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设备操作使用说明

合集下载

Mifare522模块操作说明

Mifare522模块操作说明

RFID模块功能及操作说明(型号:MIFARE522)一、硬件描述 (2)二、产品参数 (2)三、功能简介 (3)四、RFID模块使用PC软件操作说明: (4)1、RFID模块与USB转TTL串口连接方式 (4)2、如何使用RS522PC_DEMO软件对IC卡进行读、写、加减值、修改密码操作 (5)3、单指令读、单指令写说明 (7)五、RFID模块与RS232转TTL串口模块、51单片机连线方式 (8)六、注意事项 (8)MIFARE522实物图如图1所示。

该模块的供电电压为直流3.3~9V,UART TTL电平输出。

接线简单,图1中J2为接线引脚,J1为生产编程引脚(用户不需要理会)。

J2的引脚描述如表1所示。

表1 J2的引脚描述引脚描述VCC5.0 电源正极输入,3.3~9VTXD 模块数据输出,接MCU的RXDRXD 模块数据输入,接MCU的TXDGND 电源地二、产品参数:产品型号:MIFARE522工作电流:13—26mA/直流3.3V空闲电流:10-13mA/直流3.3V休眠电流:<80uA峰值电流:<30mA工作频率:13.56MHz读卡距离:0~65mm接口:UART TTL数据传输速率:最大10Mbit/s读卡速度:读ID每秒7次,读块数据每秒3次物理特性:尺寸:50mm×50mm环境工作温度:摄氏-20—80度储存温度:摄氏-40—85度湿度:相对湿度5%—95%RFID模块(型号;MIFARE522)具有自动读取IC卡的ID号(即通电有IC卡靠近,就可以自动读取16进制的IC卡号,通过串口发出),及通过发送命令操作RFID模块读写卡(被动读写卡)功能。

本RFID读写模块默认情况下是通过发送命令读写卡的,若要设置成自动读卡,只要先把J1中间两个引脚(SWIM和GND)短接,然后J2引脚通电,连接设备,只要有IC卡靠近,模块就会自动读卡,通过串口发出16进制IC卡号。

RFID-R2000说明书

RFID-R2000说明书

Pin1,2 Pin3,4 Pin5 Pin6 Pin7,8 Pin9,10 Pin11,12,13 Pin14,15
结构尺寸安装示意图(mm)
5VDC(1.2A) 电源地(信号地) USB 检测管脚 ARM7 复位管脚 天线状态指示信号
USB port 通用 GPIO 口 RS232 port
¾ 评估板示意图 RFID R2000 模块的评估板具备串口,USB口等通信功能,用户可以方便地利用评估板 对读写模块进行测试评估,示意图如下所示:
¾ 体积: 43×69×10.5mm(包含加屏蔽罩及散热片) ¾ 电源供电:5VDC ¾ 电流消耗:1.5A peak @ 5V (取决于输出功率) ¾ 工作温度: -20℃~ 55℃
2. RFID R2000 型 UHF 嵌入式读写模块外观结构
RFID R2000 型射频模块外观结构图 1 如下所示:
接口描述如图 2 所示:
Ant1 Ant2 Ant4 Ant3 图1
Pin1
Pin15
图2 ¾ 多功能复用接口:是一个 15 针接口,包括供电接口、3 个 GPIO、1 个 UART、1 个 USB、 2bit 天线状态指示、1 个复位、1 个低功耗使能、2 个电源、2 个地。
J39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RFID R2000型 UHF 嵌入式读写模块是一款可嵌入于固定或移动式中长距离设备的超高频多用途 射频读写器模块,提供功能强大的 API 用户接口,可实现与用户现有信息系统的快速集成。
1. 性能参数
RFID R2000 模块具有如下主要特性: ¾ 标签协议:支持 ISO18000-6C 协议 ¾ 工作频率: 美国频率 902~928MHz(FCC part15) 中国频率 920~925MHz ¾ 系统架构:采用业界最先进的专用射频芯片 R2000,集成度高、射频性能稳定可靠 ¾ 输出功率:软件可调,步阶间隔 1.0dB,最大可达 30dBm ¾ 读取距离:9 米(外接 6dBiL 天线,标签为 E41) ¾ 天线连接口:4个MMCX–J型RF 接头 ¾ GPIO 接口:3 个(预留功能:输入输出可选) ¾ UART 端口:1 个,波特率 115200bps ¾ USB 端口:一个 USB2.0 全速端口(12Mbit/秒)

