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弱学原文及译文
天下无谋 予学 势胜学 荣枯鉴 解厄学 守弱学 观人经

予学东汉许劭得失卷一大失莫逾亡也,身存则无失焉。
大得莫及生也,害命则无得焉。
得失之患,启于不舍。
不予之心,兴于愚念。
人皆有图也,先予后取,顺人之愿,智者之智耳。
强者不予,得而复失。
弱者不予,失之难测。
予非失,乃存也。
得勿喜,失或幸,功不论此也。
夺招怨,予生敬,名成于此矣。
顺逆卷二患死者痴,患生者智。
安顺者庸,安逆者泰。
多予不亡,少施必殃。
惠人惠己,天不佑凶也。
顺由予生,逆自虐起。
君子不责小过,哀人失德焉。
小人不纳大言,恨己无势焉。
君子逆而不危,小人顺而弗远。
福祸不侵,心静可也。
苦乐不怨,非悟莫及矣。
尊卑卷三尊者人予也,失之则卑。
卑者自强也,恃之则尊。
以金市爵,得而不祥。
以势迫人,威而有虞。
金不可滥,权不可纵,极则易也。
贫者勿轻,其忠贵也。
贱者莫弃,其义厚也。
忠予明主,义施君子,必有报焉。
誉非予莫取,取之非誉也。
功不争乃获,获之则功也。
休戚卷四物有异也,理自通焉。
命有别也,情自同焉。
悦可悦人,哀可哀人,休戚堪予也。
福不可继,祸不可养,福祸莫受也。
不省之人,事无功耳。
同欢者寡,贵而远离也。
共难者众,卑而无间也。
苦乐由人,非苦乐也。
至乐乃予,生之崇焉。
至苦乃亏,死之惶焉。
荣辱卷五人强不辱,气傲无荣。
荣辱莫改,其人惟贤。
予人荣者,自荣也。
予人辱者,自辱也。
君子不长衰,小人无久运,道之故也。
饥以食,莫逾困以怜。
寒以暖,无及厄以诫。
予人至缺,其可立也。
荣极则辱,惟德可存焉。
辱极则荣,惟善勿失焉。
成败卷六成无定式,利己利人乃成焉。
败有定法,害人害己乃败焉。
君子之名,胜于小人之实。
小人之祸,烈于君子之难。
观其人也,可知成败矣。
敌者,予之可制也。
友者,予之可久也。
亲者,予之可安也。
功高未可言胜,功不为胜也。
人愚未可言败,愚不为败矣。
兴亡卷七无不亡之身,存不灭之理。
春秋易逝,宏业可留。
薄敛则民富,兴焉。
政苛则民怨,亡焉。
人主兴亡,非为天也。
君子兴家,不用奇计。
小人败业,坏于奸谋。
正不予贿,邪不予济,察之无误也。
天降之喜,莫径取焉。
守弱学

《守弱学》————作者,杜预,字元凯,京兆杜陵(今陕西)人,西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三国灭吴统一战争的关健统帅之一。
为唐朝诗圣“杜甫”的先祖;也是明朝之前唯一一个同时进入文庙和武庙之人。
杜预之所以能够取得伟大的功绩,与其“柔弱处上,刚强处下,”的践行分不开。
不言而喻,守弱学是一门极具实用性的大学问。
卷一敬强篇世之强弱,天之常焉世人自有强弱之分,这是天下的常态强者为尊,不敬则殃,生之大道,乃自知也面对强者,要尊重其身份,否则你一失敬便会遭殃,生存强大的第一法则,是要有自知之明。
君子不惧死,而畏无礼。
小人可欺天,而避实祸君子不会怕死亡的威胁,只会怕减少自己的道德修养,小人可以欺天瞒地,只为阻止一切惩罚的发生。
非敬,爱己矣。
智不代力,贤者不显其智。
弱须待时,明者毋掩其弱尊重强者,只是为了保护自己,在智慧不能代替力量之前,聪明的人是不会暴露自己意图,弱者变强也是需要时间的,聪明的人只会外示弱相,以麻痹对手,减少阻碍。
卷二保愚篇人不知者多矣,知之幸也,不知未咎人不知道的事情有很多,知道了也很幸运,不知道了也没什么大错。
