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的一般过程

植物组织培养的一般过程
以下是有关植物组织培养的一般过程:
1.植物组织培养的一般过程
(1)在无菌条件下,将植物器官或组织(如芽、茎尖、根尖或花药)的一部分切下,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以去除细胞壁,使之露出原生质体。
(2)然后放在适当的人工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这些器官和组织就会进行细胞分裂,形成新的组织。
不过这种组织没有发生分化,只是一团薄壁细胞,称为愈伤组织。
(3)在合适的光照、温度和一定的营养物质与激素等条件下,愈伤组织便开始分化,分化成植物的各种器官和组织,进而发育成一株完整的植株。
2.植物组织培养的特点
(1)培养条件可以人为控制,组织培养采用的植物材料完全是在人为提供的培养基和小气候环境条件下进行生长,摆脱了大自然中四季、昼夜的变化以及灾害性气候的不利影响,且条件均一,对植物生长极为有利,便于稳定地进行周年培养生产。
(2)生长周期短,繁殖率高,植物组织培养是由于人为控制培养条件,根据不同植物不同部位的不同要求而提供不同的培养条件,因此生长较快,另外,植株也比较小,往往20~30天为一个周期。
所以,虽然植物组织培养需要一定设备及能源消耗,但由于植物材料能按几何级数快速繁殖生产,故总体上成本低廉,且能及时提供规格一致的优质种苗或脱病毒种苗。
(3)管理方便,利于工厂化生产和自动化控制。
第1页共1页。
植物组织培养流程图及注意事项

5.培养:放在合适的环境里,温度、光照、湿度都得控制好哇!
6.观察和记录:要时刻盯着,看看有没有啥异常情况,及时做好记录哟!
接下来讲讲注意事项哈!
1.无菌操作:这可是重中之重呢!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让细菌病毒钻空子呀!
2.培养基配方:哎呀呀,配方得合适,营养不均衡可不行!
9.仪器设备清洁:用完的仪器得洗干净消毒好,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一次使用做好准备哦!
10.人员培训:操作人员得经过专业培训,不然容易出错哟!
怎么样,这些流程图和注意事项是不是很重要呀?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哇!
3.外植体来源:得保证来源可靠,质量过关呀!
4.培养条件控制:温度不能高也不能低,光照时间和强度都得恰到好处,你说难不难?
5.防止污染:哇,一旦污染了,那可就前功尽弃啦!
6.定期观察:可别偷懒,要经常看看植物的生长情况,及时调整条件呢!
7.操作规范:每个步骤都得按照标准来,不能随心所欲哟!
8.材料处理:处理外植体的时候,手法要熟练,不能损伤了它们呀!
植物组织培养流程图及注意事项
嘿呀!以下就是植物组织培养的流程图及注意事项啦!
首先咱们来说说流程图哈!
1.准备阶段:哎呀呀,这可得把各种器具都准备齐全呢!像培养皿、培养基、消毒工具等等,一个都不能少呀!
2.外植体选取:哇,这可重要啦!得挑那些健康、无病害的部位,你说是不是?
3.消毒处理:这一步可不能马虎哟!要用合适的消毒剂,把外植体好好消消毒,不然细菌病毒啥的可就捣乱啦!
