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做高分子复合材料比较好的课题组

合集下载

高分子材料在汽车上的应用

高分子材料在汽车上的应用

高分子材料在汽车上的应用作者:王振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9年第10期[摘要]汽车行业在时代的变化中不断实现对质量、安全、性能、环保等方面的追求,充分利用并且研发新的高分子材料,以实现行业追求。

目前我国汽车企业的发展已经逐渐展现出了自己的特色与创新,在技术的研发上、材料的选择上以及对环保的要求上都有着一定的潜力,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将会拥有良好的前景和广阔的市场。

[关键词]高分子材料;汽车;应用中图分类号:TP2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0-0242-01引言当前汽车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要求在车体结构、车身重量、防止腐蚀、做好隔音减振、节约能源等方面实现突破性进展,要求生产工艺实现自动化、行驶达到高速化。

因此在生产汽车过程中大量应用重量轻、韧性好、不易腐蚀、良好隔音隔热的高分子材料,不但可以在汽车行驶中节约大量的燃料而且也可以提高汽车综合性能。

所以当前高分子材料已普遍应用于汽车生产当中。

1高分子复合材料概念及特点高分子复合材料是指高分子材料和其他不同组成、不同形状、不同性质的物质复合粘结而成的多相固体材料,且拥有界面的材料。

高分子复合材料最大优点是博各种材料之长,如高强度、质轻、耐温、耐腐蚀、绝热、绝缘等性质。

因此,可以根据需要,将高分子材料和其他具有特殊性质的材料进行复合加工,从而制得满足实际需求的复合材料。

高分子复合材料在汽车领域的应用意义:中国不仅是人口大国,而且是汽车大国。

从2009-2016年,我国的汽车保有量一直保持递增的状态。

但是,这也引起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随着每辆车的废气排放,二氧化碳引起的气候变暖等问题将越来越严重。

据研究,一辆轿车每减少质量100kg,每百公里燃油消耗就平均减少0.5L,二氧化碳排放就会随之减少500g。

因此,这就要求将更轻、更强的材料应用于汽车上,而由上述可知,高分子复合材料能够很好地满足这一条件,所以说,高分子复合材料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国内外高分子材料发展概况与趋势

国内外高分子材料发展概况与趋势

• 电子信息: 印刷电路板(PCB,覆铜板);
光敏树脂;
按键(导电硅橡胶)
复印机、打印机
(导电胶辊及墨水)
.
光盘;
• 生物技术: 人工脏器(人工肾,人工心脏瓣膜、人工
关节、人造眼角膜,等等);
医用导管与介入疗法;
高分子药物:长效、缓释、靶向;
目前高分子材料在医学上的应用有90
多个品种、1精8选0ppt0余种制品。
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塑料橡胶纤维涂料粘塑料橡胶纤维涂料粘合剂油墨高分子复合材料功能合剂油墨高分子复合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天然高分子材料等高分子材料天然高分子材料等复合材料复合材料高分子材料是当代新材料的后起之秀但其发展速高分子材料是当代新材料的后起之秀但其发展速度与应用范围超过了传统的金属材料和无机材料度与应用范围超过了传统的金属材料和无机材料已成为工业农业国防科技和日常生活等领域已成为工业农业国防科技和日常生活等领域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
诺贝尔化学奖),具有革命性影响。
含大π键的的高分子材料,经化学或电化学掺杂而成。具有
导电性、电致变色、电致发光、非线性光学等性能。包括聚
乙炔及其衍生物、聚噻吩、聚苯胺、聚对苯乙烯撑(PPV)、
聚噻吩等。
高分子电致发光材料(OLED):
(1)新一代平板显示器:具有视角宽、能耗低、响应速
度快、超薄、超轻、成型加工简便、可制备全固化薄膜器件
功能高分子材料已经或正在形成新的产业,成 为高分子材料产业中最有发展前景的新的增长点。
精选ppt
25
3.2.1 电子信息用高分子材料:
印刷线路板
感光高分子材料
随着集成电路的集成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印刷电路感
光高分子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

形状记忆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形状记忆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形状记忆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研究现状和进展Value Engineering0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一般的材料难以满足日益复杂的环境,因此需要具有自修复功能的智能材料———形状记忆材料。

20世纪50年代以来,各国相继研究出在外加刺激的条件(如光、电、热、化学、机械等)经过形变可以回复到原始形状的具有形状记忆功能的材料,它可分为三大类,形状记忆合金、形状记忆陶瓷和形状记忆聚合物材料。