智以智取,智不及则乖;愚以愚胜,愚有余则逮聪明者用其智计作为取胜之道,智计达不到的地方,就会变得很乖(老实)。
愚鲁者用其笨法作为取胜之道,也可达目的,只不过有快慢之分而已。
智或难为,余则克之,得无人者皆愚乎?上不忌愚,忌异志也智计难以做到的事,愚笨方法或可以做得好能明白这一点的话,世上就不会再有愚人。
上位者不忌惮愚人,却忌惮不忠诚的聪明人卷三安贫篇贫无所依,不争惟大,困有心贼,抑之无恙在贫穷没有依靠之时,切忌争强斗勇是关健,因为你输不起。
困境会催生邪念,只有遏止它才没有祸患,不然会破罐子破摔。
不恶窘者,知天也。
惰以致贫,羞也。
廉以不富,荣也。
蹇(jiǎn)以无货,嗟也穷不叫苦,难不作声,便离识破天道规律不远了因懒惰而不发家,这是羞耻的,因廉洁而不发家,这是荣耀的,因命运多难而穷,这是可叹的。
守弱学全文及译文

守弱学全文及译文守弱学全文及译文《守弱学》它的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弱者要准确定位自己,弱者的不利之处是不可否认的,下面为大家分享了守弱学原文翻译,一起来看看吧!守弱学全文及译文篇1卷一敬强篇世之强弱,天之常焉。
强者为尊,不敬则殃,生之大道,乃自知也。
君子不惧死,而畏无礼。
小人可欺天,而避实祸。
非敬,爱己矣。
智不代力,贤者不显其智。
弱须待时,明者毋掩其弱。
奉强损之,以其自乱也。
示弱愚之,以其自谬焉。
译文:人世间的强弱之分,是天道中很正常的事。
强者尊贵,不敬重它就会招来祸秧。
生存的第一准则,是要有自知之明。
君子不恐惧死亡,而害怕失去礼节。
小人可以欺瞒上天,却躲避了实际的灾祸。
并不是真正地敬重强者,而是爱护自己。
智慧不能代替实力,贤明的人不会显露他的智慧。
弱者需要等待时机,明智的人不会遮蔽他的弱小。
尊奉强者可以损害他,用这个方法能促其自我变乱。
显现弱小可以愚弄强者,用这个方法能使其自生错误。
卷二保愚篇人不知者多矣。
知之幸也,不知未咎。
智以智取,智不及则乖。
愚以愚胜,愚有余则逮。
智或难为,余则克之,得无人者皆愚乎?上不忌愚,忌异志也。
下不容诈,容有诚也。
上明而下愚,危亦安。
下聪而上昏,运必尽。
言智者莫畏,畏言愚也。
译文:人们不懂的事情太多了。
懂得的事情多是好事,不懂也未必是什么坏事。
智者用其智慧作为取胜之道,智计一旦失败就会事与愿违。
愚人用其愚笨作为取胜的办法,愚笨十足就能达到目的。
智计有时难以做到的事,愚笨的办法却可以解决它,这恐怕是人们都是愚人的缘故吧?当权者不忌惮愚人,而忌惮不忠的人。
地位低下的人不容奸诈之人,而容纳诚信之人。
上司精明下属愚笨,虽然危险但可以平安脱困。
下属聪明而上司昏庸,好运一定会完结。
说自己聪明的人不要去怕他,要留心自己说自己愚笨的人。
卷三安贫篇贫无所依,不争惟大,困有心贼,抑之无恙。
不恶窘者,知天也。
惰以致贫,羞也。
廉以不富,荣也。
蹇(jiǎn)以无货,嗟也。
贵生败儿,贱出公卿。
差点丢命的文言文翻译

时值酷暑,草丛之中蛇受热难耐,儒者怜而复去,但见蛇身扭曲,似有生命之征。
儒者心怜不已,复往视之,见蛇已不能动,乃叹曰:“吾欲救汝,奈何汝命薄也!”儒者遂弃蛇而行,未行数步,忽闻背后有呼救之声。
回首视之,见一农夫赶至,慌张而言:“先生,救救我儿,吾儿不慎跌落井中,生死未卜!”儒者闻言,急步至井旁,见一小儿跌入井中,头破血流,气息奄奄。
