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成人先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的麻醉【免费3天-】-药学医学精品资料
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的基本原则

心脏病患者在接受非心脏手术时,需要特别注意麻醉的基本原则。
因为心脏病患者的心脏功能可能已经受损,而且手术过程中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生理和心理压力,这些都会对患者的心脏功能产生影响。
在进行非心脏手术麻醉的时候,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同时尽量降低心脏病患者出现并发症的风险。
下面,我们将针对心脏病患者在非心脏手术麻醉过程中的相关原则进行详细的介绍:1. 评估患者的心脏功能。
在进行非心脏手术麻醉之前,首先需要对患者的心脏功能进行评估。
这包括通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手段来了解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功能,判断患者的心脏病情和手术风险。
评估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后续的麻醉方案和管理策略。
2. 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
针对心脏病患者的特殊情况,需要选择对心脏影响较小的麻醉药物。
一般来说,吗啡类药物和芬太尼类药物是比较合适的选择。
而且,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速度,以确保达到预期的麻醉效果,同时尽量避免对心脏功能的不良影响。
3. 保持血压稳定。
心脏病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容易出现血压的波动,这会对心脏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麻醉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及时调整麻醉药物和输液速度,以维持患者的血压稳定。
4. 注意心律失常的防治。
心脏病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容易出现心律失常,这会影响心脏的有效收缩和排血,加重心脏负担。
在麻醉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电图,一旦发现心律失常,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5. 预防并发症。
鉴于心脏病患者存在较高的手术风险,需要在麻醉过程中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这包括防止血栓形成、预防肺部感染、防治术后疼痛等。
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预防措施,以减少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
6. 术后监护和管理。
手术结束后,心脏病患者需要进行严密的监护和管理。
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
还需要在术后的麻醉管理中,考虑患者心脏功能的恢复和支持,以尽快恢复患者的正常生理状态。
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的麻醉【麻醉科】 ppt课件

✓ 每年60万例次心导管检查,25 ~ 30万例CABG,PTCA不断增加 ✓ 全美年手术约3000万例次,约1/3的手术病人患有CAD或处于
CAD的高危状态
冠心病人非心脏手术是欧美发达国家所遇 到的重要临床问题
也将成为我国今后重要的临床问题
近40年来在此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
1952 ASA确定围术期心梗是主要问题 61-76 心梗< 6月内手术是围术期死亡的主要危险 77-82 多因素分析评估术前危险因素 82-84 特殊术前检查 EST,RN,DT 85-86 术中动态监测ECG和TEE 1987 术后危险因素动态观察研究
部分心脏病理情况可以治愈(如心律失常的病 人安装起搏器等) 3. 判断术前冠状动脉旁路手术是否对病人有益
术前心血管评估的主要手段
术前心血管评估
病史
体格检查
特殊的心血管检查
其中病史、体检和ECG是术前心脏评估的基础
病史、体格检查和ECG检查可以
1. 确诊有症状的心脏病(如冠状动脉病变、瓣膜病变和心 律失常等)
4~6
16%, n = 19
2.3%, n = 86
0%, n = 18
>6
5.6%, n = 322
1.5%, n = 595
5.7%, n = 174
未知
----
----
3.3%, n = 60
高危病人显著增加围手术期心脏并发症和死亡率
以往观点
✓ 心梗后3 ~ 6个月禁忌进行外科手术
此观点存在较大问题
病人耐受外科手术程度的影响:心脏功能储备比时间间隔 更加重要
病人心脏储备功能可以通过评价病人剩余的心肌缺血程度 得到估计。通常采用临床症状、ECG、DTS和DSE等判定
冠心病病人非心脏手术的麻醉注意要点

