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杨坚
隋朝开国皇帝杨坚的生平简介

隋朝开国皇帝杨坚的生平简介杨坚,汉族,东汉名臣杨震的后嗣,北周将领杨忠之子,也是隋王朝的开辟者,美国学者迈克尔·H·哈特在《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将他排到第八十二位。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隋朝开国皇帝杨坚的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杨坚杨坚生平简介隋文帝杨坚,杨坚是隋朝的开国皇帝,生于公元541年,死于公元604年,现在的陕西人,正宗的北方人。
杨坚的祖先是著名的杨震,杨震是曾当过汉太尉,杨坚是汉太尉的第十四世孙。
杨坚曾经不姓杨,是后来杨坚自己掌权后恢复汉族的姓氏,改姓杨。
杨坚之前的姓氏是普六茹鲜卑,是杨坚的父亲杨忠所赐。
杨坚在位时做了很多大事而流芳百世,杨坚统一了全国,攻灭陈国,当时的中国四分五裂,所有的王朝都想统一天下从而互相争斗,但是一国灭一国起数百年的争斗从未停止,守着自己的一片王土谁也没有放弃的念头。
杨坚成功的统一了此时的中国,因此也被冠宇最高的盛名,被称为“圣人的可汗”。
杨坚不管在军事还是在政治方面均有惊人的创举,杨坚在位期间,首创了选官制度,惜才爱才重文化使中国称为盛世之国。
隋文帝杨坚在位时的中国一片鼎盛繁荣景象,国土辽阔,人们安乐富裕人口鼎盛达到了700余万户,农耕文明一片辉煌景象。
隋文帝杨坚那时的场景可谓是中国的美好蓝图。
杨坚的儿子是谁杨坚有几个儿子?他们分别是谁?杨坚总共有5个儿子,分别是太子杨勇,晋王杨广,秦王杨俊,汉王杨谅。
杨勇是杨坚的大儿子,杨勇是独孤皇后和杨坚所生,隋朝成立后,杨勇是长子被立为太子。
杨勇深受杨坚的喜欢,晚年的杨坚生性多疑,杨勇作为太子的时候每次参与国政都提很多建议,之后便受到了杨坚的不信任,到了600年,就是隋朝开国二十年的时候,杨勇被废除太子身份贬为庶民,后来又被处以死刑。
杨广是杨坚的第二个儿子,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隋炀帝,是继隋文帝杨坚之后的隋朝第二个皇帝。
杨广有野心但是也有实力,杨广于604年的时候当上皇帝,当上皇帝后的杨广做出了一些列的成绩,杨广命人修建大运河,洛阳也是杨广命人修建,著名的丝绸之路也是起源于杨广这里。
隋文帝与隋炀帝:“成由勤俭败由奢”

隋文帝与隋炀帝:“成由勤俭败由奢”隋文帝杨坚与隋炀帝杨广是隋朝两位重要的君主,他们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隋文帝杨坚在位期间实行勤俭政治,致力于国家的发展和民生的改善,而隋炀帝杨广则纵容奢侈、铺张和专制,终究导致了隋朝的灭亡。
他们的命运和国家的兴衰也确实与他们的不同施政有着密切的关联。
本文将对隋文帝与隋炀帝的执政风格进行对比,分析勤俭与奢侈对国家的影响,以及对中国历史的启示。
隋文帝杨坚以“文帝”之号上封,他是隋朝的开国皇帝,其在位期间主要注重国家的治理和民生的改善。
他出身寒微,在勤勉耕耘之中得到发展并渐渐积聚了一定的社会政治资本,最终登上帝位。
他的施政风格一向勤俭朴素,为人民着想,深受百姓的爱戴。
他在位期间推行了许多改革措施,提倡节约行为,不仅拒绝铺张浪费,还倡导简朴的生活方式。
在农业生产方面,他减免了一些重税,鼓励农业生产。
为了减轻百姓的负担,他还大力进行赈济救灾工作。
这些举措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隋文帝对待政治和军事事务也非常认真和勤奋,他对国家制度进行了诸多修正和完善,加强了吏治和朝纲,在对待外族的交往中也表现得十分宽容和睿智,使龙朔年间的国家处在相对和平的状态下,为隋朝的繁荣和稳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隋文帝在位期间通过勤勉努力和良好的政策为国家的繁荣和百姓的幸福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隋炀帝杨广继位后却完全背弃了父亲的勤俭的施政理念,而走上了奢侈、铺张和专政的道路。
他任内铺张浪费,挥霍无度,修建大规模的宫殿和花园,浪费了大量的国家财富。
