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杨坚是谁
隋文帝相貌异常的历史故事

隋文帝相貌异常的历史故事
隋文帝杨坚(公元541年7月21日-公元604年8月13日),隋朝开国皇帝。
汉族,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
《资治通鉴》上有一段非常有趣的记载:陈朝至德元年(公元583)十一月,陈后主陈叔宝遣散骑常侍周坟、通直散骑常侍袁彦出使隋。
陈叔宝听说隋文帝杨坚状貌异人,便让袁彦画像而归。
当陈
叔宝看到杨坚的画像后,大骇道:吾不欲见此人!立刻命人将画扔了。
杨坚的相貌到底奇异在何处,以致他的死对头陈叔宝看到画像后如此惊惧呢
根据《隋书》的记载,杨坚为人龙颔,额上有五柱入顶,目光外射,有文在手曰王,长上短下,沉深严重。
由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杨坚的相貌有五奇:一、额头突出,并有五个隆起的部分从额
头直插到头顶上;二、下颌很长,而且很突出;三、目光犀利,咄咄逼人;四、掌纹形似王字;五、上
身长,下身短。
他这个长相,生下来不久就让他的母亲吕氏大骇了一回。
吕氏在冯翊(今陕西大荔)般若寺生下杨坚时,紫气充庭。
这时,有个从河东来的尼姑对吕氏说:这个孩子不是凡人,不能在凡间养。
于是,尼姑把他抱到庙里一个别院躬自抚养。
吕氏有一次抱起
小孩,发现小孩头上长角,身上长鳞,又惊又怕,把小孩丢在地上。
尼姑进来看到,说:已经惊到
了我的孩子,他要多花些年头才能得到天下。
《隋书》、《北史》隋本纪上都记载说,杨坚在庙里
一直长到12岁才回家。
“气管炎”皇帝杨坚的故事_历史故事

“气管炎”皇帝杨坚的故事隋文帝杨坚,原为北周隋王,后废北周静帝而称帝,建隋朝,为隋朝开国皇帝。
在位20xx年,被子杨广谋杀,终年64岁,葬于泰陵(今天陕西省县西南20里)。
公元541年,即西魏的大统七年,杨坚出生。
和许多帝王一样,传说他出生时也有祥云出现。
但他在青少年时期并不聪明,靠着贵族家庭的关系,他在专门为贵族子弟设立的学校里读过书,但由于成绩不好,被讽刺为不学无术,他自己也有自知之明,自嘲地说他“不晓书语”。
杨坚虽然不行,但因为有父亲的关系,他在十四岁时便开始做官,应了那句话“英雄儿好汉”。
杨氏是从汉朝以来,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名门望族。
在西魏时期,杨坚的父亲杨忠便和独孤信一起投靠了权臣宇文泰,此后,杨忠因为屡建功勋,而且帮助宇文觉建立了北周政权,所以,官爵升至柱国,封随国公(随字后来才改成了隋)。
北周建立时,因为父亲杨忠功劳卓着,杨坚借光升为骠骑大将军。
后来,又封为大兴郡公。
到公元560年,周武帝即位时,不满二十岁的杨坚已做了随州刺史。
六年后,当朝的柱国、大将军独孤信看出了杨坚的前程远大,就把刚十四岁的女儿许给了杨坚,这就是后来有名的独孤皇后。
因为独孤家族比杨氏家族的势力要强大得多,加上独孤皇后的个性,杨坚算得上是历史上有名的“惧内”皇帝了,据说因为和皇后吵架,杨坚曾出走到深山中,几天后才回来。
杨坚的地位也引起了其他人的嫉妒,有的想借机除掉杨坚,但杨氏家族以及独孤家族的势力也对他起了保护作用,加上杨坚的长女又是北周武帝太子的王妃,所以,虽有危险,但终究没有对杨坚构成致命威胁。
扫除障碍建隋朝在公元578年,周武帝病死,宣帝即位。
杨坚的长女做了皇后,杨坚升任上柱国、大司马,掌握了朝政大权。
加上年少的皇帝也比较昏庸荒淫,在群臣中没有威信,于是,杨坚便开始准备取而代之。
杨坚的行动多少让小皇帝有所察觉,但没有真凭实据,他也没法处罚杨坚,何况他还是自己的岳父大人,更难下决心做事。
杨坚为了避免皇帝的猜疑,就想到地方上去任职,也为将来有变时能利用实力争夺皇位。
隋朝第一个皇帝是谁

隋朝第一个皇帝是谁隋朝共存在了三十九年,隋朝的第一个皇帝是谁?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隋朝第一个皇帝杨坚简介,供大家阅读!隋朝第一个皇帝杨坚简介隋文帝杨坚(541年7月21日 -604年8月13日)汉族,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隋朝开国皇帝,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
杨坚鲜卑小字为那罗延(金刚不坏),鲜卑姓氏为普六茹,普六茹鲜卑姓氏是其父杨忠受西魏恭帝所赐的。
后杨坚掌权后恢复汉姓“杨”,并让宇文泰鲜卑化政策中改姓的汉人恢复汉姓。
