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收集参数
天然姜黄素的纯化和分子与晶体结构研究(2)

以后,姜黄素和类姜黄素的结构表征及合成方面的报道 陆续出现[3,4]。国内外有关姜黄的研究一直十分活跃,研 究内容主要涉及姜黄药用活性成分及有效成分的提取、 分离、分析、检测和结构鉴定,姜黄素及其衍生物的 化学反应及药用功能研究等[ 5 ~7 ] 。研究资料表明[ 8 ] ,不 同产地的姜黄一般具有不同的化学成分及组成;那么, 从不同产地的姜黄中提取出的姜黄素是否有同样的分子 与晶体结构?本文的工作证实,分子与晶体结构基本相 同,但是结构数据有些差异。国内外对于天然姜黄素 分子与晶体结构的研究报道较少[ 9 , 1 0 ] ,因此本文在天然 姜黄素的纯化、谱学表征和分子与晶体测定方面的工作
C21 H 20 O6 368.37 293(2) K 0.071073nm Monoclinic, P2/n a = 1.2695(3) nm α= 90° b = 0.72075(16) nm β= 95.098(4)° c = 1.9960(4) nm γ= 90° 1.8191(7)nm3
(1.College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ohhot 010062, China; 2.College of Chem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 Hohhot 010022, China;
FTIR 光谱在 Nicolet FT-IR 光谱仪上测定,KBr 压 片;UV-Vis 光谱在 Shimadzu UV-3101 光谱仪上记录; 1HNMR 和 13CNMR 光谱在 JEO-JNM-AL-300FTNMR 仪上 测定,TMS 作内标,CDCl3 作溶剂;MS 谱在 Finnigan- Ploaris Q-MS 质谱仪上记录;利用 SGW X-4 型熔点仪测 定天然姜黄素的熔点。 1.2 姜黄素的提取、纯化及谱学表征数据
晶体结构cod

晶体结构cod
晶体结构是指晶体中原子、离子或分子排列的方式和规律。
COD (Crystallography Open Database)是一个开放的在线数据库,收集了全球范围内的晶体结构数据。
COD的创建旨在提供一个方便的平台,使研究者们能够共享和访问晶体结构数据。
该数据库包含了来自科学文献、学术研究以及实验室的数据,涵盖了各种不同类型的晶体,包括无机化合物、金属合金、有机分子等。
在COD中,每个记录都包含了晶体的结构信息,如晶胞参数、原子坐标、晶体空间群等。
这些信息对于研究者们进行晶体结构分析和模拟非常重要。
通过COD,研究者们可以查找已有的晶体结构数据,并将其用于各种研究领域,如材料科学、化学、地球科学等。
COD的开放性使得研究者们可以自由地分享和使用晶体结构数据,从而促进了科学研究的进展。
研究者们可以通过COD来验证自己的实验结果,比较不同晶体结构之间的差异,发现新的结构规律和性质。
此外,COD还为晶体学教育提供了一个宝贵的资源,使学生们能够更好地了解晶体结构和晶体学原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晶体结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
通过COD
这样的数据库,研究者们可以更加高效地获取晶体结构数据,加快研究进程,促进科学发展。
未来,COD有望进一步扩大其数据库的规模和范围,为晶体学领域的研究者们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晶体管

9.1.3 特性曲线
一、输入特性 iB
C
iC
B + RC + 输出 RB E uCE 输入 回路 + uBE + − EC EB回路 − IE −
−
iB = f (uBE) u
CE=常数
uCE = 0 与二极管特性相似
iB
RB + + uBE
−
RB +
−
iB
EB
−
EB
uCE = 0 uCE ≥ 1 V
base
发射极 E
emitter
C
B
NPN 型
E
二、类型
