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图书馆实现现代化目标与对策研究论文:中小学图书馆现代化的目标与对策研究

中小学图书馆实现现代化目标与对策研究论文:中小学图书馆现代化的目标与对策研究
中小学图书馆实现现代化目标与对策研究论文:中小学图书馆现代化的目标与对策研究

中小学图书馆实现现代化目标与对策研究论文:中小学图书

馆现代化的目标与对策研究

摘要现代科技的进步为图书馆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中小学图书馆应当加强管理的现代化,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关键词中小学图书馆;网络技术;数字图书馆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新的科技成果已被运用于图书馆,特别是网络技术的普及给图书馆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中小学图书馆同样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在知识经济社会和新技术时代,中小学图书馆的管理应朝着适应新时代的要求的方向发展。

管理手段自动化

“自动化”在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含义,图书馆的自动化是以计算机为主体,与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技术相结合,对图书馆工作的各个环节实行程序控制的全过程。管理手段自动化的目的是有效处理日益剧增的图书情报信息,提高图书情报工作效率,准确地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相应的服务。

社会信息化与信息社会化的大趋势必然要求图书馆加快其自动化网络化建设。随着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信息量越来越大,传播速度也很快,而图书馆对其加工数量、传播速度等方面已不能满足要求,信息吞吐能力明显不足。因此,

必须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加快图书馆的自动化网络化建设,迅速提高其信息处理和传播的能力,以便满足信息时代发展的需要。同时,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延伸,也为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建设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技术保障。

中小学图书馆的自动化管理系统,即实现图书馆自动化的系统,也就是用计算机对图书馆工作进行管理的系统,它应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计算机硬件的要求,二是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软件的要求。

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应达到3个目标:利用计算机代替处理全部或大部分繁琐的图书馆手工操作业务,以达到快速、高效和准确;由计算机监控图书馆的业务流程——采集、编目、存贮、流通、检索和管理等运作变化的信息流,提高图书馆的辅助决策和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

文献资源数字化

以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为代表的因特网迅速崛起,推动人类社会在经历了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之后开始进入信息社会。与此相适应,图书馆在走过传统图书馆阶段、自动化图书馆阶段之后,已开始步入数字图书馆阶段。数字图书馆(digital library,简称dl)是一个数字化系统,它将分散于不同载体、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以数字化的

形式贮存,以网络化的方式互相连接,提供及时利用,实现资源共享。其核心是数字化和网络化,其实质则是形成有序的信息空间,其特点是收藏数字化、操作电脑化、传递网络化、资源共享化。

图书馆数字化的外部直接动因有两个,一是信息载体的数字化,二是信息传播的网络化。数字图书馆是一项崭新的事物,它的提出并不是源自于图书馆自身,而是信息化社会不断发展所造成,它的出现给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尽管虽然对于数字图书馆的认识还很不一致,但数字化对图书馆的影响是无可回避的事实,图书馆的数字化是一个必然趋势,必将成为21世纪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主旋律。

数字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的发展,是图书馆发展史上的一次深层次变革,是在传统图书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图书馆自动化、现代化的高级阶段,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继续。数字图书馆的出现是一种趋势,21世纪必将是数字图书馆发展并趋于完善的世纪,中小学图书馆应视之为自身发展的目标。

在现代信息网络环境下,未来中小学图书馆的工作重点将转移到包括馆藏资源和网络资源的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以信息这种知识单元为主,根据读者的需要对信息资源以及馆藏进行重新筛选和整理,向用户提供信息。为教学服务、科研服务、定题服务、科技成果查新服务。专题文献

基于Web的图书管理系统论文

基于WEB的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一.毕业设计内容及研究意义: 1.设计内容 本设计为“基于web的图书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是典型的信息管理系统,其开发主要包括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两个方面。对于前者要求建立起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强|、数据安全性好的库。而对于后者则要求应用程序功能完备,易使用等特点。图书管理系统也可以称电子阅览室,主要提供网上的电子图书阅览平台,读者可以通过系统阅览丰富电子资源。在系统中,读者可以方便地对树木进行检索和阅读,足不出户可尽览群书。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图书信息管理 图书馆管理员对图书入库,图书信息进行登记和维护 ②图书浏览 图书按照其内容进行分类,呈树状结构。读者可以按照类别进行查找,逐级浏览。这种 浏览方式能够将相关的书目排列在一起,读者能很方便的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阅 览。 ③图书搜索 如果读者有很明显的阅读目的,或者想迅速查找某个关键词,就可以利用图书搜索功能, 图书管理系统相对于旧图书馆的一个重要优点就是查找方便,读者也能免去查找书目卡 片纸哭了。 ④图书借阅 图书馆中的书籍都是用来给用户借阅的,图书借阅时,要在数据库内留下节约的图书信 息,用户信息,借阅开始时间,借阅多久。 ④⑤图书归还 图书在借阅之后,需要归还,归还时要删去数据库中相应的借阅信息,并且需要核对图 书信息,用户信息,借阅有没有超过规定时间,图书有没有损坏,对于时间和图书有所 损坏的需要对用户处理一点数量的罚款。 2.研究意义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应用的迅速普及,计算机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当前我国正处于信息技术迅猛法杖的时代,各行各业正在经历全面信息化的过程, 网路通讯与网络办公时当今时代发展的主要标志。教育部日前颁布了[教育信息化管理 标准],预示着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也进入了信息化管理时代。为此,各级教育管理部 门与机构分别开发了各具特色的局域网络平台,为网络用户获取知识与信息带来了很大 的便利条件,使各阶层管理人员受益于信息时代的快捷通讯。基于web的图书管理系 统就应运而生了。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的收获,传递。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进入90年代以后,管理信息系统的环境,目标,功能。支持层次, 组成,内涵等均有了很大的变化。如今,认为管理信息系统(MIS)是由组织,管理, 信息技术三个方面构成,它具有数据处理,预测,计划,控制,决策优化等功能。它在 应用范围上非常广泛,各个层次。各种职能,各种行业都有自己的,适用的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作为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标志,已经成为管理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 组成部分。

