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word版

合集下载

重庆市渝东九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重庆市渝东九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重庆市渝东九校联盟高2024届(高一上)期中联考物理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 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选项中的两个物理量均属于矢量的是( ) A. 力和速率 B. 加速度和速度的变化量 C. 速度和路程D. 位移和时间间隔2. 在中国共产党诞辰100周年之际,歌曲《万疆》点击率破亿,对其中歌词“红日升在东方,其大道满霞光”。

从物理学的角度去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歌词中是把太阳选作了参考系 B. 参考系就是物理学中的一种理想化模型C. 太阳的体积十分巨大,研究太阳的运动时,任何时候都不能把它看成质点D. 在地球上观察太阳的运动时,通常是把太阳作为质点处理的3. 关于速度、加速度和速度变化量之间的关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速度大的物体,其速度的变化率就越大B. 速度为负,物体一定做减速运动C. 物体的速度方向改变,加速度方向不一定改变D. 加速度增大,物体的速度一定增大 4. 如图所示为甲、乙做直线运动的x t 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均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 甲比乙运动得快C. 20~t 时间内,甲、乙在2t 时刻相距最远D. 甲比乙先开始运动5. 如图所示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质点在BC 段与CD 段,运动方向相同,但加速度方向相反B. 质点在BC 段与CD 段,运动方向相反,加速度方向也相反C. 整个过程中,C 点速度最大,且离出发点最远D. 质点在CE 段一直做速度方向不变的匀减速直线运动6. 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一重为40N 的物体,受到113N F =和26N F =的水平力的作用而保持静止,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只撤去1F ,物体受到摩擦力大小和方向均不变B. 只撤去1F ,物体受到摩擦力方向可能不变C. 只撤去2F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一定是13ND. 只撤去2F ,物体受到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均可能保持不变7. 一辆汽车以10m/s 的速度行驶,遇到紧急情况,司机采取制动措施,使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若制动后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22m/s ,则制动后( ) A. 经3s ,汽车的速度为16m/s B. 经6s ,汽车的位移为25m C. 经6s ,汽车的速度不为0D. 6s 内汽车的平均速度为5m/s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山东沂水县第一中学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山东沂水县第一中学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山东沂水县第一中学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Word版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度就是增加的速度B.加速度也可以是指减小的速度C.加速度的大小在数值上与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量的大小相等D.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一定不断减小2.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度减小时速度一定减小B.加速度为零时,速度也为零C.加速度很小时,速度可以很大D.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就越大3.诗句“满眼波光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A.船和山B.山和船C.地面和山D.河岸和流水4.粗细均匀的电线架在A、B两根电线杆之间.由于热胀冷缩,电线在夏、冬两季呈现如图所示的两种形状,若电线杆始终处于竖直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冬季,电线对电线杆的拉力较大B.夏季,电线对电线杆的拉力较大C.夏季与冬季,电线对电线杆的拉力一样大D.夏季,电线杆对地的压力较大5.如图所示是“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装置,小东认真操作、正确读数后得到的数据记录表如下。

由表可知次数1234物理量F/N00.98 1.96 2.94l/cm12.014.016.018.0x/cm0 2.0 4.0 6.0A .每个钩码的质量为0.98 kgB .实验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l mmC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9N/mD .弹簧的劲度系数随弹簧的拉力的增大而增大6.下列关于重力说法中正确的是A .重力的方向一定竖直向下,可能指向地心B .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其几何中心C .物体的重力总等于它对竖直测力计的拉力D .把地球上的物体移到月球上,物体的质量和所受重力变小7.如图所示,手沿水平方向将书压在竖直墙壁上,使其保持静止,现增大手对书的压力,则书( )A .将沿墙壁滑动B .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不变C .对墙壁的压力不变D .受到的静摩擦力不变8.水下潜水器某次海试活动中,完成任务后从海底竖直上浮,从上浮速度为v 时开始计时,此后匀减速上浮,经过时间t 上浮到海面,速度恰好为零,则蛟龙号在()00t t t <时刻距离海平面的深度为( )A .2vtB .0012t vt t ⎛⎫- ⎪⎝⎭C .202t tvD .()202v t t t- 9.“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高一物理上学期竞赛期中试题word版本