按材料分: 按材料分: 硅管、 硅管、锗管 按结构分: 按结构分: NPN、 PNP 、 按使用频率分: 按使用频率分: 低频管、 低频管、高频管 按功率分: 按功率分: 小功率管 < 500 mW 中功率管 0.5 ∼1 W 大功率管 > 1 W
9.1 晶体管
9.1.1 晶体管的基本结构 9.1.2 电流放大原理 9.1.3 特性曲线 9.1.4 主要参数
9.1.1 晶体管的基本结构
晶体管(三极管)是最重要的一种半导体器件。 晶体管(三极管)是最重要的一种半导体器件。
部分三极管的外型
一、结构
B E
二氧化硅 保护膜
E
铟球 P
N型硅 型硅 P型硅 型硅 N型硅 型硅
EB
EC IE
三. 三极管内部载流子的传输过程
I CBO
三极管内载流子运动
IC
I CN
IB
I BN
1) 发射区向基区注入多子电子, ) 发射区向基区注入多子电子 电子, 形成发射极电流 IE。 ) 基区空穴运动因浓度低而忽略) (2)电子到达基区后 基区空穴运动因浓度低而忽略) 多数向 BC 结方向扩散形成 ICN。 少数与空穴复合, 少数与空穴复合,形成 IBN 。 基极电源提供( 基区空 基极电源提供(IB) 穴来源 集电区少子漂移(ICBO) 集电区少子漂移( 即: IBN ≈ IB + ICBO IB = IBN – ICBO
测定晶体结构的方法和powderX软件介绍

应用范围
优点
具有高分辨率和高空间解析度,能够 提供晶体表面和界面结构的详细信息。
适用于研究微小晶体和薄膜材料的结 构,常用于表面科学和纳米材料领域。
穆斯堡尔谱法
原理
当穆斯堡尔源发射的γ射线与晶体 相互作用时,会产生共振吸收现 象,通过测量共振吸收可以确定 晶体结构。
应用范围
适用于研究铁磁性和超导材料的晶 体结构,尤其适用于研究原子在晶 体中的位置和能量状态。
支持扩展
提供丰富的插件和扩展功能,满足 用户个性化需求。
03
02
界面友好
简洁直观的操作界面,方便用户快 速上手。
跨平台兼容
支持Windows、Linux和Mac OS等 操作系统。
04
软件应用范围
材料科学
适用于各种材料领域, 如金属、陶瓷、高分子 等,用于晶体结构和相
鉴定。化学Biblioteka 域生物学领域地质学领域
在化学反应机理、催化 剂设计等方面有广泛应
用。
用于蛋白质晶体结构解 析、药物设计与筛选等。
用于矿物、岩石等材料 的晶体结构和成分分析。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03
PowderX软件在晶体结构测定中的 应用
粉末样品的制备
粉末样品制备
为了测定晶体结构,需要制备粉末样品。粉末样品的制备 过程包括研磨、混合和干燥等步骤,以确保样品的均匀性 和稳定性。
测定方法的选择依据
样品类型
根据样品的形态、大小和稳定性选择合适的测定 方法。
研究目的
根据研究目的选择能够提供所需信息的测定方法。
实验条件
考虑实验条件和资源,选择可行且高效的测定方 法。
晶体的表征方法

晶体材料表征的意义:现代材料科学在很大程度上依
赖于对材料性能与其成分及显微组织关系的理解。因此, 对材料性能的各种测试技术,对材料组织从宏观到微观 不同层次的表征技术构成了材料科学与工程的一个重要 部分,也是联系材料设计与制造工艺直到获得具有满意 使用性能的材料之间的桥梁。 晶体材料表征的内容:结构、形貌、晶型、粒度、 比表面积、成分等
中子衍射法(ND)
中子衍射的基本原理和X射线衍射十分相似,其不同之处 在于: ①X射线是与电子相互作用,因而它在原子上的散射强度 与原子序数成正比,而中子是与原子核相互作用,它在不 同原子核上的散射强度不是随值单调变化的函数,这样, 中子就特别适合于确定点阵中轻元素的位置(X射线灵敏度 不足)和值邻近元素的位置(X 射线不易分辨); ②对同一元素,中子能区别不同的同位素,这使得中子衍 射在某些方面,特别在利用氢-氘的差别来标记、研究有机 分子方面有其特殊的优越性;
原子力显微镜( AFM)
