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纳米管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
碳纳米管

碳纳米管简介潘春旭===================================武汉大学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地址:430072湖北省 武汉市 武昌区 珞珈山电话:027-8768-2093(H);8721-4880(O)传真:027-8765-4569E-Mail: cxpan@;cxpan@个人网页:/cxpan===================================1. 什么是碳纳米管?1991年日本NEC公司的饭岛纯雄(Sumio Iijima)首次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中空的碳纤维,直径一般在几纳米到几十个纳米之间,长度为数微米,甚至毫米,称为“碳纳米管”。
理论分析和实验观察认为它是一种由六角网状的石墨烯片卷成的具有螺旋周期管状结构。
正是由于饭岛的发现才真正引发了碳纳米管研究的热潮和近十年来碳纳米管科学和技术的飞速发展。
按照石墨烯片的层数,可分为:1) 单壁碳纳米管(Single-walled nanotubes, SWNTs):由一层石墨烯片组成。
单壁管典型的直径和长度分别为0.75~3nm和1~50μm。
又称富勒管(Fullerenes tubes)。
2) 多壁碳纳米管(Multi-walled nanotubes, MWNTs):含有多层石墨烯片。
形状象个同轴电缆。
其层数从2~50不等,层间距为0.34±0.01nm,与石墨层间距(0.34nm)相当。
多壁管的典型直径和长度分别为2~30nm和0.1~50μm。
多壁管在开始形成的时候,层与层之间很容易成为陷阱中心而捕获各种缺陷,因而多壁管的管壁上通常布满小洞样的缺陷。
与多壁管相比,单壁管是由单层圆柱型石墨层构成,其直径大小的分布范围小,缺陷少,具有更高的均匀一致性。
无论是多壁管还是单壁管都具有很高的长径比,一般为100~1000,最高可达1000~10000,完全可以认为是一维分子图1 碳纳米管原子排列结构示意图2. 碳纳米管的独特性质1) 力学性能碳纳米管的抗拉强度达到50~200GPa,是钢的100倍,密度却只有钢的1/6,至少比常规石墨纤维高一个数量级。
碳纳米管在医学中的应用

碳纳米管在医学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纳米技术在医学、材料学和能源领域等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碳纳米管作为纳米材料的一种,在医学领域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本文将从碳纳米管的特性、制备方法、在医学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
碳纳米管的特性碳纳米管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一种纳米材料,它的构成为一个或多个同轴的碳层辗制而成。
碳纳米管具有很多优异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如强度高、导电性好、导热性好、可控性强、生物相容性好等等。
其中,其生物相容性好是其在医学方面得以广泛应用的前提条件。
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有很多种,例如弧放电法、电化学法、化学气相沉积法、热裂解法、等离子化学气相沉积法、湿法化学沉积法、静电纺丝法等等。
其中,化学气相沉积法和热裂解法是最常用的两种制备方法。
在化学气相沉积法中,常采用的是甲烷或乙烯为碳源,通过高温的条件下,将碳源转化为碳纳米管。
而在热裂解法中,则是将碳原料加热到高温状态,使之裂解形成碳纳米管。
碳纳米管作为一种优良的材料,在医学领域中也有着广泛应用。
下面就是它在医学中的具体应用:1. 生物医学材料由于碳纳米管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高强度、可控性强等优点,因此在生物医学材料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例如,在骨科和牙科领域,碳纳米管可以作为植入物的材料,用于改善骨骼和牙齿缺陷等问题。
