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构成PPT课件
合集下载
《物质的组成构成》PPT模板课件

A.核内有 14 个质子 C.核外有 3 个电子层
B.表示阴离子 D.最外层电子数为 4
下列关于物质组成和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C)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氧气是由氧原子构成的 C.二氧化碳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D.氯化钙溶液中只含有氯元素和钙元素
元素周期表是同学们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根据镁元素的“身份证”(见右图), 在下图的横线上填写有关铝元素的 6 个信息。
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B)
事实
A
在阳光下,湿衣服容易晾干
B
氯化钠固体不导电
C
CO 和 CO2 的化学性质不同
D 10 mL 水和 10 mL 酒精混合,体积小于 20 mL
解释 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氯化钠固体中没有离子 分子构成不同 分子间有间隙
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有关该粒子的说法错误的是(B)
2.分类
元金属元素:如Na,最外层电子数<4 素非 稀金 有属 气体元素 元素:如 :如O,He最、外N层e,电最子外数层>4电子数是8或2
3.分布 (1)地壳中含量居前 5 位的元素为 O、Si、Al、Fe、Ca。 (2)人体中含量居前 4 位的元素是 O、C、H、N。 (3)海水中除了水由 H、O 两种元素组成外,含量较高的元素是 Na 和 Cl,即海水中含量 最高的盐是 NaCl 。 4.元素与原子的比较 (1)区别:元素是宏观概念,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如: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原子是微观概念,描述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微观构成,如:金是由金原子构成的;也描述 分子的构成,如: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2)联系: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原子和元素是个体与总体的关 系。
初中科学精品课件:物质的构成

课堂练习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D) A.蔗糖溶解于水后看不见了,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 B.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极其微小 C.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隙 D.在盛油的厚壁钢瓶内施加高压时,虽然瓶壁无裂痕,但瓶内的 油依然能从里面渗出,这是因为分子之间有空隙;
课堂练习
新知讲解
实验一:酒精和水混合实验
1.往一端封闭的细径玻璃管内注入近一半的清水,再沿内管壁缓 缓注入酒精,使酒精上液面距管口约 5 厘米,标出酒精上液面的 位置。 2. 用手指封住管口,将玻璃管反复颠倒几次,使酒精和水充分混 合。比较此时混合液的液面与原先所标的液面位置。
新知讲解
视频:酒精和水混合实验
课堂练习
1. 下列运动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C ) A.灰尘在空中飞舞 B.雪花翩翩飘下 C.花香扑鼻而来 D.钢珠在地上滚动
课堂练习
2. 将复写纸夹在两张白纸之间后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分别取两个盛 有等量冷水和热水的相同铝质易拉罐压在纸上。一段时间后,发现 纸上留下痕迹的颜色深浅不同。该现象说明( A ) A.分子热运动与温度有关 B.分子间存在引力 C.分子间存在斥力 D.分子间有空隙
课堂练习
3. 下列对相关现象的解释中,说法正确的是(B ) A.春天,柳絮飞扬,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煤堆放在墙角时间长了,墙体内部也变黑了,说明分子在做无 规则运动 C.用手捏面包,面包体积缩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D.液体、气体很容易被分开,说明液体、气体分子间不存在引力
课堂练习
4.下列词语中,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是( A ) A.花香四溢 B.漫天沙尘 C.落叶纷飞 D.细雨绵绵
4.1.1物质的构成
第二单元 认识物质的构成(同步课件)九年级化学上册(鲁教版2024)

b.“气”、“石”、“氵”字旁的是非金属元素,如图B。
4.混合物与纯净物的比较
宏观 微观
混合物 不同种物质组成 不同种分子构成
性质
没有固定的组成,各组 分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 没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
例如
空气是混合物,由 氧气、二氧化碳、 氮气等组成,含有 N2、O2、CO2、 等不同种分子。
纯净物 一种物质组成 同种分子构成
③同种元素的离子因所带的电荷数不同,性质也不同,如Fe2+和 Fe3+。 ④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质__子__数__不__同__。 (2)地壳中的含量: 地壳中含量居前五位的元素为_氧__、__硅__、__铝___、 _铁__、__钙__(由多到少的顺序),含量最多的 金属元素是__铝___。 (3)元素的分类 元素就种类而言可分为_金__属__元__素__、非__金__属___元__素_(包括稀有气体元素)。
A. 仅由碳原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 B. 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中子、电子 C. NaCl是由离子构成的,所以HCl也是由离子构成的 D. Cl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课堂达标
3.实验测定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关于该物质的 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可能是单质或化合物 B.可能是纯净物或混合物 C.一定是纯净物 D对原子质量的计算
知识网络
质子 原子核
原子的结构
中子
核外电子
原子 计量原子的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认 识
原子与离子、分子
分子
分裂 结合
原子
得失电子 得失电子
离子
物 质
元素
元素与元素符号
纯净物 单质(一种元素) 化合物(多种元素)
物质组成的表示ppt课件

