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酸碱性对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长的影响_赫伟红

合集下载

学习内容土壤酸碱度对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学习内容土壤酸碱度对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学习内容
氮素在PH6~8时有效性最大; 磷在PH6.5~7.5时有效性最高;
钙、钾、镁和硫在PH为6~8时有效性最大;
磷在酸性土壤中易被铁铝固定,在石灰性土
壤 (PH7.5~8.5)中易被钙固定,
学习内容
微量元素除钼外,如铁、锰、锌、铜一 般在酸性条件下有效性最高,在石灰性 土壤等偏碱性或碱性条件下易形成沉淀; 钼则与其相反,在碱性条件下有效性高。
土壤酸碱度对土壤肥力和作 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学习目标
1.掌握土壤酸碱度对土壤肥力有 何影响。
2.了解常见作物适宜的PH范围。
学习内容
土壤酸碱度对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影响土壤养分的有效性 土壤中氮、磷、钾、钙、镁、硫以及微量元素 的有效性,均受土壤酸碱度的影响。
大多数养分在中性附近 (PH 6.5~7.5)时有效性最大;
2.下列植物是碱性土壤的指示植物的是( B ) A.映山红 B、碱蓬 C、蜈蚣草 D、柏木
课后练习
三.问答题:
1.土壤酸碱度对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长发育的有何影响?
答:(1)影响土壤养分的有效性。 (2)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 (3)影响土壤微生物活动。
学习内容
2.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 各种作物对土壤酸碱度都有一定要求,不同种 类植物适应酸碱环境的能力差异很大(表2-5),
大多数作物(包括林木及果树)适宜在中性或
微酸性的土壤上生长。有些植物对酸碱反映很 敏感,如甜菜、紫花苜蓿等,要求中性、微碱 性的土壤,而不太适应酸性土壤;
学习内容
甜菜
紫花苜蓿
学习内容
学习内容
指示植物: 在自然界里有些植物,它们只能在某一特定的 土壤酸碱范围内生长,这类植物被称为指示植

土壤pH值对植物生长影响的研究及土壤调理方法

土壤pH值对植物生长影响的研究及土壤调理方法

土壤pH值对植物生长影响的研究及土壤调理方法土壤pH值是指土壤中溶液的酸碱度,它对植物的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土壤pH值的不同会改变土壤中的养分可供性、微生物活动以及植物根系的健康状况,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土壤pH值对于植物养分的吸收和利用非常重要。

在酸性土壤中,氢离子的浓度较高,会影响到钙、镁、磷等元素的溶解度和供应能力,从而导致这些元素难以被植物吸收并利用。

相反,在碱性土壤中,土壤的碳酸盐浓度较高,会导致铁、锰、锌等微量元素的溶解度降低,造成这些元素的缺乏。

因此,土壤pH值的适当调整可以提高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和利用能力,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

此外,土壤pH值对土壤中微生物活动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不同的微生物在不同的pH条件下生长繁殖的能力各有不同,而微生物是土壤中的养分循环和转化的关键驱动者之一。

例如,酸性土壤中的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导致养分的转化速率降低;相反,过高的pH值则可能导致一些产氨细菌群落的失活,从而影响氮素的循环过程。

因此,调整土壤pH值可以促进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提高养分转化效率,为植物的生长提供更好的环境条件。

针对不同的土壤pH情况,可采取相应的土壤调理方法来改善土壤条件。

在酸性土壤中,可以使用石灰进行中和,提高土壤的pH值。

石灰有两种常用的形式:石灰石和石灰。

石灰石是一种含有高浓度的钙和镁的碳酸盐矿石,可以中和土壤酸性并提供植物所需的钙和镁元素。

石灰则是由石灰石通过加热煅烧而成的,其溶解度更高,能更快地中和土壤酸性。

酸性土壤中施用适量的石灰或石灰石,可以提高土壤的pH值,增加土壤的碱化度,改善植物根际环境。

而在碱性土壤中,可以采用酸化剂来降低土壤pH值。

常用的酸化剂包括硫酸铵、硫酸和盐酸等,这些化合物可以释放氢离子,将土壤中的碳酸盐中和,并提高土壤的酸性。

此外,可以通过有机质的添加来改善土壤的pH值。

有机质可以增加土壤的毛细管持水性和结构稳定性,使土壤更易保持湿润,并降低土壤的酸碱度,从而改善植物的根际环境。

研究性学习报告——探究土壤酸碱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研究性学习报告——探究土壤酸碱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研究性学习报告——探究⼟壤酸碱性对植物⽣长的影响⼟壤酸碱性与植物⽣长刘晓晓摘要:植物在长期⾃然选择过程中,形成了各⾃对⼟壤酸碱性特定的要求,它们只能在某⼀特定的酸碱范围内⽣长,这类植物可以为⼟壤酸碱度起指⽰作⽤,习惯上被称为指⽰植物。

