城】:北宋河南滑县东南355【兴庆】:北宋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356【好水川】:北宋宁夏隆德西357【保安】:北宋陕西志丹358【庐陵】:北宋江西永丰359【随州】:北宋湖北随县360【滁州】:北宋安徽滁县361【天长县】:北宋安徽天长362【抚川临川】:北宋江西抚州西363【黄嵬山】:北宋山西原平西南364【辽朝的京城】:北宋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南365【定州】:北宋河北定县366【随州】:北宋湖北随县367【润州】:北宋江苏镇江368【陕州夏县】:北宋山西夏县369【眉州眉山】:北宋四川眉山370【湖州】:北宋浙江吴兴371【黄州】:北宋湖北黄冈372【睦州青溪】:北宋浙江淳县373【青齐濮三州】:北宋都在今山东省374【东北春州】:北宋今吉林省375【混同江】:北宋今松花江376【会宁】:北宋今黑龙江阿城南377【黄龙府】:北宋今吉林农安县378【亳州】:北宋今安徽亳县379【磁州】:北宋河北磁县380【相州】:北宋河南安阳381【南京】:北宋今河南商丘382【临安】:南宋浙江杭州383【建康】:南宋今江苏南京384【越州】:南宋今浙江绍兴385【明州】:南宋今浙江宁波386【历城】:南宋今山东济南387【淄州】:南宋在今山东省388【洪州】:南宋今江西南昌389【金山】:南宋在镇江西北390【黄天荡】:南宋今江苏南京市东北391【静安镇】:南宋江苏江宁西北392【相州汤阴】:南宋今河南汤阴393【相州汤阴】:南宋今河南汤阴394【颍昌】:南宋河南许昌东395【陈州】:南宋今河南淮阳396【楚州】:南宋江苏淮安397【大散关】:南宋陕西宝鸡西南398【鼎州武陵】:南宋今湖南常德399【海州】:南宋今江苏连云港400【济州】:南宋今山东巨野401【符离】:南宋今安徽宿县北402【斡难河】:南宋今鄂嫩河403【中京】:南宋今北京市404【剌子模】:南宋在今里海东,咸海西405【蔡州】:南宋今河南汝南406【合州】:南宋今四川合川407【鄂州】:南宋今湖北武昌408【潭州】:南宋湖南长沙409【真州】:南宋江苏仪征410【郢州】:南宋湖北钟祥411【吉州庐陵】:南宋今江西吉安412【平江】:南宋今江苏苏州413【独松关】:南宋今浙江余杭414【皋亭山】:南宋在今杭州东北415【大都】:南宋今北京市416【南剑州】:南宋福建南平417【厓山】:南宋广东新会南【元明清】418【上都】:元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西北419【永年】:元今河北邯郸东北420【黄陵冈】:元今山东曹县西南421【汴梁】:元河南开封422【颍州颍上】:元安徽阜阳、颍上423【武安】:元河北武安424【蕲水】:元湖北浠水425【濠州】:元安徽凤阳426【亳州】:元安徽亳县427【安丰】:元安徽寿县428【定远】:元安徽定远429【濠州钟离】:元安徽凤阳东430【集庆】:元江苏南京431【钟山】:元在今南京432【卢龙山】:元南京狮子山433【洪都】:元江西南昌434【瓜步】:元江苏六合东南435【茂州】:明四川茂县436【苏州刘家河】:明江苏太仓浏河437【蔚州】:明河北蔚县438【土木堡】:明在今河北怀来东439【怀来城】:明今河北怀来440【浙江钱塘】:明今杭州441【宣府】:明今河北宣化442【狄道】:明甘肃临洮443【台州】:明浙江临海444【蕲州】:明湖北蕲春445【均州】:明湖北均县446【蓟州】:明在今河北北部447【鄂勒珲】:明齐齐哈尔附近448【赫图阿拉】:明今辽宁新宾附近449【萨尔浒】:明今辽宁抚顺东450【藩城】:明今新宾西北451【广宁】:明辽宁北镇452【宁远】:明今辽宁兴城453【大安口】:明今河北遵化北454【金县】:明今陕西榆林455【盩厔】:明今陕西周至456【松江】:清在今上海市457【赤嵌】:清在今台南地区458【雅克萨】:清在今黑龙江呼玛西北,漠河以东的黑龙江北岸459【乌兰布通】:清今内蒙古昭乌达盟克什克腾旗460【昭莫多】:清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乌兰巴托东南461【郧西】:清在今湖北省。
