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眼自动去核技术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龙眼去核

龙眼去核

20 世纪90 年代之前我国研制了一些去核脱壳机械。

去核的工作原理是以“捅”,“撕裂和剥离”的方法使果核和果肉分离。

前者由于捅核前龙眼没有被彻底破坏,果核上连带果肉,造成果肉损失和果汁流失,去核后的果肉完整性较差;后者是用于榨汁喝打浆,不考虑果肉的完整性,把果肉从果核上“剥”下来,完成作业后的果肉呈碎块状。

因此,设计去核后果肉完整性较好的去核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龙眼去核脱壳机械目前开发难度比较大,产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产品用途单一,品种数量少,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因此,应向市场需求量更大的方向去研发,以龙眼加工果汁为主导方向,走出龙眼只加工桂圆肉的传统格局,转向果汁,果酒等市场份额较大的深加工方向。

美国FMC 公司80 年代向市场推出了一种自动转矩式粘核桃去核机。

每分钟可加工8O 十桃子,其生产率约80kg/h 左右。

l:对桃子进行定位和输送。

杯子底部有一带凸起的小转轴(见图1).小轴在链条带动下始终旋转着.只要杯内桃子的凹部不在小凸起的上方,桃子外圈就会与凸起接触并被其带动旋转着,直到图示正确位置为止。

这时,桃子保持直立状态,劈刀将果内劈成两半后持挑子的两个橡胶夹板相向转动150。

,使果内与核分离。

该机可以整天加工季节连续工作而不必停机润精.谓节和清洗也十分方便。

由于它保持了去核后果内的完整性,因此比较适合于罐头、果脯和果干加工厂使用.由于该机结构较复杂,成本较高。

国内罐头、果脯等食品均属常年日产品,因此,在我国推广起来存在一些难度。

近年来,我国相继研制出了系列半自动山楂去核机。

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率。

目前投入使用的有两种:一种由12把去核刀组成,班产量800kgI另一种由16把刀组成,产量10O0kg一一般中小果品加工厂有1~2白去核机就能满足几年生产要求该机结构如图3所示。

它由上刀、下刀、果模以及传动机构等组成.果横有分离式和组合式两种,前者靠人工周转,后者由链传动自动周转。

工作时要靠人工把山樯放入果模,由专们机构推动果模进入或退出工作状态一当果模进到工作位置时,去核机的上下刀几乎同时切入果内中,下刀在山楂花萼处切入一定深度后,即自行下落,上刀则继续下行,直至把果核从圆形切口中捅出,捅出物一般呈灯笼状。