关键词:⼟壤,酸碱性,植物⽣长。

植物在长期⾃然选择过程中,形成了各⾃对⼟壤酸碱性特定的要求,其中有的植物能在较宽的pH值范围内⽣长,对⼟壤反应⾮常迟钝。

有的植物对⼟壤反应却⾮常敏感,它们只能在某⼀特定的酸碱范围内⽣长,这类植物可以为⼟壤酸碱度起指⽰作⽤,习惯上被称为指⽰植物(indicator plant)。

⼤多数植物都不能在pH值低于3.5和⾼于9的情况下⽣长,但各种树种都有它适合的pH值范围。

⼀.⼟壤的⽣态意义⼟壤是岩⽯圈表⾯的疏松表层,是陆⽣植物⽣活的基质。

它提供了植物⽣活必需的营养和⽔分,是⽣态系统中物质与能量交换的重要场所。

由于植物根系与⼟壤之间具有极⼤的接触⾯,在⼟壤和植物之间进⾏频繁的物质交换,彼此强烈影响,因⽽⼟壤是植物的⼀个重要⽣态因⼦,通过控制⼟壤因素就可影响植物的⽣长和产量。

⼟壤及时满⾜植物对⽔、肥、⽓、热要求的能⼒,称为⼟壤肥⼒。

肥沃的⼟壤同时能满⾜植物对⽔、肥、⽓、热的要求,是植物正常⽣长发育的基础。

⼆.⼟壤的⼀些化学性质(1)⼟壤酸碱度⼟壤酸碱度是⼟壤最重要的化学性质,因为它是⼟壤各种化学性质的综合反映,它与⼟壤微⽣物的活动、有机质的合成和分解、各种营养元素的转化与释放及有效性、⼟壤保持养分的能⼒都有关系。

⼟壤酸碱度常⽤pH值表⽰。

我国⼟壤酸碱度可分为5级:pH<5.0为强酸性,pH5.0~6.5为酸性,pH6.5~7.5为中性,pH7.5~8 .5为碱性,pH>8.5为强碱性。

⼟壤酸碱度对⼟壤养分有效性有重要影响,在pH6~7的微酸条件下,⼟壤养分有效性最⾼,最有利于植物⽣长。

在酸性⼟壤中易引起P、K、Ca、Mg等元素的短缺,在强碱性⼟壤中易引起Fe、B、Cu、Mn、Zn等的短缺。

土壤酸碱度对农作物生长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土壤酸碱度对农作物生长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土壤酸碱度对农作物生长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土壤酸碱度是土壤常见的一个性质指标,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分析土壤酸碱度对农作物生长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并探讨其原因和可能的应对措施。

一、土壤酸碱度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1. 酸性土壤对农作物的影响酸性土壤中的酸性物质(如酸性硫酸盐)会对农作物的根系发育产生抑制作用,导致植株生长不良、根部腐烂等现象。

同时,酸性土壤中,土壤中的铝、锰等元素释放增加,对作物生长造成毒害。

因此,农作物对酸性土壤的适应能力较差,产量和品质都会受到明显的影响。

2. 碱性土壤对农作物的影响碱性土壤中的高盐分和碱性物质会阻碍植物根系吸收水分和营养元素,导致根系腐烂、萎缩,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此外,碱性土壤中的高pH值会导致一些微量元素的缺乏,如铁、锌等,进而影响作物的矿质营养。

3. 适宜酸碱度对农作物的生长适宜的酸碱度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大多数农作物适宜的土壤pH值在6.0-7.5之间。

在这个范围内,作物的根系吸收水分和营养元素的能力较强,同时土壤中的微生物活动也相对活跃,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二、土壤酸碱度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1. 酸性土壤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酸性土壤中,土壤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受到较大影响。

一些酸性条件下的微生物(如酸性菌、酸性放线菌等)能够适应酸性环境,因此在酸性土壤中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更为复杂。

然而,一些对酸性环境敏感的微生物(如氨化细菌、硝化细菌等)会受到抑制,导致土壤中的营养循环受到影响。

2. 碱性土壤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碱性土壤中的高盐分和碱性条件对土壤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高盐分会导致微生物的生物膜破裂、蛋白质变性等不利于微生物的生存。

同时,碱性条件下活性较强的微生物(如硝化细菌)数量减少,影响了土壤中的氮素转化过程。

3. 适宜酸碱度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重要性适宜的酸碱度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稳定和丰富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广东省典型菜地土壤肥力调查与质量评价