中国古今地名对照

中国古今地名对照一、大城市类。
1. 北京。
古代叫燕京或者大都。
这燕京啊,听起来就很有那种古代大都市的范儿,“大都”呢,一听就感觉是个超级大的都城,元朝的时候那可是世界闻名呢。
现在叫北京,那可是咱中国的首都,到处都是高楼大厦,故宫、长城这些老祖宗留下的宝贝也都在这儿。
2. 南京。
以前叫金陵或者建康。
金陵这名字可美啦,“金陵帝王州”嘛,感觉就是个充满帝王之气又很有诗意的地方。
建康在南朝的时候可是很繁华的呢。
现在的南京,有夫子庙的热闹小吃街,还有明孝陵这些古迹。
3. 西安。
以前叫长安。
长安长安,长治久安啊,这名字多吉利。
在唐朝的时候,那可是世界的中心,外国人都跑来长安做买卖、学习文化呢。
现在的西安,古城墙还在,一到晚上,城墙上灯火通明,钟鼓楼那儿也是热闹非凡,羊肉泡馍、肉夹馍这些美食也是超诱人。
4. 杭州。
以前叫临安。
临安在南宋的时候可是都城呢。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说的就是临安的繁华。
现在的杭州,西湖那可是美的不像话,阿里巴巴这样的大公司也在这儿,还有各种互联网新贵呢。
二、其他地区类。
1. 苏州。
古代就叫姑苏。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姑苏这名字就像从诗里走出来的一样。
现在的苏州,园林甲天下,拙政园、留园这些园林就像一个个精美的艺术品,小桥流水人家,充满了江南水乡的韵味。
2. 成都。
以前叫益州。
益州在古代也是个很重要的地方呢。
现在的成都,那可是个休闲之都,大熊猫基地里的滚滚们超级可爱,火锅、串串香、兔头这些美食能把人香得晕头转向,茶馆里到处都是喝茶打麻将的人,生活那叫一个惬意。
3. 洛阳。
古代就叫洛阳。
洛阳可是好几个朝代的都城呢,什么东汉啊,曹魏啊。
洛阳牡丹甲天下,以前的洛阳城,到了牡丹盛开的季节,肯定是繁花似锦,现在也有盛大的牡丹节,还有龙门石窟这样的艺术瑰宝。
古今地名对照表

古今地名对照表古今地名对照(总表)说明:一、本表是根据《汉书·地理志》元始二年提到的一些地名(凡《汉志》地名有误而本书已纠正者,则依本书地名)——郡国、县道侯国、司隶部及十三刺史部(州)编制的。
编制的方法是按汉代地名首字笔画多少为序,笔画相等者则以—、丨、丿、丶、为序。
首字笔画相同者以第二字笔画为序。
二、本书提到的县、道、侯国,只注出其治所的今地,不加“治”字;郡、王国,注出其治所的今地,及其大概的辖境;部(州),只是注出其大致的范围。
县名相同者,用()注出其所属的郡国。
凡古地名的通假字,用()注出现在的常用字。
三、今地名和政区资料,使用时截至于1983年末。
省略“省”、“市”、“县”等字样。
必要时标明方位。
单字的县名,则书“×县”。
四、地点无考的地名,列于本表的附录。
五、制作本表时,参考了谭其骤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及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的《辞海》。
古地名今地名[二画]九门河北藁城东北二十五里。
九原内蒙古包头市西。
九江郡辖境相当今安徽中部(淮河以南、瓦埠湖流域以东、巢湖以北地区)。
治所寿春(今安徽寿县)。
九真郡辖境相当今越南中部(清化、河静两省及义安省东部地区)。
治所胥浦(今清化西北十余里)。
[三画]三水宁夏同心东约百里。
三封内蒙古磴口西北约八十里。
三绛云南永仁东四十余里。
于齐甘肃玉门西北低窝辅附近。
