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烟草病害(1学时)

合集下载

《烟草病虫害》课件

《烟草病虫害》课件

烟草赤星病
总结词
烟草赤星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烟草的叶片,严重时会导致叶片 枯萎和脱落。
详细描述
烟草赤星病的症状表现为叶片上出现赤色的病斑,病斑逐渐扩大并产生明显的同 心轮纹。该病害在多雨季节容易发生,传播速度快,对烟草的产量和质量造成严 重影响。
烟草病毒病
总结词
由病毒引起的烟草病毒病是烟草生产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病害 之一,会导致植株矮化、叶片畸形和产量下降。
分类
烟草病虫害主要包括烟草病毒病 、烟草细菌病、烟草真菌病、烟 草线虫病和烟草昆虫害等。
发生与传播
发生
烟草病虫害的发生与环境条件、品种 抗性、土壤质地、气象因素等密切相 关。
传播
烟草病虫害的传播方式主要有风力传 播、雨水传播、昆虫传播等。
对烟草的影响
01
02
03
生长受阻
烟草感染病虫害后,植株 矮小、叶片黄化,生长受 阻。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是通过合理的耕作制度 、轮作换茬、科学施肥、选用抗 病品种等农业措施,来减少病虫
害发生的一种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具有成本低、环保、可 持续等优点,但见效较慢,需要
长期坚持。
农业防治对于预防烟草病虫害的 发生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减少化 学农药的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昆虫、病原 微生物、农用抗生素等生物制剂
详细描述
烟草病毒病的常见症状包括植株矮化、叶片黄化、皱缩和畸 形等。该病害通过昆虫传播,如蚜虫等,一旦感染,难以根 除。
烟草根结线虫病
总结词
由线虫引起的烟草根结线虫病主要危 害烟草的根部,导致根系发育不良和 植株生长受阻。
详细描述
烟草根结线虫病的症状表现为根部出 现大小不等的根结,严重时根系发育 不良,植株生长缓慢或枯萎。该病害 通过土壤传播,防治难度较大。

烟草常见病害与防治措施

烟草常见病害与防治措施

烟草常见病害与防治措施
《烟草常见病害与防治措施》
哎呀呀,咱今天就来说说烟草那些常见的病害吧。

你知道不,我家以前就种过烟草呢!记得有一次,我看到烟草叶子上出现了一些怪怪的斑点,就好像是被谁撒上了一些小麻子似的。

我就琢磨着,这是咋回事呀?后来才知道,这可能是烟草得了啥病害。

像那个炭疽病啊,可讨厌了,会让叶子上出现很多小黑点,就跟黑芝麻撒在上面一样。

还有那个花叶病,叶子变得花花绿绿的,看着就不正常。

还有野火病呢,一旦染上,那叶子就跟火烧过似的。

那咱就得想办法防治呀!首先呢,选种子的时候就得挑好的,可不能要那些看着就不咋健康的种子。

然后呢,种植的环境也得注意,不能太潮湿了,不然病害容易找上门。

我记得有一次,就是因为下雨太多,地里有点积水,结果烟草就出问题了。

平常呢,咱还得勤快一点,多去地里看看,发现有病害的迹象就得赶紧处理。

就像那次我看到叶子有点不对劲,马上就采取措施了,把那些病叶子剪掉,可不敢让病害蔓延开来。

还有啊,施肥也得注意,不能乱施肥,要根据烟草的需要来。

要是施肥不对,也可能让烟草更容易得病呢。

总之呀,种烟草可不是个简单的事儿,得时刻留意着这些病害,好好防治,才能让烟草长得壮壮的,最后有个好收成呀!咱可不能让这些病害把咱辛辛苦苦种的烟草给祸害了呀!。

《农业植物病理学》教学大纲

《农业植物病理学》教学大纲

《农业植物病理学》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二、教学目标及任务《农业植物病理学》是一门集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

理论上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主要农作物病害的发病规律,提出相应的防病控病措施;实践上要求学生能正确识别主要农作物病害的症状,辨别常见病原物的形态特征,掌握鉴定植物病害的常用技术与方法,提高实际诊断植物病害的能力。