图书馆发展趋势

高校图书馆发展趋势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信息中心,与教学、实验并称为高校的三大支柱。 教育部《普通高校图书馆工作规程》(2015年修订)中规定:“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是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应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相适应,其水平是学校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 一、信息化时代下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趋势 传统图书馆以“藏书”、“借阅”和“内部业务”为三大主要功能。信息化时代,信息量的急剧增加和信息的急速更新使传统的以“藏”为主的运作模式有了很大的局限性,如馆藏的空间不足、信息资源更新速度跟不上等。读者通过网络能更快、便捷地获取信息也导致图书馆使用率降低。因此,许多高校开始对图书馆进行革新,以适应时代转变。当下,高校图书馆的发成呈现出使用与管理一体化、实物馆藏与电子信息一体化、空间布局开放灵活化、多功能信息综合化四个特点。 (一)图书馆功能发展趋势 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承担了更多的职能与服务。 1.资源中心 图书馆早期的发展都是以信息资源为中心,各种形式的信息资源是图书馆的主体。古代图书馆主要担负保存人类文化典籍的职能,这随着时代的发展仍然没有改变,只是由于技术的进步,馆藏资源变得越来越丰富也趋向多元化。同时,网络的发展使图书馆的资源可以在网络上得以共享,让使用者能随时随地获取最新的信息,扩大了图书馆的服务范围。 2.学习中心 高校图书馆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相对安静和舒适的环境有利于学生进入状态,全神贯注地学习。一方面,学生可以借助图书馆的信息资源进行自我学习和科学研究;另一方面,他们利用图书馆的阅读空间学习和完成作业,此类行为从表面上看与一般性阅读极为相似,但实际对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使用有限,重点是利用高校图书馆的阅读空间。

北邮-MELINETSⅡ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

MELINETSⅡ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北邮创讯图书馆信息网络系统(MELINETSII)是发展创新的新一代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它除了拥有以前细致的业务处理功能,更增加了馆长决策、移动办公、学术论文提交、自助借还等系统和功能,为广大读者和图书馆馆员带来更多的方便。 北邮创讯图书馆信息网络系统全面支持分馆、虚拟馆、系部资料室与图书馆共用系统的要求,提高系统整体可管理性,满足资源共享的需要。 图书馆信息网络系统采用客户机/服务器或浏览器/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体系结构,数据库平台采用大型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可支持SYBASE、ORACLE等数据库,采用POWERBUILDER、JAVA、C等多种语言开发,增强系统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服务器端的设备可以选用高档微机、专用服务器以及中、小型计算机,操作系统可以选用UNIX、PCUNIX、LINUX、WINNT、WIN2000等,适用于大、中、小各种类型的图书馆以及信息中心。 主要特点: 1.先进的技术起点,规范的设计思路 2.支持多种数据接口,坚持接口的标准性与开放性 3.采用先进的多分馆、虚拟馆接入模式 4.支持移动办公,便于采购人员外出采购、在家办公以及分馆网上实时借还图书的需要 5.为图书馆馆长打造的决策办公系统 6.具备图书馆一卡通功能 7.支持图书馆24小时的自助借还服务,支持图书盘点功能 8.规范控制提高信息检索的查准率与查全率 9.多项设置允许自定义,增强系统灵活性 10.灵活多样的参数设置控制各个分馆之间合作的紧密度,保证系统运行的安全

性 11.友好的操作方式,使用更加方便 12.崭新美观的界面风格 13.采用先进的大型关系型数据库 14.INTERNET网上应用,信息量大,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创新技术: ?独特的多分馆、虚拟馆接入模式实现书目信息的共享; ?充分有效地利用图书资源新增的移动办公系统,让馆员可以实时完成多种操作,不受地域限制 ?采用全新的MARC屏编辑方式,令MARC 编辑方便快捷 图书馆业务应用: 系统管理系统: 系统管理模块是提供给系统管理员使用的MELINETSII网络管理系统,让管理员一次完成所有设置,轻松完成各种工作。在系统管理中可以一次完成所有工作人员权限的设定、各种全局型系统参数的设置等。 采访系统: 采访系统主要处理与图书订购相关的业务。包括新书预订、书目验收、经费查询、书目移交、数据统计、系统维护等功能。它具有多渠道的订购方式、科学的采购管理、标准的数据处理、灵活的验收处理、实用的经费管理、强大的统计功能。系统提供与书商系统的电子订单接口,直接实现电子订单的上下载;系统

中小学图书室管理制度(1)