植物组织培养的主要特征

植物组织培养的主要特征植物组织培养,听起来是不是特别高大上?其实啊,就像是给植物细胞办一个超级特殊的“托儿所”。
在这个“托儿所”里,最神奇的特征之一就是它能在很小很小的植物组织块上搞出大事情。
你想啊,就像从一块大蛋糕上取那么一丁点儿奶油,这丁点儿奶油就能变成一个全新的小蛋糕。
植物组织培养呢,从植物体上取下一小点儿组织,比如说一片嫩叶尖儿或者一小段茎,就能让它长成一整株植物。
这就好比从孙悟空身上拔下一根毫毛,然后就能变出一个小孙悟空一样神奇。
而且啊,这个过程是在一个超级干净、几乎没有病菌的环境里进行的。
这就像给植物细胞创造了一个无菌的“世外桃源”。
为啥要这么干净呢?因为这些小组织啊,就像娇弱的小宝宝,一点点病菌就能让它们生病,然后整个培养计划就泡汤了。
在自然环境里,植物得和各种病菌、害虫做斗争,可在组织培养的这个小世界里,它们可以安心地生长。
植物组织培养还有个有趣的特征,就是它的繁殖速度超级快。
正常情况下,植物繁殖得按照季节来,还得看种子的心情,有时候种子不发芽,你也没辙。
可在组织培养这儿,就像开了加速器一样。
还是拿刚才的小组织块来说,它可以不停地分裂、分化,一个变两个,两个变四个,就像细胞在进行一场热闹的接力赛。
很快啊,就能有好多好多小植株冒出来。
这要是跟我们人类生孩子比起来,那可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我们人类生个孩子得怀胎十月,还得精心照顾好多年才能长大,植物组织培养可就简单多了。
另外呢,植物组织培养能保持植物的优良性状。
这就好比是给优良品种的植物做了个“克隆”。
比如说有一种特别好看、花香特别浓郁的花,用种子繁殖的话,可能后代就会走样,有的花颜色淡了,有的香味淡了。
但是通过组织培养,就像复印机一样,印出来的都是和原来一模一样的。
这对于那些珍稀的植物品种保护来说,简直就是救星啊。
再说说这个培养过程中的营养供应吧。
就像我们人吃饭一样,植物在这个“托儿所”里也有专门的“营养餐”。
这些营养成分都是经过精心调配的,就像厨师给病人做的营养餐一样细致。
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的含义:将植物的离体材料(器官、组织、细胞、原生质体等)无菌培养,使其生长、分化、繁殖,再生出完整植株或生产次生代谢物质的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指一个完整的植物细胞拥有形成一个完整植株所必需的全部遗传信息,在适宜条件下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
外植体: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在活体植物上提取下来的,接种在培养基上的无菌细胞、组织、器官等均称为外植体。
外植体选择的原则:①、再生能力强;②、遗传稳定性好;③、来源丰富;④、灭菌容易。
植物组织培养的类型:根据培养材料(即外植体)的不同,可将植物组织培养划分为植株、胚胎、器官、组织、细胞和原生质体五个水平上的培养类型。
愈伤组织:原指植物在受伤后于伤口表面形成的一团薄壁细胞,在组织培养中,则指在人工培养基上由外植体长出来的一团无序生长的薄壁细胞。
植物组织培养的特点:①、培养材料经济;②、培养条件可以人为控制;③、生长周期短,繁殖率高;④、管理方便,利于工厂化生产和自动化控制。
White(1943)撰写的《植物组织培养》是第一部有关植物组织培养的专著。
PH值最适5.6,高温、高压灭菌后PH值会降低,配制时一般为5.7~5.8,若PH值偏高,培养基会偏硬,会不利于植物材料吸取营养;PH值偏低,培养基凝固不好,不利于植物材料的固定。
MS培养基特点:①、无机盐成分很高,硝酸盐、NH+、K+含量高;②、元素平衡较好;③、缓冲性能也比较好;④、微量元素、有机成分丰富、齐全。
无机盐母液适度冷藏保存。
维生素等有机营养元素在—20℃保存,使用前用温水溶解。
MS培养基母液的成分:大量元素母液、微量元素母液、铁盐母液、有机物母液。
CuSO4、CuCl2取25mg溶于10mL,制成2.5mg/mL溶液,配制50mL微量元素母液,吸取该溶液0.05mL。
灭菌的条件:培养基的成分:1、水分2、无机盐①、大量元素:指植物生长发育所需浓度大于0.5mmol/L的营养元素。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知识清单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知识清单一、什么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一种在无菌条件下,将植物的离体器官、组织或细胞等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使其生长、分化并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技术。
这项技术的核心在于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让植物细胞能够像在体内一样进行分裂、生长和分化,从而实现植物的快速繁殖、品种改良以及基因工程等多种应用。