“一器五行”龙眼去核装置设计与试验

“一器五行”龙眼去核装置设计与试验

基金项目: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21B 0707010001);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质量工程项目(编号:2020001C J R H ,2022023Y L K C )作者简介:谢海军,男,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讲师,博士.通信作者:李鹏生(1988 ),男,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讲师,硕士.E Gm a i l :403102672@q q .c o m 收稿日期:2022G06G13㊀㊀改回日期:2022G11G08D O I :10.13652/j .s p jx .1003.5788.2022.80439[文章编号]1003G5788(2023)02G0068G05一器五行 龙眼去核装置设计与试验D e s i g na n de x p e r i m e n t o f o n ec y l i n d e r d r i v i n g f i v e r o w s L o n ga n c o r e Gr e m o v i n g me c h a n i s m 谢海军1,2X I E H a i Gj u n 1,2㊀张连波1Z HA N GL i a n Gb o 1㊀朱明超1,2Z HU M i n g Gc h a o 1,2㊀李鹏生1L IP e n g Gs h e n g1(1.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信息学院,广东珠海㊀519000;2.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河源分中心,广东河源㊀517000)(1.S c h o o l o f I n f o r m a t i o nT e c h n o l o g y ,B e i j i n g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Z h u h a iC a m p u s ,Z h u h a i ,G u a n g d o n g 519000,C h i n a ;2.H e y u a nB r a n c h ,G u a n g d o n g P r o v i n c i a lL a b o r a t o r yo f L i n g n a n M o d e r nA g r i c u l t u r a lS c i e n c e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H e y u a n ,G u a n g d o n g 517000,C h i n a )摘要:目的:解决针对气动龙眼去核装置生产效率低的问题.方法:提出 一器五行 龙眼去核装置.该装置在水平方向采用一个气缸驱动五推杆,将龙眼在刀片作用下剖口直至去核口,在竖直方向再用一个驱动五顶杆去核,一次工作过程完成5个龙眼去核,以提高龙眼生产效率.结果:各因素对龙眼去核损失率影响大小依次为刀片厚度>气体流量>顶杆直径>气压值>气压和气体流量交互作用.结论: 一器五行 龙眼去核装置的最优组合为刀片厚度2.5mm ㊁顶杆直径6.0mm ㊁气压值0.6M P a ㊁气体流量6m 3/h ,该条件下龙眼去核损失率为7.04%.关键词:一器五行;龙眼;去核;损失率A b s t r a c t :O b je c t i v e :T h i s p a p e r p u t sf o r w a r d o n e c y l i n d e r d r i v i ng f i v e Gr o wl o n g a n c o r e Gr e m o v i n g me c h a n i s mf o r t h e l o w p r o d u c t i o n e f f i c i e n c y o ft h e p n e u m a t i cl o ng a n c o r e Gr e m o v i n g m e ch a ni s m.M e t h o d s :T h e m e c h a n i s m a d o p t so n ec y l i n d e rd r i v i n g fi v er o w s h a n d s p i k e si n t h e d i r e c t i o n ,w h i c h t r a n s p o r tl o n g a n t o c o r e Gr e m o v i n g h o l e ,a f t e r t h e l o n g a n i s c u t u n d e r t h e t r i a n g u l a r b l a d e ,a n d a n o t h e r c y l i n d e r d r i v e s f i v e h a n d s p i k e s i n t h e v e r t i c a l d i r e c t i o n i no r d e rt or e m o v el o n g a nc o r e .F i v el o n ga nc o r e si s r e m o v e do n ew o r k i n g p r o c e s s ,s o t h a t t h e p r o d u c t i o n e f f i c i e n c yi s i m p r o v e d .R e s u l t s :T h er e s u l to fe x p e r i m e n t ss h o w e dt h a tt h e o r d e ro f i n f l u e n c i n g o nl o n g a nc o r e Gr e m o v i n g lo s sr a t e i sb l a d e t h i c k n e s s ,f l o wr a t e ,m a n d r i l d i a m e t e r ,p n e u m a t i c p r e s s u r ea n d t h e i n t e r a c t i o no f f l o wr a t ea n d p n e u m a t i c p r e s s u r e .C o n c l u s i o n:W h e nb l a d e t h i c k n e s s i sf i x e da t2.5mm ,m a n d r i ld i a m e t e ra t6.0mm ,pn e u m a t i c p r e s s u r ea t 0.6M P a ,f l o wr a t ea t6m 3/h ,th e c o r e Gr e m o v i n g l o s sr a t ea c h i e v e st h e l o w e s tv a l u e ,w h i c hi s 7.04%.K e yw o r d s :o n e c y l i n d e r d r i v i n g f i v e Gr o w ;L o n g a n ;c o r e Gr e m o v i n g;l o s s r a t e 龙眼除鲜食外,大部分用于深加工[1-3],去核是龙眼深加工的重要环节.常用的龙眼去核方法有手工去核和机械去核.机械去核方法有凸齿滚筒分离凹板式脱核法㊁剖分去核法㊁机械手去核法㊁打浆式去核法㊁顶针去核法㊁捅核法㊁切刀加顶针去核法等[3-12].但机械去核法存在果汁损失高㊁生产效率低的问题.研究拟针对气动式龙眼去核装置[13-15]一个工作循环完成一个龙眼去核,生产效率低的问题,提出 一器五行 龙眼去核装置,在水平方向采用一个气缸驱动五推杆,将龙眼在刀片作用下剖口直至去核口,在竖直方向再用一个驱动五顶杆去核,一次工作过程完成5个龙眼去核,提高了龙眼生产效率.1㊀ 一器五行 龙眼去核装置工作过程一器五行 龙眼去核装置如图1所示,主要由落料装置㊁导入装置㊁破口装置㊁定位装置㊁去核装置㊁底板㊁机架㊁控制系统及控制元件等组成.工作时5个龙眼从落料装置的落料口落入定位装置的导槽中,由导入装置的气缸活塞杆推动5根推杆将龙眼从落料口推送至去核口位置,推动过程中,龙眼在定位装置的导槽弹簧片和导槽上方弹簧片的夹持下进入导槽内始终作平动,且平动过程中龙眼被安装在底板破口刀片作用下破口并被撑开,然后由去核装置中的气缸活塞杆快速带动5根顶杆将龙眼核向下顶出,完成去核过程.86F O O D &MA C H I N E R Y 第39卷第2期总第256期|2023年2月|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图1㊀ 一器五行 龙眼去核F i g u r e 1㊀O n e c y l i n d e r d r i v i n g f i v e r o w sL o n ga n c o r e Gr e m o v i n g me c h a n i s m 2㊀去核装置关键部件设计2.1㊀破口装置设计破口装置如图2所示,主要由5把厚度为2.5mm 的三角形刀通过螺钉固定于底板上.三角形刀具尾部制成圆弧状且在安装时与龙眼定位去核口相切,去核时顶杆的冲击力作用于龙眼上,且圆弧状便于对龙眼进行定位.根据龙眼大小,设计刀片间距为30mm ,刀片用螺栓固定于底板上.2.2㊀导入装置设计导入装置如图3所示,主要由气缸㊁推杆及推杆固定横梁等组成,水平气缸缸径为20mm ,最大行程为135mm ,可通过行程开关控制气缸的行程,用螺栓固定于底板上.推杆直径为8.0mm ,长度为120mm ,采用不锈钢制作成一端攻有Φ6mm 的内螺纹通过螺栓连接在横梁板上,其前端连接一个橡皮胶,增大推杆与龙眼的接触面积,防止推杆将龙眼推偏.横梁板采用铸铁H T 150制作,尺寸为140mmˑ5mmˑ16mm ,其上开有5个Φ6mm 的孔,使螺栓通过孔固定推杆.图2㊀破口装置结构示意图F i g u r e 2㊀S t r u c t u r a l d i a gr a mo f b r e a km e c h a n i sm 图3㊀导入装置结构示意图F i g u r e 3㊀S t r u c t u r a l d i a gr a mo f l e a d Gi nm e c h a n i s m 2.3㊀定位装置设计定位装置如图4所示,为采用有机玻璃㊁弹簧片制作而成的槽形结构.