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氯化氢的测定 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HJT27-1999方法确认教学内容
FSZWJYJZ26氯化氢和盐酸的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

1.原理空气中氯化氢和盐酸用多孔玻板吸收管采集,在酸性溶液中,氯化氢与硫氰酸汞反应生成红色络合物;于460nm 波长下测量吸光度,进行测定。
2.仪器2.1 多孔玻板吸收管。
2.2 空气采样器,流量0~1L/min。
2.3 具塞比色管,10mL。
2.4 分光光度计。
3.试剂实验用水为蒸馏水。
3.1 吸收液:氢氧化钠溶液(4g/L)。
3.2 硫氰酸汞溶液:0.4g 硫氰酸汞溶于100mL 无水乙醇中。
3.3 硫酸铁铵溶液:溶解12g 硫酸铁铵[(NH4)2SO4·Fe2(SO4)3·24H2O]于水中,加入40mL 硝酸(ρ20=1.42g/mL),用水稀释至100mL;如有沉淀应过滤后使用。
3.4 标准溶液:准确称取0.2044g 氯化钾(于105℃干燥2h),溶于吸收液中,定量转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
此溶液为0.1mg/mL 标准贮备液。
临用前,用吸收液稀释成10.0μg/mL 氯化氢标准溶液。
或用国家认可的标准溶液配制。
4.样品的采集、运输和保存现场采样按照GBZ 159执行。
在采样点。
将一只装有10.0mL 吸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管,以500mL/min 流量采集15min 空气样品。
采样后,立即封闭吸收管进出气口,置清洁容器内运输和保存。
样品应在48h 内测定。
5.分析步骤5.1 对照试验:将装有10.0mL 吸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管带至采样点,除不连接空气采样器采集空气样品外,其余操作同样品,作为样品的空白对照。
5.2 样品处理:用采过样的吸收液洗涤吸收管进气管内壁3 次。
取出5.0mL 样品溶液于具塞比色管中,供测定。
若样品液中待测物的浓度超过测定范围,可用吸收液稀释后测定,计算时乘以稀释倍数。
5.3 标准曲线的绘制:取6 只具塞比色管,分别加入0.0、0.50、1.0、2.0、3.0、4.0mL 氯化氢标准溶液,各加吸收液至5.0mL ,配成0.0、5.0、10.0、20.0、30.0、40.0μg 氯化氢标准系列。
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氯化氢的条件控制

2 实验部分
2 1 仪器和试 剂 .
并将各次测定值进行平均。实验结果见图 l 。
从图 l 可以看出 ,使用硫氰酸汞~ 乙醇溶液浓 度 00 % 比 04 %的试剂 空 白值 低 3 % 4 %, . 4 . 0 2 5 且稳定性较好 ;使用 比色皿不同 , 其试剂空白值也
71 2 型分光光度计 ( 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 ;试剂
一
3 结果 与讨论
3 1 试剂 空 白实验 .
