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种猪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从外地引进种猪的注意事项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扩散
根据疫情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隔离、消毒等措施 ,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和人 员的沟通和协作,共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05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评估
分析引种成本与效益关系
01
02
加强隔离观察
在引种后需要进行隔离观察, 确保种猪健康无病。
总结经验教训
在引种过程中需要总结经验教 训,为今后引种工作提供参考 依据。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种猪
确保从有资质的种猪场购买,选择具有养殖许可证、营业执照和动物防疫合格证的 正规猪场。
了解种猪品种、血统、生产性能、健康状况等方面的情况,确保选购符合自身需求 的优质种猪。
与卖家签订购买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要求提供质量保证和售后服务。
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措施
安排合适的运输工具和路线,确保运输过程中种 猪舒适、安全、无疫病传播。
加强生物安全措施,防止疫病传播
加强猪场生物安全措施
建立严格的猪场管理制度,加强猪场消毒、隔离等措施,防止疫 病的传入和传播。
加强人员管理
对进入猪场的人员进行登记和消毒,严禁无关人员进入猪场。
加强饲料和饮水管理
对饲料和饮水进行严格检查和管理,防止疫病的传播。
及时上报疫情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扩散
及时上报疫情
03
引种成本
包括种猪购买费用、运输 费用、隔离观察费用等。
引种效益
包括提高生产性能、增加 产量、改善品质等方面。
成本与效益比较
需要综合考虑引种成本和 效益,以确定是否值得引 进。
引进种母猪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 【 1 ] 卫金 良, 徐 云龙, 甘 叶青, 等. 规 模化猪 场健康 高产母猪群组建的 方法和建议 【 J l l 现
代农业科技. 2 0 1 1 ( 6 ) : 3 3 8 - 3 3 9 .
首 先应 选择 合适 的种猪 场 .在 具 备 《 种 畜禽 生产 许可证 》 且信 誉度 较
一 吉 林省农 安县 动物检疫 0 0 0 一 据数 量 确定 在种站 猪 到场 前 ,应根
配备 相应 的 饲养 与管理 ,要 求具 备 丰 富 经验 .且前 期还应 做 好人 员 的培训 工作
2 . 2 消毒
一
采食 。在猪群 到场后 的前两周 时间内 . 猪 体免 疫力 较低 ,此 时还应 减 少应 激 因素 ,并在 饲料 中添加 适量 的 抗生 素 药物 ,确保猪群快速恢复健康 。
f 2 1夏炉 明, 陈琦, 卢 军, 等. 无疫猪群 引进
母猪传入 猪伪狂犬病的定量 风险评估 【 『 1 l 中 国动 物 传 染病 学报 , 2 0 1 6 ( 5 ) : 1 7 —1 8
引 进 种 猪 之 后 , 应 严 格 按 照 厂 家
能 力等 因素 。再 次应选 择种 猪 ,选 择 发 育 良好且 无病 态 的种猪 ,且 体重 应
为 此 ,养 猪 业 应 重 视 种 母 猪 的 引 种 问
察 ,时 间一 般 为 1 5 d左右 。且 在 经过 严 格 检疫确 认没 有携 带细 菌 、病毒 之 后才 可 以进 入猪 场 [ 2 1 。在长 途运 输过 程 中 .猪群 会 出现轻 微 的腹泻 、便 秘
题 ,做好 品种选 择工 作 ,以便 提 升 自
4 . 1 喂 料 饮 水
场索取 《 种 猪合格证》、 《 出县境动物
猪场引种前的注意事项