导槽采用10m m 厚的有机玻璃制作,能观察到整个龙眼去核过程.导槽左边有后挡板,目的是定位弹簧片.右边有前挡板,目的是定位弹簧片及定位推杆.导槽上方开有5个8m m 孔,目的是使去核顶杆通过孔快速顶出龙眼核,且孔的直径比去核顶杆的稍大一些,起到对顶杆定位的作用.导槽上方有5个4m m 的孔,目的是定位上弹簧片,导槽两侧和上方装有弹簧片,目的是使不同级别的龙眼通过导槽时都能夹持龙眼,使龙眼在导槽内实现无滚动的平动,有利于刀片的破口.图4㊀定位装置结构示意图F i g u r e 4㊀S t r u c t u r a l d i a g r a mo f p o s i t i o n i n g m e c h a n i s m 2.4㊀去核装置设计去核装置主要由气缸㊁顶杆㊁顶杆固定板和支架等组成.垂直气缸缸径为20mm ,最大行程为50mm ,通过角铁㊁螺栓固定于支架上.采用不锈钢制作成一端攻有Φ6mm 的内螺纹通过螺栓连接于横梁板上.固定板采用铸铁H T 150制作,尺寸为140mmˑ5mmˑ16mm ,上方开有5个Φ6mm 的孔,使螺栓通过孔固定顶杆.固定架两侧开有6mm 的槽,目的是定位去核顶杆.顶核工具为一端攻有内螺纹的顶杆,通过内螺纹与气缸的活塞杆相连,在气缸的带动下能实现上下往复运动,其运动行程由安装在气缸上行程开关控制.2.5㊀进料装置设计进料装置为 一器五行 龙眼去核装置提供龙眼,设计时使进料装置的进料口对准推送装置的进料口,其结构如图6所示.进料装置关键参数是龙眼导槽平面与水图5㊀去核装置结构示意图F i g u r e 5㊀S t r u c t u r a l d i a g r a mo f r e m o v i n gGc o r e m e c h a n i s m96|V o l .39,N o .2谢海军等: 一器五行 龙眼去核装置设计与试验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图6㊀进料装置结构示意图F i g u r e 6㊀S t r u c t u r a l d i a g r a mo f f e e d i n g m e c h a n i s m 平面的夹角,影响龙眼是否能自动进入导槽,根据龙眼物料特性设计倾斜角为30ʎ.3㊀龙眼损失率试验3.1㊀试验材料古山2号龙眼:平均直径为21.6mm ,果核平均直径为7.4mm ,果肉平均壁厚为6.4mm .3.2㊀试验设备一器五行龙眼去核装置㊁刀片㊁顶杆:自制;气压表:Y G150型,上海布莱迪仪器仪表公司;玻璃转子流量计:L Z S 型,上海诚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㊀㊀空气压缩机:E C G51型,珠海捷豹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电子天平:X P R 204S /A C 型,梅特勒 托利多国际有限公司;秒表:型,上海星钻秒表厂.3.3㊀试验方法预试验发现,影响一器五行龙眼去核装置龙眼损失率的主要因素有刀片厚度㊁顶杆直径㊁气压和气体流量.因此分别选择刀片厚度㊁顶杆直径㊁气压和气体流量作为影响因素,以龙眼损失率作为评价指标进行试验.每次试验随机选取300个古山2号龙眼,放入 一器五行龙眼去核装置 进行试验,利用电子天平称出龙眼果肉重量和已去核壳中碎肉重量,并按式(1)计算龙眼去核损失率[13].η=m 1m 2ˑ100%,(1)式中:η 损失率,%;m 1 已去核果壳中碎肉的质量,g;m 2 龙眼果肉的质量,g.3.4㊀试验结果分析3.4.1㊀单因素试验㊀由图7可知,龙眼损失率随刀片厚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顶杆直径㊁气压和气体流量的增大,龙眼损失率均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刀片厚度和顶杆直径对龙眼损失率的影响明显高于气压和气体流量.3.4.2㊀正交试验㊀在 一器五行 龙眼去核装置上,选取刀片厚度㊁顶杆直径㊁气压和气体流量作为试验因素,考虑气压和气体流量的交互作用,设计L 27(313)正交试验[16].试验因素水平值见表1,试验设计及结果见表2.㊀㊀由表3可知,各因素对龙眼去核损失率的影响顺序为刀片厚度>气体流量>顶杆直径>气压值>气压和气体流量交互作用.由图可知,试验参数的最佳组合为图7㊀试验因素与损失率变化规律F i g u r e 7㊀C h a n ge l a wof t e s t f a c t o r s a n d l o s s r a t e 07食品装备与智能制造F O O DE Q U I P M E N T &I N T E L L I G E N T MA N U F A C T U R I N G 总第256期|2023年2月|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表1㊀试验因素水平值T a b l e 1㊀T e s t Gf a c t o r Gl e v e l v a l u e s水平A 刀片厚度/mm B 顶杆直径/mm C 气压值/M P a D 气体流量/(m 3 h-1)12.05.00.56.022.55.50.67.033.06.00.78.0表2㊀龙眼去核装置试验设计及结果T a b l e 2㊀T e s t d e s i g na n d r e s u l t o fL o n ga n r e m o v i n gGc o r em e c h a n i s m 试验号ABCDE去核损失率/%1111118.512112238.053113339.284121238.125122317.936123128.437131328.318132137.519133218.5610211137.5211212218.2112213327.3813221226.8514222337.1315223118.2216231317.3617232126.2518233237.2419312126.8520322237.2221332317.3622313218.2523323327.3224333138.3225311336.8826321137.5627331227.86表3㊀方差分析T a b l e 3㊀V a r i a n c e a n a l ys i s 差异源离差平方和自由度均方F 比显著性A1.887E -0629.437E -070.0430.958B 9.618E -0524.809E -052.1980.143C0.00025.617E -052.5670.108D5.679E -0522.839E -051.2980.300C D 0.00027.353E -053.3600.060E0.000162.188E -05图直观分析图F i g u r e 8㊀I n t u i t i v e a n a l y s i s d i a gr a m A 2B 3C 2D 3.表2中,龙眼去核损失率最低的组合为A 2B 3C 2D 1,即刀片厚度为2.5mm ㊁顶杆直径为6.0mm ㊁气压为0.6M P a ㊁气体流量为6.0m 3/h .为获得最佳的试验因素组合,将A 2B 3C 2D 3与A 2B 3C 2D 1进行对比,每次试验重复3次取平均值.对比试验表明,A 2B 3C 2D 1的龙眼去核损失率更低,此时龙眼去核损失率为7.04%.4㊀结论该装置驱动力为压缩空气,可减少龙眼的污染,利用气缸作为驱动元件,运行平稳㊁可靠.各因素对龙眼去核损失率的影响顺序为刀片厚度>气体流量>顶杆直径>气压值>气压和气体流量交互作用,最优组合为刀片厚度2.5mm ㊁顶杆直径6.0mm ㊁气压0.6M P a ㊁气体流量6.0m 3/h ,此时龙眼去核损失率为7.04%.一器五行 龙眼去核装置损失率比单排龙眼去核装置稍高,主要是因为龙眼大小差异,导入装置将龙眼导入去核口时,难于保证5个龙眼在同一直线上.采用 一器五行 的方法可提高龙眼去核效率,适合于小批量生产,但是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对龙眼进行分级,不然龙眼容易卡住阻碍进料,可以利用机械手带动负压吸附龙眼上料.参考文献[1]卿艳梅,李长友.龙眼去核关键部件设计与实验[J].食品与机械,2022,38(5):65G70.QING Y S,LI C Y.Design and experiment of key components for Longan core removal[J].Food &Machinery,2022,38(5):65G70.[2]卿艳梅,李长友,曾山.龙眼柔性对辊剥壳机的设计与试验[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21,42(3):126G132.QING Y M,LI C Y ,ZENG S.Design and experiment of Longanflexible counter roll sheller[J].Journal of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University,2021,42(3):126G132.[3]林静,叶石华.圆盘式鲜果龙眼自动脱壳去核机设计与实践[J].中国设备工程,2019(4):130G131.LIN J,YE S H.Design and practice of disc type automatic shelling and coring machine for fresh fruit Longan [J].China Equipment Engineering,2019(4):130G131.[4]齐文娥,陈厚彬,彭朵芬,等.中国龙眼产业发展现状㊁问题与17|V o l .39,N o .2谢海军等: 一器五行 龙眼去核装置设计与试验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对策建议[J].广东农业科学,2016,43(8):169G174.QI W E,CHEN H B,PENG D F,et al.Development status,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Longan industry in China[J]. Guangdong Agricultural Sciences,2016,43(8):169G174.[5]金莹,何蔚娟,张秀军.