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贵树种红椎的种植管理技术研究
珍贵树种红椎的种植管理技术探讨

珍贵树种红椎的种植管理技术探讨红椎(学名:Pterocarpus santalinus)是一种珍贵的树种,它因为其中所含的红色素被广泛用于药材和木材的生产中,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
在我国,红椎的种植逐渐兴起,但是种植管理技术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围绕红椎的种植管理技术展开探讨,希望能够为红椎的种植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一、选址和土壤条件选址是种植红椎的第一步,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才能保证红椎的生长和发育。
首先要选取阳光充足、气候适宜的地方进行种植,红椎喜欢温暖而湿润的气候,对于温度要求比较高,所以要尽量选择在温暖地区进行种植。
在土壤条件方面,红椎对于土壤的要求也比较高,它喜欢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酸性土壤的种植效果更佳。
在选址和土壤条件方面,要特别注意选择具有优质土壤的地方进行种植,这样才能够确保红椎的生长状况。
二、种子选取和播种时间在进行红椎的种植时,选择优质的种子至关重要。
好的种子不仅能够确保红椎树的品质,还能够确保红椎的生长和发育。
一般来说,红椎的种子要选择种质优良的、外观完好、没有发霉、发芽率较高的种子进行播种。
对于种子的储存也要求细致,要选择通风干燥的地方进行储存,确保种子的保存期。
在进行播种时,一般选择春季和秋季进行播种,这个时候气温适宜,有利于红椎种子的生长。
三、灌溉和施肥管理红椎是一种喜欢湿润环境的树种,所以在灌溉管理方面要注意给予足够的水分。
在干旱季节,要适时给红椎浇水,保持土壤的湿润。
但是要注意避免灌溉过量,以免造成树木根部窒息和疾病的滋生。
在施肥管理方面,要选择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进行施肥,以提高土壤的肥力,促进红椎的生长。
但是在施肥时也要注意控制肥料的用量,防止施肥过量对红椎的生长造成伤害。
四、病虫害防治在红椎的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防治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只有有效预防和控制病虫害,才能保证红椎的生长和品质。
在病虫害的防治方面,首先要做好田间杂草的清除工作,减少病虫害的滋生。
红椎林种植技术及管理措施浅析

红椎林种植技术及管理措施浅析近年来,红椎林种植已成为众多植林园区的热门选择之一,因其在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均有着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前景。
而切实有效的红椎林种植技术和管理措施则是确保红椎林能够良好生长和发展的关键之一,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进行浅析。
一、选址技术红椎林种植的选址应符合以下条件:土地要求排水性好,且土壤要求为砂土或黏砂土、酸性土,同时地势不太过平坦,易于雨水的流通,有良好的疏散功能。
此外,选址要考虑气候条件,宜选在年均气温为15℃-21℃,年降水量为1000mm-2000mm的地带。
二、营造生态环境的技术首先,深翻实体肥料,每亩使用施入时间已很早的30千克饼肥和200千克鲱鱼骨粉,再施入新时期人工肥料50千克,以便合理增施养分,提高土地肥力。
同时还需注意栽种草,可以用特制的草种或者自然生长的草,草地不仅可以保持土壤水分、阻拦风沙、防止蒸发,还可以利用草地年复一年的自然分解作用,不断从而保证土壤肥力,提供养分供红椎林生长。
三、管理方案的技术在红椎林的管理方案中,应以剪枝、清迹、改善森林土地、防治病虫害和森林防火为主要措施。
剪枝:红椎林的枝条较长,容易使森林内部失去光照,影响林下植物的正常生长。
用剪刀按照树型剪去影响光合作用的大树枝,使林下光照强度适中。
清迹:红椎林生长较快,地面垃圾很快就会堆积成一只淤泥山。