高一物理上学期竞赛期中试题word版本

2017-2018学年上学期比赛试卷高二物理学科总分:100时间: 90分钟一、选择题(此中 1 题至8 题单项选择,9 题至12 题多项选择。

每题4 分,共48分)1.甲、乙两车某时辰由同一地址,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辰作为计时起点,获得两车的位移-时间图象以下图,图象中的 OC段与AB平行, CB段与OA平行,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t1到t2时辰两车的距离愈来愈远B. 0~t3时间内甲车的均匀速度大于乙车的均匀速度C.甲车的初速度等于乙车在t 3时辰的速度D.t3时辰甲车在乙车的前面2. 沿直线做匀变速运动的质点在第一个0.5 s内的均匀速度比它在第一个 1.5 s 内的均匀速度大 2.45 m/s ,以质点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则质点的加快度为() A. 2.45 m/s 2B.- 2.45 m/s 2C. 4.90 m/s 2D.- 4.90 m/s23. 以下图,一物体在粗拙水平川面上受斜向上的恒定拉力 F 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物体可能不受弹力作用B.物体可能受三个力作用C.物体可能不受摩擦力作用D.物体必定受四个力作用4.以下图,质量均为 m的两个小球 A、 B(可视为质点)固定在轻杆的两头,将其放入圆滑的半球形碗中,杆的长度等于碗的半径,当杆与两球构成的系统处于均衡状态时,杆对小球A的作使劲为( )3323A. 2mgB.3 mgC.3mg D.2m g5.2014 年 9 月 29 日,在仁川亚运会跳高比赛中,卡塔尔选手穆·巴沙姆打破亚运32年跳高纪录,夺得金牌.假定穆·巴沙姆的重心离地面高 1.2 m ,起跳后身体横着超出了1.96 m 的高度.据此可估量出他起跳时的竖直速度大概为( 取g= 10 m/s 2)( )A. 2 m/s B. 4 m/s C. 6 m/s D. 8 m/s6.一质量为 m的滑块在粗拙水平面上滑行,经过频闪照片剖析得悉,滑块在最先开始2 s 内的位移是最后 2 s 内位移的两倍,且已知滑块最先开始 1 s 内的位移为 2.5 m ,由此可求得 ()A .滑块的加快度为5 m/s2B .滑块的初速度为5 m/sC .滑块运动的总时间为4 sD.滑块运动的总位移为4 m7. 一条悬链长 7.2 m ,从悬挂点处断开,使其自由着落,不计空气阻力,则整条悬链经过悬挂点正下方20 m处的一点所需的时间是( g 取 10 m/s2)()A . 0.4 sB.0.3 sC.0.7 sD. 1.2 s8. “叠罗汉”是一种高难度的杂技.由六人叠成的三层静态造型以下图,假定六个人的质量均为 m ,下边五人哈腰后背部呈水平状态, 则基层正中间的人的一只脚对水平川面的压力约为 ( 重力加快度为 g )( )353A. 4mg B . mgC. 4mgD.2mg9. (多项选择 ) 以下图,质量为M 的斜面体A 放在粗拙水平面上,用轻绳拴住质量为m的小球 B 置于斜面上,轻绳与斜面平行且另一端固定在竖直墙面上,不计小球与斜面间的摩擦,斜面体与墙不接触,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则()A .水平面对斜面体没有摩擦力作用B .水平面对斜面体有向右的摩擦力作用C .斜面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 M + m ) gD .斜面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小于( M + m ) g110. ( 多项选择 ) 以下图,圆滑水平川面上放有截面为4圆周的柱状物体 A , A 与墙面之间放一圆滑的圆柱形物体B ,且 B 与地面不接触,对 A 施加一水平向左的力F ,使整个装置保持静止.若将A 的地点向左挪动稍许,整个装置仍保持均衡,则( )A .水平外力 F 增大B .墙对 B 的作使劲减小C .地面对 A 的支持力减小D . A 对 B 的作使劲减小11. ( 多项选择 ) 做匀加快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 A 、 B 两点时的速度分别为 v 和 7v ,经历的时间为 t ,则对 AB 过程 ()2t t 11vtA .物体经过前半程用时B .前 时间内经过的位移为432t11vt3vC .后 2时间内经过的位移为4 D .后半程物体速度增添12. ( 多项选择 ) 在一次救灾活动中,一辆救灾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刚运动了8 s,因为前面忽然有巨石滚下,堵在路中央,因此又紧迫刹车,匀减速运动经 4 s停在巨石前.则对于汽车的运动状况,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加快、减速中的加快度大小之比为a1∶ a2等于2∶ 1B.加快、减速中的均匀速度大小之比为v 1∶v 2 等于1∶1C.加快、减速中的位移之比x1∶ x2等于2∶ 1D.加快、减速中的加快度大小之比a1∶ a2不等于1∶ 2二、填空题(共14 分,请将答案填入在答卷中,不然不计分)13.研究小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此中斜面倾角θ 可调.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次为50 Hz ,纸带上计数点的间距如图乙所示,此中每相邻两点之间还有 4 个记录点未画出.(1)部分实验步骤以下:A.丈量完成,封闭电源,拿出纸带.B.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固后松开小车.C.将小车停靠在打点计时器邻近,小车尾部与纸带相连.D.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让纸带穿过限位孔.上述实验步骤的正确次序是:________( 用字母填写 )(2)图乙中标出的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________s.(3) 计数点 5 对应的刹时速度大小计算式为v5=________.(4) 为了充足利用记录数据,减小偏差,小车加快度大小的计算式应为a=________.14.某同学做“考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章”的实验状况如图甲所示,此中 A 为固定橡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依据实验结果画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出的图.(1) 假如没有操作失误,图乙中的 F 与F′两力中,________.方向必定沿AO方向的是(2)本实验采纳的科学方法是 ________.A.理想实验法B.等效代替法C.控制变量法D.成立物理模型法(3)实验时,主要的步骤是:A.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C.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抵达某一地点O.记录下 O点的地点,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 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章求出协力F;E.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经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F′的图示;F.比较F′和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能否同样,得出结论.上述步骤中有重要遗漏的步骤的序号是________和 ________;二、计算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38 分,解答时要求写出必需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若只有最后答案而无演算过程的不可以得分.)15.(12分 ) 在一次低空跳伞训练中,当直升机悬停在离地面224 m 高处时,伞兵走开飞机做自由落体运动.运动一段时间后,翻开下降伞,展伞后伞兵以匀减速下降.为了伞兵的安全,伞兵落地速度为 5 m/s ,求:( 取12.5 m/s2g=10 m/s )2 的加快度(1) 伞兵展伞时,离地面的高度为多少?(2)伞兵在空中的时间为多少?16. ( 14 分)一客运列车匀速行驶,其车轮在铁轨间的接缝处会产生周期性的撞击.坐在该客车中的某游客测得从第 1 次到第16 次撞击声之间的时间间隔为10.0 s.在相邻的平行车道上有一列货车,当该游客经过货车车尾时,货车恰巧从静止开始以恒定加快度沿客车前进方向运动.该游客在今后的20.0 s 内,看到恰巧有30 节货车车厢被他连续超出.已知每根轨道的长度为25.0 m,每节货车车厢的长度为16.0 m,货车车厢间距忽视不计.求:(1)客车运转速度的大小;(2)货车运转加快度的大小.17. (12 分)以下图,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一固定斜面上,当斜面倾角为30°时恰能沿斜面匀速下滑.对物体施加一大小为 F 的水平向右的恒力,物体可沿斜面匀速向上滑行.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当斜面倾角增大并超出某一临界角θ0时,无论水平恒力 F 多大,都不可以使物体沿斜面向上滑行,试求:(1) 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 这一临界角θ 0的大小.高一物理比赛答案1.C2.D3.D4.B5.B6.#7.A8.C9.BD 10.BD 11.AC 12.BC13. (1) D 、 C 、 B 、A. (2) 0.1 s.(3)v = x4 + x5 .52T(4)+ x5 +- + x2+9T214.F ’ B C E 15.(1) 设伞兵展伞时, 离地面的高度起码为 h ,此时速度为 v 0,着地时相当于从 h 1 高处自由落下,则有 v 2- v 02=- 2ah ,又 v 20= 2g (224 m - h )联立解得 h = 99 m ,v = 50 m/s以 5 m/s 的速度落地相当于从h 1 高处自由落下,即 2 1= v 2,因此 gh1v2 52h =2g = 20 m =1.25 m.v0 50(2) 设伞兵在空中的最短时间为 t ,则有 v 0= gt 1, t 1= g = 10 s = 5 s ,v - v0 5- 50 ,t = a=- 12.5 s =3.6 s2故所求时间 t = t 1+ t 2= (5 + 3.6)s = 8.6 s.10.01s16.(1) 设连续两次撞击铁轨的时间间隔为t ,每根铁轨的长度为l ,则 t =16-2= 3 s , (2 分 )客车速度为 v = l (2 分 )t解得 v = 37.5 m/s.(2 分 ) (2) 设从货车开始运动后t = 20.0 s 内客车行驶了 s 1,货车行驶了 s 2,货车的加快度为a, 30 节货车车厢的总长度为 L = 30×16.0 m .由运动学公式有s 1=vt (2 分 )1 2s 2=2at (2 分 )由题给条件有= 1- s 2(2 分 )L s联立以上各式可得 a = 1.35 m/s 2.(2 分 )17.(1) 斜面倾角为 30°时,物体恰能匀速下滑,知足 sin 30 °= μ cos 30 °mgmg3解得 μ= 3 .(2) 设斜面倾角为 α ,受力状况如图,由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F cos α = mg sin α +F f F N = mg cos α +F sin αF f = μF Nmgsin α + μ mgcos α解得: F =cos α - μsin α当 cos α - μ sin α = 0,即 cot α = μ 时, F →∞,即“无论水平恒力F多大”,都不可以使物体沿斜面向上滑行,此时,临界角θ 0=α=60° .。