不仅可直接获得绝缘体材料表面的原子级分辨率图象,还 可测量、分析样品表面纳米级力学性质,如表面原子力, 表面弹性、塑性、硬度、黏着力等,也可用于操纵分子、 原子,进行纳米尺度的结构加工和超高密度信息存储。 原理:一个对力非常敏感的微悬臂,其尖端 有一个微小 AFM 非常适合纳米粒子形貌及其表面观测,TEM 只能在横 的探针,当探针轻微地接触样品表面时,由于探针尖端的 向尺度上测量纳米粒子,而对纵深方向上尺寸的检测无能 原子与样品表面的原子之间产生极其微弱的相互作用力而 为力, AFM在三维方向上均可对纳米粒子进行观测,横向 使微悬臂弯曲。将微悬臂弯曲的形变信号转换成光电信号 分辨率 0.1nm,纵向分辨率0.01nm 并进行放大,就可以得到原子之间力的微弱变化的信号。
XRD晶体结构分析.ppt

矿物学研究
XRD技术应用
地质学研究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化学分析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材料科学
XRD晶体结构分析基本 原理
晶体结构基本概念
晶体定义:具有长程有序、长程有序长程有序结构的固体 晶体结构特点:长程有序、长程有序长程有序、长程有序 晶体结构分类:单晶、多晶、非晶 晶体结构分析方法:X射线衍射、中子衍射、电子显微镜等
生物组织XRD分析的原理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生物组织XRD分析的应用前景
医学影像学XRD分析
XRD晶体结构分 析在医学影像学 中的应用
XRD晶体结构分 析在医学影像学 中的优势
XRD晶体结构分 析在医学影像学 中的局限性
XRD晶体结构分 析在医学影像学 中的未来发展
XRD晶体结构分析在环 境科学中的应用
添加 标题
药物晶体结构分析的方法:采用XRD技术对药物 晶体进行衍射分析,通过测量衍射角度与强度, 推导出药物晶体的晶格常数、原子间距等信息。
添加 标题
药物晶体结构分析在医学中的应用:在医学领域, XRD技术可用于研究药物的生物活性、药代动力 学和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为新药研发、药物疗 效评估和药物安全性评价提供支持。
晶体材料XRD分析
XRD晶体结构分析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XRD晶体结构分析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XRD晶体结构分析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XRD晶体结构分析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XRD晶体结构分析在地 质学中的应用
矿物学XRD分析
XRD在矿物学中的应用:通过X射线衍射技术对矿物进行结构分析,确定矿物的成分、 晶体结构和物理性质。
XRD实验操作流程
数据收集:记录衍射角度与强 度之间的关系,形成衍射图谱
oslo结晶器和fc结晶器原理
oslo结晶器和fc结晶器原理Oslo结晶器和FC结晶器原理引言:结晶器是一种用于实现物质结晶过程的设备。
在化学、冶金、生物、材料等领域中,结晶过程被广泛应用于纯化、提纯、晶体生长和材料制备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两种常见的结晶器——Oslo结晶器和FC结晶器,分别探讨其工作原理和应用特点。
一、Oslo结晶器的原理Oslo结晶器是一种常用的连续结晶设备,其原理基于湿式结晶的过程。
它主要包括稳定器、冷却器、搅拌器和收集器等部分。
Oslo结晶器通过控制温度、溶液浓度和搅拌速度等参数,使溶液中的溶质逐渐凝结成晶体。
Oslo结晶器的工作原理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 溶液进入稳定器:溶液首先进入稳定器,通过稳定器中的调节装置控制温度和浓度,以保持溶液在稳定的状态。
2. 溶液进入冷却器:稳定的溶液随后进入冷却器,在冷却器中通过降低溶液温度,使溶质逐渐达到过饱和状态。
3. 溶液进入搅拌器:过饱和的溶液进入搅拌器,通过搅拌器中的机械搅拌或气体搅拌等方式,引入扰动,促进晶体的形核和生长。
4. 溶液进入收集器:晶体在搅拌器中逐渐生长,随着溶液流动,晶体被带到收集器中,从而实现结晶过程。
