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汤头拾趣1

合集下载

水调歌头原文翻译文赏析注释作者苏轼

水调歌头原文翻译文赏析注释作者苏轼

水调歌头作者:苏轼朝代:宋类型:词水调歌头【原文】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

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

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

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

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

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

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

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

水调歌头【翻译文】当年谢安隐居在东海,出仕做官鬓发已霜秋,中年难与亲友别,唯有丝竹缓离愁。

一旦功成名就,准备返归东海,谁料抱病入西州。

做官困扰了隐居的雅志,遗恨寄托于田园山丘。

既已年高衰朽,便当及早划筹,要做百姓穿粗裘。

返回故乡遵迢千里,选取佳地长住久留。

酒醉放歌君相和,醉倒在地君扶我,只有醉时忘忧愁。

任凭刘备笑我无大志,我却甘愿身居平地,仰看他高卧百尺楼。

水调歌头【评析】这首词上阕咏史,写东晋谢安的经历,意在「以不早退为戒」,下阕述怀,设想早日「退而相从之乐」。

这首词表现了作者隐退的决心,不希望被世间的功名利禄所束缚,也表现了兄弟二人手足情深。

上阕咏史,写东晋谢安的经历,意在「以不早退为戒」。

发端明点「安石」,领起上半阕。

词人的写作角度比较独特,既不写他经天纬地的才能,也不写他建功立业的辉煌,而是写他人生的另一侧面。

劈头就写谢安中年出仕的尴尬:他本来隐居会稽,踏上仕途时鬓发已开始染上秋霜,令人吃惊。

再写人情的难堪:人到中年,与亲友相别时觉得难舍难分,于是借音乐来抒写离愁。

而後突出他一向抱有的功成身退的心愿:「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

语气多么肯定,多么坚决,确实是对史书中所谓「安虽受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晋书》)数语准确的表述。

而结果却是「扶病人西州」,这就反跌出困於轩冕不遂雅志的「遗恨」。

这种「遗恨」,便是作者引出的鉴戒——「不早退」。

词中的「困轩冕」衹是一个文雅的或婉转的说法,实际上(至少在某种程度上)与贪恋功名富贵是联系在一起的。

下阕述怀,设想早日「退而相从之乐」。

换头「岁云暮」三字承上转下,「岁暮」当指年华老大,「早计」是对「遗恨」而言,其内容便是「要褐裘」,亦即辞官归隐,过平民生活。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水调歌头,词牌名,以毛滂《元会曲·九金增宋重》为正体,双调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平韵,后段十句四平韵。

另有双调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平韵、两仄韵,后段十句四平韵、两仄韵;双调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平韵、五叶韵,后段十句四平韵、五叶韵等变体。

代表作品有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陈亮《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等。