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基本原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是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
这意味着每个植物细胞都包含着该植物的全部遗传信息,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力。
细胞分化则是细胞在发育过程中逐渐形成不同形态和功能的过程。
在组织培养中,通过调节培养基的成分和培养条件,可以控制细胞的分化方向,使其按照我们的需求发育成特定的组织或器官。
三、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流程1、外植体的选择与消毒外植体是指用于培养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
常见的外植体有茎尖、叶片、花药等。
在选择外植体时,要考虑其来源的植物品种、生长状态和健康程度。
消毒是非常关键的一步,通常使用酒精、升汞等消毒剂对外植体进行处理,以去除表面的微生物,确保培养过程不受污染。
2、培养基的配制培养基是为植物细胞提供营养和生长条件的物质。
它包含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有机成分、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不同的植物种类和培养目的需要不同的培养基配方。
例如,诱导愈伤组织形成的培养基和诱导芽分化的培养基成分就有所不同。
3、接种在无菌条件下,将消毒后的外植体接种到培养基上。
操作过程要迅速、准确,避免外植体受到污染。
4、培养接种后的外植体需要在适宜的温度、光照和湿度条件下进行培养。
培养过程中要定期观察,及时处理出现的污染、褐化等问题。
5、诱导分化根据培养目的,通过调整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条件,诱导外植体分化形成芽、根或愈伤组织等。
6、植株再生当分化形成的芽和根发育成熟后,将其转移到生根培养基上,促进根系的生长,最终形成完整的植株。
7、炼苗与移栽再生的植株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炼苗,使其逐渐适应外界环境。
植物组织培养

(3)肌醇 又叫环己六醇,在糖类的相互转 化中起重要作用。 使用浓度:一般为lOOmg/L。 作用:适当使用肌醇,能促进愈 伤组织的生长以及胚状体和芽的形 成。对组织和细胞的繁殖、分化有 促进作用,对细胞壁的形成也有作 用。
(4)氨基酸 (almino acide) 作用:蛋白质的组成部分,也是一种有机氮化 合物。是很好的有机氮源,可直接被细胞吸收利用。 种类:最常用的是甘氨酸,其他的如精氨酸、 谷氨酸,谷酰胺、天冬氨酸、天冬酰胺、丙氨酸等 半胱氨酸及多种氨基酸的混合物(水解酪蛋白、水 解乳蛋白)等。
(11)再分化 经脱分化的组织或细胞在一定 的培养条件下可又转变为各种 不同细胞类型的能力。 (12) 分化培养 经过脱分化阶段的外植体(形 成愈伤组织),转移到另一培 养基上分化出芽(或小球茎) 或胚时,则称为分化培养,所 用的培养基为分化培养基。
(13) 增殖培养 已分化芽、小球茎或无性幼胚再继续进行增殖,即
1. 培养条件可人为控制,周年生产
植物组织培养中的植物材料完全是在人为提供的 培养基及小气候环境下生长的,摆脱了大自然中 四季、昼夜气温频繁变化及灾害性气候等外界不 利因素的影响,且条件均一、对植物生长极为有 利。因此植物组织培养不受气候和季节的限制, 可周年进行生产。
2. 生长周期短,繁殖速度快
植物组织培养可根据不同植物、不同器官、不同 组织的不同要求而提供不同的培养条件,满足其 快速生长的要求,缩短培养周期。一般20~30d就 完成一个繁殖周期.每一繁殖周期可增殖几倍到几 十倍,甚至上百倍,植物材料以几何级数增加。
3. 管理方便,可实现工厂化生产
植物组织培养是在人为的提供一定温度、光照、 湿度、营养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条件下进行的, 不受自然界中病、虫、杂草等有害生物危害,生 产微型化、精细化、高度集约化,重复性强,便 于标准化管理和自动化控制,真正实现了种苗的 工厂化生产。与田间栽培、盆栽等相比,省去了 中耕除草、浇水施肥、病虫防治等一系列繁杂劳 动,可大大节省人力、物力及田间种植所需要的 土地。
植物组织培养流程图及注意事项

植物组织培养流程图及注意事项
嘿呀!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植物组织培养流程图及注意事项!
首先呢,咱们得清楚植物组织培养的流程。
1. 准备工作可不能马虎呀!要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植物材料,这可是基础中的基础呢!
2. 接下来就是消毒啦!哎呀呀,消毒这一步可太重要啦,要把外植体表面的微生物统统消灭掉,不然会影响后续的培养哟!
3. 然后呢,就是把消毒好的外植体切成小块或者小段,这可得小心谨慎,不能切坏了呀!
4. 接着,把切好的外植体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上,哇,这一步就像是给它们找到了一个新家!
