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课件

合集下载

道德与法治《传统美德源远流长》课件PPT(2024版)

道德与法治《传统美德源远流长》课件PPT(2024版)

小小故事会
你还知道哪些古今爱国故事?阅读这些故事会 给你带来怎样的力量和感悟?
屈原 光
林则徐
黄继
小外

爱国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历朝 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有强烈的忧国 忧民思想,以天下为己任,前仆后继 保卫祖国,关怀民生。这种可贵的精 神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
我来谈“爱国”
你认为怎样是“爱国”?我们要怎样才能做到爱国?
小小讨论会
1、观看视频后,你知道了什么是“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了吗?
2、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
达人”呢?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提升自己的能力
乐于助人
小小智囊团
除了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以外,我们还可以怎样发扬 “仁爱精神”呢?
> 故事一:将心比心
■南北朝时,有个叫陆慧晓的人。他学识渊博,品德高 尚,在当时地位显赫。陆慧晓—-向平易近人,从不摆 大人物的架子。即使地位低下的人来访,他也会起身 相送。有人对陆慧晓说:“您的身份这么高贵,没必要 这样做。”陆慧晓答道:“我平生最厌恶别人对我无礼, 我怎么能用自已所厌恶的行为去对待别人呢?”
01 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
为什么要明志? 在向理想彼岸的远航中
,只有不畏艰险、不断进取 的人才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而明志是为激流勇进的人 生注入的第一推动力。
01 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
乘长风破万里浪 宗悫是南北朝时期著名将领,他 少年时就有着远大的志向。一次, 他的叔叔问他长大后做什么,他说: “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宗悫的回 答表现出一种豪迈气概,令他的叔 叔惊叹不已。
小 提示
爱国的内容十分广泛。热爱祖国的山河,热爱 民族的历史,维护国家的尊严,捍卫国家的利 益,在危难之时英勇战斗,在安定之时奉公守 法,都是爱国的表现。

五年级部编人教版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传统美德源远流长课件

五年级部编人教版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传统美德源远流长课件

乐以天下(tiānxià),忧以天下(tiānxià)。
------ 《孟子·梁惠王下》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
第二十九页,共33页。
相关(xiāngguān)链接
临患不忘国,忠也。 ------ 《左传昭公元年》 苟利(ɡǒu lì)国家,不求富贵。 ------ 《礼记儒行》
自己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 法,说说自己获得的启示。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修身》
第十二页,共33页。
请将下列格言与他们的大意连线,并说说这些格言对你的启示。
天行健,君子(jūnz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象》
能够战胜别人是有力量的表 现,但能够战胜自己才算是强者。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第三十三页,共33页。
第二十页,共33页。
朱冲还牛
晋朝时有个人叫朱冲, 他小时候十分好学,但家 境贫寒,靠种田为生 (wéishēng)。村 啃食庄稼。朱冲多次子带里上有草一料家,人连,同三啃番食五他次 家庄稼的牛,一起送地到把那牛户赶人到家朱去冲。家那的家地主里 人很惭愧,再也(zài yě)不让牛去吃朱冲家的庄稼了。
第二十四页,共33页。
古人善于用仁爱之心来处理 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 关系,请你尝试讲述一则发生在 自已(zì yǐ)身边的仁爱故事。
第二十五页,共33页。
顾炎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概括明末 清初思想家顾炎武的话而形成的警句。 顾炎武的原话是:“保天下者,匹夫之贱, 与有责焉耳矣。”大意是说,国家(guójiā)的兴 旺与衰亡,即使是普通人,也有责任。 近代以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逐渐 成为中国人民爱国精神的高度概括。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10.传统美德源远流长ppt课件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10.传统美德源远流长ppt课件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下》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文天样《正气歌》
范式赴约
东汉时,范式与张劭同在京城 洛阳读书,结下深厚的友谊。学业 结束了,二人分别时,范式对张劭说: “两年后我去看望你的父母和孩子。” 然后他们约定好了日期。约定的日期 快到了,张劭请母亲准备接待范式。 母亲说:“这是两年前的约定了,况且 我们两家相隔千里,你怎么可以当 真呢?”张劭说:“范式是个守信用的人, 他一定不会失约的”。到了约定的那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 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名丘, 字仲尼。春秋时 期鲁国人。
著名教育家, 思想家,儒家学 派创始人。
孔子像
孔于的仁爱思想
“仁”是中国古代伟大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 的核心思想。“仁”所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其核心是“爱 人”,即倡导人与人之间的亲善关系。孔子认为,自下而 上都能仁爱遵礼,社会才能稳定、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他一再强调,践行“仁德”,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态度问题 “我欲仁,斯仁至矣”。
《范式赴约》
轻诺必寡信。
-----《老子》第六十三章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
回顾近期的生活想一想,在名 实一致言行一致、表里一致这三方 面,你在哪方面做到了,哪方面没 做到。如果没做到,分析一下原因。
胡服骑射
战国时,赵国和北方的少 数民族之间战事频繁。由于传 统的战车、战袍很笨重,赵国常 常打败仗。赵武灵王从少数民 族军队穿着简便合体的衣服骑 马作战中受到启发,下令军人 改穿像少数民族那样的服装, 并学习骑马射箭。一些守旧人 士以“古道”“古法”的名义反对, 赵武灵王说:“古今不同俗,何 古之法?帝王不相袭何礼之循?” 他坚决贯彻新法,终于使赵国 强大起来。