2. 药物传输载体碳纳米管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小分子穿透性,因此可用作药物传输载体。
药物可以通过碳纳米管的孔道进入细胞内,从而实现对疾病的治疗。
此外,碳纳米管还可以用作导航标记,辅助定位和治疗。
3. 疾病诊断碳纳米管可以作为纳米标记物用于疾病诊断。
此外,碳纳米管还可以被用于生物成像,从而达到更加精确的诊断效果。
例如,在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中,通过利用碳纳米管作为标记物,可以使得肿瘤细胞更明显地显现,从而实现对肿瘤的早期检测。
总之,碳纳米管在医学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碳纳米管作为一种新型的医用材料必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碳纳米管的性质与应用

研究碳纳米管的发光性质从其发光位置着手 研究。单壁纳米碳管的发光是从支撑纳米碳管的 金针顶附近发射的,并且发光强度随发射电流的 增大而增强;多壁纳米碳管的发光位置主要限制 在面对着电极的薄膜部分,发光位置是非均匀的, 发光强度也是随着发射电流的增大而增强。碳纳 米管的发光是由电子在与场发射有关的两个能级 上的跃迁而导致的。研究表明单壁纳米碳管的光 吸收随压力的增大而减弱,其原因在于压力的变 化会导致纳米碳管对称性的改变。
碳纳米管的性质与应用
应化0804 报告人:赵 开
主要内容
碳纳米管的简介
碳纳米管的性质
碳纳米管的应用 碳纳米管的展望
碳纳米管的简介
碳纳米管(CNT)是碳的同素异形体 之一,是由六元碳环构成的类石墨平面卷 曲而成的纳米级中空管,其中每个碳原子 通过SP2杂化与周围3个碳原子发生完全键合。 碳纳米管是由一层或多层石墨按照一定方 式卷曲而成的具有管状结构的纳米材料。 由单层石墨平面卷曲形成单壁碳纳米管 (SWNT),多层石墨平面卷曲形成多壁碳 纳米管(MWNT)。
碳纳米管的展望
由于碳纳米管具有非常好的性能,其 尺寸又处于纳米级,因而具有很好的应用 前景,受到了多个领域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随着其应用研究的进展,势必引起一场科 技革命的新突破,并带动一系列相关高科 技产业的兴起与发展。在不久的将来,基 于碳纳米管的多种现代化产品将会真正进 入我们的生活,对社会的发展势必将起到 极大的推动作用。
碳纳米管在电磁学领域的应用:
碳纳米管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是一种可用于制备修饰 电极和电化学传感器的优良材料。将碳纳米管对传统电极 进行修饰可以降低氧化过电势,增加峰电流,从而改善分 析性能,提高方法选择性和灵敏度。因此,碳纳米管作为 修饰电极材料已广泛应用于分析化学领域。利用碳纳米管 的场致电子发射性能可用于制作平面显示装置,使之更薄、 更省电,从而取代笨重和低效的电视和计算机显示器。碳 纳米管的优异场发射性能还可使其应用于微波放大器、真 空电源开关和制版技术上,可用于大规模集成电路、超导 线材、超电容器,也可用于电池电极和半导体器件。碳纳 米管的直径比以往用的针尖小得多,用碳纳米管作为扫描 探针能大大提高其分辨率。利用碳纳米管的金属导电性和 半导体性能,碳纳米管还被用于制作分子级开关、半导体 器件等。
碳纳米管的性质与应用

碳纳米管的性质与应用碳纳米管是一种研究热点,同时也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纳米材料。
碳纳米管具有很多优异的性质,例如高度的机械强度、热导率、光学性质和电学性质等,这些性质使得碳纳米管在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从性质和应用两方面来探讨碳纳米管的特点。
一、碳纳米管的性质1. 机械性质碳纳米管具有非常高的机械强度,这是由于其形成时的晶格缺陷极少,且由碳原子构成的共价键是相当强的。
研究表明,碳纳米管的强度可以达到200GPa以上,因此在强度要求高的场合,例如航天航空领域、材料制造业及求医领域等等,碳纳米管都有广泛的应用。
2. 热学性质碳纳米管具有良好的热传导性质,由于它们的长度是大于直径的,因此导热主要沿着管轴方向,这种长程导热机制使得碳纳米管的热导率非常高,可以高达3000W/mK。
同时,其能够承受极高的温度,可以长期工作在1000℃以上的高温环境中,故在制造高精度、高稳定性元器件,以及制造高温传感器方面都有广泛应用。
3. 光学性质碳纳米管具有优良的光学性质,具有很高的吸收能力和强烈的荧光特性。
