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光学第5章习题答案讲解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含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1.关于光现象,下列关联错误的是()A.影子的形成——光的直线传播B.缥缈不定的海市蜃楼——光的反射C.“老花眼”戴“老花镜”——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D.朗朗夜空中的星光闪烁——光的折射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0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16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
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①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②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工作的③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8cm<f<15cm④透镜遮一半,光屏上的像变得不完整A.只有①和③B.只有②和④C.只有②和③D.只有①和④3.关于下列四幅图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是近视眼成像图,丁图是近视眼矫正后的成像图B.甲图是远视眼成像图,丙图是远视眼矫正后的成像图C.乙图是远视眼成像图,丙图是近视眼矫正后的成像图D.乙图是近视眼成像图,丁图是远视眼矫正后的成像图4.小科同学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在纸面上得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此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0cm。
若凸透镜远离纸面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则该凸透镜的焦距()A.一定小于10cm B.一定等于10cmC.一定大于10cm D.可能小于10cm,也可能大于10cm5.如图所示,手机扫描物品上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品上的二维码是光源B .要使屏幕上二维码的像变小,需将手机远离二维码C .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D .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6.如图所示,给凸透镜“戴”上远视眼镜,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远视眼镜,光屏上的像变模糊。
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某小组提出的做法如下:①将光屏远离透镜;②将光屏靠近透镜;③将蜡烛远离透镜;④将蜡烛靠近透镜,你认为可行的是( )A .①和④B .②和④C .①和③D .②和③7.关于生活中的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平面镜成像时,物体与平面镜的距离越远,所成的虚像越小B .凸透镜成实像时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成虚像时对光线有发散作用C .因为光的折射,我们观察到日出的时刻会比实际日出的时间早D .人站在河边看到自己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8.实验室里某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把物体放在距该凸透镜12cm 处,则物体通过该凸透镜成的像是( )A .正立、缩小的实像B .倒立、放大的实像C .正立、放大的虚像D .倒立、缩小的实像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 第一节 透镜 复习与检测(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第一节透镜复习与检测(含答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第一节透镜复习与检测复习知识点凸透镜和凹透镜1、透镜是利用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光学元件,由透明物质制成。
2、透镜的两个表面至少一个是球面的一部分。
3、透镜的光心与主光轴。
主光轴:透镜上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叫做主光轴。
光心(O):每个透镜上主光轴上都有一个特殊的点,凡是通过该点的光,其传播方向不改变,这个点叫做光心。
二、透镜对光的作用1、凸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凸透镜又叫做会聚透镜。
2、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焦点(F):平行于主轴的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一点。
焦距(f):焦点到光心的距离。
小结: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两侧的两个焦距相等。
小结:凸透镜的焦距越小,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越强。
小结:光路可逆。
小结(特殊光线):焦点处发出的一束光透过凸透镜后可以形成平行光。
小结:凸透镜对所有光都起会聚作用,但会聚后的光线不一定相交。
3、凹透镜对光的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凹透镜又叫做发散透镜。
4、凹透镜的焦点和焦距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主光轴上,它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叫虚焦点(F)。