杨坚在位期间,军事上攻灭陈国,成功地统一了严重分裂数百年的中国,击破突厥,被尊为“圣人可汗”;内政方面,开创先进的选官制度,发展文化经济,使得中国成为盛世之国。
开皇年间,隋朝疆域辽阔,人口达到700余万户,是中国农耕文明的辉煌时期。
在美国学者迈克尔·H·哈特1978年所著中《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排行第82位。
隋朝第一个皇帝杨坚物生平早年经历史载杨坚出自关中高门弘农杨氏,是东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其四世祖杨元寿被北魏任命为武川镇司马,其父杨忠跟随北周文帝宇文泰起义关西,因功赐姓普六茹氏,官至柱国、大司空,封随国公。
死后追赠太保,谥号桓。
不过据陈寅恪的考证,杨坚家族可能是山东寒族,其弘农杨氏的身份应出于伪托;而所谓杨元寿留镇武川亦是宇文泰为笼络部下感情而虚构之事。
日本学者布目潮沨则认为杨坚家族并非汉族。
天和三年(568年)杨忠死后,杨坚承袭父爵。
他有“身在帝王边,如同伴虎眠”之感。
齐王宇文宪曾对武帝宇文邕说:“普六茹坚相貌非常,臣每见之,不觉自失,恐非人下,请早除之。
”本来宇文邕对杨坚早存疑心,听宇文宪说后,疑心更重。
但是否立即剪除杨坚还犹豫不定,于是便问计于钱伯下大夫来和,来和也说杨坚不凡,但暗中想给自己留条后路。
便谎称:"杨坚这人是可靠的,如果皇上让他做,带兵攻打陈国,那就没有攻不下的城防。
"为杨坚避免了一场杀身之祸。
隋文帝杨坚

《隋文帝:杨坚——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者》中国历史长河中,伟大的皇帝层出不穷。
然而,隋文帝杨坚,以其坚韧的决心、卓越的智慧和开创性的政策,成功地将一个分裂的时代转变为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
本文将从杨坚的生平、政治理念、经济和文化措施以及历史影响等方面,来探讨这位传奇皇帝的一生。
一、生平简介隋文帝杨坚,生于西元541年,出生在关中地区。
他从小就展现出聪明才智和强烈的权力欲望。
他在北周武帝时期担任要职,逐渐掌握了军政大权。
然而,武帝的疑虑和政策的失误,促使杨坚采取了行动。
二、夺权与建国北周武帝的失误让杨坚有了可乘之机。
他迅速发动政变,废黜了北周静帝,于581年建立了隋朝。
在建国之初,隋文帝便展现出他高超的政治智慧。
他积极平定内乱,稳定政局,同时又向外扩张,完成了对南方陈朝的统一,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大一统。
三、政治理念隋文帝杨坚的政治理念核心是强化中央集权,稳定社会秩序。
他认为,只有强大的中央政府才能够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因此,他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实行三省六部制、推行均田制、减轻人民负担等。
四、经济和文化措施在经济发展方面,隋文帝实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
他实行均田制和粮仓制度,以保障农民的生产和生活。
他还开凿了京杭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和发展。
此外,他还发展了丝绸之路,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在文化方面,隋文帝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推广儒家文化,提倡经学教育,设立国子监和科举制度等措施,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同时,他还重视典籍的整理和编纂,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财富。
五、历史影响隋文帝杨坚的统治和改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开创了大隋帝国,使得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
他的政治理念、经济和文化措施等,成为了后世皇帝的楷模和借鉴。