1词牌沿革“水调歌头”词调来来源于《水调》曲。

《水调》曲,为隋炀帝所制。

唐刘餗《隋唐嘉话》说:“炀帝凿汴河,自制《水调歌》。

”《脞说》也说:“《水调》《河传》,炀帝将幸江都时自制,声韵悲切,帝喜之。

乐工王令言谓其弟子曰:‘不返矣,《水调》《河传》但有去声。

’”(《碧鸡漫志》卷四引)杜牧《扬州》诗“谁家唱水调”句自注亦说:“炀帝凿汴河成,自造《水调》。

”(《樊川诗集注》卷三)虽然《水调》究竟是开汴河前还是汴河开成后所制,三家说法不一,但为炀帝自制,则无异辞。

到了唐代,《水调》成为传唱不衰的名曲。

盛唐王昌龄有《听流人水调子》诗:“岭色千重万重而,断弦收与泪痕深。

”玄宗朝乐家许和子,开元末选入宫,改名永新,“善歌,能变新声”。

安史乱后,避地扬州,于舟中“奏《水调》”,金吾将军韦青一听,即知是“永新歌也”(段安节《乐府杂录·歌》)。

可见当时《水调》之为人所熟悉的程度。

玄宗本人也喜听此曲,逃奔蜀中之前,登楼置酒,令善唱《水调》者登楼而歌,“闻之,潸然出涕”(李德裕《次柳氏旧闻》。

又见《本事诗·事感第二》《明皇杂录》)。

中唐白居易有《听水调》诗:“不会当时翻曲意,此声肠断为何人?”晚唐罗隐亦有《席上歌水调》:“若使炀皇魂魄在,为君应合过江来。

”直到五代北宋,《水调》仍在传唱。

郑文宝《南唐旧事》即载元宗“尝乘醉,命乐工杨花飞奏《水调辞》进酒”。

冯延巳《抛球乐》亦有“水调声长醉里听”之句。

北宋张先《天仙子》之“水调数声持酒听”更为人所熟悉。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苏轼《水调歌头》全诗翻译赏析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苏轼《水调歌头》全诗翻译赏析

精心整理“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苏轼《水调歌头》全诗翻译赏析【原文】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渺渺没孤鸿。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千顷旷阔的江水,都清澈明净如镜,碧绿的山峰,倒映在江面上。

忽然一阵巨风,波涛汹涌,一个白发渔翁驾着一叶小舟,在狂风巨浪中起伏。

可笑的是那兰台公子宋玉,还没弄懂庄子所谓的天籁,偏说风有雄雌之分。

其实只要胸中有一点浩然气般的正气和节操,就能处之泰然,如同领略千里快哉风那般舒适快意。

【赏析一】作者在表现这些复杂曲折的心情时挥洒自如,从本是有损民族尊严的行为中,表现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从本是可悲可叹的被动局面里,表现出诛灭敌人的必胜信心。

词人以议论入词,既痛快淋漓,又形象可感;立意高远,通篇洋溢着乐观主义的情怀和昂扬的感召力量。

在陈亮的词作中,此篇堪称为压卷之作。

【赏析二】本词一开始,就展现了一幅江南的秋景: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寥寥两句,就把江南秋日雨天和晴天的特色呈现于读者眼前。

以碧形容秋雨,这是词人的独创,色四面袭来,几乎溶尽了山影,山似眉峰皱,山峰与诗人的眉头一样都在愁苦中紧蹙。

人间俯仰陈迹用的是王羲之《兰亭集序》的典故,言光阴倏忽,人生短暂,俯仰人间已为陈迹,慨叹自身盛年易逝,事业无成,转眼之间年华老大,壮志即尽付东流。

不见当时杨柳以下三句亦是时光荏苒,世事推移,人寿难久之意。

英雄豪杰尚且随着时光的流驶而磨灭,何况我辈?最后词人发出天地一孤啸的长叹:茫茫天地之间,只有我一人如此长啸浩叹,而叹有何用,啸又何益?明天还是得迎着西风匹马踏上人生的征途,跋涉长驱!这又表现了诗人一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一种虽九死而未悔的韧性和顽强毅力。

议论,从天上与人间、月与人、空间与时间这些相联系的范畴进行思考,把自己对兄弟的感情,升华到探索人生乐观与不幸的哲理高度,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无限热爱。

上片表现词人由超尘出世到热爱人生的思想活动,侧重写天上。

统编版九年级上14诗词三首《水调歌头》课件

统编版九年级上14诗词三首《水调歌头》课件

通过对中秋醉酒赏月的描写,抒发了词 人政治失意的苦闷和对弟弟子由的怀念 之情。表达了词人由心有所郁结到心胸
开阔的乐观旷达的情怀。
拓展:
1、你还知道哪些表达旷达胸襟的古诗词?
❖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 唱黄鸡。
❖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2、古今哪些文人墨客可以作苏轼的知 己?
此句表面在写回到月宫去,但又怕经受不住 天上的寒冷,言外之意是指词人的政治遭遇而 言,指作者想回到朝廷去,又怕党争太猛烈了, 难以容身。
“欲”“恐”两字表现了词人既向往天上又留 恋人间的矛盾心理,深刻地说明词人留恋人世
、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4)“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在月光下起 舞,最起码还可以与自己清影为伴。这首词从空想上
化用了李白的《把酒问月》诗句:“青天有 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诗人起笔的陡然发问,是其酒酣之时对着明 亮的月光所产生的遐想。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 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情和不凡的 气魄。表现了词人对的赞美和向往,彰显了词人 丰富的想象力和豪放洒脱的气势。
(2)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紧承“几时有”再次设疑,把对于的赞美与向 往之情更推动了一层。从产生的时候起到现在已 经过去许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宫里今晚是一个什 么日子。诗人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 才这样圆、这样亮。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 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 寒。
(3)理解“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⑥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 的窗户上,照着不能入睡的人(指诗人)⑦(月 儿)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不能 团聚时圆呢?⑧人间总有悲有欢有离有合, 月亮总有阴有晴有圆有缺,这种事情自古以 来就难以求全。⑨只希望离人能健康长寿, 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水调歌头》原文与赏析

