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在英语新闻语篇中的连贯功能研究

合集下载

语法隐喻理论下英语新闻报道中名物化结构的语篇功能探析

语法隐喻理论下英语新闻报道中名物化结构的语篇功能探析

语法隐喻理论下英语新闻报道中名物化结构的语篇功能探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语法隐喻理论下英语新闻报道中名物化结构的语篇功能探析引言语法隐喻理论是一种重要的语言学理论,它通过比喻的方式揭示了语言结构背后隐藏的意义。

随着语言学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发现在英语新闻报道中,名物化结构的应用十分普遍。

名物化结构是指将动词或形容词转化为名词的语言现象,在语篇中具有特殊的语法功能和表达特点。

研究名物化结构在英语新闻报道中的语篇功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近年来,随着新闻报道的快速发展和传播,人们对新闻语言的研究越来越深入。

对于名物化结构在英语新闻报道中的具体运用及其语篇功能的探析尚未有系统性的研究。

本研究旨在通过语法隐喻理论的框架,探讨名物化结构在英语新闻报道中的语言特点和作用,为新闻报道语言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理论支持。

1.2 研究目的The research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discourse functions of nominalization structures in English newsreport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grammar metaphor theory. Nominalization is a linguistic phenomenon in which verbs, adjectives, or adverbs are converted into nouns, creating a more abstract and formal expression. In English news reporting, nominalization is frequently used to condense information, provide objectivity, and convey authority.1.3 研究意义名物化结构在语言学研究中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特别是在新闻报道语言学领域。

关于英语新闻中的隐喻功能及其翻译策略探析

关于英语新闻中的隐喻功能及其翻译策略探析

第11卷第16期Vol.11 No.1673关于英语新闻中的隐喻功能及其翻译策略探析魏贵娟(衡水学院,河北 衡水 053000)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与西方国家进行文化交流的次数越来越多,人们逐渐开始关注英语新闻中的翻译问题。

而隐喻是语言中一个极其重要的修辞手法,并且在新闻文体方面被广泛运用。

它能够让新闻语言更加生动、形象,让传递的信息更加准确,让读者更容易理解新闻内容。

同时,它也使英语新闻的翻译难度加大。

基于此,本文首先简要分析隐喻的概念、在英语新闻中进行言语翻译的影响因素以及隐喻在英语新闻中的翻译原则,然后分别从三个方面分析英语新闻中的隐喻功能,提出隐喻功能在英语新闻中的翻译策略,从而帮助目标读者真正理解英语新闻中的隐喻。

关键词:英语新闻;隐喻功能;翻译原则;功能分析;翻译策略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16-0073-02一、引言隐喻的修辞功能比较独特,并且表达效果非常好。

同时,隐喻这个修辞手法还被广泛运用在英语新闻当中,因为它能够让新闻更生动、形象,让人们对新闻有更准确、更直观的理解。

但是,翻译运用了隐喻手法的英语新闻有一定难度,需要跨越文化及思维的障碍,把更加合理、恰当地诠释隐喻意义。

二、隐喻的概念在一般情况下,隐喻也被称为暗喻,它主要体现喻体与本体之间的关系。

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就是用一个事物描述另一个事物,所描述的事物在表达的过程中是否出现都是可以的。

它既可以在语言表达的过程中出现,也可以在表达的过程中不出现。

从表面上看,隐喻是一种十分常见的修辞手法。

但实际上隐喻也是一种良好的认知方式及思维方式,有助于人们认识世界、理解世界,可以让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对世界有更加清晰、明确的理解。

更重要的是,隐喻无处不在,它在人们的语言和思想中同时存在,人类的所有概念都是在隐喻的基础上建立的。

因此,隐喻不单单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个帮助人类在理解世界的过程中感知世界及形成概念的有效工具。

隐喻的新闻语篇连贯功能研究

隐喻的新闻语篇连贯功能研究
认 都 具 为 人 有 功 体 能 侧 并 扩 执 展 行 刽 特 功 定 能 的 侧 动 似 作 半 。 很 目 然 凼 为 每 个 身 体 邵 位
隐喻的新闻语篇
口 田 蕾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 学院 I 摘 要】新 闻语篇 最基本 的特征是 其信息 密度 较大 ,对
此 , 耳 ( 1 朵 ) 和 耳 听 背 力 / g o 的 o d 联 e 系 a r 是 s 。 紧 耳 密 朵 的 的 。 突 “ 耳 显 背 功 ” 能 的 是 意 听 思 力 是 , 听 因 力
些 人 体 词 语 的 语 义 扩 展 是 由 于 身 体 部 位 的 大 小 、 长 度 和 I l l前 言
从认知 角度来说

