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季龙眼栽培技术及注意事项
龙眼栽培技术培训课件

龙眼栽培技术培训课件龙眼(学名:Dimocarpus longan)是一种热带水果,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口感甜蜜可口,深受人们喜爱。
为了帮助农民更好地掌握龙眼栽培技术,提高龙眼产量和质量,我们为您准备了龙眼栽培技术培训课件。
一、龙眼栽培概述龙眼是一种耐热性植物,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
适宜生长温度为20℃-30℃,对光照要求较高,适宜光照充足的环境生长。
在栽培过程中,选择适宜的土壤和施肥方式也是关键。
二、龙眼品种选择龙眼栽培需要选择优质的品种,一般建议选择果实较大、产量稳定的优良品种,如“糯米糍”、“秀珍”等。
在选择种苗时,要注意苗龄要幼、生长情况良好,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龙眼苗。
三、龙眼栽培技术1. 土壤选择:龙眼喜欢疏松肥沃的酸性土壤,pH 值在5.5-6.5之间为宜。
在种植前可进行土壤改良,添加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
2. 植株间距:龙眼栽培时植株间距一般为8米*8米左右,有利于植株生长和通风透光。
3. 浇水管理:龙眼生长期需保持土壤湿润,但要避免积水。
特别是在幼苗期和开花结果期,浇水要适量,控制好水分。
4. 施肥技巧:龙眼在生长过程中需要适当施肥。
在春季和秋季施用有机肥,夏季施用化肥,要注意肥料种类和比例的搭配。
5. 病虫害防治:龙眼常见的病虫害有红蜘蛛、潜叶蛾等,定期喷洒农药进行防治,预防病虫害对龙眼产量的影响。
四、龙眼采摘与储存龙眼果实成熟时果皮呈现褐色,果实变软并带有甜香味,这时可进行采摘。
采摘后应妥善处理,避免果实受伤,影响口感。
龙眼采摘后要经过清洗、晾晒等处理,保存在通风干燥的环境中,以延长龙眼的保鲜期。
五、龙眼栽培技术培训结语通过本次龙眼栽培技术培训课件的学习,相信大家对龙眼的种植和管理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希望农民朋友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产中,提高龙眼的产量和品质,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祝愿各位农民朋友们在龙眼栽培领域取得丰硕的成果!感谢大家的参与和聆听!祝好!。
龙眼的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策略分析

龙眼的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策略分析龙眼是一种常见的热带水果,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作用。
下面将对龙眼的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策略进行分析。
龙眼的栽培技术:1. 土壤选择:龙眼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肥沃的砂壤土。
酸性土壤和粘质土不宜种植龙眼。
2. 地块选择:选择光照充足、无阴影,排水良好的地块。
避免种植在低洼地和积水处。
3. 栽植时间:一般在春季或秋季进行栽植。
在南方地区,秋季栽植的成活率和抗病虫害能力较高。
4. 栽植方法:选择健壮有苗的种苗,将龙眼树苗整株或半株移植到孔穴中,保持根系完整。
5. 浇水管理: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避免过湿或过干。
常规浇水,干旱季节需加强水分补给。
6. 施肥管理:春季和秋季进行基肥追肥,可使用有机肥或化肥,合理掌握用量。
7. 修剪管理:及时修剪龙眼树的分枝,保持良好的通风和光照条件,有利于果实的生长和发育。
8. 虫害防治:及时清除树上的害虫和虫害危害程度较高的叶片,可适当喷洒农药。
9. 别种同株:为了增加病虫害的承载能力,最好别种同株的龙眼,可适当间植。
龙眼的病虫害防治策略:1. 病害防治:常见的龙眼病害有龙眼白蚧、龙眼花蝽、龙眼红蚧、龙眼锈病等。