RFID工作流程概述

RFID工作流程概述
三、分拣领用出库扫描环节流程概述
内容:3台移动读写设备
山西省烟草公司长治市公司物流中心仓库共设有3个分拣领用出库口。
1、数字化仓储系统生成出库单。
2、数字化仓储系统执行单据,分配相应货位托盘卷烟进行商业出库。
3、叉车工通过仓储系统分配的出库信息,到仓储区相应货位取整托盘卷烟,并且把托盘运送到分拣出库口处RFID移动读写设备天线位置上。
1、叉车通过数字化仓储控制将托盘卷烟码放至相应货位。
2、如果货位上的托盘卷烟需要进行整盘拆零,或者零盘并整则由数字化仓储发出拆盘或者调整指令并通知叉车将相应货位卷烟从货架上取出。
3、操作工使用移动小车以及垛信息调整软件中的调整功能对托盘卷烟进行拆零或者调整,并将更新托盘ID号、卷(射频标签)和阅读器组成。电子标签内存有一定格式的电子数据,常以此作为待识别物品的标识性信息。应用中将电子标签附着在待识别物品上,作为待识别物品的电子标记。阅读器与电子标签可按约定的通信协议互传信息,通常的情况是由阅读器向电子标签发送命令,电子标签根据收到的阅读器的命令,将内存的标识性数据回传给阅读器。这种通信是在无接触方式下,利用交变磁场或电磁场的空间耦合及射频信号调制与解调技术实现的。
3、入库扫码软件接收件烟条码,根据设定好的条码包系统自动组包,条码包包含件烟条码个数并进行分品牌的组包,如果件烟积累了一垛(堆垛满30个情况下系统自动完成组包),软件将该垛件烟对应的条码包放入垛信息中心数据库,重新开始新的一垛件烟条码信息的积累。
4、堆垛完成后,将托盘用电动叉车运送到垛信息写入位置。
3入库扫码软件接收件烟条码根据设定好的条码包系统自动组包条码包包含件烟条码个数并进行分品牌的组包如果件烟积累了一垛堆垛满30个情况下系统自动完成组包软件将该垛件烟对应的条码包放入垛信息中心数据库重新开始新的一垛件烟条码信息的积累

S7-1500 通过CANopen与RFID通信

S7-1500 通过CANopen与RFID通信

S7-1500 通过CANopen与RFID通信简介本文档介绍了如何使用S7-1500 PLC通过CANopen协议与RFID设备进行通信。

CANopen是一种基于CAN总线的通信协议,用于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用于识别和追踪标签上的信息。

S7-1500与CANopen通信配置1. 首先,确保S7-1500 PLC上安装了适配器模块,用于支持CANopen通信。

2. 连接适配器模块与CAN总线进行通信。

3. 在TIA Portal软件中创建S7-1500的配置,配置适配器模块以及CANopen通信参数。

RFID设备与CANopen通信配置1. 确保RFID设备支持CANopen协议,并具备相应的接口。

2. 连接RFID设备与CAN总线进行通信。

3. 配置RFID设备的CANopen通信参数,设置设备的标识符、数据长度等信息。

S7-1500与RFID通信实现1. 在TIA Portal软件中创建S7-1500的程序,实现与RFID设备的通信逻辑。

2. 使用适配器模块提供的函数块,进行CANopen通信的数据交换。

3. 根据RFID设备的通信协议,发送命令并接收数据。

示例代码下面是一个简单的示例代码片段,演示了S7-1500 PLC如何通过CANopen协议与RFID设备通信。

VARrfidData: ARRAY[0..7] OF BYTE; // 存储从RFID设备读取的数据rfidStatus: BOOL; // RFID设备状态END_VARNETWORK// 读取RFID设备的数据CALL ReadRFIDData(rfidData, rfidStatus);// 处理RFID设备的数据IF rfidStatus THEN// 数据有效,进行相应的操作ELSE// 数据无效,进行错误处理END_IFEND_NETWORK总结通过以上步骤和示例代码,我们可以实现S7-1500 PLC与RFID设备之间的CANopen通信。

