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开国大典(教学课件)12

合集下载

7《开国大典》课件(共76张PPT)

7《开国大典》课件(共76张PPT)

同学们想一想,你知道这掌声想要表 达什么吗?
尽管民族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 但热爱领袖的心却是相同的。“掌声”表示 人民无比激动、无比自豪的心情 ,也表明人 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
开国大典时天安门盛况
我们接着学习第11—13自然段,同 学们齐读课文,一方面读出阅兵场面的 庄重、威武,一方面读出群众的激动与 自豪之情。
表达了全场三十万人以及全国人民为
新中国的诞生而欢欣鼓舞的心情。
同学们想一想人民群众为什么如此激动?
以前,中国被迫签订了很多不平等条约, 一些领土也被割让出去了。今天中国站起来 了,成了亚洲和世界强国了。
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 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在雄壮 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徐徐上升。三十 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 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 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 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 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当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 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之后,文中用“这庄 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两个长句 子,表达了什么意思?
会场在天安门广场。广场呈丁字形。 丁字形一横的北面是一道河,河上并排架 着五座白石桥;再北面是城墙,城墙中央 高高耸起天安门的城楼。丁字形的一竖向 南直伸到中华门。在一横一竖的交点的南 面,场中挺立着一根电动旗杆。
同学们说一说第2段是按什么顺序写 的?表示顺序的词语有哪些?
这段话是按方位顺序写的。表示顺 序的词语有“北面”“再北面”“向 南”“南面”和“场中”。
地点: 首都北京 时间: 1949年10月1日 参与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7-开国大典一等奖优质课件

7-开国大典一等奖优质课件

瞻仰 隆隆声 宣告

距离 排山倒海
yuè
检阅
高潮
宣告 宣读 宣布
• 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 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 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 •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
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你认为哪些字比较难写?
八盏 汇集 旗帜 检阅 瞻仰 隆隆声 射入 爆发 宣告 高潮 距离 排山倒海
这段话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反复
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 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这句话不仅是说灯笼、火把照亮了北京城,还象 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国摆脱了黑暗,迎 来了光明。
口语表达
选择课文中的一个场面,试着 以记者的身份向大家现场报道场面 状况?
板书设计
群众的激动、兴奋。
默读课文:你还从课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 开国大典气氛的热烈、庄严?画出这样的句子, 在旁边作批注。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 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 电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 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你体会到了什么? 全中国人民欢欣鼓舞的心情。
点面结合写“阅兵”的场面。
作者在“阅兵”场面中写了哪些“点”, 写了哪些“面”?
点:海军、步兵、炮兵、战车师、骑兵师、空军。
面:受检阅部队的整体情况;群众的表现。
你们从哪些地方感受到阅兵式的庄严?
海军 统一着装
步兵 列成方阵 齐步行进
炮兵 武器多样 横列前进
战车师 整齐前进 挺胸站立
骑兵师 六马并行 动作一致
·接着,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 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他用强有力 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广场 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 呼。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

7《开国大典》人教部编版(共8张PPT)PPT 优秀课件

7《开国大典》人教部编版(共8张PPT)PPT 优秀课件
• 为什么是28响 问:小学语文课本《开国大典》中,
“每一响都是54门大炮齐发,一共28响。” 为什么是28响?
答:28响代表着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 成立至1949年共有28周年。
读课文,说说课文重 点写了开国大典的哪几 个场面?
入场 典礼 阅兵 游行
第( 1 )——( 4)小节(入场)第(5)——(10)小节(典礼)
五星红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五 星红旗升起来,表明中国人民推翻了三 座大山,当家作了国家的主人,从此过 上了新的生活。
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每一 响都是54门大炮齐发,一共28响。
54门礼炮象征着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 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54个单位。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1949年,新中国成立。 28响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的 28年。
第(11)——(13)小节(阅兵) 第(14)——(15)小节(游行)
自读第一段,完成填空:
开国大典于