Oslo结晶器的特点:1. 高效连续:Oslo结晶器能够实现高效连续的结晶过程,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2. 粒度可控:通过调节温度、浓度和搅拌速度等参数,可以控制晶体的粒度和形状,满足不同需求。
3. 适用范围广:Oslo结晶器适用于各种溶液的结晶过程,具有较广泛的应用领域。
二、FC结晶器的原理FC结晶器是一种常见的批式结晶设备,其原理基于气体扩散结晶的过程。
它主要包括反应器、冷却器和收集器等部分。
FC结晶器通过控制温度、压力和流速等参数,使气体中的溶质逐渐凝结成晶体。
FC结晶器的工作原理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 溶液进入反应器:溶液首先进入反应器,通过加热使其达到过饱和状态。
2. 过饱和气体进入冷却器:过饱和的气体进入冷却器,通过降低温度,使气体中的溶质逐渐凝结成晶体。
物理实验技术中的晶体生长与表征方法
物理实验技术中的晶体生长与表征方法在物理科学的研究中,晶体生长和表征技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晶体是由原子、离子或分子排列成周期结构的固体,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为了深入了解晶体的性质和应用,科学家们致力于开发先进的晶体生长和表征方法。
一、晶体生长方法1. 溶液法:溶液法是最常用的晶体生长方法之一。
通过溶液中溶质的逐渐减少,使得溶质分子或离子结晶并形成晶体。
溶液法适用于多种物质的晶体生长,如无机盐类、有机化合物和生物大分子。
其中,流体动力学控制生长过程对于得到高质量晶体至关重要。
2. 气相沉积法:气相沉积法是将气相中的原子或分子沉积到基底上形成晶体的方法。
它可以通过热蒸发、溅射沉积或分子束外延等多种方式实现。
气相沉积法适用于生长高纯度的无机晶体,具有晶体质量高、缺陷少的优点。
3. 熔体法:熔体法是将物质熔融后,通过温度梯度使其重新晶化形成晶体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高熔点物质的晶体生长,如金属和合金材料。
熔体法能够得到大尺寸、高质量的晶体。
二、晶体表征方法1. X射线衍射:X射线衍射是最常用的晶体表征方法之一。
它通过照射晶体,然后观察和分析晶体对X射线的散射模式,来研究晶体的结构和定量晶体参数。
X 射线衍射技术在无机晶体、有机晶体和生物晶体的结构测定中广泛应用。
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是一种用于分析物质振动模式和化学键信息的技术。
它通过测量物质与红外光的相互作用,得到物质的红外吸收光谱图。
FTIR技术可用于化学品的鉴定、组成分析以及生物分子的结构分析。
3. 扫描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是一种利用电子束照射样品,感测样品表面的信号并生成图像的技术。
SEM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表面形貌信息,并且可以观察到微小尺度的缺陷和晶界。
SEM技术在材料科学和纳米技术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4. 核磁共振:核磁共振(NMR)是一种基于原子核自旋的表征技术。
通过应用外加磁场,核磁共振可以测量样品中原子核的磁共振信号,进而推断样品的化学构成和空间结构。
硫酸钠冷冻结晶工艺
硫酸钠冷冻结晶工艺引言:硫酸钠是一种常见的化工原料,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
其中,硫酸钠冷冻结晶工艺是一种将硫酸钠水溶液通过冷冻的方式使其结晶,从而获得高纯度的硫酸钠的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硫酸钠冷冻结晶工艺的步骤和工艺参数,以及其应用领域。
一、硫酸钠冷冻结晶工艺步骤:1. 准备硫酸钠水溶液:将适量的硫酸钠溶解在适量的水中,搅拌均匀,得到硫酸钠水溶液。