2021年第11期为了改良猪群的生产性能,提高养猪收益,很多猪场选择从国内外引进种猪,除要引进高质量种猪外,在引种前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注意,特别是引种前的防疫措施。
如果忽视引种前的准备工作和防疫,很可能引入病猪或隐性猪,不利于猪场的正常生产。
1做好引种前的准备工作在引种前主要做好两方面的准备工作。
(1)制定合理的引种计划。
应该根据猪场的实际情况,包括猪舍规模、现存猪场数量及品种等确定要引进种猪的数量、级别。
应把好种猪的生产性能关、环境适应关和疫病关,确保引进生产性能良好、无任何疫病、能较快适应环境的种猪。
(2)调查了解目标种猪场的情况。
引种前要对目标种猪场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包括相关证件手续、信誉度、种猪技术服务水平、售后服务技术、种猪健康状况、种猪系谱等,再确定是否从此场引种。
如果确定从目标猪场引种,以后引种也尽量选择从这家种猪场选购,以免增加疫病的可能。
总之,要做对目标猪场及目标种猪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2坚持从非疫区引进种猪猪场引种防疫的首要步骤和关键是要从非疫区引进种猪。
首先要充分了解引种场和引种地区的养殖情况。
不仅要充分调查了解目标引种场的信誉度、资质和证件等信息,还要充分了解引种地区的养殖情况。
负责引种的工作人员要到当地在做好调研,了解生猪疫病发生情况(疫病种类、流行特点、范围、影响),查看目标猪场的免疫档案、养殖档案、消毒记录、治疗情况等,一定要保证信息来源的真实、可靠。
在获得相关信息后再咨询专业防疫人员的意见,最终选择引种地区。
注意在引种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动物防疫规定,不可不上报就私自引种。
确定引种时需要按照《动物防疫法》等规定向当地动物卫生监督部门申报检疫,经检疫合格后再进行运输。
同时要求取得《非疫区证明》等证明后才能装车运输。
3做好运输防疫措施装运种猪的车辆必须合法且车况良好,,符合运输标准,尽量不使用运输商品猪的外来车辆。
在运载种猪前1d ,应使用高效消毒剂对车辆和运输工具彻底消毒,至少消毒2次,并空置1d 后再进行装猪。
养猪场引进种猪群进场操作与注意事项

养猪场引进种猪群进场操作与注意事项!
1.在种猪群运到之前,猪舍应清洗打扫干净和喷洒灭菌药液,空置3-7天后才运进种猪。
此种猪舍应与其他原有种猪猪舍分开。
2.检查饮水器和饲料器是否能正常使用。
3.安排新进的种猪与猪场内原有的母猪至少接触30天,而后按新老母猪10:1的比例转入配种猪群。
4.配种前的种猪栏,按1.4平方米安排1头种猪,1个猪栏约养10头种猪。
5.猪入栏第一天,即供含有维生素电解质的饮水以减少应激。
6.种猪入栏后一星期,对猪舍内外进行灭虫处理。
7.让种猪吃育成种猪饲料597S#,每头每天2.2公斤,吃4个星期。
8.按免疫程序对种猪进行免疫注射。
9.后备种猪从准备配种猪舍转入配种栏后,先休息15天,发情后再进行配种。
10.适宜配种的种猪猪龄为:后备种母猪7个半月,体重130公斤以上;种公猪8个月。
11.发现种猪有病情时应立即医治,2、3天后如病情未好转,应从速向兽医或公司职员报告。
引进种猪应该注意的四个问题

题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种准备 • 引种运输 • 引种隔离与观察 • 引种后的饲养管理
01
引种准备
确定养殖规模
考虑当地的养殖环境、气候、土壤等 条件,确定合理的养殖规模,避免过 度养殖造成环境压力和资源浪费。
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和管理能力,确 定养殖场的建设规模和生产规模,确 保种猪引进后有足够的空间和资源。
确定混群时间
01
隔离期满后,经过兽医检查确认种猪健康无异常,可以与其他 猪只进行混群。
02
混群前,对种猪进行驱虫、消毒等处理,以降低感染风险。
建议逐步引入,先引入少量种猪进行观察,再逐渐增加数量,
03
以避免大规模感染和应激反应。
04
引种后的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要点
合理分群
根据种猪的品种、体重、性别 、性格等因素进行合理分群, 避免混群造成打架或交叉感染
。
饲料选择
选用高质量的饲料,确保营养 均衡,满足种猪的生长发育需 求。
饮水清洁
保持饮水清洁卫生,定期清洗 饮水设施,确保种猪摄取足够 的水分。
定期称重
定期对种猪进行称重,了解种 猪的生长情况,以便调整饲养
方案。
疫病防治措施
01
02
03
04
做好消毒
定期对猪舍进行消毒,消灭病 原菌,防止疫病的传播。
免疫接种
根据引种猪只的健康状况和疫情 情况,确定合理的隔离时间,一 般不少于两周。
观察内容
健康状况
观察种猪的健康状况,包括食欲、精神状态、排泄情 况等,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相应措施。
疫苗接种
了解种猪的疫苗接种情况,按照当地兽医的建议进行 补种或加强免疫。
引进种猪实施方案