于离山西汾阳一带。
于陵山东邹平东南。
于潜浙江临安西于潜镇。
土军山西石楼。
土垠河北丰润东约十里。
土鼓山东章丘东北数里。
下邳江苏邳县南偏西,约五十里。
下邑安徽砀山东。
下邦陕西渭南东北二十余里。
下相江苏宿迁西南数里。
下隽湖北通城西北约十里。
下密山东昌邑东。
下博河北深县东南约四十里。
下落河北涿鹿。
下雉湖北阳新东。
下蔡安徽凤台下蔡镇。
下曲阳河北晋县西。
下辨道甘肃成县西北二十余里。
万年陕西临潼东北七十里。
大末浙江衢县东北。
大成内蒙古杭锦旗东南约七十里。
大阳山西平陆西南。
大要甘肃宁县东南。
历史地名对照表

历史地名对照表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中国历史地名对照表(之一):表1:【先秦】古地名或国名所属时代今地名或范围1、【涿鹿】:黄帝河北省涿鹿、怀来一带2、【阪泉】:黄帝河北涿鹿县东南3、【龙门山】:禹山西河津县西北4、【会稽山】:禹浙江绍兴一带5、【鸣条】:夏山西运城安邑镇北6、【南巢】:夏安徽巢县西南7、【亳(音bo2)】:商河南商丘8、【殷】:商河南安阳小屯村9、【朝歌】:商河南淇县10、【岐山】:周陕西岐山县东北11、【羑里(羑音you3)】:周河南汤阴县一带12、【盟津】:周河南孟津东北13、【孤竹国】:周河北卢龙14、【崇国】:周陕西省沣水县15、【首阳山】:周山西永济西南16、【牧野】:周河南淇县西南17、【镐京】:周陕西西安市西18、【洛邑】:周河南洛阳市19、【彘(音zhi4)】:周山西霍县东北20、【骊山(骊音li4)】:周陕西临潼东南21、【齐国(都城临淄)】:春秋山东淄博22、【鲁国都城】:春秋山东曲阜23、【莒(音ju3)国都城】:春秋山东树东莒县24、【宋国都城】:春秋商丘南25、【北杏】:春秋山东东阿县北26、【郑国都城】:春秋河南新郑27、【长勺】:春秋山东莱芜东北28、【燕国都城】:春秋北京29、【楚国都城】:春秋湖北江陵西北30、【召陵(召音sha4)】:春秋河南郾城县31、【方城(楚国的长城)】:春秋河南方城北至泌阳东北32、【葵丘】:春秋河南兰考东33、【宋国盂(盂音yu2)】:春秋河南睢县西北34、【泓水(泓音hong2)】:春秋河南柘城西北35、【晋国都城】:春秋山西翼城东南36、【五鹿】:春秋河南濮阳东南37、【城濮】:春秋山东鄄城西南38、【践土】:春秋河南原阳西南39、【滑国地界】:春秋河南省40、【崤山(崤音yao2)】:春秋河南洛宁县北41、【陆浑】:春秋河南嵩县东北43、【城父】:春秋河南襄城西44、【郢都(郢音ying4)】:春秋湖北江陵西北45、【吴国都城】:春秋江苏苏州46、【昭关】:春秋安徽含山县北47、【鲁国陬邑(陬zou3)】:春秋山东曲阜东南48、【中都】:春秋山东汶上县49、【汶阳】:春秋山东泰安西南50、【越国都城】:春秋浙江绍兴51、【槜李(槜音zui1)】:春秋浙江嘉兴西南52、【苎罗山】:春秋浙江诸暨南53、【黄池】:春秋河南封丘县西南54、【晋阳】:春秋山西太原市55、【安邑】:春秋山西夏县西北56、【平阳】:春秋山西临汾县西南57、【韩国都城】:春秋河南禹县,后迁至今河南新郑58、【赵国都城】:春秋山西太原东南,后迁至今河北邯郸59、【魏国都城】:春秋山西夏县西北,后迁至今河南开封60、【雍城】:战国陕西凤翔县61、【咸阳】:战国陕西咸阳市东北62、【大梁】:战国河南开封63、【桂陵】:战国河南长垣西北65、【商于】:战国河南淅川县西南66、【薛城】:战国山东滕县东南67、【莒城】:战国山东莒县68、【即墨】:战国山东平度县东南69、【武关】:战国陕西丹凤县东南70、【汨罗江】:战国湖南省东北部71、【渑池(渑音mian3)】:战国河南渑池县西72、【野王】:战国河南沁阳73、【上党郡】:战国治所在今山西长治74、【邺城】:战国河北临漳县西南75、【阳翟】:战国河南禹县76、【督亢】:战国在河北涿县一带77、【易水】:战国河北易