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精品
2.3 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关系-1

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使产热量增加。
肾上腺素:加快代谢速率,增加产热量。 (4)温度感受器:温觉感受器、冷觉感受器
(分布于皮肤、黏膜、内脏器官中)
人体在冷热环境中的功能障碍
原因: 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是有限的 长时间处于寒冷环境,产生的热量不足以补偿散 失的热量,引起体温降低。 (冻疮:皮肤血管持久性收缩引起) 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产热多而散热困难,引起体 温升高。 (中暑) 因此避免在寒冷和高温环境中停留过久——行为性 调节
下丘脑产生、垂体后叶释放
饮水不足、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
细胞外液渗透压 升高 细 胞 外 液 渗 透 压 下 降
(-)
(+)
下丘脑 渗透压感受器 大脑皮层
(-)
垂体
释放
产生渴觉
主动饮水 补充水分
抗利尿激素
(+)
肾小管、集合 外 液 渗 透 压 下 降
水平衡是在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 共同作用下,主要通过肾脏完成的。
三
水盐平衡的调节
一)水平衡的调节
水是构成人体各组织或器官的主要成分,且 含量稳定。
1、人体内的水是从哪里来的? 2、排尿是排出体内水分的唯一途径吗? 3、我们每天摄入和排出的水量相等吗?
摄入量/ml
来自饮水 1300 来自食物 900 来自物质代谢 300
排出量/ml
由肾以尿液形式排出 由皮肤排出 由肺以呼出气形式排出 由大肠随粪便排出 1500 500 400 100
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举 例 作用途径 反应速度
神经调节
缩手反射 反射弧 迅速 准确、比较局限 短暂
体液调节
体液运输
甲状腺激素的调节
《23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学习目标】1、简述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特点。
2、描述水盐调节和体温调节。
3、说出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协调关系。
4、认同毒品危害健康,应远离毒品。
【学习重点】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协调。
【学习难点】人体的体温调节与水盐调节的分析。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1.体液调节(1)调节物质:。
(2)传送方式:。
(3)主要内容:。
2、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特点的比较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作用途径反应速度作用范围作用时间二、人体的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1.体温调节(1)热量主要是细胞中放能,尤以和产热为多。
(2)热量的散出:主要通过的蒸发,散热,其次还有呼气、排尿和排便等。
(3)调节形式:。
(4)调节中枢:。
2.水盐调节(1)水盐的来源及排出:中获得水和各种无机盐,多种途径排出一定的水和无机盐。
(2)调节方式及主要激素:和神经的协调,参与的主要激素为。
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及意义1.关系:一方面直接或间接地受的调节。
另一方面也可以影响的发育和功能。
2.意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互,共同维持,保证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正常进行。
三、例题精讲例1.关于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B.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增强D.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减弱解析:水的稳态是体内水的相对含量的相对稳定。
这个相对含量是以渗透压为衡量标志的。
血浆渗透压降低,说明人体摄入的水分过多或盐分丢失过多,此时。
渗透压感受器会受到抑制,因而不会产生渴觉。
当机体失水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使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合成、并由垂体后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
抗利尿激素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
从而使细胞内液渗透压相时上升,这样细胞的吸水能力增强了。
答案:C例2、在寒冷环境中。
人体会发生骨骼肌不自主地战栗.这时()A.温度感受器兴奋B.下丘脑的分泌功能增强C.躯体运动中枢兴奋D.皮肤血流量增加解析:在寒冷环境中,机体通过调节维持正常体温,这时产热增加,散热减少。
2-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CO2的调节
血液中CO2升高 刺激呼吸中枢
呼吸加快加深
血液中CO2下降到正常水平
一、体液调节的概念
体液调节: 激素等化学物质(如CO2、H+等)通过体液传送
的方式对生命活动 进行调节。
★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
长期不吃盐或吃盐极少,会导致机体的细胞外 液渗透压下降,并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四肢 发冷等症状,严重的甚至昏迷等。
6月26日是联合国 确定的国际禁毒日
毁灭自我, 祸害家庭, 危害社会
某同学上学时,为减少上厕所的次数而很少 喝水,你认为这种做法好吗?为什么?