5. 诱导出愈伤组织后,再转移到分化培养基上,盼着它们能快快分化出芽和根呢!
6. 等芽和根长出来,就可以移栽到温室或者大棚里啦,让它们茁壮成长!
再来说说注意事项。
哎呀呀,这可多着呢!第一,培养环境得严格控制,温度、湿度、光照都得恰到好处,不然植物宝宝们可不高兴哟!第二,培养基的配方可不能出错,各种营养成分的比例要精准,这关系到植物组织能不能好好生长呢!第三,无菌操作一定要牢记在心,任何一点点的污染都可能导致前功尽弃,哇,这可太关键啦!第四,在移栽的时候,也要小心呵护,不能让它们受到伤害呀!
总之呢,植物组织培养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是只要按照流程图认真操作,注意好各种事项,嘿,说不定就能成功培育出漂亮的植物呢!怎么样,大家是不是对植物组织培养有了更清楚的了解啦?。
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

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植物组织培养(Plant tissue culture)是指利用无菌条件下培养植物细胞或组织,以实现繁殖、繁育新品种、生物合成化合物、环境污染处理等目的的技术。
其不仅可以大幅度提高植物材料的品质和数量,还可以在无限制地产生同一种植物。
方法一:赤潮法(Embryogenesis)这一方法是利用赤潮细胞发生器官(如胚性板)的细胞分化,诱导植物组织的胚胎发生,进而实现植物再生。
该方法适用于很多种植物,如玉米、大麦、水稻等。
步骤为:1. 准备培养基:含有赤潮素、氨基酸、维生素、植物激素和适当的糖类和盐类的基础培养基。
2. 处理材料:将植物的姿态板或种子材料在高温(35-40C)下进行消毒,使其无菌。
3. 材料分离:将消毒材料放入无菌条件下进行材料分离。
4. 培养细胞:将细胞或组织放入含有培养基的无菌培养皿中,保持恒定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促进发生素感应化。
5. 发生胚胎体:促进胚胎形成,通过培养发生胚胎胶囊或胚胎体。
6. 块茎冷藏:利用低温存储胚胎体或胚胎胶囊。
方法二:组织培养(Organogenesis)组织培养方法是通过培养植物的基本组织如叶片、茎尖、芽分根进而再生整个植株。
步骤为:1. 材料处理:对种子或植株进行表层消毒处理。
2. 制备组织片:将消毒好的植株切成组织片段,如茎尖、叶片等。
3. 培养基准备:准备无菌的培养基,其中含有植物的必需胰凡陈列如糖类、氨基酸、维生素、生长因子和植物激素等。
4. 组织分化:将组织片段放入含有培养基的培养皿中,使其分化成根、茎、叶等。
5. 干涸与移栽:将培养的加上适量水后,移栽到含有生长素适量的培养基中,促进植物以正常生长的形式营养。
方法三:悬浮细胞培养(Suspension Culture)在此方法中,使用悬浮培养细胞进行植物细胞或组织的生物合成和生物转化。
步骤为:1. 培养基准备:通常使用植物基础培养基加入氨基酸、维生素和植物激素等。
2. 细胞处理:将细胞分散在含有培养基的匀浆器中,使其悬浮在培养基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组织培养作业姓名:
班级:
学号:
学院:
植物组织培养在花卉生产上的应用
摘要:植物组织培养在花卉产业中应用非常广泛, 组织培养技术促进了花卉的快速繁殖和生产脱毒苗及其在花卉产业中的应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植物组织培养(tissue culture)是指在无菌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以及原生质体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当的培养条件,使其增殖、生长、分化形成小植株的一种新型繁殖方法。
是当前快速繁殖植物新品种的最重要方法。
植物组培育苗技术在我国已得到广泛应用,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在国际上都居先进水平,但其产业化程度不高,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花卉组培苗的年产量约为0.5亿株,发展空间广阔。