1.1、RFID24小时自助借还设备终端产品说明书

1.1、RFID24小时自助借还设备终端产品说明书

目录1.1、RFID24小时自助借还设备终端产品说明书 (1)2.1、RFID24小时自助借还设备系统安装部署手册 (7)3.1、RFID24小时自助借还设备终端用户手册 (14)1.1、RFID24小时自助借还设备终端产品说明书1、前言RFID漂流柜系统设备终端是一种可对粘贴有RFID标签的流通资料进行扫描、识别和借还处理的设备系统,用于读者自助进行流通资料的借出操作,方便读者对流通资料进行借出处理,配备触摸显示屏和简单的按键操作系统,提供简单易操作的人机交流界面、图形界面。

2、产品规格尺寸2.1产品外观2.2产品尺寸3、产品安装说明3.1、产品结构示意图3.2、安装图例产品启动方法:连接电源和网络接口后,显示屏会进入开机状态,并启动自助终端系统。

4、产品技术参数主要组成部分:✧主控部分:工业级主机✧显示部分:10寸(1024*768)触摸屏显示器✧输入部分:RFID图书读写器,读者证阅读器✧外观材质:铁工业级主机:操作系统:Windows7proCPU:赛扬双核四线程/酷睿I3双核四线程内存:4GB DDR3L3.3GHz硬盘:SSD500G(500GB/固态硬盘)显卡:集显网卡:RJ45通讯接口:USB触摸屏显示器:触摸力度:不需要触摸力度触摸屏尺寸:10寸位置精度:标准偏差<2mm转换速度:<20ms触摸屏分辨率:1024*768侦测分辨率:6*6mm传送速度:19200波特率供应电压:12VDC平均电流:120MA静电保护:En6100leve14RFID图书读写器:符合标准:ISO15693,ISO18000-3尺寸大小:85*145*30MM天线大小:245*205*15mm发射功率: 1.2W±1dB直流电压:12-24V DC/=重量:200g通讯接口:USB(2.0)安全规格:CE/FCC环境温度:-25至85摄氏度防护等级:IP30读者证阅读器:符合标准:ISO15693,ISO14443-A/B 尺寸大小:145*85*18MM电源电压:5V=USB bus powered重量:105g通讯接口:USB Full-Speed(12Mbit/s)安全规格:CE/FCC环境温度:-40至85摄氏度防护等级:IP42适用标签:✧RFID图书电子标签,工作频率:13.56MHZ✧M1图书借阅证,符合标准:ISO144435、产品功能●设备设计紧凑,美观大方,与环境协调。

物流行业扫描使用说明书

物流行业扫描使用说明书

物流行业扫描使用说明书一、简介物流行业扫描使用说明书旨在介绍使用扫描设备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以提高物流行业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本说明书适用于物流行业中使用的各类扫描设备,请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关的章节进行参考。

二、扫描设备的种类物流行业中常用的扫描设备包括条码扫描枪、二维码扫描仪和RFID读写器等。

以下将针对不同设备进行详细介绍和操作说明。

1. 条码扫描枪条码扫描枪是物流行业中最常见的扫描设备之一。

使用条码扫描枪时,需要将枪口对准条码,触发扫描按钮进行扫描。

扫描后,设备会自动解码并将结果传输到计算机或其他数据处理终端上。

使用条码扫描枪时,请注意以下事项:- 确保条码清晰可见,避免反光或模糊影响扫描效果;- 保持扫描枪与条码之间的距离适中,通常在10厘米以内为宜;- 避免过快或过慢地移动扫描枪,以免影响扫描质量和速度。