清迹操作是为了打开路径,方便大型机械进入,进行森林的土地治理和森林的光照度提高。
改善森林土地:改善红椎林土地,主要是通过选用较高养分的油菜种植互作,来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地粘性和分配养分等。
防治病虫害:应加强消除红椎林的鼠害和昆虫害,以预防和减轻红椎林倒伏、腐烂发生,影响红椎林的生长发育。
森林防火:森林防火是极其重要的,要在金水河出入口必须安装消防器材,并且要在森林树皮较厚,容易燃的地方加装灭火器具。
四、收获技术在红椎林的收获方案中,应根据树龄和树高,选择合适的收获机器进行收割。
需要注意的是,在收割期,还要注意清理地面上的垃圾和腐烂树枝,以免妨碍红椎林后续的生长。
红椎林种植技术及管理措施浅析

红椎林种植技术及管理措施浅析红椎林是一种优良的中药材,具有多种保健功效,对人体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
红椎林生长要求严格,在种植上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以保证其生长和品质。
一、土壤选址和改良红椎林喜欢在土壤肥沃、排水良好、温度适宜的环境中生长。
在选址时应该选择有机质含量高、酸碱度适宜,深厚、疏松、透气、保水性较好的土壤。
主要的土壤类型为壤土或黄棕壤。
如土壤酸度较高,可选择在泥炭地或森林沼泽地等土壤条件适宜的地方进行种植。
在选址后,可采用翻耕、施肥和中耕等方法改良土壤,以提高红椎林的生长质量和产量。
二、育苗管理红椎林育苗期一般在春季进行,一般采用播种或插条法。
播种时,宜选用麦秸、杉针等松软的床材,将红椎林种子均匀撒在床面上,覆盖一层床材即可。
插条时,宜选用较为成熟、生长健壮的红椎林枝条,插入育苗床中并浇透水分。
育苗期间应及时浇水、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以保证苗木健康生长。
三、田间管理红椎林种植后,需要进行定期的管理。
如按要求种植,则生长初期较慢,树冠较小。
一般需要在4-5年左右进行初次修剪,去除根部病虫害、枯死、虚枝等。
成材期进一步加强树冠修剪,使枝叶得到充分阳光照射,增强红椎林树干和树冠的强韧度。
对于生长缓慢、树冠开展不良的红椎林,应适当施用氮、磷、钾肥料,促进其生长发育。
四、病虫害防治红椎林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如蚜虫、缢管虫、螟虫、霜霉病和根颈腐病等。
对于病虫害的防治,主要是采用药剂喷洒和自然防治相结合的方式。
药剂喷洒宜选择无机农药和低毒性、绿色环保的有机农药,切忌滥用劣质药剂或使用过期药剂。
自然防治可种植调节性植物,控制有益昆虫的繁殖,增加有益微生物对病害的防治作用。
综上所述,对于红椎林的种植,除了选择适宜的土壤、采用科学的育苗技术外,还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的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只有不断完善这些技术和措施,才能保障红椎林的正常生长和高品质的产量。
珍贵树种红椎的种植管理技术探讨

园 林 园 艺2021年第6期新农民珍贵树种红椎的种植管理技术探讨莫绍锋(融水苗族自治县国营贝江河林场,广西 融水 545300)摘要:红椎属于珍贵的热带造林树种,红椎树种的各个发育与生长阶段都必须依靠树木种植管理的技术支撑手段。
从树木种植管理的角度来讲,对于红椎树种首先需要通过加强种植管理技术,筛选优良种子,充分保证红椎树种的优良经济性能得以实现。
并且还要密切关注红椎树种的各个不同树木生长阶段,结合因地制宜的树木种植管理思路来完善红椎植物疏松施肥、林区除草、防控病虫害以及树木移植环节中的管理技术手段。
关键词:珍贵树种红椎;种植管理;技术要点作为优质的速生树种而言,红椎的珍贵树木品种目前已经被种植于热带林业区域,对于林区土壤改良以及区域水土保持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红椎木可以作为宝贵的木材资源。
林业技术人员对于种植栽培红椎珍贵树种的各个阶段环节都要重视日常管理,确保将种植管理手段贯穿在红椎树种的整个生长周期范围内。
1 珍贵树种红椎的植物特性作为热带乔木中的速生优质树种而言,珍贵的红椎树种本身具备坚硬的木质以及较快的树木生长速度,同时对于存在腐蚀成分的热带酸性土壤具备良好抵抗性。