2. 过滤硫酸钠水溶液:将硫酸钠水溶液通过滤纸或滤网进行过滤,去除其中的杂质和固体颗粒。
3. 冷却硫酸钠水溶液:将过滤后的硫酸钠水溶液放置在低温环境下,如冷冻室或冰箱中,使其逐渐冷却至低温状态。
4. 搅拌硫酸钠水溶液:在硫酸钠水溶液冷却的过程中,通过搅拌设备对溶液进行搅拌,以促进晶体的形成和生长。
5. 观察晶体形成:在搅拌的同时,观察硫酸钠水溶液中是否开始形成晶体,根据晶体的形态和数量判断结晶的进程。
6. 收集晶体:当硫酸钠水溶液中的晶体数量足够多且达到所需的纯度时,停止搅拌,使用滤纸或滤网将晶体分离出来。
7. 晶体干燥:将分离出来的硫酸钠晶体放置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让其自然风干或使用干燥设备进行干燥,使其达到所需的含水率。
8. 包装储存:将干燥后的硫酸钠晶体进行包装,储存在干燥、阴凉的地方,以防止其受潮和吸湿。
二、硫酸钠冷冻结晶工艺的工艺参数:1. 硫酸钠浓度:通常使用10%至30%的硫酸钠水溶液进行结晶,具体浓度根据生产需求和设备条件而定。
2. 冷却温度:硫酸钠水溶液的冷却温度一般在0℃至-10℃之间,根据实际情况可调节温度。
3. 搅拌速度:搅拌速度对晶体的形成和生长有一定影响,通常选择适当的搅拌速度以促进晶体的形成和生长。
4. 结晶时间:结晶时间根据硫酸钠水溶液的浓度、温度和搅拌速度等因素而定,通常在数小时至数十小时之间。
5. 干燥温度:硫酸钠晶体的干燥温度一般在50℃至80℃之间,根据晶体的含水率和设备条件而定。
三、硫酸钠冷冻结晶工艺的应用领域:1. 化工行业:硫酸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制造玻璃、造纸、皂类、洗涤剂等化工产品中广泛应用。
单晶结构解析过程
单晶结构解析过程
单晶结构解析过程是指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来确定晶体中原子的位置、晶格参数和晶体结构的方法。
下面是单晶结构解析的常见步骤:
1. 晶体生长:首先需要获得足够大的单晶样品。
这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实现,如溶液法、气相法或熔融法。
2. 数据收集:使用X射线衍射技术或中子衍射技术,将单晶样品放置在仪器中,并记录衍射图案。
这些衍射数据包含了不同角度的散射强度和相位信息。
3. 数据处理:对收集到的衍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其中一个关键步骤是解析Laue图或斑图,确定晶体的晶系和对称性。
4. 相位问题:由于晶体中的散射信息只包含幅度而没有相位,所以需要采用一些方法来解决相位问题。
常见的方法包括多晶片、重组法、直接法和Patterson法等。
5. 结构求解:根据已解决的相位问题,借助计算机软件或手动计算,进行晶体结构求解。
这个过程包括模型建立、参数优化和误差分析等。
6. 结构修正:对求解得到的初始结构进行修正和调整。
这可能涉及到原子位置的微调、氢原子的添加、电荷密度修正等。
7. 结果验证:最后,通过一系列实验数据和计算方法来验证所得到的晶体结构。
这些包括衍射数据与计算模型之间的比较,键长和键角的合理性,以及物理化学性质的一致性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分子1-4 的衍射强度是在日本理学公司Rigaku XtaLAB P200 型单晶衍射仪(Cu
Kα 射线, λ = 1.54184
Å)上收集到的,数据的收集、还原以及晶胞参数的精修完全使用CrysAlis PRO
1.171.39.33c (Rigaku
OD,2017)完成。所有晶体结构的解析和精修都是通过SHELXTL-2015[148-149]
和Olex2[150]程序包采用直接法完成的。分子结构的显示以及材料的准备是通过Olex
2[150]完成的。以差值傅里叶合成法定出所用非氢原子,并以各向异性热参数运用
全矩阵最小二乘法对非氢原子进行精修,氢原子的坐标则是通过理论计算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