硫氰 酸汞 试剂 l和显 色温度 对试 剂空 白的影 响 2 ]
些有益的结论。
较大。对 文献 [ ] 1 中使 用 的两 种硫 氰 酸 汞 浓 度 (. %和 04 %) 00 4 . 0 在相同温度下(5c , 2o )分别使用 l c 2c m、 m和 3c m比色皿进行 五天 的试剂空 白实验,
实验方 法按 照 《 空气 和废 气监 测分 析方法 》 ( 四版)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空气 中氯 第 化氢…进行。
高,导致质控样难于合格。然后控制实验室温度和 增 大 比色皿 ,使 质控样 顺利通 过 。本文 对该 方法 的 试剂空白、 标准曲线进行了实验条件探索 ,获得 了
罗 莉 ,李 玲2
( . 昌市环境监测站 ,四川 西 昌 650;2 1西 1 0 .四川省冶金工业环境保护监测科研所 ,成都 604) 0 101
摘要 :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 中氯化氢 ,方法试剂空 白不稳定 ,控制显 色温度和硫 氰酸汞一 乙醇溶 液的制备是 降低并稳 定试 剂空白的关键所在。本文使 用 04 % ̄ 氰 酸汞一 乙醇溶液 ,2m或 3m比 色皿 ,显 色温度 2  ̄ .0 L c c 5C左右 ,标 准 曲线斜 率较 高,线性 关系和准确度较好 。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丙烯腈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T-37-1999讲课讲稿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丙烯腈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 J T-37-19991 适用范围1.1 本标准适用于固定污染源有组织排放和无组织排放的丙烯腈测定。
1.2 当采样体积为30L时,方法的检出限为0.2 mg/m3。
方法的定量测定浓度范围为0.26~33.0 mg/m3。
2 方法原理丙烯腈(CH2=CHCH2CN)用活性炭常温吸附富集,再经二硫化碳常温解吸,解吸液中各组分通过色谱柱得到分离后进人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从测得的丙烯腈色谱峰高(或面积),对解吸液中丙烯腈浓度定量,最后由解吸液体积、浓度和采样体积计算出气体样品中丙烯腈的浓度。
3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GB 16297-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157-1996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和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4 试剂和材料4.1 丙烯腈:色谱纯(或分析纯,但必须对丙烯腈无色谱干扰峰)。
4.2 二硫化碳:分析纯(对丙烯腈的色谱测定无干扰峰,否则需进行蒸馏,取46~47℃的馏分)。
4.3 气相色谱固定相:GDX-502, 60~80目。
4.4 氮气:纯度99.99%,并用分子筛或活性氧化铝净化.4.5 氢气:纯度99.99%,并用分子筛或活性氧化铝净化。
4.6 空气。
4.7 活性炭吸附管活性炭吸附管的结构如图1所示。
玻璃管的两端熔封密闭,并配有两个塑胶帽盖,以备采样完毕后盖紧密闭用。
管内填装活性炭粒度为20~40目,A段含100mg, B段含50mg。
A段活性炭前的玻璃棉上压着一个V字型弹簧钩,以免炭粒松动。
活性炭应对气态丙烯腈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并可用二硫化碳解吸被吸附的丙烯腈。
目前市售的用于采集空气中有机蒸气,并以二硫化碳作解吸溶剂的活性炭吸附管能满足要求。
4.8 丙烯腊标准储备液:c=10. 0 mg/ml。
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一定t的丙烯腈(4.1)于容量瓶中,小心加人二硫化碳至刻度,配制成溶液的丙烯腈浓度为10.0 mg/ml,作为储备液,密闭存放于低温(4~8℃)下,备用。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氰化氢的测定 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氰化氢的测定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1. 适用范围1.1 本方法适用于固定污染源有组织排放和无组织排放的氰化氢测定。
1.2 在氰化氢无组织排放的空气样品分析中,当采样体积为30L时,方法的检出限为2×10-3mg/m3,定量测定的浓度范围为0.0050~0.17mg/m3。
在有组织排气样品分析中,当采样体积为5L时,方法的检出限为0.09mg/m3,定量测定浓度范围为0.29~8.8mg/m3。
1.3 硫化氢和氧化剂(如Cl2)存在对测定有干扰。
2. 方法原理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氰化氢(HCN),在中性条件下,与氯胺T作用生成氯化氰(CNC1),氯化氰与异烟酸反应,经水解生成戊烯二醛,再与吡唑啉酮进行缩聚反应,生成蓝色化合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
反应方程式如下:3. 试剂和材料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
3.1 符合二级实验用水质量指标的纯水。
3.2 氢氧化钠。
3.3 冰乙酸。
3.4 氯化钠。
3.5 硝酸银。
3.6 氰化钾。
3.7 无水磷酸二氢钾。
3.8 无水磷酸氢二钠。
3.9 铬酸钾。
3.10 氯胺T。
3.11 试银灵(对二甲胺基亚苄基罗丹宁)。
3.12 异烟酸。
3.13 吡唑啉酮。
3.14 N,N'-二甲基甲酰胺。
3.15 氢氧化钠溶液:c=2%。