《水调歌头》原文与赏析

《水调歌头》原文与赏析水调歌头原文及赏析篇一原文:四明有狂客,呼我谪仙人。

俗缘千劫不尽,回首落红尘。

我欲骑鲸归去,只恐神仙官府,嫌我醉时真。

笑拍群仙手,几度梦中身。

倚长松,聊拂石,坐看云。

忽然黑霓落手,醉舞紫毫春。

寄语沧浪流水,曾识闲闲居士,好为濯冠巾。

却返天台去,华发散麒麟。

赏析:这是一首充溢着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的游仙词。

作者赵秉文,自号“闲闲居土”,金代著名文人,处世颇有太白遗风,故其友人常以神仙或前代才人喻之并有诗文相赠,于是,赵秉文写了这首游仙词予以作答,表现了词作者本人超凡脱俗,洁身自好的精神追求。

古文云:“诗本性情。

若系真诗,则一读其诗,而其人性情,入眼便见。

”(明·江盈科《雪涛诗评》)这首词便是如此。

上片借神仙境界、前代才人的文坛佳话引发开来。

“四明狂客”即唐代才子贺知章,因是四明人,故自号四明狂客。

“谪仙人”指唐李白,传说贺知章初见李白文章,惊为天人所作,故称之为“谪仙人”。

所以首句既借用了李白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的典故,又用“四明狂客”来指作者自己的朋友,用“谪仙人”来自比,语句双带,一举两得。

“俗缘千劫不尽,回首落红尘”意为因“俗缘未尽”,所以仙人谪落凡世,与首句相联。

“我欲骑鲸归去”三句,典故颇多。

“骑鲸人”仍指李白,传说李白死后骑鲸归去,而李白自己也曾自称“海上骑鲸客”。

“神仙官府”缘自唐顾况集《王源诀》:“下界功满方超上界,上界多官府,不如地仙快活。

”意思是神仙也不自在,照样要受管束,“嫌我醉时真”就是原因之一,所以倒不如谪去仙籍,反倒自在。

“笑拍群仙手,几度梦中身”是以“谪仙”身份,对还是仙人的人们谈大彻大悟的感慨。

上片围绕“谪仙”层层展开,从古到仙,浑然一体。

下片承上片,进一步发挥词人的丰富想象,“倚长松,聊拂石,生看云”区区九字,一幅地仙游乐图跃然约上,这种优美闲适的生活多么让人羡慕!然“忽然”二字,急转笔锋,由静至动,以紫毫之笔,蘸天上的里霓作墨,醉酒当书,这时的词人是多么狂放咨意!“寄语”三句,化用古谣“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之意,“闲闲居士”乃词人自号,意思是用沧浪之水洗净尘世间的肮脏与不平,还一个清白人间,抒了作者的高远理想。

中药情诗

中药情诗

一、谁说中药没情调,53味中药情诗,您造不?现为大家找的这首情诗通篇234个字,有124个字就是药名,其中共有53味药,其中有一味药就是隐藏的,瞧瞧您能找出多少来!策海马,执虎杖。