碳纳米管的宽带能使其吸收并辐射出不同波长的光,因此在生命科学、光电器件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4. 电学性质碳纳米管是一种非常具有潜力的电子材料,具有半导体和金属的特性。
这种双重的特性,使得碳纳米管可用于制造场效应晶体管、电化学电容器、电化学传感器等,同时,在信息技术、存储技术、生物医学等领域,碳纳米管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碳纳米管的应用1. 生物医学碳纳米管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包括药物传递、成像、生物分析及治疗等方面。
碳纳米管的生物相容性好,特异性高,可以将药物包载于碳纳米管表面,通过靶向技术将药物输送至受体细胞表面,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此外,碳纳米管还能用于医学检测成像,如:磁共振成像、X射线成像、核酸检测等疾病诊断。
2. 能源材料由于碳纳米管的高热传导、高机械强度、高表面积和优质导体性质,使得碳纳米管可以用于电化学能源存储、传感及转换。
基于碳纳米管及其复合材料的柔性应变传感器研究进展

基于碳纳米管及其复合材料的柔性应变传感器研究进展目录一、内容概述 (2)二、碳纳米管及复合材料的概述 (2)1. 碳纳米管的基本性质 (3)2. 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 (4)3. 碳纳米管及其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 (5)三、柔性应变传感器的原理及发展现状 (6)1. 柔性应变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8)2. 柔性应变传感器的发展现状 (9)四、基于碳纳米管及其复合材料的柔性应变传感器研究进展 (10)1. 碳纳米管柔性应变传感器的研究现状 (11)(1)制备工艺研究 (13)(2)性能研究 (14)2. 碳纳米管复合材料柔性应变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15)(1)复合材料的类型及性能特点 (17)(2)传感器的制备工艺优化 (18)(3)应用研究及成果展示 (18)五、面临的挑战与展望 (20)1. 目前研究面临的挑战分析 (21)2. 未来发展趋势及展望分析 (22)一、内容概述柔性应变传感器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感器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在工程测量、生物医学、环境监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基于碳纳米管及其复合材料的柔性应变传感器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将对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重点关注碳纳米管及其复合材料在柔性应变传感器中的基础研究、制备方法、性能优化以及应用实例等方面的最新进展。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分析和对比,总结了目前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为进一步推动柔性应变传感器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二、碳纳米管及复合材料的概述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s,CNTs)是一种具有独特结构和优异性能的一维纳米材料。
由于其高导电性、高热导率、高机械强度以及良好的化学稳定性,CNTs在电子、传感器、复合材料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基于碳纳米管的柔性应变传感器因其高灵敏度、良好的机械柔韧性和稳定性受到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
随着科技的进步,单一的碳纳米管在某些应用场景中可能难以满足复杂多变的需求,于是人们通过一定的工艺和技术,将碳纳米管与其他材料相结合,形成复合材料。
碳纳米管