2021年高一上学期期考联考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21年高一上学期期考联考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21年高一上学期期考联考物理试题 Word 版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多选题中全部选对的得满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下列各物理量中,都属于矢量的是A .位移,路程B .速率,平均速度C .平均速度,加速度D .线速度,平均速率2.如图所示,一物体m 受到一个撞击力后沿不光滑斜面向上滑动,在滑动过程中,物体m 受到的力是A .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斜面的支持力B .重力、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斜面的支持力C .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D .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斜面的支持力 3.用牛顿第三定律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轮船的螺旋桨旋转时,向后推水,水同时给螺旋桨一个反作用力,推动轮船前进B .发射火箭时,燃料点燃后喷出的气体给空气一个作用力,空气反作用力推动火箭前进C .马拉车加速前进时,马对车的拉力大于车对马的拉力D .一个作用力和它的反作用力的合力为零4.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 将质量为m 的物体匀加速地拉上去,其加速度的大小恰好等于没有此拉力时物体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的大小,则力F 的大小为A .mg/2B .mgC .3mg/2D .2mg5.竖直放置两端封闭的玻璃管内注满清水,一个用红蜡做成的圆柱体放入其中,玻璃管倒置时圆柱体能匀速上浮。

现将玻璃管倒置,在圆柱体匀速上浮的同时,使玻璃管水平向右匀速运动,如图所示,已知圆柱体运动的速度是,则玻璃管水平运动的速度大小为 A. B. C. D.6.如图所示,用一根长为L 的细绳一端固定在O 点,另一端悬挂质量为m 的小球A ,为使细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0°且绷紧,小球A 处于静止,则需对小球施加的最小力等于 A. B. C. D.7.如图所示,小球以v 0正对倾角为θ的斜面水平抛出,若小球到达斜面的位移最小,则飞行时间t 为(重力加速度为g)A .v 0tan θB .2v 0tan θ/gC .v 0cot θ/gD .2v 0cot θ/g8. 甲、乙两颗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周期之比为1∶8,则它们的轨道半径之比和运动速率之比分别为A.1∶4,2∶1 B.4∶1,2∶1C.1∶4,1∶2 D.4∶1,1∶29.(多选)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则A.该质点在前3s内位移向右,后5s位移向左,8s内总位移向左B.该质点在前8s内平均速度的大小为0.25m/s 方向向左C.该质点从第3s末到第5s末向左匀减速直线运动D.该质点在1秒末有向右速度2m/s,在5秒末有向左速度1m/s10.(多选)一辆质量为m=1.0×103kg的汽车,经过10s由静止匀加速到速度为30m/s后,关闭油门并刹车,设汽车刹车时所受阻力为车重的0.5倍.则下列正确的有A.汽车在前10s内的加速度大小为3m/s2B.汽车在前10s内的加速度大小为10m/s2C.汽车在关闭油门并刹车后继续滑行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D.汽车在关闭油门并刹车后继续滑行的加速度大小为12m/s211.(多选)如图所示,在升降机内,一人站在磅秤上,发现磅秤显示自己的体重比站在地面上测量时减少了20%,于是他做出了下列判断,你认为可能正确的是A.升降机以0.8g的加速度加速上升B.升降机以0.2g的加速度加速下降C.升降机以0.2g的加速度减速上升D.升降机以0.8g的加速度减速下降12.(多选)如图所示,a、b、c是在地球大气层外同一平面内圆形轨道上运动的三颗卫星,则A.b、c的角速度相等,且大于a的角速度B.b、c的周期相等,且大于a的周期C.b、c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的向心加速度D.b、c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a的线速度二、实验题(共16分)13.(6分)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小车拖着纸带运动,电源频率是50H Z的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选出0、1、2、3共4个记数点,每相邻两个点间还有4个实验点未画出。