举行,参加典礼的成员有

,有

。会场在


月 日在首都 ,
,估计总 。主席台设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 队伍。早上6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进场了, 人们有的擎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进入会 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工人队伍中, 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 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 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抹黑起床,步 行二三十公里路赶来的。到了正午,天安门 广场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 浪。
同学们再见! 或 许 真 正 的 自 由 就 是 坦 白 吧 , 压 抑 了 这 么 多 年 的 怨 恨 纠 缠 和 对 现 实 世 界 的 厌 恶 全 部 都 完 完 整 整 、 彻 彻 底 底 、 干 干 净 净 的 结 束 了 , 张 自 力 是 这 样 , 吴 志 贞 也 是 如 此 , 明 白 了 这 个 就 不 难 理 解 为 什 么 网 友 评 论 张 自 力 最 后 那 段 独 舞 真 的 是 表 达 内 心 情 感 的 最 好 诠 释 , 动 作 粗 放 有 力 , 表 情 自 然 放 松 , 节 奏 感 超 强 , 巨 舒 坦 ; 明 白 了 这 个 就 不 难 理 解 张 自 力 之 前 为 什 么 要 带 着 吴 志 贞 坐 上 了 咯 吱 作 响 的 破 旧 的 摩 天 轮 去 眺 望 那 个 曾 经 的 白 日 焰 火 歌 舞 厅 , 劝 她 自 首 , 给 她 机 会 , 让 她 明 白 他 的 爱 有 多 深 ; 明 白 了 这 个 就 不 难 理 解 张 自 力 为 什 么 要 在 吴 志 贞 被 警 察 拷 走 的 时 候 在 漫 天 的 雪 地 里 放 焰 火 , 焰 火 象 征 着 什 么 , 仅 仅 是 为 了 扣 住 电 影 的 题 目 吗 , 还 是 自

《开国大典》PPT教学课件

《开国大典》PPT教学课件

宣 阅制 坦 距 隆射
“宣”和“坦”最后一笔的横都要写得长一点 儿,托住上面的部分,使整个字平稳匀称。
学写字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bào
书写时注意右下的部 件不是“水”。
互动课堂
联系课文题目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的隆重典礼。
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课文围绕开国 大典写了哪两部分内容?
对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光明充满了整 个北京城”,你是怎样理解的?
双关
这句话不仅是说灯笼火把照亮了北京城,更 象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全中国永远摆脱 了黑暗,获得了光明。
结构梳理

总体情况



具体过程
时间 地点 参加人员 会场的位置 和布置 群众入场 举行典礼 阅兵式 群众游行
热烈 庄重
主题概括
阅兵式
群众游行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开国大典在北京举行。早上 六点群众入场,下午三点举行典礼,典礼上毛主席宣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接着升国旗、奏国 歌、鸣礼炮,毛主席宣读公告。典礼结束后,阅兵式开 始,最后群众游行。
语文 六年级 上册
开国大典
第2课时
复习回顾
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哪几 个场面?
桌子前面,拿起笔在纸上写着,我一直写到深夜。
我反复地写着同样的一句话:占人类总数的四分之
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巴金
课堂演练
一、选词填空。
宣告 宣读 宣布 1.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 宣读 )中 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2.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 宣布 )典礼开始。 3.这庄严的( 宣告 ),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 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开国大典》PPT课件(上课用)7

《开国大典》PPT课件(上课用)7


19、大家常说一句话,认真你就输了,可是不认真的话,这辈子你就废了,自己的人生都不认真面对的话,那谁要认真对待你。

20、没有收拾残局的能力,就别放纵善变的情绪。
生字词
城防部队
耸立
旗杆 擎着 渠道
电钮 徐徐上升
旗帜 融化 检阅
司令 缓缓 聂荣臻
多音字
{ ē(奔跑)

è(投奔)
{ 更 ē(更改) è(更加)
{ 行 í(进行) á(银行)
理解词语
• 肃立:恭敬庄严地站着。
• 瞻仰:恭敬地看。
给课文分段
• 第段():大典前天安门广场的情况。 • 第段():开国大典的盛况(领袖出现、宣告