这种做法不好。因为人体内随时都在形成尿,同时也 会由皮肤和肺排出一定量的水,如果喝水很少,就有可能 使体内水的平衡遭到破坏;尿量过少还会使代谢废物不能 随尿排出而引起中毒,损害人体的健康。
某同学口味过于清淡,炒菜时放盐极少。想一 想,长期这样下去,对他的健康会有什么影响?
(中暑)
例1、当我国科考队员登上了南极“冰盖之巅”时,他们生
理上出现的适应性变化是( ) D
①体温下降 ②机体耗氧量降低 ③皮肤血管收缩 ④体
温调节中枢兴奋性增强 ⑤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A.①③④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实例二 人体的水盐平衡调节
尿液的形成过程
肾小管的重吸收
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的神经细胞合成、分泌
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 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 热,其次还有呼吸、 排尿和排便等
寒冷:
体温的调节
炎热:
人体在寒冷时是怎样调节体温的?
2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个人备课录
作用途径反射弧体液运输
反应速度迅速较缓慢
作用X围准确、比较局限较广泛
作用时间短暂比较长
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
实例一:体温恒定的调节
实例二: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
1、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
2、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通过膜内外电位的变化产生〔〕
A.电荷B.局部电场C.局部电流D.电势
2.神经冲动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是通过〔〕完成的
A.突触B.突触小体C.突触前膜D.突触后膜
3.决定反射时间的长短的主要因素是〔〕
A.刺激强度的大小B.感受器的兴奋性C.中枢突触的数目D.效应器的兴奋性
4.在1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
使其兴奋。
如以下图表示刺激时的膜内外
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
〔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
其中正确的选
项是
5.在哺乳动物调节体温方面,皮肤作为
〔〕。
生物:2.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2.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都会导致细胞外液 2.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 饮水不足 渗透压 升高,刺激 下丘脑 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 升高, 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 产生渴觉。同时, 大脑皮层 ,产生渴觉。同时,刺激垂体释放 抗利尿激素 , 促进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 促进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 刺激
• Content产热多于散热,则体温升高;产热少于散热,则体温降低。 也少。 也少。产热多于散热,则体温升高;产热少于散热,则体温降低。
(8)体温平衡的意义: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保证新陈代 体温平衡的意义: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 谢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谢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点拨】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和散热动态平衡的结果, 【点拨】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和散热动态平衡的结果, 可以这样说,产的热多、散的热就多;产的热少、散的热就少。 可以这样说,产的热多、散的热就多;产的热少、散的热就少。 外界环境温度低时,机体产热多,散热也多;外环境温度高时, 外界环境温度低时,机体产热多,散热也多;外环境温度高时, 机体产热减少,散热也减少。 机体产热减少,散热也减少。
【例2】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说法,错误的是 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说法, A.体温调节的原理是产热过程和散热过程达到平衡 A.体温调节的原理是产热过程和散热过程达到平衡 B.体温的恒定依赖于人体的神经— B.体温的恒定依赖于人体的神经—体液调节 体温的恒定依赖于人体的神经
(
C
)