图书室管理制度 律不予报销。1、购书刊须经学校有关领导批准,未经批准随便订购的书刊一2、图书入室后,要逐本盖章,进行登记、编目,分类排架图书,使其达到规范标准化。严格注销制度,全面反映藏书情况。 3、设书目索引卡和书内卡,便于读者选书,便于管理。师生凭证借书归还,发现污损缺页、丢失等情况,要按制度赔偿 4、设立总账、分类账,按类进行编号,逐本登记,做到手续完备,账目清晰。 搞好书库管理,假期与平日均要做到“五防”,既防火、防盗、防潮、防鼠、防蛀。室内保持整齐、纯洁,破旧图书要及时糊补,报刊要及时整理装订,确保资料完整。 5、教职工调离学校、学生毕业、转学时需将所借的图书、借书证全部还清,方可办理离校手续。 6、图书室所有图书、报刊、杂志不得擅自处理,需要处理时,须经分管领导批准登记手续后方可处理。 7、科学分工,分项管理,各负其责,落实责任制。 室内物品、读物及不变设施,物账记录清晰,来往手续完备,责任明确。定期与总务处核对,做到账物相符。 阅览室管理制度 1、要保持室内安静、整齐,不得交谈讨论,更不准大声喧哗和打闹。 2、要爱护报纸、杂志,不得涂抹、撕毁,违者除批评教育外,需加倍赔偿。 3、室内一切报纸、杂志和各种用具,一律不准携出室外。 4、本室系学生课外阅读场所,不准在室内写作业或进行其他活动。

5、保持室内卫生,不得随地吐谈、乱扔杂物等。 6、本室实行座位编号,一证一人,凭证发号,还书时连号一齐归还,方可取回阅览证。 图书借阅制度 为了发挥图书的作用,保证师生阅读,特制定如下制度:1、本校师生可凭借书证借阅图书,每张借书证只能借一本书,每本书借出两个星期,如过期者没来办理还书手续,将不给予再借图书,并予罚款。 2、认真遵守借阅制度,凡借书者持证办理借阅手续,以免出现差错。 3、文学名著的小说等一次只许借一本,限期一个月,超期不还者罚款,超一天扣款五角,教学方面的工具书每人一次只许借两本,限期半学期,放假前收回。 4、辞典一类贵重书刊,只许在图书室内查阅,不准带出室外。 5、凡工作调离者,应还清所借的图书,应将此证交回本室注销,若发生冒借事项,概由持证人负责。 6、所借图书要保管好,如发现破损,应当场说明,还书时发现污损等情况,要给予罚款,属贵重书籍还要加三倍赔偿。 7、借书证若遗失,持证人应速来木图书室挂夫,挂失前若被他人冒借,则由持证人负责。 8、持证人不得将借书证转借他人。 图书室管理员岗位职责 1、图书管理人员要具有高度自觉性和责任感,尽可能利用收藏图书为读者服务,为教学服务。 2、要做好调查研究,全面掌握情况,有的放矢地为读者和教学购进所需图书,做好购进图书的验收、登记、造册工作。

基于WEB的图书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 姓名: 班级: 系部: 专业: 论文题目:基于WEB的图书管理 系统设计与实现 指导教师: 职称: 2013年7月

摘要 图书馆人员结构复杂,人员数量有限,涉及方面很广,如果还使用手工操作处理图书借阅问题,工作将非常繁琐,需要大量的人力、物理、财力,极大的浪费了资源,对于图书管理人员来说,图书馆管理包括图书信息管理、图书类别管理、借阅信息管理、管理员信息管理等等。而这些项目在过去靠手工操作,需要手工记录这些事情,不但麻烦,还经常出错,给广大用户带来很多不便,因此,开发这样一套图书馆管理系统软件。 本文含有图书及读者信息管理、后台数据库的维护、系统数据库设计,它具备图书信息的添加、图书信息的修改、图书信息的查询、图书信息的删除;用户信息的添加、删除、修改、查询;借、还书的登记;留言信息的删除、查看和添加等多种功能。 关键词:图书馆管理系统;用户信息管理;图书信息管理;留言管理

Abstract Librarians complex structure, the limited number of personnel involved in a wide area, if it is to borrow books using the manual , physical and financial resources, a management, library management category, borrowing information management, manager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These items in the past by manual operation, manual records need these things is not only cumbersome, but also often wrong, a lot of inconvenience to the majority of users, therefore, developed such a library management system software. This article contain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books and readers, the background database maintenance, database design, and it to add books, books, information changes, book information, inquiries, book information deleted; user information to add, delete, modify, check; by, also the registration book; voice messages to delete, view and add other functions. Keywords:Library Management System User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Message Management Library 目录 【摘要】 (1) 前言 (1) 1 系统概述 (1) 1.1 题目背景情况 (1) 1.1.1 题目背景和意义 (2) 1.1.2 题目的主要内容 (4) 1.2 需求分析 (6) 1.2.1 需求分析概述 (7) 1.2.2 用户特点 (8) 2 系统概要设计 (12) 2.1 系统功能描述 (12) 2.2 系统总体模块图 (12) 3 后台维护系统设计详细设计 (14) 3.1 后台维护系统设计 (14)

图书馆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图书馆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摘要:图书馆是一个孤立的实体,是一种使人类记忆得到保存的社会性质的机械装置,将图书中的内容复制到人们大脑中的一个工具。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应该符合时代进程。在信息时代,传统的图书管理模式的众多弊病不断暴露,给图书馆的发展带来很大的阻力。针对图书馆管理人员素质偏低,图书更新较慢的问题,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要充分的应用信息数字化的管理模式,从而降低图书采购成本,提高图书馆的提高整体水平。 关键词:图书馆;管理;现状;发展;趋势 近年来兴起的数字化管理模式却取得了相当优秀的成果,各大图书馆相继采用数字化图书管理系统之后都给自身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本文以分析传统图书馆管理上的缺陷和漏洞入手,重点分析新型的图书馆图书管理模式,并对我国的图书馆管理提出意见和建议。提出更加贴合实际的创新型图书管理模式。 一、我国图书馆管理研究现状 1、不重视全面平衡发展。各类型图书馆管理研究不平衡。环顾国内图书馆管理研究领域,很多研究成果多倾向于高校图书馆管理研究,高校图书馆管理研究一直成为图书馆