三、学时分配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章水稻病害(4学时)第一节稻瘟病(1学时)第二节水稻纹枯病(1学时)第三节水稻白叶枯病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1学时)第四节水稻条纹叶枯病、水稻恶苗病和稻曲病(1学时)本章重点、难点:水稻三大病害稻瘟病、水稻纹枯病和水稻白叶枯病的症状特点、病原生物学特征、病害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措施。

水稻重要病害防治关键技术的理论基础。

植物病害症状是寄主、病原物和环境三者互作的结果。

本章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水稻病害的总体发生情况和分布危害情况。

理解植物病害症状的类型和发病严重程度是寄主、病原物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为植物病害综合治理提供理论基础。

重点掌握水稻三大病害的症状特点、病原生物学特征、发病规律和综合防治措施。

第二章麦类作物病害(4学时)第一节小麦赤霉病(1学时)第二节小麦白粉病和小麦纹枯病(1学时)第三节小麦锈病(1学时)第四节小麦黑穗病和小麦全蚀病(1学时)本章重点、难点:小麦三大病害小麦赤霉病、小麦白粉病和小麦纹枯病,以及小麦锈病的症状特点,病原物生物学特征、病害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

小麦赤霉病和三种锈病的侵染循环特点及药剂防治适期。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小麦病害总体发生情况,及小麦一般病害的典型症状和病原物。

理解小麦三大病害防治关键技术的理论基础。

掌握小麦三大病害的症状特点、病原生物学特征、病害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

第三章杂粮病害(2学时)第一节玉米大斑病和玉米小斑病(0.5学时)第二节玉米瘤黑粉病和玉米丝黑穗病(0.5学时)第三节甘薯黑斑病(0.5学时)第四节甘薯茎线虫病和甘薯病毒病(0.5学时)本章重点和难点: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以及甘薯黑斑病等重要病害的症状特点、病原生物学特征、病害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

烟草病虫害图片精讲课件

烟草病虫害图片精讲课件

生物防治方法
利用天敌
引入病虫害的天敌,如寄生蜂、 寄生蝇等,控制病虫害的数量和 繁殖。
利用生物农药
使用生物农药,如微生物杀虫剂 、抗生素等,对病虫害进行防治 。
化学防治方法
使用化学农药
使用化学农药,如杀虫剂、杀菌剂等 ,对病虫害进行防治。
合理使用农药
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程度,合理 选择和使用农药,避免对烟草和环境 造成损害。
栽培管理
栽培管理措施如种植密度 、施肥水平、灌溉方式等 可影响烟草病虫害的发生 和传播。
04
烟草病虫害的防治 方法与技术
农业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
选择对病虫害有抗性的烟草品种 ,降低病虫害的发生风险。
合理轮作制度
实行烟草与非茄科作物的轮作, 减少土壤中病虫害的残留和繁殖

加强田间管理
及时清除病叶、病株残余物, 减少病虫害的传播和繁殖。
烟草病虫害的分类
烟草病虫害可分为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两大类。侵染 性病害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病害,如病毒病、细菌病、 真菌病等;非侵染性病害则是由不良环境条件引起的病害, 如营养失调、药害、肥害等。
烟草病虫害对烟草生长的影响
烟草病虫害对烟草植株的影响
01
烟草病虫害会导致烟草植株生长缓慢、叶片枯黄、根系腐烂等
昆虫传播
烟蚜、蓟马等昆虫可传播烟草病 虫害。
土壤传播
土壤中的病原菌可传播烟草病虫害 。
气流传播
病原菌可通过气流从一处传播到另 一处。
烟草病虫害的流行因素
气候条件
气候因素如温度、湿度、 降雨等对烟草病虫害的发 生和传播具有重要影响。
土壤条件
土壤类型、pH值、水分和 养分含量等土壤条件可影 响烟草病虫害的发生和传 播。

烟草病害原因及防治技巧

烟草病害原因及防治技巧

烟草病害原因及防治技巧烟草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但由于生长条件复杂及病虫害等自然因素的影响,烟草产量和质量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烟草病害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环境因素、病原菌、害虫和遗传因素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烟草病害及其防治技巧。

