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使用中的十大误区
标点符号用错的例子

标点符号用错的例子
标点符号是书写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使用正确可以使文章更加
清晰明了,但是如果用错标点符号,不仅会使文章含义模糊,而且可
能产生混淆和误解,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常见的标点符号用错的例子。
1、逗号的误用:逗号的作用是分割话题,如果使用不当,会造成
句子意思的误解。
例如:“小明家在学校附近,他每天步行上学”,
正确的写法应该是:“小明家在学校附近。
他每天步行上学。
”
2、句号的误用:句号用来表示句子的结束,在下一句话开始前,
需要换行,如果不使用句号,会使文章苍白无力。
例如:“你说对我
很重要,我相信你。
” 正确的写法应该是:“你说对我很重要。
我相
信你。
”
3、问号的误用:问号用于疑问句,用于表示疑问,如果没有疑问,不应使用问号。
例如:“你能看清这张图片?” 如果是表达陈述的话,应该改为“你能看清这张图片。
”
4、引号的误用:引号用于引述别人的话,引用书名、诗歌等,如
果使用不当,会产生歧义。
例如:"学习使人进步",正常情况下,应
该写成“《论语》中有一句话:学习使人进步。
”
在日常书写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文章的质量,
我们要时刻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尤其是需要注意标点符号的种类和
使用场合。
不要因为书写过程中的小错误,影响了整篇文章的质量。
常见标点符号错误用法

常见标点符号错误用法常见标点符号错误用法一.基本用法说出常用的10种标点符号。
二.常见的错误用法及举例1.有疑问词但非疑问句错用问号。
2.倒装句中问号、叹号前置之误。
3.概数误用顿号。
4.连词前误用顿号。
5.分句之间误用顿号。
6.分句之间误用顿号。
7.集合词语误用顿号。
8.联合词组不同层次的词语之间误用顿号。
9.冒号提示范围不清。
10.同一句中用两个冒号。
11.“某某说”后标点不明。
12.省略号和“等”“等等”同时使用。
13.句内括号与句外括号混淆。
14.不是书名滥用书名号。
三.要注意的问题第一,句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问号、感叹号七种符号书写时一般都占一个字的位置,标在紧靠文字的右边偏下的位置。
破折号和省略号占两个字的位置,写在行文中间。
引号的前后两部分各占一个字的位置,前半边标在文字的左边编上,后半边标在文字的右边偏上。
第二,书写换行时,句号、逗号、感叹号、问号、冒号、顿号、分号不能放在一行的开头,应该紧跟一句话的末了一个字。
引号的后半边不能放在一行的开头,同样,前半边也不能标在一行的末尾。
另外,省略号和破折号可以标在一行的开头或末尾,但是不能把一个符号分为两截分行书写。
练习:标点符号练习:1、去好呢还是不去好呢2、你看到什么了孩子3、我也不知道该不该去4、能否更上一层楼主要是看我们的努力程度怎么样5、再见吧亲爱的妈妈6、全体立正7、这孩子的嘴多巧李阿姨说8、冬冬王老师来了冬冬的妈妈说还不快给王老师倒杯水9、这回翻山使部队养成了一种新的习惯那就是用脸盆饭盒子茶缸煮饭煮东西吃10、她问我们饿了没有这一问正中了我们的心思11、他时而默读时而朗读时而背诵12、我在市场里买了桔子苹果青菜锤子钉子等东西13、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在化学系学习李萍考进了中等技术学校读机械制造专业我在百货公司工作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16、推开门一看呵好大的雪呀山川河流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白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17、不不你误会了他解释着我不是残疾人我是给别人送拐杖的说着他踢踢腿给老奶奶看车上的人都笑了18、图书馆里的书真多梅林童话上下五千年十万个为什么我都喜欢看19、她带走了落叶纸屑尘土和果皮留下了清新的空气与洁净的大地啊这不是王阿姨吗她是我原来的邻居20、他脸色苍白艰难地说水水说着就昏过去。
标点符号误用集锦:引号

标点符号误用集锦:引号范文一:引号使用错误集锦我们在写作中经常使用引号,但是一不小心就会用错。
下面我就列举几个关于引号的错误使用,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些许帮助。
1.中英文混淆在我们的写作中,我们时不时地用到英文单词或短语,这个时候我们要把这个单词或短语用引号圈起来。
但是有时候我们会将英语用中文的引号或者把中文语境下用英文的引号引用的词,这样的使用方法是错误的。
2.意思与语境不符当我们在写作中使用引号时,我们需要确保引用的内容和所在语境、意思相符。
如果内容没有相符的话,在读者看来就会变得混淆不清。
例如:小明说他“爱”汉语,但是他的口气并没有爱的味道。
这里,“爱”用了引号,但是句子却显得模糊不清。
3.不该使用引号的地方用了引号有时候在我们的句子中出现一些特定的词汇会反应特定的意思,那么我们需要增强这个效果的时候,我们可能会用到引号。