1 、花卉组培育苗概况
传统的花卉生产大多采用播种、扦插、分株等方法进行繁殖,其繁殖系数低、苗木质量差、繁殖周期长、品种推广慢,且易受季节和自然条件的限制,严重阻碍了花卉业在我国的迅速发展。
组培技术的研究几乎涉及到了所有重要的花卉,其中,兰花是最早运用该技术也是最成功的花卉。
目前,国际上80%~85%的兰花都是用植物组织培养法进行脱毒和快速繁殖的。
组培技术为花卉的快速繁殖和无病毒苗的获得提供了一条经济有效的途径。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已成为种苗生产的主要技术之一,经组织培养,可增加繁殖系数,加快繁殖速度,生产出种性纯、品质好、产花量高的生产性用苗。
有的花卉植物靠分株来增加数量是非常难的,利用组织培养可在短期内迅速而且大量的繁殖与母株一模一样的种苗。
还有一些花卉本身是三倍体或多倍体,很难产生种子,因此就无法进行有性繁殖。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还可以迅速的繁殖苗木,满足生产的需求。
利用植株的病害传递给子代,从而达到脱毒的目的。
如今,脱病毒技术已被部分花卉所应用。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保存种质资源还有诸多优点:
(1)占空间小;
(2)可防止病虫;
(3)可以迅速大量繁殖;
(4)费用低;
(5)便于交流。
此外,组织培养还具有产生单倍体植株、缩短育种周期、改良品种、不受季节限制、有利于工厂化生产等优点。
2、花卉组培育苗技术的产业化应用现状
到20世纪90年代,组培育苗技术在花卉生产中的应用得到了迅猛发展,为种苗的工厂化生产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产业化应用已遍及到花卉生产的多个领域。
特别在鲜花的规模化生产上,主要以香石竹、满天星、情人草、月季、蝴蝶兰、非洲菊、勿忘我、菊花等种类为主,这些鲜切花种苗的大多是组培苗或以组培苗为母本的扦插苗,其组培苗生产量占植物组培苗总量的20%左右;观叶植物中主要是一些热带雨林类花卉,如红掌、绿巨人、红宝石、龟背竹、花叶芋、蕨类等,其组培苗数占植物组培苗总量的11。
7%左右;球根花卉组培苗产业发展较快的主要有百合和唐菖蒲,马蹄莲的组培苗也正在向产业化方向发展,但规模较小,郁金香的组培目前尚以研究试验为主;肉质多浆类花卉主要是解决生长速度慢、增殖率低的问题,除芦荟等少数种类形成产业化生产外,其他如仙人球类植物,其组培研究及应用都较少;兰花的组培育苗早在上世纪70~ 80年代就风靡世界,其组培苗数占植物组培苗总量的比例几乎达到40%。
在我国台湾省和泰国早已形成了洋兰组培育苗的产业化,随着国内外的科技交流日趋频繁,洋兰的组培生产在国内也迅速发展起来,我国近年新建了一批专业化的兰花种苗公司,从事组培苗生产及其温室栽培,据报道其效益和前景都很不错,中国兰由于其种子繁殖率低、叶片诱导启动困难以及移栽技术不过关等原因,其工厂化规模生产目前尚处于研究和探索阶段。
木本花卉方面,在山茶、牡丹、月季、杜鹃等植物上开展了较多的研究工作,有的已广泛应用于生产。
3、组织培养技术在花卉栽培方面的应用
3、1在百合上的应用
百合是多年生球根花卉,花朵硕大。
随着育种方法的改进,每年有大量的百合新品种推向市场。
利用组织培养进行百合快速繁育,可在短期内获得保持原品种优良性状的大量脱毒种苗。
外植体取材十分广泛,从根尖、鳞片叶、鳞片芽、珠芽、叶鞘、花蕾、花梗、雌蕊、花柱、花丝,到胚、实生苗都有,其中以鳞片居多。
发生途径以器官发生型为多见,亦有胚状体发生型和愈伤组织发生型。
离体培养技术不仅可以促进百合快速繁殖,而且可有效地除去病毒,获得无毒百合苗。
百合的病毒病主要由花瓜花叶病毒、百合潜病毒和郁金香花叶病毒等引起,可采用茎尖培养、热处理、化学疗法等方法脱除病毒,通过离体培养技术,成功建立了百合的脱毒程序。
3、2在牡丹上的应用
牡丹以其花硕大、多姿、多彩而显雍容华贵、富丽端庄,是我国的国花。
牡丹组织培养技术是为解决传统方法不可克服的繁殖系数低的问题而研究的。