隐喻 的概 念不再局 限于修辞 手法
语 1 4 团结
本 文从框架语 义学 的角度探 析 了人体 词语 的语 义扩 展机制 。人体框 架和人体次 框架 为人体词 的语义理解 奠 定了认知基 础。依据认 知突显规则 ,得出 了四条人 体框 架的突显规则 ,这些突显规 则在人体 词语 的语 义扩展 中 发挥着 重要作 用 。本文 主要从人 体器 官 的形 状 、位 置 、 功能和大小 的突显等方 面对 人体框架 内人体词语 的扩展 进行 了分析 ,通过实例验证 了框架语 义学在人体词 语的
语义建构方 面的理论支撑 ,为语言 的研 究提供 了一 个新 的研究 范式 。
范 畴 。 部 分 语 言 学 家 提 出 最 明 显 、 最 重 要 的 一 种 隐 喻 就
是人类本 身的认知 系统 。人类 在感知外 界或在认识新 事
物时就运 用到 了隐喻这一手法 。隐喻可 以帮助我们从 具 体 、形象 的概念 中理 解和领悟 那些抽象 且需要空 间想象 的概 念 ,也 就是 将抽 象事物 简化 、具 体 的过 程 。( 沈继 荣 ,2 0 1 0 )国内众多 专家学者 例如束定芳 、魏在 江等对 隐喻 的具 体功能做 了细致研究 。他们 的研究不再局 限于 隐喻对词 语和语句 的作用 ,而是上升 到其对语篇连 贯性 和衔接性 上的重要作 用 。本文 分析 了在 新闻报道 中引用

语法隐喻在新闻语篇中的应用

语法隐喻在新闻语篇中的应用

语法隐喻在新闻语篇中的应用作者:梁彬彬孙建中来源:《群文天地》2011年第24期新闻,是指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经常使用的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

新闻报道的主要职能是将有报道价值的事件在有限的时间、版面内及时有效地报道出来。

因此,新闻作为信息传播媒介,有其独特的词汇和句法特点。

文章试图以新闻语篇作为研究对象,从语法隐喻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

一、引言语法隐喻作为语言表达的一种特殊形式, 韩礼德提出它存在于一切成人语言之中。

并且经过20多年的发展,语法隐喻理论也有不少新的发展,从单纯的列举语法隐喻现象,发展到探讨语法隐喻的形成机制、哲学基础,以及语法隐喻和词汇隐喻喻的关系。

日臻完善的语法隐喻理论对隐喻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越来越多的学者也开始运用语法隐喻来分析语篇,指导科技、广告及其新闻等。

二、新闻语篇的特点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

侯维瑞认为,新闻报道的职能是传播信息,即迅速及时地报道时事新闻,以最快的速度正确地报道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

真实性、客观性和及时性是新闻报道的要则。

反映在文体风格方面,新闻英语必须正确、简洁、明了,在有限的撰稿时间和刊登篇幅内取得言简意赅的效果。

新闻英语因其自身的特点和传播功能,词汇、时态、语态及修辞等的运用都有其自成一家的特点。

新闻语篇的广泛存在和人们对它的依赖性会产生和重构社会现实中的某些特殊结构,因为大众传媒总是传播一些与普遍接受的价值观念相一致的看法和观点,起到维护社会体系或制度的作用(Bonvillain,1993)。

新闻语篇表明它所报道的消息都是客观事实,是世界的现实真相,而不是新闻工作者个人的判断和宣传。

新闻语篇是一种隐性意识形态的语类,对它进行研究可以帮助大众科学的对待传播媒介提供的新闻和其他各类信息。

三、新闻语篇中的语法隐喻通过分析语法隐喻在构建新闻语类语篇中所起的作用,我们可以了解到借助语法隐喻既可以增大信息密度,以节省有限的版面空间;又可以掩盖自己的主观意图和态度,塑造客观公正的形象;可以调整与读者之间的人际关系,从而更好地传达个人观点;还可以很好地衔接和展开语篇,使文章变得精炼,达到新闻语篇文字的严谨。

