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与现状
中国农业机械化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农业机械化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随着科技进步和人口增长,中国农业生产面临多重挑战,如农业产出增长速度放缓、劳动力成本上升、土地资源减少等。
为应对这些挑战,农业机械化成为提高农业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有效途径。
本文将对中国农业机械化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一、农机保有量逐年增长从总体上看,中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
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农村机械化率达到69.8%,其中农机保有量为2664万台,比2015年的2225万台增加了近20%。
而且,不同类型农机的使用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其中,拖拉机500万台以上,插秧机、收割机、治病除草机、灌溉设备、干燥设备等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机械化水平仍需提升虽然农业机械化保有量已经不错,但是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仍然有一定差距,比如美国的农村机械化率已经达到90%。
同时,农业机械化的普及率和覆盖范围还不够广,仍有部分农村地区机械化程度较低,机械化农业的推广宣传也有待加强。
三、人工智能和先进技术赋能农业机械化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升级的推进,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正逐步被应用于农业机械化领域。
例如,现在的农业机器人不仅能够自动撒种、除草;还能利用机器视觉和深度学习技术,实现对水稻、玉米等农作物进行自动识别和分类,为后续的农业生产提供精准的决策。
四、农村人才成为农机领域发展的瓶颈目前,我国农村财政收入和人均收入达到一定水平,许多年轻人选择留在城市谋求发展。
这导致农村劳动力短缺,农业机械化所需的机手略显匮乏。
同时,农村人才缺乏机械化的知识,对机械化设备的维护和操作也有差距。
因此,加强农村人才培养和招募,提高技术水平,才是农业机械化领域发展的当务之急。
五、发展多种经营模式,推进机械化农业持续发展发展多种经营模式是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机械合作社、合作经营社、机械托管服务、机械租赁服务等多种经营模式在不断壮大,为机械化农业提供了持续动力。
我国农业机械化现状与发展策略分析

第4期(总第376期)2021年4月No.4 APR文章编号:1673-887X(2021)04-0079-02我国农业机械化现状与发展策略分析解金键,于超(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山东济南250022)摘要科技的快速发展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近年来,我国逐步提高了对现代农业机械化技术的重视程度。
文章重点围绕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展开讨论,并给出一些具体发展策略,以期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发展策略中图分类号F323.3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673-887X.2021.04.036Analysis on the Status and Strategy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in ChinaXie Jinjian,Yu Chao(Shandong Labo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Jinan250022,Shandong,China)Abstract:Advanc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greatly improved the efficienc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In recent years,China has gradually increased the importance of modern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technology.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development in China,and gives some specific development strategies,in order to provide valuable ref‐erence.Key words: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development status,development strategy1农业机械化的概念农业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过程[1]。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及相应策略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及相应策略摘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规律。
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决定了农业为其他部门提供剩余产品和劳动力的数量,进而制约着这些部门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现状;发展;策略1 我国农业机械化取得的一些成就1.1 整体农业机械化设备得到逐步提高根据相关资料记载,在解放初期我国机械化设备的总动力只有8101 万千瓦,像收割机、农用载重机这些都是没有记录的。