202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 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PPT课件

202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 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PPT课件

9.爱国的内容十分广泛。热爱 祖国的山河 ,热爱 民族的历
,史维护
国家的尊,严捍卫
国家的利,益在危难之时英勇战
斗,在安定之时奉公守法,都是爱国的表现。
10.明志就是 确立志向 。气节指 志气和节操 。 11.人的言论应该以诚信为本,符合名实一致、 言行 一致、 表
里 一致的要求。
二、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诚信、宽容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 ) 2.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关系不大。( ✕ ) 3.仁爱之心推广到极致,就是“民胞物与”的精神。( √ ) 4.朱冲还牛的故事体现了朱冲的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 ) 5.求新就要与时俱进。( √ ) 6.一个民族没有民族精神,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 )7.诚信是个人立身之本,是社会发展之根基。( √ ) 8.“宽则得众”的大意是待人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 √ )
我的理想是成

为一名中医,将传


统中医发扬光大,


还能够救死扶


伤,帮助生病
修 养
的人。
我的理想是成 为一名光荣的人民 教师,站在讲台上 传授知识。为教育 事业做贡献!
1
2
3 4
5
➢ 读完《乘长风破万里
自 强 不 息 的 人 格 修 养
乘长风破万里浪
浪》的故事,你有什 么感受呢?
1
2
3 ➢ 有志者事竟成。
9.“有志者事竟成”是唐朝思想家王阳明的名句。( ✕ ) 10.“失信不立”是亘古不变的人生哲理。( √ ) 1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出自《老子》。( ✕ )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的警句。

《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 第十课 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PPT

《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 第十课 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PPT