使用农药或生物防治手段进行治理,可选择专业的农药或生物制剂进行喷洒。
2. 病害预防:加强田间管理,定期巡查,及时剪除病部、虫部的枝叶,防止病害扩散。
3. 病害监测:定期观察龙眼树叶、果实的状况,发现有害昆虫和病虫害的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4. 病虫害防治技术:可采用诱虫灯、黏虫板等绿色环保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5. 环境调控:保持龙眼园的良好生态环境,合理利用天敌、鸟类等生物,帮助控制害虫和病菌的繁殖和传播。
龙眼的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策略对保证龙眼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十分重要。
农民需要掌握龙眼的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方法,保证果树的健康和产量的稳定。
龙眼的栽培技术以及病虫害控制方法分析

龙眼的栽培技术以及病虫害控制方法分析龙眼是我国一种重要的热带水果,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独特的风味,深受消费者喜爱。
但是,龙眼的栽培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病虫害问题,影响产量和果实质量。
本文将从龙眼的栽培技术和病虫害控制方法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龙眼的栽培技术1.选址选择适宜的土地是成功栽培龙眼的关键。
一般来说,龙眼栽培地的南、东、西三面应有山,北面则为平地或低洼,可避免冷空气流入。
土质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层为宜,酸碱度pH值在5.5-6.5之间。
2.土壤处理在农田的栽培前,应根据土壤条件及栽培方式进行正确地进行土地处理。
一般来说,需要在土地上进行灭草作业,除去杂草、翻松土、加入适当的有机肥料等。
此外,在施肥过程中还应注意科学施肥、避免过浓肥料的使用。
3.育苗在龙眼栽培过程中,适时进行良好的育苗过程,能够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育苗期通常为3个月左右,需要提供充足的光照、温度和水分,及时浇水和饮料。
4.移植在龙眼移植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保证苗木生长茁壮,移植时要选用侧枝薄弱、生长好的壮苗,每株1-2根主根移植,再用新土轻压紧实,浇透水即可。
5.管理在种植初期,要注重加强养护管理,定期打蜡、除草、锄地、修根,保持水分充足、空气流通、根留发达、营养充分等。
1.炭疽病的控制炭疽病是龙眼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表现为枝干、叶片和果实的黑色病斑。
在防治过程中,可采取如下措施:清除病害部位及其周围的枯叶、枯枝、果皮等,促进通气;使用含硫的杀菌剂进行喷洒;增强植株的免疫力,减少疫病感染。
2.红蜘蛛的防治红蜘蛛是龙眼生长过程中的一种危害性较大的害虫,会导致叶片凋萎、黄化、老化等问题。
在防治过程中,可进行一些措施,如选用有助于控制害虫的生物肥料、使用杀虫剂、增加植株的养分等。
3.蚜虫的防治蚜虫是龙眼的重要病虫之一,它会导致新枝叶发育不良、生长缓慢等问题。
在防治过程中,应及时剪除感染病虫部分、增强养分、增加光照、喷洒杀虫剂等。
龙眼的栽培技术以及病虫害控制方法分析

龙眼的栽培技术以及病虫害控制方法分析龙眼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林木之一,其果实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风味,备受消费者的喜爱。
为了提高龙眼的产量和品质,必须掌握一定的栽培技术和病虫害控制方法。
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
一、龙眼的栽培技术1. 适宜栽种时期龙眼不耐寒,适合在5-6月份进行栽种。