2. 二维码扫描仪二维码扫描仪用于扫描二维码信息,相比条码扫描枪,二维码扫描仪可以读取更丰富的信息。

使用二维码扫描仪时,请注意以下事项:- 确保扫描仪与二维码之间的距离适中,通常在20厘米以内为宜;- 避免过快或过慢地移动扫描仪,以免影响扫描质量和速度;- 针对不同类型的二维码,可能需要特殊的设置或参数配置,请参考相应的设备说明书。

3. RFID读写器RFID读写器可读取和写入射频标签上的信息,适用于需要对大量货物进行快速识别和处理的场景。

使用RFID读写器时,请注意以下事项:- 保持读写器与标签之间的距离适宜,避免与其他RFID设备的干扰;- 避免将标签放置在金属或液体等可能干扰射频信号的物体附近;- 针对不同类型的射频标签,可能需要特殊的参数设置或编程操作,请参考相关设备的说明书。

三、扫描设备的操作指南在物流行业中合理操作扫描设备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技巧:1. 预处理物品在扫描之前,请确保物品的表面清洁和平整,尤其是条码或二维码所在的位置。

避免条码被污染物或破损影响扫描质量。

RFID手持式终端是如何采集货品上的数据的

RFID手持式终端是如何采集货品上的数据的

RFID手持式终端是如何采集货品上的数据的随着现代物流业的不断发展,物流管理变得越来越智能化。

利用RFID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物流管理的精度和效率。

RFID手持式终端是一种应用RFID技术的智能化设备,可以读写货品上的RFID标签,实现货品数据的采集、上传和管理。

下面就来介绍一下RFID手持式终端是如何采集货品上的数据的。

RFID技术简介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是一种使用无线电波进行自动识别和追踪的技术。

它的核心是由标签(Tag)、读写器(Reader)和软件组成的系统。

标签内置芯片和天线,通过天线与读写器进行RFID信号的交互,实现信息传递和数据存储。

读写器通过接收标签发送的信号,解码并对数据进行处理,最终将数据上传到后台系统进行管理。

RFID手持式终端的原理RFID手持式终端是一种可以移动的、手持式的RFID读写器终端设备,它通常配备触控屏幕、键盘、扫描头等输入设备,能够完成RFID标签的读写、数据采集、存储和上传等功能。

当RFID手持式终端读取RFID标签上的信息时,它会通过天线发送一定频率的射频电磁波,这些射频电磁波会激发标签中的芯片产生反射信号,读写器通过接收这些反射信号并解码,将标签中的信息读取出来,并通过手持式终端对数据进行处理和上传。

RFID手持式终端的应用RFID手持式终端可以广泛应用于仓储物流、生产制造、电子商务等行业。

在仓库管理方面,通过RFID手持式终端可以快速而准确地读取货品信息、位置信息、数量信息等数据,实时掌握货品的状态,实现出入库管理、库存盘点等操作。

在生产制造方面,RFID手持式终端可以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检验产品质量、统计生产数据等。