1.霜霉病:霜霉病是烟草上常见的一种病害,主要通过霜霉病菌传播。

这种病害在高湿度和低温的环境下容易发生。

预防霜霉病的首要方法是加强田间管理,保持通风,减少烟田内的湿度。

此外,可使用有效的杀菌剂进行病害的防治,例如苯菌胺、苯并咪唑醇等。

2.黄萎病:黄萎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烟草病害,主要造成烟草植株的黄化、衰败。

预防黄萎病的措施包括选择抗病品种,避免连作和合理施肥。

当发生病害时,可以采用杀菌剂进行喷洒防治,如多菌灵、氧化乐果等。

3.叶霉病:叶霉病是一种常见的烟草病害,主要由真菌引起。

病害初期,在叶片背面易发现白色或灰色霉菌。

预防叶霉病的方法包括勤除杂草,防止烟田内湿度过高,提前喷洒杀菌剂,如硫酸铜溶液、蒙脲锰锌等。

4.痂皮病:痂皮病是由痂皮病毒引起的烟草病害,主要表现为痂皮状病斑。

预防痂皮病的方法包括选择抗病品种,维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并合理施肥。

发生病害时可以采用灭菌剂进行喷洒防治,如丛枝菌素、多菌灵等。

5.青枯病:青枯病是烟草上一种常见的细菌病害,主要通过微生物侵入方式传播。

预防青枯病的方法包括保持田间卫生,减少烟田内的湿度,选择抗病品种和健康良好的种苗。

发生病害时,可以采用抗生素进行喷洒防治,如青霉素、链霉素等。

总之,烟草病害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环境因素、病原菌、害虫以及遗传因素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

为了预防和控制烟草病害的发生,应采取综合的防治技术措施。

包括选择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保持通风,减少湿度,合理施肥,及时喷洒杀菌剂等。

只有全面提高病害防治水平,才能有效保障烟草的产量和质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烟草常见病害防治

烟草常见病害防治

下一步研究方向
需要加强烟草病害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提 高防治效果和经济效益。
应注重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利用有益微生 物防治烟草病害。
针对烟草病害抗药性的问题,需要开展抗药性机 理和新型药剂的研究。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农业防治包括轮作、间作、合理施肥、及时灌溉、控制湿度 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改善烟草的生长环境,提高烟草的抗病 能力。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使用化学药剂来预防和治疗烟草病害。
化学防治具有见效快、效果好等优点,但长期使用化学药剂容易产生抗药性和残 留问题,因此需要科学合理地使用化学药剂。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利用有益微生物来预防和治疗烟草病害。
炭疽病
症状识别
炭疽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侵害烟草的叶片和茎。病斑呈圆形或椭圆形,边 缘不明显,病斑中央呈灰白色或淡褐色,边缘为深褐色或黑色。在湿度大时,病 斑上会产生淡粉红色的霉状物。
发生规律
炭疽病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容易发生。当气温在24-32℃之间,相对湿度高于90% 时,有利于炭疽病的发生。
黑胫病
症状识别
黑胫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侵害烟草的根茎部。病斑呈 黑色或暗褐色,形状不规则,病斑可扩展至整个根茎部。叶 片会变黄、萎蔫,最终整株枯死。在湿度大时,病斑上会产 生黑色霉状物。
发生规律
黑胫病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容易发生。当气温在20-30℃之间, 相对湿度高于90%时,有利于黑胫病的发生。同时,连作地 块、低洼地以及过度施肥的田块也容易发生黑胫病。
02
烟草常见病害识别
赤星病
症状识别
赤星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常在烟草生长后期发生。病斑呈圆形或椭圆形, 边缘明显,中央为淡黄色或淡褐色,边缘为深褐色或紫色。在湿度大时,病 斑上会产生深褐色或黑色的霉状物。