随着之后科技的发达,农业机械的数量保持了一个稳步向前的发展趋势,在数量增多了,种类也繁多了起来。
据有关数据显示,在2003年底,农业机械总动力已经达到了6个亿千瓦。
1.2 农业机械化在实际运作中效果显著由于农业机械化在农田耕作中的实际使用,我们了解到不论从最初的原始作物的播种、除草、灌溉到施肥,再到成熟后的收货、简单的加工运作都离不开农业机械。
到后来发展起来的畜牧业机械、林业机械、植保机械、运输机械、农田基本建设机械等等这些农业机械。
都给农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地便利。
不光是减少了大量的劳动力,还有就是减少了大量的时间,缩短了农作物加工的时间,提高了整体的运作效率。
这样在整个运作过程中都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使得农业机械化在实际运作过程中达到显著的效果。
1.3 农业机械逐步走向市场化我国的国情决定的我国农户的种植规模,我们一般都是小型规模的,那么在农业机械化的程度上,完全没有必要人手一台或者是多台,一来是经济水平有限,可能还达不到这样的状况再者一点就是这样做其实就是浪费资源。
有关数据显示从1996 年开始的全国性跨区机收割小麦这个为标志,中国的农机作业开始面向市场化、社会化服务发展。
2 我国农业机械化存在的一些问题2.1 各地区间农业机械化发展失衡我国由于自身的一些文化背景,所以形成的是农村社会经济,这样的特点完全不符合一些经济发达的发达国家。
另外我国南北地理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在南方经济发达的地区,农民收入较高,农业生产水平也高,农业机械化的程度也就越高。
(完整版)中国农业机械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农业机械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决定了农业为其他部门提供剩余产品和劳动力的数量, 进而制约着这些部门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只有农业发展了, 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才能得以进一步的发展。
而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中心环节, 它凝聚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 并配合农业生物等农业技术, 成为发挥增产作用的基本手段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繁重体力劳动的必要条件和根本途径, 从而带来生产力的质的飞跃。
1. 中国农业机械化现状中国用占世界7 %的耕地, 却为世界22 %的人口提供了基本充足的食品。
农业的快速稳步的发展离不开农业机械化。
中国农业机械化经过多年的努力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1.1 中国农业机械化取得的成就(1)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稳步提高1949 年, 全国农业机械化装备总动力只有8101 万千瓦, 农用拖拉机只有117 台, 一些大型农业机械如联合收割机、农用载重汽车基本上是空白。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 农业机械拥有量增长了上千倍, 有的品种甚至数万倍。
截至2003 年底,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6 亿kW 以上,农机原值达3 362 亿美元。
农用拖拉机保有量达1494 万台, 拖拉机配套农机具2292 万部, 联合收获机械36 万台。
(2)农田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农田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机械耕地、播种、收获水平分别达到46.8 %、26.7 %、19 %;2004 年小麦机收比1995 年提高了47 %。
(3)农机服务领域不断拓展农业机构服务领域由原来的农田作业, 逐步向产前和产后延伸, 向其他领域扩展。
一大批设施农业设备、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畜牧业机械、林业机械、植保机械、运输机械、农田基本建设机械等迅速增长。
温室面积达到69 亿平方米, 田园管理机达到4 万台。
(4)国际间的农机技术交流与合作得到加强近年来, 国际上不少大型农机企业看准中国巨大的农机市场, 与中国有关部门和企业合作,在中国开拓事业, 取得了双赢的佳绩。
我国农业机器人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农业机器人现状与发展趋势随着我国农业需求的快速增长和人工劳动力的短缺,农业机器人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
农业机器人是指运用机械、电子、计算机技术等高新技术,可以替代或辅助人类完成农业生产和农田管理等工作的自动化装置。
下面,我将从我国农业机器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1. 应用领域:当前我国农业机器人主要应用于种植业、养殖业和农田管理等方面。
在种植业方面,农业机器人可以完成种苗播种、植株定植、农作物杂草清除、农作物病虫害预防等工作,提高了农作物的种植效率和品质。
在养殖业方面,农业机器人可以用于饲料投喂、动物疫病监测、粪便清理等工作,提高了养殖效率和动物生长质量。
在农田管理方面,农业机器人可以进行农田测量、土壤施肥、农田灌溉等工作,提高了农田利用效率和农作物产量。
2. 技术水平:目前我国农业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但也有较大突破。
在传感器技术方面,我国已经开发出具有自动导航、避障、定位等功能的传感器装置。
在机械结构方面,我国农业机器人的设计和制造已经具备一定的水平,可以完成一定程度的工作任务。
我国的农业机器人研发机构和企业也在积极探索机器人控制、人机交互、智能决策等核心技术,进一步提高农业机器人的技术水平。
1. 智能化发展:未来我国农业机器人的发展将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