冠心病病人非心脏手术的麻醉注意要点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对于冠心病的治疗,有时需要进行非心脏手术,如骨科手术或腹部手术。
在这种情况下,麻醉医师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麻醉医师需要对病人进行全面的评估。
在手术前的评估中,麻醉医师应该详细了解病人的冠心病的情况,包括病史、心电图、心脏彩超和心肌酶谱等的检查结果。
通过评估,麻醉医师可以更加了解病人的心血管功能,从而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
其次,麻醉医师应该选择合适的麻醉技术。
对于冠心病病人,选择合适的麻醉技术对于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
麻醉医师可以根据手术的类型和病人的病情,选择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
在全身麻醉中,麻醉医师需要密切监测病人的血压、心率和血气分析等指标,及时调整麻醉深度和药物剂量。
而在局部麻醉中,麻醉医师需要特别注意病人的心血管功能,避免发生不良反应。
另外,麻醉医师在手术过程中应密切监测病人的心肺功能。
冠心病病人的心肺功能通常较差,容易出现心悸、胸闷和气短等症状。
因此,麻醉医师应该不断监测病人的呼吸情况、心电图和动脉血气等指标,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
此外,麻醉医师还需要注意对患有冠心病的病人进行积极的预防和处理。
麻醉过程中,有可能出现血管收缩和血流供应不足的情况,麻醉医师可以通过给予血管扩张药物和改善血流动力学等措施,减少冠脉供血不足导致的心肌缺血。
最后,麻醉医师应在麻醉结束后进行良好的恢复与监护。
冠心病病人术后恢复期较长,麻醉医师需要密切关注病人的心电图、呼吸、血液循环和肾功能等指标的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总之,对于非心脏手术的冠心病病人,麻醉医师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选择合适的麻醉技术,并密切监测病人的心肺功能。
同时,预防和处理冠心病引起的并发症,以及精心的术后恢复与监护也是十分重要的。
只有做到这些,才能确保手术的成功,减少患者的风险,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
心脏病人施行非心脏手术的麻醉 (2)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对于心脏病人施行非心脏手 术的麻醉将更加成熟和安全。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更加有 效的麻醉方案和技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存率 。
THANKS
感谢观看
定义
心脏病人是指患有各种心脏疾病 的病人,如冠心病、心肌病、心 律失常等。
分类
根据心脏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心脏病人可分为稳定性心脏病 人和急性心脏病人。
心脏病人常见症状与体征
症状
心悸、气促、胸闷、胸痛、乏力、头 晕等。
体征
心界扩大、心律失常、心音异常、心 衰体征等。
心脏病人施行非心脏手术的风险评估
术前用药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能需要使用某些术前用药,如镇静剂、抗焦虑药等。
麻醉前设备准备
监测设备
准备心电监测仪、血压监测仪、血氧饱和度监测仪等必要的监测设备。
急救设备
准备急救药品、呼吸机、除颤器等必要的急救设备。
04
麻醉方法选择与实施
麻醉方法选择原则
安全性原则
优先选择对心脏功能影响 小、并发症发生率低的麻 醉方法。
适应性原则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 年龄、病情、手术类型等, 选择适合的麻醉方法。
有效性原则
确保麻醉效果可靠,能够 满足手术需求,保障手术 顺利进行。
麻醉实施步骤
01
02
03
04
麻醉前评估
对患者的心脏功能进行全面评 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手术需
求。
麻醉诱导
根据麻醉方法选择合适的麻醉 诱导药物,使患者快速进入麻
01
02
03
病史采集
了解患者的心脏病史、用 药情况、家族遗传病史等, 评估患者的麻醉风险。
体格检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动脉高压
• 成年先心病人可出现各种原因引起的肺动脉高压。
潜在的病因包括肺静脉高压症继发左心室舒张末 期压力升高,肺静脉心房压力升高,或肺静脉狭 窄
• 成人先天性心脏病造成肺动脉高压的主要病因,
是长期存在的大型和非限制性缺陷的存在。这样 同事增加了肺血管床流量和体循环的压力传递, 导致不可逆转的血管改变和肺血管阻力升高
• 但是美国心脏病学院特别小组建议,中度
至重度先心病成人患者接受非心脏手时,
建议其去成人先心病中心,以获取麻醉医 师和心脏病专家咨询意见
• 本文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个麻醉医生对患
有先心病的成年人接受非心脏手术时,术
前和术中的启示以及长期的影响的综述
先心病的流行病学
• 大约25%的成人先心病患者症状较轻,允
• 肺血管阻力的突然增加可能促成急性右心
衰竭,而并没有心内分流和心内分流导致 心输出量下降,出现氧饱和度降低这一过 程。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心动过缓甚至发展 为心脏骤停