小结: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
小结:光路可逆。
小结(特殊光线):延长线在焦点处的一束光透过凹透镜后可以形成平行光。
小结:凹透镜对所有光都起发散作用,但发散后的光线不一定都散开。
三、透镜的原理通过三棱镜的光线经三棱镜两次折射后向三棱镜底部偏折。
四、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1.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经凹透镜折射后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通过虚焦点。
3.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对着凹透镜异侧虚焦点入射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同步检测一、单选题1. 小明将水滴滴在透明玻璃纸上,透过水滴观察报纸上的字,发现字变大了,这个水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如图甲所示。
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5章 精讲精练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专题5.1 透镜知识点扫描:知识点一:凸透镜和凹透镜:1.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如:远视镜片、放大镜;2.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如:近视镜片,门上的猫眼。
知识点三:焦点和焦距1.主光轴: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2.光心:主光轴上特殊的点,通过这个点光的传播方向不变,通常位于透镜的几何中心;用“O”表示。
3.焦点: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焦点;4.焦距: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
焦距用“f”表示。
注意:凸透镜和凹透镜都各有两个焦点,凸透镜的焦点是实焦点,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
5.三条特殊光线(1)凸透镜(如图):1)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折射光线过焦点。
3)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
此外,过两倍焦距处的光线折射光线过两倍焦距处。
(2)凹透镜(如图):1)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
3)入射光线的延长线过焦点,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
重点难点解读:一、本节重点就是知道几个基本概念1.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如:远视镜片、放大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如:近视镜片,门上的猫眼。
2.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3.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透镜的主光轴。
4.主光轴上有一个特殊的点,通过这个点光的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叫透镜的光心,通常位于透镜的几何中心;用“O”表示。
5.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焦点。
6.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叫焦距。
焦距用“f”表示。
注意:凸透镜和凹透镜都各有两个焦点,凸透镜的焦点是实焦点,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
二、重点会作光路图以三条特殊光线为解题突破口,记住:1.对于凸透镜(1)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光线过焦点。
(3)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
物理光学第5讲习题答案

快 x
起偏器
测定
y 快
检偏器
25.一块厚度为0.05mm的方解石波片放在两个正交的线偏振器中间,波片的光轴方 向与两线偏振器透光轴的夹角为 ,问在可见光范围内哪些波长的光不能透过这 一系统?
【解】
【解】
21.为测定波片的相位延迟角 ,采用教材图15-85所示的实验装置:使一束自然 光相继通过起偏器、待测波片、 片和检偏器。当起偏器的透光轴和 的快 轴沿x轴,待测波片的快轴与x轴成 角时,从 片透出的是线偏振光,用检偏 器确定它的振动方向便可得到待测玻片的相位延迟角。试用琼斯计算法说明这一 原理。
【Hale Waihona Puke 】19. 导出长短轴之比为2:1、且长轴沿x轴的左旋和右旋椭圆偏振光的琼斯矢量,并 计算这两个偏振光叠加的结果。
【解】
18.为了决定一束圆偏振光的旋转方向,可将 片置于检偏器之前,再将后者转 至消光位置。此时 片快轴的方位是这样的:需将它沿着逆时针方向转 才能 与检偏器的透光轴重合。问:该圆偏振光是右旋还是左旋?
【证】
15.一束线偏振的钠黄光(
)垂直通过一块厚度为
的石英晶
片。晶片折射率为
。光轴沿x方向(见教材图15-84),试对于
以下三种情况,决定出射光的偏振态。
1 入射线偏振光的振动方向与x轴成 角;
2 入射线偏振光的振动方向与x轴成 角;
3 入射线偏振光的振动方向与x轴成 角。
【解】