核果类水果去核机现状的分析[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5(3):33G34.JIN Y,HE W J,ZHANG X J.Analysis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tone fruit de nucleating machine[J].Rural WellGOf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2005(3):33G34.[6]王华,张剑锋.基于单片机控制的大枣去核机设计与试验[J].食品与机械,2020,36(2):115G118.WANG H,ZHANG J F.Design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of jujube coreGremoving machine base[J].Food&Machinery,2020,36(2): 115G118.[7]汪懋华.把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机遇推动广东荔枝产业创新发展[J].现代农业装备,2018(4):17G21.WANG M H.Grasp the opportunity of implementing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to promote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itchi industry in Guangdong province[J].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for Agricultural Machinery,2018(4):17G21. [8]张林泉,龚丽,苏建.荔枝果肉果汁深加工前处理工艺及设备[J].食品与机械,2005,21(2):44G45.ZHANG L Q,GONG L,SU J.Pretreatment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for deep processing of litchi pulp juice[J].Food& Machinery,2005,21(2):44G45.[9]刘定晟.龙眼机械化去皮去核技术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01:5G8.LIU D S.Study on mechanized peeling and nucleation of Longan[D].Guangzhou: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01.[10]卿艳梅,李长友,曹玉华.龙眼鲜果去核剥壳技术的研究进展[J].农机化研究,2009(5):23G26.QIN Y M,LI C Y,CAO Y H.Developments of the technology of Longan denucleating and shucking[J].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Research,2009(5):23G26.[11]林通.龙眼去核机:CN211721792U[P].2020G10G23.LING T.Longan kernel removing machine:CN211721792U[P]. 2020G10G23.[12]罗建东.一种龙眼去核机:CN108902995A[P].2018G11G30.LUO J D.A Longan kernel removing machine:CN108902995A[P]. 2018G11G30.[13]李长友,马兴灶,程红胜,等.荔枝定向去核剥壳机设计与试验[J].农业机械学报,2014,45(8):93G100.LI C Y,MA X Z,CHENG H S.et al.Design and experiment of litchi denucleating and decorticating machine[J].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for Agricultural Machinery,2014,45(8): 93G100.[14]谢海军,卿艳梅,郑丁科,等.气动式龙眼去核装置的设计与试验[J].农业工程学报,2006(7):211G213.XIE H J,QING Y M,ZHENG D K,et al.Design and experiment of a Longan coreGremoving mechanism[J].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2006(7):211G213.[15]卿艳梅,李志伟,谢海军,等.气动式龙眼去核机: ZL200420095846.X[P].2006G07G12.QINGY M,LI Z W,XIE H J,et al.A Longan coreGremoving mechanism:ZL200420095846.X[P].2006G07G12.[16]李明,邓干然.龙眼鲜果剥壳脱核机的试验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1999(2):213G217.LI M,DENG G R.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decorticating and pitting machine of fresh Longan[J].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1999(2):213G217.(上接第30页)[51]杨柳青,王林,田红梅,等.HMB对Ⅰ~Ⅲ期老年结肠癌患者术后疲劳状态及生活质量影响[J].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22,9(2):229G233.YANG L Q,WANG L,TIAN H M,et al.Effects of HMB on postoperative fatigue and quality of life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stage I~III colon cancer[J].Cancer Metabolism and Nutrition Electronic Journal,2022,9(2):229G233.[52]郭志学,宋新梅,刘博,等.OmegaG3多不饱和脂肪酸㊁精氨酸和谷氨酰胺的胃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对肝癌患者术后效果分析[J].河北医药,2019,41(6):847G850.GUO Z X,SONG X M,LIU B,et al.Effect analysis of postoperative parenteral nutrition support therapy of OmegaG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arginine and glutamine on patients with liver cancer[J].Hebei Medicine,2019,41(6):847G850. [53]熊永强,郭云童,陈浩,等.谷氨酰胺对结肠癌患者术后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J].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2018,5(1): 53G58.XIONG Y Q,GUO Y T,CHEN H,et al.The effect of glutamine on intestinal mucosal barrier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colon cancer after surgery[J].Cancer Metabolism and Nutrition Electronic Journal,2018,5(1):53G58.[54]NAGANUMA A,HOSHINO T,OHNO N,et al.βGHydroxyGβGmethyl butyrate/LGarginine/LGglutamine supplementation for preventing hand:Foot skin reaction in sorafenib for advanc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Vivo,2019,33(1):155G161. [55]KRAFT M,KRAFT K,GARTNER S,et al.LGCarnitineGsupplementation in advanced pancreatic cancer(CARPAN):A randomized multicentre trial[J].Nutrition Journal,2012,11(1):52G58.[56]陈晓莉,饶辉,郎春辉,等.益生菌联合益生元预防宫颈癌患者急性放射性肠炎的研究[J].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22,9(3):340G344.CHEN X L,RAO H,LANG C H,et al.Prevention of acute radiation enteritis in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ncer with probiotics combined with prebiotics[J].EGJournal of Tumor Metabolism and Nutrition,2022,9(3):340G344.27食品装备与智能制造F O O DE Q U I P M E N T&I N T E L L I G E N T MA N U F A C T U R I N G总第256期|2023年2月|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龙眼自动去核技术的研究进展