智能农业机器人将更加注重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处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识别、判断和决策。
智能农业机器人也将更加注重与农作物和动物的互动,实现与农作物和动物之间的智能交流和监控。
2. 多功能化发展:未来农业机器人也将趋向于多功能化发展。
目前农业机器人的应用范围主要集中在特定的农业环节,未来农业机器人将更加注重多环节的协同作业。
农业机器人可以同时进行播种、施肥、除草等工作,不仅提高了农作物的生产效率,也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3. 融合发展:未来农业机器人的发展也将与其他新兴技术进行融合。
农业机械化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农业机械化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农业机械化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对于农业劳动力、生产效率和农业生态环境的提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农业机械化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难点,未来的发展趋势也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本文将重点分析当前农业机械化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农业机械化现状1、农业机械化的技术水平有提高,但仍存在不足我国农业机械化技术已经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农业机械产品品种不断增多,功能不断完善。
同时,农业机械制造企业的数量也逐年增多。
但是,相对于发达国家还存在明显差距。
2、农业机械化的使用率逐步提高近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的使用率逐年提高。
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极大地释放了农业生产潜能,提高了劳动力和资本的生产效益。
同时,机械化操作相对于人工劳动减少了劳动强度,极大地提高了农业从业人员的生产舒适度。
3、农业机械化产业化推进,服务体系逐步完善近年来,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传统产业,农业机械制造业已经形成集团式、区域性、专业化发展的格局,同时也逐渐形成了科技创新体系和服务体系。
二、农业机械化未来发展趋势1、农业机械化将向智能化、集约化、多功能化方向发展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技的快速发展,农业机械化行业将向智能化的方向发展,通过高科技手段,提高农业机械的精度、自动化和智能化,减少人机冲突,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劳动成本。
农业机械化也将向集约化、多功能化发展,为农业生产提供一个全面、多功能、高效、便捷的生产保障。
2、农业机械化将更加注重环保、减少污染环境污染是当前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
农业机械化发展将更加注重环保、减少污染。
比如,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要更多地采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模式,采用绿色农业机械产品集约化生产,减少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等化学物质的使用,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
3、农业机械化将更加符合市场需求,促进产品营销、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应用于现代化的市场需求和消费习惯,农业机械的类型、功能和品质都要与时俱进,符合市场需求才能不断开发新产品、新技术。
农业机械轻量化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农业机械轻量化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农业机械轻量化技术一直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农业机械智能化技术的现状与前景

农业机械智能化技术的现状与前景农业作为人类社会的基础产业,一直在不断发展和变革。
随着科技的进步,农业机械智能化技术逐渐崭露头角,为农业生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一、农业机械智能化技术的现状近年来,农业机械智能化技术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在精准农业方面,通过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RS)的应用,实现了对农田的精准测绘和土壤肥力、作物生长状况的监测。
农民可以根据这些数据,精确地进行播种、施肥、灌溉和病虫害防治,提高了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了浪费和环境污染。
农业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例如,采摘机器人能够根据果实的成熟度和颜色,自动识别并采摘水果,减轻了人工劳动强度,提高了采摘效率和质量。
除草机器人则可以精准地识别杂草并进行清除,减少了化学除草剂的使用,保护了生态环境。
智能化的农业机械还具备自动导航和自动驾驶功能。
通过安装传感器和摄像头,农业机械能够感知周围环境,按照预设的路线和作业模式进行工作,避免了重复作业和遗漏,提高了作业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此外,农业机械的智能化监控和故障诊断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通过在机械上安装各种传感器,实时监测机械的运行状态、工作参数和零部件的磨损情况。