图片
-----《周易·乾·文言》
日新之谓盛德。 图片
-----《周易·系辞上》
添加文字内容 楷体24号,添 加文字内容楷 体24号
添加标题文字内容楷体32号
图片
图片
图片
人格的修养离不开学习和实践。好学善学、学以致用、 知行合一是古人崇尚的精神境界。
图片
添加文字内容 楷体24号,添 加文字内容楷 体24号
洛阳读书,结下深厚的友谊。学业
结束了,图二片人分别时,范式图对张片劭说:
“两年后我去看望你的父母和孩子。”
图片
然后他们约定好了日期。约定的日期
快到了,张劭请母亲准备接待范式。
母亲说:“这是两年前的约定了,况添且加文字内容
我们两家相图隔千片里,你怎么可以当楷体24号,添
真呢?”张劭说:“范式是个守信用的加人文,字内容楷 他一定不会失约的”。到了约定的体那24一号
一致的要求。名实一致,是说言论要与事实相符;言行一致,是
说言论要与行动相符;表里一致,是说嘴里说的要与心里想的相
符,不能口是心非。
图片
添加文字内容 楷体24号,添 加文字内容楷 体24号
添加标题文字内容楷体32号
轻诺必寡信。
-----《老子》第六十三章
图片
图片
图片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
加文字内容楷 体24号
乘长风破万里浪
添加标题文字内容楷古代体南3北2号朝的时候,宋国有位将军
叫宗悫(què)。
图片 图片
图一片次,他的叔叔问图他片长大后做什
么,他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宗悫 的回答表现出一种豪迈气概,令他 的叔叔惊叹不已。
添加文字内容 楷体24号,添 加文字宗内悫容经楷过勤学苦练,努 体力2奋4号斗,终于成为一位能征 善战的将军。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第10课传统美德源远流长-课件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第10课传统美德源远流长-课件
有一次,孔子家的马厩失火了。他知道后,首先关切 地问有没有人受伤。还有一次,孔子去齐国,路过泰山, 看见一个妇女在坟前痛哭。他叫学生去询问。原来,残暴 的统治逼得她全家背井离乡来到这里。不久,她的亲人相 继被老虎咬死。即使这样,她仍然不愿意返回故乡。孔子 听后感叹道:“残暴的统治比老虎还厉害呀!”这两个故事都充
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能举例说出中华传统美德 在个人修养方面的具体表现。
2.能举出生活中反映传统美 德的事例,体会传统美德与现实 生活的联系。
乘长风破万里浪
古代南北朝的时候,宋国有位将军 叫宗悫(què)。
一次,他的叔叔问他长大后做什 么,他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宗悫 的回答表现出一种豪迈气概,令他 的叔叔惊叹不已。
终日乾乾,与时偕行。
-----《周易·乾·文言》
日新之谓盛德。 -----《周易·系辞上》
活动园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治长》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修身》
对照格言,反思一 下自己的学习态度和学 习方法,说说自己获得 的启示。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 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名丘, 字仲尼。春秋时 期鲁国人。
著名教育家, 思想家,儒家学 派创始人。
孔子像
孔于的仁爱思想
“仁”是中国古代伟大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 的核心思想。“仁”所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其核心是“爱 人”,即倡导人与人之间的亲善关系。孔子认为,自下而 上都能仁爱遵礼,社会才能稳定、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他一再强调,践行“仁德”,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态度问题 “我欲仁,斯仁至矣”。

10《传统美德、源远流长》课件(9张幻灯片)

10《传统美德、源远流长》课件(9张幻灯片)

10《传统美德、源远流长》课件(9张 幻灯片 )

谢 1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使整个世 界形成 不可分 割的整 体,一 国爆发 危机, 其他国 家亦受 影响。 收2.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大国,其经济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和世界市场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3.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美国有很 大的依 赖性。 4.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普遍存在 5.当代文艺作品一定具有文化自觉和 文化自 信的底 蕴,具有 当今时 代独特 的文化 气质,又 是当今 时代的 文化精 神的高 度浓缩 。 6.当下文艺创作存在缺失文化自觉和 文化自 信等一 系列问 题,其中 包括抱 着历史 虚无主 义观点 而否定 历史,否 定传统 文化。 7.不把自己当成文化的传承者,缺乏主 动承担 文化发 展的责 任意识,是部分 文艺工 作者对 中国传 统文化 精神不 够敬重 的表现 。 8.法治文明的现代性与丰富多彩化、 世界性 与本土 性共生 共存, 才会有 各美其 美、美 美与共 的法治 文明和 谐图景 。
五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骄人祖先 灿烂文化》
6《 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我国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你们想 去了解一下吗 ?
阅读角: 鲁女爱国
思考:爱国与贫民百姓有关吗?
讲一讲:你还能列举其他具有崇高志向的人物,并说说他们的事迹吗?
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钱学森-----“我作为一名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 为人民服务。” 钱三强----光明的中国,让我的生命为你燃烧吧。 李四光----抱负是一种欢乐,一种如地产一般可靠的财产。 华罗庚----活着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祖国。
说一说
比较两则格言,你赞同哪一个,说说你的理由。 1、两耳不问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传统美德源远流长》ppt课件

