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宗教问题
宗教和美国人

美国历史简介
美国人民是个勇敢而爱好自由的民族. 他们原本来自世界各地, 是许多不同的文化、种族和宗教, 经过长时期的共存结合而形成 的, 渐渐他们以身为美国人而自豪.17世纪以前, 北美广大原野 仅有印第安人和爱斯基摩人居住, 但经过百余年的移民, 这里已 成为欧洲国家人民的新家园, 而其中最主要为英国人所建立的13 州殖民地, 在1776 年只有300万人, 到了20世纪,美国已成为世 界强国。民团体, 在乞沙比克海滩建立了詹姆士镇, 这是英国在 北美所建的第一个永久性殖民地. 在以后150年中, 陆续涌来了 许多的殖民者, 定居于沿岸地区, 其中大部分来自英国, 也有一 部分来自法国、德国当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 居住在美洲的印第 安人. 18世纪中叶, 13个英国殖民地逐渐形成, 他们在英国的最 高主权下有各自的政府和议会. 这13个殖民区因气候和地理环境 的差异, 造成了各地经济形态、政治制度与观念上的差别,1774 年, 来自12州的代表, 召开所谓第一次大陆会议, 召开第二次大 陆会议, 发表独立宣言, 提出充分的理由来打独立战争,1783年, 美英签定巴黎条约, 结束了独立战争,美国人赢了
美国社会宗教现象
Hale Waihona Puke
美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信仰宗教的公民在总人口中约占 91%,主要有: 基督教(新教) 美国宗教中教徒最多,约有1.56亿人,占美国总人口的57%。主要有浸礼 宗、卫斯理宗、信义宗、加尔文宗、圣公会、圣洁教会等,此外还有数十个较小的教派组 织和跨教派的国际性的组织。各宗派创办有 400多所大专院校。基督教已深入社会各领域。 东正教 美国的东正教徒有300万教徒,主要分布在东部、中西部和加利福尼亚。 1794年, 10名俄罗斯正教会修士到阿拉斯加传教。1867年,美国买下阿拉斯加,教徒遂向阿拉斯加 以外的地方迁移。1872年,东正教会把教区从阿拉斯加迁到旧金山。1905年又迁到纽约, 教会有4所神学院。 佛 教 美国约有300多万佛教徒,多数是日本移民和他们的后裔。在美国受佛教影响的人 数远大于佛教徒数。寺院的会议大厅比寺院本身还大,青年人可以在里面打篮球、开宴会、 看电影。 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于19世纪下半叶传入美国。目前有700万人,清真寺1000余座。美国穆 斯林分别来自阿拉伯裔、南亚次大陆的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国移民和非洲裔穆斯林(即美国 黑人穆斯林),各占三之一。1979年伊朗发生伊斯兰革命后,大约有100万伊朗人移居美 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穆斯林总人口迅速地增加,美国各地都可以看见穆斯林。 道教 道教创立于中国。自唐代起逐步传入朝鲜、日本、越南和东南亚一带,后又传入欧 洲、北美、澳大利亚等国家。除华裔教徒外,本土居民也有信奉道教者。 天主教 天主教于1526年传入印第安人居住区。教会组织比较统一。全国有 34个大主教区, 164个教区,18.5万所教堂,神父和修道士20万名,教徒760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8%。 20世纪下半叶以来,美国的天主教会逐渐介入社会,关心现实的政治与社会问题。天主教 徒在总统选举上也有举足轻重的分量。美国天主教会的学校有一整套教育网,从小学、中 学到大学。其中,教会大学有500余所(内含神学院300余所),中学1600多所,小学8500 多所,学生总数多达400万人。 犹太教 犹太教是美国第三大宗教,有教堂5000余座,大专院校20所。1776年美国宣布独 立时,约有2500名犹太人定居在纽约等沿东海岸城市。 1815年拿破仑战争后,犹太移民再 次从欧洲涌入美国,20世纪20年代已达350万。1933年希特勒在德国发动反犹运动,又有 20多万犹太难民进入美国,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犹太人总数已超过了600万。
中美两国的宗教文化和信仰体系有何区别?

中美两国的宗教文化和信仰体系有何区别?