广东省典型菜地土壤肥力调查与质量评价

广东省典型菜地土壤肥力调查与质量评价官利兰;张新明;徐鹏举;程根;江浩翔;李旭辰;伏广农【摘要】为探明广东省菜地土壤肥力质量状况,对广东省广州增城,云浮罗定,清远连州和梅州五华4个典型县(市)进行了田间典型调查和取样分析.结果表明:土壤pH 值在4.12~7.84之间,大部分处于弱酸到酸性范围.有机质含量在9.87~53.57g/kg之间,大部分属中等偏上水平.碱解氮、铵态氮、速效钾、交换性镁和有效锰含量处于缺乏以下水平.硝态氮和有效硼含量处于中等缺乏水平.有效磷、交换性钙和有效铜含量大部分属中上水平.土壤电导率在36~497 μS/cm之间,适宜一般作物正常生长.不同典型县(市)菜地土壤主要养分含量之间差异显著,建议结合当地种植制度及土壤养分特征平衡施肥,为土壤健康和蔬菜安全生产提供保障.【期刊名称】《广东农业科学》【年(卷),期】2013(040)014【总页数】4页(P81-84)【关键词】菜地土壤;肥力;调查与评价;广东省【作者】官利兰;张新明;徐鹏举;程根;江浩翔;李旭辰;伏广农【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广东广州 510642;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广东广州 510642;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广东广州 510642;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广东广州 510642;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广东广州510642;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广东广州 510642;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广东广州 51064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58.3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蔬菜生产国和消费国。

20世纪80年代中期蔬菜产销体制改革以来,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全国蔬菜生产快速发展,产量大幅增长,上市基本均衡,供应状况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播种面积由1990年的近666.67万hm2增加到2010年的1 533.33万hm2左右,产量由2亿t提高到5亿t,人均占有量由170 kg左右增加到370 kg左右,常年生产的蔬菜达14类150多个品种,逐步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消费需求[1]。

土壤酸碱性对土壤肥力及作物的影响

土壤酸碱性对土壤肥力及作物的影响

土壤酸碱性对土壤肥力及作物的影响日期:20100811作者:来源:农村大众查看PDF版【查看PDF版】土壤偏(过)酸性或偏(过)碱性,都会不同程度地降低土壤养分的有效性,具体表现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使土壤养分的有效性降低。

土壤中磷的有效性明显受酸碱性的影响,在pH 值超过7.5 或低于6 时,磷酸和钙或铁、铝形成迟效态,使有效性降低。

钙、镁和钾在酸性土壤中易代换也易淋失。

钙、镁在强碱性土壤中溶解度低,有效性降低。

硼、锰、铜等微量元素,在碱性土壤中有效性大大降低,而钼在强酸性土壤中与游离铁、铝生成的沉淀,降低有效性。

二是不利土壤的良性发育,破坏土壤结构。

强酸土壤和强碱性土壤中氢和钠较多,而钙缺少,难以形成良好的土壤结构,不利于作物生长。

三是不利土壤微生物的活动。

土壤微生物一般最适宜的pH 值是6.5~7.5之间的中性范围。

过酸或过碱都严重地抑制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从而影响氮素及其他养分的转化和供应。

四是不利作物的生长发育。

一般作物在中性或近中性土壤生长最适宜。

甜菜、紫苜蓿、红三叶不适宜酸性土;茶叶要求强酸性和酸性土,中性土壤不适宜生长。

五是易产生各种有毒害的物质。

土壤过酸容易产生游离态的Al3+和有机酸,直接危害作物。

碱性土壤中可溶盐分达一定数量后,会直接影响作物的发芽和正常生长。

含碳酸钠较多的碱化土壤,对作物更有毒害作用。

适合不同农作物生长的高产土壤,一般要求呈中性、微酸性或微碱性反应,pH 值多在6~8之间。

因为在酸性土壤中,可溶性磷易与铁、铝化合,形成磷酸铁、铝而降低有效性。

土壤中的交换性钾、钙、镁等易被氢离子置换出来,一旦遇到雨水,就会流失掉。

酸性土壤也往往缺硫和钼。

对酸性土壤应增施石灰,以中和土壤酸度,消除铝的毒害,提高养分的有效性。

同时注意增施有机肥料,通过有机肥料的缓冲作用,减轻酸性对土壤和作物的影响。

化学肥料宜选用氨水、碳铵、钙镁磷肥等碱性肥料。

而在碱性土壤中,尤其是石灰性土壤,可溶性磷易与钙结合,生成难溶性磷钙盐类,会降低磷的有效性。

土壤酸化对农业生产的危害及改良方法

土壤酸化对农业生产的危害及改良方法

土壤酸化对农业生产的危害及改良方法在农业生产中,土壤酸化是一个日益严重且不容忽视的问题。

它对农作物的生长、产量和品质都产生着诸多不良影响,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土壤酸化。