《传统美德源远流长》ppt课件

小结
明志就是确立志向。在向理想彼岸的远航中,只有 不畏艰险、不断进取的人才能体验到成功的喜说,而明 志是为激流勇进的人生注入的第一推动力。那么你的志 向是什么呢?你在坚定不移的朝着它前进吗?既然我们 有了远大的理想,那么就要去努力奋斗,珍惜时间,好 好学习,从现实中的点点滴滴做起,这样才能不负少华!
拓展提升
1、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 习,你有哪些收获?
2、分发《课后拓展训练案》, 如果有时间就当堂完成一部分必做题。
合作探究
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
阅读《朱冲还牛》理解宽以待人的道理。 师:你能结合具体事例,说说待人宽容的意义吗? 学生发言,师指导。
宽容要讲究策略。当我们受到别人无意的伤害时,要善于宽容别人的过错, 切不可冤冤相报、以牙还牙;在可能的情况下,还要以我们的宽容感化当事人, 使其改过。对待家人、同学、朋友,不能斤斤计较,而要宽厚待人、与人为善。 当然,我们决不迁就“坏人”“恶人”,在原则问题上不能让步。
小结
你知道它们的意思吗?请起来给大家解释一 下。再说说自己的收获和启示。学生讨论交流, 师指导。
小结:在崇尚人格修养的文化精神浸下,中 华民族产生了一代代品行高洁的人士。他们的伟 大人格始终是后人前进的路标,更是我们的榜样!
精讲点拨
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
明志(《乘长风破万里浪》)----气节(《苏武牧 羊》)----诚信(《范式赴约》)-----求新(胡 服骑射)----好学(格言)
合作探究
学生读89页阅读角“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学生交流并完成89页活动园。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事事关心、为什么要爱国呢?
学生读《鲁女爱国》的故事。 学生交流并发言。(因为每个人的命运都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
连。) 怎样爱国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新知
孔子的仁爱思想
“仁”是中国古代伟大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 的核心思想。“仁”所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其核心是“爱 人”,即倡导人与人之间的亲善关系。孔子认为,自下而上 都能仁爱遵礼,社会才能稳定,人民才能安居乐业。他一再 强调,践行“仁德”,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态度问题,“我 欲仁,斯仁至矣”。
有一次,孔子家的马厩失火了。他知道后,首先关切地
问有没有人受伤。还有一次,孔子去齐国,路过泰山,看见一个妇女在坟前 痛哭。他叫学生去询问。原来,残暴的统治逼得她全家背井离乡来到这里。
探究新知
不久,她的亲人相继被老虎咬死。即使这样,她仍然不愿意返回故乡。孔子 听后感叹道:“残暴的统治比老虎还厉害呀!”这两个故事都充分体现了孔 子所追求的“仁”的精神。
探究新知
求新是人格修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求新就要与时俱进。没有求 新,个人就不能发展,社会就不会进步。求新精神体现了中华文化中 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品质。
探究新知
胡服骑射 战国时期,赵国和北方的少数民族之 间战事频繁。由于传统的战车、战袍很笨 重,赵国常常打败仗。赵武灵王从少数民 族军队穿着简便合体的衣服骑马作战中受 到启发,下令军人改穿像少数民族那样的 服装,并学习骑马射箭。一些守旧人士以 “古道”“古法”的名义反对,赵武灵王说:“古今不同俗,何古之法? 帝王不相袭,何礼循?”他坚决贯彻新法,终于使赵国强大起来。
探究新知
发扬仁爱精神要推己及人。尊敬自己家里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 敬别人家里的长辈;爱护自己家里的儿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里 的儿女。
探究新知
杜环侍老 明朝时有个人叫杜环,为人厚道善良。 有一个常老太太,因为家境败落,投靠杜 环。杜环的家境也不富裕,但他毫不犹豫 地表示要奉养她。杜环告诫家人,不要因 为常老太太处境艰难就轻视、怠慢她。常 老太太患病,杜环亲自为她煎药,照料她 服下。常老太太去世后,杜环还常到她的 墓前祭奠。