17.通过检偏器观察一束椭圆偏振光,其强度随着检偏器的旋转而改变。当检偏 器在某一位置时,强度为极小,此时在检偏器前插入一块 片,转动 片使 它的快轴平行于检偏器的透光轴,再把检偏器沿顺时针方向转过 就完全消光。 试问: 1 该椭圆偏振光是右旋还是左旋? 2 椭圆的长短轴之比?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若将光屏放在距此透镜20cm处,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这个像是()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2.小雨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两种情景。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图中成的是实像;乙图中成的是虚像B.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照相机C.甲图中书本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乙图中书本在凸透镜1倍焦距以内D.甲图中像与物体在同一侧;乙图中像与物体不在同一侧3.关于凸透镜、凹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显微镜的物镜是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B.望远镜的目镜是凹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C.近视的同学需要佩戴凹透镜,利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的特点D.角膜和晶状体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成在视网膜上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4.新冠疫期间,不少学生用手机上网课,长时间盯着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患上近视跟。
图中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A.①和③B.①和④C.②和③D.②和④5.下列事例中属于虚像的是()A.小树在地面上的影子B.水中“倒影”C.小孔成像D.幻灯机成的像6.在①眼睛在视网膜上成像;②国家大剧院的倒影;③用放大镜观察邮票;④照相机成像;⑤投影仪成像中,正确归纳的是()A.一定成放大像的是①③⑤B.成正立像的是①②③C.成实像的是①④⑤D.属于反射成像的是②③④7.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对其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解释不合理的是()甲:加水后,硬币“再现”乙:人民币“防伪”丙:放大镜把字“放大”丁:近视眼成因A.甲图中,硬币在“再现”是光从空气中进到水中时光发生了反射B .乙图中,防伪技术利用了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C .丙图中,放大镜把字“放大”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作用相同D .丁图中,近视眼形成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需要用凹透镜矫正8.下列生活中的光学元件原理解释正确的是( )A .放大镜是凸透镜B .近视镜是凸透镜C .投影仪镜头是凹透镜D .远视镜是凹透镜9.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v 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 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B .当5cm u =时,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C .当cm 25u =时,成放大的像D .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5cm 处移动到20cm 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10.小何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调节到如图所示的位置,光屏中心正好出现清晰的像(未画出)。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哪种镜头的成像原理与投影仪镜头成像原理相同()A.显微镜物镜B.显微镜目镜C.望远镜物镜D.望远镜目镜2.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若将光屏放在距此透镜20cm处,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这个像是()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3.下列图中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错误的是()A.甲图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实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乙图中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凹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C.丙图中白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多种色光D.丁图中漫反射的光线遵循光的反射定律4.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
图中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后的原理图正确的是()A.甲和丙B.甲和丁C.乙和丙D.乙和丁5.在模拟“老花眼”的实验中,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较近的位置,如图所示,给凸透镜“戴”上老花镜,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老花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光屏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该将蜡烛()A.远离透镜B.靠近透镜C.靠近透镜和远离透镜都可以D.保持在原来的位置6.下列四组连线,不完全正确的是()A.冬天玻璃上出现窗花——凝华夏天湿衣服晒干——汽化B.闻其声知其人——音色不同风吹树叶哗哗响——振动发声C.近视镜——凹透镜照相机镜头——凸透镜D .利用海水制淡水——液体蒸发 卫生丸(樟脑丸)不见了——汽化7.如图是其中一辆共享单车的二维码,使用者用手机摄像头扫描车牌上的二维码并识别其中的内容,获取验证后自动开锁即可使用。