解:氢元素的质量分数= 氢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 1个水分子中氢原子个数 × 100%
水的相对分子质量
= 1×2
1×2+16
=11.1%
×100%物质中某元素的质 量分数,就是该元 素的质量与物质的
答: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1.1%。
总质量之比。
元素的质量分数 =
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 该元素的原子个数 化学式量
2.蔬菜和水果中都含有食物纤维,食物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化学式为
A (C6H10O5)n],下列关于纤维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纤维素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纤维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纤维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2 D.纤维素不能被人体吸收,对人体健康无益
3.戊二醛是一种广谱高效消毒剂,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
04 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
四、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
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
例题4:计算180g水H2O中O元素的质量?
解:mO=mH2O×O%
= 180g×
16 18
= 160
×100%
答:180g水中氧元素的质量为160g。
H:1 O:16
练习四
4. 求160kg NH4NO3中氮元素的质量是多少kg?
4.元素的质量分数
=
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 该元素的原子个数 化学式量
×100%
检测与提升
1.苯酚(C6H6O)可用于制染料、合成纤维和农药等。下列有关苯酚的说
法正确的是
A (
)
A.苯酚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苯酚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苯酚的相对分子质量是94g D.苯酚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6∶1
第1节-物质的构成(课件-29张ppt)

思考:
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而分子不停地做无 规则运动。那么这些分子为什么能够聚集在一 起,构成各种各样的物体,而不会分散开来呢?
分子内部存在着引力
活动六:铅柱粘合实验
不但物体内部的分子之间 存在着引力,两个物体接 触面上的分子之间同样存 在着 相互作用的引力。
构成各种物质的分子之间都有空隙, 为什么很难将固体和液体的体积压缩呢?
液上表面位置。
混合液体积 _<___ 水和酒精体积之和
奇怪: ?< 100+100
活动三
1. 在量筒内倒入黄豆(体积大 V1),再倒入沙子(体积小V2)。 记下它们的总体积:_V1+V2___ cm3 2. 将量筒反复摇晃几次,使它 们混合后,记下总体积:__V3__ cm3
V1
V2
V3
混合后的体积V3 __<__ 混合前的体积之和V1+V2
物质内部的分子之间不但存在 引力,同时也存在斥力
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 )、( )
和(
)。
2、分子的基本性质:
(1)、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 分子之间有空隙;【气体分子之 间的空隙最大】
(3)、 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扩散现象】-也叫分子的热运动
(4)、 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 力。
大颗粒—小颗粒—颗粒消失 蔗糖在水中消失了吗?
既然蔗糖还在水里,为什么 看不到了呢?
蔗糖以一种更小分的子微粒(肉眼、放大镜 都无法观察到)溶解在水中了。
分子
蔗糖 是由 蔗糖 分子 构成的 水 是由 水分子 构成的
酒精 是由 酒精 分子构成的 空气也是由大量分子(不同)构成的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极其微小的微粒。(光学显
《物质的组成构成》课件