• 预防和治疗肺动脉高压的危像的措施,包括过度
换气,纠正酸中毒,避免交感神经刺激,维持体 温正常,胸腔内压力最小化,使用强心剂
• 吸入一氧化氮治疗肺血管阻力突然增大可能是有
格综合症导致血栓形成一个独立的最强的预测因 子。
• 在围术期,术前禁食可能加剧高粘滞血症
的症状,增加脑血管栓塞的危险。因此,
在静脉补液必须充足,特别是在空腹的病 人。虽然euvolemic放血不再是常规的做法, 但当红细胞压积超过65%,术前抽取血液 可以改善手术止血
用,此药应该在手术室为高风险患者使用。局部 麻醉作为全身麻醉替代是可以接受的。然而,腰 麻或硬膜外麻醉可能会造成病人不能接受的体循 环阻力下降,这一行为可能会加剧右至左分流。 相反,全身麻醉允许换气优化控制,可用于高风 险手术的病人。
出血和血栓形成的风险
• 艾森曼格综合症的病人都会因为氧饱和度
不超过85%而出现严重发绀。紫绀型患者 在围术期出血和血栓形成的风险高,即使 是在小手术也一样。两者都是因为血小板 数量和功能异常以及凝血系统异常
• 心房和心室中隔缺损是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占
成年人先心病的25%。
• 其他非紫绀组常见于门诊的成人先天性心脏病包
括主动脉缩窄,先天性主动脉瓣病变伴狭窄,返 流或最常见的合并两种病变,主动脉瓣下狭窄, 先天性二尖瓣畸形导致狭窄和/或关闭不全,先天 性大动脉转位,以及埃布斯坦氏异常(三尖瓣下 移),一种导致婴儿紫绀的典型病变
• 接受非心脏手术成人先心病患者可以分为
没有纠正的患者; 已收到姑息性修补( 如局部或全腔静脉肺动脉
分流术)的患者; 进行完全解剖矫正的患者。
• 有些症状轻的病人,需要较少的护理,而症状严
重的患者则需要从具有专业知识的心脏病和麻醉 医师的护理。
• 在几乎所有情况下,成年先心病患者应被看作是
全身多器官功能障碍。
• 早期肺血管阻力的增加可能是可逆的,但
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变成永久性的。
• 血管变化包括小肌动脉动脉和细动脉的血
管中层肥大,血管内膜细胞增殖,平滑肌 细胞移行至内皮下膜,逐步纤维化,细动 脉和小动脉闭塞。
• 肺动脉高压导致长期存在的左到右分流可
引起艾森曼格综合征
• 艾森曼格综合症患者是麻醉医生很特别的挑战 。
• 紫绀型心脏病包括那些由于心脏解剖缺陷导致肺
血流量限制或富氧血和无氧血混合
• 不同于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大多数紫绀
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将不得不在成年以前接受往 往至少一次的提前干预。
• 最常见的门诊成人先天性缺陷包括法洛四联症,
大动脉的完全换位(也叫D-换位),各种形式的 单心室,其它缺陷,包括异常肺静脉回流,动脉 干和右心室双出口。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先心病和麻醉管理的影响长期后果
• 成人先心病患者存活时间的延长 ,使最简单损害
也能和长期并发症联系起来
• 长期心脏的并发症包括:肺动脉高压,心功能不
全,心律不整及传导缺陷,残余分流,瓣膜病变 (狭窄和关闭不全),高血压和动脉瘤。
• 非心脏后遗症包括中学红细胞增多症,胆结石,
肾结石,发育异常,中枢神经异常,以及血栓栓 塞事件或脑血管意外,听力或视力丧失,癫痫, 中枢神经异常,以及限制性和阻塞性肺病
• 由于围术期死亡率增加,进行非心脏手术的艾森
曼格病人完全有必要进行研究。
• 高死亡率因素包括晕厥,即时年龄或者症状的发
展、功能低下类别,室上性心律不齐,右心房压 力升高,氧饱和度低(小于85%),肾功能不全, 严重的右心功能不全,和21三体综合症
• 肺动脉高压的病人麻醉期间管理的首要目
标是尽量减少肺血管阻力增加,维持全身 血管阻力。
成人先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的 麻醉
• 先天性心脏缺损是最常见的先天性缺陷疾
病。由于产前诊断,心脏介入,小儿心脏
外科,麻醉,急救护理的发展,使90%的 先心病儿童可以活到成年期
• 许多患者在成年期都需要接受数次姑息性
或治疗性心脏手术和非心脏手术
• 成人先心病患者由于解剖和生理的特殊性,
进行修补或缓解先心病手术的成人,在围 手术期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是否增加还没有 大规模研究证实
• 虽然发绀的病人有增加出血的危险,这不是对血
栓形成的保护。
• 发绀的患者往往伴随红细胞增多。继发性红细胞
增多是慢性缺氧和促红细胞生成素生产过剩的结 果。
• 红细胞的增多,血浆减少将导致全血粘度增加。
最终的结果是降低小动脉和毛细血管的血液流动。 进一步恶化的结果就是铁缺乏和脱水。
• 缺铁的红血细胞无法变形,并且被发现是艾森曼
许他们能够在没有外科手术或介入性心导 管的情况下生存到成年
• 门诊遇到的大多数患有先心病的成人都曾
经有过手术或者导管介入史
• 先心病病变按功能可分为左至右分流的
(非紫绀)和那些生产紫绀(右至左分流)
• 先心病病变按功能可分为左至右分流的非
紫绀组和右至左分流的紫绀组
• 左向右分流导致肺接收的是所有来自全身
静脉回流无氧血加上加上含氧血通过缺损 分流的数量,造成一个或多个心血管或组 织扩张,增加肺血管床的流量和肺血管压 力
• 经过一段时间后,这可能导致肺血管床不
可逆转的变化,导致肺血管阻力增加,可 能造成肺动脉高压
• 如果肺动脉压力达到体循环压力水平,有
可能逆转(右至左分流),或双向分流 (艾森曼格综合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