轻登重楼,急越常山。

欲照九里明,耀出千里光,忽闻神曲绕竹黄,白芷通草欲降香。

天冬未见仙入凡,只见佳人紫菀旁。

我心为伊小飞扬,爱将紫草换丁香。

人参没药君佩兰,寸心龙骨续断缘。

岂闻首乌换雪胆,几人能懂女贞香。

丽影轻舞西河柳,空有沉香在莲房。

三月十日蛇床上,徐长卿兮配紫萱。

苁蓉豆蔻白僵蚕,方藤牵牛欲合欢。

六月雪中一点红,留得一轮苏合香。

木槿林小鹰不泊,男儿远志在四方。

雪上一枝蒿如月,腊梅花开无需赏。

寻梦千里路路通,钩藤狼毒不需还。

功成名就便当归,王不留行速还乡。

身着彩衣桂枝冠,轻粉朱砂就是新娘。

与伊连理金不换,誓欲百合到天荒。

当生姜失去麻黄,才懂得什么叫彷徨:当佩兰失去藿香,才知道什么叫神伤;当我离别了您,才懂得什么叫断肠。

什么就是大黄的豪爽,什么就是桑叶的清凉,什么就是人参的无私,什么就是附子的坚强!山海棠给我春天的芬芳,薄荷送我夏日的清凉,怀菊给我秋日的慰藉,冰片送我冬天的舒畅。

您就是我受伤时的三七,失意时的远志,烦闷时的栀子,迷茫时的苏与香。

在没有您的时候,我才懂得什么叫夏月麻黄:在想起您的时候,我才知道什么叫调与诸方:在梦到您的时候,我才知道什么叫平补三焦:在遇到您的时候,我才明白什么就是救逆回阳。

人生就像熟地,在九蒸九晒中得到升华:人生应该像青黛,在氤氲中营造希望:人生应该像阿胶,在炽热煎熬中得到凝练:人生更应该像石膏,在烈火焚烧中追逐辉煌……在我们的相处中,从没有过什么十八反,也不存在什么十九畏,有的只就是相使、相须!我们曾一起分担风寒暑湿热,一起体验酸苦甘辛咸,一起追逐寒热平温凉。

“相思意已深,白纸书难足。

字字苦参商,故要槟郎读。

分明记得约当归,远至樱桃熟。

何事菊花时?犹未回乡曲。

”。

这首诗引用了相思子、意苡仁、白芷、苦参、槟榔、当归、远志、菊花、茴香这几味中药名,把一个闺中少妇苦苦盼郎归的幽怨描写得如此细腻。

词牌名《水调歌头》5首

词牌名《水调歌头》5首

词牌名《水调歌头》词牌名《水调歌头》5首引导语:《水调歌头》,是词牌名之一,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水调歌》,双调九十五字,上片九句四平韵、下片十句四平韵。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其中的5首,我们一起阅读学习吧。

唐朝大曲有“水调歌”,据《隋唐嘉话》,为隋炀帝凿汴河时所作。

宋乐入“中吕调”,见《碧鸡漫志》卷四。

凡大曲有“歌头”,此殆裁截其首段为之。

九十五字,前后片各四平韵。

亦有前后片两六言句夹叶仄韵者,有平仄互叶几于句句用韵者。

这首词表现了作者对兄弟的思念,对世事的豁达,全词心情从伤心抑郁,心有郁结到乐观豁达。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为一个过渡句。

《水调歌头题百年关口桥》词/李声满两岸夹明镜,双圯卧长虹。

陵迁谷变如此,相望各从容。

千载人歌人哭,一刹鸟来鸟去,都在画图中。

往事馀山色,逝水尽流东。

后视今,今视昔,将毋同?似桥援引更替,不必叹匆匆。

旧史煌煌著罢,新卷徐徐揭起,火种自无穷。

脚下涛飞雪,万里接晴空。

作者自注:旧桥的渡人功能已毕,更替以新桥,新桥继之发挥接力的作用,古往今来,送旧迎新,循环不已,就像这世上的一人一事,一代紧接一代,无不扮演着桥的角色,将历史文明传承下去。

