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器官的形态与功能——根与茎

合集下载

植物营养器官的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茎

植物营养器官的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茎

茎的主要生理功能输导作用支持作用贮藏功能营养繁殖同化作用茎的外形茎多为圆柱形,也有三棱形或四棱形芽的类型及构造芽是幼态未伸展的枝、花或花序包括茎尖和节上(叶腋内)的分生组织及附属物茎的生长习性1. 直立茎,茎直立向上生长,如稻、麦、桃、梨等大多数植物的茎。

2. 缠绕茎, 茎本身不能直立向上生长,必须螺旋缠绕于其它物体上才能向上生长,如长豇豆、菜豆、牵牛等的茎。

3. 攀援茎, 茎也不能直立向上生长,而靠特化的结构攀援在其它物体上,才能上升,如豌豆的茎(叶卷须);葡萄的茎(茎卷须)等。

4. 匍匐茎, 茎平卧地面上,四向生长,并从节上产生不定根,如甘薯、天胡荽、连钱草等植物的茎。

5.平卧茎,茎平卧地面上,节上不产生根,如地锦等。

3. 茎的分枝方式分枝 , 是茎生长的形式,是芽活动、分裂和生长的结果单轴分枝:主茎顶芽的生长活动始终占优势,形成直立而明显的主干,各级分枝依次较小合轴分枝:主茎顶芽生长活动形成一段主轴后即停止生长或形成花芽,由下侧的一个腋芽代替主芽继续生长,又形成一段主轴,之后又停止生长或形成花芽,再由其下侧的腋芽接替生长,如此继续下去,因此,植物的主轴是由主茎和相继接替的各级侧枝共同组成假二叉分枝:主茎顶芽活动到一定的时间就停止生长或死亡,由顶芽下面的一对腋芽同时生长形成两个分枝禾本科植物的分蘖小麦茎的节间极短, 几个节密集在基部, 称分蘖节分蘖节上产生腋芽和不定根, 腋芽迅速生长形成分枝, 这种方式的分枝称为分蘖主茎上的分蘖称一级分蘖, 一级分蘖上产生的分蘖称二级分蘖,……分蘖发生在第几节上, 称为第几蘖位…...能抽穗结实的分蘖称为有效分蘖不能抽穗结实的分蘖称为无效分蘖茎尖及其发育茎的发育原套—原体学说★茎顶端原分生组织可分为原套和原体两部分★原套位于表面,由一(单子叶)或几层(双子叶,多数两层)排列整齐的细胞组成★原套只进行垂周分裂, 扩大表面积, 不增加细胞层数★原体位于内方, 是一团排列不规则的细胞, 能进行垂周分裂和平周分裂, 使茎端体积增大★原套→原表皮→表皮★原体→基本分生组织→皮层(有些植物皮层由原套分化而来) →原形成层→维管柱1)叶的起源★叶由叶原基逐步发育而成★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叶原基发生在分生组织表面的第二或第三层细胞(单子叶植物由表层发生)★这些细胞平周分裂在茎侧面形成突起→叶原基2)芽的起源★顶芽起源于顶端分生组织,腋芽起源于腋芽原基★叶腋的一些细胞平周分裂在侧面形成突起→腋芽原基因叶和芽起源于分生组织表面第一、二或三层细胞,这种起源方式称为外起源2.2.3 茎的初生生长和初生结构1、初生结构:茎顶端分生组织中的初生分生组织所衍生的细胞,经过分裂,生长,分化而形成的组织,称为初生组织,由这种组织组成的茎称为茎的初生结构表皮——初生茎最外一层细胞构成,具保护作用气孔—两个肾形的保卫细胞表皮毛—形状和结构多样(单细胞或多细胞),功能为保护、降低蒸腾等皮层:占茎的比例小,茎中一般没有内皮层,有些植物茎皮层最内层富含淀粉,称淀粉鞘皮层厚角组织维管柱:内皮层以内的部分,包括多个维管束、髓和髓射线\ 维管束维管束类型茎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被子植物的茎发育到一定的阶段,茎中的侧生分生组织开始分裂、生长和分化•茎的加粗过程称为次生生长•由次生生长而产生的次生组织成为茎的次生结构1、茎的次生结构•(1)维管形成层的来源及活动•(2)次生木质部•(3)次生韧皮部•(4)木栓形成层的产生和活动(1)维管形成层的来源和活动维管形成层的来源:初生分生组织中的原形成层,在分化形成维管束时,并没有全部分化,在维管束的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之间,留下了一层具有潜在分裂能力的组织,即维管形成层(以后简称形成层),在初生结构中,它位于维管束的中间部分,即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因此,也称为束中形成层在维管束之间的髓射线组织中,相当于形成层部位的一些薄壁组织细胞恢复分生能力,形成束间形成层。

