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泌尿系统畸形PPT课件
合集下载
先天性肾畸形疾病PPT演示课件

03
MRI检查
利用强磁场和射频脉冲使人体组织产生信号并重建图像,对软组织分辨
率高,可清晰显示肾脏和尿路的解剖结构,对于先天性肾畸形的诊断和
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评估指标
01
02
03
肾脏功能
通过检测血清肌酐、尿素 氮等指标评估肾脏功能, 了解先天性肾畸形对肾功 能的影响程度。
并发症情况
评估先天性肾畸形是否伴 有其他泌尿系统异常或并 发症,如尿路感染、结石 、高血压等。
营养支持
对于肾功能不全的先天性肾畸形患者,可能需要营养支持 治疗,如补充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以维持身体正 常生理功能。
管理策略
定期随访
饮食调整
先天性肾畸形患者需要定期随访,以监测 肾功能、尿路情况等,及时发现并处理潜 在问题。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能需要进行饮食 调整,如限制盐摄入、控制蛋白质摄入量 等,以减轻肾脏负担。
提高先天性肾畸形的诊断水平
通过改进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方法,提高先天性肾畸形的诊断准确性和敏感性,减少漏诊和误诊的发生。
探索新的治疗方法
针对不同类型的先天性肾畸形,探索新的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同时,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问题,提供全面的医疗照护和支持。
THANKS
异位肾
肾脏位于异常位置,常 见于盆腔、胸腔等部位
。
融合肾
两个肾脏在发育过程中 融合成一个异常形状的
肾脏。
马蹄肾
两侧肾脏下极在脊柱前 方融合,形成马蹄铁形
。
症状
01
02
03
04
腹部肿块
可在腹部触及异常形状的肾脏 。
疼痛
胎儿泌尿系统畸形产前超声诊断及预后分析

pot ecne [ . u rl20 ,3 1 : - 0 rs t acr J E r o, 0 8 5 ( ) 8 8 . a ] U 6
2 胡 毕 杰 ,郭 燕 红 . 院 感 染 预 防 与控 制 标 准 操 作 规 程 【 ] 医 M.
上 海 : 海 科 学技 术 出 版社 ,0 0 2 9 2 6 上 2 1 ,4 — 7 .
本 次 研 究 认 为 既 往 穿 刺 前 单 纯 碘 伏 消 毒 肛 门 及 直 肠 壁 , 以杀 灭粪 残 渣 中心 细 菌 , 刺 时 易将 难 穿
残渣 中心 细菌 带 人前 列 腺 引 起败 血 症 。因此 , 在穿 刺前 3 d给 予 患者 常 规进 行 口服抗 生 素 。 穿刺 前稀 碘 伏 液 肠 道 准 备 , 能 排 空 肠 管 , 少 肠 管 内粪 残 既 减
3 G tr d o f i H e Vok r Co l ain o t n r ca lme B mp i t s f r se tl c o a
pot e ipy e r n tno r ns tsJ U o g rs t bos. t miao c r ttu 『. r oeA, a D e i f u e a 1 l
济实用 , 易行 , 方便 由此可见 , 稀碘伏液 穿刺前 3 n 0mi 灌 肠 。对 进 一 步 降低 经 直 肠 前 列 腺 穿 刺 感 染 发 生 率, 降低 败血 症 引 起 的并 发症 , 少住 院费 用 , 明 减 有
确帮助。
参 考 文献
1 Hed n i ei e n a ta. ud l s o n
2 0 ,28:0 2 12 . 0 3 4 ( 12 — 0 8 )
4 唐 杰 。 玉 英 . 肠 超 声 引 导 下 前 列 腺 穿 刺 活 检 的 安 全 性 杨 直 探 讨 [. 国超 声 诊 断 杂 志 ,0 0 2 1 :19 . J中 ] 20 ,() —2 9
小儿泌尿系统感染PPT课件