称取2 g氢氧化钠溶解于少量水中,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
3.16 氢氧化钠溶液:c=0.1%。
称取lg氢氧化钠溶解于少量水中,转移至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
3.17 氢氧化钠吸收液A:c(NaOH)=0.05mol/L。
称取2g氢氧化钠溶解于适量水中,转移至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
3.18 氢氧化钠吸收液B:c(NaOH)=0.1mol/L。
称取4g氢氧化钠溶解于适量水中,转移至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
3.19 乙酸溶液:0.6%。
4.山东省建材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颗粒物
30
30
二氧化硫
燃料类型为水煤浆
300
200
燃料类型为油、气
100
100
氮氧化物(以NO2计)
240
200
烟气黑度(林格曼黑度,级)
1
1
烧成、烤花:辊道窑、隧道窑、梭式窑
颗粒物
30
30
二氧化硫
燃料类型为水煤浆
300
200
燃料类型为油、气
100
100
氮氧化物(以NO2计)
HJ 538固定污染源废气铅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暂行)
HJ 548固定污染源废气氯化氢的测定硝酸银容量法(暂行)
HJ 629固定污染源废气 二氧化硫的测定 非分散红外吸收法
《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28号)
《环境监测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39号)
3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HJ/T 76 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试行)
HJ/T 373固定污染源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试行)
HJ/T 397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
HJ/T 398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黑度的测定 林格曼烟气黑度图法
HJ 533环境空气和废气 氨的测定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HJ 534环境空气 氨的测定 次氯酸钠-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3
水泥工业
本标准指从事水泥矿山开采、水泥制造、散装水泥转运以及水泥制品生产的工业部门。
3
平板玻璃工业
采用浮法、压延等工艺制造平板玻璃的工业。
3
建筑陶瓷
用于建筑物饰面或作为建筑物构件的陶瓷制品,主要指陶瓷墙地砖。
环境空气和废气中各项目监测采样细则(改)1

大气粉尘采样器中夹入两张K2HPO4浸泡后的滤膜
在滤膜夹中装入两张滤膜,中间隔2-3mm,采样后,密封好,贮存于空干燥器内,在六个星期内分析完。
污染源
离子选择电极法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国家环保总局(2007年)
尘氟:颗粒物的采样方法
不锈钢滤筒采集
染整油烟
纺织染整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DB33/ 962-2015附录A
等速采样3个样品,烟温大于100度,一分钟三个样。烟温小于100度,1、2、3分钟各一个样。
不锈钢滤筒采集
颗粒物
污染源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 16157-1996
等速采样,采样时间视浓度定
采气口抽气速度0.3m/s,
100 L/min流量采气60min
超细玻璃纤维滤膜
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10um的颗粒物。滤膜毛面朝上,加PM10用切割头。
环境
重量法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国家环保总局(2007年)
采气口抽气速度0.3m/s,
100 L/min流量采气60min
超细玻璃纤维滤膜
玻璃纤维滤筒采集
总悬浮
颗粒物
环境
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重量法 GB/T 15432-1995
采气口抽气速度0.3m/s,
100 L/min流量采气60min
超细玻璃纤维滤膜
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100um的颗粒物。滤膜毛面朝上,采样时需盖上采样头顶盖。
可吸入颗粒物(PM10、PM2.5)
环境
环境空气 PM10和PM2.5的测定 重量法HJ 618-2011
电镀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完整版

电镀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 B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镀企业和拥有电镀设施企业的电镀水污染物和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现有电镀企业的水污染物排放管理、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对电镀设施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及其投产后的水、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
