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_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报告模板

合集下载

方差分析(重复测量)

方差分析(重复测量)
T 13024 时相测量患者的收缩压,试进行方差分析。
诱导
患者
方法
序号
T0
t3
A
1
120
A
2
118
A
3
119
A
4
121
A
5
127
B
6
121
B
7
122
B
8
128
B
9
117
B
10
118
C
11
131
C
12
129
C
13
123
C
14
123
C
15
125
麻醉诱导时相
t1 t2 t4
108
112
120
117
109
115
H uy nh-F eldt
2336.453
Low er-bound
2336.453
B * G RO U PS phericity A ssum ed 837.627
G reenhouse-G eisser 837.627
H uy nh-F eldt
837.627
Low er-bound
837.627
T es ts of Within-Sub je cts Effe cts
M easure: M E A S U RE _1
S ource
Ty pe III Sum of S quares
B
S phericity A ssum ed 2336.453
G reenhouse-G eisser 2336.453
Within SubjectsMEfafuecthly 's WC hi-Square

医学统计学课件:第十二章 重复测量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

医学统计学课件:第十二章  重复测量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

111
123
131
B
10
118
114
116
123
133
C
11
131
119
118
135
129
C
12
129
128
121
148
132
C
13
123
123
120
143
136
C
14
123
121
116
145
126
C
15
125
124
118
142
130
2. 未设立对照的重复测量数据
表12-3 受试者血糖浓度(mmol/L)
• 能说明治疗有效吗?
住院休息,环境和情绪的改变?考虑了吗?
二、设立对照的前后测量设计
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的舒张压(mmHg)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处理组 前后 130 114 124 110 136 126 128 116 122 102 118 100 116 98 138 122 126 108 124 106
1. 设立对照的重复测量设计
• 将手术要求基本相同的15名患者随机分3
组,在手术过程中分别采用A,B,C三 种麻醉诱导方法,在T0(诱导前)、T1、 T2、T3,T4 五个时相测量患者的收缩压, 数据记录见表。
表 12-16 不同麻醉诱导时相患者的收缩压(mmHg)
方法 序号
T0
麻醉诱导时相
T1
.937**
.882**
Sig. (2-tailed)
.001
.004
N
8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1.理论重复测量:指对同一批研究对象先后施加不同的实验(或在不同的场合)进行测量。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研究在不同的实验或(不同场合)之间是否有差异,或条件和处理间交互项是否有差异。

变量应满足:因变量为连续型随机变量,因素为分类变量。

正态性:不同条件下的个体取自相互独立的随机样本,其总体需满足近似正态分布。

方差齐性:不同条件下的总体方差相等。

满足球形假设:因变量的方差-协方差矩阵满足球形交互项项两两比较结果需要借助语法。

图1交互项两两比较语法2.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操作步骤操作步骤第一步:首先将数据导入spss中并进行赋值,后点击分析、一般线性模型、重复测量。

图2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操作步骤第一步操作步骤第二步:进入图中对话框后首先定义主体因子名及实验次数点击添加,后添加测量名称(先在测量名称框中输入名称、后点击添加)点击定义。

图3定义因子操作步骤第三步:定义完成后进入图中对话框后、先将对应的变量放入对应的变量框中,点击事后比较将因子框内的因子放入事后比较框中,勾选假定等方差(LSD)、不假定等方差(塔姆黑尼),点击继续。

图4事后比较勾选操作步骤第四步:点击选项将因子框中的因子放入平均值框中,勾选描述统计、齐性检验,点击继续、确定。

图5选项勾选然后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的主体间因子、描述统计、等同性检验、主体内效应检验、主体因子事后比较结果就出来了。

图6描述统计结果图7主体内效应操作步骤第一步:点击分析、一般线性模型、重复测量。

图8操作步骤第一步第二步:点击定义。

图9点击定义第三步:进入图中对话框后,点击粘贴。

图10点击粘贴第四步:进入语法编辑窗:在红色框内放入对应的语法(可参考图中语法进行编辑),后选中语法点击红色框内的绿色箭头。

图11语法编写5.交互项结果然后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的主体因子和因子交互项的主体内因子、主体间因子、描述统计、博克斯等同性酱油结果就出来了。

图12描述统计主体内效应检验、主体内对比检验、误差方差的莱文等同性检验。

SPSS学习笔记之重复测量的多因素方差分析报告

SPSS学习笔记之重复测量的多因素方差分析报告

SPSS学习笔记之重复测量的多因素方差分析报告学习笔记之重复测量的多因素方差分析报告SPSS(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s,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是一款功能强大的数据分析工具,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研究。