若在温度较低的时期种植,会影响龙眼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选择肥沃、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地方进行栽种也非常重要。
2. 土壤要求龙眼喜欢生长在肥沃、疏松的土壤中,对气候和土壤要求较高。
在肥力较差的土壤上种植,容易造成果实变小、产量降低等问题。
因此,在种植龙眼前,要进行土壤肥力和质地的测试。
在土壤肥力不够的情况下,需要进行土壤改良,添加有机肥、复合肥等等。
3. 营养管理龙眼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特别是钾、氮等元素的供应。
要想提高产量和品质,就必须合理施肥。
根据生长季节、生长阶段的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施肥方法和肥料种类。
根据角质层厚度、与钾吸附容量等因素考虑来制定施肥计划,保证龙眼的各项生长指标达到标准。
4. 控制落果龙眼结果后,要及时进行萝卜素喷雾,调节植物内部荷尔蒙平衡,避免落果现象的发生。
根据龙眼对天气、气温的适应能力,以及土壤条件等要素,制定不同的措施来控制落果现象,稳定果实产量和质量。
5. 常规修枝龙眼的常规修枝是保证树冠均衡性、提高产量的好方法。
在冬季干爽时期进行修剪,把不利于龙眼长势和果实发育的枝条、死枝等杂物切割,促进径向的生长,助于下一阶段的开花结果。
对于树姿整齐、梢端不太茂盛的龙眼要尽量保留,以保证基本的内部结构和力量平衡。
1. 防治果实腐烂病在龙眼成熟期间,常常出现果实腐烂的情况,严重影响了龙眼的品质。
防治果实腐烂病的方法一般是在龙眼成熟之前进行雨季沟道拖深,把营养液流通起来;在成熟后可以采用激素喷雾,调节植物内部荷尔蒙平衡,避免果实腐烂现象的发生。
2. 防治龙眼褐斑病龙眼褐斑病是龙眼生长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病害,可在树枝、果实等部位上形成褐色斑点,破坏果实的表面光泽度和品质。
龙眼栽培技术

龙眼栽培技术龙眼是一种常见的热带水果,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口感。
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龙眼树可以生长得非常茂盛,并且能够开花结果。
本文将介绍龙眼的栽培技术,包括选址、土壤要求、育苗、栽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选址选择合适的地点是龙眼栽培成功的关键。
龙眼喜阳光充足的环境,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0℃到30℃。
因此,选址时应该选择远离阴影和高楼大厦的地方,并尽量避免寒冷的地区。
此外,光照时间也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以保证龙眼树正常的生长发育。
土壤要求龙眼对土壤也有一定的要求。
理想的土壤应该是疏松、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土壤。
较适合种植龙眼的土壤类型是砂质壤土和壤土。
此外,龙眼喜酸性土壤,pH值应在5.0到6.5之间。
育苗育苗是龙眼种植的第一步。
在开始育苗之前,先将龙眼果肉从种子中剥离出来,并洗净果肉残渣。
然后,将种子放入湿润的纱布中,放置于温暖的地方。
通常情况下,种子会在10到15天内发芽。
一旦发芽,就要迅速进行移植。
栽植当幼苗长至10至15厘米高时,就可以将其移植到固定的地方。
首先,挖一个足够大的坑,将其填充至少一半深度的肥沃的土壤。
然后,将幼苗放入坑中,并轻轻将土壤填平并压实。
最后,用足够的水浇灌幼苗,并保持土壤湿润。
施肥龙眼生长快速,并对营养要求较高。
因此,定期施肥是必不可少的。
一般而言,龙眼树每年需要施肥两到三次,分别在春季和秋季进行。
在施肥前,先将农家肥或腐熟的有机肥均匀撒在树下,并轻轻挖入土壤中。
此外,在干旱季节还需要给龙眼树适量的补充水分。
病虫害防治在龙眼栽培过程中,病虫害是可能遇到的问题。
其中比较常见的有龙眼根腐病、炭疽病、龙眼果蝇等。
为了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如选择抗病抗虫的品种进行栽培,合理管理土壤湿度,定期喷洒农药等。