在目前的现状下,珍贵的红椎树种已经被种植于亚热带林区以及热带林区,充分展现了区域土壤形状改善以及林区水土保持的重要实践意义[1]。
从植被品种的特殊生存区域以及生长习性角度讲,最好选择肥沃深厚的山坡中下部或半阴半阳的坡地造林;山坡上部及山脊土壤贫瘠以及砂石分布密度较高的地方不宜选用。
红椎品种在进入快速生长期以后,应当定期疏松林区种植土壤,对于湿润与温暖的种植土壤环境予以有效的保持。
2 珍贵树种红椎的种植管理技术实施要点2.1 树种采集与栽培选择15年以上并经省级以上审定的树干高大长势旺盛优良母树采种。
树种成熟总苞开裂种子自然脱落,对于未经害虫啃食的红椎掉落果实必须要及时进行收集,以备次年再次进行红椎种植处理。
具体在存储红椎品种时,最好将沙土层包裹在红椎种子的外侧,进而起到种子保湿与保暖的重要作用[2]。
珍贵树种红椎的种植管理技术探讨

珍贵树种红椎的种植管理技术探讨作者:陈荣胜来源:《南方农业·中旬》2019年第05期摘要红椎作为一种十分珍贵的树种,由于能够散发大量热能,在生长属性上属于速生优质树种,具有强大的萌发力,并且能够保持水土和改良土壤,在我国被视为优良的薪炭材树种进行广泛种植。
基于此,针对当前红椎的种植环境特点和使用价值进行简要分析,并以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探究红椎的的种植管理技术,希望能够为其他地区的红椎种植和管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红椎;环境特点;使用价值;种植管理技术中图分类号:S792.17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ki.1673-890x.2019.14.019红椎作为我国的珍贵树种之一,有非常高的利用价值,已广泛应用在很多领域。
同时,红椎具有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木质较硬、耐腐的特点,是一种珍贵树种,主要种植在我国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台湾省等南方地区。
1 红椎概述红椎属于一种乔木,主要分布在福建省东南部(南靖县、云霄县)、湖南省西南部(江华县)、广东省、海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红水河南段)及云南省南部、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墨脱县)等海拔30~1 600 m缓坡及山地常绿阔叶林中地区[1-2]。
在生长环境方面,红椎喜欢稍微有点干燥及湿润的环境,尤其是一些亚热带季风地区,由于受季风影响较大,能够为红椎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在生长地形方面,红椎多生长在一些由花岗岩、变质岩、沙页岩等母岩发育而成的、土层深厚较深、排水性良好的酸性壤土或轻黏土(砖红壤、赤红壤和红壤),不宜在砂质土、贫瘠的石砾土、山瘠、土层薄的重壤土和排水不良的土壤上种植;应选择光照充足、降水较为充沛的迎风坡,对于广西地区而言,广西柳州地区地势属于山地丘陵地带,特别适合种植红椎。
红椎具有多种商业用途,经济价值高,已经成为了我国工业、农业、药材的重要原料之一。
同时,红椎木材较粗壮且少有弯曲,加上具有抗腐蚀性,因此已经成为当今工业领域最炙手可热的木材原料,被广泛应用在房屋建筑、家具生产、汽车产业、农业等多领域,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珍贵树种红锥育苗造林技术试验

珍贵树种红锥育苗造林技术试验
珍贵树种红锥育苗造林技术试验是为了研究和改良红锥树的育苗和造林技术,以提高红锥树的种植效果和生长质量。
以下是一般的珍贵树种红锥育苗造林技术试验的步骤:
1. 种子采集:选择健康成熟的红锥树种子进行采集,确保种子的质量和生存力。
2. 种子处理:对于红锥种子,可以进行浸泡、水洗、热水处理等方法进行消毒和催芽,以促进种子的萌发和发芽率。
3. 育苗材料准备:准备育苗所需的容器、育苗土壤和肥料等材料。
根据种子数量和种植密度,准备相应数量的育苗容器,并选用适宜的育苗土壤。
4. 种子播种:将处理好的红锥种子均匀撒播在育苗容器中,覆盖一定厚度的育苗土壤,以保持适宜的湿度和养分供应。