时政新闻中隐喻的语篇连贯功能认知阐释

时政新闻中隐喻的语篇连贯功能认知阐释

时政新闻中隐喻的语篇连贯功能认知阐释
曹雯雯
【期刊名称】《怀化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8(037)002
【摘要】从认知的角度研究隐喻,隐喻的语篇连贯功能主要体现在隐喻的系统性、连贯性和文化性三个方面.尽管时政新闻需要遵从一定的写作原则,但作为语言表达的一种方式,时政新闻也通过遍布其中的隐喻性表达实现了语篇连贯.对中英文时政新闻中隐喻的语篇连贯功能进行认知阐释,能从系统性、连贯性和文化性等方面更好地把握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时政新闻语篇的意义与结构.
【总页数】4页(P123-126)
【作者】曹雯雯
【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公共课部, 湖南长沙41012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G212.2
【相关文献】
1.隐喻对语篇连贯的认知阐释 [J], 李明贤;李家霞
2.浅谈语篇隐喻在语篇中的衔接与连贯功能 [J], 刘诗思
3.语篇连贯的扩展——互文性与连贯的超语篇认知阐释 [J], 易良慧
4.汉语歌词语篇中连贯的隐喻视角——概念隐喻与语篇连贯 [J], 薛艳
5.隐喻与文学语篇的衔接与连贯——解读《喜福会》中"人"隐喻的语篇功能 [J], 徐珊;普晓敏;黄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析英语新闻语篇中的语法隐喻