(B)热解法:这种方法也很简单,将一块基板放 进加热炉里加热至600℃,然后慢慢充入甲烷 一类的含碳气体。气体分解时产生自由的碳原 子,碳原子重新结合可能形成碳纳米管。
优点:最容易实现产业化,也可能制备很长的 碳纳米管。
缺点:制得的碳纳米管是多壁的,常常有许多 缺陷。与电弧放点法制备的碳纳米管相比,这 种碳纳米管抗张强度只有前者的十分之一。
初步估算,碳纳米管的强度大概是钢的100倍。 Lieber运用STM技术测试了碳纳米管的弯曲强度, 证明碳纳米管具有理想的弹性和很高的硬度。因此 用碳纳米管作为金属表面上的复合镀层,可以获得 超强的耐磨性和自润滑性,其耐磨性要比轴承钢高 100倍,摩擦系数为0.06~0.1,且还发现该复合镀层 还具有高的热稳定性和耐腐蚀性等性能。
(C)浓硝酸氧化法
将碳纳米管加入到浓硝酸中搅拌,超声波分散 后加热回流处理。自然冷却后用蒸馏水稀释、 洗涤至中性,经真空干燥、研磨后既得到纯化 处理的碳纳米管[14]。
优点:经过适当浓度硝酸氧化处理一定时间的 CNTs,其基本结构未发生本质变化,而表面 活性基团显著增加,在乙醇中分散浓度、均匀 性、稳定性得到提高,在复合材料中的分散均 匀性及与树脂的结合性能也得到相应提高。硝 酸氧化处理是CNTs表面活化的有效方法。
中美科学家在研究中对合成碳纳米管常用的化 学气相淀积方法进行了改进。改进结果显示,在化 学气相淀积过程中加入氢和另外一种含硫化合物后, 不仅能制造出更长的碳纳米管束,而且这些碳纳米 管束可由单层碳纳米管通过自我组装而有规律地排 列组成。
研究人员认为,他们的新方法作为一种更为简便 的替代工艺,也许还可以用来生产高纯度的单层碳 纳米管材料。
基于碳纳米管修饰金电极的多巴胺电化学传感器

3 . C o H e g e o f C h e mi s t r y a n d Mo l e c u l e S c i e n c e , Wu h a n U n i v e si r t y , Wu h a n 4 3 0 0 7 2 , C h i n a )
郑 冬云 ,刘晓 军 ,朱珊 莹 ,曹汇敏 ,陈亚光 , 胡胜 水
( ( 1 . 中 南 民 族大 学 生 物 医学 工 程 学 院 。 湖北 武汉 4 3 0 0 7 4 ;
2 . 中南民族大学 脑认知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 , 湖北 武汉 4 3 0 0 7 4 :
3 . 武汉 大学 化 学 与 分 子 科 学 学 院 , 湖北 武汉 4 3 0 0 7 2 )
MW NT s — AC B w a t e r d i s p e r s i o n o n g o l d e l e c t r o d e s u r f a c e a n d d i r e d u n d e r a n i n f r a r e d l a mp .Vo h a mme t i r c
2 . Ke y La b o r a t o r y o f Br a i n a n d Co g n i t i v e S t a t e Et h n i c Af fa i s r Co mmi s s i o n, Wu h a n 4 3 0 0 7 4, Ch i n a ;
中图分类号 :O6 5 7 .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0 - - 9 7 8 7 ( 2 0 1 3 ) 1 1 - 0 0 8 6 - 0 3
El e c t r o c he l l e mi c a l s e ns o r o t DA J _ , A b a s e d 0 n g o l d e l e c t r o d e mo d i ie f d wi t h CNTs _ l 。 S
纳米金、碳纳米管和纳米线及其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研究中的应用

化 学 研 究 与 应 用
Ch mia e e r h a d A p ia in e c lR s a c n p l t c o
V0 . 0. . 0 1 2 No 1 Oc .. 0 8 t 2 0
文章 编 号 :0 4 15 ( 0 8 1 —2 70 10 —6 6 2 0 ) 0 14 -7
纳 米技 术 是 在 纳 米 空 间 (. a 一10 m) 0 1m 0 n 内
研 究 电子 、 原子 、 子 或 原子 团 、 分 分子 团 , 以制 造具 有 特定 功 能 的材料 或器 件 为 最 终 目的 的 一 门综 合
中 的新 进 展 。
1 纳 米 金 的 结构 特 征 及 其应 用
摘要 : 综述 了 19 2 0 95~ 0 7年间 , 纳米金 、 纳米 管和纳米线材料 及其在 电化学 生物传感器研 究中 的新 进展 , 碳 引
