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第四章PPT课件
合集下载
基础会计学课件72页

2
资本预算的基本方法
介绍资本预算的基本方法,以及如何进行投资决策和项目评估。
3
税务筹划的基本原理
指导如何进行税务规划和筹划,以减少企业在税收方面的负担。
结语
在本课程中,我们全面介绍了基础会计学的重要概念和应用。掌握这些知识, 您将能够更好地理解财务信息、做出明智的决策。 感谢您的参与,期待在将来更多的学习和探索中与您一同成长!
会计的核算方法
会计的账户和账户种类
介绍不同种类的会计账户, 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 权益和收入费用账户。
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理
详解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 理,以及如何进行账务的 核算与记录。
会计凭证的种类和填 制规则
指导如何正确填制不同类 型的会计凭证,并掌握与 之相应的会计核算方法。
会计的财务报表
1
基础会计学课件PPT72页
本课件包含基础会计学的全部内容,覆盖会计的定义、基本原理、财务报表、 内部控制、审计和决策等方面。让我们一起探索会计的奥秘吧!
会计的基础知识
1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
2
区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不同特点
及其在组织内的应用。
3
会计的定义和作用
了解会计的定义以及在商业和经济活 动中的重要作用。
内部控制的概念和作用
探讨内部控制的重要概念以及 其对组织的保障和管理作用。
审计的概念和流程
介绍审计的基本概念和流程, 以及其在保证财务信息准确性 方面的作用。
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 区别
对比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差 异,以及它们在组织中的不同 职能和责任。
会计的分析和决策
1
财务比率分析
教授财务比率分析的方法和技巧,以便进行企业的财务状况评估。
会计基础PPT课件(中央财经大学)

(二)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
1.会计确认 (1)确认的基本标准是会计要素。 (2)确认的一般标准是会计假设和确认原则。此外,会计确认的过程,同时也 是会计监督的过程。
2.会计计量
会计计量的对象是会计要素,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一是要运用计量单位,即 主要以货币为计量单位;二是选择计量标准,即计量属性,如历史成本、现值、 重置成本、公允价值、可变现净值等计量标准。现在世界各国会计实务通行的 是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在特定的情况下,也可采用其他计量属性,如现行 成本等。
会计基础,即会计处理基础,又称会计事项处 理基础,是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过程中所 采用的基础,是确认一定会计期间的收入和费用, 从而确定损益的标准。
实际工作中,收入和费用的收支期间并不一定 就是收入和费用的归属期间。所谓收入和费用的归 属期间是指应该获得收入与应该负担费用的期间, 只有分清收入和费用的归属期间,才能正确确定各 期损益。
(2)会计核算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全面性和综合性。 (3)会计主要核算已经发生或已经完成的经济活动。
(二)会计的监督职能
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在核算经济活动情况的 同时,利用会计核算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对各单位经 济活动全过程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的控 制和指导。
特点
主要利用价值指标进行货币监督 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3.会计记录 会计记录是指根据一定的账务处理程序,对经过确认、计量的经济业务在账簿上 进行登记,包括以原始凭证为依据编制记账凭证,再以记账凭证为依据登记账 簿。会计记录包括序时记录和分类记录。在记录的生成方式上,又有手工记录 和电子计算机记录等。
4.会计报告 会计报告是指根据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按照一定的格式,把账簿记录加工成 财务指标体系,提供给信息使用者,据以进行分析、预测和决策。
《基础会计学》借贷记账法的应用

股本
• 股本是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票筹集的资本。 • 股本总额等于股票每股面值与股份总数的乘积。 • 股份有限公司专门设置“股本”账户核算股本总额
溢价发行股票的公司股本溢价计入资本公积。
③实收资本的核算
账户设置
借
实收资本
贷
为了核算实收资本的形成 以及以后的变化情况,设置 “实收资本”账户。
实收资本 减少额
借:管理费用 200
贷:库存现金
200
会计 分录
教 学
T形 账户
记账 凭证
实 务
会计 账簿
七、试算平衡
(一) 试算平衡的含义 根据会计等式的平衡原理,按照记账规则的要求,
通过汇总计算和比较,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的技术方法。
(二)借贷记账法下的试算平衡 在借贷记账法下,对每一项经济业务,登记在借方
▫ 确定所涉及账户哪一个应记在借方,哪一个应 记在贷方;
▫ 以借贷相等的金额同时记入所涉及的账户。
六、会计分录
在实际中,业务发生后直接登记账户工作量大, 也容易出错,因此应先做成会计分录的记录,然后 再据此转抄账户。
会计分录:对经济业务指出应登记的账户名称、 记账方向和金额的一种记录。
分录写法
➢分录书写的格式要求:
余额平衡法是指在会计期末帐户余额在借方的全部数 额和在贷方的全部数额分别加总后,利用“资产=负债+ 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原理来检验会计处理正确性的一种 试算平衡方法。
• 1、采购原材料8500元,货款暂欠。
借:原材料 8 500 贷:应付账款 8 500
• 2、采购设备一台15000元,款项未付。
借:固定资产 15 000 贷:应付账款 15 000
生产成本 ③5000
《基础会计学》教学课件 - 陈国辉、迟旭升,东北财大出版

