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各种水位学习知识
防汛培训内容(关于水库防汛)

1、水库特征水位(m)、库容(m3)1)校核洪水位:水库防御校核洪水到达的最高水位,与之对应的是校核库容即总库容。
2)设计洪水位:水库防御设计洪水到达的最高水位,为防洪等工程设计而拟定的工程正常运用条件下符合指定防洪设计标准的洪水;广义包括工程在非常运用条件下符合校核标准的设计洪水。
3)汛期防洪限制水位(分梅汛和台汛):水库在汛期允许兴利蓄水的上限水位,与之对应的是汛期防洪限制库容(分梅汛和台汛),水库在汛期要求有部分库容用于削减洪峰,这部分库容称为防洪库容。
汛期防洪限制水位可根据洪水特性和防洪要求拟定。
这个水位以上的库容,作为滞蓄洪水之用。
当洪水消退时,水库应尽快泄洪,使水位迅速降到防洪限制水位。
如水库采用不设闸门的自由式溢洪道,防洪与兴利不结合时,则防洪限制水位与正常蓄水位重合,并与溢洪道堰顶高程齐平。
如水库溢洪道上装有闸门,防洪与兴利允许部分结合,则防洪限制水位可定在正常蓄水位及以下,二水位间的库容为防洪和兴利的共用库容(结合库容)。
4)防洪高水位:水库遇到下游保护对象的设计标准洪水时,在坝前达到的最高水位。
5)正常水位:水库在正常运用情况下,为满足兴利要求应在开始供水时蓄到的高水位,与之对应的是兴利库容(调节库容或有效库容)即正常水位至死水位之间的水库库容。
其间的深度,称为水库的消落深度或工作深度。
6)死水位:水库在正常运用情况下,允许消落的最低水位(分发电死水位和灌溉死水位),与之对应的是死库容即死水位以下的水库库容,又称垫底库容。
除遇特殊干旱年份外,一般不动用死库容的蓄水量。
7)最高库水位:某一阶段水库出现的最高水位。
8)最低库水位:某一阶段水库出现的最低水位。
9)历史最高水位:水库建成后曾经出现过的最高水位。
10)历史最低水位:水库建成后曾经出现过的最低水位。
11)调洪库容——校核洪水位至汛期防洪限制水位之间的水库库容。
图1 水库特征水位和相应库容2、流量(立方米/秒,m3/s)1)入库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水库坝址处水的体积。
汛限水位和正常蓄水位

汛限水位和正常蓄水位汛限水位和正常蓄水位,这个话题一提起来,大家可能会觉得有点儿枯燥,但其实它背后可是有一番道道的!咱们先聊聊汛限水位。
想象一下,那就像是给水库设了个警戒线。
水位一旦超过这个限度,嘿,那可就不太妙了,可能会引发洪水,弄不好就会让人心慌慌的。
水位太高,洪水泛滥,那真是“如虎添翼”,一下子就让人觉得无处可逃。
大家可以想象,春夏之交,雨水滂沱,水库里的水像是长了翅膀,呼呼往上窜,心里真是七上八下的,生怕哪一天水位一不小心就冲破了那个界限。
为了确保大家的安全,这个汛限水位真的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存在。
再说说正常蓄水位,咱们可以把它想成是水库的“舒适区”。
水位在这个范围内,水库就像是在懒洋洋地晒太阳,周围的景色也是妥妥的美。
水位在这儿,既能保证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又能防止因为水位过低而导致的干旱,这真是个好事。
就像人吃饭要适量,水库也得有个“量”。
你看,水多了不好,水少了也不行,这平衡得把握得恰到好处,真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合。
不过,真到了汛期,汛限水位和正常蓄水位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你想啊,洪水来了,水库里水位一高,水坝可得顶住这股压力,像个勇士一样坚挺。
人们常说“安如泰山”,可水库的安全可不是光靠这几句古话就能解决的。