包括 B超、排泄性膀胱尿路造影(MCU)、静 态核素肾扫描(DMSA)
B超 主要是发现和诊断泌尿系统发育畸形 伴有发热的UTI均做
排泄性膀胱尿路造影(MCU)
确诊膀胱输尿管返流(VUR)的基本方法及
分级的金标准
静态核素肾扫描(DMSA)
诊断急性肾盂肾炎(APN)的金标准
肾瘢痕的发现
<2岁 患儿伴发热者,无论男女、B超检查有无异 常,均建议在感染控制后行MCU检查,有顾虑的尽
THANK YOU
2024/7/8
上泌尿道感染
目的 根除病原体、控制症状、去除诱发因素和 预防再发
1、一般处理
休息、多饮水增加尿量、保持外阴清洁
2、抗菌药物治疗
选择原则:感染部位、肾功能损害小、药敏
结果、抗菌力强、抗菌谱广
头孢
多选用2代以上
上尿路感染的治疗
疗程7-14天
小于等于3月 全程静脉敏感抗生素治疗10-14天
内蒙古某医院检查30 株尿阳性菌株中, 革兰 氏阴性杆菌占 76. 6%, 其中仍以大肠埃希氏菌为 主; 革兰氏阳性菌占 23. 3% , 其中肠球菌占 10%。 革兰氏阴性杆菌对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头孢唑 啉、头孢噻肟那、头孢呋新钠等抗生素耐药性普遍 高, 对丁胺卡那、呋喃妥因及部分三代头孢类抗生 素耐药性相对较低, 为 13% ~ 33% , 对亚胺培南 敏感性为 100% ; 肠球菌对万古霉素 100% 敏感。
大肠埃希杆菌是存在于健康人肠道内的正常 菌群,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可侵入不同部位引起相 应疾病。大肠埃希杆菌主要引起肠道和泌尿道感染,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条件致病菌占优势 地位,大肠埃希杆菌已经成为泌尿系感染最主要的 致病菌之一。
杭州复旦医院儿童泌尿科普知识课件

PUJO病因
原发性 息肉 异常血管压迫 肿瘤压迫、结石梗阻 高位输尿管开口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 瓣膜
概念:组织学上具有胚胎性发育不良,如囊肿、异常的肾
小管、未分化的间充质或非肾组织的软骨等。
肾发育不良(肾多房性囊性变) 临床表现:无正常的肾脏形态,是新生儿腹部肿块的最常见 原因。常伴有输尿管异位开口:女孩滴尿
婴幼儿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1/万
双侧发病,远端肾小管和集合系统梭形扩张+肝门脉
区胆多管囊数目肾增(加、成门脉人周型围纤/婴维化幼为主儿要型病理)特征
分型
1.围生期型:90%以上肾小管病变,6-8周死亡 2.新生儿型:60%肾小管病变,1岁内死亡
3.婴儿型:25%肾小管病变+严重门脉周围纤维化,存活到青春期 4.少年型:小于10%肾小管病变+门脉纤维化,存活到30岁
• 包皮环切术不是简单的门诊手术,应该达 到:安全、有效、美观、减少痛苦
包皮环扎术
包皮环切器治疗包茎
泌尿系统先天畸形
常见泌尿系统异常
肾积水:PUJO 先天性巨输尿管:梗阻、返流 单纯性肾囊肿 先天性多囊肾 多囊性肾发育不良 肾发育不全 重复肾重复输尿管 膀胱外翻 先天性脐尿管瘘 尿道下裂 尿道上裂 后尿道瓣膜
手术前后半月比较
手术后2年随访
手术太迟对阴茎发育的影响
阴茎阴囊融合
手术治疗
尿道下裂
尿道下裂
• 发病率:3-8/1000,逐年增高 • 病因:多基因遗传性疾病 • 诊断:尿道口开口异位,阴茎弯曲,包皮分布异常 • 治疗:手术治疗 • 痊愈标准:阴茎伸直
尿道口开口正位 排尿通畅 外观满意 正常性生活
染给男性比例减少60%左右
包皮环切与其他健康状况
儿童泌尿道感染ppt课件