一、宗教文化的演变历史
在中美两国的宗教文化中,历史的演变是有所不同的。
中国的宗教文
化源远流长,历史上的传统信仰主要是儒家、道家和佛教,这些信仰
形成了中国独特的文化风貌。
而在美国,宗教文化的发展主要源于移
民的不同信仰而多样性,从基督教到犹太教、伊斯兰教等信仰多元开放。
二、信仰的核心价值
在中美宗教文化中,信仰的核心价值的关注点也不尽相同。
中国历史
上的三教强调了“人文”、尊重道德和真理,其核心价值在于“修身齐家
治国平天下”;而在美国,基督教强调了“义务、服务”等口号,体现了
其信仰强调助人为本的关怀精神。
三、对待信仰的态度与方式
在中美两国,对待信仰的态度和方式也有所不同。
中国长期以来强调“宗教归于私人领域”,国家和社会在宗教事务中相对“睁一只眼、闭一
只眼”;而在美国,保障宗教自由是基本法律原则,公众场所允许礼拜、说教等活动。
四、宗教信仰在生活中的影响
中美两国的宗教信仰在大众生活中也有不同的体现。
中国的宗教文化
影响着婚礼、葬礼、乃至日常生活中许多细节的处理方式,这种宗教
文化的影响因历史和地域的因素又有所不同;而在美国,基督教的影响力极为深厚,例如,星期天这一天在美国几乎被普遍认为是属于教会的一天,许多商店和机构都有休息,许多人自愿参加礼拜。
总结:
中美两国的宗教文化和信仰体系有其独特性,从信仰的形成历程、核心价值的关注点到对待信仰的态度和方式,都有所不同。
二者之间的差异,反映出国家的不同历史、文化、法律和社会背景。
同时,也是它们之间的互相学习、尊重与交流的契机和基础。
内战前后美国南方黑人基督教信仰及其变化问题探析

religion culture history,then the black chur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black community.
The last part narrates the influence of blacks political freedom and evangelicalism
in their own ways.
The second part mainly gives a description of freedmen’S Christianity after the civil war
America.THale Waihona Puke lis in the south of
passage would in brief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指导教师签名:丝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星虽堡
El
期:塑笸:夕 日 期:迦2=笸:么竺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电话: 邮编: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引言
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的意义 美国是一个多人种、多种族的社会,其中,黑人群体是众多族裔中较为重要、特 殊的一支,黑人的历史贯穿了美国的历史进程。自由与民主的建国基调使得美利坚合 众国成为了有神论者和无神论者共生的国度,而基督教又是美国文化与文明不可或缺 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了解美国民族精神及历史发展的基础。正如法国著名学者托克维 尔(Alexis deTocqueville)在其《美国的民主》一书中所说的那样:“世界上没有一个 国家像美国那样,基督教对人们的灵魂有那么大的影响。"他不仅被在美国的基督教的 朴素的事实而且被它的特质所打动。他写到:“在法国,我几乎一直以来看到的都是宗 教的精神和自由的精神朝着相反的方向前进。但在美国,我发现它们密切地联合起来, 并且共同地统治同一个国家。’’①美国黑人宗教信仰问题是理解黑人文化与历史的一个 重要方面,它对于美国文化、宗教、社会与政治都有深远的影响。笔者希望通过对此 论题的研究一方面推进对宗教史细致深入的研究,另一方面促进对美国多元文化的认 识。在对黑人基督教信仰问题论述的同时,可以引起学界对更多美国少数族裔的政治、 社会、文化及宗教等领域的关注。 1.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对黑人宗教史的研究因其丰富的史料、多角度的论述、深刻的分析可谓 汗牛充栋。专著有2006年迈克尔(Michael Battle)所著的《美国黑人教会:美国黑人 基督教精神》(The Black Church伽America:African American Christian Spirituality),本 书透过美国黑人教会在历史上的社会、文化背景来探寻美国黑人教会的精神实质;1998 年威尔默(Gayraud S.Wilmore)所著的《黑人宗教与黑人激进主义:对非裔美国人宗 教史的解读》(B肠出Re堙ion and Black Radicalism: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ligious HistoryofAfricanAmericans),作者追溯了基督教最早在非洲的起源、美国黑人宗教发 展的历史轨迹,在众多论述美国黑人宗教历史的著作中,本书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另外,美国宗教史的诸多综合著述都涉及黑人宗教信仰问题,例如:悉尼(Sydney E. Ahlstrom)1972年所著的《美国人民宗教史》(彳Religion History ofTheAmerican People) 讲述各个宗教派别尤其是基督新教的发展演变;1992年,马克(Mark A.Noll)所著 《美国与加拿大基督教史》(彳History ofChristian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主 要论述了基督教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发展历程。相关的论文也颇丰,如威廉·贝克尔
美国宗教--新教

留传统的教堂艺术和宗教表像,如圣像、圣画等,
仪式也较繁复。低教会派以及各种自由教派教会
则崇尚质朴,仪式较简化,教堂内外除十字架外,
一般不多用其他宗教表像;有的连十字架也不用。
教会标志
• 十字架 • 苦像 • A和Ω:意为“元始”和“终末” •鱼 • 鸽子:代表天主圣神。 • 耶稣圣心:耶稣圣心曾向圣女玛加利大显现,表达他对人
• All these religious make improtant contributions to the American culture, although the overwhelming majority of Americans are Christians.