县78、【代城】:战国河北蔚县79、【寿春】:战国安徽寿县西80、【下邳】:秦江苏睢宁西北81、【琅邪】:秦山东胶南县82、【沙丘】:秦河北广宗县西83、【阳城】:秦河南登封东南84、【渔阳】:秦北京市密云西南85、【阳夏】:秦河南太康县86、【大泽乡】:秦安徽宿县东南87、【陈县】:秦河南淮阳88、【关中】:秦函谷关以西地区89、【会稽郡】:秦治所在今江苏苏州90、【下相】:秦江苏宿迁西南91、【广陵郡】:秦治所在今江苏扬州市92、【沛县】:秦江苏沛县93、【留城】:秦江苏沛县东南94、【巨鹿】:秦河北平乡西南95、【安阳】:秦河南安阳东南96、【武关】:秦陕西丹凤县东南97、【峣关】:秦陕西商县西北98、【灞上】:秦陕西西安市东99、【新安】:秦河南新安100、【鸿门】:秦陕西临潼东北101、【彭城】:秦江苏徐州市102、【南郑】:秦陕西汉中东103、【荣阳、成皋】:秦都在今河南荥阳县104、【广武】:秦河南荥阳县东北105、【垓下】:秦安徽灵壁县东南106、【东城】:秦安徽定远县东南107、【乌江】:秦安徽和县东北表2:【两汉】108、【长安】:西汉陕西西安109、【马邑】:西汉山西朔县110、【代谷】:西汉山西代县西北111、【平城】:西汉山西大同市东北112、【上郡】:西汉治所在今山西榆林东南113、【云中】:西汉治所在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114、【棘门】:西汉陕西咸阳市东北115、【细柳】:西汉咸阳市西南116、【颍川】:西汉河南禹县117、【武州】:西汉山西左云县118、【上谷】:西汉治所在今河北怀来东南119、【右北平(郡名)】:西汉治所在今辽宁凌源西南120、【上郡】:西汉陕西榆林东南121、【燕支山】:西汉甘肃永昌县西122、【浑邪】:西汉甘肃省境123、【休屠】:西汉甘肃武威县北124、【寘颜山(古山名)】:西汉蒙古高原杭爱山南面的一支125、【狼居胥山】:西汉内蒙古自治区五原西北黄河北岸;一说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126、【西域】:西汉甘肃玉门关和阳光以西,葱岭以东,新疆天山南北等地127、【大宛国】:西汉在今中亚细亚128、【康居】:西汉约在今巴尔喀什湖和咸海之间129、【大夏】:西汉今阿富汗北部130、【邛山】:西汉在今四川省131、【蜀地】:西汉四川成都132、【天竺】:西汉现在的印度133、【滇越】:西汉云南东部134、【乌孙国】:西汉在新疆境内135、【于阗】:西汉新疆和田一带136、【北海】:西汉贝加尔湖137、【昌邑】:西汉山东巨野东南138、【新市】:西汉湖北京山东北139、【绿林山】:西汉湖北大洪山140、【平林】:西汉湖北随县东北141、【下江】:西汉长江在湖北西部以下叫下江142、【琅琊海曲】:西汉山东日照县143、【南阳郡舂陵】:西汉湖南宁远北144、【昆阳】:西汉河南叶县145、【郾城】:西汉河南郾城县146、【定陵】:西汉河南郾城县西北147、【滍水】:东汉河南鲁山,现名沙河148、【宛城】:东汉河南南阳市149、【鄗(音hao4)】:东汉河北柏乡县北150、【天水(郡名)】:东汉在今甘肃151、【宜阳】:东汉河南宜阳县152、【扶风郡】:东汉治所在今陕西兴平东南153、【襄国】:东汉河北邢台西南154、【五溪】:东汉湖南、贵州交界的地方155、【迦毗罗卫国】:东汉尼泊尔境内156、【白马寺】:东汉洛阳市东157、【鄯善】:东汉新疆境内158、【龟兹】:东汉新疆库车县一带159、【疏勒】:东汉新疆喀什噶尔一带160、【野王】:东汉河南沁阳县161、【征羌】:东汉河南郾城162、【句章】:东汉浙江慈溪163、【并州】:东汉山西大部,内蒙古、河北的一部分164、【凉州】:东汉约当今甘肃、宁夏和青海、内蒙一部分165、【冀州】:东汉约当今河北中、南部,山东西北端和河南北端166、【南阳】:东汉在今河南省167、【阳城