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颅脑损伤诊断与治疗的现状及进展_1ppt课件
合集下载
颅脑损伤护理学PPT课件

注意事项
在评估过程中,要保持冷静、 细致、耐心,避免漏诊和误诊
。
评估结果与记录
记录评估结果
将每次评估的结果详细 记录在护理记录中。
分析评估结果
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 判断患者的病情状况和
预后。
制定护理计划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 性化的护理计划,并组
织实施。
反馈评估结果
将评估结果及时反馈给 医生和其他医护人员, 以便协同治疗和护理。
心理护理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支持, 缓解其焦虑、恐惧等情绪,增
强其康复信心。
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肺部感染
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翻身拍背,鼓 励患者咳嗽排痰,必要时给予雾化吸 入治疗。
应激性溃疡
观察患者有无消化道出血症状,如出 现呕血、黑便等,应及时报告医生并 协助处理。
电解质紊乱
定期监测电解质水平,保持水、电解 质平衡,根据需要补充电解质。
降低并发症风险
心理护理有助于缓解患者 的紧张和恐惧,降低因不 良情绪引起的并发症风险。
心理护理的方法与技巧
建立信任关系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倾听患者的心 声,尊重患者的感受。
情绪调节技巧
教授患者情绪调节技巧,如深呼吸、放松训 练等,以缓解焦虑和压力。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调整负面思维模 式,纠正不合理的信念。
05
颅脑损伤的康复护理
康复护理的目标与原则
目标
帮助颅脑损伤患者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重返社会。
原则
以患者为中心,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心理和社会状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注重康复过程中的心理支持和家庭参与。
康复护理的方法与手段
颅脑损伤讲课PPT课件

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等方法,收集颅脑损伤患者的数据,进行统 计分析。
研究内容:分析颅脑损伤的病因、危险因素、发病机制等,探讨颅脑损伤与其他疾病的关系,提 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案。
研究意义:通过流行病学研究,提高对颅脑损伤的认识,加强预防和控制工作,降低颅脑损伤的 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手术时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 慢性期
术后护理:观察病情、预防并发 症、康复训练
颅脑损伤的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的重要性:颅脑损伤可 能导致长期残疾,康复治疗对恢 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康复治疗的方法:物理疗法、作 业疗法、言语疗法、心理治疗等。
康复治疗的目标:改善功能、提 高生活质量、促进脑功能重组。
颅脑损伤的病理生理研究
研究方向:颅脑 损伤后继发性病 理生理改变
研究重点:颅脑 损伤后脑水肿、 颅内高压、脑血 流动力学改变等
研究目标:深入 了解颅脑损伤后 病理生理机制, 为临床治疗提供 理论支持
研究意义:提高 颅脑损伤患者的 治疗效果和预后, 降低致残率和死 亡率
颅脑损伤的治疗方法研究
药物治疗:探索新 的药物或优化现有 药物,以减轻颅脑 损伤的炎症反应和 神经损伤。
中度颅脑损伤:伤情稍重,意识障碍持续时间较长,可能有轻微的神经功能障碍,如偏瘫、失语 等。
重度颅脑损伤:伤情严重,意识障碍持续时间长,可能有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如昏迷、瘫痪等, 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特重度颅脑损伤:伤情极为严重,患者呈深度昏迷状态,生命体征不稳定,死亡率极高。
颅脑损伤的常见原因
颅脑损伤的急救措施
控制出血:对伤口进行止血 处理,防止失血过多。
降低颅内压:对于颅内压增 高的患者,可采用抬高头部、