Early Religious Settlement in the
教义
• 因信称义 • 信徒人人都可为祭司 • 《圣经》具有最高权威
因信称义
• 根据基督教教义,人因有原罪和本罪,不能自救,在 上帝面前不能称义。唯一的救法是借上帝之子基督将救恩 赐给世人。因此,拯救的根源来自上帝的恩典。这是基督 教各派共同的信仰。在新教看来,这是把圣事作为上帝和 人之间的一种“交易”,根据《新约》的《罗马人书》和 《加拉太书》的教训,认为遵守律法和诫命不能使人称义。 得救的真谛在于相信和接受耶稣基督为主,凭借信心,通 过圣灵的工作,使信徒和基督成为一体。由于这种神秘的 结合,基督的救赎就在信徒身上生效,使信者“还是作为 罪人的时候,在上帝面前得及被称为义”。新教认为行善 是应该的,但这是重生得救的表现,而不是一种功德,其 本身没有使人得救的效能。
United States
• In the 1600s, the European settlers began establishing colonies along the east coast of North America. Although there were some Catholics, the vast
美国“同性婚姻”引起的法律与宗教问题

根据联邦的法律程序 . 华盛顿哥伦 比亚特 区议会通过 的
议案必须 经过 3 0天 之 后 . 国会 来 复 审 以 便 认 可 其 生 由 效 或 者 被 否决 . 奥 巴马 时 代 的 “ 而 国会 山 ” 民主 党 议 员 占
} 者 简 介 : 纯 。 国政 法 大 学法 学 院 教 授 、 士 生 导 师 。 作 单 中 博
妻 种 增 势 迅 猛 的 同性 婚 姻 潮 导 致 了该 州 一 些 民众 的 这
题 也 将 会 不 停 地触 动美 国敏 感 的社 会 神 经 截至 20 0 9年 底 , 国 的 马 萨 诸 塞 州 、 涅 狄 格 州 、 美 康 佛 蒙 特 州 、 阿 华 州 、 罕 布 什 尔 州 (0 9年 已经 通 过 衣 新 20 议案并于 2 1 0 0年 1 1日生 效 ) 已经 通 过 了 “ 性 婚 月 都 同
新 民 权 运 动 已 经 成 为 美 国 近 两 年 立 法 活 动 的一 个 新 热
“ 姻 ” 释— — “ 同 性 别 的两 个 人 为 了有 可 能 享 有 对 婚 解 不 方 的性 器 官 而 结 合 ” 康 德 ) — 也 将 改 写 为 “ 个 人 之 ( — 两 间 的结 合 ”这 种 变 化 就 源 自于 20 0 9年 人 权 和 婚 姻 法 在 美 国 州 及 联 邦 层 次 所 引 发 的 一 系 列 政 治 争 论 和 立 法 活
法 规 也 会 向 “ 性 婚 姻 ” 庭 开 绿 灯 . 至 传 统 的 法 理 同 家 甚
多 数席 位 , 因此 否 决 D C议会 议 案 的可 能 性很 小 。 管 过 尽
去美国已经有 3 1个 州 投 票 否 决 了 “ 同性 婚 姻 ” 的法 律 议
中美宗教文化差异对比

中美宗教文化差异对比——以基督教和佛教为例摘要:中美两国是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最典型的代表,二者在宗教文化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美国是个非常宗教化的国家,人们的思想观念深受国内宗教及宗教团体的影响。
而我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宗教的影响程度远远没有美国之深。
本文针对宗教在中美两国的影响力、价值观导向、社会作用、用语习惯等方面的不同产开论述,以期能够从宗教的角度来深入了解中美两国的差异。
关键词:宗教;文化对比;中美差异。
一、前言宗教文化体现着一个时期内人的情感、思想和信仰,也反映着一个时代里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理念。
在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对较高的今天,宗教作为政治工具的时代已经逝去,它重新成为一种信仰和文化的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宗教我们可以清楚地窥见人类社会,因此,正确地认识宗教文化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美差异,更有效地进行交流和增进了解。