要是水位不受控制,万一出现泄洪、溢洪,真是让人胆战心惊。
这时候,大家可得多多关注水情,确保水库的运转一切正常。
谁也不想看到水流淌进自己的院子,满地都是泥泞,感觉家里像是变成了水乡泽国。
可能有朋友会问,这汛限水位和正常蓄水位的标准是怎么定的呢?嘿,这个可真是个技术活,得考虑到当地的气候、地形,还有历史上水位的变化。
水文专家们可是要费尽心思。
每年汛期之前,他们就得提前做足功课,拿出一堆数据,分析各种情况,确保能把汛限水位和正常蓄水位设定得合理。
像我们做菜一样,得尝尝味道,才能调出合适的咸淡。
除了技术上的要求,水库周边的居民也得积极配合。
就像老话说的“众志成城”,大家齐心协力,才能确保水库的安全。
水库特征水位

水库特征水位水库工程为完成不同任务在年内不同时期和各种水文情况下,需控制达到或允许消落到的各种库水位。
中国水利电力部1977年颁布试行的SDJ 11-77《水利水电工程水利动能设计规范》中,规定水库特征水位主要有:正常蓄水位、死水位、防洪限制水位、防洪高水位、设计洪水位、校核洪水位等。
正常蓄水位(正常水位)水库在正常运行情况下,为满足兴利要求应在开始供水时蓄到的高水位,曾称正常高水位、兴利水位、设计蓄水位。
它决定水库的规模、效益和调节方式,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水工建筑物的尺寸、型式和水库的淹没损失,是水库最重要的一项特征水位。
当采用无闸门控制的泄洪建筑物时,它与泄洪堰顶高程相同;当采用有闸门控制的泄洪建筑物时,它是闸门关闭时允许长期维持的最高蓄水位,也是挡水建筑物稳定计算的主要依据。
死水位水库在正常运用情况下,允许消落到的最低水位,曾称设计低水位。
日调节水库在枯水季节水位变化较大,一般每24h内将有一次消落到死水位。
年调节水库一般在设计枯水年洪水期末才消落到死水位。
多年调节水库只在连续枯水年组成的枯水段末才消落到死水位。
水库正常蓄水位与死水位之间的变幅称水库消落深度。
防洪限制水位(汛限水位)也称汛期限制水位,是水库在汛期允许兴利蓄水的上限水位,也是水库在汛期防洪运用时的起调水位。
防洪限制水位是协调防洪和兴利关系的关键,对工程防洪效益、发电灌溉等兴利效益、库内引水位高程、通航水深、泥沙淤积,以及水库淹没指标等均有直接影响,具体研究时要结合工程开发条件,全面进行分析比较后选定。
如汛期内不同时段的洪水特征有明显差别时,可考虑分期采用不同的防洪限制水位。
防洪高水位水库遇到下游防洪保护对象的设计洪水时,在坝前达到的最高水位。
只有当水库承担下游防洪任务时,才需确定这一水位。
此水位可采用相应下游防洪标准的各种典型洪水,按拟定的防洪调度方式,自防洪限制水位开始进行水库调洪计算求得。
设计洪水位水库遇到大坝的设计洪水时,在坝前达到的最高水位。
水利科普小知识

水利科普小知识01 水利基本知识正常蓄水位:指水库在正常运用情况下,允许为兴利蓄水的上限水位。
死水位:指水库在正常运用情况下,允许消落到的最低水位。
防洪限制水位:指水库在汛期允许兴利蓄水的上限水位,通常多根据流域洪水特性及防洪要求分期拟定。
进行水库调洪计算时,可以此水位作为起算水位。
防洪高水位:指下游防护区遭遇设计洪水时,水库(坝前)达到的最高洪水位。
设计洪水位:指大坝遭遇设计洪水时,水库(坝前)达到的最高洪水位。
校核洪水位:指大坝遭遇校核洪水时,水库(坝前)达到的最高洪水位。
特征库容:相应于某一水库特征水位以下或两个特征水位之间的水库容积,一般均指坝前水位水平面以下的静库容。
死库容:指死水位以下的水库容积。
兴利库容:亦称调节库容,指正常蓄水位至死水位之间的水库容积。
防洪库容:指防洪高水位至防洪限制水位之间的水库容积。
调洪库容:指校核洪水位至防洪限制水位之间的水库容积。
重叠库容:指正常蓄水位至防洪限制水位之间的水库容积。
这部分库容既可用于防洪,也可用于兴利。
防洪库容与兴利库容完全重叠时,正常蓄水位即为防洪高水位。
防洪库容与兴利库容完全分开时,正常蓄水位即为防洪限制水位。