用文献 6 o篇 。
关键词 : 纳米金 ; 纳米管 ; 碳 纳米线 ; 电化学 生物传感器
中图 分 类 号 :6 7 1 0 5 . 文献 标 识 码 : A
更 为 显著 , 常 用 于 标 记 生 物 分 子 的 纳 米 颗 粒 主 通 要 是 纳米 金 。其 所 以 如 此 , 要 由 于金 纳 米 颗 粒 主 能与巯 基 之 间 发 生 强 的 共 价 键 合 , 而使 胶 体 金 从 与巯基 标 记 的生 物 活 性 分 子 可 结 合 形 成 探 针 , 易 用 于生 物 体 系 的检测 。 关 于 胶体 金在 各 种 生 物 传 感 器 中的信 号 放 大 作 用 的文 献 报 道 很 多 。其 中 , 种 非 常 成 功 的 方 一 法 是将 纳 米 技 术 、 酸 杂 交 技 术 和 电化 学 分 析 技 核 术 三项 技 术 在 电极 表 面相 结 合 , 现 对 D A的 高 实 N 灵 敏检 测 。例 如 , n 和 A ti 都 报 道 了将 Wag uhe r 纳米 金颗 粒接 在 寡核 苷 酸 的末 端 作 为 电 活性 标 记 物 , 交完 成后 , 强 酸 的作 用 下 使 金 纳米 粒 子 溶 杂 在 解 释放 出大量 的 A ( ) 子 , 阳极 溶 出伏 安 法 um 离 用 或 电位 溶 出法 测 定 A ( 的 响 应 信 号 从 而 间 接 u Ⅲ) 测 定 D A的含 量 。 O sz ¨ 以 纳 米金 作 为 电活 N zo 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9卷第6期孝感学院学报VOL.29NO.6
2009年11月JOURNAl.OFXIAOGANUNIVERSITY
N()V.2009
———■—■___■■■—■■—■●———■——————■—■_■—■—■—●■——————●●—■———_———_●——●——■——●—_■■——●———■_—■■———■———————■——■—————■—●————一I_
碳纳米管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彭颐1,徐国海2,胡柏林2(1。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湖北孝感432000,2.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分院,湖北孝感432000)
摘要:综述了碳纳米管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以及碳纳米管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和应用。
关键词:碳纳米管;电化学;传感器中图分类号:065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544(2009)06一0013一04
纳米技术是指在0.10---100nm尺度的空间内,研究电子、原子及分子运动规律和特性的崭新技术。在纳米尺度下,根据量子物理学定律,物质中电子的波动性以及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将受到尺寸大小的影响,物质会出现完全不同的性质。纳米材料是纳米技术应用的基础,在纳米材料中的碳纳米管(CarbonNanotubes,CNTs)最引人注意。目前碳纳米管已经广泛地应用于物理、化学、能源、材料等各个领域。1碳纳米管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质1.1碳纳米管的结构碳纳米管可定义为将石墨烯片卷成无缝筒状时形成无缺陷的“单层”管状物质或将其包裹在内,层层套叠丽成的“多层”管状物质。碳纳米管按照卷曲的层数划分为单壁碳纳米管(SWNTs)、多壁碳纳米管(MWNTs)。无论是SWNT还是MWNT,它们的直径与长度之比很大,一般情况下,长度都是直径的几千倍,可以认为是具有特殊结构的一维量子材料。1.2碳纳米管的电化学性质纳米碳管是由碳原子中sp2杂化为主,混合有sp3杂化所构筑成的理想结构,具有石墨极优良的本征特性,如耐热、耐腐蚀、传热和导电性好、生物相容性等一系列综合性能。由于纳米碳管的管壁中存在有大量拓扑学缺陷,因此纳米碳管的表面,本质上比其他的石墨变体具有更大的反应