二、中美宗教信仰差异美国虽然是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有基督教、天主教、犹太教、东正教、佛教、伊斯兰教、道教等,但是基督教毫无疑问占有绝对优势,有数据表明,在美国有信仰宗教的人数中,约有85%的人声明自己是信仰基督教。
以基督教的教义《圣经》为例,它始终是美国最为畅销的书籍之一,年销量高达900万册左右。
所以,基督教实际上是美国的国教,基督教文化也是美国的主流文化。
中国人信仰比较复杂,主要信的教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等,但以信仰佛教的人数最多,但差距不是十分巨大。
三、中美信教人数的差异美国是个宗教色彩很浓厚的国家。
据资料显示有30多万个基督教教堂、犹太教会堂、清真寺以及其他宗教活动场所。
根据有关调查,82%的美国人认为自己信仰宗教。
前美国总统布什在清华大学的演讲中更是说有95%的美国人自称信仰上帝。
另一方面,美国是体育大国,但美国人花在宗教上的时间和金钱远比体育方面多。
据有关报道,美国一年参加宗教活动的人数约为观看各种职业或大学体育比赛人数的13倍,美国一年捐献给宗教事业的资金总额约为花费在橄榄球、棒球和篮球三大联赛上的资金总额的14倍。
美国文化

教 又称公教,自明朝时就沿用的名称“天主 教” 。在基督宗教的所有公教会之中,罗马
天主教会的会众最为庞大。
语言
美国英语是英国英语的一种区域语言变体, 它起源于17-18世纪的英国英语。它源于伊莉莎 白时期的英语,其历史和美国的移民史有着非 常密切的联系。
从1607年英国人在美洲建立第一个殖民地——— 詹姆士城到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为止,英国在 北美地区先后建立了13个殖民地,同时英国殖民者 也把莎士比亚(Shakespeare)和弥尔顿(Milton) 的英语带到了美洲。此时,人们通常称之为“北美英 语”(English in North America)或殖民地英语 (Colonial English) 。这种古老的语言在新的环境 中吸收了印第安人的土语和其他欧洲移民的语言, 在新大陆继续发展最终形成了一种成熟的语言混合 体——美语。
耶路撒冷——哭墙
犹太教
上帝的光辉照耀各族兄弟。 ——犹太格言
犹太教是一种古老而年轻的宗教。犹太教作为一种以 色列全民族的宗教是在摩西成功领导人们出埃及后(公元 前13世纪前半叶)实现的。那时,以色列十二个部落和上 帝之间达成契约,将耶和华作为自己惟一的上帝,而耶和 华也把以色列民族作为最宠爱的臣民加以保护。
纵观美国英语的发展历史,美国英语主要有 以下几大特色。
1美国英语对古英语特征的保留
美国英语是在17世纪英格兰所用的语 言,即莎士比亚、弥尔顿、班扬时期所用的 语言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现在标准的伦 敦英语相比,美国英语具有很大的古老性。
2 美国英语丰富的创造性
2.1 创造一些原本根本不存在的新词 2.2 在旧词的基础上,自由地运用词缀,或 者运用拼缀法(blending)和逆生法 (backformation)来创造新词
美国的宗教

傲慢(PRIDE)
嫉妒(ENVY) 暴怒(WRATH) 懒惰(SLOTH) 贪婪(GREED) 暴食(GLUTTONY) 淫欲(LUST) 惊悚悬疑片《七宗罪》
方法总结4
超级学团
新教宗教思想
超级学团
因信得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预定论” (predestination) 方法总结4
马丁· 路德 (Martin Luther) 约翰· 加尔文 (John Calvin)
日常生活
方法总结4
“上帝的国度”
超级学团
方法总结4
美元:我们信仰上帝(in god we trust)
国歌歌词:And this be our motto: "In God is our trust."