在SPSS中,重复测量的多因素方差分析被视为一项重要的统计方法,用于研究相同参与者在不同条件下的测试结果。

本篇学习笔记以重复测量的多因素方差分析为主题,将介绍如何使用SPSS进行该项分析,并给出详细的分析报告。

1. 研究目的和问题描述2. 数据采集和处理3. 研究设计和假设4. 数据分析5. 结果解释与讨论1. 研究目的和问题描述本次研究的目的是考察不同刺激条件对参与者注意力的影响。

具体而言,我们想了解参与者在三种刺激条件下的注意力水平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2. 数据采集和处理我们招募了40位参与者,并随机将其分为三组。

每组参与者分别接受三次测试,每次测试采用不同的刺激条件。

我们记录了每位参与者的测试结果,并进行数据整理和清洗。

3. 研究设计和假设本研究采用的是重复测量的多因素方差分析设计。

考察因素为刺激条件,对应的水平为A、B和C。

我们的研究假设如下:- H0(零假设):不同刺激条件下的注意力水平无显著差异。

- H1(备择假设):不同刺激条件下的注意力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4. 数据分析为了进行重复测量的多因素方差分析,我们打开SPSS软件,并导入数据集。

接下来,我们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分析:步骤一:打开SPSS软件,点击“打开”按钮,导入数据集。

步骤二:选择“分析”菜单,然后选择“一般线性模型”和“重复测量”。

步骤三:将待分析的因子变量(刺激条件)拖动到“因子”框中,并设置不同刺激条件的水平。

步骤四:选择适当的因变量(注意力水平),并将其拖动到“依赖变量”框中。

步骤五:点击“选项”按钮,可以对分析进行更多设置,比如是否计算偏斜度和峰度等。

步骤六:点击“确定”按钮,SPSS将自动进行重复测量的多因素方差分析,并生成分析结果。

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

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

浙江大学医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 沈毅
协方差阵的球形性质是指该矩阵主对角线元素(方差)
相等、非主对角线元素(协方差)为零。用Mauchly氏法
检验协方差阵的球形性质。Mauchly氏检验的 P值若大于
研究者所选择的显著性水准α时,说明协方差阵的球形性
质得到满足。否则,必须对与时间有关的F统计量的分子、
(1)Greenhouse-Geisser调整系数

(G

G


)
为:


a2 (sk2k s2 )2
(a
1)

k
l
(sk2l )2 (2a)(
k
(sk2
)2
)

a
2
(
s
2
)2

(10 2)
式(10-2)中的 sk2l 是矩阵(10-1)中第k行第l列元素,
浙江大学医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 沈毅
SAS程序给出本例的协方差阵Mauchly球形性检验的结果为P
=0.1628,故不必进行自由度的调整。查F界值表得:F0.01(3,24) =3.01,F0.01(3,24)=4.72。本例处理因素的F值为8.22,大于 F0.01(3,24),故拒绝无效假设,说明处理因素间的差别具有统计 学意义。
当 1.0时,取=1.0。
浙江大学医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 沈毅
2.调整规则 只对具有重复测定性质的时间效应的
F值的自由度,和处理时间交互作用的F值的自由度进行
调整。由于F值有两个自由度v1和v2,调整的分子自由

v1' v1× ,
,分母自由度 v2'

SPSS重复测量地多因素方差分析报告

SPSS重复测量地多因素方差分析报告

SPSS重复测量地多因素方差分析报告
一、实验结果的总体分析
1、总体数据及描述性统计
首先我们来分析实验的总体数据,主要包括对被试者的一般信息及参
与实验的各个变量的描述统计及分布情况。

基本信息:本次实验共有30名参与者,其平均年龄为31岁。

其中男
性占比为53.3,女性占比为46.7%。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检测变量的标准差为0.614,最小值为1.4,最
大值为3.0,平均值为2.2,中位数为2.2,偏度为0.00,峰度为0.61变量的分布情况:根据变量分布图可以看出,变量的分布情况接近正
态分布。

2、数据检验
完成数据收集后需要对数据进行检验,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检验的方法包括残差检验、异方差分析以及 Shapiro-Wilk 检验等。

经过
检验后,发现所有数据满足检验条件,可以用于进一步的分析。

二、多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本次实验使用多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用来检验被试者对不同环境
条件下的反应差异。

由于本次实验中因素为环境条件A、B、C,为三因素
实验,所以本次实验的实验设计为3X3实验设计。

1、方差分析表
计算完毕后,计算结果如下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