首先,隋文帝的中央集权制度为唐朝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的三省六部制、均田制等制度为唐朝所继承和发展。
同时,他提倡儒家文化和发展教育的政策也为唐朝的文化繁荣奠定了基础。
关于隋朝的故事

关于隋朝的故事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化的古国,在历史长河中,历时故事给我们的学习与生活带来诸多启发,只有深刻理解,才能体会到历史故事的现实意义,并从中有所收获。
下面是为您整理的关于隋朝的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关于隋朝的故事篇一:“气管炎”皇帝隋文帝杨坚,原为北周隋王,后废北周静帝而称帝,建隋朝,为隋朝开国皇帝。
在位24年,被子杨广谋杀,终年64岁,葬于泰陵(今天陕西省县西南20里)。
公元541年,即西魏的大统七年,杨坚出生。
和许多帝王一样,传说他出生时也有祥云出现。
但他在青少年时期并不聪明,靠着贵族家庭的关系,他在专门为贵族子弟设立的学校里读过书,但由于成绩不好,被讽刺为不学无术,他自己也有自知之明,自嘲地说他“不晓书语”。
杨坚虽然读书不行,但因为有父亲的关系,他在十四岁时便开始做官,应了那句话“老子英雄儿好汉”。
杨氏是从汉朝以来,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名门望族。
在西魏时期,杨坚的父亲杨忠便和独孤信一起投靠了权臣宇文泰,此后,杨忠因为屡建功勋,而且帮助宇文觉建立了北周政权,所以,官爵升至柱国,封随国公(随字后来才改成了隋)。
北周建立时,因为父亲杨忠功劳卓着,杨坚借光升为骠骑大将军。
后来,又封为大兴郡公。
到公元560年,周武帝即位时,不满二十岁的杨坚已做了随州刺史。
六年后,当朝的柱国、大将军独孤信看出了杨坚的前程远大,就把刚十四岁的女儿许给了杨坚,这就是后来有名的独孤皇后。
因为独孤家族比杨氏家族的势力要强大得多,加上独孤皇后的个性,杨坚算得上是历史上有名的“惧内”皇帝了,据说因为和皇后吵架,杨坚曾出走到深山中,几天后才回来。
杨坚的地位也引起了其他人的嫉妒,有的想借机除掉杨坚,但杨氏家族以及独孤家族的势力也对他起了保护作用,加上杨坚的长女又是北周武帝太子的王妃,所以,虽有危险,但终究没有对杨坚构成致命威胁。
扫除障碍建隋朝在公元578年,周武帝病死,宣帝即位。
杨坚的长女做了皇后,杨坚升任上柱国、大司马,掌握了朝政大权。
杨坚有几个老婆

杨坚有几个老婆杨坚,即隋文帝杨坚,是中国历史上隋朝的开国皇帝。
他在位期间,实现了北周与南陈之间的统一,建立了统一的大中华帝国。
作为一位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皇帝,杨坚的个人生活也备受关注。
其中一个广为人知的话题是,杨坚究竟有几个老婆?杨坚出生于北周末年,他的父亲是北周权臣杨忠,因此,他来自一个富裕的家族。
根据历史记载,杨坚的妻子众多,包括郑夫人、娄夫人、独孤伽罗、李德明、窦兰等等。
他们中的一部分为正式妻子,而另一部分则为偏妻。
根据当时的社会风俗和历史记载,皇帝有多个妻子并不罕见。
尤其是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娶妻纳妾是一种权力象征,也是增加政治联姻、巩固势力的手段。
因此,许多皇帝都会有多个妻子。
然而,关于杨坚究竟有几个妻子的具体数字,历史学家们至今仍存在争议。
根据《资治通鉴》等史书记载,杨坚一生有33个妻子,其中9个为正室。
这些正室包括了郑夫人、大业皇后、景阳皇后等等。
其他24个妻子,则是偏妻或嫔妃。
然而,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历史学者对于这个数字持有不同的观点。
他们认为,以当时社会的封建制度来看,33个妻子的数量过于庞大,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夸大。
所以,他们倾向于认为,杨坚实际上的妻子数量应该在20到30之间。
无论杨坚究竟有几个妻子,在历史记载中,他们的存在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杨坚通过跟不同家族的女子结婚,实现了自己政治上的联姻。
这些联姻极大地加强了他的地位和权威,有助于稳固统一帝国的基础。
除了作为政治手段,杨坚的妻子们还在国家建设和文化推动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其中,郑夫人是杨坚最早的妻子,也是他最信任的人之一。