高分子产业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功能高分子材料得到了蓬勃发展。

形状记忆聚合物材料的独特性,广泛应用于很多领域并发展潜力巨大,人们开始广泛关注[1]。

1功能高分子材料研究概况功能高分子材料是20世纪60年代的新兴学科,是渗透到电子、生物、能源等领域后开发涌现出的新材料。

由于它的内容丰富、品种繁多、发展迅速,成为新技术革命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对社会的生活将产生巨大影响。

1.1功能高分子材料的介绍功能高分子材料是指具有传递、转换或贮存物质、能量和信息作用的高分子及其复合材料,或具体地指在原有力学性能的基础上,还具有化学反应活性、光敏性、导电性、催化性、生物相容性、药理性、选择分离性、能量转换性、磁性等功能的高分子及其复合材料,通常也可简称为功能高分子,也可称为精细高分子或特种高分子[2]。

1.2功能高分子材料分类可分为两类:第一类:以原高分子材料为基础上进行改性或其他方法,使其成为具有人们所需要的且各项性能更好的高分子材料;第二类:是具有新型特殊功能的高分子材料[3]。

1.3形状记忆功能高分子材料自19世纪80年代发现热致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4],人们开始广泛关注作为功能材料的一个分支———形状记忆功能高分子材料。

和其它功能材料相比的特点:首先,原料充足,形变量大,质量轻,易包装和运输,价格便宜,仅是金属形状记忆合金的1%;第二,制作工艺方简便;形状记忆回复温度范围宽,而且容易加工,易制成结构复杂的异型品,能耗低;第三,耐候性,介电性能和保温效果良好。

高分子材料在航空航天中的应用

高分子材料在航空航天中的应用

高分子材料在航空航天中的应用在航空航天领域中,高分子材料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材料。

高分子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而且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耐腐蚀性能、电绝缘性能等优良性能。

同时,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加工性能,在制造成本、制造周期和设备重量等方面都有着显著的优势。

在本文中,作者将从高分子材料的分类、高分子材料在航空航天中的应用以及高分子材料在未来发展中的重要性等方面来探究高分子材料在航空航天中的应用。

一、高分子材料的分类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很多,可以按照分子结构分为线性高分子、交联聚合物、极性高分子等,也可以按照制备方法分为热塑性塑料、热固性塑料和弹性体等。

在此,本文以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为例,来讲解高分子材料的分类。

热塑性塑料是指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具有可加工流动性质的高分子材料。

热塑性塑料的特点是具有高强度、高韧性、耐磨性好、耐腐蚀性好等特性。

常见的热塑性塑料有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

热固性塑料是指在一定温度下物理和化学变化发生后不具有可塑性和可加工性的高分子材料。

热固性塑料的特点是硬度高、耐热性好、耐腐蚀性好等特性。

常见的热固性塑料有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聚酰亚胺等。

二、高分子材料在航空航天中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

以下是高分子材料在航空航天中的应用案例。

1. 复合材料结构件在航空航天领域中,复合材料结构件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材料。

复合材料结构件的优点是重量轻、强度高、耐腐蚀性好等。

常见的复合材料结构件有复合材料机身和复合材料燃油箱等。

2. 空气动力学件空气动力学件是航空航天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材料。

空气动力学件的主要作用是控制飞行器的飞行轨迹和姿态。

空气动力学件由于需要承受高速飞行时的高温和高速气流,因此需要具有很好的耐热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常见的空气动力学件有飞机机翼、导弹外壳等。

3. 电子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电子材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材料。

电子材料主要用于飞行器上的各种仪表、控制系统和通信系统等。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排名一览表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排名一览表

一、工科:偏合成的:浙江大学(国内高分子鼻祖,尤其在合成方面)、华东理工、北京化工大学、清华大学;偏加工和应用的:四川大学、华南理工、东华大学(原中国纺织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理科:偏合成的:北京大学(好像北大遥遥领先,其他象南开、南京大学明显差一些);偏性能形态研究的: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5-10年这个行业发展都会不错。

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就业前景分析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排名一览表【北京市】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北京工商大学【天津市】天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河北省】河北工业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河北大学、燕山大学【山西省】太原理工大学、华北工学院【辽宁省】大连轻工业学院、沈阳化工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大连轻工业学院、沈阳工业大学、沈阳工业学院【吉林省】吉林大学、长春工业大学、吉林建筑工程学院【黑龙江省】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齐齐哈尔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上海市】复旦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大学【江苏省】江苏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江南大学、扬州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江苏工业学院、江苏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华东船舶工业学院【浙江省】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安徽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安徽工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福建省】福建师范大学【江西省】南昌大学、华东交通大学【山东省】山东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济南大学、烟台大学六【河南省】郑州大学、河南科技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湖北省】湖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工学院、武汉化工学院、武汉科技学院、湖北科技大学【湖南省】中南林学院【广东省】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南华大学、株洲工学院、茂名学院、中山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工学院【海南省】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四川省】四川大学、西南石油学院【陕西省】西北工业大学、西安工程科技学院、陕西理工学院、陕西科技大学【甘肃省】兰州理工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大学三、理论高分子搞的比较好的是北大、浙大、吉大,各有各的长处;中科院系统的研究所的高分子专业也都不错,华南理工实际应用搞的非常好,和国内一些企业有很多技术合作。