学研究的热点领域,而关于公共图书馆和其他类型图书馆管理的研究成果相对不多,相对薄弱。作为国内图书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图书馆和其他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应该与高校图书馆的发展相对平衡。 2、忽视实践研究。没有健全的实践研究,对理论借鉴比较生疏。我国图书馆管理研究在很大程度上都没有将实践深入其中,对实践性的研究活动没有提高重视,只是为了研究而进行研究。过多的理论研究占据近十年图书馆管理研究的半壁江山,而实践研究相对不足,也很少看到相关的案例分析和研究,这将导致今后图书馆事业的畸形发展。 3、缺乏前瞻性和预见性。不具备完善的法制化和制度化的研究,研究内容和现代社会极不相符。多数有关图书馆的研究和如今图书馆的内外在因素极其不符,是一种非常被动的反应,没有针对环境变化而存在的主动性反应。不管是在图书馆业务管理上,还是知识管理的研究上以及关于网络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管理的研究,都缺少应有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即使有所涉猎,也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缺少实践的根基,难见可以操作的方案。 二、我国图书馆管理研究落后的原因 1、图书馆管理实践相对传。图书馆管理实践极大的影响了图书馆管理研究。即使我国图书馆管理研究在理论方面提出了很多新颖的观点和方式,可是图书馆管理实践方面还

万家图书馆自动化方案

万家图书馆自动化建设方案 学校图书馆,是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体现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学校图书馆自动化的规划设计必须以实现科学管理,充分应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技术,为学校教学科研提供高效率、多方位的图书信息管理和服务为宗旨和目标。 实现采编、流通、检索、期刊等传统业务环节的的自动化管理,是图书馆自动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此外,充分采用先进的INTERNET/INTRANET网络信息技术,扩展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功能(例如网上信息发布、网上书目查询等),也是图书馆自动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结合考虑学校图书馆的具体特点,如规模适中,读者对象层次较整齐,图书馆自动化建设方案的设计既要坚持技术先进、功能齐全、稳定可靠,又要做到经济实用、易于使用维护、易于扩充升级。 我公司根据中小学图书馆建设实际情况,按省一级学校建设标准提供以下方案:方案设计 一.设计原则 1.经济实用,力求先进 2.充分利用客户已有的资源,保护原有投资 3.充分保障数据安全、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二.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结构图

三.图书馆基础设施配置 1.为建设良好的流通、阅览环境;图书馆应配备办公桌、流通台、寄存柜、书架、陈列柜、阅览桌椅、报刊架;装订机、过塑机、卡片切割机、打印机、图书防盗 监测等设备。 2.根据省一级学校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建设要求;本方案将为图书馆配备高性能多媒体计算机、后备电源及数据备份设备。 四.硬件系统 充分利用客户原有硬件资源,并可根据客户实际需要添加相应设备;推荐配置如下:1.电脑:建议选用性能稳定,数据处理速度快,硬盘存储容量大,且性价比较高的机型电脑(可由学校自备)。 2.UPS电源:为保障图书数据安全特设置专用UPS电源,防止突然断电造成数据丢失,并采用光盘刻录机定期备份数据(可选配置)。 3.图书防盗系统: 为保障图书资料不能通过非正常途径带出图书馆,本方案采用先进的图书防盗系 统监测所有出馆图书,凡没有正常办理借出手续的书籍通过防盗仪时,能够自动 报警(可选配置)。 4.自动化录入系统: 绝大多数数据都可以用条码扫描仪输入,将管理人员从原来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 来,而且效率更高。 5.书架 本公司采用全钢结构七层双面标准书架,经济实惠、美观实用而且更节省空间,

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

教育部 《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 教基〔2003〕5号 本规程自2003年5月1日起施行

教育部《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 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中小学图书馆(室)(以下简称图书馆)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建设,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所指的图书馆是指由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依法举办的全日制中小学校的图书馆。 第三条图书馆是中小学校的书刊资料信息中心,是为学校教育、教学和教育科学研究服务的机构。 图书馆的基本任务: 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采集各类文献信息,为师生提供书刊资料、信息;利用书刊资料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文化科学知识等方面的教育;指导学生课内阅读,开展文献检索与利用知识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利用信息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第二章管理体制和人员 第六条图书馆专业人员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图书馆工作人员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参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图书馆工作人员在调资晋级或评奖时,应与教学人员和教学辅助人员等同看待,并按国家规定享受相应的福利待遇。

第三章管理与使用 第七条图书馆应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和教研工作的需要广泛采集国内外相关图书资料。有条件的学校图书馆要积极配备各类电子读物,将有保存价值的馆藏图书制作成电子文档。 第八条图书资料的配备应以学生需求为主,兼顾教师。图书馆的藏书,应当包括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供师生使用的工具书、教学参考书、教育教学研究的理论书籍和应用型的专业书籍。图书馆藏书应做到结构合理,要按《中小学图书馆(室)藏书分类比》配备。 第九条图书馆藏书量不得低于《图书馆(室)藏书量》的规定标准。各地可结合本地区中小学校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图书复本量标准及增新剔旧(剔除)原则。配备复本量应视学校规模而定。图书馆每年要剔旧更新图书,一般每年新增图书比例应不少于藏书标准的1%。 第十条图书馆应建立书刊总括登录和个别登录两种帐目。 第十一条图书应按《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进行分类;期刊应按《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期刊分类表》进行分类。 第十二条图书著录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普通图书著录规则》标准;期刊著录应符合国家规定的《连续出版物著录规则》,计算机编目按《中文图书机读目录格式》进行。 第十三条实行卡片目录的中学图书馆应设有书名目录和分类目录,条件好的图书馆可增设著者目录。小学图书馆要设书名目录。采用全开架借阅和半开架借阅方式的小学图书馆可不设书名目录。实行计算机管理的图书馆,计算机能够满足师生进行书目检索的,可废止卡片目录。