他懒政不理朝政,不重视百姓的疾苦,严重腐败,极其残暴,横行专制,导致了社会的不稳定和民不聊生。
最终,这种铺张浪费、奢侈挥霍的生活方式造成了国家的财政危机,大规模的征战也削弱了国力,最终导致了隋朝的灭亡。
在隋朝灭亡之后,历史学家对隋文帝和隋炀帝的执政风格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其中一个最重要的观点就是“成由勤俭败由奢”,这句话概括了隋文帝和隋炀帝不同的执政风格对国家兴衰的影响。
“气管炎”皇帝杨坚的故事_历史故事

“气管炎”皇帝杨坚的故事隋文帝杨坚,原为北周隋王,后废北周静帝而称帝,建隋朝,为隋朝开国皇帝。
在位20xx年,被子杨广谋杀,终年64岁,葬于泰陵(今天陕西省县西南20里)。
公元541年,即西魏的大统七年,杨坚出生。
和许多帝王一样,传说他出生时也有祥云出现。
但他在青少年时期并不聪明,靠着贵族家庭的关系,他在专门为贵族子弟设立的学校里读过书,但由于成绩不好,被讽刺为不学无术,他自己也有自知之明,自嘲地说他“不晓书语”。
杨坚虽然不行,但因为有父亲的关系,他在十四岁时便开始做官,应了那句话“英雄儿好汉”。
杨氏是从汉朝以来,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名门望族。
在西魏时期,杨坚的父亲杨忠便和独孤信一起投靠了权臣宇文泰,此后,杨忠因为屡建功勋,而且帮助宇文觉建立了北周政权,所以,官爵升至柱国,封随国公(随字后来才改成了隋)。
北周建立时,因为父亲杨忠功劳卓着,杨坚借光升为骠骑大将军。
后来,又封为大兴郡公。
到公元560年,周武帝即位时,不满二十岁的杨坚已做了随州刺史。
六年后,当朝的柱国、大将军独孤信看出了杨坚的前程远大,就把刚十四岁的女儿许给了杨坚,这就是后来有名的独孤皇后。
因为独孤家族比杨氏家族的势力要强大得多,加上独孤皇后的个性,杨坚算得上是历史上有名的“惧内”皇帝了,据说因为和皇后吵架,杨坚曾出走到深山中,几天后才回来。
杨坚的地位也引起了其他人的嫉妒,有的想借机除掉杨坚,但杨氏家族以及独孤家族的势力也对他起了保护作用,加上杨坚的长女又是北周武帝太子的王妃,所以,虽有危险,但终究没有对杨坚构成致命威胁。
扫除障碍建隋朝在公元578年,周武帝病死,宣帝即位。
杨坚的长女做了皇后,杨坚升任上柱国、大司马,掌握了朝政大权。
加上年少的皇帝也比较昏庸荒淫,在群臣中没有威信,于是,杨坚便开始准备取而代之。
杨坚的行动多少让小皇帝有所察觉,但没有真凭实据,他也没法处罚杨坚,何况他还是自己的岳父大人,更难下决心做事。
杨坚为了避免皇帝的猜疑,就想到地方上去任职,也为将来有变时能利用实力争夺皇位。
隋朝第一个皇帝是谁

隋朝第一个皇帝是谁隋朝共存在了三十九年,隋朝的第一个皇帝是谁?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隋朝第一个皇帝杨坚简介,供大家阅读!隋朝第一个皇帝杨坚简介隋文帝杨坚(541年7月21日 -604年8月13日)汉族,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隋朝开国皇帝,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
杨坚鲜卑小字为那罗延(金刚不坏),鲜卑姓氏为普六茹,普六茹鲜卑姓氏是其父杨忠受西魏恭帝所赐的。
后杨坚掌权后恢复汉姓“杨”,并让宇文泰鲜卑化政策中改姓的汉人恢复汉姓。
杨坚在位期间,军事上攻灭陈国,成功地统一了严重分裂数百年的中国,击破突厥,被尊为“圣人可汗”;内政方面,开创先进的选官制度,发展文化经济,使得中国成为盛世之国。
开皇年间,隋朝疆域辽阔,人口达到700余万户,是中国农耕文明的辉煌时期。
在美国学者迈克尔·H·哈特1978年所著中《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排行第82位。
隋朝第一个皇帝杨坚物生平早年经历史载杨坚出自关中高门弘农杨氏,是东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其四世祖杨元寿被北魏任命为武川镇司马,其父杨忠跟随北周文帝宇文泰起义关西,因功赐姓普六茹氏,官至柱国、大司空,封随国公。
死后追赠太保,谥号桓。
不过据陈寅恪的考证,杨坚家族可能是山东寒族,其弘农杨氏的身份应出于伪托;而所谓杨元寿留镇武川亦是宇文泰为笼络部下感情而虚构之事。