浅析英语新闻语篇中的语法隐喻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 Black Women's Searching for Identity in Toni Morrison's Sula2 《屋顶丽人》中的多重冲突及其张力3 关联理论在中餐菜单英译中的应用4 An Analysis of the Leading Character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5 《名利场》中女性命运对比6 探析英语新闻报道中的委婉语7 试析《旅游巴士》中的犹太文化内涵8 新兴资产阶级代表—鲁滨逊克鲁索9 从异化归化角度看汉语四字词组的英译策略—以中国苏州古典园林为例10 From Dormancy to Revival—A Feminist Study on Kate Chopin‟s Awakening11 中式菜名的英译12 论《海上扁舟》中的美国自然主义13 影响英语阅读速度提高的主要障碍及其解决方法14 Key Factors to Cause the Tragedy of Mariam15 从"龙"一词的文化内涵看汉英文化的差异16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Two-part Allegorical Sayings17 论英语中的汉语借词及其影响18 《呼啸山庄》主人公希斯克利夫人物形象分析19 《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中的生与死20 浅谈高中英语教师课堂提问与课堂互动21 《尤利西斯》与《春之声》中意识流手法的不同22 论《飘》中思嘉丽的性格特征23 中西方诚信文化对比24 Cultural Influences on Business Negotiation between China and Japan25 英汉谚语中“爱”的情感隐喻对比研究26 女性主义角度解读《董贝父子》中伊迪丝的堕落女性形象27 《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的性格分析28 《丧钟为谁而鸣》中罗伯特.乔丹性格的多视角分析29 On Sister Carrie‟s Broken American Drea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sychology30 A Study of Translation of Chinese Idioms with Numeral “San”31 浅析商务英语的语言特点及翻译32 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的隐喻分析33 《呼啸山庄》中女主人公人物分析34 A Contrastive Study on Traditional Festival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isparity between Spring Festival and Christmas Day35 从E.B.怀特与秦文君的儿童文学作品看中西方价值观之比较36 中式英语与标准英语的差别37 《名利场》的女性主义解读38 《女勇士》中美国华裔身份危机的探寻39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声声慢》英译研究40 高中英语“后进生”产生的原因以及补差方法研究41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口语教学42 对《名利场》中女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分析43 从“动态对等”看品牌名的翻译44 On the Female Image in The Oval Portrait45 A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n Self-identity Loss of Black People in The Bluest Eye46 人性的堕落——解析《蝇王》人性恶的主题47 从《麦琪的礼物》看欧亨利留给世人的礼物4849 数字口译及其训练策略50 分析《永别了,武器》中Henry的硬汉形象51 认识、寻找和实现自我价值——剖析《飘》中的人生价值52 An Analysis of American Dream--A Case Study of The Great Gatsby53 目的论在英语儿歌翻译中的应用54 论汉语新词语的英译55 从《丧钟为谁而鸣》看海明威死亡情节成因56 浅析好莱坞英雄主义中的传统英雄和反英雄形象57 浅谈英语委婉语的作用和原则58 身势语在基础英语教学中的应用59 论《推销员之死》基于传统希腊悲剧的发展60 简析商务沟通中的非语言沟通61 从文化差异的角度看《红楼梦》颜色词的英译62 Advertising Language: A Mirror of American Value63 王尔德童话中的毁灭与拯救64 美国俚语的文化特征及社会功能65 中国跨文化交际学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建议66 圣地亚哥命运的新解:论其在现实社会中必败的命运和悲剧67 《达洛维夫人》死亡意识解读68 《麦克白》的独白69 The Linguistic Features of American Inaugural Address70 基于学习共同体的自主学习模式研究71 中西方文化背景对理解隐喻的影响72 A Study of Pragmatic Failure in Politenes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73 非智力因素在口译中的重要性74 从语言的角度分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儿童形象75 从习语翻译看文化空缺76 《傲慢与偏见》中英语反语的语用分析77 论礼貌原则在国际商务信函的应用78 圣经对J.K.罗琳创作《哈利波特》的影响——对《哈利波特与凤凰社》的写作手法及其宗教主题的研究79 从英汉习语的翻译看中西方文化差异80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一文中守旧因素的象征运用81 从模因论角度研究中文新闻标题中的流行语82 论归化翻译法在宋词文化意象英译中的运用83 透过《格列佛游记》看斯威夫特的讽刺艺术84 如何激发和培养初中生学习英语的兴趣85 从儿童心理角度看儿童文学中的对话翻译86 从《绝望主妇》各主角看美国家庭问题87 英汉谚语互译中的归化与异化策略分析88 《名利场》中的女主人公性格分析89 《嘉莉妹妹》中赫斯特伍德人生悲剧90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的实施情况研究91 影响英语阅读理解效率的非语言因素92 Golding‟s Perception of Human Nature Viewed from Lord of the Flies93 英语影视的课堂价值94 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95 《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人物形象分析96 从后现代主义视角解读《第二十二条军规》的无秩序性97 《雾都孤儿》中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98 An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 of Scarlett in Gone With the Wind99 中西方餐桌礼仪差异之比较100 科技英语的特点和翻译技巧101 弗吉尼亚伍尔夫《墙上的斑点》的叙事技巧分析102 海明威的矛盾性格在其作品中的体现103 论《西风颂》背后的精神力量104 论《亚瑟王之死》中的骑士精神105 On Freudian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 In Sense and Sensibility106 英汉亲昵称谓语的语用及认知对比研究107 从意象看《喜福会》的主题108 从《道连格雷的画像》谈唯美主义艺术观109 