活性。利用这一特性,通过适当的氧化反应可使纳米碳管脱帽、开口。在化学反应中用作电极时,呈现出更大的电荷传递速率Ⅲ。与其他碳电极相比,碳纳米管电极表现出优良的电化学性能。单壁碳纳米管修饰的玻碳电极在pH=6.9的B—R缓冲溶液中,表现出一对还原和氧化峰,峰电位分别为一0.126V和一0.024V(vs.SCE)[乳引。在相同条件下,与玻碳电极相比,多巴胺在修饰电极上的峰电位明显变小,峰电流显著增加。此外,此修饰电极还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3‘。赵广超等Ⅲ将多壁碳纳米管修饰在玻碳电极表面,修饰电极在0.1mol/L的亚铁氰化钾溶液中的AEp为64mV,而处理好的玻碳电极的AEp为87mV,这表明碳纳米管修饰电极的表面结构更接近理想状态。
2碳纳米管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
2.1溶剂分散及表面固定基于溶剂与碳纳米管之间的特殊相互作用,在超声作用下实现碳纳米管在溶剂中的稳定分散,再将所形成的碳纳米管分散溶液滴涂到电极表面,蒸发溶剂形成碳纳米管膜修饰电极。最常用的溶剂为DMF,还有包括水、丙酮、乙醇、浓硫酸和甲苯等。李南强乜1将单壁碳纳米管分散在DMF中.得到SWNT膜修饰电极。该修饰电极
收稿日期:z009—10一13作者简介:彭颐(1971一)。女,湖北孝感人,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讲师。硕士。
徐国海(1964一)。男,湖北应城人,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分院副教授。
万方数据彭颐,徐国海,胡柏林
对一些生物小分子如多巴胺、肾上腺素和抗坏血酸具有电催化作用。Zhao等将多璧碳纳米管分散在丙酮中[5],得到了碳纳米管修饰电极,发现可催化N()的氧化。2.2助分散剂分散及表面固定基于助分散荆对碳纳米管的分散作用,实现碳纳米管在助分散剂溶液中的稳定分散,然后将混合溶液用滴涂或电沉积等方法固定在电极表面,形成碳纳米管复合膜修饰电极。常用助分散剂有表面活性剂、两性聚合物、溶胶凝胶、离子液体、多聚糖等。吴康兵等¨一。制得了碳纳米管/DHP薄膜电极实现了同时测定多巴胺、5一羟色胺;碳纳米管/Nation薄膜电极,实现了在高浓度的UA和AA存在下,高选择性地测定多巴胺。2.3自组装固定利用自组装技术,实现功能化碳纳米管在电极表面的自组装固定。1)静电自组装。尹峰等L83通过层层自组装的方法在铂电极表面构建了聚丙烯胺PAA-MWC-NTs一葡萄糖氧化酶(GOx)膜,实现了对葡萄糖的检测,并对抗坏血酸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2)巯基自组装和Nation膜自组装。Xia[93制成了用Nation覆盖Au。。。/Pt。。/CNT/金电极,在没有媒介体存在的情况下实现了对葡萄糖的快速响应,并且有着极宽的线性范围(0.5mM~17.5mM)和重现性(R=O.996)。2.4碳纳米管碳糊电极将碳纳米管和粘合剂(如石蜡油等)混合在一起,调成糊状,塞入到碳糊电极孔中,制成碳纳米管碳糊电极。王月容等[10]建立了一种以纳米管糊电极为工作电极的丹酚酸B的伏安测定方法,所得结果与HPLC结果一致。2.5研磨嵌入固定将裸电极在碳纳米管粉末上轻轻研磨。通过物理嵌入作用将碳纳米管固定到电极表面。罗国安[1h坨1利用此方法得到的碳纳米管镶嵌修饰电极,可以实现多巴胺和抗坏血酸的同时检测,另外还实现了对多巴胺和5一羟色胺的同时检测。2.6电聚合固定将碳纳米管加入到单体的电聚合溶液中,通过单体在电极表面的电聚合过程将碳纳米管以对离子或掺杂物的形式包裹固定到电极上的聚合物膜内。在此过程中.电聚合溶液中还可加入其他功能化分子如酶等,以实现同时固定。常用的聚一14一合物单体有邻氨基苯酚和吡咯等。张旭麟等m3采用电聚合的方法制备了新颖的聚孔雀石绿/碳纳米管修饰电极,实现了在大量抗坏血酸存在下对多巴胺的选择性测定。2.7直接生长利用气相沉积等方法在各种基底上制备出定向取向的碳纳米管聚集体,然后将该聚集体转移到导电基底上制成碳纳米管电极,或者直接在电极上沉积碳纳米管而制成碳纳米管电极,在此基础上对碳纳米管进行活化或先衍生后固定上各种功能化基团而实现其电分析应用。在铂基体电极上垂直生成多壁碳纳米管阵列,在葡萄糖酶液中吸附,葡萄糖氧化酶嵌入纳米管阵列中,碳纳米管既是酶的固定载体,又可以将电子转移给铂电极。该传感器实现了对葡萄糖的测定。[1妇