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word格式

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word格式

泰安三中、宁阳二中、新泰二中三校联考2017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2017.1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Ⅰ卷(48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8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9-12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1.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沿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和路程是相等的B.质点沿不同的路径由A到B,其路程可能不同而位移是相同的C.质点通过一段路程,其位移不可能是零D.质点运动的位移大小可能大于路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参考系必须是固定不动的物体B.在不同的参考系观察同一物体的运动,结果一定不同C.地球很大,又因有自转,研究地球公转时,地球不可视为质点D.研究跳水运动员转体动作时,运动员不可视为质点3. 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矢量的是()A.位移、时间、速度 B.位移、速度、加速度C.速度、速率、加速度 D.速度的变化、时间、位移4.物体通过两个连续相等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8m/s,=12m/s,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A.4.8m/s B.9.6m/s C.10m/s D.11.75m/s5.一物体由静止沿光滑斜面从顶端匀加速下滑距离为L时恰好到达斜面底端,此时速度为v,当它的速度是时,它离斜面顶端的距离是()A. B. C. D.6.关于形变和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相互接触的物体先产生形变后产生弹力B.相互接触的物体先产生弹力后产生形变C.相互接触的物体产生形变的同时产生弹力D. 物体间弹力的作用不是相互的7.物体自楼顶处自由下落(不计阻力),落到地面的速度为v.在此过程中,物体从楼顶落到楼高一半处所经历的时间为()A. B.C. D.8.如图所示,一根弹性杆的一端固定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杆的另一端固定一个重为2 N的小球,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则关于弹性杆对小球的弹力,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大小为2 N,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B.大小为1 N,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C.大小为2 N,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D.大小为2 N,方向竖直向上9. 一个质点做直线运动,初速度的大小为2m/s,末速度大小为4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改变量的大小可能是6m/s.B.速度改变量的大小可能是4m/s.C.速度改变量的方向可能与初速度方向相同。

高一物理上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一物理上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一物理上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题( Word版含答案)一、选择题1.一个物体从某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在第1s内的位移恰为它在最后1s内位移的三分之一,则高度为(10m/s2)()A.15m B.20m C.11.25m D.31.25m2.把竖直向下的90N的力分解为两个分力,一个分力在水平方向上等于120N,则另一个分力的大小为( )A.30N B.90N C.120N D.150N3.一女同学穿着轮滑鞋以一定的速度俯身“滑入”静止汽车的车底,她用15 s穿越了20辆汽车底部后“滑出”,位移为58 m,假设她的运动可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从上述数据可以确定( )A.她在车底运动时的加速度B.她在车底运动时的平均速度C.她刚“滑入”车底时的速度D.她刚“滑出”车底时的速度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作自由落体运动时没有惯性B.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伽利略通过逻辑推理和实验认为,重物比轻物下落的快D.研究月球绕地球运动轨迹时不能把月球看成质点5.火车从甲站出发,沿平直铁路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紧接着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乙站恰好停止.在先、后两个运动过程中A.火车的位移一定相等B.火车的加速度大小一定相等C.火车的平均速度一定相等D.所用的时间一定相等6.甲、乙两物体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甲物体的加速度大于乙物体的加速度,则在某一段时间内()A.甲的位移一定比乙的大B.甲的平均速度一定比乙的大C.甲的速度变化一定比乙的大D.甲受到的合外力一定比乙的大7.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出租车是按位移的大小来计费的B.出租车是按路程的大小来计费的C.在田径场1500m长跑比赛中,跑完全程的运动员的位移大小为1500mD.高速公路路牌上显示“上海100km”,表示该处到上海的位移大小为100km8.甲、乙两人发生争执,甲打了乙的胸口一拳致使乙受伤.法院判决甲应支付乙的医药费.甲辩解说:“我打乙一拳,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等,乙对我也有相同大小的作用力,所以乙并没有吃亏.”那么这一事件判决的依据是A.甲打乙的力大于乙对甲的作用力,故判决甲支付乙的医药费B.甲打乙的力等于乙对甲的力,但甲的拳能承受的力大于乙的胸能承受的力,乙受伤而甲未受伤,甲主动打乙,故判决甲支付乙的医药费C.甲打乙的力大于乙对甲的力,甲的拳和乙的胸受伤害程度不相同,甲轻而乙重,故判决甲支付乙的医药费D.由于是甲用拳打乙的胸,甲对乙的力远大于乙胸对甲拳的作用力,故判断甲支持乙的医药费9.《中国制造2025》是国家实施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智能机器制造是一个重要方向,其中智能机械臂已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