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外贸函电翻译110 从文化视角看中西方的礼节差异111 女性主义视角下《大地》的解读112 对美国个人主义和中国集体主义的一些讨论113 商务英语谈判的翻译技巧114 The Tragic Life of Blanch and its Cause in A Street Car Named Desire115 The Victims of Upper Class: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Two Heroes of The Great Gatsby and Tender Is the Night116 《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117 《论语》中“孝”的英译——基于《论语》两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118 浅析电影字幕翻译中文化意象的重构——《冰河世纪》两个翻译版本的对比分析119 相同的追求,不同的命运——《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和《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比较120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121 《榆树下的欲望》卡博特的悲剧分析122 A Study of Intertextuality in Advertising Text123 功能对等理论在新闻英语翻译中的应用124 十九世纪英国女性小说中的两位灰姑娘——伊利莎白•班纳特和简•爱形象比较125 论跨文化交际中的体态语126 欧•亨利短篇小说中的美式幽默风格的翻译127 从合作原则角度解读《成长的烦恼》中的言语幽默128 从中西传统节日分析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129 理智胜于情感130 《西游记》和《哈利波特》的对比131 Comparative Studies on Metaphors with Animal Images in Chinese and English132 从文化翻译学行为论看汉语国俗语的英译过程——对林语堂和《吾国吾民》的个案考察133 从自我认同角度再析《简爱》134 对《德伯家的苔丝》中纯洁一词不同理解的分析135 她们的自我选择—解读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中女性的婚恋观136 从关联理论的角度看英语广告中隐喻的翻译137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人物性格分析138 对黑人妇女在民权运动期间争取教育权的背景分析139 An Analysis of Female Images in The Thorn Birds140 《永别了,武器》主题的分析141 A Comparative Study of Jane Austen and Emily Dickinson142 极限环境中的善与恶——浅析《蝇王》中的主要人物人格结构143 从文化差异视角论旅游文本翻译中的词汇空缺144 论《都柏林人》中的情感瘫痪145 论《苔丝》中女性意识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冲突146 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以xx中学为例147 Hardy‟s View of feminism from Sue Bridehead in Jude the Obscure148 从文化视角考察中英语言的称谓语差异149 《林湖重游》中的静态美分析150 广告英语的翻译151 从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口语教学的探讨152 《格列佛游记》对理性的反思与批判153 中英文广告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154 对比分析苔丝和蓓基--哈代《德伯家的苔丝》和萨克雷《名利场》155 中西问候语差异对比156 剖析托尼•莫里森笔下的黑人世界157 中西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问题之比较分析158 “合作学习”策略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159 产品说明书的翻译技巧160 英语听力理解障碍及应对策略161 放弃完美选择缺失---对比分析王熙凤和郝思嘉162 面部表情和目视行为的跨文化研究163 英语动物习语的研究及翻译164 英语混成新词建构新解:多元理论视域165 狄更斯在《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思想166 从《篡夺》中看辛西娅奥兹克作品中的反偶像崇拜精神167 不同IT企业官网英译现状调查168 奥斯卡王尔德《认真的重要性》中似非而是的隽语对现实世界的重塑169 试论《武林外传》与《老友记》中的中美文化差异170 解读艾丽斯•沃克《紫色》中的家庭171 On building-up a welcoming ESL classroom atmosphere in Junior High School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172 国际贸易中商务英语的翻译策略173 尼斯湖和西湖—中西方旅游性格差异研究174 The Elementary Stage Translation Teaching Design for Undergraduate English Majors175 《生活大爆炸》言语幽默语用分析(开题报告+论)176 论“成长的烦恼”中的美国家庭文化177 An Analysis of Jennie‟s Tragedy in Jennie Gerhardt178 从电影《暮光之城》浅析吸血鬼文化的改变179 从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角度论网络流行语的可译与不可译180 传统道德与时代新意识之战―论林语堂在《京华烟云》中的婚恋观181 从功能翻译理论谈中餐菜单的英译182 A Study of Cohesion in English Trade Correspondences183 电影英文片名汉译的原则184 观电影《刮痧》简析中西文化价值冲突185 Analyzing the Development of English Color Term and Its Chinese Translation186 语境顺应视角下英语情景喜剧中幽默字幕翻译--以《生活大爆炸》为例187 An alysis on Earnest Hemingway‟s Doom Consciousness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188 企业网络营销策略分析189 解读《最蓝的眼睛》中的姐妹情谊190 从《尼克亚当斯故事》中探析父亲情结对海明威人生观的影响191 How Chinese Culture Affects the Translation of the Terms Of Martial Arts192 Thackeray‟s Ambivalent Attitude towards the Women in Vanity Fair193 语境与商务英语信函写作194 母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迁移195 论中学英语教学中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196 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剖析《喧嚣与骚动》197 Discourse Analysis on the Translation of Person of the Year, an Editorial in the Time Magazine198 分析托马斯•哈代对西奥多•德莱塞的文学影响199 浅析英语新闻语篇中的语法隐喻200 Preciseness of Legal English。