乔金梁是中国石化高分子领域唯一的首席专家,三十多年来一

乔金梁是中国石化高分子领域唯一的首席专家,三十多年来一

被推荐人 乔金樑
推荐单位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
推荐樑是中国石化高分子领域唯一的首席专家,三十多年来一直从事高分子新 材料开发。发明的纳米尺度橡胶粒子已在国内外广泛应用。他还长期担任聚烯烃国 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领导研发团队开发出一系列聚烯烃新材料,为我国高性能聚 烯烃材料从基本依赖进口到大部分国内生产的转变做出了重要贡献。2007 和 2012 年二次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2004 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还获得省部级科技成 果奖 12 项、中国专利金奖 1 项、优秀奖 2 项。申请发明专利 220 余项,国内外已分 别授权 120 余项和 90 余件。其主要科技成就和贡献如下: 1、 发明了纳米尺度橡 胶粒子及其制备和应用技术。 申请的 81 项发明专利, 形成完整的知识产权保护网络, “母专利”获得中国专利金奖。成果获国家发明二等奖并引起国内外同行关注,国 内企业以一亿元技术许可费购买了该成果;国际最大的合成橡胶公司,德国朗盛用 11 项(93 件)国际发明专利使用权换取了该发明 6 项(37 件)专利的使用权。该 橡胶粒子已在高性能化工新材料开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开发了超细橡胶粒子 负载法制备高效助剂新技术, 形成聚烯烃等高分子材料低成本实现高性能化新方法, 已生产高性能新产品 100 多万吨。生产出高结晶聚丙烯、汽车和家电用高抗冲聚丙 烯等多种新材料。其中,长寿命抗菌防霉高分子材料克服了耐水性差的世界难题, 成功应用于洗衣机和纤维等产品。 2)发现超细橡胶粒子的纳米尺度效应,并得到 实际应用。传统橡塑共混理论认为“橡胶可提高塑料的韧性,但会降低耐热性” 。他 简介 经过长期研究发现“橡胶粒径达到纳米尺度后可使塑料的韧性和耐热性同时提高” , 并据此开发了多种高性能新材料。例如,使增韧酚醛树脂模塑料的耐热性能显著提 高,满足了电子电器产品无铅焊料的高温焊接要求,改变了我国此类材料全部依赖 进口的局面,还实现了向发达国家出口;纳米尺度超细橡胶粒子改性摩擦材料综合 性能明显改善,摩擦系数对温度和速度的敏感性明显降低,得到大量应用,并多年 出口日本,用于赛车刹车片生产等领域。 2、通过结构设计与工程技术创新,开发 出多种高性能聚烯烃新产品 1) 国际首创的低可溶物透明聚丙烯成为多个国家科学 家参加、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立项研究的首个中国发明的商业化高分子新材 料。他是项目负责人。 2)他和杨玉良院士共同担任了国家“973”项目“通用高分 子材料高性能化的基础研究” 首席科学家。 开发的高速 BOPP 树脂全面取代了进口产 品,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还在国际上率先突破“高速 BOPP 树脂等规度不能大 于 96%”的传统观念,发明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等规度≥98%的“高速高强度 BOPP 树脂” 。这些技术创新支撑了我国 BOPP 薄膜产业的快速发展,使我国产量和消费量 均成为世界第一。 3)发明了用外给电子体调节聚丙烯分子量分布和等规结构分布 新技术, 在世界上首创了均聚高速 BOPP 树脂新产品, 并生产出传统技术难以生产的 高熔体强度聚丙烯和高刚性高抗冲聚丙烯等新产品。该技术已成为我国新一代聚丙 烯生产工艺的核心技术,在 16 套工业装置上应用,获国家发明二等奖。