本标准也适用于阳极氧化表面处理工艺设施。
本标准适用于法律允许的污染物排放行为;新设立污染源的选址和特殊保护区域内现有污染源的管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和《中国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的相关规定执行。
本标准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适用于企业向环境水体的排放行为。
企业向设置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排放废水时,有毒污染物总铬、六价铬、总镍、总镉、总银、总铅、总汞在本标准规定的监控位置执行相应的排放限值;其他污染物的排放控制要求由企业与城镇污水处理厂根据其污水处理能力商定或执行相关标准,并报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城镇污水处理厂应保证排放污染物达到相应排放标准要求。
建设项目拟向设置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放水系统排放废水时,由建设单位和城镇污水处理厂按前款的规定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
GB/T6920-1986水质pH值的测定玻璃电极法GB/T7466-1987水质总铬的测定高锰酸钾氧化-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GB/T7467-1987水质六价铬的测定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GB/T7468-1987水质汞的测定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7469-1987水质汞的测定双硫腙分光光度法GB/T7470-1987水质铅的测定双硫腙分光光度法GB/T7471-1987水质镉的测定双硫腙分光光度法GB/T7472-1987水质锌的测定双硫腙分光光度法GB/T7473-1987水质铜的测定2,9-二甲基-1,10菲罗啉分光光度法GB/T7474-1987水质铜的测定二乙基二硫氨基甲酸钠分光光度法GB/T7475-1987水质铜、锌、铅、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7478-1987水质铵的测定蒸馏和滴定法GB/T7479-1987水质铵的测定纳氏试剂比色法GB/T7481-1987水质铵的测定水杨酸分光光度法GB/T7483-1987水质氟化物的测定氟试剂分光光度法GB/T7484-1987水质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GB/T7486-1987水质氰化物的测定硝酸银滴定法GB/T7487-1987水质氰化物的测定异烟酸-吡唑啉酮比色法GB/T11893-1989水质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GB/T11894-1989水质总氮的测定碱性过硫酸钾消解分光光度法GB/T11901-1989水质悬浮物的测定重量法GB/T11907-1989水质银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1908-1989水质银的测定镉试剂2B分光光度法GB/T11910-1989水质镍的测定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GB/T11911-1989水质铁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1912-1989水质镍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1914-1989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钾法GB/T16157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的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16488-1996水质石油类的测定红外光度法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HJ/T27-1999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氯化氢的测定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HJ/T28-1999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氰化氢的测定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HJ/T29-1999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铬酸雾的测定二苯基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HJ/T42-1999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HJ/T43-1999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HJ/T67-2001固定污染源排气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HJ/T84-2001水质氟化物的测定离子色谱法HJ/T195-2005水质氮氨的测定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HJ/T199-2005水质总氮的测定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HJ/T345-2007水质总铁的测定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试行)《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28号)《环境监测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39号)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硫氰酸汞比色法测定空气中氯化氢的空白来源