【名师解析】湖北省襄阳五中、孝感高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湖北省襄阳五中、孝感高中2014-2015学年上学期期中联考高一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每小题5分)1.(5分)如图所示,手指用垂直墙壁的力F压物块,使物紧贴墙壁静止,则墙壁所受压力的施力物体是()2.(5分)在立起一根木棍的过程中要经过如图所示的位置,此时地面对木棍的弹力方向是图中的()3.(5分)t=0时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直线运动,甲做匀速运动,乙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以出发点为参考点,它们的位移﹣时间(x﹣t)图象如图所示,设甲、乙两物体在t1时刻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则关能否确定V甲:V乙的值,下面正确的是():4.(5分)汽车刹车后作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停了下来,在刹车过程中,汽车前半路程的:1 ﹣+1故平均速度之比为:5.(5分)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滑块A和B从粗糙固定斜面上的同一高度同时开始沿斜面向下运动,A由静止释放,B有如图所示的初速度v0,则比较斜面对A、B两滑块的摩擦力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6.(5分)如图所示,圆桶形容器内装有一定量的某种液体,容器和液体整体的重心正好位于液面上的A点,现将液体倒出少许,则关于整体重心位置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二、多选题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推论为,故知,位移和时间不是总是8.(5分)如图所示,物体A、B用绕过光滑滑轮的轻绳连接,A放在水平桌面上被水平细绳拉着处于静止状态,A、B的质量分别为M、m,A与水平面之间的摩擦因数为μ(μ<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0.(5分)利用打点计时器可以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某人通过打点的纸带总结物体的运11.(5分)作用于O点的三个力的合力为零,设其中一个力的大小为F1,方向沿y轴正方向,力F2大小未知,方向与x轴负方向夹角为θ,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第三个力F3的判断正确的是()三、填空与实验题(12题4分,13题每空4分,14题每空2分)12.(4分)质量为m的物体受到三个共点力F1、F2、F3的作用,这三个力的特点是:其大小和方向刚好构成如图所示的三角形,则这个物体所受的合力是2F1.13.(4分)如图为“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装置.下列关于减小实验误差的做法哪些是有效的()14.(8分)如果在某次实验中,细绳套与橡皮绳之间的夹角分别为图中的143°和127°,则上、下两弹簧秤的示数之比为4:3(sin37°=0.6;sin53°=0.8)=tan53=15.(4分)在实验中,选定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从0点开始,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的纸带,其中0、1、2、3、4、5、6都为记数点.测得:x1=1.40cm,x2=1.90cm,x3=2.38cm,x4=2.88cm,x5=3.39cm,x6=3.87cm.①在计时器打出点4时,小车的速度为:v4=0.314m/s;小车的加速度a=0.496m/s2.(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四、计算题16.(10分)空降兵某部官兵使用新装备进行超低空跳伞,若跳伞空降兵在离地面224m高处,由静止开始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一段时间后.立即打开降落伞,以12.5m/s2的平均加速度匀减速下降.为了空降兵的安全,要求空降兵落地速度最大不得超过5m/s(g 取10m/s2).求:(1)空降兵打开降落伞时离地的高度至少为多少米?(2)如果空降兵落地的速度等于5m/s,相当于从多高的地方自由落体?=17.(12分)如图所示,A、B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2:1,在平行于固定斜面的推力F的作用下,一起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A、B间轻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斜面的倾角为θ,求下面两种情况下,弹簧的压缩量?(1)斜面光滑;(2)斜面粗糙,A、B与斜面间的摩擦因数都等于μ.x=得:)斜面光滑,压缩量为,压缩量为18.(12分)如图,在平直的公路上有A、B、C、D四地,已知|AB|=|CD|.甲、乙两质点同时从A地由静止出发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a2,一段时间后,甲到达D 地时乙刚好到达C地.现使甲、乙分别从AB两地同时由静止出发,乙还是保持加速度大小为a2的匀加速运动,甲先以加速度大小为a3的匀加速运动,速度增大到某一值时,就保持这一速度匀速运动,一段时间后,甲、乙同时到达了D地,此时乙的速度刚好等于甲的速度.已知加速度a1、a2的大小分别为6m/s2和4m/s2,求加速度a3的大小.代入数值联立解得。

安徽省省十联考(合肥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物理试卷

安徽省省十联考(合肥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物理试卷一、单选题1.我国游泳运动员潘展乐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中赢得冠军,决赛中潘展乐在50米长的泳池中游一个来回,前50米用时22.28秒,后50米用时24.12秒,总成绩为46.40秒,打破世界纪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00米”指的是位移大小B.“46秒40”表示时刻C.潘展乐前50米的平均速度小于后50米的平均速度D.研究潘展乐的划水及触壁转身动作时不能将他看作质点2.如图所示,一本书重约10N,书本正面朝上。

一张A4纸夹在书本间,将书本分为等质量的两部分,且能够覆盖几乎整个书页。

若将A4纸抽出,至少需用约2.5N的拉力。

不计A4纸的质量,则A4纸和书之间的摩擦因数最接近()A.0.25B.0.30C.0.40D.0.503.下列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其中B、C中接触面光滑,则图中所画弹力方向正确的是()A.B.C.D.4.甲、乙两小车在同一地点同时开始往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像如图所示(甲小车速度减为0后不再运动),下列正确的是()A .甲车在第2s 末的加速度大小为22m /sB .甲车0~4s 内与4~6s 内的速度方向相反C .5s 末乙追上甲D .8s 末甲、乙两小车相遇,且离出发点距离为32m5.2024年3月28日小米SU7在北京发布,若该款汽车在平直道路上行驶时,从某时刻开始的一段时间内其位置与时间的关系是()2536m x t t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初始时刻汽车在坐标原点B .1s 末汽车离坐标原点8mC .第一秒内平均速度为8m/sD .前两秒内平均速度为16m/s6.如图甲,一根大的轻质弹簧内套一根小的轻质弹簧,小弹簧比大弹簧长0.2m ,它们的一端齐平并竖直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另一端自然放置。

当缓慢压缩此组合弹簧时,测得弹簧弹力与压缩距离之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则小弹簧的劲度系数1k 、大弹簧的劲度系数2k ,分别为( )A .110N /m k =,220N /m k =B .110N /m k =,25N /m k =C .110N /m k =,210N /m k =D .15N /m k =,25N /m k =7.重庆的桥梁、隧道众多,故被称为“魔幻之都”。