总统手按《圣经》宣誓就职
超级学团
方法总结4
奥巴马
里根
华盛顿
宗教对基础教育的影响
超级学团
方法总结4
“就它的文学质量和历史意义来讲, 《圣经》是值得学习的。”
教会小学
宗教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影响
超级学团
方法总结4
圣母大学 约翰·哈佛牧师 耶鲁大学
美国著名的“常春藤大学” 都是出于宗教动机建立的
日常生活
超级学团
方法总结4
教堂 家用圣经(Family Bible )
超级学团
为什么信教?
历史传统 物质援助 心灵慰藉
超级学团
美国的宗教
学霸:Kelly | 11月29日
本课内容
主要教派介绍 基督教
超级学团
天主教
犹太教 宗教在美国社会中的影响 美国人为什么信教?
主要教派
美国宗教教派众多(多元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主教
• 美国教会天主教卡温顿 教区大主教罗杰.弗伊斯
天主教
• 由于教徒多集中在一些大城市,更具有政治、经济 与文化上的潜在优势。美国天主教会发展趋势和西 欧诸国有许多类似之处,趋向自由化、多元化和世 俗化,其和教廷的矛盾也与西欧类似。20世纪下半 叶以来,美国的天主教会逐渐介入社会,关心现实 的政治与社会问题。天主教徒在总统选举上也有举 足轻重的分量。美国天主教会的学校有一整套教育 网,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其中,教会大学有500 余所(内含神学院300余所),中学1600多所,小 学8500多所,学生总数多达400万人。
佛教
• 越来越多的美国人通过 佛教寻找心灵的宁静与 安详
佛教
• 20世纪60年代藏传佛教在美国建立寺院及慈 善、学术等机构。为适应美国的社会习惯, 佛教寺院建筑风格、祈祷形式、活动内容等 逐渐美国化。有些寺院的会议大厅比寺院本 身还大,青年人可以在里面打篮球、开宴会、 看电影。
伊斯兰教
• 伊斯兰教于19世纪下半叶传入美国。目前有 穆斯林约有700万人(也有人认为是200万 或1000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 3.5%。 清真寺约有1000余座。美国穆斯林分别来自 80个国家。阿拉伯裔穆斯林、南亚次大陆的 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国移民和非洲裔穆斯林 (即美国黑人穆斯林)各占三之一。白人穆 斯林相对较少,约7.5万人。
宗教
• 犹太人和穆斯林人口相對很少,但比如猶太 人在美國有極為龐大的勢力,在金融、學術、 娛樂界都有很大影響力。尽管大多数美国基 督徒信奉基督教新教,但因为新教徒往往属 于各个不同的教派,因此天主教教会拥有最 多的成员。
宗教與政治
• 美国保障宗教自由的权利,政府实行政教分 离制度,不支持也不反对任何一种宗教。但 宗教在美国政治中相当活跃。大多数美国总 统都与基督教新教有某种联系,初期有几个 总统是自然神论者,只有一人属于天主教。( 参见美国总统列表)
• 光绪二十二年 (1896年) 在鲁家园街北侧 修建了美国基督 教浸礼会在宜宾 城的礼拜堂—— —福音堂,成为 宜宾基督教传播 的一个重要地点。
基督教(新教)
• 卫斯理宗最初由爱尔兰移民传入。1784年成 立卫斯理宗教会。此后50年,卫斯理宗在新 垦区迅速发展。南北战争时,教会因废奴问 题分裂为美以美会和监理公会。1939年两派 及较小的美普会联合成立卫理公会。1968年 卫理公会又与福音联合弟兄会合并组成联合 卫理公会。卫斯理宗信徒大多数都属于联合 卫理公会(内有5个附属联合会及81个年会, 45个教区)。
美国的宗教
简介