5. 管理育苗:在育苗期间,需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并控制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
及时除草、松土和施肥等管理措施也需要注意。
6. 移栽造林:当红锥苗木生长到一定高度和生态环境适宜时,可以进行移栽造林。
选择合适的造林地点和间距,将苗木移植至预先准备好的地坑中,保证苗木的生长环境。
7. 管护和保护:在红锥树的早期生长阶段,需要进行适时的灌
溉、施肥和除草等管理工作,以保证苗木的生长健康和生存率。
通过以上步骤的试验,可以探索适合红锥树育苗和造林的最佳技术,提高红锥树的生长质量和繁殖效果,保护和利用珍贵树种资源。
红椎林种植技术及管理措施浅析

红椎林种植技术及管理措施浅析红椎林是一种常见的常绿树种,生长于我国东南部的森林地区。
红椎林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生态价值,广泛应用于木材、造纸、家具等方面。
但是由于其生长速度慢、抗病虫害能力较差,种植、管理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措施,以保证红椎林的生长和发展。
一、种植技术(一)地块选择选择红椎林种植地块时,应优先选择地势平缓,土壤肥沃、松软,排水良好的场地。
避免种植在土地沙质、碱性、含有毒害物质等质量差的地方。
(二)播种和移栽红椎林的播种期为春季和秋季,播种前应该先进行干腌,即将种子放入盐水中浸泡一定时间,以去除杂质和提高播种成功率。
移栽时间一般选在春秋季节,尽量避免在夏季移栽,以免影响树木生长。
(三)施肥红椎林生长慢,肥力相对较低,所以施肥是种植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施肥量应该根据当地土壤条件、气候、树龄等情况推算,一般需施用有机肥、磷酸盐、硫酸铵等复合肥料。
(四)灌溉红椎林对水分的需求量较大,一般每年需要灌溉2-3次,并且每次灌溉要充分而均匀地覆盖整个树冠范围,保证树木受到充足的水分保障。
二、管理措施(一)修剪红椎林在生长过程中需要进行适当的修剪,促进树木分枝和侧芽发育,增加叶面积、光合作用能力和生长速度。
同时也要及时剪除萎黄、枯枝、枝叶过密的树冠,以增加透光率和空气流通量。
(二)防治病虫害红椎林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真菌、虫害的侵袭,给树木带来损害。
因此,在种植过程中应采取预防措施,包括定期喷雾杀虫剂、清除附近的病虫源、及时修剪与清除树枝等。
(三)防火红椎林地很容易发生森林火灾,给树木带来极大损害。
因此,要加强森林防火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并且建立科学规范的森林火灾防范制度,加强火灾监控、提高应急能力,保护森林资源。
总之,红椎林种植过程中需要注意多种因素,才能够促进树木的持续发展和应用价值的发挥。
需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求,加以合理的规划和执行,确保红椎林的生长、发展和健康。
珍贵树种红椎的种植管理技术探讨

珍贵树种红椎的种植管理技术探讨珍贵树种红椎,又称红椎木,是一种极为珍贵的树种,因为其木材质地坚硬,纹理美观,耐腐蚀性强,被誉为“世界木材之王”。
红椎木在家具、地板、建筑材料等方面有着广泛的运用,因此市场需求量大,同时也因此而受到了过度采伐和破坏。
为了保护这一珍贵的树种资源,必须加强对红椎木的种植管理技术探讨,以便更好地进行种植和管理,提高红椎木的产量和质量。
本文将从红椎木的适生环境、种植方法、管理技术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红椎木的种植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适生环境红椎木是一种喜欢温暖湿润气候的树种,通常生长在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区。
它对土壤要求并不苛刻,但偏好深厚、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对酸性土壤适应性较强。
选择种植红椎木的地点应该是在气候温暖、降雨充沛、土壤疏松的山地或丘陵地带。