但是在一些情况下,这种方法可能会引起误解。
例如:这件事真的“很”严重,我会去处理。
当然,我们并不是在强调这件事不严重,而是想表达它极其严重,但是因为使用不当,却给人带来对事情的误解。
总的来说,引号的使用需要我们思维敏锐,用词准确,把握语境。
只有充分考虑这些要素,我们才能写出更准确、更恰当、更严谨的文章。
重点分析:文章主旨明确,全文分为引出主旨,提出问题,讲解误用事例,提出应该注意的要点四个部分,层次结构清晰,易于理解。
用词分析:文章用词精准、恰当,语言简练、易懂,让人耳目一新。
例如:“意思与语境不符”、“增强效果的时候”、“思维敏锐”等词语使用精准,能准确表达作者的意图。
范文二:引号误用集在我们的写作中,引号的使用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我们通常用它来标明所引用的句子,或者用它来放强调,但是错误的使用方法可能会毁坏一小篇文章的内容和风格。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经典的引号误用的情况。
1.多余的引号不必要的引号会破坏句子的本意,让人感觉不舒服。
如果你使用的是直接引用,那么请注明来源和时间,而不是错误地使用引号。
常见10种标点符号错误用法

常见10种标点符号错误用法标点符号是公文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公文起草者最容易忽视的部分。
本文归纳了常见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10种情况:常见错误一:多个书名号或引号并列时使用顿号分隔例1:小学一年级到二年级必读书目有《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也可以看一些带拼音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
(错误)小学一年级到二年级必读书目有《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也可以看一些带拼音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
(正确)例2:公安部门要切实加强校园“警务室”、“护学岗”、“安全网”建设,落实护校制度。
(错误)公安部门要加强校园“警务室”“护学岗”“安全网”建设,落实护校制度。
(正确)解析: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
若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宜用顿号。
常见错误二:在标示数值和起止年限时使用连接号不规范例3:陈某某大学本科四年(2004-2008年),毕业后成功就业。
(错误)陈某某大学本科四年(2004—2008),毕业后成功就业。
(正确)例4:要加快工程进度,确保科技园3-5年内建成。
(错误)要加快工程进度,确保科技园3~5年内建成。
(正确)解析:标示时间、地域的起止一般用一字线(占一个字符位置),标示数值范围起止一般用浪纹线。
常见错误三:在并列分句中使用句号后再使用分号例5:一是养老保险安置。
对进入企业工作的失地农民要同企业员工一样纳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二是医疗保险安置。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已建立,可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
(错误)一是养老保险安置。
对进入企业工作的失地农民要同企业员工一样纳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二是医疗保险安置。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已建立,可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
(正确)解析:分项列举的各项或多项已包含句号时,各项的末尾不能再用分号。
常见错误四:同一形式的括号套用例6:围绕政府半年工作开展回头看,认真总结上半年工作,科学谋划下半年工作。
十个标点符号使用规则及常见错误(十个标点符号使用规则及常见错误)

十个标点符号使用规则及常见错误(十个标点符号使用规则及常见错误)标点符号,是语文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小学入学时我们就开始学习,但很多同学到了高中,仍然用不好标点符号。
下面是十种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和常见错误,有分析、有示例,可以对照一下看自己有没有用错。
句号一句末尾用句号,语气平缓调不高。
读书见它要停顿,作文断句莫忘掉。
基本用法1.用于句子末尾,表示陈述语气。
使用句号主要根据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顿、带有陈述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