研究内容:分析颅脑损伤的病因、危险因素、发病机制等,探讨颅脑损伤与其他疾病的关系,提 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案。
研究意义:通过流行病学研究,提高对颅脑损伤的认识,加强预防和控制工作,降低颅脑损伤的 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手术时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 慢性期
术后护理:观察病情、预防并发 症、康复训练
颅脑损伤的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的重要性:颅脑损伤可 能导致长期残疾,康复治疗对恢 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康复治疗的方法:物理疗法、作 业疗法、言语疗法、心理治疗等。
康复治疗的目标:改善功能、提 高生活质量、促进脑功能重组。
颅脑损伤的病理生理研究
研究方向:颅脑 损伤后继发性病 理生理改变
研究重点:颅脑 损伤后脑水肿、 颅内高压、脑血 流动力学改变等
研究目标:深入 了解颅脑损伤后 病理生理机制, 为临床治疗提供 理论支持
研究意义:提高 颅脑损伤患者的 治疗效果和预后, 降低致残率和死 亡率
颅脑损伤的治疗方法研究
药物治疗:探索新 的药物或优化现有 药物,以减轻颅脑 损伤的炎症反应和 神经损伤。
中度颅脑损伤:伤情稍重,意识障碍持续时间较长,可能有轻微的神经功能障碍,如偏瘫、失语 等。
重度颅脑损伤:伤情严重,意识障碍持续时间长,可能有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如昏迷、瘫痪等, 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特重度颅脑损伤:伤情极为严重,患者呈深度昏迷状态,生命体征不稳定,死亡率极高。
颅脑损伤的常见原因
颅脑损伤的急救措施
控制出血:对伤口进行止血 处理,防止失血过多。
降低颅内压:对于颅内压增 高的患者,可采用抬高头部、
重型颅脑损伤护理PPT课件

康复护理措施
早期康复训练
01
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尽早开始康复训练,包括 肢体功能训练、语言康复、认知训练等。
物理治疗
02
利用物理因子如电刺激、温热疗法等促进神经 功能恢复。
作业治疗
03
通过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
心理护理
04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心理疏导和支持, 帮助患者克服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增高或脑疝等危险。
肢体活动
检查患者的肢体活动情况,以判 断是否有偏瘫、截瘫等神经系统
损伤。
患者状况评估
颅脑损伤程度
根据患者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评估患者的病 情和预后。
并发症情况
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肺部感染、电解质紊乱等并 发症,并评估其对护理的影响。
营养状况
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以便为患者提供合适的 营养支持。
染。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颅内压增高
严密监测颅内压变化,及时给予脱水 治疗,预防脑疝形成。
应激性溃疡
定期检查下肢周径、血流变等指标, 给予抗凝治疗。
肺部感染
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翻身拍背,鼓 励患者咳嗽排痰。
深静脉血栓形成
给予保护胃粘膜、制酸止血等药物治 疗,预防消化道出血。
04
重型颅脑损伤的康复护理
护理研究的热点问题
01
02
03
康复护理
研究如何通过康复护理手 段促进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的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提 高。
心理护理
探讨如何有效应对重型颅 脑损伤患者的心理问题, 如焦虑、抑郁等。
并发症预防与护理
研究如何预防和处理重型 颅脑损伤患者常见的并发 症,如肺部感染、褥疮等。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颅脑损伤-PPT课件

挥鞭样损伤(Whiplash injury)
头部运动落后于躯 干所致的脑损伤
胸部挤压伤
胸部挤压伤:又称创 伤性窒息,胸内压 ↑→静脉压↑→脑损伤