】:东汉河南登封东南168、【沛国谯县】:东汉安徽省亳县169、【颍川】:东汉治所在今河南禹县170、【陈留】:东汉河南陈留县171、【酸枣】:东汉河南延津西南172、【成皋】:东汉河南荥阳汜水镇173、【汴水】:东汉河南荥阳西南174、【扬州】:东汉安徽淮水和江苏长江以南175、【荆州】:东汉约当今湖北、湖南和河南、贵州、广东、广西的一部176、【兖州】:东汉今山东省西南部和河南省东部177、【许城】:东汉河南许昌表3:【三国南北朝】178、【洛邑】:三国洛阳179、【河北涿郡】:三国河北涿县180、【幽州】:三国河北北部,辽宁大部分181、【官渡】:三国河南中牟东北182、【邺城】:三国冀州的治所,在今河北临漳西南183、【黎阳】:三国河南浚县184、【延津】:三国河南延津西北185、【江东】:三国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186、【丹阳】:三国安徽宣城187、【历阳】:三国安徽和县188、【巴丘】:三国湖南岳阳189、【琅琊郡阳都县】:三国山东沂水县南190、【隆中】:三国湖北襄阳西191、【荆州和益州】:三国四川、云南和陕西、甘肃、湖北、贵州的一部192、【樊城】:三国湖北襄樊市193、【江陵】:三国湖北江陵194、【当阳长坂坡】:三国湖北当阳县东北195、【夏口】:三国湖北武汉市196、【柴桑】:三国江西九江西南197、【赤壁】:三国湖北武昌县西赤矶山198、【华容】:三国湖北潜江县西南199、【南郡】:三国治所在今湖北江陵200、【汉中】:三国陕西汉中市东201、【雒城】:三国四川广汉北202、【陆浑】:三国河南嵩县东北203、【陆口】:三国今湖北嘉鱼西南204、【寻阳】:三国湖北黄梅西南205、【麦城】:三国湖北当阳东南206、【蜀】:三国四川、云南大部,贵州全部,陕西、甘肃一部分207、【江州】:三国四川重庆208、【巫县】:三国四川巫中县北209、【秭归】:三国湖北省西部,秭音zǐ210、【猇亭】:三国湖北宜都西北211、【彝陵】:三国湖北宜昌东212、【永安】:三国四川奉节213、【南中地区】:三国四川省大渡河以南和云雨、贵州一带214、【牂柯】:三国贵州遵义一带215、【越巂】:三国四川西昌县东南216、【郿城】:三国陕西眉县217、【箕谷】:三国陕西褒城北218、【祁山】:三国甘肃礼县东219、【街亭】:三国甘肃庄浪东南220、【散关】:三国陕西宝鸡西南221、【陈仓】:三国宝鸡东222、【武都】:三国甘肃成县223、【阴平三国甘肃文易西北224、【斜谷口三国陕西眉县西南225、【剑阁三国四川剑阁县226、【绵竹三国四川绵阳西南227、【建业三国江苏南京市228、【横江三国在今安徽省229、【广汉晋四川广汉北230、【义兴南北朝江苏宜兴县231、【略阳南北朝治所在今甘肃天水东北232、【左国城南北朝山西离石北233、【平阳南北朝山西临汾西南234、【司州南北朝治所在今洛阳东北235、【晋阳南北朝山西太原市西南236、【襄国南北朝河北邢台西南237、【乐平南北朝山西昔阳西南238、【建康,原名建业南北朝今江苏南京市239、【泗口南北朝江苏清江市北240、【豫州南北朝河南东部和安徽北部241、【蓬陂南北朝安徽和县242、【项城南北朝河南沈丘南243、【彭城南北朝江苏徐州市244、【陈郡阳夏南北朝河南太康245、【广陵南北朝江苏扬州市246、【京口南北朝河苏镇河市247、【寿阳南北朝安徽寿县248、【洛涧南北朝安徽淮南东249、【淝水南北朝今淝河,在安徽寿县南250、【彭泽南北朝在今江西省251、【广固南北朝今山东益都西北252、【历城南北朝在今山东省253、【瓜步南北朝江苏六合254、【新亭江南北朝南京市西南255、【平城南北朝山西大同市东北256、【左云冈南北朝山西大同市武周山257、【沃野镇南北朝内蒙古五原北258、【瀛州南北朝治所都在今河北259、【博野镇南北朝河北省中部260、【秀容南北朝在今山西省表4:【隋唐】261、【大兴隋朝今陕西西安市262、【山阳隋朝今江苏淮安263、【江都隋朝江苏扬州264、【涿郡隋朝北京市265、【京口隋朝江苏镇江266、【余杭隋朝浙江杭州267、【东莱隋朝山东掖县268、【黎阳隋朝河南浚县东南269、【东郡隋朝河南滑县东270、【兴洛仓隋朝河南巩县271、【晋阳隋朝山西太原272、【霍邑唐山西霍县273、【武牢关唐就是虎牢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表仅收列正文【望】中出现的古地名)二画九江:秦置郡。