英语经济新闻中的隐喻研究

英语经济新闻中的隐喻研究

|RADIO &TV JOURNAL 2021.1一、引言隐喻不仅是语言修辞手段,更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在英语经济新闻中被广泛使用。

著名学者束定芳认为:“隐喻是所用语言字面意义与语境发生冲突时所选择的与语境相符的另一种理解。

”实际上,隐喻指的是借用一个领域中人们所熟悉的概念或者事物来说明或者阐述另一个领域里人们不太熟知的概念。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使各国经济遭受了较大的打击,相关的英语经济新闻成了人们认识世界经济、解读世界经济和建构世界经济的重要窗口。

本文通过收集China Daily 2020年3—8月的经济新闻,分析新闻中的隐喻特点,呈现经济领域的认知结构和规律。

二、理论框架在《我们身边的隐喻》这本书中,认知语言学家莱考夫(Lakoff )和约翰逊(Johnson )系统地阐述了隐喻的概念,并将其分成三大类,即本体隐喻、结构隐喻和方位隐喻。

第一,本体隐喻。

在本体隐喻认知现象中,最基本、最常见的隐喻就是人体隐喻。

所谓人体隐喻,就是用具体的人的认知来表征抽象的概念。

因为人对世界的认识和认知是由近及远、从具体到抽象的。

我们总是把自己的身体器官作为观察和了解周围事物的标准和工具,把人体的感官认知经验应用和投射到对别的相对抽象对象的认知上。

在经济新闻中,我们可以将经济体概念化为看得见的人体感官来认知和理解,让新闻报道更生动易懂,增强读者的理解力,并产生人体感官共鸣。

第二,结构隐喻。

所谓结构隐喻,是指以某一种概念的结构来构造另外一种概念,将谈论某种概念的各方面特征的词语用于谈论另一概念。

这两个概念的认知域是不同的,但它们的结构保持不变,即各自的构成成分存在着有规律的对应关系。

在经济新闻语篇中,结构隐喻普遍存在,如战争隐喻、交通隐喻、天气隐喻等等。

第三,方位隐喻。

它又可称为空间隐喻,是参照空间方位组建的一系列隐喻概念,是一种将空间方位投射到非空间概念上的隐喻认知。

空间方位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概念。

上下、前后、高低等空间方位是人们通过身体体验获得的具体概念,它们可以投射到一系列抽象概念上(如社会地位、时间、数量等),形成用空间方位词表达抽象概念的语言表达式。

英语新闻中的隐喻及翻译策略

英语新闻中的隐喻及翻译策略

1.2 英语新闻与隐喻 英语新闻中很多新词的创造是基于隐喻之上的袁
与此同时袁 隐喻为很多原有词汇披上了一层面纱袁赋 予其新的意义遥
渊1冤金融报道中运用隐喻袁帮助读者理解晦涩难懂 的 抽 象 概 念 遥 例 如 院 circuit breaker 渊 熔 断 机 制 冤 尧 back door listing 渊 借 壳 上 市 冤 尧 alternative investment 渊 另 类 投 资 冤 等遥
junk food - - underscoring just how powerful these feelings
are . 译文院叶美国科学院院报曳 在本周一发表的研究报
告中指出袁 那些渴望垃圾食品的人愿为它们付出更多
. Al钱l袁 可Ri见g这ht种s感 受Re多s么er强v烈ed遥.
肉联系冶袁这是对源语目的认知域的跨域映射遥 为实现 目的认知域的映射结果袁 同时满足目标语读者的认知 经验袁 对认知价元进行替换袁 采用舍弃喻体形象的归 化译法遥 2 . 4 变 价 映 射 要要 要 异 化 译 法
翻译过程中袁如果在源语的认知模式中袁源认知域 与目的认知域的映射关系不能被目的语认知经验所理 解和接受袁 那么只得依据其目的认知域袁 改变译出语 源认知域中的价元袁 以符合译入语的认知经验 (王子 颖 袁 2015 ) 遥 也 就 是 说 仍 使 用 源 认 知 域 进 行 表 达 袁 采 用 异 化译法袁 保留源语言中已有的认知概念或表达方式袁 通过改变目的认知域的价元来匹配源认知域中的隐喻 部分袁即变价映射遥
英语新闻翻译要从认知角度出发袁 根据目标域中 译语隐喻与源域中源语隐喻间形成的相似或相异 野映 射关系冶袁采取直译尧意译策略袁准确传达源语信息遥 2 . 1 等 价 映 射 要要 要 直 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88 隐喻在英语新闻语篇中的连贯功能研究
袁 园
隐喻在语篇中具有衔接以及连贯的作用,尽管当前语言学界针对隐喻以及隐喻在语篇的连贯性方面的研究已有很长的实践过程,但是却很少以英语新闻语篇作为研究对象。

为了深入研究隐喻手法在英语新闻语篇中的功能的作用,应该加强英语新闻中的隐喻和语篇的连贯性和衔接性研究与分析。

一、 隐喻的重要性隐喻是语言学中的一种修辞手法,隐喻的实质是用一类事物理解和体验另一类事物。

在隐喻的表达手法和结构中,隐喻中相关的本体和喻体之间必定在特定文化背景下存有联系,而且这两种不同的意象的连接是对语言表述加以升华的一种重要渠道。

近年来,随着各方对隐喻研究的深入,研究的重心已经逐步从词汇语法层面转移到语篇层面。

在文学创作、影视创作中,隐喻都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修辞手法,此外,在很多新闻报道中,隐喻的应用也越来越多。