在电子商务方面,RFID手持式终端可以提升仓储物流处理速度、准确度和实时性,提供快捷高效的物流服务。

RFID手持式终端的优势与不足RFID手持式终端的优势在于可以实现高效、准确、自动化的数据采集和管理,实时了解货品的状态和流向情况,提高了物流效率和准确度。

ST25TV02K ST25TV512 NFC Type 5 RFID 标签集成电路说明书

ST25TV02K ST25TV512 NFC Type 5   RFID 标签集成电路说明书

晶圆特性非接触接口•基于ISO/IEC 15693•经NFC Forum 认证的NFC Forum Type 5标签•支持所有ISO/IEC 15693调制、编码、副载波模式和速率•高达53 Kbit/s 的自定义快速读取访问•读取单个或多个块•单个块写入•内部调谐电容:23 pF ,99.7 pF•专有Inventory 指令用于加快Inventory 过程存储器•高达2 Kbit EEPROM •RF 接口访问块(4字节)•RF 写入时间:1个块通常5ms •数据保存:60年•最低使用时间:100 k 写入周期•16位事件计数器与防撕裂数据保护•用户内存:两个或三个区域,由两个32位加密密码为三个区域提供读和/或写保护,或者由一个64位加密密码为两个区域提供读和/或写保护•系统配置:由32位加密密码进行写入保护•块级别的永久写入锁定产品识别及保护•Kill 模式和不可跟踪模式•篡改检测功能(专利申请中)•TruST25™数字签名•EAS (电子物品监控)功能隐私保护•消费者隐私可以通过以下特性得到保护:–Kill 模式–不可跟踪模式•与以下内容结合:–带有封面编码的密码–数据和配置锁定(永久或临时)温度范围•从- 40至85 °CNFC Type 5 / RFID 标签集成电路(具有2-Kbit EEPROM ),产品识别及保护ST25TV02K ST25TV512规格书封装•已切割植球晶圆,ECOPACK2(符合RoHS标准)•5引脚封装,ECOPACK2(符合RoHS标准)ST25TV02K / LRI2K兼容性•在功能和电容方面完全兼容,但有两个例外:–Kill指令要求option_flag设为0–每个指令的错误代码和错误生成可能不同1说明ST25TV02K 和ST25TV512器件是NFC/RFID 标签IC ,通过防篡改功能和特定模式(例如,untraceable 模式)保护标签访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FID设备操作使用说明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即射频识别技术,又称电子标签、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前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

一套完整的RFID系统,是由阅读器(即手持终端或桌面式终端)与电子标签及应用软件系统三个部分所组成,其工作原理是阅读器发射一特定频率的无线电波能量给电子标签用以驱动电子标签电路将内部的数据送出,此时阅读器便依序接收解读数据,送给应用程序做相应的处理。

本次购买的两套设备均为深圳市溪源尔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分别为E9900U超高频手持机及RFID桌面式超高频发卡器。

但所购买的手持终端机功能进行了裁剪,只具有UHF RFID识别及WIFI功能。

下面讲解下两套设备的使用:
E9900U超高频手持终端机
注:关于手持机快捷键的一些说明:左右两侧的黄色按键是显示桌面的功能,键盘上黄色按键是二维扫描的快捷键,F2键是打开二维应用程序的快捷键
1.开关机
长按手持机键盘右下角的红色小按键3秒开机,再次长按关机。

2.触摸笔校准
在桌面上找到“我的设备”,打开“我的设备”->“控制面板”->“笔针”,出现以下触摸笔校准界面
选择“校准”点击“再校准”。

用触摸笔依次点击十字光标进行校准。

最后再点击一下屏幕或者按一下”OK”键保存设置。

3.查看内存和Nandflash 空间大小
“我的设备”->控制面板->系统。

可以看到剩余内存为191132KB 约187M。

其余内存为系统运行所需内存。

查看NandFlash 空间大小。

找到nandflash 右键->属性或者“我的设备”->控制面板->存储管理器如下图:
4.电池检测
在桌面上找到“我的设备”,打开“我的设备”->“控制面板”->“电源”,
弹出电源属性对话框,显示电池电量如图:
充电用AC电源线,连上设备后,手持机屏幕上的右上角,充电电源指示灯,红灯亮,桌面任务栏上显示充电图标;
如下:
5.手持机与计算机通信
5.1 安装USB同步驱动
系统在启动后,在USB数据线连接PC的状态下,本设备将作为从设备,被PC监测到,如果没有安装USB同步驱动,PC端自动发现新硬件,并要求安装USB同步驱动,要使本设备与PC通信,需安装:
1、USB同步驱动
2、Microsoft ActiveSync4.5 同步软件
下面介绍详细安装步骤:
选择在这些位置上搜索最近驱动程序
浏览:
找到我们发给你的驱动选择USB同步驱动
选择下一步
5.2 安装Microsoft ActiveSync4.5 同步软件
6.UHF 模块的使用
1. 基本操作
1.1读915M 卡号
启动手持机,找到并打开我的设备\NandFlash\Powercontrol.exe 如图1所示:打开RFID_915(UHF模块)的电源,如图2所示
图1 图2
关闭Powercontrol.exe应用程序,打开UHF02_Demo.exe程序,点击打开串口,提示打开串口成功即可,如图3
图3
选择UHF02_Demo应用程序的“盘存”选项卡点击单步识别按钮,进行读卡操作,将卡置于合适的位置上,就可以读到卡号(标签ID)了。