《水调歌头,题莲花山港口岸》楼台倚珠水,北眺莲花城。

二十八年风雨,历历数题名。

欲问伟绩何处?粤港海上飞驰,迁客贯如织,碧水映蓝天,南国目霞烟。

风再起,舟再泛,帆再悬。

人间无数金碧,趁珠水澄明。

继往开来谱就,尽显地利天时,高奏凯旋曲。

悠悠珠水情,云吞气万千。

《水调歌头·题剑阁》朝代:宋代作者:崔与之原文:万里云间戍,立马剑门关。

乱山极目无际,直北是长安。

人苦百年涂炭,鬼哭三边锋镝,天道久应远。

手写留屯奏,炯炯寸心丹。

对青灯,搔白发,漏声残。

老来勋业未就,妨却一身闲。

梅岭绿阴青子,蒲涧清泉白石,怪我旧盟寒。

烽火平安夜,归梦到家山。

赏析:南宋名臣崔与之是广州人,一直被称为“粤词之视”。

他开创了的“雅健”为宗旨的岭南词风,对后世岭南词人影响很大。

《水调歌头》词牌出处及格律

《水调歌头》词牌出处及格律

《水调歌头》词牌出处及格律《水调歌头》词牌出处及格律引导语;《水调歌头》,是词牌名之一,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水调歌》。

下面小编为你整理了《水调歌头》词牌出处及词牌格律,欢迎大家阅读!词牌出处《隋唐嘉话》:“隋炀帝凿汴河,自制《水调歌》。

”《脞说》:“《水调》、《河传》,炀帝将幸江都时所制。

”《明皇杂录》:“禄山犯阙,议欲迁幸,帝置酒楼上,命作乐,有进《水调歌》者,上问谁为此曲,曰李峤,上曰,真才子也。

”《南唐近事》:“元宗尝命乐工杨花飞奏(水调词)进酒,花飞惟唱‘南朝天子好风流’一句。

”白乐天听(水调)词云:“五言一遍最殷勤,调少情多但有因。

”《碧鸡漫志》:“《水调歌》,《理道要诀》所载唐乐曲,南吕宫,时号《水调》;世以今《水调歌》为炀帝自制,今曲乃宫中吕调。

”综观以上诸说,本调创始隋唐间,为五言曲调。

嬗至五代,乃有七字句。

入宋,始演变新腔,而成今调。

当时最为通行,词人填者极多。

吴梦窗名曰《江南好》,姜白石名曰《花犯念奴》,后遂句为本调异名。

至所谓“歌头”者,乃首章之一解也。

词牌格律定格潇洒太湖岸,淡伫洞庭山。

中仄中平仄,中仄仄平平。

鱼龙隐处,烟雾深锁渺弥间。

中平中仄平仄中仄仄平平。

(上六下五或上四下七)方念陶朱张翰,忽有扁舟急桨,撇浪载鲈还。

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

落日暴风雨,归路绕汀湾。

中仄中平仄,中仄仄平平。

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

中平仄,平中仄,仄平平。

壮年何事憔悴?华发改朱颜。

中平中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上六下五或上四下七,又或作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拟借寒潭垂钓,又恐相猜鸥鸟,不肯傍青纶。

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

刺棹穿芦荻,无语看波澜。

中仄中平仄,中仄仄平平。

例一(夹叶仄韵)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调歌头--汤头拾趣
*竹叶柳蒡道,泰山磐石边。

龟鹿二仙兴至,逍遥桂枝前。

更有四君三子,大小青龙共舞,玉女伴天仙。

阳和桃花笑,碧云牡丹妍。

*酥蜜酒,甘露饮,八珍餐。

白头翁醉,何人送服醒消丸?凉膈葛花解酲,保元人参养荣,回春还少年。

四海疏郁罢,常山浴涌泉。

*注释:词内含汤头三十个,依次为竹叶柳蒡汤、泰山磐石散、龟鹿二仙胶、逍遥散、桂枝汤、四君子汤、三子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玉女煎、天仙藤散、阳和汤、桃花汤、碧云散、牡丹皮散、酥密膏酒、甘露饮、八珍汤、白头翁汤、何人饮、醒消丸、凉膈散、葛花解酲汤、保元汤、人参养荣汤、回春丹、还少丹、四海疏郁汤、常山饮、涌泉散。

第1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