儒者慌忙脱下外衣,投入井中,以身试水,欲将小儿托出。
然而井深水寒,儒者渐感力不从心,身躯渐沉。
此时,农夫见状,惊呼不已,慌忙呼人救援。
众人闻声而来,急以绳索将儒者拉出井口。
儒者已人事不知,众人急以温水灌之,良久方醒。
醒来后,儒者问农夫:“吾儿何在?”农夫泣曰:“先生,吾儿已无生还之望,先生救吾一命,却夺吾子之命,吾何以报先生之恩?”儒者闻言,泪流满面,曰:“吾固知救汝之命,必有所失。
然吾之心,本无他意,但愿天下生灵皆得安宁,何曾想过夺汝之子?吾实不意,乃天命使然也。
”农夫闻言,悲喜交加,曰:“先生,汝之仁心,天地可鉴。
吾儿之死,实乃天命,非先生之过。
今日得先生相救,吾已感激涕零。
先生之恩,吾将永世不忘。
”儒者闻言,笑而曰:“农夫兄,人生在世,福祸难料。
吾等当以仁义为重,尽力而行善,莫问前程。
今日之事,虽乃天命,然亦吾等之心所向也。
”自此,儒者与农夫结为好友,共度余生。
儒者虽知天命难违,然仍坚守仁义,为民造福,以求心安理得。
而农夫亦感激儒者之恩,竭尽所能,助人为乐,终成一代仁者。
此事传至后世,人皆称儒者为“仁义先生”,农夫为“义农”。
二人之名,载入史册,传颂千古。
而此事亦警示世人,天命虽难违,然仁义之心,亦可感天动地,化险为夷。
儒者与农夫之故事,虽已远去,但其精神,仍流传于世。
世人当以此为鉴,坚守仁义,以仁爱之心,对待万物,方能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寻得一片宁静之地,安度余生。
邴原少狐文言文翻译

邴原少狐,幼而孤贫,年十四,丧父。
家徒四壁,唯有藏书数百卷,皆先人所遗。
少狐虽年幼,然心知学问之重,遂发愤向学,日夜不辍。
邻家有一藏书家,名孙宾,见少狐勤奋,深为感动,遂慷慨赠书,以助其学。
孙宾曰:“吾观少狐,志向高远,非寻常之才也。
吾虽老,愿以余力助尔成学,他日必成大器。
”少狐感激涕零,誓以孙宾之言为座右铭,励志苦读。
少狐读书,不问寒暑,不择昼夜。
每至夜深人静,灯下苦读,蚊虫纷扰,亦不以为意。
孙宾常至其家,见其勤奋,常叹曰:“此子非同凡响,吾老矣,不及见其成矣。
”岁月如梭,少狐学业有成,文名远播。
乡人皆慕其才,争相求教。
少狐不骄不躁,以礼待人,虽贵为乡绅,仍谦逊有加。
时人赞曰:“邴原少狐,谦德仁义,可谓儒者之风矣。
”一日,有客至其家,见少狐读书,叹曰:“此子真吾辈之楷模也。
吾辈不学无术,岂能望其项背?”少狐闻言,微笑答曰:“学无止境,吾亦在求索之中。
君若能立志向学,自可成就一番事业。
”客去,少狐心中暗想:“学海无涯,吾辈宜时刻警醒,勿因小成而沾沾自喜。
”自此,少狐更加努力,读书之余,兼习经史子集,广涉猎,博采众长。
后少狐应举中第,官至侍郎。
然其不骄不躁,仍保持谦和之态。
每至闲暇,必访名士,求教经史,以广见闻。
时人谓:“邴原少狐,虽居高位,仍不失书生本色。
”一日,少狐于朝堂上,见一士人谈笑风生,颇有才气。
少狐遂上前与之交谈,得知其名张翰。
张翰亦慕少狐之才,遂结为好友。
二人相谈甚欢,共论经史,切磋学问。
时值盛夏,少狐与张翰同游于西湖之上,观荷塘月色,谈笑风生。
少狐叹曰:“人生得此良友,足矣。
”张翰亦感慨万分,答曰:“吾与少狐,可谓知音也。
”岁月流转,少狐年事已高,仍不忘学问。
一日,其子问曰:“父,何为学问之重要?”少狐答曰:“学问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基也。