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

学校代码: 学号: 11517 200809203252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图书馆管理系统的设计 与实现 河南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任何他人创作的、已公开发表或者没有公开发表的作品的内容。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 年月

开题报告表

打印图书信息的功能主要是通过水晶报表来实现的。水晶报表是 Visual Studio 一部分, 使用Crystal Reports 水晶报表可以创建简单的报表,也可以创建复杂的、专业的报表,它 可以从任何数据 源生成所需要的报表。 四、工作的主要阶段、进度与时间安排 : :确定系统开发模式、开发工具及构建开发环境。 完成系统需求分析。 :完成总体设计,建立系统框架。 :完成系统设计详细设计。 完成论文初稿和测试系统基本功能,进行中期检查。 2011-5-16至2011-5-29 ::完成系统修改和调试。 2011-5-30至2011-6-5 ::完成论文终稿并提交完整系统软件。 2011-6-6 至2011-6-12 :准备答辩资料。 2011-6-13 至 2011-6-15 :进行预答辩。 五、 完成设计所具备的条件因素及解决的办法 (1) 硬件条件: CPU: 2.0GHz 以上。 RAM: 1GB 以上。 硬盘剩余空间:5GB 以上。 以上硬件条件用现在普通的 PC 就能实现。 (2) 软件条件: 操作系统: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或 Windows 2000 或 Windows 2003 Sevice 系统平 台。数据库: Microsft SQL server 2000 数据库系统. 服务器配置:IIS 5.1 第三方软件:VS2005 以上软件均可以从光盘安装或官方网站下载安装 六、 指导教师意见和建议 李彦同学经过认真的调研工作,通过阅读网站建设领域的相关文献,将网络技术应用于图书 管理领域,课题工作量适量,选题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同意开题。 指导教师签名: 课题类型:(1) A —工程设计;B —技术开发;C —软件工程;D —理论研究; (2)X ――真实课题;Y ――模拟课题;Z —虚拟课题 要求 (1 )、(2)均要填,如 AY BX 等。 2011-2-21 至 2011-2-27 2011-2-28 至 2011-3-6 2011-3-7 至 2011-3-13 2011-3-14 至 2011-4-3 2011-4-4 至 2011-5-15 日期:

图书馆自动化管理流程

图书馆自动化管理流程 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的主要流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对图书进行初步的归类整理——贴条码(贴磁条,上防盗系统的要贴磁条)——参数设置(书商管理、资金预算管理、验收批次管理、馆藏地点管理、读者类型、文献类型、借阅规则)——录入馆藏信息(图书验收)——打印书标(索书号)/贴书标——图书排架上架——建立读者(读者批导入)——图书流通(借书/还书) 一.对图书进行初步的归类整理 在对馆藏图书进行著录之前,需要初步整理一下图书。尽量让一样的书(同种书多复本)放一起,整套的书也要放一起,对于有复本的套书把第一册放在一起,再把第2册放在一起,以此类推;遇到上、中、下册的也是如此。 二.贴条形码 条形码是唯一标定馆内每册藏书的标识号,而且图书的流通借还操作可以通过条码扫描枪快捷实现。条形码一般贴在书名页(翻开封面有书名的第一页码)。为了后序的贴书标工作顺利进行,条形码需按号码顺序粘贴,贴完摆放时注意不要弄乱顺序。

三.参数设置 在图书验收之前,必须把“书商管理”、“资金预算管理”、“验收批次管理”、“馆藏地点”、“读者类型”、“文献类型”、“借阅规则”设置好。 打开云图书馆的登录界面,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点击“登录”(登录后初始密码请及时修改)。 点击“主页”进入采编管理采访管理,如下图: (1)新建书商管理 点击书商管理的“新建”按钮,如下图(打*号的为必填): 填好参数后(书商代码可以自定义),按“确认”便可完成书商新建。

(2)新建资金预算管理 点击资金预算管理的“新建”按钮,如下图(打*号的为必填): 填好参数后(经费代码可以自定义),按“确认”便可完成资金预算建设。 (3)新建验收批次管理 点击验收批次管理的“新建”按钮,如下图(打*号为填项):

中小学图书室管理制度

图书室管理制度 1、购书刊须经学校有关领导批准,未经批准随便订购的书刊一律不予报销。 2、图书入室后,要逐本盖章,进行登记、编目,分类排架图书,使其达到规范标准化。严格注销制度,全面反映藏书情况。 3、设书目索引卡和书内卡,便于读者选书,便于管理。师生凭证借书归还,发现污损缺页、丢失等情况,要按制度赔偿 4、设立总账、分类账,按类进行编号,逐本登记,做到手续完备,账目清楚。 搞好书库管理,假期与平日均要做到“五防”,既防火、防盗、防潮、防鼠、防蛀。室内保持整洁、清洁,破旧图书要及时糊补,报刊要及时整理装订,确保资料完整。 5、教职工调离学校、学生毕业、转学时需将所借的图书、借书证全部还清,方可办理离校手续。 6、图书室所有图书、报刊、杂志不得擅自处理,需要处理时,须经分管领导批准登记手续后方可处理。 7、科学分工,分项管理,各负其责,落实责任制。 室内物品、读物及固定设施,物账记录清楚,来往手续完备,责任明确。定期与总务处核对,做到账物相符。