植物基本结构与功能

植物基本结构与功能

植物基本结构与功能植物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之一,具有多样化的形态和结构。

本文旨在介绍植物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一、根根是植物的重要器官之一,通常生长在土壤中,具有以下功能:1. 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植物的根通过根毛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营养物质,供给植物的生长和代谢所需。

2. 固定植物体:根通过向土壤深处延伸,并形成根系,可以固定植物在地面上,保持植物的稳定性。

3. 贮藏养分:有些植物的根可以贮存大量的淀粉、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物质,以供植物在干旱、寒冷等条件下生存。

二、茎茎是植物的另一个重要结构,它具有以下功能:1. 支持植物的体部:茎可以提供结构支持,使植物能够保持站立姿势,承受外界重力和风力的作用。

2. 运输水分和养分:茎内含有导管组织,能够将根吸收的水分和养分输送到植物的其他部位,如叶片和花朵。

3. 贮存养分:一些植物的茎可以贮存大量的养分,如马铃薯的块茎,可以储存淀粉。

三、叶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具有以下功能:1. 光合作用:叶片中的叶绿素可以吸收阳光的能量,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养分,产生氧气。

2. 蒸腾作用:叶片上的气孔可以通过蒸腾作用释放水分,帮助植物保持水分平衡,并调节气体交换。

3. 进行气体交换:叶片的表皮上有许多气孔,可以通过开闭来调节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

四、花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官,主要功能是进行有性繁殖。

具体功能如下:1. 生殖:花包含雄蕊和雌蕊,雄蕊产生花粉,雌蕊产生胚珠,通过传粉的方式进行授粉和受精,产生种子。

2. 吸引传粉者:花的色彩、香味和形态可以吸引昆虫、鸟类等传粉者,帮助花实现授粉的过程。

3. 传播种子:花会在受精后,形成果实将种子包裹其中,并通过鸟类、风力等方式传播种子,达到繁衍后代的目的。

总结通过对植物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植物身上的每一个部分都有着特定的功能和重要的生命活动。

根、茎、叶和花各自担负着不同的任务,协同工作,使植物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和完成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

植物体的基本结构层次根茎和叶

植物体的基本结构层次根茎和叶

植物体的基本结构层次根茎和叶植物体的基本结构层次:根、茎和叶植物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生物之一,而植物体的基本结构层次是由根、茎和叶组成的。

这三个部分分别具有不同的功能和形态特征,共同协作完成植物的生命活动。

下面将详细介绍植物体的基本结构层次。

一、根的结构层次根是植物体的地下部分,主要用于固定植物体和吸收水分和养分。

根的结构层次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根头、次生根和根须。

1. 根头:根的顶端称为根头,它是根的生长点。

根头具有保护根生长点的作用,并能分泌根的生长激素。

2. 次生根:次生根是从根头向下延伸生长的侧根,也称为“支根”。

次生根的数量和长度因植物的种类和生长环境而异,它们具有吸收养分和水分的功能。

3. 根须:根须是从次生根上分枝生长的微细根。

根须无色透明,发达的根须可以增加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表面积。

二、茎的结构层次茎是植物体的地上部分,主要用于支撑植物体和输送水分、养分和光合产物。

茎的结构层次可以分为四个部分:顶芽、侧芽、节间和节。

1. 顶芽:茎的顶端称为顶芽,它是茎的主要生长点。

顶芽向上延伸生长,使茎不断地向上伸展。

2. 侧芽:侧芽是从茎的腋部生长的芽,它们主要用于分枝。

侧芽的发育程度和数量因植物的种类和生长环境而异。

3. 节间:茎上相邻的两个节点之间的区域称为节间。

节间的长度和形态可以反映植物的生长情况。

4. 节:茎上的节点是茎的一个特殊部位,在节点上往往会生长出叶子、花和果实。

三、叶的结构层次叶是植物体的主要光合器官,通过叶绿素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

叶的结构层次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叶片、叶柄和叶脉。

1. 叶片:叶的扁平部分称为叶片,它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叶片的形状和大小因植物的种类和生长环境而异。