18、在人生的舞台上,当有人愿意在台下陪你度过无数个没有未来的夜时,你就更想展现精彩绝伦的自己。但愿每个被努力支撑的灵魂能吸引更多的人同行。

19、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中看到了某种忧患。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

20、每一个成就和长进,都蕴含着曾经受过的寂寞、洒过的汗水、流过的眼泪。许多时候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了才能看到希望。

16、人生在世:可以缺钱,但不能缺德;可以失言,但不能失信;可以倒下,但不能跪下;可以求名,但不能盗名;可以低落,但不能堕落;可以放松,但不能放纵;可以虚荣,但不能虚伪;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可以浪漫,但不能浪荡;可以生气,但不能生事。

17、人生没有笔直路,当你感到迷茫、失落时,找几部这种充满正能量的电影,坐下来静静欣赏,去发现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东西。
下,改变模样。

6、人生中总会有一段艰难的路,需要自己独自走完,没人帮助,没人陪伴,不必畏惧,昂头走过去就是了,经历所有的挫折与磨难,你会发现,自己远比想象中要强大得多。多走弯路,才会找到捷径,经历也是人生,修炼一颗强大的内心,做更好的自己!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PPT课件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PPT课件

《开国大典》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梳理“大事件” 聚焦“大场面”,感受“大热情” 领悟“大意义”
“点面结合”,再写阅兵式
活动一
复习导入,梳理“大事件”
活动二
聚焦“大场面”,感受“大热情”
解决核心问题 作者是怎样写好激动人心的“大场面”,人民群众 的“大热情”受到了谁的牵动呢?
5
1.聚焦“典礼”:直线画毛
三、学习目标:
【重点】 1. 体会在阅兵式中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 2. 了解开国大典盛况,结合重点词句,感受热烈、庄严的气氛, 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情感。 【难点】 拓展相关资料,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手法描写一个场景。
四、学习方法
合作探究法




情景教学法
朗读感悟法 勾画圈点法
(三)
部编版 六上下
《开国大典》是一篇鼓舞人心 的新闻特写,描写了1949年10月 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 盛况,记叙了新中国成立之际亿 万民众欣喜若狂、激动自豪的感 人场面。文章文笔流畅,层次清 楚,场面描写与抒发感情相结合 。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这一篇这篇 课文的课后题语文要素的指 向更为明显。通过阅兵式部 分,让学生知道在点面结合 中要学会按顺序、从不同角 度来写。第一题从默读入手 ,引导学生了解描写的场面 理清文章的顺序;第二题, 通过聚焦每一个场面描写进 一步引导学生学习点面结合 写场面的写作方法。
开国大典
第三个课后题,是语言的 学习、体会、积累,但要注 意其明确的指向性——“字里 行间传达出的热烈、庄严的 气氛”,这与单元主题、课文 主题紧密相关。
二、学生分析
已有的能力:六年级学生能够基本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并在 阅读过程中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够认识到文章的写 作顺序,并描述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场景、细节等。

部编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7-开国大典》教学课件

部编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7-开国大典》教学课件
侧面描写:
写了群众的反应,这样的描写叫做 侧面描写。
这种写法 是为了烘托 毛主席的 伟人形象。
学习课文第二、三部分
阅兵式
受阅部队以海军两个排为先导, 接着是一个步兵师,一个炮兵师, 一个战车师,一个骑兵师相继跟进。 人民空军飞机排成人字形受阅。
特点:威武雄壮、军容整齐。
学习课文第四部 分
两股“红流”:
生字、新词
qínɡ