总库容:指校核洪水位以下的水库容积。
它是划分水库等级的主要依据之一。
水利工程: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
也称为水工程。
按目的或服务对象可分为:防洪工程、农田水利工程、水力发电工程、航道和港口工程、城镇供水和排水工程、水土保持工程和环境水利工程等。
02水文知识流域:流域是地表水与地下水分水线所包围的集水区或汇水区,因地下水分水线不易确定,习惯上将地表水的集水区称为流域。
水系:流域里大大小小的河流,构成脉络相通的系统,称为河系或水系。
汛:江、河、湖泊等水域的季节性或定期性的涨水现象称汛。
汛期:江河湖泊洪水从始涨至全回落的时期,称汛期。
季节性涨水的河湖中出现大洪水最多的时段称为主汛期。
防汛:为防止或减轻洪水灾害,在汛期采取的防御洪水的措施,称防汛。
(完整版)水库基本知识

水库基本知识一般的解释为"拦洪蓄水和调节水流的水利工程建筑物,可以利用来灌溉、发电、防洪和养鱼。
"它是指在山沟或河流的狭口处建造拦河坝形成的人工湖泊。
水库建成后,可起防洪、蓄水灌溉、供水、发电、养鱼等作用。
有时天然湖泊也称为水库(天然水库)。
水库规模通常按库容大小划分,分为小型、中型、大型等。
水库水文特征指标❶防洪标准对河流上修建的任何一项水利工程,设计时都要考虑水工建筑物所能防御洪水的能力,一般根据所在河段未来可能发生洪水的特性,并结合工程的规模和要求,选出一个比较合适的洪水作为防洪安全设计的依据。
水库的防洪标准即是水库水工建筑物的防洪标准,表示水库防洪能力的大小。
发生标准内的洪水,水库的水工建筑必须保证安全和正常工作。
水库设计和运用中主要采用的洪水标准有设计洪水标准、校核洪水标准和为下游防洪设定的洪水标准等。
❷库容与特征水位水库的蓄水容积称为库容。
水库水位与库容的关系是由库区地形图上量算点绘出来的。
有了水库水位~库容关系曲线,就可以根据观测的水库水位,从曲线上查得相应的蓄水量。
水库在校核洪水位以下的库容称为总库容。
水库为完成不同任务,在不同时期和各种水文情况下需控制达到或允许消落的各种库水位称为水库特征水位。
相应于水库特征水位以下或两特征水位之间的水库容积称为水库特征库容。
❸正常蓄水位与兴利库容在正常运用情况下,水库为满足兴利要求,应在开始供水时蓄到的高水位,也称正常高水位、兴利水位或设计蓄水位。
它是确定水库的规模、效益和调节方式,是保证水库兴利的允许最高洪水位。
泄洪建筑物不设闸门的,正常高水位即是泄洪建筑物(溢洪道)的底高程;泄洪建筑物设闸门的,正常高水位就是闸门关闭时长期维持的最高水位。
正常蓄水位至死水位之间的库容称兴利库容(调节库容)。
❹防洪限制水位水库根据汛期和枯水期的径流条件及水库泄洪建筑物的条件确定的汛期起始调洪的水位称汛前限制水位,汛前水库必须把蓄水位降到此水位。
小型水库培训知识

小型水库培训知识防汛(水库)专业知识 1.汛期是怎样划分的? 答:从全国来讲汛期时间是不同的主要由各地区根据具体气候、降水情况决定南方入汛时间较早结束时间较晚;北方入汛时间较晚但结束时间较早。
我市把6月1日~9月30日称为汛期。
汛期又分为初汛期、中汛期和末汛期。
7月下旬8月上旬为中汛期中汛期又称大汛期或主汛期。
主汛期是极易产生洪水的时期。
2.降雨等级是怎样划分的? 答:24小时降水雨量少于10毫米的为小雨;大于10毫米少于25毫米的为中雨;大于25毫米少于50毫米的为大雨;大于50毫米少于100毫米的为暴雨;大于100毫米少于200毫米的为大暴雨;大于200毫米的为特大暴雨。
3.水库按库容是怎样分类的? 答:按水库库容大小把水库分成大型水库、中型水库和小型水库三种类型。
总库容在1亿立方米及以上的称大型水库;1000万立方米及以上1亿立方米以下的称中型水库;10~1000万立方米的称小型水库。
其中100~1000万立方米的叫小(一)型水库;10~100万立方米的叫小(二)型水库。
10万立方米以下至1万立方米的一般称塘坝。