在英语新闻的报道中,应用隐喻手法可以增强语篇报道的说服力,用人们已知的思维方式来阐释未知领域的信息,用具体的形象来说明抽象的概念,能够帮助读者理解和认识那些不易通过直观手段直接理解和认识的事物,使得读者对报道内容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二、 英语新闻语篇中隐喻的连贯性功能1.语法隐喻的语篇连贯功能(1)概念语法隐喻的连贯功能。

概念语法隐喻的语篇连贯功能主要体现在语篇中前后文的照应上。

有学者认为,语法隐喻中的名词化的隐喻是实现语篇连贯的一种主要手段,这种隐喻是一种语义压缩,可对上文或者下文所提到的语义概念进行指示。

在英语新闻中,名词化隐喻所连接的两方在语义上可以不用完全对等,在语法层上也可以不用对应,只要实现语义上的对应即可,而且大多数时候只要实现逻辑语义上的对应就可以起到语篇连贯的作用。

(2)人际语法隐喻的连贯功能。

在功能语言学中,一种形式可以表示多种意义,一种意义也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这种非一一对应关系就是人际语法隐喻。

在英语新闻报道中,作者往往会使用一些修辞性的问句或祈使句,使用这些语句的时候,并不是在提问题或者是在命令,而是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同时,体现客观情态取向的情态意义的名词化和名词化隐喻一样,也能实现对上下文的压缩处理,只不过这种压缩的对象是情态意义,并不是语义,可以改变句子结构,从而促使语篇连贯。

(3)语篇隐喻的连贯功能。

语篇是整个英语新闻报道的一个整体体现, 语篇隐喻在构建英语新闻的语篇方面具有一定的功能性。

语篇隐喻的功能可分为微观功能和宏观功能两种:微观功能指的是语篇隐喻在所出现的那一小句话中的作用,而宏观功能则指的是语篇隐喻在整个语篇中的作用。

通读很多英语新闻可以发现,语篇隐喻越来越常见,语篇隐喻所发挥的作用比其他两种隐喻更大一些,因此下面就语篇隐喻的微观功能和宏观功能进行分析。

对于微观功能而言,英语新闻中的信息交流是在言语活动中已知信息和新信息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信息结构是把语言组织成单位的结构,是从语篇的接受者的角度进行研究而产生的一个概念,主位结构则是从信息发出者的角度出发进行探讨的一个概念。

在英语新
闻报道中,已知信息与新信息的组合是
最常见的一种信息结构,即已知信息出
现在新信息的前面,已知信息可以成为推断新信息的一个重要基础,我们在阅读新闻的时候,常常会将已知信息作为推断新信息的一种途径,但需要注意的是,并不能完全根据已知信息对新信息进行推断。

从语篇隐喻的微观功能来分析,在口语中,可以根据声调变化来表达信息的重点;在书面语中,可以用谓化主位结构这种语篇隐喻形式给读者呈现需要强调的部分。

语篇隐喻就是为了帮助信息的发出者在一个比较短小的句子中将自己想要强调的部分体现出来,使得语篇的整体上有一种连贯性。

宏观功能是在微观功能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语篇连贯。

在英语新闻中,含有语篇隐喻的短小的句子可以通过微观功能与语篇的主题照应,使得整个新闻报道的主题可以逐渐凸显出来,这些小的语篇连贯功能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整个连贯的语篇。

由于语篇连贯能够对语义进行压缩,而且能够对语义进行多样化的表达,使得英语新闻的整篇报道
都更加灵活,这些隐喻可以实现承上启
下的作用,避免在衔接过程中造成重复。

总体说来,语法隐喻是一种抽象摘 要:语篇连贯性影响语篇的生成和读者的理解,在英语新闻中,为了使得整篇报道的连贯性更强,作者会使用隐喻这种修辞手法。

本文探讨了英语新闻语篇中隐喻的功能,利用隐喻的语篇连贯功能分析英语新闻语篇,有助于新闻读者理解语篇。

关键词:隐喻;英语新闻;语篇连贯
作者简介:袁 园(1982—),女,山西太原人,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1)
中图分类号:H315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9-07
089新形势下对胸外科临床带教方法的探索与思考
何 刚
临床带教的教学要求是让学生能
够掌握临床判断、临床思维和临床处置
能力,这些能力也是日后临床工作者在
工作中必需的重要专业技能。