人无学问,如盲人摸象,不知其真面目。
”邴原少狐,一生勤奋好学,谦逊有加,可谓一代儒者之典范。
其事迹流传后世,为世人所敬仰。
后世有诗赞曰:“邴原少狐,才子风华,谦德仁义,千古流芳。
羊玄保文言文翻译

羊玄保少时,家贫力学,尝夜读书,有盗至其庐,欲盗其物。
玄保乃起床,持刀曰:“汝何人,敢盗我物?”盗大惊,曰:“吾非盗也,见子读书,心怜而欲助之。
”玄保笑曰:“吾固知汝非盗,但吾贫穷,不能自给,故借汝之力耳。
”盗遂与玄保同宿,助其读书。
后盗归,常以财物馈赠玄保,玄保感其恩,终身不忘。
梁武帝时,羊玄保举秀才,对策高第,授秘书郎。
武帝闻其名,召见,谓曰:“子才学出众,朕欲用子为相,子能胜任否?”玄保对曰:“臣虽才疏学浅,然敢竭忠尽力,以报陛下之恩。
”武帝大悦,遂拜玄保为侍中。
陈朝时,羊玄保历任中书侍郎、秘书监。
时陈后主荒淫无道,朝政日衰。
玄保忧国忧民,屡次上疏,劝后主勤政爱民,以图国运昌盛。
后主不听,玄保遂辞官归乡。
隋文帝时,羊玄保被征为太子詹事。
文帝知其才干,欲用为相。
时有人言玄保年老,不宜为相。
文帝曰:“羊玄保虽年老,然其才德犹在,朕以为可用。
”遂拜玄保为侍中、尚书左仆射。
玄保在职,廉洁奉公,勤于国事,深得朝野赞誉。
羊玄保为官清廉,不谋私利。
一日,其子羊叔宝因事求助于玄保,玄保曰:“吾为官清廉,不谋私利,汝宜自重。
”叔宝不悟,后因贪污事发,被捕入狱。
玄保闻之,痛哭流涕,曰:“吾教育不严,致使儿败家,吾有何颜面见天下人?”遂辞官归乡,闭门谢客,以谢天下。
羊玄保晚年,居家养老,教诲子孙,注重品德修养。
一日,其孙羊韶求教于玄保,玄保曰:“吾子孙宜以德为先,勿以富贵为荣,勿以贫贱为耻。
”韶感其教诲,终身恪守。
羊玄保一生,忠心耿耿,勤政爱民,廉洁奉公,为后世称颂。
其事迹传颂千古,成为我国古代廉吏的典范。
然羊玄保虽为一代名臣,却因时运不济,未能施展抱负,令人惋惜。
然其品德与精神,永存于世,为后人所敬仰。
翻译:羊玄保,字元宝,东海郡下邳人。
年轻时好学,广泛阅读书籍,尤其擅长《春秋》三传。
长大后,通晓经术,懂得世事,有才干,在世间知名。
在梁、陈、隋三朝任职,官至秘书监、侍中、太子詹事等要职。
羊玄保年轻时,家境贫寒,努力学习,常常夜间读书,有盗贼来到他的住所,想要盗取他的财物。
粤教版必修1—必修5语文复习资料-文言文句子翻译

粤教版必修1—必修5语文复习资料*文言文句子翻译粤教版必修1—必修5语文复习资料*文言文句子翻译1.必修四1.无乃尔是过与?翻译:恐怕该责备你吧?2.是社稷之臣也。
何以伐为?翻译:这是鲁国的臣属,为什么要攻打它呢?3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翻译:能施展才能则居其位,否则就不要去。
4.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翻译:摇晃着要倒下,辅助者却不去搀扶,跌倒了也不扶起来,还要那辅助的人干什么呢?5.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翻译:有道德的人厌恶那种不说自己想做却偏要编造借口搪塞的态度。
6.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翻译:我听说国君和大夫,不担忧贫困而担忧分配不均匀,不担忧人少而担忧社会不安定。