龙眼自动去核技术的研究进展

龙眼自动去核技术的研究进展摘要:在我国制造生产业中,很多食品的生产和加工都是需要自动化技术的,比如对于龙眼的加工和制造来说,尤其是龙眼的去核技术是加工中一项非常大而且复杂的工序之一,但是目前我国龙眼去核的技术多是以人工为主,大多数生产商是通过人工逐粒的进行去核,不仅工作量大还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以及时间,所以对于自动去核技术的研究应该不断的创新和优化,用机器代替人力,本文通过对龙眼自动去核技术的研究现状以及几种典型的去核技术的分析,指出各种去核技术在龙眼加工中的优点与不足,并研究相对应的解决办法,给出新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龙眼;自动去核技术;研究现状;不足与解决办法前言:龙眼是生活中非常常见的水果,也具有身体保健的一些功效,龙眼是一种假种皮果实,其果壳相对较薄并且形态类似革制化且具有一定的韧度,表皮呈现凹凸不平的状态,果核较大,多数是圆形或者椭圆形,形态比较光滑。

龙眼作为一种鲜嫩多汁的食品,其储藏性不高,新鲜的龙眼放置时间过久会导致果肉腐烂无法食用,为了增加龙眼的附加价值,需要延长其食用和营养的时效性。

有效的将龙眼核进行剥除,可以大大提升龙眼加工的效率和效果,也可以让消费者有更好的食用体验。

目前很多去核技术仍然比较落后,很多厂商还是通过人工逐粒的进行,不仅耗费了大量的劳动力资源,还导致生产效率低下,我国从早期开始陆续的推出了实验样机,但其中有很多的技术性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所以自动去核技术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一、国内外龙眼自动去核技术的研究历程和现状在80年代左右,西方很多先进国家比如美国、法国等都相继的研究出橄榄去核机等技术,至此,西方大多数国家在去核研究方面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技术,但仍然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经过数十年的技术累积和经验吸取,龙眼去核技术相对成熟。

中国的去核技术从最开始研发出龙眼鲜果去核脱壳的实验样机,到很多高校以及农机研究所也致力于研制如何便捷有效的对龙眼鲜果进行去核,我国的龙眼去核技术逐渐的在发展和完善。