烟草常见病害防治

烟草常见病害防治

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轮作、加强田间管理等措施 。同时可使用杀线虫剂进行防治。
03
烟草病害的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
根据当地病害发生情况,选用对相应 病害抗性较强的品种。
轮作制度
避免连作,实施轮作制度,降低病害 的传播和蔓延。
种子消毒
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如采用 温水浸种、药剂拌种等方法,以消灭 附着在种子表面的病菌。
THANKS
感谢观看
案例四:烟草线虫病的农业防治措施
总结词
烟草线虫病是由线虫引起的病害,对烟草的根部造成 严重损害。农业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线虫的数量, 降低线虫病的危害。
详细描述
农业防治措施包括轮作、深耕、施肥等措施。轮作可 以减少线虫的数量,减轻线虫病的危害。深耕可以破 坏线虫的生活环境,减少线虫的繁殖场所。施肥可以 增加土壤的营养成分,提高烟草的抗病能力。此外, 选用抗病品种也是有效的农业防治措施之一。
02
烟草常见病害及症状识别
烟草病毒病
症状识别
烟草病毒病是一种系统性病害,通常在烟株生长中后期出现。病株表现为叶片出现褪绿斑、花叶、畸形等症状, 有时还伴有坏死斑。
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轮作、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残体等措施。
烟草真菌病
症状识别
烟草真菌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常见的有炭疽病、猝倒病等。病株叶片出现褐色或黑色斑点, 组织坏死,叶片脱落。
烟草常见病害防治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 烟草病害概述 • 烟草常见病害及症状识别 • 烟草病害的防治方法 • 烟草病害的预防措施 • 烟草病害防治案例分析
01
烟草病害概述