7.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翻译:财物平均分配就无所谓贫,人与人和睦相处就不会人少,上下相安无事国家就没有倾覆的危险。
8.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翻译:如果本国以外的人不归顺,就加强礼乐等文教和施行德政使远方的人前来归顺。
9.既来之,则安之。
翻译:把他们吸引来以后,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
10.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翻译:本国以外的人不归顺,却不能使他们前来。
2.必修四11.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翻译:邻国的百姓没有更加少,我的百姓没有更加多,这是为什么呢?12.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翻译:有的人逃跑了一百步停下来,有的人逃跑了五十步就停下来。
13.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翻译: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
14.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翻译:网眼细密的渔网不放到池塘里,鱼鳖等水产就会吃不完。
15.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翻译:砍伐按按照树木生长的季节,材木就会用不完。
16.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翻译: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用孝悌的道理反复教导学生,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用身上背着、头上顶着东西在路上干活了。
《守弱学》原文及译文

本卷精要
·聪不外露,愚宜外显
·愚以愚胜,是愚人成功的途径
·智计难以做到的事,愚笨却可以解决它
·虚心的人,才能领悟世事的真谛
·说自己聪明的人不要怕他,要怕说自己愚笨的人
·上位者不忌惮愚人,却忌惮聪明人
【原文】
人不知者多矣。
【译文】
人们不懂的事情太多了。
宠不树敌,绝焉。
陋不论道,暴焉。
堪亲者非贵,
远之不辱也。
毋失者乃节,
恃之者必成矣。
示缺篇 卷六
天非尽善,人无尽美。
不理之璞,其真乃存。
求人休言吾能。
悦上故彰己丑。
治下不夺其功。
君子示其短,不示其长。小人用其智,不用其拙。不测之人,高士也。
内不避害,害止于内焉。外不就祸,祸拒于外哉。
【原文】
君子不惧死,而畏无礼。
【译文】
君子不恐惧死亡,却害怕失去礼节。
【释评】
君子是最不怕强权的人物,他们总是在正义面前敢于坚持,勇于牺牲。但君子的作为也不是一味蛮干的,不到最后关头,他们也不会轻易涉险。强权的人物出于各种目的,对人们多有礼遇,尽管有时未必发自真心,在人看来还是难抵挡的。人们以礼还礼,一方面不使矛盾激化,有助于事情得到妥善解决;另一方面不失去必要的礼节,这也是人们所追求的行为规范。