第三节 会计职能与目标
•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 功能
核算 职能 监督 职能
会计的基本职能
核算职能
• 提供会计信息
确认 输入 计量
转换
记录
报告
输出
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特点
有科学完整的方法
全面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会计监督职能
有据可依
特点
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合理、合法、有效性监督 二者关系: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会计监督是会 计核算质量的保障
第二节 会计的含义
一、会计信息系统论 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会计学界,将会计的本质定义为会计信息系统。我国较早接受这一观 点的是余绪缨教授,他编写的《管理会计》教材是该领域的模板。我国持“会计信息论” 观点的代表人物是葛家澍、唐予华教授。 二、会计管理活动论 认为会计的本质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我国最早提出管理活动论的是杨纪琬、阎达五教授。 三、会计的含义 会计是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企事业单位等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地 反映和监督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也是一项经济管理工作。 会计特点: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会计对象:再生产过程中的经济活动(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 会计基本职能:反映和监督(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 会计本质:经济管理活动 四、会计的属性 具有双重属性:技术性、社会性 五、会计学及其分支 见教材
“近代会计之父”
——卢卡· 帕乔利
(Luca Pacioli)
巴氏认为, 凡是希望获得经营成功的商人应具备三个条件: ● “其中最主要的是现款,或某些与此等值的经济实力”; ● “商人必须是精明的会计人员和敏捷的数学家”; ● “所有商业事务必须采取有条不紊的方式加以记录,应该使用 借贷记账法,因为借贷记账法是记录经商活动的最有效的方法” 奠定了现代会计基本理论的基石 《簿记论》所体现的会计目的、会计假设和会计要素等基本思 想仍然是现代会计学者致力于探讨的核心问题。 复式记账(簿记)方法诞生500余年来一直沿用至今,不能不 说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会计学基础知识ppt课件

当会计核算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货币量度时,必须 确定记账本位币。我国一般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记帐本位币,是指单位用于日常登记会计帐簿和编制财务会计 报告用以计量的货币。《会计法》第十二条规定:“会计核算 以人民币为记帐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 单位,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帐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 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4个环节:确认、计量、记录、报告 ①确认(能否记账、何时记账、用何要素) ②计量(记多少) ③记录(怎么记) ④报告(通过编制财务报告提供信息) 3项工作:
反映的特点:
以会计凭证为依据 以货币为主要量度 反映的
连续性 按时间顺序不间断的记录 系统性 联系又分类的记录 全面性 完整记录 综合性 总括记录
收入、费用计入归属期
3.优缺点
能体现同一会计期间收入和费用的配比关系,能 较准确反映当期损益,各期指标间具有可比性;但 会计处理复杂,期末必须账项调整收付期和归属期 不一致的款项。
4.适用范围——企业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企业应当 以权责发生制为会计核算基础。
㈡收付实现制
1.定义:收付实现制又称现金制或实收实付制,是以 “款项的实际收付”为标准来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的 方法。
四柱清算法
即: 旧管 + 新收 - 开除 = 实在
或 旧管 + 新收 = 开除 + 实在
│
│
│
│
期初结存 + 本期收入 = 本期支出 + 期末结存
5.明末清初, “龙门账”的出现表明我国会计上正式使 用复式记账方法。
进 - 缴= 存 - 该
││ │
│
收入 - 支出 = 资产 - 负债、业主投资
6.辛亥革命后,西方传入“借贷复式记账法”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泛使用复式记账法。
记帐本位币,是指单位用于日常登记会计帐簿和编制财务会计 报告用以计量的货币。《会计法》第十二条规定:“会计核算 以人民币为记帐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 单位,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帐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 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4个环节:确认、计量、记录、报告 ①确认(能否记账、何时记账、用何要素) ②计量(记多少) ③记录(怎么记) ④报告(通过编制财务报告提供信息) 3项工作:
反映的特点:
以会计凭证为依据 以货币为主要量度 反映的
连续性 按时间顺序不间断的记录 系统性 联系又分类的记录 全面性 完整记录 综合性 总括记录
收入、费用计入归属期
3.优缺点
能体现同一会计期间收入和费用的配比关系,能 较准确反映当期损益,各期指标间具有可比性;但 会计处理复杂,期末必须账项调整收付期和归属期 不一致的款项。
4.适用范围——企业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企业应当 以权责发生制为会计核算基础。
㈡收付实现制
1.定义:收付实现制又称现金制或实收实付制,是以 “款项的实际收付”为标准来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的 方法。
四柱清算法
即: 旧管 + 新收 - 开除 = 实在
或 旧管 + 新收 = 开除 + 实在
│
│
│
│
期初结存 + 本期收入 = 本期支出 + 期末结存
5.明末清初, “龙门账”的出现表明我国会计上正式使 用复式记账方法。
进 - 缴= 存 - 该
││ │
│
收入 - 支出 = 资产 - 负债、业主投资
6.辛亥革命后,西方传入“借贷复式记账法”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泛使用复式记账法。
大学课件-基础会计学 杨明海(完整)