2. 叶柄:叶片与茎相连接的部分称为叶柄,它的主要作用是将叶片与茎连接起来,并使叶片能够高效地接收光线。

3. 叶脉:叶脉是叶片内部的细小管状结构,通过叶脉,水分和养分可以从根部输送到叶片,同时光合产物也可以从叶片经叶脉输送到其他部位。

植物的六大器官

植物的六大器官

一、植物的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和种子(一)要点:掌握分类、概念、作用和举例;(二)内容:植物器官:分营养器官(根、茎、叶)生殖器官(花、果、种子)两种﹡营养器官作用:担负植物营养的吸收、运输和制造等生理功能;﹡生殖器官作用:负责繁殖(产生后代)的功能。

一般情况下,种子植物先进行营养生长,再进入生殖生长。

根1、根的功能:根是种子植物地下的营养器官,它的主要功能是吸收土壤中的水分以及溶于水中的无机盐类,供植物生长发育需要,其次是固着植物体,储藏有机养料,也有合成有机物和分泌的功能,另外有些植物的根还具有繁殖的功能。

2、根的类型:①从器官上分:次生根(老根)和根尖(含根毛)两种;②从发生部位:主根、侧根和不定根三种;③从发生位置:定根和不定根(杨、菊花、柳、悬铃木、秋海棠、落地生根)。

3、根系的类型:①直根系:主根发达,与侧根区分明显。

如:松、杉、柏、菊花、山茶花、枫香、栎、麻栎、马尾松等多数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的根系。

②须根系:主根不发达或早期停长,在基部产生许多粗度相似的不定根,呈须状。

如:竹、棕榈、棕竹、石蒜、百合、柳等大部分单子叶植物的根系。

4、根的变态:有贮藏根{肉质直根(肥大直根:萝卜)、块根(大丽花、天门冬)}、气生根{支柱根(红树、榕树、甜玉米)攀缘根(常春藤、凌宵、络石)和呼吸根(池杉、水杉)}、寄生根{桑寄生属、槲寄生、菟丝子}和板根四种类型(一说三种,无板根说法)。

5、根瘤与菌根(外生菌根、内生菌根):高等植物与微生物的共生现象,通常有这两种类型第二课:植物和植物生理基础2茎(枝、枝干、茎秆、秆秆)1、茎的功能:运输、支持、贮藏、繁殖;2、茎的形态:圆柱形(大部分植物)、三菱形(迎春)、方形(薄荷、一串红)、扁平形(昙花、仙人掌);种子1、种子的组成:胚(胚根、胚芽、胚轴、子叶)、胚乳(贮藏营养)、种皮(保护种子)三部分;2、种子的类型:有胚乳种子、无胚乳种子;有胚乳种子:由胚、胚乳和种皮三部分组成的种子(许多双子叶植物、大多数单子叶植物和全部裸子植物)无胚乳种子:由胚和种皮两部分组成的种子(大多数双子叶植物和部分单子叶植物。

第五章 植物基本结构简介(补充)

第五章 植物基本结构简介(补充)

(三)根的变态

由于适应生活环境的变化,根的形态构 造产生了许多变态。
主要有:贮藏根(肉质直根、块根)、 支持根、气生根、攀援根、寄生根、水生 根等。

根的变态:地下部分
根的变态:地上部分


一般双子叶植物的根不具髓,但有些植 物有髓,如乌头、龙胆、桑等。 单子叶植物的根有发达的髓部,如百部 块根。
形成层
根进行次生生长时,在初生木质部 和初生韧皮部之间的一些薄壁细胞恢复 分裂能力,转变为形成层。
形成层向内产生新的木质部,向外 产生新的韧皮部。
韧皮部

由形成层向外分生,称次生韧皮部, 夹在初生韧皮部的内方形成。
次生韧皮部包括:筛胞、伴胞、韧皮 薄壁细胞、韧皮纤维。 韧皮射线:由形成层分生径向延长的 薄壁细胞呈辐射状排列。

双子叶植物茎和根状茎的异常构造是: ① 髓维管束,如海风藤、大黄。 ② 同心环状排列的异常维管组织,如 密花豆的老茎(鸡血藤)、常春油麻藤。 ③ 木间木栓,如甘松。
单子叶植物茎和根茎的构造特征