烟草病害

烟草病害

发病规律
20~30 ℃是病发生的适宜温度。在温 度湿度较高的条件下,以及苗床排水不 良,大水漫灌,烟草过密时,均易诱发 病害。
分标题二 分标题三
烟草碳疽病
症状
病原与发 病规律
防治 措施
苗期防治措施
烟草苗期的炭疽病防治应从苗床无菌 ,烟 种无病 , 注意管理考虑 , 必要时辅以药剂防 治。
(1)苗床无菌 ( 苗床的选择及苗床卫生 ) 。选择地势较 高 , 背风向阳 , 排水良好的无病地作苗床 , 并要求远离菌源 基地 ( 烤房、烟仓库和菜园等地 ) 施用不带菌的肥料和灌 溉水 ,必要时进行土壤消毒 , 苗床地整地要细、平 , 不顶水、 不跑水。 (2)烟种无病 ( 选用无病烟种和种子消毒 ) 。 ①采种 : 在无病田无病烟株上采种。 ②种子消毒 : 为了保证烟种不带病菌 , 可用 0. 1% 硝酸银 , 或 0. 1% 硫酸铜 , 或 2% 福尔马林液浸种 10 min, 然后洗干 净凉干 , 催芽播种。
烟草炭疽病
烟草炭疽病 症状
病原与发 病规律
防治 措施
苗期症状
烟苗叶片 上出现水渍状暗绿色小点 , 逐渐扩大成 2 ~ 5 mm 边缘暗褐色稍隆起、中间凹陷呈白、黄白 或黄褐色的圆形病斑。叶片幼嫩或天气多雨时 , 病斑 黄褐色 , 有时有轮 ; 气候潮湿时病斑上产生小黑点 ; 病 斑密集时 , 互相合拢 , 使叶片枯焦。叶片老化或天气 干燥时 , 病斑白色黄白色 , 无轮纹和小黑点。茎部、 叶脉上的病斑呈纺锤形 , 最初呈水渍状的绿色 , 随后 变灰暗下陷 , 中间常开裂呈黑褐色。
(4)药剂防治。施药的时期要根据病害发生的规律、 气候变化的情况和病害的严重程度决定。烟草出 苗后 , 当日平均气温上升到 12 ℃时 , 要做好药械 的准备 , 出现病情并伴有阴雨天气 , 要立即施药。 发病前用 1 ∶ 1 ∶ 150 波尔多液进行预防 ; 发病 后用 50% 退菌特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或 75% 百菌 清可湿性粉剂 500 ~ 800 倍液防治 , 亦可用 80% 代森锌 500 ~600 倍液防治。在烟苗长出 2 片真 叶以后 , 每隔 7 ~ 10 d 喷药 1 次 ; 防治时要掌握 苗小药液浓度小 , 苗大药液浓度大的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病因素
烟草花叶病的发生与否及其危害程度受气候 条件,耕作制度,栽培管理水平以及蚜虫介体的发 生与危害情况等因素的影响. 气候条件:气候因素影响烟株的生长发育和感病性 以及病害的潜育期和传毒介体蚜虫发生,危害与迁 飞. 耕作制度和栽培管理水平:连作或与茄科作物套种 使毒源增多,发病率和发病程度明显增加.苗床期 采用感病的烟叶花,烟杈及同科作物茎杆沤制的粪 肥作追肥,发病率高达50%以上. 传毒介体:蚜虫介体的发生和危害与病情呈正相 关.
烟草黑胫病 Tobacco black shank
烟草黑胫病于1896年首次发现于印尼的爪哇,现已 是世界性烟草的重要病害之一. 我国于1950年发现于黄淮烟区,目前全国大部分烟 草种植区均有此病发生.其中安徽,山东,河南, 云南,贵州和福建等省发生较为普遍,危害较重. 在重病区或重病田块,尤其是多雨年份,一旦发病 后,病情扩展蔓延速度很快,往往在1~2周内可导 致植株死亡,甚至整田毁灭,造成绝收.
烟草病害
我国记载的烟草病害有近40种. 在烟草苗床期,炭疽病危害最重,其次是立 枯病和猝倒病; 在大田生长期,花叶病和黑胫病发生最普 病,危害最严重. 在高温高湿的烟草种植区,青枯病常严重发 生,并造成毁灭性危害. 此外,赤星病,蛙眼病,白粉病,根结线虫 病等在局部地区也造成一定危害.
烟草花叶病 Tobacco mosaic
发病因素
烟草黑腔病的发生及危害与气候条件,品种抗 病性,栽培管理和土壤因素等关系密切. 1,气候条件 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害的发生与流行. 2,栽培管理 苗床中播种过密,浇水过多,烟田管 理不当,烟田连作,用病残体作肥料,排水不良等都 容易诱发病害的发生. 3,品种 烟草品种间对黑胫病的抗感病性存在明显 差异,感病品种的不同生育期对病菌侵入的反应也不 相同.
烟草赤星病 Tobacco brown spot
赤星病是我国烟草种植区普遍发生的一种常 见病害,一般烟田发病率为5%一10%,重病田 达10%一20%,严重发病田块可达50%以上.
症 状
本病主要发生在烟草生长中后期,一般自烟草打顶 期开始发病.下部叶片上先出现深褐色小圆点,扩 大后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病部有同心轮纹,周缘有 一狭窄的鲜黄色晕圈.条件适宜时,病情加重,病 斑相互联合,使全叶成为碎片.随着烟草植株的成 熟,病害逐渐向上部扩展蔓延. 此病常在烟茎,叶中脉,花梗与葫果上产生大量深 褐色或黑色斑点. 潮湿条件下,病斑表面产生探褐色至近黑色霉状物 (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
症 状
感染烟草花叶病毒(TMV)的植株的典型症状是花 叶,最初在嫩叶上发生脉明,即沿脉的组织变成淡 绿色,以后形成局部枯死的或失绿的环斑,几天后 就形成"花叶",即叶片色泽浓淡不均. 病毒侵入后在叶片内大量增殖,使部分组织细胞增 多或增大,致使叶片厚薄不匀,皱缩扭曲呈畸形, 缺刻较深,严重时叶尖呈鼠尾状. 早期发病烟株节间缩短,植株矮化,生长缓慢,重 病株的花变形,蒴果小而皱缩,种子多数不能发 芽.接近成熟的植株染病后,只在顶叶及杈叶上表 现花叶,有时有1—3个顶部叶片不表现花叶,但出 现坏死大斑块.
症 状