4.水库按坝高是怎么分类的? 答:水库按坝高的分类有:30米以下的称低坝30~70米的称中坝70米以上的称高坝。
5.什么叫水库的集雨面积? 答:水库大坝坝址以上分水岭范围内的流域面积称水库的集雨面积(单位:平方公里)。
6.小型水库工程的防御洪水标准一般是如何分等的? 答:为了保证水库工程及其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对小型水库工程永久性建筑物(大坝、溢洪道、放水涵等)的设计洪水标准和校核洪水标准都是以多少年一遇来表示。
如小(一)型水库(土石坝)设计洪水标准为30~5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300~1000年一遇;小(二)型水库(土石坝)设计洪水标准为20~3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200~300年一遇。
7.什么叫水库的死水位和死库容? 答:水库在正常运用情况下允许降落的最低水位称为死水位。
水文基本知识总结

一、重现期重现期是指平均多少年重复出现一次,或多少年一遇。
频率P 与重现期T 的关系,对下列两种不同情况有不同的表示方法。
研究暴雨洪水问题时,一般设计频率小于50%,则T=1/PT 表示大于某值降雨量的重现期例如:当设计洪水的频率为P=1%时,代入上式得T=100a ,称为百年一遇。
研究枯水问题时,为了保证灌溉、发电及给水等用水需要,设计频率P 常采用大于50%,则T=1/(1-P)T 表示小于某值降雨量的重现期例如:当灌溉设计保证率P=90%,代入式中得T=10a ,称为10年一遇的枯水年。
若以此作为设计来水的标准,则说明平均10年中有一年来水小于此枯水年的水量,而其余几年的来水等于或大于此数值,也就是说平均具有90%的可靠程度。
均方差σ:又称标准差,说明系列离散程度。
变差系数Cv :又称离势系数、离差系数表示标准差相对于平均数大小的相对量,反映频率密度分配曲线的平均情况和离散程度。
偏态系数Cs :又称偏差系数,说明随机系列分配不对称程度的统计参数。
当随机变量大于均值与小于均值的出现机会相等时,即当系列取值对称与x 时,Cs=0,此时均值所对应的频率为50%。
当小于均值的出现机会多时,均值所对应的频率大于50%,Cs>0,为正偏(或右偏);当大于均值的出现机会多时,均值所对应的频率小于50%, Cs<0。
()nxXni i∑=-=12σ ()nKxC ni i∑=-==12v 1σ()()313331s 1vni ini inCKnx x C ∑∑==-=-=σ离均系数Φp :是对随机变量进行标准化处理后得到的随机变量,是标准化变量,Φ的均值为0,标准差为1。
(皮尔逊Ⅲ型频率曲线的离均系数Φp 值表) 模比系数Kp :某一时段内的径流模数与较长时段内的平均径流模数的比值。
v C x x x -=Φ ()Φ+=v C x x 1 xx K p P =二、洪峰流量1、推理公式法:①洪峰流量(集雨面积小于2km 2) 洪峰流量按下式计算: Q s =0.278KIF式中:Q s —洪峰流量; K —径流系数,取0.9;I —最大1h 降雨强度(mm/h ),查《四川省中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手册》计算得5年一遇最大1h 降雨强度56.7mm ;11H K I P •= F —集水面积(km 2),根据地形图及项目区实际情况确定。
水库水位高程如何计算公式

水库水位高程如何计算公式水库水位高程是指水库水面的高度,通常用于测量水库的水位变化和管理水库的水资源。
水库水位高程的计算涉及到一些物理学和数学知识,下面我们将介绍水库水位高程的计算公式及其相关知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概念。