总结通过正确的栽培技术,龙眼树可以生长茂盛,并且产出高质量的水果。
选址、土壤要求、育苗、栽植、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都需要注意和掌握。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到对龙眼栽培感兴趣的读者,使他们能够成功地种植龙眼,享受到丰收的喜悦。
反季节‘四季蜜’龙眼高密度栽培技术

反季节 ‘ 四季 蜜 ’ 龙 眼高密度栽培技术
陈铸 洪
( 莆 田市城厢 区农业局 , 福建莆 田 3 5 1 1 0 0 ; 莆 田市城厢区云林名优果树开发有 限公司 , 福建莆 田 3 5 1 1 3 9 )
视植株生长势及上茬结果情况 , 中等树势的植株可在1 月 底一次性施下全年所需的肥料 , 以节约成本 , 增收节支。 以单株产约 1 0 k g 计, 可施 1 0 k g 左右的商品有机肥 , 当结果 量较大时 , 可酌情增加施肥量 , 随着树龄的增大 、 树冠的 扩大及结果量的增加 , 应逐步增加施肥量 ] 。施肥宜采用 环沟施肥 , 施肥后再覆土 , 以减少养分流失 , 并减轻对环
2 . 3 修剪技术
幼树 以培养 自然 圆头形树冠为主 , 先定
干至4 0 — 4 5 c m高, 主干上留2 ~ 4 个不同伸长方向、 长势相
当的新梢 , 延长枝4 0 — 5 0 c m 短截 。结果树修剪 以春季
2 . 5 化学催花
6 月初若枝条 尚未成熟时 , 可全树喷施
1 5 %多效唑 , 每1 0 g 兑水1 5 k g , 喷至叶缘滴液 , 以促进枝条
成熟 及后 续 的成花 。
产、 稳产等优 良特性 , 但该 品种花穗顶端常有花无果。该
2 . 6 疏花技术
7 Y l 底当花穗伸长约3 0 c m, 按营养枝 : 结
‘ 四季蜜 ’ 龙眼( E u p h o r i a l o n g a n a L o u r . S i J i M i — l o n g a n )
龙眼的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

2017 年第 6 期(下半月)农民致富之友 Nong Min Zhi Fu Zhi You126科研◎林业科学龙眼的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郑布勇1 龙眼的栽培技术1.1 土壤管理1.1.1 深翻。
龙眼是深根性植物,其根系生长需要充足的营养和良好的通透性,虽然具有较好的耐受性,但是对土层的要求较高,通常来讲,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有助于提高龙眼的产量和质量,如果地下水位高、土壤湿度大、土质粘紧,则不适宜种植龙眼。
在种植过程中要深翻改土,扩穴施肥,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
在一些丘陵山地进行龙眼种植时,定植后的1-2年之内,其根系基本已经布满定植穴,为了促进树体的快速生长,应该要及时对土壤进行深翻,疏松土层,在土壤中施用绿肥及其它有机肥等,提高土壤肥力。
一般每亩园区上撒施土杂肥或圈肥3000千克即可,同时,还要根据土壤的ph 值情况,在土壤中施用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具体的用量跟土壤情况进行确定。
1.1.2 培土。
培土是龙眼种植过程中土壤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培土可以使得土壤变厚,防止因土壤冲刷造成根系裸露,确保龙眼根系能够从土壤中获得充足的营养。
在夏秋季节可以防旱降温,冬季可保湿防寒。
在对培土的土壤进行选择的时候应该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尽量选择疏松的、含沙质稍多的肥土,也可以使用红壤土,垃圾土最宜。
培土不能太厚,否则会造成闷根,影响根系生长。
通常来讲,对于3-5年生的幼龄龙眼树,每年每株树可以增加50-250公斤培土,成年树则可以每年增加250-300公斤培土。
1.2 加强园区日常管理科学合理的园区管理是龙眼种植过程中的关键一步,在栽种之后直到龙眼收获之前,都要加强田间管理,田间管理包括灌溉、施肥、追肥、除草等几个步骤。
1.2.1 除草。