日本学者布目潮沨则认为杨坚家族并非汉族。
天和三年(568年)杨忠死后,杨坚承袭父爵。
他有“身在帝王边,如同伴虎眠”之感。
齐王宇文宪曾对武帝宇文邕说:“普六茹坚相貌非常,臣每见之,不觉自失,恐非人下,请早除之。
”本来宇文邕对杨坚早存疑心,听宇文宪说后,疑心更重。
但是否立即剪除杨坚还犹豫不定,于是便问计于钱伯下大夫来和,来和也说杨坚不凡,但暗中想给自己留条后路。
便谎称:"杨坚这人是可靠的,如果皇上让他做,带兵攻打陈国,那就没有攻不下的城防。
"为杨坚避免了一场杀身之祸。
关于隋文帝杨坚的故事

关于隋文帝杨坚的故事隋文帝杨坚,是隋朝开国皇帝。
在他身上有什么历史故事呢? 今天小编在这分享一些关于隋文帝杨坚的故事给大家,欢迎大家阅读!1.隋文帝杨坚依法治子的故事隋文帝杨坚是隋朝的开国皇帝。
他掌握政权以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重要的一条,是制定新律,健全法制。
他不但重视制定法律,而且执行法律也非常严格,主张“法不阿贵”。
就是说执行法律,不偏袒那些有地位的尊贵者,王公贵族犯法,也要同普通百姓一样看待,一样治罪。
隋文帝不仅如此主张,而且如此做了,就是对待自己的儿子也不例外。
隋文帝的第三个儿子名叫杨俊。
杨俊被封为秦王以后,依仗权势,胡作非为。
他违犯国家规定的制度,偷偷地放债取息,实际上是敲诈勒索。
杨俊手下的一些官员也乘机为非作歹,致使那些深受其害的小官吏和黎民百姓苦不堪言。
隋文帝得知消息后,派专使进行调查,处罚了100多个与这件事有牵连的人,并以此来警告杨俊。
可杨俊认为自己是皇子,无人敢惹,所以继续作恶。
同时,他还大兴土木,营建豪华宫室,成天带着一伙浪荡公子和歌姬舞女在宫中寻欢作乐。
隋文帝见杨俊如此骄奢淫逸,目无法纪,便下令将他召回京师,撤销了他的一切官职,不许他再参与政事。
杨俊被撤销官职的消息传出后,朝廷上下震动不小。
宫中的侍卫武官为讨好杨俊,便跑去对隋文帝说:“秦王只不过利用官务营建宫室,这不算什么大错,圣上应该原谅他。
”隋文帝反问:“他放债取息,是不是已经违反了国法?”侍卫武官只好点头称是。
隋文帝又问:“法律容许违犯吗?”侍卫武官哑口无言了。
隋文帝肯定地说:“法律是不容违犯的。
”说着便命令侍卫武官退下去。
紧接着,御史大夫杨素也跑来说情,劝隋文帝道:“对秦王的处罚太重了,求陛下看在父子的情分上,从轻处理。
”隋文帝说:“如果按照你说的意思,皇子们犯法要从轻处理,那不是要另外为他们制定特别的法律吗?”杨素无言以对。
隋文帝顶住了“说情风”,坚持依法惩办了杨俊。
2.隋文帝饮茶治头痛杨坚(541年-604年),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人,北周武帝时袭爵隋国公,大定元年(581年)代周称帝,国号"隋",改元开皇,是为隋文帝。
隋文帝杨坚

《隋文帝:杨坚——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者》中国历史长河中,伟大的皇帝层出不穷。
然而,隋文帝杨坚,以其坚韧的决心、卓越的智慧和开创性的政策,成功地将一个分裂的时代转变为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
本文将从杨坚的生平、政治理念、经济和文化措施以及历史影响等方面,来探讨这位传奇皇帝的一生。
一、生平简介隋文帝杨坚,生于西元541年,出生在关中地区。
他从小就展现出聪明才智和强烈的权力欲望。
他在北周武帝时期担任要职,逐渐掌握了军政大权。
然而,武帝的疑虑和政策的失误,促使杨坚采取了行动。
二、夺权与建国北周武帝的失误让杨坚有了可乘之机。
他迅速发动政变,废黜了北周静帝,于581年建立了隋朝。
在建国之初,隋文帝便展现出他高超的政治智慧。
他积极平定内乱,稳定政局,同时又向外扩张,完成了对南方陈朝的统一,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大一统。
三、政治理念隋文帝杨坚的政治理念核心是强化中央集权,稳定社会秩序。
他认为,只有强大的中央政府才能够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因此,他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实行三省六部制、推行均田制、减轻人民负担等。