水库水位高程通常是相对于一个基准点来测量的,这个基准点通常是水库的坝顶或者是一个固定的地理标志点。
水位高程的计算需要考虑水压力、水密度、重力加速度等因素,所以我们需要使用一些物理学公式来进行计算。
在水力学中,水的压力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计算:P = ρgh。
其中,P表示水的压力,ρ表示水的密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水的深度。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水的压力与水的密度和深度成正比,与重力加速度成正比。
在水库水位高程的计算中,我们通常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E = H + Z。
其中,E表示水位高程,H表示水位的相对高度,Z表示基准点的高程。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水位高程等于水位的相对高度加上基准点的高程。
水位的相对高度通常是通过水位计来测量的,水位计可以通过测量水的压力来确定水的深度,从而得到水位的相对高度。
基准点的高程通常是通过测量地理标志点的高程来确定的,可以使用GPS或者其他测量工具来进行测量。
在实际的水位高程计算中,我们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因素,比如水库的形状、水库的容积、水库的流量等。
这些因素会对水位高程的计算产生影响,需要进行相应的修正和调整。
总之,水库水位高程的计算涉及到一些物理学和数学知识,需要考虑水的压力、水的密度、重力加速度等因素。
通过使用适当的公式和工具,我们可以准确地计算出水库水位的高程,从而实现对水库水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库各种水位学习知识
1、水库水位不是水的高度,水位是自由水体表面到某一基准面的高差,水库水位有很多种,譬如死水位,最高水位,还有就是一个我们平时监测的随时在变动的库水位,表示当时的水库水面到基准面的高差,这个基准面可以是85基准,也可以是吴淞高程,也可以是56黄海,也可以是建成水库时认定的假定基面,这个不一定的,所谓水位,必须要直到基面才行.
水位,是水体面高出固定基面的高程.固定基面有两种.一种是绝对基面,即我国所采用的黄海某海域海平面.得出的水位为水面海拔.一种是测站基面即相对基面,以河流历年最低点,或河床最低点为零点面.两种基面可以转换.
2、危急水位即保证水位:堤防工程所能保证自身安全运行的水位。
又称最高防洪水位或危害水位。
系指堤防设计水位或历史上防御过的最高水位。
也是中国根据江河堤防情况规定的防汛安全上限水位,往往就是堤防设计安全水位。
3、警戒水位是堤防临水到一定深度有可能出现险情,要加以警惕戒备的水位。
是根据堤防质量、保护重点以及历年险情分析制定的。
到达该水位时,堤防防汛进入重要时期,防汛部门要加强戒备,密切注意水情、工情、险情发展变化,在各自防守堤段或区域内增加巡逻查险次数,开始日夜巡
查,并组织防汛队伍上堤防汛,做好防洪抢险人力、物力的准备。
4、保证水位是根据防洪工程当年状况确定的可防御洪水最高水位,可以是防洪标准设计的堤防设计洪水位或历史上防御过的最高洪水位。
当水位达到或接近保证水位时,防汛进入紧急状态,防汛部门要按照紧急防汛期的权限,采取各种必要措施,确保堤防等工程的安全,并根据有限保证、无限负责的精神,对于可能出现超过保证水位的工程抢护和人员安全做好积极准备。
保证水位的拟定是根据堤防规划设计和河流曾经出现的最高水位等,考虑上下游关系、干支流关系以及保护区的重要性制定的,并经上级主管机关批准。
5、水库防洪限制水位是指:汛期为下游防洪及水库安全预留调洪库容而设置的汛期限制水位。