( jínɡ )
dàn

( yán )
生字、新词
niǔ

niè

理清脉 络
开国 大典 进行 顺序
会前(1~4) 典礼(5~10) 阅兵式(11~13) 群众游行(14、15)
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开国大典于_1_9_4_9_年_1_0_月1_日在首都举行,参加典礼的成 员有_中__华__人__民__共__和__国__中__央__人__民__政__府__主__席__、__副__主__席__、__各_位__ _委__员__,有_中__国__人__民__政__治__协__商__会__议__全__体__代__表___, 有_工__人__、__农__民__、__学__校__师__生__、__机__关__工__作__人__员__、__城__防__部__队__, 估计人数_三__十__万__人___。会场在天__安__门__广__场__。主席台设在 天__安__门__城__楼__上___。
谢谢 大家
本课件是在Micorsoft PowerPoint的平台上制作的,可以在Windows环境下独 立运行,集文字、符号、图形、图像、动画、声音于一体,交互性强,信息量大,能 多路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器官,使课堂教育更加直观、形象、生动,提高了学生 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减轻了学习负担,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教育的灵活与高效。

7开国大典课件(共27张PPT)

7开国大典课件(共27张PPT)

提心吊胆 口干舌燥
摇头晃脑
chì
面红耳赤
披头散发 手忙脚乱
zhǎo
diào
张牙舞爪 提心吊胆

zào
眼疾手快 口干舌燥
我发现:
这些成语都含有人体器官,都和人有关。 人的动作——摇头晃脑、张牙舞爪、手忙脚乱、眼疾手快 人的外貌状态——披头散发、面红耳赤、口干舌燥 人的心理——提心吊胆
词句段运用
点拨:本题考查成语积累。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 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 听同学们读课文。
我在读书时, 常常读到一些很有 新鲜感的语句。
这句话把树枝、鸟儿、蝴蝶想象成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这种写法真新鲜。
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 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 听同学们读课文。
遇到这些有新鲜感的词句,可以多读几 遍想想词句的意思。还可以抄下来,平时要 注意积累,在习作时也可以尝试运用和仿写。
语文园地
(3) 选词填空。 ①梦梦打碎了妈妈心爱的花瓶,怕妈妈发现之后责 备她,一直___提__心__吊__胆___的。 ②今天客人很多,店主有些___手__忙__脚__乱___,幸亏来 帮忙的阿姨___眼__疾__手__快___ 。 ③早读铃声响起,同学们打开书本,___摇__头__晃__脑___ 地读着课文,认真极了。
词句段运用
重读“真的觉得”,突出孩子的童真。
◇ 妈妈,我真的觉得/ 那些花朵/ 是在/ 地下的学校里
•••• 上学。
重读“一点儿”,表现
出孙中山对知识的渴求。
◇ 书里说的是/ 什么意思,他一点儿/ 也不懂。 •••
◇ 孙中山/ 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 就要问。为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段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排山倒海”“一 齐投向”表达了人民群众对领袖的无限热爱,对中华 人民共和国的无限热爱。)
词句理解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 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 电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 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反复 震撼人心的效果。
声势浩大。
( 排山倒海 )
整体感知
大典前(第1~4
自然段)
典礼
大典时(第 5~14自然段)
阅兵式
领袖出现 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升旗 宣读公告
大典后
群众游行
(第15自然段)
本文是按__时_间__顺序叙述的。
词句理解
感知开国大典盛况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暴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 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2.体会“阅兵式”这个场面中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 3.了解开国大典盛况,结合重点语句,感受热烈、
庄重的气氛。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字学习
zhèng bīn zhǎn lán
政 宾盏 栏
huì bào xuān
汇爆 宣
zhì yuè zhì tǎn jù lóng shè
帜 阅 制 坦 距隆 射
表达了全中国人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而无比激 动、无比自豪的心情。
词语学习 协商 汇集 预定 爆发 高潮 距离 就位 鼓舞 宣告 雄伟 肃静 旗帜 语调 选举 完毕 检阅 制服 一致 排山倒海
练一练
写出下列意思对应的词语。
1.到自己应到的位置上。
( 就位 )
2.郑重举行仪式。
( 典礼 )
3.高级首长在军队或群众队伍面前举行
检验仪式。
( 检阅 )
4.推开高山,翻倒大海。 形容力量强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