硫氰酸汞比色法测定空气中氯化氢的空白来源作者:陈俊威王志杰王进忠来源:《绿色科技》2017年第12期摘要:指出了在硫氰酸汞比色法测定空气中氯化氢的过程中,实验室空白信号值较高且变异性较大,通过实验检验了空白的来源,得出了试剂中微量杂质氯离子干扰的主要来源。
关键词:硫氰酸汞;氯化氢;空白值;空气与废气监测中图分类号:X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20035021引言国标HJ/T 27-1999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为最主要的测定空气中氯化氢的方法,此方法为常规分光光度法,但是在实际测定过程中,存在着空白值高、曲线不易做好等一系列问题。
通过查阅文献,发现曲线线性不足的原因为硫氰酸汞-乙醇溶液的浓度不足和受到气泡干扰,提高硫氰酸汞浓度可以显著改善,即使如此,氯化氢测定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因此,本文通过实验检验了空白来源,对需要改进地方提出建议,为完善国标方法提供数据支持。
2试剂与仪器2.1试剂配制由于需对比不同溶液的空白,故全部溶液按国标HJ/T27-1999规定过程配制,仅溶质浓度不同。
2.2仪器紫外及可见分光光度计(岛津 2600)。
3实验步骤3.1各溶液的空白信号值(1)氢氧化钠溶液是无色透明,理论上不会在460 nm产生吸光度,但由于氢氧化钠中含有一定量的氯化钠,在混合硫氰酸汞后会显色,下节实验中进行验证。
(2)硫酸铁铵(40% HClO4)溶液有颜色,15 g/L、30 g/L、45 g/L溶液自身吸光度0.006、0.016、0.029,因此,加入不同量硫酸铁铵酸性溶液会对最终结果产生轻微影响,并非提高了灵敏度,而是使空白的基线升高造成结果变化,扣除空白后完全可以消除。
(3)按国标操作步骤,30 g/L硫酸铁铵按比例分别混合10%HClO4、20%HClO4、40%HClO4、60%HClO4溶液,该溶液的吸光度分别0.014、0.015、0.016、0.023,说明酸度也会对结果产生轻微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氯化氢的测定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
HJ/T27-1999方法确认
1.目的
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吸收液中氯化氢的浓度,分析方法检出限、回收率及精密度,判断本实验室的检测方法是否合格。
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固定污染源有组织排放和无组织排放的氯化氢测定。
3. 职责
3.1 检测人员负责按操作规程操作,确保测量过程正常进行,消除各种可能影响试验结果的
意外因素,掌握检出限、方法回收率与精密度的计算方法。
3.2 复核人员负责检查原始记录、检出限、方法回收率及精密度的计算方法。
3.3技术负责人负责审核检测结果及检出限、方法回收率、精密度分析结果。
4.分析方法
4.1 测量方法简述
4.1.1空白试验:按同试样完全相同的处理步骤进行空白实验,仅用吸收液代替试样。
4.1.2采样
4.1.2.1有组织排放样品的采集
串连两支各装25ml氢氧化钠吸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瓶,以0.5L/min流量,采样5~30min。
在采样过程中,根据排气温度和湿度调节采样管保温夹套温度,以避免水汽于吸收瓶之前凝结。
若排气中含有氯化物颗粒性物质,应在吸收瓶之前接装滤膜夹,否则颗不装滤膜夹。
4.1.2.2 无组织排放样品的采集
将0.3µm微孔滤膜装在滤膜采样夹内,后面串联两支各装5ml吸收液的吸收管,以1L/min 流量,采气30~60min。
长时间采样,吸收液水分蒸发,需适当加水补充水分蒸发。
4.1.3标准曲线的绘制
取8支10ml具塞比色管,按表1 配制标准色列。
表1 氯化钾标准色列
在各管中加3.0%硫酸铁铵溶液2.00ml,混匀,加硫氰酸汞-乙醇溶液1.0ml,混匀。
在室温下放置20~30min。
用2cm比色皿,于波长460nm处,以水为参比,测定吸度。
并且绘制标准曲线。
4.1.4样品测定
4.1.4.1无组织排放样品测定
采样后,将第一、二吸收管的样品溶液分别移人两支10ml具塞比色管中,用少量吸收液洗涤吸收管,吸收液并入比色管,稀释至10ml标线,摇匀。
分别吸取5.00ml样品溶液于另两个比色管中。
以下步骤同标准曲线的绘制。
4.1.4.2有组织排放样品的测定
将吸收后的样品溶液分别转移入两支50ml容量瓶中,用少量吸收液洗涤吸收瓶,洗涤液并入容量瓶,然后用吸收液定容。
摇匀后从各瓶吸取适量样品溶液,分别置于10ml干燥的具塞比色管中,加吸收液至5.00ml。
以下步骤按4.1.4.1进行分光光度测定。
4.2计算
氯化氢(HCI mg/m3)= (W1/V1+W2/V2)*V t/V nd
式中 W1、W2 —分别为从第一、二吸收管所取样品溶液中氯化氢含量,µg;
V1、V2 —分别为测定时从第一、二吸收管中所取溶液的体积,ml;
V t —定容体积,ml;
V nd-- 标准状态下的干采气体积,L。
5. 结果分析
5.1检出限
选取10份空白样品,按4进行测试。
结果见附表。
由附表可知,检出限满足标准HJ/T27-1999的要求。
5.2方法回收率与精密度
选取6份样品加标,使加标浓度均为2.80mg/m³,按4进行测试。
结果见附表。
由附表可知,回收率在91.3%-102.1%之间,满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