引进种猪实施方案引进优质的种猪,是提高养猪业生产效益的重要举措。
为了有效实施种猪引进计划,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规划和实施:一、选定优质种猪供应商。
首先,我们需要对种猪供应商进行全面的调研和评估,选择具有良好信誉和丰富经验的供应商合作。
供应商应具备以下条件,种猪来源可靠,健康状况良好,具有良好的遗传背景和生长性能。
同时,供应商的售后服务也是我们考察的重点,包括种猪运输、疫苗接种、饲养管理等方面的支持。
二、建立完善的检疫隔离制度。
引进种猪需要建立完善的检疫隔离制度,确保引进的种猪不会带入疾病,影响养猪场的健康状况。
在引进种猪之前,需要对种猪进行全面的检疫检测,排除疾病携带者。
同时,在引进后需要进行一定期限的隔离观察,确保种猪的健康状态。
三、制定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案。
引进种猪后,需要制定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案,包括饲料配比、饲养环境、生长监测等方面。
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种猪的生长潜力,提高养猪效益。
四、建立健全的遗传改良体系。
引进种猪不仅要求种猪本身具有优良的遗传背景,还需要建立健全的遗传改良体系,对种猪的后代进行选育和改良。
通过遗传改良,可以逐步提高养猪场的种猪品质和生产性能,实现长期稳定的生产效益。
五、加强技术培训和交流。
为了有效实施种猪引进计划,我们需要加强技术培训和交流,提升养猪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
通过技术培训和交流,可以使养猪员工更好地掌握种猪引进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确保引进种猪的顺利实施和后续管理工作。
六、建立健全的监测评估机制。
引进种猪后,需要建立健全的监测评估机制,对引进种猪的生长情况、疾病防控情况、生产效益等方面进行全面监测和评估。
通过监测评估,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种猪引进计划的顺利实施和养猪业的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引进种猪实施方案需要从供应商选择、检疫隔离、饲养管理、遗传改良、技术培训和监测评估等多个方面进行规划和实施,确保引进种猪的顺利实施和养猪业的长期发展。
1外地引种的注意事项

外地引种的注意事项
随着养猪业的发展,种猪交流日益频繁,各地都在引进种猪,即使是种猪场,也需要经常少量引种,以更新血源,改善种猪质量。
从外地引种需注意以下几点:
1、要严防疫病传入:引种之前,必须详细了解被引种地区的疫情,对一些危害大的传染病可先抽血检疫,确认健康才确定引种。
引种的运输车辆要严格消毒。
种猪引回后,至少要隔离饲养观察30天以上,经检疫肯定无病,并按本场的免疫程序免疫后才进场饲养。
2、考虑血缘关系:用于更新猪群血缘时,引种猪的头数不宜过多,个体间应避免有血缘关系,要有清楚的系谱记录。
个体生产性能记录应在同期平均数以上。
3、引种不宜太滥:商品猪场引进父母代种猪,应根据本场的生产需要和特点,确定引入品种和数量,选定引种的种猪场。
引种场应相对固定在l~2个场,避免到处引种。
尽管确认引种场无疫病发生,但各场常见病的细菌的菌群是有不同类型或亚型。
也就是说,每到一个场引种,都有可能引入一些自身场没有的常见病的细菌。
4、注意引种龄期:在种猪4月龄左右,体重50~70千克时引种为宜。
引种时种猪日龄太小、体重过轻,日后生长发育体型变化大,很难挑选准确,造成淘汰率高;体重过大,不利运输及增加经济负担。
养殖户引进种猪时有什么要注意的

养殖户引进种猪时有什么要注意的
引进种猪对于养猪户来说是大事情,所以需要千万小心要毕竟出
点问题种猪质量不好,母猪产仔的质量也就差了点最后出栏那就再差点,那么农场主养殖户引进种猪时有什么要注意的?
1、做好引种前的争取时间工作:引种前要制定详细的拟定引种计划,有选择地购进种猪。
引进种猪要选择正规、信誉漂亮的大型养猪场,并要掌握该养猪场繁殖的该种猪的选育标准。
最好不要到集市上
所和流动商贩处购猪。
2、选购种猪时注意事项:从猪场引进种猪,除了要向种猪销售区
县索要合格证具有兽医检疫部门出具的检疫合格证外,还应注意仰仗
种猪种猪的外形表现、发育特点以及亲缘关系的表现等。
养殖户技术引进种猪种粮时有什么要注意的?
3、注意种猪的运输:在种猪的运输奶牛中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应激,注意运输的头数、送水和通风换气,运送轿车种猪的车具要经过认真
消毒,并且车厢内要铺有垫料,运输途中每运输2小时要停车饲喂1次。
4、种猪进场后的项目管理:对新引进的种猪要进行及时、彻底的
消毒,并按猪的大小、公母需要进行分群饲养。
种猪进场后,要隔离
饲养30–45天,待确定无疫病后再以合群饲养,并及时做好预防接种
其他工作。
事前的准备工作,选购种猪的细节,运输问题还是进场后才种猪
的管理,这些就可以是需要养殖户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