在适生环境方面,红椎木的生长需要大量光照和水分,因此要选择光照充足、雨水充沛的地区进行种植和管理,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红椎木的生长和成材。
二、种植方法1.选种。
优良的种子是种植成功的基础,应当选择生长良好、品质优良的红椎木进行种子收集。
在采集种子时,要选择健康的树干和枝条,以确保种子的质量。
2.育苗。
红椎木的育苗方法可以采用直播法和定植法,一般选择春季进行。
直播法即将种子直接撒播于育苗箱或苗圃,每平方米最好不超过400-500粒种子。
定植法则是将育苗培育成苗后,再进行定植。
3.管理。
在育苗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土壤湿润,避免土壤干旱和过湿。
适当加强通风和光照,有助于红椎木幼苗的生长。
三、管理技术1.施肥。
红椎木生长期需要充足的养分,因此在生长期间要注意适时施肥。
一般建议每年春季和秋季各施一次有机肥,以促进红椎木的生长。
2.修剪。
在红椎木的生长过程中,要定期进行修剪,保持树冠的形状和通风透光性。
对于多余的树枝和叶子要及时修剪,以确保木材的质量和产量。
同时要注意避免剧烈修剪,以免对树木造成伤害。
3.病虫害防治。
红椎木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危害,对此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珍贵树种红椎的种植管理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19-08-15T15:03:48.603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19年6期作者:徐洲道
[导读] 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导致红椎生长速度缓慢,抗病能力差。
因此,对珍贵树种红椎的种植管理技术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河源市龙川县林业局广东河源 517300
摘要: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促使现阶段我国林业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此种背景下,如何提升林木生长效率与质量,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红椎作为一种珍贵物种,因为其应用价值较高,所以种植与管理工作必须规范。
基于此,本文以下内容从不同角度与阶段,对红椎的种植管理技术进行了研究,希望可以推动我国林业事业稳步发展。
关键词:红椎;采种;育苗;造林
引言:红椎作为一种稀物种,其应用范围较为广泛,所以近几年红椎的种植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而作为一种南非树种,该类树木对于环境以及种植管理的要求较为苛刻,就目前种植情况而言,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导致红椎生长速度缓慢,抗病能力差。
因此,对珍贵树种红椎的种植管理技术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1采种
从红椎树木的基本生长情况而言,该类树木生长时间较长,大概生长到20a左右才会一次开花,并且花期较长,通常情况下为5个月左右,同年11月份左右才会结果,12月份左右果实成熟。
红椎果实的成熟度可以通过观察总苞形态进行确定,完全成熟时总苞外部会开裂,之后果实将会自行坠地。
鉴于此,种植管理者必须在果实落地之前做好采摘工作。
一般而言,采摘下来的果实需要立即种植,如果种植条件不允许,可以应用沙藏法进行存储。
存储需要及时,以免果实腐烂。
需要注意,红椎果实在成熟期间,容易遭受象鼻虫等危害,因此应该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保证果实质量。
2育苗
育苗是最为基础的一个环节,但是对红椎苗木质量的影响最为直接。
通常情况下会选择在采种第二年进行育苗,并且在5月份左右开始播种。
播种的方式大多选择“条播”方法,并且种植密度不能过大。
为保证红椎木育苗质量良好,所以会对土壤进行严格控制,一般选择原木树下的新土,可以提升育苗成功率。