C.细胞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后小部分变为热能散失, C.细胞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后小部分变为热能散失,造成能 细胞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后小部分变为热能散失 量的浪费 D.人体的产热器官主要是肝脏和骨骼肌, D.人体的产热器官主要是肝脏和骨骼肌,散热主要通过皮肤 人体的产热器官主要是肝脏和骨骼肌 【解析】体温恒定是内环境稳态的重要部分,在神经—体 解析】体温恒定是内环境稳态的重要部分,在神经— 液的调节下,使产热和散热达到相对平衡状态。 液的调节下,使产热和散热达到相对平衡状态。产热过程是 细胞内有机物氧化分解过程, 细胞内有机物氧化分解过程,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大部分变 成热量散失,一小部分形成ATP。 成热量散失,一小部分形成ATP。产热的器官主要是骨骼肌和 ATP 肝脏,散热主要通过皮肤汗腺分泌汗液的方式进行。 肝脏,散热主要通过皮肤汗腺分泌汗液的方式进行。
2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新

饮水不足、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
细胞外液渗透压 升高
细
胞 (-)
(+)
下丘脑 渗透压感受器
(-)
细 胞
外
外
液
大脑皮层
垂体
液
渗 透
产生渴觉 抗利尿激素
渗 透压Biblioteka (+)压下
主动饮水 肾小管、集合 下
降
补充水分 管重吸收水分 降
尿量 减少
饮水过多、盐丢失过多
细胞外液渗透压 下降 (-)
下丘脑 渗透压感受器
一、体液调节的概念
体液调节就是指某些化学物质(如二 氧化碳、H+、激素)通过体液的传送, 对人和动物体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
激素调节是人和高等动物体内的内分泌腺分泌 的激素通过体液传送至其他部位或细胞来调节动 物的生命活动。
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举例 作用途径 反应速度 作用范围 作用时间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缩手反射 甲状腺激素分泌
反射弧
体液运输
迅速 准确、比较局限
较缓慢 较广泛
短暂
比较长
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
实例一:体温调节的平衡 实例二: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
体温恒定的原理
体温的平衡: 产热 = 散热
细胞中有机物的氧 化分解释放能量(肝
主要通过_汗__液__的__蒸_ 发 _皮__肤__内__毛__细__血__管_,的其散次热
垂体
抗利尿激素 (-)
肾小管、集合管 重吸收水分 减少
尿量 增多
细 胞 (+) 外 液 渗 透 压
升 高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神经调节是通过反射弧,⽽体液调节是通过体液运输调节。
神经调节⽐较迅速,体液调节较缓慢。
神经调节⽐较准确,体液调节⽐较局限,较亡泛。
神经调节时间⽐较短暂,体液调节⽐较长。
关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
A.以体液调节为主
B.以神经调节为主
C.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是各⾃独⽴,互不联系的
D.体液调节依附神经调节
答案:B
区别和联系
1、作⽤⽅式不同:
神经调节是通过反射弧进⾏调节,⽽体液调节是通过体液运输调节。
2、反应速度不同:
神经调节反应⽐较迅速,体液调节反应较缓慢。
3、作⽤时间不同:
神经调节时间⽐较短暂,体液调节时间⽐较长。
联系:
内分泌腺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体液调节可以看做是神经调节的⼀个环节;⽽体液调节对神经系统也有作⽤,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两者常常同时调节⽣命活动。
2.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
反应速度 作用范围 作用时间
反射弧
迅速 准确、比较局限 短暂
体液运输
较缓慢 较广泛 比较长
增加散热, 不考虑产热
1.体温调节的中枢:下丘脑;体温感受中枢:大脑皮层。 2.感受器为温度感受器,分为冷觉和温觉感受器。是感受 温度变化的“感觉神经末梢”,它不只分布在皮肤,还广 泛分布在黏膜及内脏器官中。 3.体温调节的方式:寒冷条件下的体温调节是通过调节产 热量和散热量来实现的,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其中甲 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起到协同作用。炎热环境下的体温调 节一般是通过调节散热量来实现的,方式为神经调节。 6.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尤以 骨骼肌和肝脏产热为多),热量的散出主要通过汗液的蒸 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其次还有呼气、排尿和排便 等
三、水盐调节 1水盐平衡调概念图 2(1)水盐平衡的调节方式为____调节。
(2)水盐平衡的调节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激素是____。
(3)抗利尿激素是由__合成,由__释放的,其作用是__。
(4)抗利尿激素的分泌过程____分级调节;
(5)参与水调节的主要器官是____。 (6)下丘脑和垂体之间既有__联系,又有__联系 (7)水盐平衡的调节过程中存在反馈调节机制。
第3节 神经调节与激素 调节的关系
体液调节
激素,H+, C02,组织胺
(1)概念:激素等化学物质(除激素外,还有其 他调节因子,如C02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 生命活动进行的调节。它的主要内容是激素调节。
如C02对呼吸运动的调节
(2)存在方式:单细胞动物和低等的多细胞动物 只有体液调节,但是在人和高等动物体内,神经调 节和体液调节都是机体调节生命活动的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