原子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而 原子的质量主要由质子和中子 决定。
分子
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 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 形成的。
分子的形状和大小取 决于其组成的原子和 化学键的类型。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基 本单位,许多物质都 是由分子构成的。
离子
离子是由原子或分子失去或获得电子 形成的。
离子化合物由正离子和负离子结合形 成,熔融或水溶液状态下可以导电。
物质在生活中的安全使用至关重要,它们的质量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 安全。因此,选择符合标准、质量可靠的物质是至关重要的。
物质在生活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可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随着人们对生 活品质的追求不断提高,物质的质量和性能也在不断改进。
在科学实验中的应用
物质在科学实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是科学研究和实验的基础。 例如,各种化学物质和试剂是进行化学实验和研究的必备品。
环保等领域。
物质在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们 是支撑经济发展的基础。随着科技的不 断发展,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也不断涌
现,为生产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物质在生产中的高效利用,可以降低生 产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例如,通过改 进物质的纯度和结晶形态,可以提高产
品的性能和稳定性。
在生活中的应用
物质在人类生活中无处不在,它们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例如,塑料、橡胶、 纤维等物质广泛应用于家居、电器、交通等领域。
单质分子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分子, 如氧气(O₂)、氢气(H₂)。
化合物分子
由不同元素组成的分子, 如水(H₂O)、二氧化碳 (CO₂)。
分子结构
分子中原子之间的连接方 式,包括共价键、离子键 等。
离子键和共价键
离子键
物质构成的奥秘PPT课件

状态
物质的状态也是物理性质之一 ,它描述了物质是固态、液态 还是气态。例如,水在常温下 是液态,而在低温下会变成固 态。
气味
气味是物质的另一种物理性质 ,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气味 。例如,硫磺有刺激性气味, 而氧气则无味。
密度
物质的密度是描述物质质量与 体积之比的性质。例如,铁的 密度比水大,因此铁块会沉入 水中。
物质在化学工业中被用于制造 各种化学品和农药等。
在科学实验中的用途
01
02
03
生物学实验
物质在生物学实验中用于 研究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 如蛋白质、核酸等。
化学实验
物质在化学实验中作为反 应物或催化剂,用于合成 新物质或探究化学反应机 理。
物理学实验
物质在物理学实验中用于 研究物质的性质和规律, 如金属、绝缘体等。
物质构成的重要性
科学基础
物质构成是化学、物理等科学学科的基础,是探索 自然规律和现象的重要途径。
工业生产
了解物质构成有助于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 和效益。
人类健康
物质构成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例如食品营养、药 物研发等都离不开对物质构成的研究。
02
物质的基本构成
原子
02
01
03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 成。
对未来的展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物质构成的 研究将更加深入和精细,人们将更加深
入地揭示物质的奥秘和本质。
随着实验手段和观测技术的不断改进, 未来物质构成的研究将更加注重跨学科 人们将能够更加准确地探测和测量物质 的合作和交流,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 的组成、结构和性质,为物质构成的研 合将为物质构成的研究带来新的思路和
物质的构成(PPT课件(初中科学)22张)