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碳纤维

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碳纤维

10
制作碳纤维的主要原材料有三种: ①人造丝(粘胶纤维); ②聚丙烯腈(PNN) 纤维; ③沥青。
2014-6-5
陕理工材料学院高分子教研室
11
用人造丝、聚丙烯腈纤维、沥青为 原料生产的碳纤维各有其不同特点。
其中,制造高强度、高模量碳纤维 多选聚丙烯腈为原料。
2014-6-5
陕理工材料学院高分子教研室
27
硼纤维在空气中的拉伸强度随温度升高而
降低。
在200 ℃左右硼纤维性能基本不变;而在 315 ℃ 、1000小时硼纤维强度将损失70%;而
加热到650 ℃时硼纤维强度将完全丧失。
2014-6-5
陕理工材料学院高分子教研室
28
硼纤维的弯曲强度比拉伸强度高,
其平均拉伸强度为310 MPa,拉伸模量 为420 GPa。
2014-6-5
陕理工材料学院高分子教研室
31
硼纤维在常温下为惰性物质,但在高温下易 与金属反应。
因此,需在表面沉积SiC层,称之为Bosic纤维。
硼纤维主要用于聚合物基和金属基复合材料。
2014-6-5
陕理工材料学院高分子教研室
32
硼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用于航天飞机主舱体支柱
陕理工材料学院高分子教研室
2014-6-5
陕理工材料学院高分子教研室
26
硼纤维的优点
硼纤维具有很高的弹性模量和强度,但其 性能受沉积条件和纤维直径的影响。 硼纤维的密度为2.4 ~ 2.65 g / cm3,拉伸强 度为3.2 ~ 5.2 GPa,弹性模量为350 ~ 400 GPa。
2014-6-5
陕理工材料学院高分子教研室
2014-6-5 陕理工材料学院高分子教研室 13

关于导热高分子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关于导热高分子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关于导热高分子材料的研究与应用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展,导热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和开发也越来越高端。

在理论方面,对高分子材料导热性能的定义、导热原理、导热性能以及影响因素等开展了研究,在高传导性传热复合材料的选择与复合加工技术方面也获得了重要发展。

目前,应用和研究最为广泛的是添加型导热高分子材料,它具有制作工艺相对简单以及成本较低的特性,受到各个领域的关注。

关键词:导热高分子材料;研究;应用1.导热高分子材料的分类1.1导热塑料导热塑料的高分子基体为树脂,以金属氧化物、金属氮化物、碳硼化合物作为填充物。

通过实验发现,当选用氧化铝、硅酸铝等物质进行填充时,导热高分子材料的导热性能表现更优,且导热性能的高低与填充物的数量正相关。

另外,将金属粉末、石墨、碳纤维等作为填充物,与聚乙烯、聚丙烯混合而成的导热高分子塑料,其导热性能也会得到明显的提升,主要是由于石墨、碳纤维等物质的结构更稳定。

1.2导热胶合剂导热胶合剂按照绝缘性能可分为绝缘型和非绝缘型,主要应用在半导体、密封、热绝缘等领域。

生产导热胶合剂的过程中,若对填充物进行固化处理,可显著提高导热高分子材料的导热能力,选用碳纤维作为填充物也能起到相同的效果。

1.3导热橡胶导热橡胶可分为结构型和填充型,目前研究重点放在填充型橡胶上,如在丁苯橡胶内添加氧化铝,且研究发现,当填充水平相同时,橡胶导热性能与氧化铝的粒径相关[1]。

2.导热高分子材料的理论研究2.1导热原理填充的导热物质以及高分子基体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导热高分子材料的导热性能,正是因为这种性质以及相互作用之间的关系决定了复合高分子材料的导热性能。

高分子基体中没有均匀有序的晶体结构或者载荷子,不能够达到热传递的要求,所以高分子基体的导热性能不是很好。

而导热的填充材料,不管是什么样的形态,填充材料的导热性能比高分子基体要好很多。

当填充物质的填充量比较少时,填充材料之间空隙较大,没有很好的接触,这时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基本没有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做高分子(树脂基)复合材料比较好的课题组作者:扈艳红
最近登录的一个学生学术网站,有篇帖子讨论了国内的做复合材料比较好的课题组,整理了一下,希望对我的小朋友们有点用处。

大家若有更多信息,可以跟帖哦。

詹茂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高分子复合材料系
研究方向:1.磁场环境功能复合材料; 2.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3.塑料合金与加工关键技术。

简介: 2004年-2005年兼任东京都立大学客座教授。

中国复合材料学会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分会副主任,中国塑料加工协会专家,日本高分子学会正会员,《塑料》编委,北京塑料工业协会理事。