烟草黑胫病俗称"黑秆疯","瘟兜","腰烂病"等.从 苗床期到大田生长期均能发生,主要在成株期危害. 烟株的各个部位均可受害,主要受害部位是成株的茎 基部和根部,发病后通常整株死亡.病菌偶尔也能侵 染烟株叶片. 病茎髓部因病菌产生毒素作用而变黑,变褐,干缩, 分离成"碟片"状,犹如笋节,片层间生有白色疏松絮 状物 (菌丝,孢囊梗和孢子囊),潮湿时,病茎外表 可见白色絮状物.片层状髓是黑胫病的特征症状. 烟草不论什么时期发病,烟株叶片均自下而上逐渐发 黄萎蔫,直至枯死.病株易拔起,茎秆表面和嵌部呈 黑褐色,潮湿条件下,病部长出稀疏的白色态层.
由黄瓜花叶病毒(CMV)引致的疱斑花叶病,初期症 状也是叶脉透明,几天后变为花叶,叶片变窄,扭 曲,表皮茸毛脱落,失掉光泽.有的病叶粗糙,发 脆如革质状,叶基变长,侧翼变狭变薄,叶尖细 长.有的病叶叶缘常向上卷曲,时常出现黄绿或深 绿病斑,这是一个特征. 受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PVY)侵染的烟草, 发病初期新叶上也出现脉明症状,其后形成系统花 叶,感病烟株明显矮化,叶片皱缩,向内卷曲. 在自然条件下,烟草花叶病多由几种病毒的复合侵 染所致,病株症状也相当复杂. 在特定鉴别寄主上的表现:CMV侵染心叶烟和曼陀罗 时呈现系统花叶,在苋色黎和中国豇豆上则产生枯 斑.TMV侵染心叶烟和曼陀罗时表现褐色圆形局部枯 斑
初侵染源: TMV:土壤,种子,土杂肥带TMV的病残体或其他越 冬寄主植物,都是烟苗期的初侵染源,烤晒后的烟 叶,烟末以及纸烟中的烟丝等,也可以成为TMV的初 侵染源. CMV:不能在干叶内存活,主要在冬季蔬菜或多年生 杂草等植物中越冬,次年春季由蚜虫传播到烟草 上,非持久性传毒. PVY:与CMV相似,在干燥叶片和病残体中不能长期 存活,病毒主要在茄科植物和某些杂草上越冬.
病原物
病原物为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e (Fr.)Keissler],半知菌亚门链格孢属. 菌丝体透明,有分枝.病组织上长出的分生 孢子梗上串状着生褐色的分生孢子;接近孢 子梗的分生孢子较大,多胞,呈倒桂锤形, 略弯曲或直,在孢子链末端的孢子较小,双 胞,椭圆形或豆形.
烟草花叶病在世界各产烟区均有发生,以西欧烟 区发病较为严重而且普遍. 我国烟区东北三省,云南,福建,湖北,湖南, 四川普遍发生,但以东北三省,云南和湖北鄂西 发生最重. 烟草花叶病对烟叶造成的损失,因烟株受侵时期 而有所不同.如果在移栽前后被侵染,烟株不能 正常发育,植株不能及时开秸开片,损失可达50% 左右,旺长期感病对产量影响较小,现蕾期受害 对产量和质量影响不明显.
合理安排作物茬口:烟草与麦类或玉米等作物套 种,具有明显的防病效果. 加强栽培管理:苗床应选用2年以上未种烟草及茄科 植物,远离菜田的地块.选用从无病田无病株上采 收的种子,或用0.1%硝酸银液浸种l0分钟,浸种后 要反复冲洗.间苗,定苗前要用肥皂将手洗干净, 发现病株及时拔除. 治蚜防病:在CMV和PVY占有一定比例的烟草花叶病 发生区,利用药剂防治传毒介体蚜虫,在一定程度 上可以缓解病情.
TMV
TMV
CMV
PVY
寄主范围:TMV包括36科350种植物, CMV包括45科 124种植物.它们有许多共同的寄主,如茄科的烟 草,番茄,茄子,辣椒,藜科的菠菜塔.但也有不 同的寄主,如TMV通常不侵染瓜类和禾本科植物, 而CMV能侵染瓜类和一些禾本科植物(如小麦,玉 米).
病害循环
发病因素
赤星病的发生流行与气候因素,栽培管理 及品种抗病性等关系密切. 1,气候因素 在7月下旬至8月下旬,由于气温 偏高,病害潜育期缩短,是赤星病发生流行 的关键时期.如果此期降雨次数多,雨量 大,尤其是暴雨过后,烟田湿度大,往往导 致病害暴发,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2,栽培管理 3,寄主抗病性 4,菌源量
病害循环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残体上越冬,也可在 枯死的杂草上越冬,成为来年的初侵染源. 当环境条件适宜时,越冬的病菌开始生长发 育并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通过气流传播 到大田烟株上.在适宜温度和湿度下,降落 至烟株的分生孢子萌发产生芽管,从叶缘或 伤口外侵入. 病菌通常只能侵染烟株下部的衰弱叶片,发 病后,病部产生的分生孢子逐渐侵染烟株的 任何部位.病菌分生孢子借气流不断传播, 扩展.
传播途径: TMV主要是在农事操作中借人手和工具的机械接触传 染所致;TMV一般不能由介体直接传毒. 传播CMV的蚜虫主要有桃蚜和棉蚜等.蚜虫以非持久 性方式传毒.CMV也很容易通过机械方式传播,田间 各种农事操作或其它途径对烟株造成的微伤都具有 传病作用. PVY主要由蚜虫传染,以桃蚜为主.但也能通过机械 传染.
病原物
引致烟草花叶病的病毒主要有烟草花叶病毒 Tobacco mosaic virus ,TMV,黄瓜花叶病毒 Cucumber mosaic virus, CMV和马铃薯Y病毒 Potato virus Y, PVY.分别属于烟草花叶病毒属 (Tobamovirus),黄瓜花叶病毒属(Cucumovirus) 和马铃薯Y病毒属(Potyvirus). 1. TMV 粒体杆状.增殖适温为28~30 ℃,钝化 温度为93~98 ℃,稀释限点为107. 2. CMV 粒体球状.钝化温度为65~70℃;稀释限 点约104,体外存活期为3~4天. 3. PVY 粒体线形.钝化温度为55~65 ℃,稀释 限点为103,体外存活期为1~2天.
防 治
防治烟草赤星病应采取以选用抗病品种和加 强栽培管理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 措施. l,因地制宜,合理选用抗(耐)病品种 2,加强栽培管理 3,化学防治