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文word版本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年级物理学科( 文科 ) 期中考试一试题一 . 单项选择题 ( 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每题 5 分 , 合计 45 分 )1.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并排行驶,甲车内一个人看见窗外树木向东挪动,乙车内一个人发现甲车没有动,以大地为参照系,上述事实说明()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B.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D.甲、乙两车以同样的速度同时向西运动2.如下图,博尔特在男子100 m 决赛和男子200 m 决赛中分别以9.69 s和19.3 s 的成绩破两项世界纪录,获取两枚金牌.对于他在这两次决赛中的运动状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200 m 决赛中的位移是100 m 决赛的两倍B. 200 m 决赛中的均匀速度约为10.36 m/sC. 100 m 决赛中的均匀速度约为10.32 m/sD. 200 m 决赛中的最大速度约为20.64 m/s3.对于速度和加快度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加快度方向为正时,速度必定增添B.速度变化得越快,加快度就越大C.加快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D.加快度大小不停变小,速度大小也不停变小4.甲、乙两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若是把他们的运动近似为匀速直线运动来办理,他们同时从起跑线起跑,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的地点如下图,在以下图中分别作出在这段时间内两人运动的位移x、速度 v 与时间 t 的关系图象,正确的选项是() .5.在交通事故的剖析中,刹车线的长度是很重要的依照,刹车线是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发生滑动时留下的滑动印迹.在某次交通事故中,汽车的刹车线长度是14 m,假定汽车轮胎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产生的加快度大小为7 m/s 2,则汽车刹车前的速度大小为 ()A. 7 m/s B.10 m/s C.14 m/s D.20 m/s 6.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互相接触并有相对运动的两物体间必有摩擦力B.两物体间有摩擦力,则此间必有弹力C.两物体间有弹力,则此间不必定有摩擦力D.两物体间无弹力,则此间必无摩擦力7.如下图,“马踏飞燕”是汉代艺术家高度智慧、丰富想像、浪漫主义精神和高明的艺术技巧的结晶,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稀世之宝,飞驰的骏马之因此能用一只蹄稳稳地踏在飞燕上,是因为()A.马跑得快的缘由B.马蹄大的缘由C.马的重心在飞燕上D.马的重心地点与飞燕在一条竖直线上8.做 <<研究弹簧弹力大小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实验时,在弹性限度内,弹簧悬挂15 N重物时,长度为0.16m,弹簧悬挂20 N 重物时,长度为0.18 m ,则弹簧的原长L0和劲度系数 k 分别为()A.L0=0.02 m k= 500 N/m B.L0= 0.10 m k= 500 N/mC.0=0.02 mk= 250 N/m D.0= 0.10 m= 250 N/mL L k9.如下图,F1、F2、F3恰巧组成关闭的直角三角形,这三个力的协力最大的是()二 . 多项选择题 ( 每个小题起码有两个正确答案, 错选不得分 , 答案不全得 2 分 , 每题 5 分 , 共计35分 )10.以下对于运动会的各样竞赛中,不可以将人或物体看做质点的是()A.研究乒乓球竞赛中王皓的旋球技术时B.研究刘子歌在200 米蝶泳竞赛中的手臂动作时C.研究万米冠军在长跑中的地点时D.研究跳水冠军郭晶晶在跳水竞赛中的美好姿态时1 11.物体沿向来线运动,在t时间内经过的位移为x,它在中间地点2x 处的速度为v1,在1中间时辰2t 时的速度为v2,则 v1和 v2的关系为()A.当物体做匀加快直线运动时,v1>v2B.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1>v2C.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v1=v2D.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1<v212.对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加快度g,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重的物体的g 值大B.g值在地面任何地方同样大C.g值在南北两极处大于赤道处D.同一地址的轻重物体的g 值同样大13.如下图,两辆车在以同样的速度做匀速运动,依据图中所给信息和所学知识你能够得出的结论是()A.物体各部分都受重力作用,但能够以为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集中于一点B.重力的方向老是垂直地面的C.物体重心的地点与物体形状和质量散布相关D.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由14 .以下对于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作用在物体上的滑动摩擦力只好使物体减速,不行能使物体加快B.作用在物体上的静摩擦力只好使物体加快,不行能使物体减速C.作用在物体上的滑动摩擦力既可能使物体减速,也可能使物体加快D.作用在物体上的静摩擦力既可能使物体加快,也可能使物体减速15 .对于协力的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几个力的协力就是这几个力的代数和B.几个力的协力必定大于这几个力中的任何一个力C.几个力的协力可能小于这几个力中最小的力D.协力的大小可能与这几个力中的某个力等大16 .对于两个分力F1、 F2及它们的协力F 的说法,下述正确的选项是()A .协力F必定与F1、F2共同作用产生的成效同样B .两力F1、F2必定是同种性质的力C .两力F1、F2必定是同一个物体受的力D .两力F1、F2与F是物体同时遇到的三个力三.实验题(每空 3分,合计 12分)17.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快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 3.0 cm的遮光板,如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匀加快经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 1=0.30 s,经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 2=0.10 s,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 =3.0 s.试估量:( 结果保存两位有效数字)(1) 滑块经过两个光电门的速度分别是,.(2)滑块的加快度大小是 ,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是.四. 计算题( 此题8 分 , 要求写出解题的过程和公式)18.一辆汽车以72 km/h的速度正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忽然发现前面45 m处有需要紧迫泊车的危险信号,司机立刻采纳刹车举措.已知该车在刹车过程中加快度的大小为 5m/s 2,求 : 从刹车开始经过 5 s 时汽车行进的距离是多少,此时能否已经进入危险地区?高一年级物理学科( 文科 ) 期中考试一试题答案一 . 单项选择题 (( 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每题 5 分 , 合计 45 分 )题号答案1D2C3B4B5C6A7D8D9C二 . 多项选择题( 每个小题起码有两个正确答案, 错选不得分, 答案不全得2分,每题5分,共计35分 )题号10111213141516答案ABD ABC CD AC CD CD AC三.实验题 (每空 3分,合计 12分)17.答案(1)遮光板经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v =L0.03t1=0.30 m/s = 0.10 m/s1遮光板经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2=L=0.03m/s =0.30 m/s0.10t2(2)滑块的加快度 a=v2- v12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x=v1+ v2t ≈ 0.067 =0.07m/s .2 t=0.60 m.四 . 计算题 ( 此题 8 分 , 要求写出解题的过程和公式)18 .设汽车由刹车开始至停止运动所用的时间为t 0,选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因为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快度a=-5 m/s2则由 v= v + at 得 t =v- v0= 4 s00a可见,该汽车刹车后经过 4 s就已停下,后来的时间内汽车是静止的.由运动学公式121知 x= v0t +2at,刹车后经过 5 s 时汽车经过的距离为x=v0t0+2at 02= 40 m 即汽车此时还未进入危险地区.答案40 m;未进入。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_6