四、经济和文化措施在经济发展方面,隋文帝实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
他实行均田制和粮仓制度,以保障农民的生产和生活。
他还开凿了京杭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和发展。
此外,他还发展了丝绸之路,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在文化方面,隋文帝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推广儒家文化,提倡经学教育,设立国子监和科举制度等措施,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同时,他还重视典籍的整理和编纂,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财富。
五、历史影响隋文帝杨坚的统治和改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开创了大隋帝国,使得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
他的政治理念、经济和文化措施等,成为了后世皇帝的楷模和借鉴。
首先,隋文帝的中央集权制度为唐朝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的三省六部制、均田制等制度为唐朝所继承和发展。
同时,他提倡儒家文化和发展教育的政策也为唐朝的文化繁荣奠定了基础。
对隋文帝的历史评价

对隋文帝的历史评价隋文帝杨坚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的皇帝,他在位期间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推动了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和繁荣,为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下面来根据不同的方面,对隋文帝的历史评价进行详细的探讨。
一、政治方面隋文帝在政治方面的贡献是巨大的,他弘扬中央集权的思想,统一全国,振兴中华。
他相信中央集权是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的唯一途径,因此实行了“带兵十万,员十五万”的制度,使得朝廷能够对各地进行有效地管理和控制,大大提高了国家的治理效率。
同时,他改革官制,取消以往地方势力的官职,设立特勤司,废除无用的官职,降低了官职的晋升要求,这一系列改革减轻了政府的负担,也使官员选拔更加公正,长期维护了隋朝政治的稳定和发展,不断推动中国封建王朝的政治进步。
二、经济方面隋文帝在经济方面的贡献也是非常突出的。
他在位期间大力发展经济,并采取措施,推动国内经济的繁荣和进步。
他开发水路,修筑京杭大运河,使得南北之间的交通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不仅有助于农业和商品的贸易,也便利了国防和流通。
此外,隋文帝还推广了均田制,这一制度有利于扩大中小农民的土地权益,也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
他还积极发展手工业和商业,大力扶持民间工商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三、文化方面隋文帝在文化发展方面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鼓励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兴办了许多学校和典籍库,重新修订了五经,为中华文化的复兴和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隋朝时期文化较为繁荣,隋文帝更是在文化建设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不仅提高了全国人民的文化素质,也促进了中华文化的进步和发展。