20多年来已用花药、种子的胚和上胚轴、茎尖、腋芽、嫩叶、叶柄等外植体培养,其培养技术已取得有益进展。
3、3在兰科植物的应用
兰花是珍贵观赏花卉, 属单子叶植物中的兰科。
为多年生草本植物。
兰科植物, 由于种子发育不完全, 几乎无胚乳, 在自然条件下, 种子萌发需要与真菌共生, 因此种子萌发率极低。
传统的分株繁殖极慢,无法大量繁殖。
长期进行无性分株繁殖, 带病毒植株逐年增多, 导致品种退化。
1924 年, 组织培养技术引入兰花的种子萌发, 在人工培养基上使其萌发, 创立了兰花种子的非共生萌发法, 为兰花产业的发展开辟了新途径。
1960年首次把组织培养技术应用于兰花的克隆繁殖, 许多研究者对培养技术进行了改进和完善, 并使这种繁殖技术在兰花生产上得到广泛应用。
世界上有80%—85%的兰花是通过组织培养进行脱毒和快繁的。
目前, 兰花的工业化生产日新月异, 在世界范围内己形成了高效庞大的兰花试管苗工业。
3、4在仙客来的应用
仙客来主要靠种子繁殖, 但最新培育的很多品种, 或为重瓣, 或花器变异, 或染色体倍数改变, 所以结籽很少或不结籽, 尤其是很多仙客来大多是F1代杂种, 用种子繁殖难以保存F1 代的原有性状和杂种优势。
因此, 采用组织培养繁殖, 是仙客来的一种主要繁殖途径, 具有广阔的诱人前景。
3、5在宿根花卉的应用
香石竹主要靠掰取侧芽扦插来扩大繁殖, 长期的营养繁殖使病毒危害严重, 切花质量变劣, 产花量降低, 危害香石竹的病毒己发现有数种, 如康乃馨叶病毒、康乃馨斑驳病毒等。
大力推广由茎尖繁殖的无毒苗, 是综合防治的重要环节。
我国每年花大量外汇从荷兰进口种苗和脱毒试管种苗, 因此, 动手解决种苗和快繁十分必要。
目前,用组织培养繁香石竹无毒苗的技术已广泛应用。
3、6在其它花卉上的应用
组织培养技术目前在玫瑰、菊花、香石竹、非洲菊等花卉上已被广泛应用。
4、植物组培的应用前景
4、1 快速繁殖某些稀有植物或有较大经济价值的植物
由于组织培养法繁殖植物的明显特点是快速,每年可以数以数百倍速度繁殖,因此对一些繁殖系数低,不能用种子繁殖的名特优植物品种的植物,尤为意义重大。
4、2 脱毒
使用组织培养法获得脱毒苗已经在草莓、葡萄、康乃馨等获得成功,产生明显的经济效应。
4、3 植物种质资源的保存、挽救濒于灭绝的植物
植物组织培养结合超低温保存技术,可以给植物种质保存带来一次大的飞跃。
实践证明,通过组织培养的方法可以使一部分濒危的植物种类得到延续和保存;如果在结合超低温保存技术,就可以使这些植物得到较为永久性的保存。
4、4 通过花药和花粉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缩短育种年限
通过花药和花粉组织培养可以获得单倍体植物,大大缩短了育种时间。
使新品种的培育过程大大简化。
4、5培养细胞突变体的应用
培养细胞处在不断分生状态,它就容易受培养条件和外加压力(如射线、化学物质)的影响而产生诱变,从中可以筛选出有用的突变体,从而育成新品种。
4、6用于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组织学、胚胎学、基因工程、生物工程等4、7利用组织培养的材料作为植物生物反应器
利用培养的植物细胞和组织细胞作为生物反应器,也可以生产某些蛋白质、氨基酸、抗生素、疫苗等。
4、8用于其它未知科学的研究
现在的植物组织培养仍然处于发展阶段,远远没有达到它的高峰期,很多机理人们还没有搞清楚,它的潜力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
相信在今后的几十年内,组织培养在我国将会有更大的发展,在农业、制药业、加工业等方面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江苏植物组培协会。
经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M]。
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88,1-14。
[2]熊丽,吴丽芳。
观赏花卉的组织培养与大规模生产 [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