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萘二甲酸及其酯的合成方法总结

合集下载

2,6-萘二甲酸二甲酯的合成方法[发明专利]

2,6-萘二甲酸二甲酯的合成方法[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643227.0(22)申请日 2019.07.17(71)申请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地址 100728 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22号申请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72)发明人 秦春曦 陈亮 曹禄 赵文彬 (51)Int.Cl.C07C 67/08(2006.01)C07C 69/76(2006.01)B01J 31/02(2006.01)(54)发明名称2,6-萘二甲酸二甲酯的合成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2,6-萘二甲酸二甲酯(2,6-NDC)的合成方法,主要解决现有合成方法中存在的反应时间长、转化率低、选择性差、催化剂可循环利用性差等技术问题。

本发明所涉及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用咪唑类磺酸功能化离子液体为催化剂,2,6-萘二甲酸和甲醇反应。

在温度为50-100℃下回收使用催化剂甲醇溶液,使得再反应溶液中含有1-10%wt%2,6-NDC,从而大大降低了循环使用过程中的反应时间,提高了整个工艺的效率。

该合成方法可用于2,6-NDC的高效合成。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9页CN 112239405 A 2021.01.19C N 112239405A1.一种2,6-萘二甲酸二甲酯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用咪唑类磺酸功能化离子液体为催化剂,2,6-萘二甲酸和甲醇反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液体为咪唑类磺酸功能化离子液体,所述催化剂为具有如下结构式的化合物,其中R代表的是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优选的R为甲基、乙基或丁基,n选自1-10的整数,优选为3或4,X为阴离子,优选包括硫酸氢根、磷酸氢根或对甲苯磺酸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还加入2,6-萘二甲酸二甲酯,优选所述2,6-萘二甲酸二甲酯的加入量为反应体系中甲醇加入量的1-15wt%,优选1-10%wt%,更优选2-7wt%。

一种2,6-萘二甲酸的制备方法

一种2,6-萘二甲酸的制备方法

一种2,6-萘二甲酸的制备方法2,6-萘二甲酸(2,6-NDA)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广泛用于颜料、塑料、纺织品和电子材料等行业。

下面将介绍一种制备2,6-萘二甲酸的方法。

一种常用的制备2,6-萘二甲酸的方法是通过对苯二甲酸(TMA)进行氧化反应得到目标产物。

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氧化反应反应物:苯二甲酸(TMA):100 g浓硝酸(HNO3):200 mL稀硫酸(H2SO4):150 mL硝化松树酸:5 g硝酸催化剂:2 g操作步骤:1.在反应瓶中加入苯二甲酸100 g、浓硝酸200 mL、稀硫酸150 mL,搅拌均匀。