汛期限制水位低于正常蓄水位。
汛期,在正常运行时,库水位不得超过汛期限制水位。
仅当水库洪水超过设计标准时,才允许超过汛期限制水位,而按洪水调度规则调度
6、水库在正常运用情况下的最低水位。
正常蓄水位与死水位之间的高差,称为水库消落深度。
死水位应通过综合技术经济比较和分析选定。
其原则是:①使水电站的保证出力和年发电量在既定的正常蓄水位条件下接近最大值;②考虑防洪及其他综合用水部门如灌溉、航运等对水库最低水位的要求;③要注意低水位时水轮机运行工作情况和闸门制造
条件等限制因素;④注意泥沙淤积对水库水位的影响,死水位以下的容积应能满足在一定运用期间的淤沙要求,可按有关设计规范计算确定。
对于梯级水电站上游水库的死水位选定,应充分考虑对下游其他梯级的影响,以总的梯级能量经济效益最大为比选准则。
当电力系统中有多座水电站联合运行时,应考虑相互间能量补偿对设计水电站死水位的影响。
水库特征值
1.死水位和死库容。
死水位是指水库在正常运用情况下,允许消落的最低水位,又称设计低水位。
死库容是指死水位以下的水库容积,又称垫底库容。
一般用于容纳淤沙、抬高坝前水位和库区水深。
在正常运用中不调节径流,也不放空。
只有因特殊原因,如排沙、检修和战备等,才考虑泄放这部分容积。
2.正常蓄水位和兴利库容。
正常蓄水位是水库在正常运用情况下,为满足兴利要求应在开始供水时蓄到的高水位,又称正常高水位,兴利水位。
兴利库容,即调节库容,正常
蓄水位至死水位之间的水库容积,用以调节径流、提供水库的供水量。
3.汛期限制水位和结合库容。
汛期限制水位系指水库在汛期允许兴利蓄水的上限水位,在常规防洪调度中是设计调洪计算的起始水位。
防洪限制水位与正常蓄水位之间的库容称结合库容,此库容在汛末要蓄满为兴利所用。
4.防洪高水位和防洪库容。
防洪高水位是水库遇到下游防护对象的设计标准洪水时,在坝前达到的最高水位。
防洪库容是防洪高水位至防洪限制水位之间的水库容积,用以控制洪水,满足下游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
5.设计洪水位和拦洪库容。
设计洪水位是当水库遇到大坝的设计洪水时,在坝前达到的最高水位。
它是水库在正常运用情况下允许达到的最高水位。
设计洪水位至防洪限制水位之间的水库容积称拦洪库容。
6.校核洪水位和调洪库容。
校核洪水位是水库遇到大坝
的校核洪水时,在坝前达到的最高水位,它是水库在非常运用情况下,允许临时达到的最高洪水位,是确定大坝顶高及进行大坝安全校核的主要依据。
校核洪水位至防洪限制水位之间的水库容积称调洪库容,用以拦蓄洪水,在满足水库下游防洪要求的前提下保证大坝安全。
7.总库容。
校核洪水位以下的全部静库容。
它是一项表示水库工程规模的代表性指标,可作为划分水库等级、确定工程安全标准的重要依据。
水库淹没范围是如何确定的?
水库淹没范围是依据水库正常蓄水位及水库淹没对象设计洪水标准沿程回水线计算成果确定。
水库设计洪水回水水面线,应考虑水库运行方式,按照坝前起调水位和入库流量,计算回水水位。
回水水面线以坝址以上天然洪水与建库后设计采用的同一频率的分期(汛期和非汛期)洪水回水位组成的外包线的沿程回水高程确定。
水库设计洪水回水位的确定,还应根据河流泥沙特性、水库运行方式、上游有无调节水库以及受淹对象的重要程度,考虑10 年~30年的泥沙淤积影响。
在回水影响不显著的坝前段,应计算风浪爬高、
船行波爬高,取两者中的大值作为居民迁移和耕(园)地征收界线;风浪爬高、船行波爬高或坝前正常蓄水位水不显著地段,居民迁移和耕(园)地征收界线可分别按高于正常蓄水位1.0m 和 0.5m 确定。
水库回水尖灭点,以回水水面线不高于同频率天然洪水水面线0.3m 范围内的断面(水电规范为0.3m计算断面)确定;水库淹没处理终点位置,一般可采取尖灭点水位水平延伸至天然河道多年平均流量的相应水面线相交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