简单来说,土壤酸化就是土壤的 pH 值降低,变得更酸的过程。

这通常是由于长期过量使用化学肥料、酸雨的影响、不当的灌溉方式以及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下降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土壤酸化对农业生产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其一,它会影响土壤中养分的有效性。

在酸性条件下,一些重要的营养元素如磷、钾、钙、镁等的有效性会大大降低。

例如,磷在酸性土壤中容易与铁、铝等元素结合,形成难以被植物吸收的化合物,导致植物缺磷。

钾离子也会在酸性环境中被土壤吸附固定,减少其在土壤溶液中的含量,从而影响植物对钾的吸收。

钙和镁等中量元素在酸性土壤中也容易流失,导致植物出现缺钙、缺镁的症状,如苹果的苦痘病、番茄的脐腐病等。

其二,土壤酸化会破坏土壤结构。

酸性土壤中的氢离子会置换土壤胶体上吸附的钙离子、镁离子等,导致土壤胶体分散,土壤结构变差,通气透水性降低,从而影响根系的生长和发育。

根系无法正常伸展和吸收养分,农作物的生长就会受到抑制,植株变得矮小、瘦弱,抗逆性下降。

其三,土壤酸化会增加土壤中有害重金属的活性。

例如,镉、铅、汞等重金属在酸性条件下更容易溶解和迁移,被植物吸收后积累在体内,进而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其四,土壤酸化还会导致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失衡。

有益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受到抑制,而一些有害微生物则会大量繁殖,引发土传病害的发生和蔓延,如根腐病、枯萎病等,进一步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面对土壤酸化带来的种种危害,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改良方法。

增加土壤有机质是一种重要的改良措施。

可以通过施用腐熟的有机肥,如堆肥、厩肥、绿肥等,来提高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

有机质可以中和土壤酸度,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

同时,有机质还能为土壤微生物提供丰富的食物来源,促进有益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增强土壤的生物活性。

土壤酸碱性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及改良方法

土壤酸碱性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及改良方法

土壤酸碱性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及改良方法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而土壤的酸碱性是影响作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了解土壤酸碱性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并掌握相应的改良方法,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土壤酸碱性的概念及划分土壤酸碱性是指土壤溶液中氢离子(H⁺)和氢氧根离子(OH⁻)浓度的相对大小。

通常用 pH 值来表示,pH 值小于 7 为酸性土壤,pH值等于 7 为中性土壤,pH 值大于 7 为碱性土壤。

二、土壤酸碱性对作物生长的影响1、对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影响在不同的 pH 值条件下,土壤中各种养分的存在形态和有效性会发生变化。

例如,在酸性土壤中,磷、钾、钙、镁等养分容易被固定,有效性降低;而在碱性土壤中,铁、锰、锌等微量元素的有效性会降低。

2、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在不同酸碱性条件下有所不同。

大多数微生物适宜在中性或微酸性的环境中生长繁殖,酸性或碱性过强都会抑制微生物的活性,从而影响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和养分的转化。

3、对作物根系生长的影响酸性或碱性土壤会对作物根系产生直接的毒害作用,影响根系的生长和吸收功能。

例如,酸性土壤中的铝离子和氢离子会对根系造成伤害,碱性土壤中的高浓度钠离子也会破坏根系的正常生理功能。

4、对作物病害发生的影响土壤酸碱性还与作物病害的发生密切相关。

一些病原菌在特定的酸碱性条件下容易滋生和传播,例如,酸性土壤中容易发生根腐病、枯萎病等病害。

三、土壤酸碱性的成因1、气候因素在高温多雨的地区,土壤中的盐基离子容易被淋失,导致土壤逐渐酸化。

而在干旱少雨的地区,蒸发作用强烈,盐分在土壤表面积累,容易使土壤碱化。

2、生物因素植物的根系吸收养分的同时,会分泌一些酸性或碱性物质,影响土壤的酸碱性。

此外,土壤中的微生物代谢活动也会产生酸性或碱性物质。

3、施肥因素长期大量施用酸性或生理酸性肥料,如硫酸铵、氯化铵等,会使土壤酸化。

而过量施用碱性肥料,如石灰、草木灰等,会使土壤碱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酸碱性对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长的影响
摘要:不同土壤因其所溶物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而呈现不同的酸碱性,就我国来看,酸碱性土壤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总的来讲是南酸北碱。