病原物
烟草疫霉烟草变种 Phytophthora nicotianae Breda de Hean var. nicotianae,鞭毛菌亚门疫霉属. 菌丝体无色透明,无隔膜.孢囊梗从病组织气孔伸 出,单生或2~3根束生,顶生或侧生孢子囊;孢子 囊梨形或卵圆形,老熟时顶端有一乳头状突起,在 适宜条件下产生5~30个游动孢子;游动孢子椭圆形 或肾形,侧生2根不等长的鞭毛,遇寄主时鞭毛脱 落,萌发产生芽管侵入寄主.在较高温度条件下, 孢子囊可直接产生芽管侵入寄主.病菌可产生圆 形,黄褐色的厚垣孢子.在我国自然条件下,尚未 发现卵孢子. 病菌喜高温高湿.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10~36C,适 温为28~32C.孢子囊形成的温度范围为13~35℃, 最适温度为25一30℃.游动孢子活动与萌发的温度 范围为10~34℃,最适温度为2O℃.
防 治
烟草花叶病的防治应从清除毒源着手,采取选用 抗病品种,合理安排作物茬口,加强栽培管理和药剂 防治蚜虫等综合措施. 清除毒源:对于TMV的防治要采用减少浸染来源,强 化栽培措施将病害的发生控制在最低限度. 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不同的烟草发病程度有显著的 差异.选生长势强,发育速度快,适应当地条件的耐 病品种如辽44,6315,广黄54,176,Nc89,G80等, 注意高抗品种的选育.以及利用转基因抗病品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