第四单元 骄人祖先 灿烂文化 10 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
探究新知
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 族之林。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所形成的代代传承的美德,深 深熔铸在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之中。不懈追求人格修养的提高是中华 传统美德的突出特点,如注重明志、崇尚气节、讲究诚信等。
明志就是确立志向。在向理想彼岸的远航中,只有不畏艰险、不 断进取的人才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而明志是为激流勇进的人生注入 的第一推动力。
探究新知
“有志者事竟成。”明朝思想家王阳明说:“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说一说你自己的志向 或理想,你是否在坚定不移地朝着它前进?
探究新知
气节指志气和节操,往往表现为坚持正义,在民族危急关头或强 大压力面前不屈服的精神。气节是以廉耻之心为基础的,没有廉耻, 就不能坚持道德原则。
探究新知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下》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文天祥《正气歌》
诚信既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民族、国家的生存之基。 “失信不立”是亘古不变的人生哲理。
探究新知
范式赴约 东汉时,范式与张劭同在京城洛阳读书,结下深厚的友谊。学业 结束了,二人分别时,范式对张劭说:“两年后我去看望你的父母和 孩子。”然后他们约定好了日期。约定的日期快到了,张劭请母亲准 备接待范式。母亲说:“这是两年前的约定了,况且我们两家相隔千 里,你怎么可以当真呢?”张劭说:“范式是个守信用的人,他一定 不会失约的。”到了约定的那一天,范式果然赶到了。
探究新知
人的言论应该以诚信为本,符合名实一致、言行一致、表里一致
的要求。名实一致,是说言论要与事实相符;言行一致,是说言论要
与行动相符;表里一致,是说嘴里说的要与心里想的相符,不能口是
心非。
回顾近期的生活,想一想,在 名实一致、言行一致、表里一致这 三方面,你在哪方面做到了,哪方 面没做到。如果没做到,分析一下 原因。
探究新知
宽容是仁爱之心的重要表现。古人强调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认为做到这一点,人与人之间就可以减少摩擦、增进和睦。
朱冲还牛 晋朝时有个人叫朱冲,他小时候十分好 学,但家境贫寒,靠种田为生。村子里有一 家人,三番五次地把牛赶到朱冲家的地里啃 食庄稼。朱冲多次带上草料,连同啃食他家 庄稼的牛,一起送到那户人家去。那家主人 很惭愧,再也不让牛去吃朱冲家的庄稼了。
探究新知
孔子曾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来解释“仁”。这句话的大意 是: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请按照这一说法,填充 下题。 我不愿意别人欺负我,我也不 ______________。 我不愿意______________ ,我也不谈论别人的隐私。 我不愿意______________ ,我也不______________。
探究新知
苏武牧羊 汉武帝时,苏武出使匈奴。当他即将完成任 务时,发生了变故,匈奴首领逼迫他投降。苏武 对下属说:“我是汉朝使者,如果丧失气节、违 背使命,还有什么脸面回国呢?”后来,匈奴将 苏武流放到荒无人烟的北海边去放羊。没有粮食 的时候,他就吃草根等充饥,但他一直没有屈服。 等到匈奴准许苏武回国时,他已经在匈奴受了19 年的磨难,胡须、头发都变白了。
探究新知
人格修养离不开学习和实践。好学善学、学以致用、化精神浸润下,中华民族产生了一代代品行 高洁的人士。他们的伟大人格始终是后人前进的路标。
请将下列格言与它们的大意连线,并说说这些格言对你的启示。
探究新知
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在自己谋求生存与 发展的同时,也要帮助他人生存与发展,这就是传统美德中“立己达 人”的仁爱精神。
探究新知
将心比心 南北朝时,有个叫陆慧晓的人。他学识渊博,品德高尚,在当时 地位显赫。陆慧晓一向平易近人,从不摆大人物的架子。即使地位低 下的人来访,他也会起身相送。有人对陆慧晓说:“您的身份这么高 贵,没必要这样做。”陆慧晓答道:“我平生最厌恶别人对我无礼, 我怎么能用自己所厌恶的行为去对待别人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