儿童泌尿道感染
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
UTI是儿科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
定义:病原微生物入侵泌尿系统并在尿中繁殖、
侵入泌尿道粘膜或组织引起炎症反应
发病率:
美国儿科学会(AAP)报道,3个月~2岁发热儿童总患病率为5% 瑞典报道6岁前累积发病率的男孩 1.8%,女孩 6.6% 新生儿期以男孩多见,婴幼儿以女孩多见 (7:1)
尿液细菌培养
清洁中段尿培养致病菌生长,菌落计数> 105/ml,有诊断意义
15
儿童尿路感染的诊断
诊断: 清洁中段尿,离心WBC>5/HP 清洁中段尿培养,菌落计数>105/ml
临床类型: 上尿路感染:急性肾盂肾炎 下尿路感染:膀胱炎
泌尿道感染与败血症、中枢感染
17
泌尿道感染临床评估
• 膀胱输尿管反流(VUR)是一种最为常见的先天性尿路畸形 • 儿童尿路感染中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的发生率为30%
~40%,在健康儿童中VUR的发病率为1%~2%。
• 尿液从膀胱到上尿路的异常逆向反流可产生反复的尿路感
染,甚至可引起反流性肾病,最后导致肾功能不全
• 终末期慢性肾功能衰竭(ESRD)中有5%~10%的患儿的病 因是反流性肾病(RN)
• 查体
• 全身症状:精神,体温(热型),皮肤花纹,前囟张力 • 肾脏专科:包皮环切, 尿道口, 小阴唇粘连, 外阴炎,血压; • 神经专科:脊背神经查体、会阴区、下肢 (有无脊柱裂、脊膜膨出、骶骨发育不良等畸形)
18
进一步评估——影像学检查
• B超——无创
急性期可见膀胱壁的毛糙增厚,肾盂壁肾实质回声增强
- 新鲜离心尿革兰氏染色涂片
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
UTI是儿科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
定义:病原微生物入侵泌尿系统并在尿中繁殖、
侵入泌尿道粘膜或组织引起炎症反应
发病率:
美国儿科学会(AAP)报道,3个月~2岁发热儿童总患病率为5% 瑞典报道6岁前累积发病率的男孩 1.8%,女孩 6.6% 新生儿期以男孩多见,婴幼儿以女孩多见 (7:1)
尿液细菌培养
清洁中段尿培养致病菌生长,菌落计数> 105/ml,有诊断意义
15
儿童尿路感染的诊断
诊断: 清洁中段尿,离心WBC>5/HP 清洁中段尿培养,菌落计数>105/ml
临床类型: 上尿路感染:急性肾盂肾炎 下尿路感染:膀胱炎
泌尿道感染与败血症、中枢感染
17
泌尿道感染临床评估
• 膀胱输尿管反流(VUR)是一种最为常见的先天性尿路畸形 • 儿童尿路感染中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的发生率为30%
~40%,在健康儿童中VUR的发病率为1%~2%。
• 尿液从膀胱到上尿路的异常逆向反流可产生反复的尿路感
染,甚至可引起反流性肾病,最后导致肾功能不全
• 终末期慢性肾功能衰竭(ESRD)中有5%~10%的患儿的病 因是反流性肾病(RN)
• 查体
• 全身症状:精神,体温(热型),皮肤花纹,前囟张力 • 肾脏专科:包皮环切, 尿道口, 小阴唇粘连, 外阴炎,血压; • 神经专科:脊背神经查体、会阴区、下肢 (有无脊柱裂、脊膜膨出、骶骨发育不良等畸形)
18
进一步评估——影像学检查
• B超——无创
急性期可见膀胱壁的毛糙增厚,肾盂壁肾实质回声增强
- 新鲜离心尿革兰氏染色涂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