治寿春,即今安徽寿县。
辖境约当今安徽、河南淮河以南,湖北黄岗以东及江西全省。
九真:战国末南越赵佗所置,汉初归附,置郡。
辖境相当今越南清化、河静二省及义安省东部地区。
南朝梁曾改为爱州。
三国吴末以后辖境逐渐缩小,隋平陈废。
三画三原:汉池阳县地。
北魏置县,故城在今陕西三原东北。
下邳:东汉下邳国地。
南朝宋置郡,治下邳,故城在今江苏睢宁西北。
辖境北至江苏新沂、邳县,南至盱眙和安徽嘉山,东至江苏涟水、淮安和清江。
大兴:北魏置郡。
西魏时曾改称五原,复改称盐州,故城在今宁夏盐池。
大梁:战国时魏国都城,故城在今河南开封西北。
弋阳:汉弋阳国地。
三国魏置郡。
治弋阳县,故城在今河南潢川西。
辖境相当今河南淮河以南,竹竿河以东,灌河以西及湖北东北角。
上谷:秦置郡。
治所在沮阳,今河北怀来东南。
辖境约在河北张家口以东,北京延庆以西地。
上邽:古邽戎地。
秦置县。
故城在今甘肃天水。
上洛:西晋置郡。
治上洛,即今陕西商县。
辖境相当今陕西丹江上游,河南熊耳山西北洛河上游地区。
上郡:秦置郡。
治肤施,故城在今陕西榆林东南。
辖境相当今无定河流域及内蒙古鄂托克旗等地。
上党:战国韩地。
秦置郡。
治壶关,今山西长治北,西汉移治长子,今山西长子西。
辖境相当今山西和顺、榆社以南,沁水流域以东地。
山东:战国、秦、汉时,通称崤山、函谷以东为山东。
一说太行山以东称山东。
山西:战国、秦、汉时,通称崤山、函谷以西为山西。
一说太行山以西称山西。
山阳:汉置郡。
晋改为高平国。
治昌邑,故城在今山东金乡西北40里。
辖境相当今山东独山湖以西,郓城以南,成武、曹县以东,单县以北。
千乘:西汉置郡。
治千乘,故城在今山东高青县高苑镇北。
辖境在今山东北部博兴、高青、滨县等地。
广平:汉置郡。
治广平,故城在今河北鸡泽东20里。
辖境相当今河北任县、南和、鸡泽、曲周、永年等地。
广汉:汉置郡。
治梓潼,东汉移治雒县,故城在今四川广汉北。
辖境相当今甘肃文县,陕西宁强以南,四川剑阁以西,潼南以北,什邡以东地区。
广宗:东汉置县。
北魏置郡。
治广宗,故城在今河北威县东。
广陵:汉广陵国地。
东汉置郡。
治广陵,即今扬州市。
辖境相当今江苏省长江以北,射阳湖西南,仪征以东地区。
广德:东汉置县。
故城在今安徽广德。
义阳:三国魏置郡。
故城在今河南桐柏东。
晋初移治新野,即今河南新野。
辖境相当今河南信阳、罗山,桐柏东部,湖北应山、大悟北部等地。
卫国:即卫县,北魏置卫国县。
故城在今山东西部旧观城县西,即今莘县观城镇。
马邑:北魏朔州,隋置郡。
治善阳,即今山西朔县。
辖境约当今山西宁武、恒山以北,黑驼山、洪涛山、左云以东地区。
马岭:秦置县。
故城在今甘肃环县南120里。
四画开封:汉置县。
即今河南开封。
天水:西汉置郡。
治平襄。
故城在今甘肃通渭西北。
东汉改置汉阳郡,移治冀县。
故城在今甘肃甘谷东南。
三国魏仍改天水郡。
西晋移治上邽,即今甘肃天水。
北魏辖境相当今天水、泰安、甘谷等地。
天台:三国吴置始平县,晋改始丰县,唐改唐兴县,五代吴越改天台县,即今浙江天台。
天竺:古印度别称。
云阳:秦邑。
汉置县。
故城在今陕西淳化西北。
五台:汉置虑虎县,北魏改驴夷县,隋改五台县,即今山西五台。
五溪:汉武陵郡有五溪,均为蛮夷所居,古贵州之思州思南镇,在今湖南与贵州接壤地带。
太原:秦置郡。