隋文帝历史评价隋文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领导了统一全国的战争,实现了中国的政治稳定和统一,开创了中国封建王朝中最辉煌的历史时期。
他强调严格的国家管理制度,重视军事、文化和教育的发展,倡导开放包容的社会氛围,为中国历史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隋朝皇帝列表,隋朝皇帝列表及简介【附图片】

隋朝皇帝列表,隋朝皇帝列表及简介【附图片】隋朝是我国历史上存在较短的王朝之一(公元581—618年)。
同时,隋又是承前启后的一个朝代。
前后仅文帝、炀帝两代,共统治中国三十八年。
下面店铺就给大家数数隋朝的历代皇帝们。
隋朝皇帝列表一、隋文帝杨坚隋文帝杨坚(541年7月27日-604年8月13日)581年3月4日-604年8月13日,在位24年。
隋朝开国皇帝,谥号文帝,庙号高祖,在位24年,后为次子杨广所弑。
公元581年,杨坚以“受禅”为名,废北周静帝而自立,改年号为“开皇”,建立了“隋朝”。
结束了自西晋末年到隋统一前近300年的分割割据状态,结束魏晋南北朝时期以来的动乱,实现了自秦汉以来中国的又一次统一,使北方民族大融合,南方经济发展,为后来唐朝的鼎盛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他首次实行了一直沿袭到清朝的三省六部制;他开创了科举;他制定了当时最为先进并影响后世基本立法的律法《开皇律》。
杨坚在位23年,604年病逝于大宝殿,终年64岁,葬于太陵。
隋文帝杨坚在位期间成功地统一了百年严重分裂的中国,开创先进的选官制度,发展文化经济。
使得中国成为盛世之国。
文帝在位期间,隋朝开皇年间疆域辽阔,人口达到700余万户,是人类历史上农耕文明的颠峰时期。
杨坚是西方人眼中最伟大的中国皇帝。
被尊为“圣人可汗”。
二、隋炀帝杨广隋炀帝杨广(569年 - 618年3月11日,在位604年~617年)。
隋朝的第二个皇帝,杨坚的次子,他杀死文帝及兄长杨勇后继位。
在位14年,被农民大起义的浪潮困于江都(今江苏扬州市),为部下宇文化及等发动兵变缢杀,终年50岁,葬于今江苏省扬州市西北15里的雷塘侧。
隋炀帝是个很有才华、头脑精明的人,却以残暴著称于世。
隋炀帝失败的地方是用民过重、急功近利,太想建立伟业了。
三驾辽东不仅消耗了大量自己的主力军队,而且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主要是兵役太重。
本身修建大运河就伤民大重,损伤国体。
一系列开疆拓土的战争,也同样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
太
大 西 洋
印 度 洋
平 洋 洋
西
1.隋朝时开凿的南北大运河以( C) 为中心。 A.长安 B. 涿郡 C. 洛阳 D. 余杭 2.隋朝的统治类似于下列哪一个朝代 ( A)? A. 秦朝 B. 东汉 C. 西晋 D. 东晋 3.隋朝大运河沟通淮河和长江的一段 是( B ) A.江南河 B.邗沟 C.通济渠 D.永济渠
学情展示环节(要求各小组积极参与)
大运河开凿的原因和条件
1.自古以来,南北交通多有不便。 2.隋统一后,南北政治、经济文 化联系和交流需要加强。 3.为了巩固统一的成果,必须加 强对东南地区的控制。 4.隋朝的富庶为大运河的开凿提 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大运河的基本情况和地理位置
• 一个中心: 洛阳 ,两个点南到余杭, 北到 涿郡 ,从北到南分四段 通济渠 , 邗沟 , 江南河 ,连接五 是:永济渠 , 大水系:从北到南依次 是 海河 ,黄河 , 淮河 ,长江 和钱塘江 ----全长2000多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 和伟大 勤劳智慧 的 创造力 。
大运河通航的影响。
• 1大运河开通后,不仅成为南北政 治、经济 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 为沟通亚洲内陆内陆“丝绸之路” 和海上 “丝绸之路”的枢纽。 • 2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 工商业发 展。 • 3此后历朝不断疏浚、改造,使它 继续发挥 贯通南北动脉的作用.