在育苗活动持续1a时,红椎苗木大概为40厘米左右,此时需要对苗木根系进行观察,如果根系中没有形成菌根,证明育苗失败。
除此之外,红椎木的遮阳处理需要及时,规定强光照射率低于20%。
苗木超过40厘米之后即可定植,定值时需要保证苗木根系4~8厘米左右的位置营养成分充足,因为4~8厘米位置是红椎苗木根系最为发达的地方。
3造林
整地:在造林开始之前需要对林地进行修整,清除区域内的杂草与灌木。
需要注意,红椎木林地可以采用集中烧毁的方法进行处理,但是不能采用炼山的方式进行整地。
整地采用的土地处理方法大多为穴垦,穴的实际规格为50x50x50厘米的正方体[1]。
如果种植区域为缓坡地带,同样可以采用以上方法进行,需要按照环山方式进行,开垦的带宽为1.2~1.5m,全垦深度应该为20cm,以上内容全部完成之后才能进行挖穴,此时穴规格应该更改为40x40x4厘米,开垦的带面呈现梯田形状。
之所以采用此种方式,是为了保证林地水土。
树木种植穴内需要进行清理,不能留有可见的石头与杂草。
为保证树木移栽之后的前期土壤质量,需要向种植穴中施加有机肥、复合肥以及磷肥,数量分别为1~2kg、250g、500g。
栽植:①红椎木的种植密度通常与立地条件相关,行间距通常为1.5x2米,或者是2x2米。
为保证移栽以及造林质量,通常选择一年生营养袋苗。
②如果栽植的苗木为裸根,需要对苗木枝冠以及根系进行修剪,之后需要沾染泥浆才能下土。
移栽应用的苗木应该在40厘米左右,并且生长情况良好,根系发达。
③栽植时需要先取下育苗袋,如果林地为平缓地势,应该将苗木种植在穴的正中央,如果种植地为陡坡林地,则苗木的栽植需要靠近上坡位置。
④栽植的深度需要比苗木根茎长度长3~5厘米左右,并且周围填土之后需要压实。
⑤栽植的时间通常为春节前后,最好选择在阴雨天进行种植。
如果栽植之后遇到干旱天气,需要及时进行浇灌,以求可以提升苗木成活率。
在栽植活动完成后的第二个月,需要进场检苗木生长情况,以便及时进行补苗。
修剪:修剪是种植管理中的重要环节,通常情况下需要做好以下内容:①如果林场苗木的林分郁闭超过0.7,并且苗木的下部枝条呈现明显衰弱特征,则需要及时进行修剪。
修剪的高度通常为整体树高的1/3。
②如果林分郁闭度在0.8以上,并且压木密度在20%左右,需要进行一次间伐,选择的间伐方法通常为“综合抚育间伐”。
除此之外,如果林木受到病虫害威胁,需要及时进行卫生间伐。
③结合红椎树木的基本生长情况而言,红椎大径材的培育时间通常在30~50年左右,因此一次大型间伐时间为10年左右,二次大型间伐时间在16年左右。
施肥:红椎木在进行施肥之前,需要及时清理周围杂草。
施肥活动主要集中在幼苗期,通常情况下会在造林同年的8月份进行一次施肥。
施肥种类为复合肥以及尿素,每株肥料数量分别为100g、50g[2]。
之后的5年时间,每年施肥一次,施肥时间在当年的五月份。
其后施肥主要以复合肥为主,第二年、三年、四年、五年施肥数量为100g、200g、400g、400g。
施肥应用的方法主要为“沟施法”。
除草:红锥幼林抚育宜根据造林地的杂草生长情况进行。
一般来说,造林当年8-9月结合施肥带状铲草抚育1次;第2、3、4、5年每年抚育2次(5月、10月)。
林分郁闭后可根据林地实际情况进行抚育。
抚育一般采用带铲或全铲法。
浇水:苗木栽植后,应烧透水一次,如遇干旱天气,栽植一月内应另浇水1-2次。
如造林面积大,人工浇水困难,造林苗木应采用营养袋育苗。
结论:综上所述,红椎作为一种源自于南非的树种,通常在我国广东、广西等地种植,对于这类树木的管理,应该从育苗期做好防范,一直到造林阶段都需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这样才能保证树木种植质量,为红椎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同时,红椎种植质量的提升,也可以带动当地红椎辅助产业发展,从而改善农民经济水平。
参考文献:
[1]尤业明,陈永康,廖树寿,黄雪蔓.南亚热带典型针叶林改造成乡土阔叶林后林下植物功能群的变化及其环境解释[J].生态学杂志,2018,37(11):3194-3201.
[2]何友均,梁星云,李智勇,邵梅香.南亚热带马尾松红椎人工林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及基于自然的森林经营[J].林业科学,2013,49(04):2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