一旦出现故障或异常,系统能够及时发出警报,并提供故障诊断和维修建议,减少了机械停机时间,提高了农业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二、农业机械智能化技术面临的挑战尽管农业机械智能化技术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技术成本较高。
智能化农业机械通常需要配备先进的传感器、控制系统和软件,这导致其价格相对昂贵。
对于一些中小规模的农户来说,购买和使用这些设备可能存在经济压力。
其次,技术的适应性和可靠性有待提高。
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和环境存在差异,智能化农业机械在某些复杂的环境中可能无法正常工作。
此外,由于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和连续性,对机械的可靠性要求极高,一旦出现故障,可能会给农业生产带来较大的损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与现状
作者:徐朋飞 张厚东 车行文 张凤奎 赵耀 杨丙辉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8年第14期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是国家实现现代农业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
障。当今,国家经济迅速发展,农机械化程度也逐渐加强,为了适应国家发展,逐渐面向国际
市场,使用推广先进的农机化创新技术和新型的农用机具,从而促进农艺和农机技术相互结
合,这些模式不仅促进农机化生产也提高了农民使用机械积极性,为农机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
做出重大贡献。
1 农机化的发展状况
1.1 国家实行合理的补助政策,农民对机械装备的需求逐渐增大
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现在的大多数农民通过农机装备对农作物进行收获,农业机械不仅
可以减少劳动力也可增加收益,又由于国家施行农机购买的财政补贴,释放了农民对农机的购
买需求。据统计,国家从2004年补贴了0.78亿到2015年达到了236亿元,农机的机械型号达
到了175个品型,从而使全国的农、林、牧、渔各个行业都有一套完整的机械装备。我国的机
械劳动力也逐渐增加,从2006年使用7.25亿千瓦到2015年增加到11.17亿千瓦。国家补贴的
增加,促进了我国农机化的发展和机械装备产业的进步。
1.2 农机化技术水平进步
我国现在在农作物的管理上,以前都是用人畜力,现在基本是机械管理,经过先进的机械
管理模式,通过机械播种、施肥、收获等完成作物管理,让农民更加省力,效率更高。到
2016年我国作物机械化耕种的使用率达到65.2%,尤其是我国的主要粮食像小麦、水稻、粮食
农作物的机械化率分别达到了94.2%、79.2%。农机械化技术水平的进步和发展,有利的促进
了农机化的发展,也是现代农业化的重要标志。
1.3 市场模式大,作物的联合收获技术先进,服务能力组织化
国家发展需要科技创新,科技发展的技术,不仅出现了新型的农用工具,同时也出现了智
能农具,这些农具让农民进入现代农业化和智能化服务中,让农业机械服务更加先进,让农民
更加方便。在这几年的发展,农机的使用有了很大的变化,在2006年拖拉机从开始的1700多
万台到2015年增加到2300多万台,配套农具从2006年的2900多万部到2015年达到了4000
多万部,可以看出农民对农具需求逐渐增大,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效益和收入,加快了我国现代
化农业工业的进程。
2 农机化发展的问题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1 不同农业种植业的机械化发展程度差别相对大
我国南北种植差异大,南方以水田为主,北差别方以旱地为主。然而水田和旱地的机械化
程度发展差别差别,到2016年我国的水稻收割机械大约10多万台,中国种植水稻达到3100
万公顷,但是平均每300多公顷的水稻收获,才有一台收割机,我国种植小麦在2016年达到
2400多万公顷,到2017年全国的小麦收获机械有37万台,平均大约65公顷有一个收割机收
割,南北的收获机械差异大,发展不平衡。
项目基金: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旱地绿肥生产机械化岗位(CARS22G22)。
作者简介:徐朋飞,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南疆特色农业机械装备。
通讯作者:杨丙辉,塔里木大学,机械电气化工程学院,讲师。
2.2 地区性的农业机械化的水平发展差异明显
我国农机化发展水平在全国分布不均,其中按照全国对农机使用动力量到2014年接近11
亿千瓦,其中华东地区3.1亿千瓦、西部地区1亿多千瓦,可以看出两个地区差别大,按照省
市分,全国使用量主要在山东1.2亿千瓦、河北1亿多千瓦,使用量较少的省市在西藏465万
千瓦、青海435万千瓦,因此可以看出我国的农机化发展相对不平衡,差异显著。
2.3 对机械的使用技术层次相对来说低
我国目前对机械使用的技术层次相对来说落后,使用传统的农用机械相对来说比较多,对
技术含量高,先进程度大的新农机械和智能机械的使用率低。我国资源丰富,但水资源缺乏,
特别是西北地区,我国仍很少用高效节水灌溉机械,农业使用水资源的效率较低,在2013年
我国灌溉水利用效率只有0.523,在我国1立方米的水只有一半左右的水被吸收,相对发达国
家的0.8左右的利用率差别悬殊。
3 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建议
为了加快农业的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有以下几条建议:1改进农机装备的结构且增加装
备总量,让机械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性能;2跨越新的机械工作水平,全面提高机械化,让机械
化达到有效性进展;3突破农机科技创新,促进农机工业发展,让农艺和农机相互结合农机化
技術,应用于播种、施肥灌溉、收获等绿色作业技术;4提高农机化服务能力,扩大服务市
场,使农业机械更加专业化和体系化,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提高了农民收入。
(作者单位:843300塔里木大学机械电气化工程学院)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