• 美国位于北美洲中部,面积937万平方公里, 人口2.8亿,城市人口占76%。白人占80% 左右,为欧洲移民的后裔;黑人3000多万; 其余为亚洲和太平洋岛屿移民后裔、印地安 人、因纽特人等,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 国家。居民主要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犹太 教、东正教、佛教、伊斯兰教、道教等宗教 亦有一定信众,信仰宗教的公民在总人口中 约占91%。
犹太教
• 犹太教最重要的崇拜 物——耶路撒冷的哭墙
犹太教
• 二战后,美国犹太人的数量继续稳步增长, 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犹太人总数已超过了 600万,约占全世界犹太人口总数的50%。 犹太教内有正统派、保守派和改革派三个派 别。组织有美国希伯来会众协进会,圣约之 子会和美国犹太教协会等
犹太教
天主教
• 美国历史上首次黑人当 选天主教大会主席
犹太教
• 犹太教是美国第三大宗教,有教堂5000余座, 大专院校20所。犹太教信奉者多为犹太人。 犹太人于1654年开始定居美国。到1776年 美国宣布独立时,约有2500名犹太人定居在 纽约等沿东海岸城市。1815年拿破仑战争结 束后,犹太移民再次从欧洲涌入美国,到 1880年,已达到25万人。从19世纪80年代 起的40年里,又有300万犹太人涌入美国, 到20世纪20年代已达350万。1933年希特 勒在德国发动反犹运动,又有20多万犹太难 民进入美国。。
基督教
• 圣母恸子
基督教(新教)
• 基督教(新教)在美国已有300多年历史。 1776年美国独立前,基督教(新教)的主要 派别均已传入美国,其后迅速发展成为最有 影响的宗教。在美国宗教中,基督教(新教) 教徒最多,约有1.56亿人,占美国总人口的 57%。主要有浸礼宗、卫斯理宗、信义宗、 加尔文宗、圣公会、圣洁教会等,此外还有 数十个较小的教派组织和跨教派的国际性的 组织。各宗派创办有400多所大专院校。基督 教已深入社会各领域。
基督教(新教)
• 美国圣公会现有230万 教徒,属于全球普世圣 公宗的一个分支.图为圣 公会的一个主教
基督教(新教)
• 圣洁会是美国基督教一部分教派总称,至少 有20个教派组织属于这一类,信徒人数为 100多万。其中,五旬圣洁会成立于1911年; 北美洲自由循道会成立于1860年;救世军 1880年正式开展工作,其组织已遍布美国。
• 基督新教对于西方 现代化功勋卓著。 本书介绍了新教著 名人物的生平、他 所代表的宗教运动 及其历史背景,祈 愿他的精神能给我 们予激励,并带来 深远的祝福。
基督教(新教)
• 美国圣公会是基督教安立甘宗在美国的自主 教会。17世纪初,美国最早的移民中就有该 宗信徒。后在费吉尼亚、马里兰建立了教会 组织。1776年美国独立后,美国圣公宗信徒 脱离英国教会,建立美国圣公会。1789年全 国代表大会后实现完全独立。1919年成立全 国委员会。1974年,组成了9个大主教区、 92个主教区,信徒300余万人。
佛教
• 美国佛教正信会 会长印海长老于 南京毗卢寺为众 开示
佛教
• 1899年日本净土宗在美国成立中心寺庙。19 世纪末至20世纪初,美国的唐人街出现儒、 释、道合一的寺庙,供中国移民焚香礼拜。 到20世纪30年代末日本的净土真宗、净土宗、 日莲宗、真言宗等都已在美国建立了寺院。 美国的许多大城市均有僧人和信徒,连白人 也有参加习禅者。二战中,日本佛教在美国 的传教活动被勒令停止。1945年后,日本佛 教在美国西海岸和夏威夷地区得到发展,韩 国及东南亚国家佛教也开始影响美国。
பைடு நூலகம்
伊斯兰教金顶寺
伊斯兰教