2.在反应瓶中加入硝化松树酸5 g作为减腐剂,以及硝酸催化剂2 g。

3.在室温下搅拌反应混合物24小时,使反应充分进行。

4.将反应瓶放入加热设备中,加热至110°C,继续反应2小时。

5.将反应瓶中的反应混合物倒入冷却水中,过滤得到2,6-萘二甲酸的固体产物。

第二步:纯化得到的固体产物往往还会含有一些杂质,需要经过纯化步骤以得到高纯度的2,6-萘二甲酸。

操作步骤:1.将得到的固体产物溶解在80%的硫酸中,搅拌均匀。

2.通过结晶和过滤,将杂质分离出来。

3.用冷水洗涤纯化的2,6-萘二甲酸固体产物。

4.将产品置于真空干燥器中,除去残余水分,得到高纯度的2,6-萘二甲酸产物。

这种制备2,6-萘二甲酸的方法相对简单且成本较低,适用于工业生产。

通过对苯二甲酸的氧化反应,可以高效地合成2,6-萘二甲酸,是制备该化合物的常用方法。

当然,还有其他方法也可以制备2,6-萘二甲酸,如通过对2-萘醌进行氧化反应或者通过其他合成路径。

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工业需求和实验条件。

以上介绍的方法只是其中一种常用的制备2,6-萘二甲酸的方法。

磷钨酸催化合成2,6—萘二甲酸二甲酯

磷钨酸催化合成2,6—萘二甲酸二甲酯

代结 构 药 物 全 集 北 京 : 京 科 学 技 术 北
】 4
Ci nu y 4 d p e I n m l i h ny -
睚 嗪 及 其 衍 生 物 的合 成 北 京太 学 学 报 ,9 1 2 t :9 ( A 19 .7 6 6 6 C
]7 1 11 3 9 2 1 : S 5 1 § ) i
W a g Gu x ,Pe g Co g u a d S e n o g n o i n n h n h n Ya h n
()p a t n j C e ia g n eig, o' ̄ i, s y. n a g 4 5 0 Ch n ) Ie t rme t。 h * c lEn le rz Az o g Un  ̄ r# 4 y n 5 0 0, i a a a z e
( 山钢 铁 学 院 化 工 学 院 . 山 1 4 0 ) 鞍 鞍 1 0 2
摘 要 : 0 2L不 锈 钢 高 压 釜 中 . 磷 钨 酸 作催 化 剂 , 2 6 萘 二 甲酸 和 甲 醇 为 原 料 制 备 了 2 6 萘 二 甲 酸 二 在 . 用 ,一 ,一 甲酯 。 较 优 的 反 应 条 件 为 : . 兼 二 甲酸 0 0 8 o . 26 15t 1甲醇 :26 萘 二 甲酸 ( 质 的量 比 ) 8 ]反 应 温度 o . 物 苎 0. ,
・辽 宁 省 自然 科 学 基 金 项 目 ( o 5 3 3 , 冶叠 部 基 础 N 9 2 07 原 理 论 有偿 资 项 目( 人 教 [9 8 1 0 墙 1g ) 0



£ 陈 夏 英 . 盘 嗪 的 台成 . 瞎 医药 工 业 ,9 2 ( 0 : 1 8 .1 ) 4 5 宋 艳 玲 .N ( 产 氟 苯 基 4 芳 胺 基 )丁 基 Ⅳ ‘二 苯 甲基 4

2,6-萘二甲酸的合成方法

2,6-萘二甲酸的合成方法

2,6-萘二甲酸的合成方法1. 前言2,6-萘二甲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制造染料、药物、催化剂等领域。

其合成方法有多种,本文将介绍几种主要的方法及其反应机理。

2. 总体反应方程式2,6-萘二甲酸的化学式为C12H8O4。

根据其化学结构,可以推导出其总体反应方程式如下:2 C9H8O + O2 → C12H8O42.1. 通过萘和二氧化锰的氧化反应合成这是一种较为简单的方法,反应中使用的萘和二氧化锰都是易得的,同时反应条件也不苛刻。

3. 反应机理二氧化锰可以参与氧气的还原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锰(Mn2O7)。

这个化合物与萘发生反应后,会产生若干个中间体,最终生成2,6-萘二甲酸。

3.1. 步骤一:将萘溶于冰乙酸中首先,将萘加入到冰乙酸中,并充分搅拌,使其达到均匀分散的状态。

萘是一种蓝色液体,在加入到冰乙酸中后会逐渐溶解。

3.2. 步骤二: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在萘完全溶解后,将少量的二氧化锰加入到反应体系中,并用力搅拌,使其充分混合。

3.3. 步骤三:通入氧气并加热当二氧化锰被完全混合后,开始通入氧气,并同时加热反应体系。

随着反应的进行,良好的加热和通氧可以提高反应的速率和收率。

3.4. 步骤四:加入HCl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体系加入到水中,使得其中的有机物完全溶解。

接着,使用HCl调节pH值,并过滤去除多余的物质。

最终,可以得到纯净的2,6-萘二甲酸。

4. 结论本文介绍了通过萘和二氧化锰的氧化反应合成2,6-萘二甲酸的方法。

这种方法反应条件较为简单,易于操作,并且收率较高。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反应过程中应进行充分的加热和通氧,以确保反应的顺利进行。

同时,在过滤纯化时,注意保护好反应溶液,以避免其被污染或挥发。

一种2,6-奈二甲酸二甲酯(2,6-NDC)的制备方法

一种2,6-奈二甲酸二甲酯(2,6-NDC)的制备方法

一种 2, 6-奈二甲酸二甲酯( 2, 6-NDC)的制备方法摘要:介绍一种2,6-奈二甲酸二甲酯(2,6-NDC)的制备方法,采取的技术原理,工艺路线。

关键词:2,6-奈二甲酸二甲酯、2,6-NDC、PEN1、概述聚2,6-奈二甲酸乙二醇酯(PEN)由2,6-奈二甲酸二甲酯(2,6-NDC)与乙二醇(EG)缩聚而得,是目前我国尚未广泛应用的高性能聚酯材料。