她在杨坚还是太宗即位之前就开始担任重要职务,并在整个隋朝的建立和统治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杨坚的妻妾们不仅在政治上有所贡献,更重要的是,她们对于隋朝文化的推动起到了重要作用。
例如,杨坚的一个妻子窦兰是一位文学家,她在文学创作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对于促进隋朝文化繁荣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总的来说,杨坚的妻妾们在政治和文化方面都为隋朝的繁荣与统一作出了贡献。
隋文帝杨坚

杨府七政侯王简介资料

杨府七政侯王简介资料杨府七政侯王,是中国历史上杨家族七位成就卓越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统称。
他们分别是:杨炎、杨坚、杨广、杨秀清、杨侃、杨素、杨行密。
他们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为国家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们来介绍一下杨炎。
杨炎(507年-557年),字敬之,是南梁的开国皇帝,也是杨家族中的第一位政治家。
在杨炎的统治下,南梁国家逐渐稳定,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他重视教育,提倡儒学,并大力推行法治。
他的治理手段得到了广大民众的认可和支持。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杨坚。
杨坚(541年-604年),字世民,是隋朝的开国皇帝,被尊称为文帝。
杨坚是杨炎的儿子,他继承了父亲的政治才能,并在统治时期展现出了非凡的领导力。
他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得隋朝的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他还制定了许多重要的法律和政策,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奠定了基础。
紧随其后的是杨广。
杨广(569年-618年),字世民,是唐朝的开国皇帝,被尊称为太宗。
杨广是隋文帝的儿子,他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政策,使得唐朝的政治、军事和经济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他还大力推行科举制度,提拔了许多有才能的官员,为唐朝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杨秀清。
杨秀清(892年-954年),字景宗,是五代十国时期后梁的开国皇帝。
杨秀清在位期间,致力于国家的统一和治理。
他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使得后梁国家得到了稳定和繁荣。
他还注重军事建设,加强了国家的防御能力。
紧随其后的是杨侃。
杨侃(900年-972年),字景宗,是五代十国时期后梁的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
他在位期间,积极推行改革政策,加强了国家的治理和军事力量。
他注重农业生产和商业发展,使得国家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然后,我们来看看杨素。
杨素(974年-1020年),字景宗,是北宋时期的宰相。
杨素是北宋政治家杨克明的孙子,他在位期间,提倡节俭治国,注重教育和人才培养。
他还注重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为北宋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隋文帝杨坚是谁
杨坚公元541年7月21日-公元604年8月13日,隋朝开国皇帝,鲜卑赐姓是普六茹,小字那罗延。
汉族,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人。
其父杨忠是西魏和北周的军事贵族,北周武帝时官至柱国大,封为随国公,杨坚承袭父爵。