3碳纳米管电化学传感器的应用3.1无酶型碳纳米管电化学传感器3.1.1生物硫醇分子电化学传感器实验证明裸碳纳米管和铂修饰碳纳米管电极都被证明能有效地催化各种生物硫醇小分子的电氧化,包括半胱胺酸、高半胱胺酸、N一乙酰半胱胺酸、谷胱甘肽、谷胱甘肽二硫化物、巯基胞核嘧啶等,而且研究表明碳纳米管上含氧基团的存在与否对生物硫醇小分子在碳纳米管上的电氧化有明显影响。金利通‘15J61利用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作为电化学检测器,与高效液相色谱联用,分别检测了毕胱氨酸(L—Cys)和谷胱甘肽(GSH)两种巯基化合物;还结合微渗析活体取样技术测定了大鼠脑内纹状体中L—Cys和GSH的浓度,将该方法用于人体全血中I.-Cys和GSH的测定,同样也获得了满意的结果。LAWn7]等利用MWNTs糊填充的自制电极实现对高半胱氨酸的检测。检测限为4.6×10~mol/L。3.1.2碳水化合物电化学传感器裸碳纳米管和铜修饰碳纳米管电极都被证明能有效地催化各种碳水化合物在强碱性环境下的电氧化,包括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甘露糖和木糖等,而且实验证实随着溶液酸度的增强。碳纳米管对碳水化合物电氧化的增强效应消失。Ye£协1合成有序碳纳米管来修饰电极在没有酶的情况下对葡萄糖进行测定,与一般的玻碳电极相比,响应电位降低了400mV。
万方数据碳纳米管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郭仁霞[1们等利用镍纳米碳管材料做成的修饰电极在无酶的情况下实现了对葡萄糖的检测。3.1.3电活性生物小分子电化学传感器研究表明,碳纳米管和碳纳米管复合膜电极对许多电活性生物小分子的电化学行为都表现出极强的促进作用,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具有较好的选择性,被用于包括多巴胺[2…、多巴口¨、抗坏血酸I-22‘、尿酸‘23。、5一羟色胺02引、肾上腺素‘2钔、去甲肾上腺素m]、鸟嘌呤Ⅲ]、色氨酸‘281在内的众多生物小分子的高灵敏高选择性检测。3.2含酶型碳纳米管电化学传感器3.2.1葡萄糖氧化酶电化学传感器基于碳纳米管或碳纳米管复合膜电极对GOx催化氧化葡萄糖过程中产生的过氧化氢(Hzoz)的电催化氧化而建立的葡萄糖电化学检测方法。r:n。Glucose+02=:4一Gluconolactone+H202常用的GOx固定方法有电聚合包埋,复合膜包裹,碳糊共混,共价键合和物理吸附等。・Azamian[2"采用吸附方法做成的GOD—SMNTs修饰电极的伏安电流是裸玻碳电极的10倍。Parolsky[3叼通过共价键合的方式做成的SMNTs/Au修饰电极实现了对葡萄糖的检测。胡权贵[3u研究了MWNTs修饰的碳糊电极在葡萄糖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发现修饰电极表面的氧化还原速度加快、氧化还原电流增加。3.2.2胆固醇氧化酶电化学传感器基于碳纳米管或碳纳米管复合膜电极对ChOx催化氧化胆固醇过程中产生的过氧化氢(H:O:)的电催化氧化而建立的胆固醇电化学检测方法:,、L,、一Cholesterol+02—k。+ll・lIi4一Cholesten.3一one+H202常用的Chox固定方法有溶胶凝胶法、逐层静电自组装法。彭图治等[323用溶胶一凝胶的方法将胆固醇固定在碳纳米管负载铂修饰的浸蜡石墨电极表面。构建了一种胆固醇生物传感器。实现了低电位下对胆固醇的检测。3.2.3脱氢酶电化学传感器基于碳纳米管或碳纳米管复合膜电极对GOx催化氧化葡萄糖过程中产生的NADH的电催化氧化而建立的非电活性生物分子的电化学检测方法:Substrate+NAD+DehydrogenaaeProduct+NADH常用的脱氢酶:醇脱氢酶(ADH),果糖脱氢酶(FDH)和葡萄糖脱氢酶(GDH)。MusamehL331用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明显地降低了NADH的氧化过电位,显示了显著的电催化活性。陈静等c3铂做成的碳纳米管电极能使NADH在低电位(--4mVVSSCE)发生电化学氧化。
4展望作为一种新型的纳米级碳材料,碳纳米管以其独特的结构性质而被广泛应用于电分析化学的各个方面。碳纳米管纯度越高,其各项性能就越优异,有利于提高碳纳米管传感器的各项性能.如何制备大量的高纯度碳纳米管仍是今后研究的一个重点。另外仅用碳纳米管修饰电极,传感器响应电流、响应时间和检测线性范围等与添加其他物质与碳纳米管共同修饰电极相比具有明显的差距。这些结论对碳纳米管在生物医学传感器领域的广泛应用具有巨大的价值。进一步改善碳纳米管修饰电极提高传感器各项性能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随着对碳纳米管材质的筛选,进一步的修饰改性以及对碳纳米管电极的预处理、制作工艺的改进,碳纳米管作为传感器会给人类带来更大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