阅览室管理制度 1、要保持室内安静、整洁,不得交谈讨论,更不准大声喧哗和打闹。 2、要爱护报纸、杂志,不得涂抹、撕毁,违者除批评教育外,需加倍赔偿。 3、室内一切报纸、杂志和各种用具,一律不准携出室外。 4、本室系学生课外阅读场所,不准在室内写作业或进行其他活动。 5、保持室内卫生,不得随地吐谈、乱扔杂物等。 6、本室实行座位编号,一证一人,凭证发号,还书时连号一齐归还,方可取回阅览证。 图书借阅制度 为了发挥图书的作用,保证师生阅读,特制定如下制度: 1、本校师生可凭借书证借阅图书,每张借书证只能借一本书,每本书借出两个星期,如过期者没来办理还书手续,将不给予再借图书,并予罚款。 2、认真遵守借阅制度,凡借书者持证办理借阅手续,以免出现差错。 3、文学名著的小说等一次只许借一本,限期一个月,超期不还者罚款,超一天扣款五角,教学方面的工具书每人一次只许借两本,限期半学期,放假前收回。 4、辞典一类贵重书刊,只许在图书室内查阅,不准带出室外。 5、凡工作调离者,应还清所借的图书,应将此证交回本室注销,若发生冒借事项,概由持证人负责。

图书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题目:图书馆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学校名称: 专业名称: 学生姓名: 学习中心: 学号: 指导老师: 日期: 1、选题目的和意义 (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图书是最丰富、最宝贵的信息源和知识源。记载和收集了人类社会的文明

史,它为人类社会的科技进步、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为人类的进步,人类的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在即将到来的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对图书的需求也就更为迫切。 随着网络的发展,许多行业都进入了信息化。对于传统的图书馆而言,也出现了许多的网上图书馆,方便了读者和管理人员。由于手工的图书管管理工作量大、任务多、服务局限性等等,给学生和老师带来了很多的不便。设计图书馆的管理系统可以提高图书管管理的效率;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完善图书馆的各项功能。网上图书馆系统应该具有出借还子系统、查询子系统、电子图书下载子系统、留言板以及系统维护子系统等,这几个子系统包括了图书馆管理的主要业务工作,可以全面实现对图书馆的查询、借还、下载、留言等在线功能实现。考虑到图书馆各项业务当中的存在的具体问题系统为各个层次的用户在实际操作方面加强了方便性,在业务规则实现方面更加注重智能化,使用户在使用当中更轻松,在系统进入直接的只明途径,这样更加有助于全面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效率,改善了书刊的科学管理及工作人员的管理,图书馆各类功能全面实现。 图书管理系统的建立,需要进行用户需求调查与分析,以确定系统目标,提出解决问题的详细方案,这是系统建设的重要环节。要想使图书管理客户能方便的使用系统,功能上对系统的要求是全面的。利用计算机的自动化处理,可方便快捷地共享信息、交流信息,高效地工作。 “电子商务”这个概念起源与20世纪70年代。当时国际上一些大公司可通过建立自己的计算机网络以实现各个机构之间、商业伙伴的信息共享,这个过程称为 EDI。 EDI这种方式通过传递标准数据流不仅可以避免人为失误,而且能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在过去30年中,世界1000个最大企业中,有95﹪以上使用了或还在使用这一技术。 EDI无论过去现在也是图书管理的基础。 图书管理,即在信息社会中,掌握信息技术和商务规则,利用电子工具和网 络从事的图书活动,随着网络技术的成熟,网上银行,网上商店等将逐步替代传统商务活动。图书管理以其公平,快捷,方便,高效,成本低,中间环节少,全球性,全天候交易和服务等巨大优势,已经开始赢得人们的青睐。 “图书管理”是由 IBM公司于1998年率先提出并迅速得到广泛认同。包括网络广告、在线电子服务等内容,涵盖了过去、现在和未来所有电子形式实现的商务活动手段。随着时代发展、计算机及网络产品、互联网技术、安全支付等图书管理的支撑技术在图书管理应用的大潮中产生质的飞跃。它不仅局限带