土壤酸碱性对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长有非常明显的影响。

关键词:土壤酸碱性;土壤肥力;作物
土壤的酸碱性是土壤的基本特性,也是影响土壤肥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肥料的利用与土壤的性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土壤水溶液中有各种各样的物质,我们简称它为土壤溶液。

土壤溶液中有以钙、镁、钾、钠、铵等硝酸盐、碳酸盐、氯化物、硫酸盐和磷酸盐为主的矿物质,也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还有少量可溶性蛋白质、糖类、氨基酸等有机物质。

正因为土壤溶液里溶解了如此众多的物质,所以,不同土壤就因其所溶物质的种类和数量多少而出现酸碱性。

土壤酸碱性主要取决于土壤中酸碱物质的多少。

酸性物质来源于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的碳酸和有机物质分解产生的有机酸,以及氧化作用产生的无机酸,还有施肥加入的酸性物质;碱性物质主要来源于土壤中的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等盐类。

土壤酸碱性对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长有非常明显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土壤酸碱性影响土壤养分的有效性
土壤中磷的有效性明显受酸碱性的影响,在pH超过7.5或低于6时,磷酸钙或磷酸铁、磷酸铝形成迟效态,使有效性降低。

钙、镁和钾在酸性土壤中既易代换也易淋失。

钙、镁在强碱性土壤中溶解度低,有效性降低。

硼、锰、铜等微量元素在碱性土壤中有效性大大降低,而且在强酸性土壤中与游离铁、铝生成沉淀,降低了有效性。

2土壤酸碱性影响土壤结构
强酸性土壤和强碱性土壤中H+和Na+较多,缺少的Ca2+,难以形成良好土壤结构,不利于生长。

3土壤酸碱性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活动
土壤微生物一般最适宜的pH是6.5 ̄7.5的中性范围。

过酸或过碱都严重地抑制微生物的活动,从而影响氮元素及其他养分的转化和供应。

4土壤酸碱性影响各种作物的生长发育
一般作物在中性或近中性土壤中生长最适宜。

酸性过强或碱性过强的土壤,对作物的生长都不太适宜。

不过自然界的植物包括作物在内,都有较大的适应性,对于土壤反应也是这样。

在一定的范围内,作物有着较大的耐酸耐碱的能力。

5土壤过酸或过碱都会产生对作物有毒害的物质土壤过酸容易产生游离态的铝离子和有机酸,直接危害作物。

碱性土壤中可溶盐达到一定数量后,会直接影响作物的发育和正常生长。

含碳酸钠较多的碱性土壤,对作物更有毒害作用。

6土壤的酸碱性还关系到用肥的合理性
化肥有酸性、碱性和中性之分。

如过磷酸钙和硫酸铵是酸性肥料,在碱性土壤上施用效果较好。

倘若将它们施在酸性土壤上,不仅影响肥效,而且还可以使土壤进一步酸化。

相反,像钙镁磷肥、石灰氮等碱性肥料,施在酸性土壤上就能发挥最大的效益,而且还能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一举两得。

052460河北省无极职教中心赫伟红
它养分的吸收能力,提高作物的抗旱性和抗病性,达到有效的利用水分。

2.5精细整地,蓄水保墒。

这是夺取全苗,确保丰收的关键。

为此,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早整地保墒,采用深耕,压缩旋耕面积,深耕后反复耙盖,做到上虚下实,最大限度的减少土壤水分流失,为苗期生长保存墒情。

下茬作物要适时抢墒早播,播种后,在灌溉或雨后适时进行锄划、耙盖等耕作管理,这样能减少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最大限度的发挥土壤水分供给,促进作物生长。

2.6采用密植间作套种技术。

主要是通过增加地面农作物的空间覆盖和增加土壤中的根系,保护和固结土壤,有效减少水土流失。

可以采用高秆作物和矮秆作物间作,豆科作物与禾本科作物间作等方式,利用生长期长短的时间差和高矮秆的空间差,以及不同根系的营养差,进行科学搭配,形成不同形式的作物组配单元,如粮粮复种、粮菜套种、菜菜间作等。

2.7地膜覆盖。

地膜覆盖既能提高地温,促进农作物根系生长发育,又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

实践证明,农田每蒸发1mm的土壤水分,能使地温降低1℃,而地膜覆盖在早春季节每天可减少水分蒸发2 ̄3mm。

如棉花前期覆盖地膜,可早出苗、早现蕾、早吐絮,增产10% ̄30%,同时保证麦收前不浇水,比露地栽培少浇1 ̄2水。

052360河北省辛集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乔国梅
土肥水利
43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