治晋阳,故城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
辖境相当今山西五台山和管涔山以南,霍山以北地区。
太康:秦置阳夏县,隋改称太康,即今河南太康。
历阳:晋置郡。
治历阳,即今安徽和县。
辖境相当今安徽和县、含山。
巨鹿:秦置郡。
治巨鹿。
辖境相当今河北白洋淀南,南运河西,河北高阳、任县以东,威县以北,山东德州、高唐,河北馆陶之间地。
巨野:汉置县。
即今山东巨野。
中山:汉置郡。
治卢奴,即今河北定县。
辖境相当今河北狼牙山以南,保定、安国以西,唐县、新乐以东,滹沱河以北地区。
中牟:战国赵国都城。
汉置县。
故城在今河南中牟东。
内黄:汉置县。
即今河南内黄。
长乐:北魏置郡。
隋改为信都郡。
故治在今河北冀县。
长安:汉置县。
故城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
汉高祖自栎阳徙都长安,即此。
东汉、魏、晋、前秦、后秦、北魏及北周皆为都。
唐亦都此。
长沙:秦置郡。
治临湘,即今湖南长沙市。
辖境相当今湖南东部,南部,广西全州,广东连县、阳山等地。
长葛:隋置县。
故城在今河南长葛北。
丹阳:西汉改鄣郡置。
治宛陵,即今安徽宣城。
辖境相当今安徽长江以南,江苏大茅山、浙江天目山以西,浙江新安江江北地区。
仇池:东晋置郡。
治洛谷,故城在今甘肃成县西北洛谷镇。
凤阳:秦钟离县地。
明初为临淮县,寻分置凤阳县。
即今安徽凤阳。
六安:秦置六县,唐为盛唐县,宋改六安县,为军治。
元改军为州。
即今安徽六安。
方城:本燕方城邑。
汉置县。
治涞水。
北齐废。
隋易治固定,改固安县。
故城在今河北固安南。
巴东:东汉改固陵郡置。
治鱼复,故城在今四川奉节东。
辖境相当今四川开县、万县以东,巫山西部以西长江南北和大宁河中上游一带。
巴西:东汉刘璋分巴郡置。
治阆中。
辖境相当今四川阆中以东,广安以北,万源以西地区。
巴南:巴郡南,即今四川巴县、南川、彭水、酉阳一带。
巴郡:秦置。
治江州,即今四川重庆北嘉陵江岸北。
辖境相当今四川旺苍、西充、永川、綦江以东地区。
五画玉田:汉无终县地,隋改渔阳县,唐改玉田县。
即今河北玉田。
石城:北魏置。
故治在今河南灵宝东南。
龙城:唐置郡。
治马平,故城在今广西马平北。
龙阳:三国吴置县。
故城在今湖南汉寿。
平卢:唐方镇名,即平卢节度使。
治营州,即今辽宁朝阳。
辖境相当今河北滦河下流以东、辽宁大凌河以西地区。
平阳:古帝尧所都。
三国魏置郡。
治平阳,故城在今山西临汾西南。
辖境相当今山西霍县以南的汾河流域,及其以西地区。
平安:汉置侯国。
故城在今山东桓台东北40里。
平阴:汉置县。
故城在今河南孟津东。
三国魏改河阴。
平昌:三国魏置郡。
治安丘,即今山东安丘。
平城:秦置县。
古城在今山西大同东北。
平原:汉置郡。
治平原,故城在今山东平原县西南。
辖境相当今山东平原、陵县、禹城、齐河、临邑、商河、惠民、信阳等地。
平陵:汉置东平陵县。
晋去东为平陵。
故城在今山东历城东。
平襄:西汉置县。
故城在今甘肃通渭西北。
东平:汉东平国地。
治无盐,故城在今山东东平东。
晋治须昌,故城在今山东东平西北。
南朝宋置郡。
辖境相当今山东济宁、汶上、东平等县地。
东阳:三国吴置郡。
治长山,即今浙江金华。
南朝陈改称金华。
东吴:三国吴因处江东,亦称东吴。
泛指太湖流域全境,或专指旧苏州一府。
今江苏吴县,旧亦别称东吴。
东郡:秦置郡。
治濮阳,故城在今河南濮阳西南。
辖境相当今山东东阿以西,山东郓城、河南范县以北,河南延津以东,山东茌平、河南濮阳以南地区。
东莱:汉置郡。
治掖县。
辖境相当今山东胶莱河以东,岠嵎山以北,乳河山以西。
东莞:汉城阳郡,晋改称东莞。
治莒,即今山东莒县。
后改名为东安。
辖境相当今山东临朐、沂水、蒙阴、沂源等地。
东海:秦置郡。
楚、汉之际也称郯郡。
治郯,故城在今山东郯城北。
南朝齐移治涟口,即今江苏涟水。
辖境相当今山东费县、江苏赣榆以南,山东枣庄、江苏邳县以东,江苏宿迁以北地区。