RFID技术在图书馆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RFID技术在图书馆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陶喜林冯军葛自强 【摘要】RFID技术以诸多优点已广泛应用于物流、零售等领域,本文调研了RFID技术在图书馆界国内外目前实施的情况,以及在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工作中的应用,分析了当前在图书馆中推广RFID技术所面临的问题,最后结合当前实际,预测随着我国自主研发能力的提高及RFID标准的制定,基于RFID技术的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必将改变图书馆传统的服务理念和文献管理模式,大大节省人力、物力等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在图书馆界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关键词】RFID技术;自动化管理;RFID标准 【作者单位】陶喜林,冯军;天津科技大学图书馆;葛自强,天津大学仁爱学院 RFID技术作为20世纪末期发展起来的新一代的识别技术,相对于条码技术、磁条磁卡技术、IC卡技术这些应用广泛的识别技术而言,具有非接触、识别距离远、信息存贮空间大、适应环境能力强的优点,目前在物流、零售、交通等行业获得了成功的应用。而目前图书馆自动化系统中采用的识别技术主要是条码技术,应用条码技术在图书借阅、清点、倒架等过程中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资源,应用RFID技术则可以节省许多重复的、大量的操作,将更多的人力资源转向数字资源的建设,无疑,这对于提升图书馆的自动化集成水平、节省读者宝贵的时间、提高借阅量有重大的意义。 一、RFID技术简介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即射频识别技术,也俗称电子标签。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它主要由标签、阅读器和天线组成,其工作原理是标签进入磁场后,接收解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Passive Tag,无源标签或被动标签),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Active Tag,有源标签或主动标签),解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 二、RFID技术在国内外图书馆应用现状 RFID技术是近年来图书馆界一个研究的热点,自2002年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管理局发布世界上首个全面部署RFID系统的图书馆后,新加坡国家图书馆成为第一个实行RFID技术的图书馆,之后几年内美国、澳大利亚、瑞士、荷兰、丹麦、印度等十多个国家的图书馆也相继采用了此项技术,2006年3月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图书馆率先实施了RFID系统,之后相继有深圳图书馆、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全国四十余个图书馆采用了RFID系统,对于全国一万余家图书馆而言,数量还是相对比较少的,在信息化发达的美国,已有2%的图书馆采用了RFID系统,在国内,许多图书馆对于这项新技术比较谨慎,持观望态度。 三、RFID技术在图书馆自动化管理中的应用 (一)图书自助借还。现在的借阅模式是采用条码+磁条来完成,条码用来标识图书资料,而磁条是用来防盗。借书流程需要先身份识别,然后扫描条码,再消磁才能出馆,还书则直接扫描条码再充磁,整个过程需要图书管理人员的操作才能完成,而且做不到7*24小时连续工作。而采用RFID 技术则可省去充磁和消磁的过程,同时无需人工操作即可完成,读者只需将自己的借书证和需借阅的图书放在RFID系统的感应区上,系统可进行自动识别和扫描处理,从而解除电子标签中图书的安全信息并由打印机自动打印借阅清单由读者保存,此时读者可顺利通过监测门完成借书手续。 (二)图书盘点,包括顺架、倒架等。因为条码具有近距离、扫描光源直接照射、逐条读取的特点,所以传统的盘点工作必须闭馆,然后把书架上的书逐一取下,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时间,给图书盘点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RFID 技术采用无线电波传输信号,具有传输距离远、一次可读取多个标签的特点,可大大简化图书的盘点工作,无需闭馆,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水平。整个过程只需用手持阅读器在书架上横扫一遍,即可读取全部在架图书信息,从而完成盘点和顺架等操作,同时可建立相关报表,与图书自动化系统中记录的已借出和归还的馆藏数据做比对和查询,从而对错架、图书缺失、读者阅读习惯等方面做分析统计。 (三)图书查找。当前许多读者在OPAC系统中可以查到图书信息,但根据图书的类别到书架上取书时,却经常找不到所要的图书,这种情况是由于图书没有按类别摆放或者不再书架上所导致的,通过将图书信息手工录入或者数据下载录入到RFID便携式查找终端可以快速的将所要查找的书找出或者确定不在书架上。 (四)图书防盗监测。目前图书馆采用的防盗监测方式是使用EAS(Electronic Article Surveillance)系统来检测书本中的磁条是否触发声光报警从而判断图书是否为正常借阅实现的,但检测磁条存在盲区,容易造成图书丢失现象。而采用RFID技术的无线电波式防盗检测设备不光检测距离远,除声光报警功能外,还可触发摄影系统,记录下图书出馆 · 19 ·

中小学图书室管理与使用

一、图书分类与管理 (一)分类: 一般根据《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简称《中图法》)分类。从A~Z,共22大类。 (二)摆放 摆放原则,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一般从门口A类开始向内延续。(也可门口一排书架,摆放新书,等新书过了频繁借阅期后,再归类)。每行图书不可过满,一般留10厘米。每类图书应预留部分空间,以备添加新书。 (三)书签 1. 一般分为两行,上面是分类号,下面是种次号,现多为三行,第三行为财产号。 2. 书签贴放位置:书脊处,距离底三厘米。书签贴好后,用透明胶带固定。 3. 图书扉页,同样添加书签内容。分别是分类号、种次号、财产号。 (四)馆藏章 一般应加盖三个馆藏章,位置分别为:扉页、图书某处固定位置(如图书多少页,馆内图书必须一致)、封口章。 (五)图书账册 1. 图书账分为:图书总括账和图书登记册。 2. 图书总括账

(1)分为三部分。前十页为:图书登记总账;中间八十页为:图书总括登记册;最后十页为:图书注销登记册。 (2)图书登记总账按批登记。其中“登记号”为每年购进新书的批次。如:2018年,购进两批,那么就分别为2018-1;2018-2。(现学校此处基本错误)。每年起新号。 (3)图书总括登记册: 图书登记册:“总括登录号”与图书登记总账中“登记号”相同。 (4)图书注销登记册: 注销图书按批次,也可一本。应有相应的记录,如经办人、批准人。 3. 图书登记册 “总登记号”同于图书总括账中的“登记号”; 每本书占一行,复本亦分别占行。 (六)报刊杂志 根据报刊杂志的厚度不同,可按季,半年,年,进行装订,编目成册。形式同书籍。 (七)阅览室 独立的学生阅览室,应该有图书(部分书或新书,量不能大)、杂志、报刊,以区别于普通教室。 二、图书流通 (一)借阅 开架式借阅;每生有借书证;