第二节 会计含义
• 一、会计目标 • 我国财政部在2006年2月发布的《企业会计
准则——基本准则》中所确定的会计目标是: “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 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 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 策”。
第二节 会计含义
部费用进行归集、计算,并确定各该对象 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专门会计方法。
第四节 会计的方法
• (六)财产清查 • 财产清查是通过盘点实物、核对账目,查
明各项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实有数,并查 明实有数与账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 法。
第四节 会计的方法
• (七)编制财务报告 • 编制财务报告是以书面报告的形式定期地、
连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
第二节 会计含义
• (二)监督职能 • 会计的监督职能,主要是指会计按照一定的目的
和要求,对各单位经济活动全过程的合法性、合 理性和有效性进行控制,使之达到预期目标的功 能,也称为控制职能。会计监督职能具有显著的 特征。 • 1.会计是对经济活动全过程进行监督 • 会计监督,主要是利用货币计价对各单位的经济 活动全过程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
第二节 会计含义
• 一、会计本质 •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专门
的会计方法,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 和监督,旨在向企业内、外部的会计信息 使用者提供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 和现金流量相关信息,促使单位提高经济 效益的一项经济信息管理活动。
第二节 会计含义
• 二、会计的特点 •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 2.以凭证为依据,具有完整的价值核算体系 • 3.采用一系列会计专门方法 • 4.会计管理活动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全面
基础会计 全套课件_OK

• 学习目标 •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会计的特点、
基本职能及核算方法;理解会计的基本概 念、会计假设及各项会计要素的定义;掌 握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和各项会计要素的 内容。 • 1.1 会计的基本概念 • 1.1.1 会计的产生及发展
8
• 1.1.2 会计的基本职能
•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 具有的功能。
• (6)财产清查
• 财产清查是通过对库存现金、实物的实地 盘点以及对银行存款、债权债务的查询核 对,以此确定货币资金、财产物资以及各 种债权、债务的实有数额,并查明账存数 额与实有数额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
25
• (7)编制会计报表 • 编制会计报表是根据账簿资料,定期、总
括地向有关各方提供企业财务状况、经营 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信息而采用的一种专门 方法。
16
• 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运动的表现形式为: • 拨款收入和其他收入——支出 • 1.3.2 会计要素 • (1)资产 • 1)资产的定义 •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预期会给企业带来 经济利益的资源。 • 2)资产的特征 • 3)资产的内容
17
• 资产按其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 资产(或称长期资产)。
14
• 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的对象是 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即企业和 行政、事业单位主要以货币表现的经济 活动。
• (1)产品制造企业的资金运动
• 产品制造企业资金运动的表现形式为:
• 货币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 成品资金——货币资金
• (2)商品流通企业的资金运动
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 2)所有者权益的特征 • 3)所有者权益的内容 • (4)收入 • 1)收入的定义
基本职能及核算方法;理解会计的基本概 念、会计假设及各项会计要素的定义;掌 握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和各项会计要素的 内容。 • 1.1 会计的基本概念 • 1.1.1 会计的产生及发展
8
• 1.1.2 会计的基本职能
•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 具有的功能。
• (6)财产清查
• 财产清查是通过对库存现金、实物的实地 盘点以及对银行存款、债权债务的查询核 对,以此确定货币资金、财产物资以及各 种债权、债务的实有数额,并查明账存数 额与实有数额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
25
• (7)编制会计报表 • 编制会计报表是根据账簿资料,定期、总
括地向有关各方提供企业财务状况、经营 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信息而采用的一种专门 方法。
16
• 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运动的表现形式为: • 拨款收入和其他收入——支出 • 1.3.2 会计要素 • (1)资产 • 1)资产的定义 •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预期会给企业带来 经济利益的资源。 • 2)资产的特征 • 3)资产的内容
17
• 资产按其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 资产(或称长期资产)。
14
• 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的对象是 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即企业和 行政、事业单位主要以货币表现的经济 活动。
• (1)产品制造企业的资金运动
• 产品制造企业资金运动的表现形式为:
• 货币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 成品资金——货币资金
• (2)商品流通企业的资金运动
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 2)所有者权益的特征 • 3)所有者权益的内容 • (4)收入 • 1)收入的定义
基础会计第六版ppt课件