思考:你知道世界上著名的运河吗?
学习指导一: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p2-4页,3分钟后回答下列 问题:
1.隋朝建立时间,建立人,都城各是什么? 2.589年仅用四个月灭掉南方的 。结束了 的局面,是继 之后,中国又一次实现 了 。 3.识读“隋疆域图”找出隋朝疆域范围,找 出长安,洛阳重点城市的位置。 4.隋文帝建国后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结果 如何?
• 4(2012中考· 江苏扬州)唐朝一位余杭(今杭州) 商人,要到洛阳去经商,如果走运河水路,他不 必经过(D ) A.江南河 B.邗沟 C.通济渠 D.永济渠 • 5(2012· 山东临沂)2012年大运河(右图)保护 和申遗(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会议于3月29 日在江苏开幕。会议指出:目前,大运河申遗已 进入关键阶段,国家文物局也将其作为近期中心 任务。这里的“大运河”( D ) A.以天津市为最北端 B.与隋朝大运河完全 相同 C.在唐朝时开凿贯通 D.是古代世界最长的 运河
(1)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2)开皇年间,隋帝国疆域辽阔,国力强 盛。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幅度增大。
三、自学指导二 认真阅读课文p4-6页,划出重点,仔细观察图片和 地图,找出大运河的地理位置和重要城市。
自学后回答下列问题: 1.开凿大运河的原因和条件是什么? 2.识读“隋运河示意图”详记大运河的 地理位置,找出重点城市,运河从南 到北分为几段的名称,连接的大江大 河。 3.如何评价大运河?
战国 、秦、汉、—
中国古代社会的确立和发展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中国古代社会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
隋、唐—中国古 南 北 朝 西魏—北周
581
——
隋
589
南朝:宋——齐——梁——陈
学习目标
1. 了解隋的建立、隋文帝杨坚、隋 的统一、隋炀帝开凿运河、大运河的 概况及其影响。 2. 通过对隋文帝、隋炀帝的了解, 逐步培养正确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的 能力。 3. 通过识读“隋疆域图”和“隋大 运河示意图”,逐步培养和提高识读 历史地图的能力。
合作共探
要求:以上问题如果有疑问,先各小组对子之间交 流,对子之间不能解决的,再有四人共同体相互 讨论得出结果。2分钟后展示成果,比一比看那一 组展示的最好。
1.隋朝建立时间,建立人,都城各是什么? 2.589年仅用四个月灭掉南方的 。结束了 的局面,是继 之后,中国又一次实现 了 。 3.识读“隋疆域图”找出隋朝疆域范围,找出 长安,洛阳重点城市的位置。 4.隋文帝建国后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结果如 何?
学情展示环节 隋朝的建立 时间:581年 建立人:杨坚 都城:长安。
隋文帝杨坚
胭脂井
公元589年,隋朝 大军南下陈后主携 二妃躲入的枯井, 被后人嘲笑为“胭 脂井”,也称“辱 井”。
2.589年仅用四个月灭掉南方的 陈 。结束了 分裂割据 的局面,是继秦汉 之后,中国又一次实现 了____ 统一。 3.识读“隋疆域图”找出隋朝疆域范围,找 出长安,洛阳重点城市的位置。 4.隋文帝建国后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结果 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