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PPT
合集下载
综合布线系统课件整理.ppt

(2)双绞线的种类及应用
非屏蔽双绞 线
双绞线
3类UTP(16MHz,支持10Mbit/s以太网) 4类UTP(20MHz)
5类UTP(100MHz,支持100Mbit/s以太网)
超5类UTP(155MHz,支持千兆以太网) 6类UTP(200MHz,支持千兆以太网)
屏蔽双绞线
3类STP(16MHz) 5类STP(100MHz) 7类STP(1000MHz)
综合布线系统一般由以下的部件组成: • 传输介质; • 跳线与对接的配线架硬件; • 插座、插头、接头; • 转换适配器; • 信号传输及转换设备; • 电气保护设备; • 支持硬件(如测试工具等)。
2.2 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
(1)综合性、兼容性好 传统的专业布线方式,需要使用不同
的电缆、电线、接续设备和其他器材,技 术性能差别极大,难以互相通用,彼此不 能兼容。综合布线系统具有综合所有系统 和互相兼容的特点,采用光缆或高质量的 双绞线和连接硬件,能满足不同生产厂家 终端设备传输信号的需要。
公路的接轨等具有前瞻性的需求。根据世 界电脑与通讯的发展,它足可以保证10年, 甚至更长时期内技术的先进性。
性价比
GCS布线
GCS和传统布线性能价格比
传统布线 时间
传统布线方式和GCS布线方式的性能 价格比的经济学曲线如图所示。从图中可 以看到,随着时间的推移,GCS布线方式 的曲线是上升的,传统布线方式的曲线是 下降的,这样形成一个剪刀差,时间越长, 两种布线方式的性能价格比的差距越大。
2.4.3 同轴电缆
同轴电缆允许在较宽的频率范围内工作,其结 构是一个空心外部圆柱形导体围裹着一个内部的 导体。内部导体可以是单股实心线也可以是绞合 线;外部导体可以是单股线也可以是编织线。内 部导体用规则间隔的绝缘环或者用固体绝缘材料 固定。外部导体用一个罩或者屏蔽层覆盖。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PPT课件

PDS使用标准的双绞线和光纤,支持高速 率的数据传输。PDS使用物理分层星型拓扑结 构,积木式、模块化设计,遵循统一标准,使 系统的集中管理成为可能,也使每个信息点的 故障、改动或增删不影响其它的信息点,使安 装、维护、升级和扩展都非常方便,并节省了 费用。
综合布线的起源与使命
综合布线的发展与建筑物自动化系统密 切相关。传统布线如电话、计算机局域 网都是各自独立的。各系统分别由不同 的厂商设计和安装,传统布线采用不同 的线缆和不同的终端插座。而且,连接 这些不同布线的插头、插座及配线架均 无法互相兼容。天长日久,导致了建筑 物内一堆堆杂乱的线缆,造成很大的隐 患。维护不便,改造也十分困难。
第二个阶段是1997年——2000年不但是朗讯公司推行 UTP非屏蔽双绞线及光缆的综合布线产品,而且 STP/SFTP等产品进入中国市场,而且欧洲,IBM、阿尔 卡特、德特威勒、科龙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出现了非 屏蔽铜缆产品与屏蔽铜缆产品之争,这些供应商为了 满足北美及亚太市场需要,以及欧洲市场需要,主要 由UTP、FTP铜缆双绞线及光缆构成综合布线系统。这 时朗讯公司产品已占市场份额的40%~50%,其余为安普、 阿尔卡特等厂商瓜分。而产品则大部分为国外产品。 标准规范则以CECS72:97《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 工程设计规范修订本》为代表。
开放性:采用开放式体系结构,符合多种国际 上现行的标准,因此它几乎对所有著名厂商的 产品都是开放的,如计算机设备、交换机设备 等;并对所有通信协议也是支持的
灵活性:传统的布线方式是封闭的,其体系结构是固 定的,若要迁移设备或增加设备是相当困难而麻烦的, 甚至是不可能。综合布线采用标准的传输线缆和相关 连接硬件,模块化设计。因此所有通道是通用的。每 条通道可支持终端、以太网工作站及令牌环网工作站。 所有设备的开通及更改均不需要改变布线,只需增减 相应的应用设备以及在配线架上进行必要的跳线管理 即可。另外,组网也可灵活多样,甚至在同一房间可 有多用户终端、以太网工作站、令牌环网工作站并存, 为用户组织信息流提供了必要条件。
综合布线的起源与使命
综合布线的发展与建筑物自动化系统密 切相关。传统布线如电话、计算机局域 网都是各自独立的。各系统分别由不同 的厂商设计和安装,传统布线采用不同 的线缆和不同的终端插座。而且,连接 这些不同布线的插头、插座及配线架均 无法互相兼容。天长日久,导致了建筑 物内一堆堆杂乱的线缆,造成很大的隐 患。维护不便,改造也十分困难。
第二个阶段是1997年——2000年不但是朗讯公司推行 UTP非屏蔽双绞线及光缆的综合布线产品,而且 STP/SFTP等产品进入中国市场,而且欧洲,IBM、阿尔 卡特、德特威勒、科龙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出现了非 屏蔽铜缆产品与屏蔽铜缆产品之争,这些供应商为了 满足北美及亚太市场需要,以及欧洲市场需要,主要 由UTP、FTP铜缆双绞线及光缆构成综合布线系统。这 时朗讯公司产品已占市场份额的40%~50%,其余为安普、 阿尔卡特等厂商瓜分。而产品则大部分为国外产品。 标准规范则以CECS72:97《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 工程设计规范修订本》为代表。
开放性:采用开放式体系结构,符合多种国际 上现行的标准,因此它几乎对所有著名厂商的 产品都是开放的,如计算机设备、交换机设备 等;并对所有通信协议也是支持的
灵活性:传统的布线方式是封闭的,其体系结构是固 定的,若要迁移设备或增加设备是相当困难而麻烦的, 甚至是不可能。综合布线采用标准的传输线缆和相关 连接硬件,模块化设计。因此所有通道是通用的。每 条通道可支持终端、以太网工作站及令牌环网工作站。 所有设备的开通及更改均不需要改变布线,只需增减 相应的应用设备以及在配线架上进行必要的跳线管理 即可。另外,组网也可灵活多样,甚至在同一房间可 有多用户终端、以太网工作站、令牌环网工作站并存, 为用户组织信息流提供了必要条件。
综合布线系统及光纤入户PPT