• 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60年代中东穆斯林 移民4次大规模进人美国。1979年伊朗发生 伊斯兰革命后,大约有100万伊朗人移居美 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沙特阿拉伯、科威 特、叙利亚、埃及、巴基斯坦、阿尔巴尼亚 和其他数十个穆斯林国家的大批穆斯林移居 美国,美国穆斯林总人口迅速地增加,每年 都要新建一批清真寺。
道教
• 缔结友好往来
宗教
• 除以上这些主要宗教外,世界上所有的重要 宗教几乎在美国都有信徒。
宗教
• 在所有发达国家中,美国是宗教气氛最浓厚 的一个国家。2004年一项盖洛普调查显示, 大约41%的美国人都至少每星期参加一次宗 教活动(这个比例高于一些发达国家几倍: 法国15%、英国7%、以色列25%)。不过 全国分布的情况很不相同。比如在南方和中 西部被称为圣经地带的相对落后地区,人们 参加宗教活动要多一些,在东北和西岸发达 地区要少一些。
东正教
• 除俄罗斯正教会之外,美国还有希腊正教会、 塞尔维亚正教会、阿尔巴尼亚正教会、保加 利亚正教会和乌克兰正教会。
佛教
• 美国约有300多万佛教徒,多数是日本移民和 他们的后裔。但在美国受佛教影响的人数远 大于佛教徒数。其中日莲正宗教徒有25万人, 其余为大乘北传、藏传、南传上座部佛教徒。 有500多个佛教组织(其中全国性组织有40 余个)、近百座寺庙和数以千计的佛教寺院 和习禅中心,
• 麦当娜狂热崇拜犹太教
东正教
• 美国的东正教徒有300万教徒,主要分布在东 部、中西部和加利福尼亚。
东正教
• 东正教在美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67年,这 一年希腊正教会成立。1794年,10名俄罗斯 正教会修士到阿拉斯加传教。1867年,美国 买下阿拉斯加,教徒遂向阿拉斯加以外的地 方迁移。1872年,东正教会把教区从阿拉斯 加迁到旧金山。1905年又迁到纽约。1922 年希腊正教会设立总主教区(总部在纽约)。 教会有4所神学院。
• 美国路德教会拥有 近5百万信徒。路 德教派是基督教新 教的一个重要派别, 又称“信义宗”。
基督教(新教)
• 加尔文宗又称长老宗、改革宗或归正宗,该 宗是美国新教的主要教派之一。美国长老会 和归正会都属于加尔文宗体系。1611年在费 吉尼亚组织了第一个会众,继而建立了长老 会。1837年,受废奴问题影响分裂为两大阵 营。1958年,联合成立美利坚合众国联合长 老会。1983年美利坚合众国联合长老会又与 合众国长老会联合,成立了合众国长老会教 会。加尔文宗的组织还有正统长老会教会、 美国长老会、美国归正会、北美洲基督教归 正会等。
伊斯兰教
• 指南针(伊斯 兰教用具)
伊斯兰教
• 美国穆斯林主要聚居在纽约市及加利福尼亚、 密执安、新泽西、得克萨斯和伊利诺斯等12 个州,但在美国各地都可以看见穆斯林。
伊斯兰教
• 美国有4个较大的穆斯林政治组织:美国穆斯 林协会、美国———伊斯兰教关系协会、穆 斯林公共事务委员会、美国穆斯林同盟。此 外,还有由4个组织代表组成的美国穆斯林政 治协调会。
基督教(新教)
• 浸礼宗是美国基督教(新教)中最大的教派, 其内部又分150个派系。17世纪初,第一批 浸礼宗信徒从英国来到美国。1639年创美国 第一个浸礼派教会。1707年,费城地区的5 个浸礼教会联合成立了费城浸礼宗联合会。 此后又有多个组织成立。南方浸礼联会为浸 礼宗最大的教会之一,在50个州教都有组织, 地方教会3.8万余个,教徒人数1500多万人。
道教
• 聆听养生演讲
道教
• 美国的道教研究的兴起,是推进道教在美国 传播的一个因素。美国的道教研究始于19世 纪,最早是由基督教传教士以社会调查报告 的形式向美国公众介绍。其后又有一些美国 学者研究中国道教的专著(如《中国炼丹术 考》),道教经典译著(如《抱朴子内篇》) 等在美国出版。不少华裔学者亦以专著、论 文及译著等方式,向美国民众宣扬道家思想 和道教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