在高标
准、严要求的职业条件下,医学专业的
学生在刚开始入学的时候就必须打牢基
础,不管是理论知识还是临床实践都应该熟练掌握。

因此,在进行临床教学时老师应该尽自己所能,尽可能多地将临床知识传授给学生,面对学生的不同学习态度,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积极探索更深层次的教学经验,将临床带教的教学质量提高到新的水平。

一、学生要充分认识临床技能学习的重要性临床技能是医生在实际治病过程中不断积累和掌握的方式方法,和医生的医术有着直接关系,因此,医学专业的学生应该明确临床技能的重要性,重摘 要:临床实习是高校医学类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新形势下,治疗理念与治疗方式已发生深刻变革,对临床医师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对高校医学类专业临床教学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本文结合胸外科的临床诊疗特点,对胸外科临床带教方法进行了探索与思考,希望可以有效地提升胸外科临床带教质量和学生的临床能力。

关键词:胸外科;临床;带教方法;高校
作者简介:何 刚(1986—),男,四川南充人,硕士研究生,住院医师,就职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研究方向:胸心外科。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胸心外科,重庆 40216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9-02的表达方式,在英语新闻报道中的语法
隐喻所产生的功能并不能直接从语句中
看出来,而应该要结合上下文进行推理
才可以看出。

语法隐喻是一种打破传统
的方法,可以实现一对多的关系,一种
形式可以表达多种意义,一种意义也可
以由多种形式来体现,无论是哪一种形
式,语法的隐喻都可以对隐喻前后的文
字以及意思进行衔接,使得整篇报道更
加连贯。

2.概念隐喻的语篇连贯功能
概念隐喻理念认为,隐喻其实是从
一个具体的概念向另外一个具体的概念
进行映射的过程,这是一种思维方式的
转变,并不只是语言的变化。

隐喻是一
种认知手段,隐喻的本质是概念性的,概
念隐喻的使用是人们潜意识中产生的结
果,隐喻性的表达在语篇中随处可见。

在英语新闻语篇中,使用概念隐喻手
法,不仅可以使得英语新闻语篇内容更
加生动形象,也可以对提高不同段落之
间的连贯性起到一定的作用。

对英语新
闻中的概念隐喻进行分析和解读,能够
帮助我们对英语新闻报道想要阐发的价值观进行梳理,尤其是对英语新闻报道中所体现的正面价值方面的内容进行弘扬和彰显,并通过这种隐喻逐渐引导人们选择正面的价值观和文化寓意,这也是英语新闻报道的一个特点。

当前,用隐喻式的思维以及方式对世界进行认知,已成为提升人们认知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

在英语新闻报道的语篇中,概念隐喻的使用,需要对信息接收者的认知世界的各种知识做出假设,目的是为了保证整个语篇的连贯发展,当一篇英语新闻报道的语篇信息的可及性程度越高,则它的连贯性就越强。

正是由于概念隐喻的存在,使得我们在对新闻语言以及概念进行理解的时候,可以对这些背后的情景也有一定的理解,从而提升认知。

需要注意的是,概念隐喻在起着连贯作用的同时,概念隐喻本身就产生了一个制约着整个语篇信息发展的语义场。

隐喻可以通过共通蕴涵起到互补和连贯作用。

一般说来,在概念层面上实现的连贯是一种深层次的连贯,而隐喻本身也能够帮助语篇实现连贯。

在很多英语新闻语篇中,作者一般都是通过隐喻说明以及解释来帮助读者了解陌生事物,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一个核心的隐喻概念,在整个语篇中贯穿始终,对其他的隐喻进行支配,从而产生更加丰富的隐喻体系,最终,通过语篇中各个位置的隐喻,实现语篇上的连贯。

三、结语隐喻是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在英语新闻报道中,隐喻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然而结合新闻语篇分析的研究成果却不多见。

本文对隐喻的概念以及隐喻在英语新闻报道中的语篇连贯性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希望有助于新闻读者从新的视角理解语篇。

参考文献:[1]太清艳.新闻语篇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4.[2]束玫娟.新闻语篇中的言语隐喻及非言语隐喻——以《纽约时报》为例[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