示例1: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示例2:(甲:咱们走着去吧?)乙:好。
2.有时也可表示较缓和的祈使语气和感叹语气。
示例1:请您稍等一下。
示例2:我不由地感到,这些普通劳动者同样很值得尊敬。
常见错误1.当断不断,一逗到底。
2.不当断却断了,割裂了句子。
如: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一个是设备落后,能耗高。
另一个是管理不善,浪费严重。
(“能耗高”后面的句号应改作逗号)问号有疑有问用问号,设问反问也需要。
遇它读出语调来,看书见它要思考。
基本用法1.用于句子的末尾,表示疑问语气(包括反问、设问等疑问类型)。
使用问句主要根据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顿、带有疑问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
示例1:你怎么还不回家去呢?示例2:难道这些普通的战士不值得歌颂吗?示例3:(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
)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精神。
2.选择问句中,通常只在最后一个选项的末尾用问号,各个选项之间一般用逗号隔开。
当选项较短且选项之间没有停顿时,选项之间可不用逗号。
当选项较多或较长,或有意突出每个选项的独立性时,也可每个选项之后都用问号。
示例1:诗中记述的这场战争究竟是真实的历史描述,还是诗人的虚构?示例2:这是巧合还是有意安排示例3:要一个什么样的结尾:现实主义的?传统的?大团圆的?荒诞的?民族形式的?有象征意义的示例4:但到底是称赞了我什么:是有几处画得好?还是什么都敢画?抑或是一种对于失败者的无可奈何的安慰?我不得而知。
公文写作中最常见的10种标点错误

公文写作中最常见的10种标点错误在公文写作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帮助传达正确的语义和修饰句子结构。
然而,在实际写作过程中,我们常常会犯一些常见的标点错误。
下面是公文写作中最常见的10种标点错误:1. 句号和逗号的混淆:事实上,句号和逗号是完全不同的标点符号,它们不能相互替代。
句号用于结束一个完整的句子,而逗号用于分隔句子中的不同成分。
2. 缺少句号:有时候在长篇公文中,我们可能会忽略句子的结束并忘记使用句号。
每个句子都应该以句号结束,以确保句子的完整性。
3. 冒号和引号的混淆:冒号(:)用于引出或解释后面的内容,而引号("")用于引用直接的语句或引用其他作者的话。
4. 分号的误用:分号(;)用于连接两个有关联的句子或短语,在公文中经常用于列举或准确说明观点。
然而,它不应该被用来替代逗号或冒号。
5. 破折号和连接符的混淆:破折号(-)用于表示某种突然的转变或强调,而连接符(-)用于连接两个词或短语。
6. 问号和感叹号的错误使用:问号(?)用于疑问句,而感叹号(!)用于表示强烈的情感或感叹。
7. 重复使用标点符号:在一句话中不应该重复使用标点符号,比如句号和逗号。
8. 括号的误用:括号(())用于插入额外的信息或解释。
但是,在公文写作中它们应该被谨慎使用,以防止造成歧义或影响句子的完整性。
9. 引号的错误使用:引号应该用于直接引用的语句或引述其他作者的话,而不应该被用于突出或强调某个词或句子。
10. 斜杠的错误使用:斜杠(/)往往被错误地用于替代其他标点符号,比如逗号、句号或冒号。
斜杠只应该在特定情况下使用,比如表示“或者”或表示日期。
为了避免这些常见的标点错误,我们在写公文时需要仔细审查和修订。
同时,可以查阅相关的标点符号用法指南,以确保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使公文写作更加准确和专业。
在公文写作中,标点错误可能给读者带来误解,影响公文的可读性和专业性。
为了帮助大家避免这些常见的标点错误,接下来将进一步介绍一些常见错误,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
常见误区10类+作文标点出错+人民日报总结常用错标点

几种不套用情况: 1、省略号和“等”不套用 2、“是”和破折号不可套 3、冒号和“即”不套 4、破折号和括号不套
形为"〔〕"即为六角括号
作文中标点符号的规范写法
(2)今年春季,这个省的沿海地区要完成3700万平方米的河堤加高 和河口截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十、标号与点号错位
1.引号与句末点号的位置。 (1)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
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 (2)引文不完整或引文作为自己话的一部分, 句末点号(问号、感叹号除外)放在引号外面。
八、加引范围不清。
使用引号,首先必须搞清加引的范围,既不能多引,也不能少引。
如:(1)耿大妈对儿子说:“大成,见人该问好就问好,该行礼 就行礼,别给人笑话,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