图书馆自动化系统运行安全与防护

中国图书馆学报(双月刊)1997年第2期ZHONGGUO TUSHUGUANXUEBAO ●王以群 图书馆自动化系统运行安全与防护 Ξ ABSTRACT To ai m at the op erati on of lib rary au tom ati on system ,the p aper p u ts fo r w ard the safety m easu res fo r techn ical m anagem en t ,m anagem en t m odel fo r p ersonnel safety in system atic op erati on and the square m odelsof general m anagem en t including p ersonnel p ro tecti on ,p ro 2tecti on of softw ares and techno logies of op erati on ,p ro tecti on of hardw ares and m ach ine room ,law s ,and social p ro tecti on .1illu s .1tab .6refs .KEY WOR D S L ib raries A u tom ati on system Safety CLASS NU M BER G 258.94 随着我国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给图书馆的业务、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便利,解决了手工作业中难以解决的诸多困难, 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如系统被破坏、被非法使用、信息(数据)泄漏和丢失等。尽管直至目前,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并没有发生类似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放射性外溢等惨重的震惊世界的事故,但其固有的、潜在的危险性应引起广泛的关注。今后它必将成为我国图书馆界更艰巨的任务。1 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安全因素图书馆自动化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其安全源于与系统有关的全部因素[1](见附表)。 表 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安全因素 系统因素 相关因素基 本 内 容 人 人为因素人的行为、安全意识、职业道德、业务能力等管理因素操作管理、规章制度、教育与培训、应急措施等机软件因素系统设计功能、控制功能、说明书等硬件因素必备设备、零配件、设备维护、修理、通信线路等环境 内部因素机房布局、电源质量、尘土、温度等自然因素 火灾、地震、水灾、雷电等 2 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安全运行综合管 理 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安全运行综合管理,是作为系统的使用者(图书馆)针对系统固有 的或潜在的危险以及薄弱环节,从技术、人 员、环境三方面所采取的规划、控制等一系列管理手段和措施,以保障系统正常运行或遭到破坏后迅速恢复正常。 2.1 技术安全管理措施 现已投入运行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都有— 84—Ξ本研究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96BTQ 003)。

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章制度汇编

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章制度汇编图书馆概况 我馆于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学校自筹建至今年,十分重视图书资料的建设,特别注重收集国内外教学信息资源。经过努力,我馆现拥有一定数量、品种较为齐全各类教育教学实践和理论等书刊共计册,图书的编目、流通全部实现了电脑管理开架借阅,迈开了现代化管理的第一步。 根据学校的培养目标、专业特点、教学与科学研究的需要,系统完整及时地收集整理有关文献资料,为教学和科研提供信息资源,是我们崇高的职能。 读者第一,服务至上,坚持以人为本,努力营造干净、安静、优美环境,尽可能方便和满足读者的需求,是我们永恒的宗旨。 馆藏特色突出、信息载体多样、管理科学规范、设施齐全先进、环境优美宜人、服务热情周到,把我馆建成全省一流的信息资源中心,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我馆设有两库(教师工具书库、学生书库三室(学生综合阅览室、教师阅览室、电子阅览室,每年订报刊杂志余种,热忱欢迎师生读者来馆借阅。 (张贴位置:图书馆大厅 文明读者公约 1.校内读者凭本人有效证件入馆。 2. 校外读者来馆查阅文献, 到本馆办公室, 凭单位介绍信或本人有效证件办理 入馆手续, 持办公室开具的介绍信到有关阅览室查阅资料。 3.读者在馆内借阅图书、机检、自习或参观,必须遵守图书馆的有关规章制度。在发生违章、违纪情况时要自觉服从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管理和接受按规定章程的处理。 4.图书馆是文明的学习场所,读者应自觉维护图书馆文明的秩序、整洁的环境、安静的学习氛围,不得在馆内吃东西、乱丢纸屑、大声喧哗。 5.爱护公物人人有责。读者应爱护馆内的一切公共设施,不得乱写乱画。 6.为确保图书馆的安全,严禁在馆内任何地点吸烟,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入馆。违章在馆内吸烟者将按章罚款。 7.经出口通道时,如遇监测器报警, 有关人员应主动接受值班工作人员检查, 不应有不文明礼貌的言行。 (张贴位置:图书馆大厅 入馆须知 为了维护广大读者的公共利益,保持图书馆良好的环境和秩序,经图书馆馆长办公会议讨论决定,并报学校备案,重申以下规定: 1.凭本人借书证入馆,严禁借用他人借书证入馆。 2.严禁在图书馆内吸烟,违者罚款5元。 3.保持室内整洁:禁止将食物及饮料带入馆内;请勿随意搬拽阅览桌椅。

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设计论文2016

J I A N G S U U N I V E R S I T Y 本科毕业论文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Books management system management system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学院名称:京江学院 专业班级:计算机1101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姓名: 指导教师职称: 2015年6月

摘要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社会正逐步走向信息化。在各行各业中离不开信息处理,这正是计算机被广泛应用于信息管理系统的环境。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是社会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社会中的作用愈来愈重要。我国图书馆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的应用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得以迅速发展,特别是90年代以后,我国图书馆信息网络建设取得了较大发展,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计算机的最大好处在于利用它能够进行信息管理。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控制,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大大的提高了其可操作性。 在对C#语言,SQL Server2008数据库技术以及随着国内教育水平的不断进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蒸蒸日上,办学条件日趋改善,随之带来的是图书的数据信息越来越庞大,越来越不易管理,表现比较明显的就在学校的图书馆管理方面。 关键词:计算机;图书管理;C#。 Abstract With the progress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man society is gradually to the informatization. Leave th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n all walks of life, this is the computer is widely used i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of the environment. Libraries have abundant literature information resource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social information system, have been playing an increasing important role in information society. Library, such as computer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in China started in the late 1970 s, with the pace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development rapidly, especially after the 90 s, the library information network construction has achieved great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the library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to a new level. The biggest advantage is to use it to computer information management. Using computer to control information, not only improve the work efficiency, and greatly improve its operability. On the c # language and SQL Server2008 database technology, and along with the advance of domestic education level, China's education career development progresses day by day, increasingly improve managerial condition, then there are books data information is more and more big, more and more difficult to manage, performance is more noticeable in the school library management. Keywords:The computer; Books management; C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