如图4所示
图4
如需停止读卡操作,点击停止按钮。

2.高级操作
2.1 模块基本设置
在设置模块参数之前,请先停止单步识别卡操作。

选择UHF02_Demo应用程序的“设置”选项卡
如需读取相应的参数,点击读取按钮,即可读出模块的相应参数设置
如点击读取功率,相应的编辑框里显示当前模块的功率,如图5 所示:功率为18.
读取频率设置,在频率设置的编辑框附件点击读取按钮,读取模块的读取卡的频率范围; 如图6所示:读取到的频率范围为920——924Mhz。

图5 图6
当然您也可以设置这些参数,以达到最佳读卡效果;如我需要设置模块功率为20,在功率参数,下拉菜单选择20,然后点击设置即可。

如图7 图8 图9所示:
图7 (选择设置功率为20) 图8 (点设置按钮,设置功率成功) 图9(点读取按钮,验证设置)
其他如频率设置等类似功率设置。

2.2写数据
选择UHF02_Demo应用程序的“数据处理”选项卡
2.2.1勾选不指定UI 选择,如图10,
图10
默认密码为:8位0,读写的数据长度,暂时只支持1个字(双字节),地址范围在0-255之间。

数据块:分为Reserved、UII、UID、USER区,UID为卡保存本身信息数据,一般不进行读写操作,下面分别进行Reserved UII以及User区的操作。

2.2.2 Reserved 区域读写及擦除操作
对Reserved 区域地址为0的地址读操作,勾选不指定UI,数据块选择00:Reserved .地址:0 。

长度为:1 如图11:点击读取:即可读出Reserved 区域地址为0的数据为0000;
如图12所示:
图11 (设置参数) 图12(显示卡号及Reserved 区域地址为0的数据)
将Reserved 区域地址为0的数据写为1122;在数据Hex编辑框填入数据:1122如图13所示,点击写入按钮
图13
再读取这块地址的数据以验证写的数据是否正确:如图14所示:在数据hex编辑框里显示了:1122. 如果需要擦除,点击擦除如弹出对话框,点击OK,即可将Reserved 区域地址为0的数据擦除,擦除后数据默认为0000.如图14-1
图14 图14-1(擦除后读取的数据为0000)
2.2.2UII 区域读写及擦除操作(修改卡号)
对UII区域地址为1的地址读,勾选不指定UI 选择,数据块选择01:UII.地址:1 。

长度为:1 如图15:点击读取:即可读出UII 区域地址为1的数据为2033;如图16所示:
图15 图16
将UII 区域地址为1的数据写为3044;在数据Hex编辑框填入数据:3044 后点击写入按钮。

如图17所示
图17
再读取这块地址的数据以验证写的数据是否正确:如图18所示:在数据hex编辑框里显示了:3044,卡号(标签ID)由原来的2033244510018318 改为了:3044244510018318 如图18所示:
2.2.3USER区域读写及擦除操作
请参照Reserved区域的读写及擦除操作即可。

RFID桌面式超高频发卡器
RFID桌面式发卡器如下图:
该设备通过一根专用USB线连接电脑,进而与上位机软件进行通信。

将该设备USB连接电脑,在电脑桌面“我的电脑”鼠标右击出现下拉菜单,选择“设备管理”项,进入“计算机管理”窗口(如图1)
图1
进入“设备管理器”(如图2)
图2
在右侧窗口“端口”中,可以看到COM3被读写器使用。

计算机桌面上打开“超高频桌面式读写器”软件,如图3
图3
在该软件界面“基本操作”框中选择“串口号3”,打开串口。

上位机软件即可与桌面读写器进行数据通信。

将UHF电子标签置于读写的表面,在软件上单击“识别标签”,在软件左侧串口即可获取该标签的ID。

其设置参数与单命令操作功能与上述手持终端UHF_DEMO软件功能相似,可参考。

附件:由设备厂商提供的SDK开发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