编者 2010年9月
.
2
★ 第一章 会计概述
★ 第二章 会计要素
★ 第三章 账户和复式记账
★ 第四章 经济业务的确认记录
目
★ 第五章 成本计算
★ 第六章 填制会计凭证
6学时 8学时 12学时 28学时 8学时 10学时
录
★ 第七章 登记账簿 ★ 第八章 财产清查
10学时 4学时
★ 第九章 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课时分配: 6学时
.
书山有路
勤 为 4径
第一章 会计概述
第一节 会计的概念
本 章
第二节 会计的职能
内 容
第三节 会计的对象
介
绍
第四节 会计核算方法
.
5
第一节 会计的概念
一、会计的产生
会计产生于社会生产实践中
会计是适应人们对生产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 1.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为了扩大再生产,必须以尽可能少的劳动耗费取得尽可能多的劳动成果 3.这就必须记录生产过程中的投入与产出并且进行比较分析
.
6
第一节 会计的概念
二、会计的特点
(一)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 (二)会计以合法的原始凭证为依据 (三)会计核算具有连续性.系统性.综合性 (四)会计具有一整套比较科学.完整的方法体系
根据会计产生的原因和会计的特点归纳出会计的定 义.
然后与教材中给的会计定义进行比较,看哪个最确切?
课堂小练习 开始了!
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功能
师生互动: 这三个职能 可以分割吗?
二、会计职能划分
(一)会计核算职能
会计核算职能又称会计反映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 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经济活动中的交易或事项进 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功能。
.
2
★ 第一章 会计概述
★ 第二章 会计要素
★ 第三章 账户和复式记账
★ 第四章 经济业务的确认记录
目
★ 第五章 成本计算
★ 第六章 填制会计凭证
6学时 8学时 12学时 28学时 8学时 10学时
录
★ 第七章 登记账簿 ★ 第八章 财产清查
10学时 4学时
★ 第九章 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课时分配: 6学时
.
书山有路
勤 为 4径
第一章 会计概述
第一节 会计的概念
本 章
第二节 会计的职能
内 容
第三节 会计的对象
介
绍
第四节 会计核算方法
.
5
第一节 会计的概念
一、会计的产生
会计产生于社会生产实践中
会计是适应人们对生产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 1.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为了扩大再生产,必须以尽可能少的劳动耗费取得尽可能多的劳动成果 3.这就必须记录生产过程中的投入与产出并且进行比较分析
.
6
第一节 会计的概念
二、会计的特点
(一)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 (二)会计以合法的原始凭证为依据 (三)会计核算具有连续性.系统性.综合性 (四)会计具有一整套比较科学.完整的方法体系
根据会计产生的原因和会计的特点归纳出会计的定 义.
然后与教材中给的会计定义进行比较,看哪个最确切?
课堂小练习 开始了!
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功能
师生互动: 这三个职能 可以分割吗?
二、会计职能划分
(一)会计核算职能
会计核算职能又称会计反映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 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经济活动中的交易或事项进 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