1. 单子叶植物茎的构造特征
单子叶植物茎的构造特征与双子叶植物茎相比, 两者的主要区别是: ①单子叶植物茎终身只有初生构造,一般没有 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 ②单子叶植物茎最外层为表皮,通常不产生周 皮。 ③有限外韧型维管束散生于薄壁组织中,无皮 层和髓及髓射线之分。

叶的形态主要反应在叶片上,形状多种 多样,千差万别。 叶形的确定是根据: ①叶片最宽处的位置 ②叶片长和宽的比例

二、叶的分裂、叶脉、质地、单叶和复叶
(一)叶脉:指叶片中的维管束,起着疏导 和支持的作用,可分为主脉、侧脉、细脉。

叶脉种类:平行脉、网状脉。 不齐的裂刻,按叶裂的深度分为:浅裂、 深裂、全裂。

简述双子叶植物根和茎初生结构的异同点

简述双子叶植物根和茎初生结构的异同点

简述双子叶植物根和茎初生结构的异同点双子叶植物是植物界中最为广泛的一类植物,其根和茎是植物体的两个重要部分。

双子叶植物的根和茎在初生结构上存在一些异同点,本文将从形态特征、细胞组织结构和功能等方面进行简述。

一、形态特征方面的异同点1. 根的形态特征:根是植物地下的主要器官,它主要负责固定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

双子叶植物的根通常为主根和侧根结合的根系。

主根一般为直根,而侧根则从主根发出。

主根逐渐向下生长,形成主要地下部分,而侧根则向四周扩展,增加了根系的吸收面积。

2. 茎的形态特征:茎是植物地上的主要器官,它主要负责植物的支撑和传导。

双子叶植物的茎通常为直立的,具有分枝。

茎的顶端通常有一个主蔓,从主蔓上发出侧蔓。

茎通常具有节和节间,每个节上都有一对叶子和一个节间。

二、细胞组织结构方面的异同点1. 根的细胞组织结构:根的外部由表皮组织、根毛和根冠组成。

表皮组织主要负责保护根的内部组织,根毛则是吸收水分和养分的重要结构。

根的内部由韧皮部、维管束和中柱组成。

韧皮部主要负责储存养分和水分,维管束则负责水分和养分的传导,中柱则起到固定和支撑的作用。

2. 茎的细胞组织结构:茎的外部由表皮组织、皮层和木质部组成。

表皮组织主要负责保护茎的内部组织,皮层则是储存养分和水分的地方。

茎的内部由韧皮部、维管束和髓组成。

韧皮部主要负责茎的支撑,维管束则负责水分和养分的传导,髓则起到储存和支持的作用。

三、功能方面的异同点1. 根的功能:根主要负责吸收水分和养分,固定植物,以及与土壤中的微生物进行共生关系。

根通过根毛增加吸收面积,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然后通过根的维管束系统将水分和养分传递到茎和叶子。

2. 茎的功能:茎主要负责植物的支撑和传导。

茎通过茎的维管束系统将水分和养分从根传递到叶子,同时还负责将光合产物从叶子传递到其他部位。

茎还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如一些蔓生植物的茎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增加植物的养分和能量。