【原文】
强者为尊,不敬则殃。
【译文】
强者尊贵,不敬重它就会招来祸殃。
【释评】
强者是以其雄厚的实力做依托的,这是它傲视他人的本钱,不管人们是否情愿,这一点不能否认。在弱肉强食的社会中,强者尊贵,弱者低下,也是不争的事实。如果弱者硬要强出头,不肯暂时屈从,只能使自己更加不利了。承认强者的地位并不是无能的表现,只有尊重现实,才能做到趋利避害,保存自身,以求将来的发展壮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守弱学全译
原文:世之强弱,天之常焉。
强者为尊,不敬则殃,生之大道,乃自知也。
君子不惧死,而畏无礼。
小人可欺天,而避实祸。
非敬,爱己矣。
智不代力,贤者不显其智。
弱须待时,明者毋掩其弱。
奉强损之,以其自乱也。
示弱愚之,以其自谬焉。
人不知者多矣。
知之幸也,不知未咎。
智以智取,智不及则乖。
愚以愚胜,愚有余则逮。
智或难为,余则克之,得无人者皆愚乎?上不忌愚,忌异志也。
下不容诈,容有诚也。
上明而下愚,危亦安。
下聪而上昏,运必尽。
言智者莫畏,畏言愚也。
贫无所依,不争惟大,困有心贼,抑之无恙。
不恶窘者,知天也。
惰以致贫,羞也。
廉以不富,荣也。
蹇(jiǎn)以无货,嗟也。
贵生败儿,贱出公卿。
达无直友,难存管鲍。
勿失仁者终富,天酬焉。
莫道苦者终盛,人敬矣。
智尊者未必强,名实弗契也。
霸者存其弱,胜败无常焉。
弱不称尊,称必害。
强勿逾礼,逾则寇。
不罪于下,祸寡也。
目无贵贱,君子也。
心系名利,小人也。
君子尊而泽人,小人贵而害众。
至善无迹,然惠存也。
至尊无威,然心慑耳。
智人卑莫僭(jiàn),赢马勿驰。
草木同衰,威存其荣。
君不正臣谲(jué),君之过也。
上无私下谠(dǎng),上之功也。
功过由人,尊卑守序,卑不弄权,轻焉。
宠不树敌,绝焉。
陋不论道,暴焉。
堪亲者非贵,远之不辱也。
毋失者乃节,恃之者必成矣。
天非尽善,人无尽美。
不理之璞,其真乃存。
求人休言吾能。
悦上故彰己丑。
治下不夺其功。
君子示其短,不示其长。
小人用其智,不用其拙。
不测之人,高士也。
内不避害,害止于内焉。
外不就祸,祸拒于外哉。
天威贵德,非罚也。
人望贵量,非显也。
恕人恕己,愈蹙(cù)愈为君子可恕,其心善焉。
小人可恕,其情殆焉。
不恕者惟事也。
富而怜贫,莫损其富。
贫而助人,堪脱其贫。
人不恕吾,非人过也。
吾不恕人,乃吾罪矣。
译文:人世间的强弱之分,是天道中很正常的事。
强者尊贵,不敬重它就会招来祸秧。
生存的第一准则,是要有自知之明。
君子不恐惧死亡,而害怕失去礼节。
小人可以欺瞒上天,
却躲避了实际的灾祸。
并不是真正地敬重强者,而是爱护自己。
智慧不能代替实力,贤明的人不会显露他的智慧。
弱者需要等待时机,明智的人不会遮蔽他的弱小。
尊奉强者可以损害他,用这个方法能促其自我变乱。
显现弱小可以愚弄强者,用这个方法能使其自生错误。
人们不懂的事情太多了。
懂得的事情多是好事,不懂也未必是什么坏事。
智者用其智慧作为取胜之道,智计一旦失败就会事与愿违。
愚人用其愚笨作为取胜的办法,愚笨十足就能达到目的。
智计有时难以做到的事,愚笨的办法却可以解决它,这恐怕是人们都是愚人的缘故吧?当权者不忌惮愚人,而忌惮不忠的人。
地位低下的人不容奸诈之人,而容纳诚信之人。
上司精明下属愚笨,虽然危险但可以平安脱困。
下属聪明而上司昏庸,好运一定会完结。