龙眼自动去核机设计

龙眼自动去核机设计

龙眼自动去核机设计作者:钟海诚陈金华罗星林道芊邹国尧来源:《科技风》2019年第14期摘要:本项目针对将新鲜龙眼的加工成桂圆肉的加工需求提出了一种先进环割破上下壳再推进去核的龙眼去核方式,为了实现整个控制流程,以PLC为控制核心,以步进电机为辅助传动机构带动轮盘,并结合气动装置与3D打印技术,构建适应多品种、大小、形状差异龙眼的自动去壳去核系统,以实现机械自动化,提高龙眼自动化加工成桂圆肉的生产效率,得到优质价高的桂圆肉,保证食品卫生安全、减轻劳动力负担。

关键词:PLC;龙眼去核龙眼属于亚热带名优水果,普遍分布于我国南部沿海以及东南亚等地区。

七八月份的高温多湿季候,直接导致新陈代谢旺盛,而恰巧也正是龙眼的收获短期。

其强烈的呼吸作用影响龙眼的保鲜效果,使其不易储藏,而后果是直接导致积压贱卖、腐烂等现象,不能及时出售将给果农经济上带来严重损失。

所以需要对龙眼进行深加工,制成龙眼后加工食品,避免浪费,提高经济效益。

将龙眼加工为桂圆最终要的环节是去核与去壳,而传统的加工方法需要先耗费大量的时间进行暴晒,再进行人工去皮去核,耗费大量的人力。

由此可见,现阶段劳动人民急需拥有成熟、高效率的龙眼自动去壳去核技术的技术的相关产品。

1 实现过程本项目以PLC应用技术和气动技术为核心,设计并打造自动化龙眼气动自动传送以及去核控制系统;通过设计上下破口去核方法提高龙眼去核的质量、效率,保证桂圆肉生产的卫生质量问题。

系统工作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机械结如图2所示:工作过程:(1)将颗粒龙眼的蒂部朝下,放入转盘孔洞。

(2)按下启动按钮,转盘转到破口位置时停止,压板将龙眼固定,电机启动对龙眼进行下破口。

(3)下破口完成,上破口下压,龙眼核顶出,转盘继续转动,如此循环。

(4)龙眼核顶出,果壳肉转到下一个定位,利用气缸将其顶进收集箱中。

整个实现过程之中最为关键技术是使系统能够对不同品种的龙眼实现去核并且保证一定的质量,针对此难点,本系统通过先从龙眼蒂部破口,原因为蒂部是果壳与果核直接相连的组织,使用减速电机带动一个自制的下破口刀具,该刀具穿过龙眼蒂部直到果核,此部分均无果肉成分,如图4所示,电机能直接将果核与和龙眼蒂部割开,果肉保留完整,果汁流失少,也为龙眼核开了一道“门”,下破口完成后上气缸从龙眼核的底部冲压,即可轻松地把果核去除出来。

龙眼核综合利用的基础研究的开题报告

龙眼核综合利用的基础研究的开题报告

龙眼核综合利用的基础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龙眼核综合利用的基础研究一、研究背景龙眼是一种常见的热带水果,但其核却往往被视为废弃物。

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如何综合利用龙眼核,变废为宝,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龙眼核中含有丰富的多糖、脂肪、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同时还具有抗菌、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

因此,对龙眼核的综合利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龙眼核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并通过不同的处理方法,开发出龙眼核的综合利用技术,为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1. 龙眼核的化学成分分析。

采用色谱、质谱等分析方法,分析龙眼核中的多糖、脂肪、蛋白质、氨基酸等化学成分。

2. 龙眼核的生物活性研究。

通过体外实验,检测龙眼核中多糖、脂肪、蛋白质等成分的抗氧化、抗菌、抗肿瘤等生物活性。

3. 龙眼核的综合利用技术开发。

将龙眼核进行不同处理,比如酶法水解、微波辅助提取等方法,开发出龙眼核的多种利用途径,如制备多糖、脂肪酸、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制备抗菌、抗氧化等功能性食品。

四、研究预期成果1. 对龙眼核的化学组分及生物活性进行了深入研究,为龙眼核的综合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2. 开发出利用龙眼核制备营养物质和功能性食品的技术,为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思路。

3. 为推广龙眼的综合利用和加速农业产业升级提供了实践价值。

五、研究进度安排1. 第一年:龙眼核化学成分分析及生物活性研究。

2. 第二年:龙眼核酶法水解、微波辅助提取等处理方法研究。

3. 第三年:利用龙眼核制备功能性营养物质和食品。

六、研究经费及支持本研究由XX基金支持,研究经费XX万元。

七、研究团队简介本研究课题的主要研究者包括XX院士、XX教授等,研究团队由具有相关科研经验和技能的研究人员组成。

八、研究意义和价值本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在于:1. 推进龙眼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 发掘热带水果中的资源潜力。

龙眼鲜果去核剥壳技术的研究进展

龙眼鲜果去核剥壳技术的研究进展

龙眼鲜果去核剥壳技术的研究进展卿艳梅;李长友;曹玉华【摘要】针对龙眼鲜果加工难的问题展开了讨论,分析了龙眼去核剥壳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几种典型的龙眼去核剥壳方法及去核剥壳加工机械的结构特点,以及各种方法在加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不足的同时,指出了龙眼去核剥壳技术拟解决的问题和今后发展方向.【期刊名称】《农机化研究》【年(卷),期】2009(031)005【总页数】5页(P23-26,37)【关键词】农业工程;去核剥壳技术;龙眼【作者】卿艳梅;李长友;曹玉华【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南方农业机械与装备关键技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2;华南农业大学,南方农业机械与装备关键技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2;华南农业大学,南方农业机械与装备关键技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226.40 引言龙眼是假种皮果实,果壳薄且表皮疣状突凹凸不平,易聚集脏物,果壳革质化并具一定韧性。