二、综合线系统的组成
2.4管理间子系统:
1.概念:管理间子系统也称为电信间或者配线间,是专门安装楼层机柜、配线架、交换机和配线设备的楼层管理间。 2.管理间子系统,多数情况下采用6U-12U壁挂式机柜,一般安装在每个楼层的竖井内或者楼道中间位置。 3.组成: 机柜
一、综合布线系统基本结构
·
建筑群中心机房
大楼设备间
大楼设备间
大楼设备间
大楼设备间
楼层配线间
楼层配线间
信息点
信息点
信息点
信息点
信息点
楼层配线间
楼层配线间
楼层配线间
楼层配线间
信息点
信息点
信息点
信息点
信息点
信息点
信息点
信息点
分布式(三级)
分布式(二级)
集中式
二、综合线系统的组成
2.1综合布线子系统分布:
光缆交接箱
ONU
分光器
五、光纤入户室外 (ODN)布线模型
5.1楼宇住宅模型:
5.1楼宇住宅模型:
五、光纤入户室外 (ODN)布线模型
五、光纤入户室外 (ODN)布线模型
5.2 别墅模型:
光缆交接箱+光缆分纤箱+ 分光器
5.2 别墅模型:
五、光纤入户室外 (ODN)布线模型
六、光纤入户室内布线模型
二、综合线系统的组成
2.5垂直子系统:
1.概念:通过主干线缆将设备间系统与各楼层管理间子系统连接起来。 2.通信介质一般选用为及光纤、大对数电缆。
2.6设备间子系统:
二、综合线系统的组成
1.概念:设备间子系统应由语音、图像、数据等各种设备及其配线设备和主配线架等组成。
《综合布线标准》课件

维护规范和方法
制定维护规范和方法,定期检查、维护和修复综合 布线系统,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
综合布线系统的应用案例
学校
学校内部的教学楼和实验室需要 进行综合布线,以支持教育信息 化建设。
办公室
办公室内的各个部门需要进行综 合布线,以满足办公自动化和信 息化的需求。
商场
商场内的各个店铺需要进行综合 布线,以支持商场的智能化管理 和网络化营销。
综合布线具有灵活性,可支持不同类型的网络设备,并且方便后期的维护和 升级。
综合布线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为建筑物提供稳定、可靠的通信与数据传输环 境。
在各个行业,综合布线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综合布线的重要性
1 稳定性
综合布线能够提供稳定的网络连接,避免信 号干扰和证网络设备之间的正常连接, 避免网络中断。
综合布线系统的市场前景
行业发展趋势
随着物联网和5G等技术的发展, 综合布线在各个行业的需求将 进一步增长。
市场规模及前景
综合布线市场拥有广阔的市场 空间,未来的发展潜力巨大。
技术创新和前沿趋势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综合布 线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将得到 进一步提升。
GB/T 50311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 管理委员会发布的综合布线 标准。
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
水平布线子系统
将建筑物内的网络设备连接起 来,包括水平布线缆线和水平 布线设备。
垂直布线子系统
将楼层之间的网络设备连接起 来,包括垂直布线缆线和垂直 布线设备。
工作区子系统
将网络设备与最终用户之间连 接起来,包括工作区布线缆线 和工作区布线设备。
3 灵活性
综合布线具有灵活性,可以适应不同类型的 网络设备和布局需求。
《综合布线标准》课件

ISO/IEC 11801标准
02
该标准规定了建筑物内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和安装要求。
EN50173标准
03
该标准规定了欧洲的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和安装要求。
06 综合布线系统的维护与管理
CHAPTER
维护与管理的内容
硬件设备维护
对综合布线系统的硬件设备进 行日常检查、清洁和保养,确
保其正常运行。
软件更新与升级
灵活性
经济性
系统应具备足够的灵活性,以便适应未来 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变化,方便扩展和升级 。
在满足性能和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应尽可 能降低系统成本,提高性价比。
设计原则的具体内容
模块化设计
综合布线系统应采用模 块化设计,方便后期维
护和扩展。
统一标准
系统应遵循统一的国际 或国内标准,保证不同 厂商的产品能够兼容。
目的
确保各种传输线路的兼容性和互 换性,提高建筑物或建筑群的信 息化水平,满足用户对通信和信 息化的需求。
综合布线标准的发展历程
01
起源
20世纪80年代,美国一些大型建筑物开始采用结构化布线系统,以支
持语音和数据传输。
02 03
发展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A)和电信工业协会(TIA) 制定了ANSI/TIA/EIA 568A标准,成为国际上广泛接受的综合布线标准 。
及时更新和升级综合布线系统 的软件,以保障系统的稳定性 和安全性。
数据备份与恢复
定期对综合布线系统的数据进 行备份,并制定数据恢复方案 ,以防数据丢失。
安全防范
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防止综 合布线系统受到外部攻击和内
部泄露。
维护与管理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