(2)当大阳完全被月亮的身影遮住时,与神女般若隐若现的“海 尔一波普”彗星相比,清晰的水星亮晶晶地伴在被遮黑的太阳旁边, 金星、木星也同时出现于天宇。(滥用引号)
标点符号运用中的十大误区
一、概数中间加顿号。
邻近两个数字连用表示概数,中间不能加顿号。
如: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 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二、非疑问句用问号。
有些句子虽含有疑问词,但整个句子表达的是陈述语气,句 末就应该用句号,而不应该用问号。
如: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 这座立交桥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
如:“我是来工作的,不是来休息的。”白求恩大夫说: “我要立刻做手术。
五、倒装成分之间用句末点号。
标点符号使用中的十大误区

标点符号使用中的十大误区标点符号在中文写作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能够使文章的语义更加清晰明了,更容易理解,更有逻辑性。
但是,由于缺乏标点符号的规范使用,或是使用不当,会导致文意混乱,分析令人困惑。
在我们的日常写作中,存在着10大常见的标点误区,下面就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些问题,并探讨如何解决。
误区一:过多标点符号很多人在写文章时会感到紧张,担心没有使用足够的标点符号就无法表达清楚。
但是过多标点符号常常会使文章显得混乱,而且破坏了文章的逻辑结构。
解决之道:学会适度使用标点符号,根据文章的逻辑结构选择合适的标点符号,不要使用太多的逗号、句号和分号等标点符号。
同时,要注意各个部分之间的连贯性,使文章清晰明了。
误区二:少用标点符号过少标点符号也会让文章变得难以理解,同时也会让读者感到枯燥和无聊。
解决之道:适量地使用标点符号更加让文章具有文学表现力,语言更加生动、有韵律感。
误区三:标点符号使用错误有些标点符号常被误用,特别是用词和语法方面出现问题,逐句逐字地照抄中文的书面语,导致标点符号的错误使用。
解决之道: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在中文写作中很重要,需要了解各种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同时也要了解标点符号与语法的关系,准确地使用标点符号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误区四: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很多人在使用标点符号时,会发现标点符号使用的不规范,就是有时放有时不放,或者不在需要的地方放。
解决之道:学会规范地使用标点符号,可以参照相关标准规范化的标点符号,在学习标点符号正确使用的同时,以其按照标准化的方法使用,避免使用错误标点符号。
误区五:标点符号一律省略不少人在写文章时,为了追求简单、省事,选择将标点符号一律省略,确实会让文章的排版整齐,但是缺少标点符号,文章的意思就不那么清晰了。
解决之道:在保证文章排版统一的情况下,要适量地使用标点符号,避免意思不清晰,也避免让读者产生读起来困难的情况。
误区六:标点符号随意插入一些人在写作时会插入大量没有必要的标点符号,希望依此来表现强烈的情感,结果显得十分杂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文部复习专用]标点符号使用中的十大误区为帮助同学们有针对性地做好标点符号的复习工作,笔者对1990~1998年的全国高考试卷和2004年的12份高考试卷中的此类试题进行了有机的整理,梳理出了标点符号使用中的十大误区:一、概数中间加顿号表示概数的地方,中间不能加顿号。
如:①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1995年高考全国卷第5题)该句中“三、四里”是一个概数,表示大概距离,“三”和“四”之间不应该加顿号。
二、非疑问句用问号有些句子虽含有疑问词或正反问、选择问结构,但已充当句子的某一成分,整个句子表达的是陈述语气,而不是疑问语气,所以其后就不能再使用问号。
如:①最近多名省部级高官因贪污受贿被判处死刑,人民群众无不拍手称快,但人们还在关注着检察机关对那些行贿者将如何处置?(2004年高考全国卷第5题)②她独自一个人在林间小路上走着、想着、感动着,几乎忘记了一切:已分不清天上淅淅沥沥飘洒着的是雨还是雪?也不知道自己脸上缓缓流淌的是水还是泪?(2004年高考全国卷第5题)①句中的“检察机关对那些行贿者将如何处置”虽然含有疑问词“如何”,但已充当了“关注”的宾语。
②句中的“天上淅淅沥沥飘洒着的是雨还是雪”“自己脸上缓缓流淌的是水还是泪”虽然均为选择问结构,但已分别充当了“分不清”和“不知道”的宾语。
①②两句表达的都是陈述语气,所以其后的问号都应改为句号。
三、选择问句用多个问号选择问句虽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择项,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因而只能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选择项之间应用逗号。