果肉柔软多汁,果核圆形至扁圆形,圆滑有光泽。

龙眼鲜果具有明显的生命体特征,个体差异大,物性较复杂[1]。

龙眼鲜果果肉多汁,不易贮藏,为增加其附加值必然要对其进行龙眼肉、龙眼干、果汁、龙眼酒等系列产品的深加工。

然而,去核剥壳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前处理工序。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对龙眼去核剥壳技术进行研究,并陆续有专利和试验样机推出,但由于一些技术问题尚未能很好的解决,至今真正在生产中推广应用的并不多。

1 龙眼去核剥壳技术的研究现状1.1 国外去核剥壳技术研究现状国外20世纪60年代就着手研制水果去核机,至80年代初,美国、意大利、荷兰等国已相继推出了粘核桃去核机、橄榄去核机等,去核工序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日趋成熟。

目前,正向着节能型和机电一体化方向发展,以计算机自控作业为主[2]。

国外关于去核脱壳方法和去核脱壳机械的研究很多,但有关龙眼鲜果去核脱壳技术和设备研究极少,能适合我国市场需要的龙眼鲜果去核脱壳设备未曾见报道。

核果类水果去核机现状的分析

核果类水果去核机现状的分析

本刊欢迎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号农业部北办公区中国农学会邮编:#"""!$电话:"#"%&’&#()’*第一作者简介:金莹,男,汉族,陕西人,助理讲师,学士,就职于陕西仪祉农业学校。

通信地址:)#+)"!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永乐镇仪祉农校,,%-./012/.34/56/!""’7#!$893-。

#概述中国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果蔬加工业的良好条件,但在果蔬业蓬勃发展的今天,由于缺少性能良好的设备,加工手段落后,生产效率低,有些地区还出现鲜果品积压腐烂现象,给果农造成不应有的经济损失。

中国从!"世纪&"年代后期着手对去核机进行研制,并陆续推出一些产品。

但真正在生产中推广应用的并不多。

在众多的果品加工厂中,去核作业至今基本上仍靠手工或十分简陋的工具完成。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食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生产厂家也意识到前处理工序对产品质量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各厂家纷纷寻找合适的前处理设备。

由于许多前处理设备在国内尚属空白,因此,开发性能优良的去核机及其它前处理设备是形势所需。

核果类水果主要指桃、李、杏、山楂、红枣及橄榄等,它们在水果总产量中占有较大的比例。

在以它们为原料加工饮料、罐头、果脯及果干制品时,去核作业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前处理工序。

以往所采用人工作业,不仅占用大量劳动力、劳动强度大、生产率低,并且产品质量难以控制。

因此,实行水果去核的机械化作业是水果加工业中必然的发展趋势。

!国内核果类水果去核机具及现状分析!8#国内核果类水果去核机的现状分析国外!"世纪$"年代就着手研制水果去核机,至!"世纪&"年代初美国、意大利、荷兰等国已相继推出了粘核桃去核机、橄榄去核机等。

气动式龙眼去核装置的设计与试验

气动式龙眼去核装置的设计与试验

气动式龙眼去核装置的设计与试验
谢海军;卿艳梅;郑丁科;林楚帆;李志伟
【期刊名称】《农业工程学报》
【年(卷),期】2006(022)007
【摘要】采用机电气一体化技术,先破口再去核的原理,研制了一种新型简单的气动式龙眼去核装置.该装置采用三角刀片使龙眼破口张开果壳和果肉后,利用压缩空气
驱动气缸带动顶杆快速顶出龙眼核,降低了龙眼去核损失率.龙眼去核损失率与刀片
厚度、顶杆直径、气压和气体流量等因素有关.试验结果表明,刀片厚度、顶杆直径、气体流量和气压对龙眼去核损失率的影响程度依次增大,在刀片厚度为2.5mm,顶
杆直径为7.0 mm,气压为0.55 MPa,气体流量为6.0m3/h时,龙眼去核的损失率最低可达5.14%.
【总页数】3页(P211-213)
【作者】谢海军;卿艳梅;郑丁科;林楚帆;李志伟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广州,510642;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广
州,510642;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广州,510642;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广
州,510642;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广州,51064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377
【相关文献】
1.自重势能气动式助力装置设计与试验 [J], 黎少辉;汤文成
2.水稻秧盘育秧播种机气动式自动供盘装置设计与试验 [J], 马旭;谭永炘;齐龙;黄冠;鹿芳媛;陈林涛
3.圆盘式鲜果龙眼自动脱壳去核机设计与实践 [J], 林静;叶石华
4.龙眼自动去核机设计 [J], 钟海诚; 陈金华; 罗星; 林道芊; 邹国尧
5.稻麦轮作区气动式小麦精准投种装置设计与试验 [J], 王超; 李洪文; 何进; 王庆杰; 卢彩云; 王景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眼自动去核技术的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9-05-07T16:41:23.430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8月24期作者:罗星叶颖雅林道芊林振华柳小康[导读] 在我国制造生产业中,很多食品的生产和加工都是需要自动化技术的,比如对于龙眼的加工和制造来说,尤其是龙眼的去核技术是加工中一项非常大而且复杂的工序之一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广东茂名市 525000)
摘要:在我国制造生产业中,很多食品的生产和加工都是需要自动化技术的,比如对于龙眼的加工和制造来说,尤其是龙眼的去核技术是加工中一项非常大而且复杂的工序之一,但是目前我国龙眼去核的技术多是以人工为主,大多数生产商是通过人工逐粒的进行去核,不仅工作量大还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以及时间,所以对于自动去核技术的研究应该不断的创新和优化,用机器代替人力,本文通过对龙眼自动去核技术的研究现状以及几种典型的去核技术的分析,指出各种去核技术在龙眼加工中的优点与不足,并研究相对应的解决办法,给出新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龙眼;自动去核技术;研究现状;不足与解决办法
前言:
龙眼是生活中非常常见的水果,也具有身体保健的一些功效,龙眼是一种假种皮果实,其果壳相对较薄并且形态类似革制化且具有一定的韧度,表皮呈现凹凸不平的状态,果核较大,多数是圆形或者椭圆形,形态比较光滑。