说自己聪明的人不要去怕他,要留心自己说自己愚笨的人。
贫穷没有依靠,不争强好胜是最重要的。
困境催生邪念,遏制它才没有祸患。
不憎恨窘迫之境,即是通晓自然社会了。
因为懒惰而导致贫穷,是值得羞愧的;因为恪守清廉原则而不富足,是荣耀的;因为命运坎坷而穷困潦倒,是令人叹息的。
富贵之家,多有不屑子孙,贫寒之家常出高官显贵。
得志时没有正直的朋友,落难时却有管鲍之交。
不失去仁爱终究会富有,这来自于上天的酬报。
不诉说苦楚的人终究会
兴盛,这源自于人们的敬爱。
地位高的人未必是强者,名声和实际不是相契合的。
称霸的人也有他的弱点,胜败没有固定的规律。
弱者不能自称尊贵,自称尊贵一定会受到伤害。
强者不能超越礼法,超越礼法就是贼寇了。
对身份低微的人不轻易谴责,祸患就会减少了。
眼里没有贵贱之分,是君子的行为;心中只有名利二字,是小人的行径;君子身处高位会造福世人,小人有权有势就会危害百姓。
最大的善行是没有痕迹的,但它的恩惠却是实实在在的;最高贵的人没有威仪,但他能让人心悦诚服。
地位低的人不要冒用地位高的人的名号行事,瘦弱的马不要拼命奔跑。
草木同时衰败,它们都有茂盛的时候。
君主不公正致使臣子欺诈他,这是君主的过错;上司没有私心才能使下属对他直言,这是上司的功德。
功过是由人来决定的,尊卑是靠秩序来维护的。
卑微的人不要玩弄权力,因为人们轻视他;受宠信的人不要树立强敌,因为这是一条绝路;浅陋的人不要谈论大道理,因为这会暴露自己的无知。
可以亲近的人不是达官贵人,远离他们能免遭羞辱;不能失去的是气节,依靠他一定会有所成就。
上天不是最善良的,人没有最完美的;没有加工过的玉石,它的本性才会存在。
求助他人不要说自己很有才能;使上司高兴要故意显示自己的丑陋;管理下属不能夺取他们的功劳。
君子显现他的短处,不显现他的长处;小人使用他
的智慧,不使用他的笨拙。
深不可测的人才是真正的高人。
对内不回避害处,害处就会在内部得到解决;对外不接近祸乱,祸乱就会被阻挡在外面。
最大的耻辱不是受人侮辱,而是自我伤害;最大的忍让不是容忍他人,而是原谅自己。
君子不怨恨小人,怨恨上天的不公;小人不害怕君子,害怕人们的惩罚。
一个人是君子还是小人,羞辱他就可以鉴别出来。
强者没有仁爱,上天会侮辱他;弱者不能振作,人们会侮辱他。
侮辱不能毁灭人,毁灭人的是放纵和愤怒。
有智慧的人常常要忍受大的侮辱,因为能理解他们的人很少;忍受屈辱的人往往能躲过大的灾难,因为他们使对手停止了进攻。
上天的威严以仁德为贵,而不是惩罚;人的声望以器量为贵,而不是声名显赫。
宽恕他人就是宽恕自己,形势越是困难越是要这样做。
君子可以宽恕,因为他们的心地善良;小人可以宽恕,因为他们的处境危险。
不能宽恕的只是具体的事情。
富人怜惜穷人,不会损害他们的富有;穷人帮助他人,可以使他摆脱贫穷。
他人不宽恕自己,不是他人的过错。
自己不宽恕他人,则是自己的罪过。
被人称为弱处的东西,实际上是大有用处的。
能导致胜利的东西未必是人们所说的优势。
弱者令人同情,同情就是强大的动力;处于劣势的人,人们会宽恕他,宽恕就是难得的幸运;平庸者人们会接纳他,接纳他就是难逢的机遇。
把地位低下视为耻辱,人们才能奋发
有为。
把自己的不足视为遗憾,人们才能不断进取。
没有依靠的人会自我图强,这是形势逼迫的结果。
贤德的人凭着正义取胜,正义不会宽容邪恶;忠贞的人凭着真诚令人归附,真诚不会输给奸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