(二)分类:
国际上通用的是GCS分类法
• ⑴轻型:13~15分,昏迷<20分钟
• ⑵中型:9~12分,昏迷20分~6h
• ⑶重型:3~8分,昏迷>6h
• ⑴头位、体位:头部抬高15、翻身。
• ⑵呼吸道通畅:吸痰、气管切开、呼吸机
• ⑶营养支持:IV给予脂肪乳、氨基酸;鼻饲肠 内营养,水、电解质平衡。
• ⑷躁动和癫痫的处理:躁动应查明原因、警惕 脑疝前兆;治疗癫痫持续状态。
• ⑸高热的处理:冬眠低温
• ⑹脑保护、促醒和功能恢复治疗:巴比妥类药物;神 经节苷脂、胞二磷胆碱、乙酰谷酰胺、能量合剂等; 高压氧治疗。
• 多由锐器或钝器所致,头皮血运丰富,出血多 →休克
• 处理: • 清创缝合、止血。 • 1.清创时 注意检查有无骨折或碎骨片,如发
现有CSF或脑组织外溢应按开放性颅脑损伤处 理,硬脑膜修补。 • 2.清创缝合时限可放宽至24小时。 • 预防感染,应用抗生素。
三、头皮撕脱伤 scalp avulsion
• 3、防止脑水肿或脑肿胀
• 4、手术治疗
• 指征:①继发性脑水肿严重,脱水无效。
•
②颅内血肿清除后,脑压持续增高。
•
③脑挫裂伤灶或血肿清除后,病情加重脑疝者
• 手术方法:挫裂伤灶清除、额极或颞极切除、颞肌下 减压或去出骨瓣减压。
三、弥散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
• 定义:是头部遭受加速性旋转外力作用时,因剪 应力而造成的以脑内神经轴索肿胀断裂为主要 特征的损伤。占中型脑损伤的28%~50%。预后 差。
重型颅脑损伤课件PPT课件

• 2.瞳孔:瞳孔是反映重型颅脑
损伤病情变化的窗户。一侧瞳孔 进行散大, 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 且伴有呼吸深大。脉搏慢而有力, 血压升高, 提示可能发生脑疝, 应 快速静脉滴注20%甘露醇250ml; 原发性动眼神经损伤可出现双侧 瞳孔不等大、等圆。但病人生命 体征平稳, 无意识障碍[2], 应加以 区分, 不能混淆。
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重度颅脑损伤的患者昏迷时间长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治疗困难护理复杂死亡率高除应及时诊断和抢救治疗外还应精心合理的加强临床护理这不仅是抢救患者生命的关键也是对巩固手术治疗效果和促进病人康复减少致残率的重要环节
重型颅脑损伤 及护理
ICU:何 德 伟
.
1
定义:
• 各种原因(交通,工矿,坠 落,跌倒及器物)对头部的 损伤,包括头皮损伤,颅骨 骨折,脑损伤。
• 肺血管对于儿茶酚胺反应较敏感,发生血管痉挛。同时周围血管 收缩,肺血流量增加。在上述两方面因素作用下,发生急性肺水 肿。
• (四)应激性溃疡 :在重型颅脑损伤后发生率很高,其发病
原因与脑损伤后下丘脑释放过多的儿茶酚胺和交感神经兴奋有关, 在上述因素的作用下,胃十二指肠粘膜血管强烈收缩,抗酸能力 减弱,粘膜缺血坏死,病理检查见到类似浅表性胃炎表现。临床 上表现为呕吐咖啡色胃内容物,如出血较迅猛,也可呕吐鲜血, 同时伴有失血性休克。
.
9
颅内压(ICP)是指颅腔内容物对颅腔壁所
产生的压力。
• 成人正常颅内压为0.7~2.0kpa(70~200mmH2O)
• 儿童正常颅内压为0.5~1.0kpa(50~100mmH2O)
• 我科常见颅内压增高的原因有:(1)脑组织损伤. 炎症.缺血缺氧.中毒等导致脑水肿。(2)高碳酸 血症时,PaCO2增高,脑血管扩张,脑血流量增 多。(3)脑积水。
重型颅脑损伤课件-PPT

• 3.保持脑室引流管通畅,严密观察并准确记录引流液量、颜色及性质,引流 瓶应放置高于侧脑室15~20cm水平,以维持正常颅内压。
• 4. 密切观察颅内压的数据变化,定时校正零点,及时准确记录各项数据。当 患者体位改变或抬高床头的角度有变化时,应随时调节记录仪与传感器的零 点。
• 5. 保持监护系统引流装置的密闭性,避免漏液并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各管路接头要用无菌纱布包裹,患者头下铺垫无菌巾,保持清洁。
典型病例3
• 中年男性,坠落伤,入院时意识清,脑脊液鼻漏,GCS评 分13分,头颅CT显示双额叶脑挫裂伤,颅底骨折。
• 入院后急诊行颅内压监护装置置入术,颅内压监护结果显 示:
30
25
20
15
10
5
脱水药物时间点
0
1小时 2小时 4小时 6小时 8小时 12小时
患者8小时后颅内压明显升高,烦躁 不安,脱水药物效果差,复查CT显示 颅内血肿增加,及时开颅手术,患者 术后恢复良好。
(灌注压CPP=平均动脉压-颅内压) 有创颅内压监护的护理要点
但可靠性不如脑室内监测,且设备重复使用后监测质量会下降。
(3) 如有脑脊液(cerebrospinal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 中国神经创伤专家委员会
术后中线仍偏移,骨窗要不要扩大?