永寿县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如图所示,下列两个实验应用了相同的科学方法,这个方法是()A.极限法B.放大法C.假设法D.等效替代法2.某人骑自行车沿一斜坡从坡底到坡顶,再从坡顶到坡底往返一次,已知上坡时的平均速度大小为4 m/s,下坡时的平均速度大小为6 m/s,则此人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大小与平均速率分别是() A.10 m/s,10 m/s B.5 m/s,4.8 m/s C.10 m/s,5 m/s D.0,4.8 m/s 3.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a车和b车,其位移一时间图像分别为图中直线a和曲线b,由图可知()A.t2到t3时间内a车与b车的平均速度相等B.在t1时刻a车与b车速度相同C.b车运动过程中运动方向发生改变D.t1到t2时间内有一时刻两车的速度相同4.某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其v–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第1s内和第2s内速度方向相反B.第1s内和第2s内加速度方向相同C.第3s内物体的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相同D.第4s末物体的加速度为零5.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4 s内与第2 s内的位移之差是12 m。

则可知()A.第1 s内的位移为4 m B.第2 s末的速度为8 m/sC.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2 m/s2D.物体在第5 s内的平均速度为27 m/s6.有一人站在火车第一节车厢前,火车从静止启动,测得第一节车厢经过他历时10s,那第九节车厢通过他,所需要的时间是()-B10s C.103)s D.10/3sA.10(38)s7.如图所示,物体A靠在竖直墙面上,在力F作用下,A、B保持静止.物体B的受力个数为( )A.2B.3C.4D.58.如图,两物体A和B通过定滑轮的细绳连接,它们都处于静止状态,对于物体A的受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受重力、绳子拉力、摩擦力作用B.受重力、绳子拉力、水平面给它的弹力和摩擦力作用C.受重力、绳子拉力、水平面给它的弹力作用D.受重力、动力、阻力、及水平面的支持力二、多选题(每小题4分,共16分)9.如图,P和Q叠放在一起,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在以下各对力中属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是()A.P对Q的压力和Q对P的支持力B.P所受重力和P对Q的压力C.Q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Q的支持力D.P所受重力和Q对P的支持力10.小明将一小球从固定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释放,小球沿斜面匀加速下滑,下滑0.2m经过B点,又下滑0.6m经过C点,已知小球通过AB和BC两段所用的时间均为1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经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0.2m/sB.经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0.4m/sC.小球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20.4m/sD.小球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20.8m/s11.如图所示,物体A、B、C叠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拉B,使三者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在运动过程中()A.物体A对物体B有向左的静摩擦力作用B.物体B对物体C有向右的静摩擦力作用C.桌面对物体A有向左的滑动摩擦力作用D.桌面和物体A之间没有滑动摩擦力的作用12.某物体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该物体()A.在0到2s末的时间内,加速度为1m/s2B.4s末质点运动方向改变C.在0到6s末的时间内,位移为7.5mD.在0到6s末的时间内,位移为6.5m第II卷(非选择题)三、实验题(共16分)13.(本题10分)如图甲所示,用铁架台、弹簧和多个已知质量且质量相等的钩码,探究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页 共7页 高一物理期中联考卷 (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一、单选择(共7小题:每题3分,共2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下面的哪位科学家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并首先采用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的发展: ( ) A.伽利略 B.亚里士多德 C.牛顿 D.爱因斯坦

2、一个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第1 s末、第2 s末、第3 s末的速度大小之比和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位移之比分别为( ) A、v1∶v2∶v3=1∶2∶3, x1∶x2∶x3=1∶2∶3 B、v1∶v2∶v3=1∶3∶5, x1∶x2∶x3=1∶4∶9 C、v1∶v2∶v3=1∶2∶3, x1∶x2∶x3=1∶3∶5

D、v1∶v2∶v3=1∶2∶3,x1∶x2∶x3=1∶3∶5 3、关于速度、速度变化量、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是描述运动物体位置变化大小的物理量,加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B.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移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C.加速度增大时,速度一定增大 D.物体具有向东的加速度,而速度的方向可能向西 4、甲、乙两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从某地同时驶向同一目标,甲车在前一半时间内以速度v1做匀速运动,后一半时间内以速度v2做匀速运动;乙车在前一半路中以速度v1做匀速运动,后一半路程中以速度v2做匀速运动,则( ) A.甲先到达 B.乙先到达 C.甲、乙同时到达 D.不能确定 5、一辆汽车在4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为2m/s,末速为10m/s,在这段时间内( ) A.汽车的速度变化量为12m/s B.汽车的加速度为8m/s2 C.汽车的平均速度为6m/s D.汽车的位移为2m 6、如右图所示,杯子落到水平桌面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F1

F2 第6页 共7页

A.力F1就是杯子的重力 B.力F1和力F2是一对平衡力 C.力F1是由杯子发生形变产生的 D.力F1的大小大于力F2的大小

7.如图所示,一个球形物体O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并与竖直墙相接触,A、B两点是球与墙和地面的接触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受三个力,重力、B点的支持力、A点的弹力 B.物体受二个力,重力、B点的支持力 C.物体受三个力,重力、B点的支持力、地面的弹力 D.物体受三个力,重力、B点的支持力、物体对地面的压力

二、多选择(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正确,部分选对2分,选错不得分)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因为地球质量大,所以一定不能看做质点 B.体积很小的物体一定可以看做质点 C.研究奥运会比赛中乒乓球的运动时,不能把乒乓球看成质点 D.比赛中的体操运动员不能被看成质点