PEN的热性能、力学性能、化学性能、机械性能、对气体的阻隔性、绝缘性能、以及其他综合性能都比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优越,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各大塑料生产和应用公司纷纷投入巨资和大量人力进行PEN的合成和应用研究,先后开发了瓶级、薄膜级、纤维级等系列产品,开拓了PEN的应用领域。

在国内,合成PEN的重要单体2,6-NDC的工业化一直制约着PEN的生产。

2、拟采取的2,6-NDC的制备方法2.1采用技术原理酰化反应:本项目工艺流程分为酰基化和氧化两大部分,酰化反应机理为Friedel-Crafts(傅里德-克拉夫茨反应,简称傅-克反应)亲电取代反应,即在催化剂作用下,酰化剂对萘环进行亲电取代反应。

酰基化反应与烷基化反应不同,酰化基团对萘环具有钝化作用,使得酰化反应不能生成多元取代产物,而且酰化反应不可逆。

酰化剂和催化剂形成的亲电质点具有较大的空间位阻,有利于高选择性的得到2,6-位置产物。

氧化反应:空气液相氧化常用的催化剂都是过渡金属,其中钴和锰是最有效的,加入溴化物可以提高催化能力。

催化剂的作用是促进烷基自由基的生成和烷基过氧化氢的分解。

烃类氧化属于自由基氧化,一般认为反应包括三个阶段,如下所示:(1)链的引发指被氧化物在能量(热能、光辐射等)、可变价金属或游离基的作用下,发生键的均裂而生成游离基的过程。

(2)链的传递指游离基与空气中的氧相作用生成有机过氧化氢物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烷烃解离形成自由基,进一步转变成为过氧化氢物,过氧化氢物再解离得烷氧基自由基,进一步转化为醇和酮,醇酮被氧化生成酸及其衍生物。

科技成果——萘烷基化制2,6-萘二甲酸

科技成果——萘烷基化制2,6-萘二甲酸

科技成果——萘烷基化制2,6-萘二甲酸技术开发单位中科院大连化物所
学科领域精细化工
项目阶段实验室开发
成果简介
2,6-二烷基萘(2,6-DAN)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其氧化产物2,6-萘二甲酸(2,6-NDCA)是制备多种高级聚酯、高级塑料以及液晶聚合物的重要单体,尤其是与乙二醇缩聚制得的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是一种新型的高性能聚酯材料。

目前BPAmoco公司以邻二甲苯和丁二烯为原料,通过侧链烷基化、环化、脱氢和异构等步骤获得2,6-DMN。

由于其工艺流程长,2,6-DMN的生产成本很高,面临停产。

萘可由煤焦油或石油炼制的馏分中得到,价格低廉。

目前萘的深加工能力较低,以廉价、丰富的萘通过烷基化反应合成2,6-DAN,可实现由萘出发一步制备2,6-DAN,而且符合我国煤焦油产品深加工及清洁利用的需求,是一条极具有工业应用前景的工艺路线。