除草可以及时对杂草进行清除,防止杂草与龙眼争夺土壤中的营养物质,一般出苗之后,周围的杂草也会一并生长,如果不加以管控,很容易出现草荒,对龙眼的生长带来严重影响。
龙眼种植技术管理

龙眼种植技术管理
龙眼是一种常见的果树,其果实鲜美可口,深受人们的喜爱。
为了保证龙眼的产量和品质,种植技术管理非常重要。
下面就来介绍一下龙眼种植技术管理的相关内容。
选择适宜的土壤和气候条件是种植龙眼的关键。
龙眼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0-30℃,最低温度不低于5℃。
土壤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pH值在5.5-6.5之间。
在选择种植地点时,要尽量避免低洼潮湿的地方,以免影响龙眼的生长和发育。
龙眼的育苗和移栽也是种植技术管理的重要环节。
育苗时要选择健康的种子,进行适当的处理和消毒,然后在育苗箱中进行播种。
移栽时要注意保护根系,避免损伤,同时要注意树体的平衡和稳定,以免影响生长和发育。
第三,龙眼的施肥和病虫害防治也是种植技术管理的重要内容。
龙眼生长期长,需要充足的营养供应。
在施肥时要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要进行合理的施肥,以免过度施肥或缺乏营养。
同时,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以免影响产量和品质。
龙眼的修剪和管理也是种植技术管理的重要环节。
修剪可以促进树体的生长和发育,同时也可以控制树冠的大小和形状,方便采摘和管理。
管理时要注意及时除草、松土、浇水等工作,保持土壤湿润和通气,以免影响龙眼的生长和发育。
龙眼种植技术管理是种植龙眼的关键,只有做好各项管理工作,才能保证龙眼的产量和品质。
希望广大果农能够认真学习和掌握相关技术,提高龙眼的种植效益和经济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季龙眼栽培技术及注意事项
龙眼是原产我国南亚热带地区的名贵水果,其果实营养丰富,自古以来被视为珍贵补品,龙眼鲜果富含营养物质,因品种而异,含糖量也不同,龙眼除鲜果外,可制罐膏等,龙眼干是我国传统出口商品,龙眼核含淀粉达50%,制酒率达40%-60%,也可制成高级活性炭等,龙眼的根、花、叶、种子均可入药,具有开胃,补虚,养血,安神等功效,世界上的龙眼栽植业,以我国居首要地位。
海南有独特的气候资源优势,具有丰富的光、热资源,是中国最大的热带、亚热带海岛,最能发挥冬暖春早的“天然大温室”作用。
一年四季都能为龙眼生长提供必要的光、热等外条件,这为海南进行龙眼反季节生产提供了必要的自然条件。
1、控梢催花
1.1 培养适量健壮的结果母枝
龙眼任何时期的催花,都必须建立在上一次采果后再培养出具有2~3次梢的充实健壮的结果母枝基础之上,才能保证有足够的功能叶维持花果的正常发育,否则即便催花成功也未必会有产量。
1.2 适当疏剪
反季节龙眼在控梢之前,要适当疏剪一次,即将过密枝、过弱枝、枯枝、病虫枝等除去,以改善树体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净光合效率,从而增加树体营养积累,有利于花芽分化。
1.3 化学控梢
在预计抽花穗前约45天,即结果母枝的末次梢转绿后开始喷施控梢药,一般分3次进行,每次间隔7天。
具体是:第一次用8g乙烯利加50g多效唑配水15kg喷雾;第二次用10g 乙烯利加100g多效唑配水15kg喷雾;第三次用0.5%的磷酸二氢钾改进型或复合型核苷酸加100g多效唑配水15kg喷雾。
控梢药的使用次数具体因枝端梢状芽的变化要有所增减。
1.4 适当控水
在控梢期间,若雨水太多,则应于滴水线外沿挖深、宽30cm的环状沟进行控水,注意不宜断根或露出细根;同时可在离树头30~50cm的范围内扒开土层露出大根以强化控水,待叶片出现失水状时再行覆土。
1.5 环割环剥
对于壮旺树,在控梢末期即施用龙眼催花专用肥前6天左右应对主枝进行环割或螺旋形环剥(剥口宽0.3cm),深度以达木质部为好。
1.6做好防高温和霜冻工作。
在高温季节抽发花穗期间,一方面要保持土壤湿润,另一方面早晚喷水,最好是搭棚遮光网。
遇低温期间,可喷施果实防冻剂或用薄膜覆盖。
2 施肥管理
2.1 土施法
2.1.1 施药时间
一般在1.反季节龙眼促花:可于8-9月份龙眼新梢老熟后施用,30-40天可见花芽;