fluid,CSF)引流
重型颅脑损伤中,经常困扰神经外科大夫的几个问题:
什么时候开?
怎么开?
病情变化时要不要再 开?
• 其实在想这几个问题之前,我们更应该考虑一个 问题:为什么要开?或者说,开刀要解决什么问 题?
• ——挽救病人生命? • ——减少病人残疾? • ——降低救治风险?
• 按经典神经外科的诊疗标准,判断是否手术及术式的选择 主要参考以下指标:
• 4. 密切观察颅内压的数据变化,定时校正零点,及时准确记录各项数据。当 患者体位改变或抬高床头的角度有变化时,应随时调节记录仪与传感器的零 点。
• 5. 保持监护系统引流装置的密闭性,避免漏液并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各管路接头要用无菌纱布包裹,患者头下铺垫无菌巾,保持清洁。
典型病例3
• 中年男性,坠落伤,入院时意识清,脑脊液鼻漏,GCS评 分13分,头颅CT显示双额叶脑挫裂伤,颅底骨折。
• 入院后急诊行颅内压监护装置置入术,颅内压监护结果显 示:
30
25
20
15
10
5
脱水药物时间点
0
1小时 2小时 4小时 6小时 8小时 12小时
患者8小时后颅内压明显升高,烦躁 不安,脱水药物效果差,复查CT显示 颅内血肿增加,及时开颅手术,患者 术后恢复良好。
(灌注压CPP=平均动脉压-颅内压) 有创颅内压监护的护理要点
但可靠性不如脑室内监测,且设备重复使用后监测质量会下降。
(3) 如有脑脊液(cerebrospinal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 中国神经创伤专家委员会
术后中线仍偏移,骨窗要不要扩大?
fluid,CSF)引流
重型颅脑损伤中,经常困扰神经外科大夫的几个问题:
什么时候开?
怎么开?
病情变化时要不要再 开?
• 其实在想这几个问题之前,我们更应该考虑一个 问题:为什么要开?或者说,开刀要解决什么问 题?
• ——挽救病人生命? • ——减少病人残疾? • ——降低救治风险?
• 按经典神经外科的诊疗标准,判断是否手术及术式的选择 主要参考以下指标:
重症颅脑损伤ppt课件

54
四、诊断
昏迷:长时间。 瞳孔:时大时小。 体征:NS广泛受损。 cerebral contusion and laceration
57
一、定义
头受外力作用,脑组织受损,昏迷 在半小时以上,神经系统受损,生命 体征改变,SAH。
58
二、病理:
挫伤: 脑伤较轻,皮层出血、坏死 , 血管损伤→SAH,脑水肿3-7
天 达高峰。受伤脑组织萎缩形成 癍痕, 成为癫痫灶。 裂伤: 脑伤程度更重,脑有裂口向深 层延伸。
59
三、临床表现
1.意识障碍:昏迷>30’,数日、数周 。 2.RICP:可轻 ,可重 。 3.NS检查:有阳性体征,瘫痪,失语等。 4.生命体征:常有脉博缓慢 。 5.LP:血性 CSF。 6.CT:片、点状出血。
41
三、损伤机理
1.接触力:着力部位的直接作用力所致的 损伤。颅骨内陷、回弹。
2.惯性力: 脑受伤后继续受惯性运动产生 的脑与周围组织摩擦产生的损伤。
42
3.冲击伤: 加速性损伤, 接触力造成着 力点附近的脑损伤。损伤局 限、轻。 4.对冲伤: 减速性损伤, 惯性力造成对 侧的脑损伤。常见枕部着地 造成额、颞部脑损伤, 脑伤 较重。
82
83
84
85
86
87
硬膜下血肿
subdural hematoma
硬膜下血肿占颅脑损伤的5-6% , 颅内血肿的50-60% 。 多 发: 30% , 双 侧: 20% , 急 性: 70% , 亚急性: 5%, 慢 性: 25% 。
88
急性硬膜下血肿
acute subdural hematoma
CT: (-)。
50
弥漫性轴索损伤
重型颅脑损伤-PPT课件

环血量、血压、通气和通氧,不主张 采用干扰这一目标的其他措施,如不 适当的过度换气。
三、颅内压监测指征
ICP监护的优点包括: ①有助于鉴别脑干损伤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 并协助早期判断颅内有无继发性出血; ②利于为决策其他综合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③可作为判断病情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④植入脑室的导管尚可引流脑脊液以降低颅 内压; ⑤是脑灌注压监测的基础。