东越:秦、汉之际称今浙江南部、福建北部为东越。
东鲁:泛指今山东济南、泰安、兖州等地。
北平:西晋置郡。
治徐无,故城在今河北遵化东。
辖境相当今河北兴隆、天津、蓟运河下游以东,至滦河西,北至英金河。
北地:秦置郡。
治义渠,故城在今甘肃庆阳西南。
西汉移治马岭,故城在今甘肃庆阳西北。
东汉移治富平,故城在今宁夏吴忠西南。
辖境相当今宁夏贺兰山、青铜峡以东,甘肃环江、马莲河流域。
北海:汉分齐郡置郡。
治营陵,故城在今山东昌乐东南。
辖境相当今山东潍坊、安丘、昌乐、寿光、昌邑等县。
东汉移治剧,故城在今山东寿光东南。
隋改称高阳郡。
代郡:战国赵置郡:治代县,故城在今河北蔚县西南。
东汉移治高柳,故城在今山西阳高西南。
辖境相当今河北怀安、蔚县以西,山西阳高、浑源以东地区。
代北:泛指汉、晋时代郡和唐以后代州以北地区。
仪真:宋置郡。
元改真州、明改为仪征县。
即今江苏仪征。
白水:北魏置郡。
故治在今陕西蒲城县西北。
句章:秦置县。
故城在今浙江余姚东南。
晋改筑句章县于小溪镇,故城在今浙江宁波南。
外黄:汉置县。
故治在今河南民权西北。
乐安:三国魏置郡。
治高苑,故城在今山东博兴西南。
南朝宋移治千乘,故城在今山东广饶北。
辖境相当今山东博兴、高青、桓台、广饶、寿光等地。
乐陵:汉置县。
故治在今山东乐陵西南。
玄菟:汉置郡:治沃沮城,故城在今朝鲜咸镜南道咸兴。
后徙治真番郡之高句骊,故城在今辽宁新宾东。
东汉中叶,又徙治今辽宁沈阳附近。
兰陵:西晋分东海郡置郡。
治永县,故城在今山东枣庄市峄城镇。
辖境相当今山东枣庄、滕县等地。
汉平:东汉置县。
三国吴改为吴平。
故城在今江西清江西。
汉东:南齐置上蔡县,隋改名汉东。
故城在今湖北钟祥北。
汉阳:东汉改天水都置郡。
治冀县。
故城在今甘肃甘谷东南。
三国魏复名天水。
冯翊:东汉置郡。
治临晋,今陕西大荔县。
辖境相当今陕西韩城、黄龙以南,白水、蒲城以东,和渭河以北地区。
永平:东晋置郡。
治安沂,故城在今广西藤县南。
南齐移治夫宁,故城在今广西藤县北。
后改称藤州。
永乐:北魏置县。
故城在今河北满城西北。
永宁:南朝宋改长宁郡为永宁郡。
治长宁,故城在今湖北荆门西北,辖境相当今湖北荆门西北沮水中游与蛮河中游间地区。
永兴:三国吴改余暨县为永兴县。
故城在今浙江萧山西。
永昌:古哀牢国地。
东汉置郡。
治不韦,故城在今云南保山东北。
永城:三国吴置县。
故治在今江西黎川北。
永嘉:东晋置郡。
治永宁,即今浙江温州。
辖境相当今浙江温州、永嘉、乐清、飞云江流域及其以南地。
弘农:汉置郡,治弘农。
故城在今河南灵宝南。
辖境相当今河南黄河以南,宜阳以西的洛、伊、浙川等流城和陕西洛水、社川河上游、丹江流域。
辽东:战国燕置郡。
治襄平,即今辽宁辽阳。
辖境相当今辽宁大凌河以东。
辽西:战国燕置郡。
秦、汉治阳乐,故城在今辽宁义县西。
辖境相当今河北迁西,乐亭以东,长城以南,辽宁松岭山以东,大凌河下流以西地区。
辽海:明置辽海卫,故城在今辽宁开原。
又,辽海在北魏时专指辽河上游地区。
六画圯桥:故址在今江苏睢宁县北占下邳城东南。
西平:东汉置郡:治西都,即今青海西宁市。
辖境相当今青海湟源、乐都间湟水流域。
西河:三国魏置郡。
一称河西。
辖境在今陕西东部黄河西岸地区。
百济:朝鲜古国。
成阳:汉置县。
晋改为城阳。
故城在今山东濮县东南。
隋改名雷泽。
成都:古蜀山氏国。
秦置县。
即今四川成都。
扬州:隋置州。
治江都,即今扬州。
辖境相当今江苏扬州,泰州、江都,高邮,宝应等地。
曲成:汉置县。
故城在今山东掖县东北。
曲沃:北魏置县。
即今山西曲沃。
曲阜:汉置鲁县。
隋改名汶阳,又改为曲阜。
故城在今山东曲阜东。
延安:北魏置东夏州。
西魏改为延州。
隋移治肤施,故城在今陕西延安东北。
又改称延安郡。
延陵:春秋吴邑。
故城在今江苏常州。
任城:晋置鲁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