关于单车的使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车牌上的二维码是光源B .二维码经扫描后在手机上成虚像C .手机上的摄像头镜片是凹透镜D .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8.关于凸透镜、凹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显微镜的物镜是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B .望远镜的目镜是凹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C .近视的同学需要佩戴凹透镜,利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的特点D .角膜和晶状体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成在视网膜上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9.关于生活中的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平面镜成像时,物体与平面镜的距离越远,所成的虚像越小B .凸透镜成实像时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成虚像时对光线有发散作用C .因为光的折射,我们观察到日出的时刻会比实际日出的时间早D .人站在河边看到自己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
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带参考答案和解析

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带参考答案和解析选择题下列光学器件中,没有用到凸透镜的是( )A. B. C. D.【答案】C【解析】A. 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工作的,故A不符合题意;B. 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工作的,故B 不符合题意;C梳妆镜即平面镜是利用光的反射的原理,与凸透镜无关,故C符合题意;D. 放大镜实质就是一个凸透镜,即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选择题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
其中凸透镜是A. aB. b.dC. cD.a.b.c.d【答案】C【解析】本题涉及的是透镜对光的作用,考查学生对会聚和发散的理解。
凸透镜和凹透镜都光路的改变都是遵循光的折射原理。
凸透镜是中心厚边缘薄,光路径透镜两次折射都是向靠近光轴方向(中心的方向)偏折,所以它有会聚作用。
凹透镜是中心薄边缘厚,光路径透镜两次折射都是向远离光轴方向(中心的方向)偏折,所以它有发散作用。
从a、b、c、d四个图可以看出对光有会聚作用的只有c。
选择题下列关于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凸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凹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B. 凸透镜的焦距越小,对光的会聚作用越强C. 任何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都能会聚于一点D. 凹透镜只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具有发散作用【答案】B【解析】A、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故A 错误;B、凸透镜的焦距越小,说明其对光的会聚作用越强,故B正确;C、发散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可能成平行光线,故C错误;D、凹透镜可使任何光线发散,而不是只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具有发散作用,故D错误。
故选B。
选择题像的成因有三个:光的直线传播成像、反射成像和折射成像,所成的像有实像和虚像两种。
关于下面所列的成像实例:①针孔照相机内所成的像;②在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③放大镜中看到的物体的像;④幻灯机屏幕上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属于实像的是①④B. 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C. 属于折射成像的是①③D. 属于反射成像的是①②⑤【答案】A【解析】①针孔照相机属于小孔成像原理,因此成的是实像,它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形成的;②从潜望镜中观察景物,观察到的是虚像,利用的是平面镜成像原理,属于光的反射现象;③用放大镜看物体,利用的是光的折射现象中成虚像的情况;④看幻灯机屏幕上的像,是光的折射现象,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是正立缩小的虚像。
光学教程答案(第五章)

1. 试确定下面两列光波E 1=A 0[e x cos (wt-kz )+e y cos (wt-kz-π/2)] E 2=A 0[e x sin (wt-kz )+e y sin (wt-kz-π/2)] 的偏振态。
解 :E 1 =A 0[e x cos(wt-kz)+e y cos(wt-kz-π/2)]=A 0[e x cos(wt-kz)+e y sin(wt-kz)] 为左旋圆偏振光E 2 =A 0[e x sin(wt-kz)+e y sin(wt-kz-π/2)]=A 0[e x sin(wt-kz)+e y cos(wt-kz)] 为右旋圆偏振光2. 为了比较两个被自然光照射的表面的亮度,对其中一个表面直接进行观察,另一个表面通过两块偏振片来观察。