如:①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1993年高考全国卷第5题)②网络技术对艺术传统的冲击不容忽视,对新艺术形式的催生已初露端倪。
人们不得不思考,高科技的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2004年高考天津卷第6题)①句中的“今天……明天去呢”和②句中的“高科技的发展将导致……文艺复兴”都是选择问句,所以只能在句末用一个问号,两个选择项之间的问号均应改为逗号。
四、倒装成分之间用句末点号倒装句虽然有句子成分的倒置,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因而全句只能用一个句末点号,倒装成分之间应用逗号。
如:①“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小祖宗!”妈妈“咚咚咚”地敲着我的房门,“人家来电话催好几趟了,你倒是给人家一个回话呀!”(2004年高考浙江卷第6题)该句中,“到底……小祖宗”是一个主谓倒装结构,所以问号应置于句末,倒装成分之间应用逗号。
五、“某某说”后标点不明“某某说”引领直接引语时,放在引用话之前,后面用冒号;放在引用话之间,后面用逗号;放在引用话之后,后面用句号。
如:①“学习就怕‘认真’二字。
”张老师说:“‘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很有道理。
”(2004年高考天津卷第6题)②“还愣着干嘛?”妈妈大声地训斥我:“还不快去把房间收拾收拾,等会儿老师来了,看你怎么办……”(2004年高考广东卷第3题)上述两句中,“某某说”均放在引用话之间,其后应用逗号,而不应用冒号。
六、功用混淆每一种标点都有其独特的功用,如果混淆了它们各自的功用,就会导致使用的错误。
1.顿号与逗号功用混淆。
如:①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大,人口的猛增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垃圾不断增加,“城市垃圾处理”已成为环境保护的一大难题。
(2004年高考全国卷第5题)②今年春季,这个省的沿海地区要完成3700万平方的河堤加高和河口截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1997年高考全国卷第3题)多个句内成分之间,习惯上前面用顿号,后面一处用“和”或“及”连接。
①句中,“经济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等四个并列成分均充当介词“随着”的宾语,所以前三个并列成分之间的两个逗号均应改为顿号。
②句中“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不是句内成分并列,而是三个分句并列,所以三者之间不应用顿号,而应改为逗号。
2.逗号与分号功用混淆。
如:①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7亿。
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精神风貌如何,不仅关系到年轻一代自身能否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
(2004年高考全国卷第5题)该句中的“不仅关系到年轻一代自身能否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是一重关系的复句,而且其两个分句的内部均未使用逗号,所以应将两个分句间的分号改为逗号。
3.逗号与冒号功用混淆。
如:①中国跳水队领队在出征雅典世界杯赛前表示,“这次奥运会前的热身赛预定完成三项任务,感受场馆,观察对手,摸清自身。
”(2004年高考全国卷第5题)②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2004年高考江苏卷第3题)①句中“三项任务”和“感受场馆,观察对手,摸清自身”是概述和分述的关系,所以应将“三项任务”后的逗号改为冒号。
②句中“好一派……春光”是对前文三个方面内容的总括,所以应将其前的逗号改为冒号。
4.书名号和引号功用混淆。
如:①以《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为主题的中央电视台2004年“3.15”电视宣传活动将由央视经济频道的11个栏目共同组织完成。
(2004年高考全国卷第5题)②对于《雅思(IELTS)考试》人们已耳熟能详,如今一个全新的同样来自英国的职业外语水平测试——《博思(BULATS)考试》,也已由国家人事部考试中心推出。
(2004年高考全国卷第5题)①句中的“健康秩序、健康生活”和②句中的“雅思(IELTS)考试”“博思(BULATS)考试”分别是活动主题和考试的名称,均不是书名、篇名,所以均应将书名号改为引号。
七、残缺、赘余或重复标点符号在使用中如果出现残缺、赘余或重复,就会影响语意的表达效果,甚至会造成表达的错误。
1.残缺。
如:①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