本项目由萘出发,经烷基化、分离、氧化制备2,6-萘二甲酸。

本项目通过优化分子筛的制备方法,实现其形貌及酸分布的优化,结合分子筛改性制备了具有较高活性及2,6-二异丙基萘选择性催化剂,体现出较好应用前景。

目前正在进行氧化工艺的优化。

该催化剂体系以及合成方法已经申请了国家专利。

合作方式合作开发投资规模100-500万。

2,6-萘二甲酸二甲酯合成和应用技术进展

2,6-萘二甲酸二甲酯合成和应用技术进展

2,6-萘二甲酸二甲酯合成和应用技术进展
焦宁宁
【期刊名称】《合成纤维工业》
【年(卷),期】2002(025)006
【摘要】综述2,6萘二甲酸二甲酯(DM 2,6-NDC)的合成方法,包括2,6-二甲基萘氧化和酯化法,2,6二异丙基萘氧化和酯化法,2-甲基-6-酰基萘氧化和酯化法,2,6-二碘代萘羰基化法.介绍了由DM-2,6-NDC制备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萘二甲酸丁二醇酯(PBN)和对苯二甲酸酯共聚物(PNT)的工艺条件、产品性能及应用.【总页数】5页(P34-38)
【作者】焦宁宁
【作者单位】兰州石化公司石化研究院,甘肃,兰州,73006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225.24
【相关文献】
1.2,6-萘二甲酸的合成与纯化技术进展 [J], 涂根国;陈海平;汪杰;刘丽莉;乔迁
2.2,6-萘二甲酸合成技术进展 [J], 崔凤霞
3.2,6-萘二甲酸二甲酯合成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研究 [J], 乔迁;陈彦模;韩义军;赵亚娟
4.2,6-萘二甲酸二甲酯合成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J], 刘树俊;郭学华
5.2,6-萘二甲酸二甲醇酯的合成技术进展 [J], 彭治汉;魏运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异构体分离
氧化
氧化
氧化
酸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酸化
酸化
氧化
氧化
氧化
氧化
氧化
氧化
难点
合成步骤 多
2,6-DMN
收率低
合成步骤 多
合成步骤 多
合成步骤 多
异构体分离 困难
异构体分 离困难
催化剂专
有技术咼
酰化催 化剂毒 性大
三废多
转位反应条件苛刻
专有催化 剂多
专有催化 剂多
酰化催化 剂毒性大
酰化催化 剂毒性大
专有催化 剂多且反 应条件苛
甲苯
1-丁烯
CO
甲苯
2-戊烯
炼厂物流(含 多种萘系混
合物)
煤焦油或 石油炼制 中的Go芳

奈 丙烯
2-甲基 奈
乙酰氟
2-甲基 奈
丙酰氯 或乙酰 氯
奈二甲酸
奈甲酸

苯二甲酸
原料来源
石化
石化
石化
石化
石化
石化
石化或炼

石化或炼

炼焦
炼焦
炼焦
炼焦
炼焦
原料价格
便宜
便宜
便宜
便宜
便宜
便宜
便宜
便宜
较贵
较贵
较贵
较贵
便宜
2,6-
合成方法
2,6-二甲基萘氧化法
2,6-二异 丙基奈氧 化法
2-甲基-6-酰基奈
Henkel法
BP/Amoco

Optatech法
二菱瓦斯法
Chevro n

Exxon-Mobil

直接提取 法
氧化法
奈二甲酸 法
奈甲酸法
奈-苯二甲酸 法
原料
邻二甲苯 丁二烯
对二甲苯 丁烯
或丁二烯
间二甲苯 丙烯
CO

催化剂专有 技术高
氧化步难 以控制, 副产物多
2-甲基 萘来源

硝基苯 废水难 处理
收率低
收率低
异构体分 离困难
2-甲基
萘来源 少
镉盐催化剂毒性大
优点
原料价廉 易得
原料价廉 易得
原料价廉 易得
原料价廉 易得
原料价廉 易得
原料价廉易 得
原料价廉 易得
原料价廉 易得
设备少
设备少
设备少
设备少
原料价廉易 得
合成步骤
6
3
5
5
6
5
2
3
3
3
3
3
3
关键步骤
烷基化
烷基化
酰化
酰化
烷基化
脱烷基化烷 基化
异构体分 离
烷基化
酰化
酰化
成盐
成盐
成盐
环化
环化和芳 构化
氢化
氢化
环化
芳构化
脱水
脱水
芳构化
分离
异构体分 离
异构体 分离
异构体 分离
转位
岐化转位
岐化转位
异构化
环化和芳 构化
环化和芳 构化
异构化
异构化
氧化
异构体分 离
异构体分 离
工艺成熟
总成本较 低
总成本较低
总成本较 低
总成本较 低
总成本适中
总成本较 低
设备少
工业化情 况
工业化
中试
中试
中试
潜在的改 进方法
研究更有效的分离方法
研究更有效的分离方法
研究氧化 工艺使其 可控
米用环境友好可 循环使用的酰化 催化剂提高选择 性并减少三废
研究环境友好的锌盐催化剂,寻求合适 的溶剂并使反应条件缓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