两偏振片透振方向的夹角为60°。
若观察到两表面的亮度相同,则两表面的亮度比是多少?已知光通过每一块偏振片后损失入射光能量的10%。
解∶∵亮度比 = 光强比设直接观察的光的光强为I 0,入射到偏振片上的光强为I ,则通过偏振片系统的光强为I':I'=(1/2)I (1-10%)cos 2600∙(1-10%) 因此:∴ I 0/ I = 0.5×(1-10%)cos 2600∙(1-10%) = 10.125%.3. 两个尼科耳N 1和N 2的夹角为60°,在他们之间放置另一个尼科耳N 3,让平行的自然光通过这个系统。
假设各尼科耳对非常光均无吸收,试问N 3和N 1 的偏振方向的夹角为何值时,通过系统的光强最大?设入射光强为I 0,求此时所能通过的最大光强。
解:201I I()()()()有最大值时,亦可得令注:此时透过的最大光强为,须使欲使I I d d d dI I I II I I II I II I 20cos cos 2329434323060cos 30cos 2302602cos cos 2cos cos 2cos 2222max22232213θααθαααθααθααθαα==⎥⎦⎤⎢⎣⎡-==⋅⋅=-=====∴-=-===4. 在两个理想的偏振片之间有一个偏振片以匀角速度ω绕光的传播方向旋转(见题5.4图),若入射的自然光强为I 0,试证明透射光强为I =16πI 0(1-cos4ωt ).解: I = 12I 0 cos 2ωt cos 2(2π-ωt ) = 12 I 0cos 2ωtsin 2 ωt = 18 I 0 1-cos4t2ω= I 0(1-cos4ωt ) `题5. 线偏振光入射到折射率为1.732的玻璃片上,入射角是60°,入射光的电失量与入射面成30°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sin(1 2 ) Rs sin(1 2 )
式中1 30,而
1 2 sin 1 sin 30 1.54 sin 0.77 50 21
故
sin(30 50 21) 0.3477 Rs 0.9858 0.1244 sin(30 50 21 )
sin 1 BD c ne sin 2e R ve
式中R是e波面的圆截线的半径。由于 c / ve 是一常数, 所以在本题的的特殊情况下,光线遵守普通的折射定 律,它的折射方向可按上式计算。
当1 60 时,e光的折射角2e由下式求出:
sin60 1.470 sin 2e
根据折射定律:
n1 sin 1 n(e )sin e
n(e ) sin 1 ( n1 1) sin e
而 n(e )
no ne
2 2 no sin 2 e ne sin 2 o
tge
ne sin 1
2 no ne sin 2 1
2 no no sin 1 tg e 2 tg e ne ne ne2 sin 2 1
于是反射光的偏振度
0.1244 I 0 0.004 I 0 94% 0.1244 I 0 0.004 I 0
P
(2) 空气—玻璃界面的布儒斯特角为
B tg 1n tg 1
1 33 1.54
(3) 当B 33 时,
sin(33 57 ) Rs 0.165 sin(33 57 )
【解】
(1) o光遵守折射定律,因此它将不偏折地通过晶片。此外, 由惠更斯作图法,可见e光波法线的方向与o光相同,故
90 60 30
因此
2 2 n0 1 (1.658) tg 2 tg tg tg 30 2 (1.486) ne 35 42 1
n( )
于是
n0 ne c 2 2 vN ne cos2 n0 sin 2
1.658 1.486 (1.486)2 cos 2 30 (1.658) 2 sin 2 30
n(30 )
1.6095
因此o光与e光通过晶片后的位相差
2 Biblioteka 2(n0 ne )d 2
2
因此反射波中s波的强度为
I s( R) 0.1244I0
而p波的反射率
tg (1 2 ) 0.3708 Rp 0.004 tg ( ) 5.8787 1 2
2 2
因此反射波中p波的强度
( R) Ip 0.004I0
15.一束线偏振的钠黄光( 589.3nm )垂直通过一块厚度为 1.618 102 mm 的石英 no 1.54424, ne 155335 晶片。晶片折射率为 。光轴沿x方向(见教材图15-84),试对 于以下三种情况,决定出射光的偏振态。 (1)入射线偏振光的振动方向与x轴成45 角; (2)入射线偏振光的振动方向与x轴成45 角; (3)入射线偏振光的振动方向与x轴成30 角。 【解】
8.如教材图15-79所示,一块单轴晶片的光轴垂直于表面,晶片的两个主折射率 分别为 n0 和 ne 。证明: 当平面波以 1 角入射到晶片时,晶体中非常光线的折射角 e ,可由下式给出:
tan e
【证】
n0 sin 1 ne ne2 sin 2 1
首先有, k1 sin 1 ke sin e
得到
sin60 2 e sin 36 6 1.470
1
而o光的折射角
2o
sin60 sin 34 56 1.512
1
因此o光与e光的夹角
2e 2o 366 3456 110
由此得到o光与e光的夹角
d=0.013
60
3542 30 542
(2) 由于o光与e光都在图面内(如图所示),所以图面是o光与e光 的共同主平面。o光的振动方向垂直于图面,以黑点表示。e光的振 动方向在图面内,以线条表示。
(3) e光使法线沿 方向传播时的(法线)折射率,可表示为
2 (1.658 1.6095) 0.013mm 6 632.8 10 mm
7.一束汞绿光在 60 角下入射到KDP晶体表面,晶体的 n0 1.512, ne 1.470 ,若光轴 与晶体表面平行且垂直于入射面,试求晶体中o光与e光的夹角。 【解】
本题所设情况如图所示。这时,e波波面与图面(入射面)的截线 跟o波波面的截线类似,都是圆形。从图中容易看出,对于任意的 入射角1,它的正弦与e光折射角 2e的正弦之比都为
2
Ts 1 Rs 0.835
而 Rp 0, Tp 1 Rp 1
以布儒斯特角入射时,透射光的偏振度 P
1 0.835 =9% 1+0.835
6.方解石晶片的厚度d=0.013mm,晶片的光轴与表面成60 角,当波长 632.8nm 的氦 氖激光垂直入射镜片时(见教材图15-78),求: (1)晶片内o、e光线的夹角; (2)o光和e光的振动方向; (3)o、e光通过晶片后的相位差。
物理光学习题解答 第五章
1.一束自然光在30度角下入射到玻璃—空气界面,玻璃的折射率为n=1.54,试计算: (1)反射光的偏振度; (2)玻璃—空气界面的布儒斯特角; (3)以布儒斯特角入射时透射光的偏振度。 【解】
(1) 入射自然光可分解为振动方向相互垂直的s波和p波, 它们的强度相等,设以I 0表示。据菲涅尔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