双子叶植物的根和茎在初生结构上存在一些异同点。

高中生物竞赛课件:第二节:植物的营养器官——根

高中生物竞赛课件:第二节:植物的营养器官——根

• 2.禾本科植物根的外皮层,在根发育后期常形成
栓化的厚壁组织,在表皮根毛枯萎后,替代表皮 行保护作用。
• 3.内皮层常在径向壁、横向壁和内切壁形成五面
加厚。同时,正对着初生木质部处的内皮层细胞 常常停留在凯氏带阶段,称为通道细胞.
• 4.维管柱(中柱)为多元型,通常初生木质部束数为 7束以上。髓、中柱鞘等在根发育后期常木化。
(左)根部分横切面,示内皮层的位置,在内皮层的壁上可见凯氏带 (右)3个内皮层细胞的立体图解,示凯氏带在细胞壁上的位置
每个细胞的上下壁和左右径向壁局部增厚成为带状,并且栓质 化围绕细胞一周,叫做凯氏带。
具有次生生长的裸子植 物和双子叶植物停留在 凯氏带状态。细胞壁不 再增厚;
而单子叶植物内皮层的 径向壁、横壁与内切向 壁(向着维管柱的一面) 均显著增厚并栓质化, 只有外切向壁不增厚, 呈马蹄形。
(3)初生韧皮部(primary phloem):分布于初生木质部辐射角之间,与原生木 质部相间排列(这是幼根维管束系统的最为突出的特征)。
初生韧皮部的发育方式与初生木质部相同,也是外始式。后生韧皮部主要是 由筛管和伴胞组成,而原生韧皮部通常缺少伴胞。
(4)薄壁细胞:在初生韧皮部与初生木质部之间有几列薄壁细胞,其中有一层 细胞可以形成维管形成层的一部分。另外,少数植物根中有髓(pith)。
先发育,口径小,为环纹和螺纹导管 后发育,口径大,为梯纹、网纹和孔纹导管
外始式
发育也为外始式,与初生木质部相间排列
三、禾本科植物根的基本结构
可分为表皮、皮层、中柱三个基本部分,但没有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 成层。
1表皮:是最外的一层细胞。当根毛枯死后,解体而脱落。 2皮层:靠近表皮的一层至数层细胞为外皮层。在根的发育后期,这 些细胞转变为机械组织,起支持和保护作用。外皮层以内则为数量较多的 皮层薄壁组织。水稻或甘蔗较老的根的皮层中,有明显的气腔,是由几列 皮层薄壁细胞互相分离,解体而成的腔道。根、茎、叶的气腔互相贯通, 形成良好的通气组织(三叶期以前的秧苗,通气系统尚未发育完成)。 禾本科植物的内皮层,发育后期其细胞壁常呈五面增厚。横切面上, 呈马蹄铁形。 3中柱:初生木质部一般为多原型,每束原生木质部是由几个小型导管 组成,每束的内侧有一个大型的后生木质部导管与其相连,或者在二束内 侧共同并列着一个后生木质部导管。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1.植物的根1.有的植物的“身体”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构成,有的植物则只具备其中的几部分。

2.像菠菜这样,有粗壮的主根和许多侧根的根系属于直根系。

3.像葱这样,没有明显的主根,只有很多像胡须一样细长根的根系属于须根系。

4.植物的根的作用:①固定植物。

②吸收水分。

③储存养分。

2.植物的茎1.柳树,竹子,玉米的茎都分节,节上长有叶子。

2.茎的各种形态:①直立茎:凤仙花②缠绕茎:葡萄花③攀缘茎:牵牛花④匍匐茎:红薯3.茎对植物的生存有什么作用?①支撑植物的“身体”。

②运输水分。

③保护植物。

④输送养分。

3.叶的蒸腾作用1.叶的表面有气孔。

2.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气孔散失到空气中,这是叶的蒸腾作用。

3.叶的蒸腾作用对植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①蒸腾作用可以给植物降温。

②促进根吸收水分养分。

③让空气变得湿润。

④降低大气温度。

4.植物的花1.根据花的构造,花可以分为完全花和不完全花。

2.在一朵花中,花萼、花冠、雄蕊、雌蕊四部分齐全的花叫作完全花。

3.缺少其中一部分两部分或三部分的叫作不完全花。

4.花的各部分有什么作用?①花萼——保护未开的花。

②花冠——吸引昆虫。

③雄蕊——制造花粉。

④雌蕊——接受花粉。

5.植物的果实1.果实由种子和果皮组成。

2.果实的哪些特点有利于植物种子的传播?苍耳:表面带有毛刺,可以粘在经过的动物身上。

九节:颜色鲜艳,味道鲜美。

可以吸引小鸟或其他动物帮助它传播。

豌豆:自身炸裂,弹射种子。

蒲公英:重量很轻,靠风传播。

3.植物各器官的生理功能:根:吸收、固定作用茎:支持、运输作用叶:制造养料果实:保护种子种子:萌发、长成新的植物体花:发育成果实实验一:植物的根能否吸水活动目的:探究植物的根能否吸收水分。

活动材料:玻璃瓶、水、带根的植物、植物油、棉花、彩笔等。

活动步骤:1.将玻璃瓶中注入清水。

2.只把植物的根完全浸末到水中,滴入植物油防止水分蒸发。

3.用棉花等材料固定植物,用彩笔标记水的高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