杨坚建立了隋朝,统一中国,
是隋朝的开国皇帝定都长安大兴城,开创了辉煌的“开皇盛世”。
隋文帝第一次实现了中
国大范围内的多民族的统一,他建立的政治统一维持了几个世纪,其结果是使中国成为世
界上的强国之一,被尊崇为“圣人可汗”。
使中国人免受战争之苦。
他在不长的时间内,
将中国重新置于一个政权治理下,外御强敌突契,内令人民安宁生息,功业之伟大,足以
流芳千古。
;他首次实行了一直沿袭到清朝的三省六部制;他开创了科举,制定了当时最为
先进并影响后世基本立法的律法《开皇律》。
不仅如此,他还开启了隋唐盛世之门,实现
了千古传颂的“开皇之治”。
杨坚在位23年,604年病逝于大宝殿,终年64岁。
杨忠跟随宇文泰征战有功,得赐姓普六茹氏,被封为随国公,杨忠死后,杨坚继承了
父亲的爵位。
因其相貌不凡,引起了北周武帝宇文邕的疑心,但在钱伯下大夫来和及相士
赵昭的掩护下,一次又一次地化险为夷。
而武帝宇文邕过世之后,继位的宣帝宇文赟对其
疑心更是重,并且毫不避讳地对皇后杨丽华也就是杨坚的长女说要消灭杨家,为了避风头,杨坚设计出藩,当了亳州总管。
宇文赟荒淫无度,英年早逝,其子宇文阐继位为周静帝,宇文阐年幼,于是杨坚作为
外戚将北周的政权握在了手里,在当上丞相后,开始了他篡位的大计。
公元581年,宇文
阐禅位,杨坚登基为帝,将国号改为大隋,隋王朝从此走进历史舞台。
杨坚即位后,收复了陈朝与西梁,结束了混乱的南北朝时期,使天下再次统一。
杨坚
在位期间,结束了鲜卑化政策,使汉人恢复汉姓,用五省六部制代替了九品中正制,提出
兵农合一的制度,又减轻赋税,发展农业生产,推行均田制,使经济逐渐繁荣。
杨坚容易听信谗言,又喜欢猜忌,晚年被他滥杀的功臣旧故有不少,包括史万岁、虞
庆则等,皇子也不能幸免,先是三子杨俊被软禁,然后废长子杨勇的太子之位,变为庶人,而改立二子杨广,又将四子杨秀也贬为庶人。
公元604年,杨坚因病住在仁寿宫,后误杨素给杨广的信,因信中汇报了宫中的情况
而大怒,又杨广对其宠妃宣华夫人无礼,于是便要召见杨勇。
杨广得知立刻派人封了仁寿宫,杨坚随后驾崩,时年六十四岁,安葬在泰陵。
隋文帝没有赦免他的儿子秦王,开创隋朝的第一个皇帝杨坚,他的儿子被奉为秦王。
当时秦王出任并州总管一职,然而秦王性格上多有傲慢,作风奢侈浪费,没有治理好并州,又因为触犯了律法被杨坚罢免了总管职位。
朝廷里有下臣为秦王求情,请奏道皇上对孩子
很疼爱,请求不要追究他的过错了。
杨坚向臣子解释,没有人可以随意触犯法律,如果因
为他是秦王就不追究他的罪过,那么我就只是一个人的父亲,而不是天下百姓的皇上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就应该另外制定针对王室的律法了。
我怎么可以用你说的方法去让随朝
的律法受到怀疑呢?结果,杨坚并没有答应下臣的请求,而是依法处置了他的儿子。
古话说人无信不立,国无法不兴,无规矩不成方圆,这些都是古人留给后人的戒训,
人们必须对律法的重视和遵从。
隋朝之所以能够开创建立并且得以兴旺,和隋文帝的睿智
严格的治国思想是分不开的。
通过这篇古文,我们可以更好的思考现代社会的法律重要性
和不可亵渎的神圣性。
隋文帝,身为隋朝开创者,既结束了鲜卑族对汉族的统治,平定了北方的战乱,又开
创了隋朝时代,使得这段时期的中国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发展。
因此隋文帝总体上是功大
于过的。
隋文帝杨坚,祖辈是东汉的官员,后来在鲜卑族北魏政权担任职位。
杨坚因此也有鲜
卑族姓氏,他是发动政变谋权上位的,说明他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政治家。
他掌握了政权后,又在军事上攻打陈国和突厥,收复了汉族失地,统一了北方的领土。
从这点来说,他具有
能征善战的将领之才。
农业上,他明白国家需要富强才能立本,他实行宽放政策,在不需
要战争的时候让士兵去耕田,又减轻老百姓徭役赋税的压力,让百姓能安居乐业,专心发
展生产。
这时期汉族人口逐渐繁衍增多。
从这方面看,隋文帝是一个爱国爱民的好君主。
然而他也为隋朝的短命和消亡埋下了祸根。
政治上他没有完善朝廷和豪族士族之间的关系,留下了叛乱的隐患。
他没有更好的明辨是非而是偏信杨素,家庭教育上儿子杨广也是没有
很好的德行品治。
文化上推崇佛教打击儒学,使得儒学文化几乎要断绝。
总体上,隋文帝自身节俭,勤政爱民,又是长时期混乱下第一位为汉族统一北方的皇帝,在历史上他仍是一为伟大的帝王,其盛名甚至传到了西方。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