十四、亚低温技术的临床应用
• 试验研究,国内江基尧教授对实验性颅脑损伤动物 • • •
实施亚低温治疗,其死亡率为9%,而正常脑温下, 动物死亡率为37.5%。 美国Mayion对重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实施亚低温 (39℃),取得明显疗效。 Clifon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六小时内实施亚低温 并维持48小时,三个月后亚低温治疗后恢复良好率 为52.2%,正常温度恢复良好率仅为36.4%。 国内内江基尧教授对4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亚 低温治疗,其死亡率仅为27.3%,常温对照组为 41.3%。
四、急性颅脑损伤的手术指征
• 2.急性硬膜下血肿手术指征:(1)不管病人
GCS评分,成人急性硬膜下血肿厚度>10mm 或中线移位>5mm的病人,须立刻采取手术 清除血肿。(2)有条件的单位,所有GCS评 分<9分的病人都应行颅内压监测。(3)对 于厚度<10mm,中线移位<5mm,GCS评分 >9分的急性硬膜下血肿病人,如果出现伤后 进行性意识障碍,受伤到医院就诊时,GCS 评分下降>2分,应立刻采取手术治疗。
• • • •
十、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糖皮质激素的作用
• 1.大部分现有资料表明糖皮质激素不能降
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ICP,也不能改善其 预后。 • 2.建议
三、颅内压监测指征
ICP监护的优点包括: ①有助于鉴别脑干损伤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 并协助早期判断颅内有无继发性出血; ②利于为决策其他综合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③可作为判断病情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④植入脑室的导管尚可引流脑脊液以降低颅 内压; ⑤是脑灌注压监测的基础。
十四、亚低温技术的临床应用
• 试验研究,国内江基尧教授对实验性颅脑损伤动物 • • •
实施亚低温治疗,其死亡率为9%,而正常脑温下, 动物死亡率为37.5%。 美国Mayion对重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实施亚低温 (39℃),取得明显疗效。 Clifon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六小时内实施亚低温 并维持48小时,三个月后亚低温治疗后恢复良好率 为52.2%,正常温度恢复良好率仅为36.4%。 国内内江基尧教授对4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亚 低温治疗,其死亡率仅为27.3%,常温对照组为 41.3%。
四、急性颅脑损伤的手术指征
• 2.急性硬膜下血肿手术指征:(1)不管病人
GCS评分,成人急性硬膜下血肿厚度>10mm 或中线移位>5mm的病人,须立刻采取手术 清除血肿。(2)有条件的单位,所有GCS评 分<9分的病人都应行颅内压监测。(3)对 于厚度<10mm,中线移位<5mm,GCS评分 >9分的急性硬膜下血肿病人,如果出现伤后 进行性意识障碍,受伤到医院就诊时,GCS 评分下降>2分,应立刻采取手术治疗。
• • • •
十、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糖皮质激素的作用
• 1.大部分现有资料表明糖皮质激素不能降
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ICP,也不能改善其 预后。 • 2.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