2.正造龙眼“冲梢”后施用;当2-3月份,龙眼“冲梢”而无花穗抽发时施用,可促使冲梢龙眼在5月份正常开花;8~9月均可施药催反季节花,具体是在喷施第三次化学控梢药之后,马上土施龙眼催花专用肥,约25天后即可抽出花穗。
2.1.2 施用量
目前生产上龙眼催花专用肥的施用量往往偏多,据了解大多每米树冠直径施用量竟高达300~500g药剂。
只要在树势健壮且抓好常规控梢的基础上,每米树冠直径施用100g药剂即可达到良好的催花效果。
2.1.3 施用方法
(1)施药前先将树盘内的杂草、树叶清理干净;(2)在树冠滴水线内近20cm处挖深10~15cm的环状沟或将离树头50cm至滴水线范围的土层进行浅松土,以不伤根为宜;(3)将
药剂平均撒洒于沟内及松土层并与土混匀,或先将药剂溶于10~15k****后再平均淋洒于沟内及松土层;(4)进行覆土、盖草、淋水,以后干旱时每5天淋水一次,保湿约25天。
2.2 叶喷法
龙眼催花专用肥的施用,若能采取土施与叶面喷施相结合,则效果更佳。
具体是在土施药剂后7天再用1%~2%的药剂溶液喷施于叶片和枝端梢状芽上,一般叶喷1~2次,间隔7~10天。
注意喷药后也应保持根部土壤湿润,以确保花序顺利形成和抽出。
一、促花:施药30-50天后,已见红点或白点的树必须促花:一是树头淋水湿达10-15厘米深土;二是施肥,最好淋施沤制腐熟的有机质水肥;三是适度修剪,剪去弱枝、枯枝、病虫枝。
二、保花、壮花:秋冬季持续高温干旱对提高花质和坐果率不利,往往会出现有花少果甚至无果,到头来“一场欢喜一场空”。
因此,保花、壮花是保证产量的基础。
一是防好病虫,重点是蚜虫、尺蠖、蒂蛀虫、白蜘蛛、炭疽病等的防治,选用菊酯类或生物类杀虫剂加上防炭疽病的药物进行叶面喷施;二是喷富含有机质和微量元素的叶面肥,如喷稀土氨基酸、活力素、生多素等进行壮花,提高花质。
注意事项:
因为氯酸钾促花的技术关键所以在使用施用氯酸钾促花要注意“三看两防”的技术措施配套,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1)三看:
一看树―――树体要强健:营养生长旺盛的植株往往成花力较差,施用氯酸钾以后一般能取得较好的促花效果。
反之,如果对长势差的植株施用氯酸钾,将严重影响树体的营养生长和养分积累,即使促花成功,也会因营养不良而造成果实发育不好,大小不均匀,商品价值差。
而且还会影响树体以后的生长和结果。
二看梢―――在新梢老熟后使用:虽然有人在嫩梢期施用也产生了花芽,但我们认为,在新梢老熟后施用花的质量更好。
因为花芽分化需要大量营养,结果母枝在尚未充分成熟时,贮藏营养积累很少,这时分化的花芽先天营养不足,花的质量自然不高。
三看水―――施用后防止土壤淹水:土壤水分过多或淹水使氯酸钾浓度降低,影响促花效果。
因此施用后不要立即大量灌水,土壤保持中等湿润即可。
在雨季,施用后应在树冠下的根区覆盖塑料薄膜,防止雨水将氯酸钾稀释或冲刷掉。
(2)两防:
一防梢果矛盾:在开花期及谢花后的幼果生长期,应注意防止枝稍萌发和生长,以免新梢与花和幼果竞争营养造成大量落花落果。
二防厚皮小果产生:幼果生长期如遇夏季高温或冬季低温,果实将因日灼或发育不良而形成厚皮小果,使果实失去商品性。
可通过夏季喷水遮荫降低果面温度,秋冬喷叶面肥及生长调节剂解决这个问题。
②选择适当的施用时间并加强施用后的栽培管理偏离正常的物候期将使树体各器官(特别是花果)的生长发育遭受严重的环境压力,致使发育不良或异常。
因此,商业化反季节龙眼栽培的最大困难在于,在花和果料的生长发育物候期被迫改变后,果实的内外观品质
和商品性依然保持。
事实上,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此,我们认为,要想使氯酸钾在生产上发挥最佳效益,最好用来提高正造龙眼的产量。
另外也可在春天用作补救措施,促使那些正造未结果的树开花结果。
当然,如果能建造大型的温控设施,随时都可以用氯酸钾来辅助进行反季节龙眼栽培。
而高昂的前期投资使这种办法目前无法在我国普遍实施。
但是,在自然条件下,在有条件的地方小规模的进行反季节龙眼的栽培也未尝不可。
由于不同季节施用氯酸钾促花,生产上遇到的问题将会各不相同,因此一定要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措施去克服这些问题,才能取得较好的结果。
春施秋熟:在雨水多时施用,施后根区土表应覆盖塑料薄膜,防止雨水冲刷或稀释氯酸钾。
幼果发育期正值夏季高温,要注意遮荫和喷水,防止日灼。
还要防止新梢生长过旺,造成严重落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