”黛玉又问妹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
”(2004年高考湖南卷第6题)该句中的“四书”是书名,所以应加上书名号。
2.赘余。
(1)逗号赘余。
如:①由于旧城改造,市政府决定依照法律规定对城南区的部分土地实行征用,并给予补偿。
(2004年高考福建卷第22题)该句在“并”字前加了逗号,“给予补偿”就有了不同理解:既可理解为是“依照法律规定”的,也可理解为是“不依照法律规定”的。
为消除歧义,应删去“并”字前的逗号。
(2)句号赘余。
如:①以前可能因为年龄小,不知道珍惜时间,现在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2004年高考湖北卷第6题)该句中,“一寸光阴……寸光阴”已作为引用者文句的一部分,充当“这句话”的同位语,引文末尾不用标点,所以应将引号里的句号删去。
(3)冒号赘余。
如:①《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正式确立了:“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由各级政府负责治理;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
(2004年高考全国卷第5题)②人的一生中有很多时候都少不了需要通过书面向别人介绍:“我是怎样一个人?”或“我有一个怎样的方案?”这样的问题,因此现代人有更多的理由需要写好作文。
(2004年高考全国卷第5题)八、加引范围不清。
使用引号,首先必须搞清加引的范围。
既不能多引,也不能少引。
如:(1)耿大妈对儿子说:“大成,见人该问好就问好,该行礼就行礼,别给人笑话,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
”(1994年全国高考题)(2)当太阳完全被月亮的身影遮住时,与神女般若隐若现的“海尔一波普”彗星相比,清晰的水星亮晶晶地伴在被遮黑的大阳旁边,金星、木星也同时出现于天宇。
(1997年全国高考题)(1)句犯了多引的错误,“俗话”的内容仅为“礼多人不怪”,不含”嘛”,所以“嘛”字应从单引号中拿出来。
(2)句犯了少引的毛病,“海尔—波普彗星”是一个完整的专名,如果加引号,应将其整体引起来,而不应只引“海尔一波普”。
九、停顿长短不当。
点号可根据其表示停顿的长短分为不同的级:句号>问号>感叹号,分号>逗号,顿号。
一个句子内部用上丁不同级的几种点号,就可以清楚地显示出其表意的层次来。
如果停顿的长短不当,就会破坏句子内部的层次。
如:(1)我校是x x x捐资百万美元,跨省办起的三所外语培训学校之一,有自己的教学楼,图书馆,教学设备及教师队伍。
(1996年全国高考题)(2)今年春李,这个省的沿海地区要完成3700万平方的河堤加高和河口截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1997年全国高考题)(1)句中“教学楼”“图书馆”“教学设备”是动词“有”的并列宾语,而:且又无层次上的区别,所以三者之间的两个逗号都应改为顿号。
(2)句中“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不是句内成分并列,而是三个分句并列,所以三者之间不应该用顿号,而应该改用逗号。
再如例八(2),“太阳旁边”后的逗号应改为分号,表示前后两层并列,分述水星和金星、木星的状态。
十、标号与点号错位。
1.引号与句末点号的位置。
(1)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
(2)引文不完整或引文作为自己话的一部分,句末点号(问号、感叹号除外)放在引号外面。
如:(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①-⑤五个标号处的正确的标点符号是(1991年全国高考题)恩格斯说过:“言简意赅的句子,一经了解,就能牢牢记住,变武口号;而这是冗长的论述绝对做不到的①毛泽东同志也强调过,讲话、写文章“都应当简明扼要②我国历代作家常以“意则期多,字则唯少③作为写文章的准则,力求“句句无余宇,篇中无长语④(姜夔《白石诗话》)⑤①②③④⑤A ”。
””,”。
B 。
””。
””。
C ”。
””,”。
D 。
””。
”。
”标号①前的句子是对恩格斯的话的完整引述,所以句号应放在引号里面,据此可排除A、C两项。
标号②④前的句子已作为引用者自己话的一部分,所以句号应放在引号外面,据此可排除D项。
所以,该题的正确答案为B项。
2.括号与点号的位置。
(1)括号里的话是注释词语的,这种括号叫句内括号。
被句内括号注释的浯句,它的后边如果要用点号,点号应放在括号之后。
(2)括号里的话是注释整个句子的,这种括号叫句外括号。
句外括号应放在句末的点号之后。
如:例(1)中,括号里的话“姜夔《白石诗话》”是注释句中成分“句句无余字,篇中无长语”的,是句内括号,所以句末点号应放在括号之后,C项将句末点号放在括号之前就犯了错位的错误。
再如:(2)他培育了许多香花,喂养和训练了许多小动物(他后来还曾照顾动物园里一条没有母虎的乳虎,每天一匙一匙地用牛奶喂它)。
该句中,括号里的话是注释整个句子的,是句外括号,所以应将它放在句末的点号之后,而不应放在句末点号之前。
上述十大误区既是考生答题的易错点,也是高考考查的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