龙眼作为一种鲜嫩多汁的食品,其储藏性不高,新鲜的龙眼放置时间过久会导致果肉腐烂无法食用,为了增加龙眼的附加价值,需要延长其食用和营养的时效性。

有效的将龙眼核进行剥除,可以大大提升龙眼加工的效率和效果,也可以让消费者有更好的食用体验。

目前很多去核技术仍然比较落后,很多厂商还是通过人工逐粒的进行,不仅耗费了大量的劳动力资源,还导致生产效率低下,我国从早期开始陆续的推出了实验样机,但其中有很多的技术性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所以自动去核技术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一、国内外龙眼自动去核技术的研究历程和现状
在80年代左右,西方很多先进国家比如美国、法国等都相继的研究出橄榄去核机等技术,至此,西方大多数国家在去核研究方面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技术,但仍然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经过数十年的技术累积和经验吸取,龙眼去核技术相对成熟。

中国的去核技术从最开始研发出龙眼鲜果去核脱壳的实验样机,到很多高校以及农机研究所也致力于研制如何便捷有效的对龙眼鲜果进行去核,我国的龙眼去核技术逐渐的在发展和完善。

二、几种典型的龙眼自动去核技术分析
1.机械手去核法
机械手从上部进入到果肉的内部,当机械手触碰到果核时受力打开贴着果核外壁抓牢,将整个果核包裹住,此时龙眼的鲜果肉受力被撕裂开口,机械手顶部开始合拢,将龙眼果肉与果核相分离开,并由下自上的运动出来,将龙眼核从龙眼肉中取出。

这样的方法在技术理论上是很完美的,但由于龙眼结构比较复杂和龙眼核的特殊性,会导致机械手不能一次性完全将龙眼肉和龙眼核完整的分离,需要多次反复的进行才可以达到去核效果,因此机械手去核法并不适宜推进和使用。

2.打浆式去核法
打浆式去核法主要是以圆筒筛和刮浆板相配合进行去核,首先将龙眼剥壳放入圆筒筛中,随着圆筒筛的滚动进入到刮浆板的内侧,通过刮浆板的转动作用力将龙眼肉打碎,这样循环的运作之后,通过刮浆板和圆筒筛中间的缝隙中来回挤压,一些细碎的果肉和果汁会从圆筒筛的筛口中流出,而比较坚硬和粗大的物质,比如果核会从排渣口中排出,做到果肉和果核的分离。

这样的方法虽节省了人力也可以有效的对龙眼进行去核,但果肉多被碾碎或者成汁,最后果肉的制作用途相对有局限。

三、目前龙眼自动去核技术存在的问题以及前景展望
1.龙眼自动去核技术存在的问题
由于龙眼结构的特殊性,对龙眼鲜果去核方面的技术研究一直都不是特别完善,龙眼加工制造产业有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很多的龙眼去核技术虽然可以达到去核的目的,但很多技术还不能使果肉和果核完整的剥离,并且多数会有果核残留,有些机械虽然简便快捷,但会使果肉和果汁流失严重,很多去核之后的果肉都被碾成细小的碎渣或者汁水,果肉无法很好的保留完整度。

另外很多机械性能还并不稳定,加上机械的投入和生产的成本过高,所以很多机械运作仍然是单机制造或者少批量生产。

2.龙眼自动去核技术的前景展望
龙眼鲜果作为一种个体结构具有独特性的生物体,每一个个体都会存在差异,首先要根据不同的加工目的进行不同的机械技术研究,比如果汁和果酒的加工其对于果肉的完整度要求较低,所以其机械技术研究的难度较小,基本上目前的自动去核技术都可以达到,也可以进行应用和推广。

对于一些果脯、果干等加工,对果肉的完整度和美观度要求相对较高,对于其自动去核技术以及机械的系统运作也要求较高,所以在对龙眼自动去核机械化技术的研究中要着重的注意其果肉完整度的保护,同时也不要忽视了果汁的流失程度,避免果肉营养成分过多的流失。

结语:
综上所述,龙眼作为在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用品之一,其制造加工业的发展空间是巨大的,在对龙眼去核技术方面要不断的根据实际加工情况进行研究,应用适合生产结果和制造成果的去核技术,运用机械化替代人力化,更大的发挥出技术在生产和制造领域中的优势。

目前我国龙眼自动去核技术还并不成熟,仍然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李明,连文伟.我国核果类水果去核机具的现状及亟待研究的技术问题探讨[J].农机与食品机械,1999
[2]李明,邓干然.龙眼鲜果剥壳脱核机的试验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1999
[3]戴晓红.全自动龙眼加工联动线[J].包装与食品机械,199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