9、A、B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向某方向作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 由图象可知( ) A.在0~ t1时间内B运动比快A B.在0~ t1 时间内A的速度变化比B快 C.在t2时刻B追上A D.在0~ t2时间内,A的位移比B大,且在t2时刻A、B间距离最大 10、如图所示,表面粗糙的固定斜面顶端安有滑轮,两物块P、Q用轻绳连接并跨过滑轮(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摩擦),P悬于空中,Q放在斜面上,均处于静止状态。当用水平向左的恒力推Q时,P、Q仍静止不动,则( ) A.Q受到的摩擦力可能变小 B.Q受到的摩擦力可能变大 C.轻绳上拉力一定变小 D.轻绳上拉力一定不变 11、如图所示,人重600N,木板重400N,人与木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皆为0.2,现在人用水平力拉绳,使他与木块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则 ( ) A.人拉绳的力是200N B.人拉绳的力是100N

P Q 第6页 共7页

C.人的脚给木块摩擦力向右 D.人的脚给木块摩擦力向左 12、为了测出楼房的高度,让一石块从楼顶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测出下列哪个物理量就可以算出楼房的高度 ( ) A.石块下落到地面的总时间 B.石块落地前的瞬时速度 C. 石块落地前最后一秒的位移 D.石块通过最后一米位移的时间

三、填空题(共3小题,共18分) 13、(6分)如图所示,质量不等的三个物块A、B、C用劲度系数完全相同的三个弹簧1、2、3依次连接着处于静止状态,A、B在水平桌面上,C绕过定滑轮悬挂在桌面外,此时弹簧1、2、3的伸长量分别为0、2cm、3cm,已知C的质量为mC=3kg,(取g=10m/s2)则 (1)弹簧2的弹力大小为 ; (2)此时物块A所受的摩擦力为 ; 14、(6分)从离地面80m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取g=10m/s2,求: (1)小球经过 s落到地面; (2)从开始下落计时,小球在最后1s内的位移是 m 15、(6分)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择0、1、2、3、4、5共6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纸带旁并排放着带有最小分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零刻

度线跟“0”计数点对齐。 (1)、计算小车通过计数点“2”的瞬时速度公式为v2 = (以d1、d2及相邻计数点间时间T来表示)代入得v2 =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加速度a=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d1

d2

d3 第6页 共7页

四、计算(共4小题:共41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6、(9分)如图所示,为一轻质弹簧的长度L和弹力F的大小关系图线,试由图线确定: (1)弹簧的原长;(2)弹簧的劲度系数;(3)弹簧伸长0.15 m时,弹力的大小.

17、(10分)如图所示,一个吊在房顶长为1m的铁链,在距离悬点O正下方21m处有一点A。今将悬点剪断,铁链作自由落体运动,铁链(本身)完全通过A点所需的时间为多少?

(g取10 m/s2)

18、(11分)一个小球从斜面顶端无初速下滑,接着又在水平面上做匀减速运动,直到停止,它共运动了10 s,斜面长4 m,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为6 m,求: (1)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 (2)小球在斜面和水平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第6页 共7页

19、(11分)汽车以10m/s速度匀速行驶,匀减速刹车需2s能停下。现该汽车正以l0m/s速度行驶,司机发现正前方l2m处有一以4m/s速度与汽车同方向匀速行驶的电动自行车,

司机立即开始刹车,同时电动自行车也开始以2/1sm的加速度匀加速运动。求: (1)汽车刹车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 (2)从司机刹车开始计时,汽车与电动自行车的速度相等所需时间; (3)汽车与电动自行车的最小距离。 第6页 共7页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一物理期中联考卷答案及评分细则 一、单选择 1 A 2 C 3 D 4 A 5 C 6 C 7 B 二、多选择 8 CD 9 BD 10 ABD 11 BC 12ABCD

三、填空题(共3小题,共18分) 13(1) 20N ;(2) 20N ; 14、(6分)(1) 4 s(2) 35 m 15、(6分) (1)、v2 =___(d2-d1)/2T_ v2 =_0.21m/s_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加速度a=_ 0.60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四、计算 16、(9分)答:(1)10cm (2)200N/m (3)30N 步骤略,每问3分

17、(10分)解:从图中可知,铁链经过A点需时间为 tttaa' Hgta122 102122gHtas=2.05s 4分 Hgta1122' 10)121(2)1(2 gHtas=2s 4分 05.2 aattts―2s=0.05s 2分

18、(11分) 解 方法一 (基本公式法)设小球在斜面上的加速度大小为a1,运动时间为t1;在水

平面上的加速度大小为a2,运动时间为t2,由x=v0t+12at2可得:4=12a1t21① 6=12a2t22② 由最大速度相等可得vm=a1t1=a2t2③ t1+t2=10 s④ 第6页 共7页

联立①②③④可解得 vm=2 m/s,a1=0.5 m/s2,a2=0.33 m/s

2

方法二 (平均速度法)设小球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vm,由x=v0+v2t

可得:0+vm2t1+vm+02t2=10 m① 即vm2(t1+t2)=10 m,而t1+t2=10 s,②解得vm=2 m/s.由a=v2-v202x 可得a1=22-02×4 m/s2=0.5 m/s2 ③ a2=0-222×6 m/s2=-0.33 m/s2.④ 方法三 图像法(计算过程与方法二同)

以上①-④每式2分,答案每个1分。

19、(11分) 解:(1)设汽车刹车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1,则

5101tvvam/s2 2分

(2)设汽车速度减小到与电动自行车速度相等时所需的时间为t,则 v汽=v1-a1t 1分

v电=v2+a2t 1分 v汽= v电 1分

解得: t =1s 1分 (3)在这段时间里,汽车、电动自行车行驶的距离分别为:

汽车: 5.7212111tatvxm 2分

电动自行车:5.4212222tatvxm 2分 汽车与电动自行车的最小距离 △x=12+x2-x1=9m 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