承担了各类基金科研项目,以及其他重要项目。

译著3部,合著3部,申请发明专利12项,部级2等奖和3等奖共4项,5项研究成果实现了产业化。

张佐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教授
研究方向: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功能复合材料与高分子材料(防弹、电磁波、摩擦)
简介:兼任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塑料加工协会理事,全国纤维增强塑料标准化委员会委员,《复合材料学报》副主编,《工程塑料应用》、《新型碳材料》编委等学术职务。

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合作编著书2部,获得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国家专利5项。

川大的傅强教授,研究聚烯烃复合材料的加工成型方向;
中大的章明秋教授,以前做聚丙烯,现在做环氧树脂,学术水平很高,
北化的张立群教授,主要是橡胶复合材料,年轻有为,人也很好;
如果不限压力大就去化学所或应化所了。

北理工
刘吉平教授,博导,学科带头人,2009年中科院院士北理工唯一申报者,现在手下只有一两个博士,急缺人!
这是个好机会啊~
北理工
杨荣杰教授博导副院长国内含能材料权威
对学生特别好,还给介绍工作~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殷敬华
天津工业大学李嘉禄正在申请院士主要研究三维纺织复合材料
化学所杨士勇
哈工大航天学院的杜善义中科院院士
薛奇
1945年1月出生,1983年获得美国凯斯西方储留大学(Case Western Reser ve University)高分子科学系博士学位。

1988年起在本院高分子系及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担任教授,曾任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系主任。

薛奇教授1994年发表的S CI论文排名全国第一。

近年来主持的项目《有机杂环化合物在金属表面的化学及电化学聚合》获得2004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他指导的学生金士、周东山曾获20 01年和2005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

苏州大学梁国正顾爱娟教授(原西工大浙大教授)课题组
益小苏,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联邦德国工学硕士(Dipl.-Ing.,1982)及工学博士(Dr.-Ing., 1986)。

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科技委主任,先进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社会兼职包括国际先进材料与工艺技术学会(SAMPE)北京分会主席,亚-澳复合材料理事会(ACCM Council)理事,世界粘接技术学会(WRCAP)常务理事(IOC-member),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航空学会材料工程专业分会副主任等。

出版论著《先进复合材料技术研究与发展》,《复合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功能原理》,《高分子材料的制备与加工》,《叠层胶粘复合材料概论》和《Beitrag zum structurabhaengigen mechanischen Verhalten von Klebstoffschichten》(德国DVS出版社)等约10本;发表学术论文250余篇,被SCI,EI等收录400次以上。

获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国防科工委,2006),国家863计划个人重大贡献奖(国家科技部,2001),中航总(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1998),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甲类)(国家教委,1992),全国科教十杰青年(全国青联/团中央,1989),中国首届青年科技奖/青年科学家奖(中国科协/中组部/劳动人事部,1988),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全国青联/团中央,1987)。

获国际、国家和国防发明专利约20项。

曹镛,男,1941年10月生,1959年高中毕业于湖南长沙一中, 1965年毕业于原苏联列宁格勒大学化学系,化学学士。

1979-1981,大学日本东京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黑田研进修, 1987年获东京大学理学博士。

1966年至1988年任职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1988年至1990年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高分子及有机固体研究所资深研究员。

1990年至1998年美国加州圣巴巴拉UNIAX公司资深研究员, Fellow。

1998年至今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教授, 200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8年前主要在钱人元先生,黑田晴雄教授及A.J. Heeger教授指导下从事有机固体,导电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关系及发光材料与器件研究,曾合作提出了“对阴离子诱导加工性”新概念,实现了使高导聚苯胺从非极性有机溶剂或通用高分子熔体中加工成高导电材料; 首次在国际上实现可弯曲的大面积塑料发光二极管;通过对发光高分子材料与金属电极界面特性的研究,改进了器件的长期工作稳定性;提出在聚合物发光二极管中电荧光量子效率有可能突破25%的量子统计规则.,1998年后加入华南理工大学成立化学与物理,材料与器件交叉学科的确高分子光电材料与器件研究所.主要参与合成一系列新型(含硒,含硅)等窄带隙光电高分子材料及单链白光材料,新型三线态材料与器件的研究等;首次实现用银胶做阴极的全印刷发光器件;报道了
一种能量转换效率可以达到5%的异质结聚合物太阳电池新型给体材料.
在光电高分子材料及器件研究方面据ISI检索(据SCI-EXPANDED 数据库, Citat ion report 2008-8-4 检索报告), 共发表有关论文398篇,他人引用总计超过6000余次, h-因子55;作为CO-INVENTOR已获得授权美国专利21项,中国专利2项.。

参与获得1988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

长春应化所王震研究员,做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做的很好
武汉理工的张超灿教授,熊传溪教授,都是高分子复材的高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