2.物体中大量分子做热运动的速度,跟下列因素有关 的是( A) A.物体温度的高低 B.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 C.物体密度的大小 D.物体机械能的大小
3.把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记下测力计 的读数。如图让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 力向上拉,发现弹簧测力计读数变大,其原因是玻璃板 与水的接触面之间存在( B ) A.摩擦力 B.分子引力 C.分子斥力 D.大气压力
据估算,一滴水中含有水分子数大约是 1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共 21个零)。这些分子如果让人去数,每 秒钟数1个,大约需要数30万亿年。
一个水分子的质量是: 3.0 × 10-26千克 一个酒精分子的质量是: 7.7 × 10-26千克 一个氧气分子的质量是: 5.3 × 10-26千克 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的质量是: 7.3 × 10-26千克
活动:视察蔗糖
方糖里有很多糖颗粒! 糖粒里有很多糖粉末! 糖水里什么都看不到!
蔗糖在水中消失了吗?
思考
既然蔗糖还在水里,为什么看不到了呢?
蔗糖以一种更小的微粒溶解在水中了
蔗糖 分子
蔗糖是由蔗糖分子构成的。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许多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极其微小的粒子。
大部分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有些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如金属)。 还有些和蔼体分子之间的间隙大小。
固体
液体
气体
同一种物质分子之间的间隙:气体>液体>固体。
3.分子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
路过一片花田,为什么 远远就能闻到花香?
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活动
气体之间产生扩散
液体之间产生扩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物质在三态(固、液、气)变
化(如碘晶体变为碘蒸气)过程中,
发生的变化是
A、分子本身
( )D
B、分子大小
C、分子的质量
D、分子间的距离
7、判断题
(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 )
(2)物质能有三态变化,是由于分子间有一定的
间隔。
(√ )
(3)由分子构成了一切物质。
(×)
8、冰融化成水后,体积会变小,这 说明冰中水分子之间的空隙比水中 水分子的空隙要__大__。
7ml的水和7ml的酒精混合后的体积 ___小_于___14ml
说明了什么?:分子之间有空(间)隙。
如图说明了什么?
固体
液体
气体
说明: 气体分子之间空隙最大。
你能用所学知识解释:为什么气体 易被压缩而固体和液体难压缩吗?
气体易压缩是由于 气体分子之间的空 隙大,固、液体难 压缩是因为固、液 体分子之间的空隙 小的原故
5.温度影响物质的溶解能力.
6.物质溶解过程中会有热量变化,可能 吸热也可能放热。
思考: 影响食盐溶解能力和溶解快慢的 因素各是什么?
三、我们身边的探究 1、探索水和盐水的结冰。
(1)提出问题:纯水和盐水哪一个结冰快
(2)我的猜想:如果把盐加入纯水中,那么 _盐__水__结__冰会比纯水慢
(3)实验设计:
③在三个容器中都放入一根玻璃棒,然后把 三个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器同时放放冰箱:
④每隔15分钟检查一下容器,并记录观 察三个容器中玻璃棒能否移动。
(5)得出结论: 在水中加入盐会延长结 冰时间,即盐水结冰比纯水慢。
(6) 拓展:在水中加入其他物质,结冰会 需要更长的时间。
(7) 思考
①在上述实验中,为了使三个容器 有公平的对比,需要控制哪些变量保 持不变?
五.物质的溶解性
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一样吗? 同一物质的不同的液体中溶解性一样吗? 物质的溶解受哪些因素影响呢?
1.固体、液体、气体都能溶解在液体中.
2.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溶解能力是有限 的. 物质的 3.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不同. 溶解性 4.同一物质在不同物质中溶解能力不同.
任务四
2.探究: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 (1) 提出问题: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是什么? (2)建立假说:食盐在水中溶解的快慢可能跟水的温度有关,
取若干个相同的容器,分别加入等量的同温度
的冷水,然后其中一个容器不加盐,另几个容器 加入盐的量依次为由少到多,充分溶解后,同时 放入冰箱。每隔一段时间观察一次
(4)实验步骤
①在三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加入300毫升冷 水,分别标以A、B、C。
②容器A中加入10克盐,充分搅拌;容器B中 加入20克盐并充分搅拌;容器C中不加盐。
液体、固体不易压缩是因为它们分子间
的 间隙小 。
4、从市场买回来的咸鱼太咸,有人说
只要把咸鱼放在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就会
淡些。你认为可能吗? 可以
,
这一做法的根据是什么盐?向水中扩散。
5、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三种状态中,分子
间距离最大的是( A ),最小的是 (D)
A、气态
B、液态
C、固态
D、视具体物质判断
升华 (吸热)
固态
(吸热) 熔化
凝固 (放热)
(吸热)
液态 汽 化
液化 (放热)
气态
凝华 (放热)
物态变化的本质原因是什么呢?
四、物质的构成
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2、分子基本性质
⑴分子很小
⑵分子之间有空隙(气体分子间空隙最大)
⑶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扩散
扩散与温度有关
说明了什么? 一滴水中含有的水分子个数为:
任务三
(一位同学做氢氧化钠溶解的实验,另一位同学做硝酸铵溶解的 实验。实验过程中要相互交流) 1、在装有氢氧化钠的烧杯中加入约10毫升水,然后进行搅拌 (注意不要让氢氧化钠溶液溅出,更不要溅到皮肤或衣服上)。 你能感觉到什么变化?_____________ 2、在装有硝酸铵的烧杯中加入约10毫升水,然后进行搅拌。你 能感觉到什么变化?_____________ 根据以上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固体也能发生扩散
物态变化现象的微观解释
如何用分子知识来 解释蒸发?
蒸发:是指液体表面的 分子要离开液面 的过程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激烈,越容易离开液 面。所以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物态变化现象的微观解释
沸腾:
是指一方面处于液面 的分子要离开液面 , 另一方面液体内部气 泡上的分子也要离开 液面
蒸发和沸腾汽化现象不一样,但本质是 一样的。
②在三个容器中都放入一根玻璃棒有 什么用处?
③冬天,人们把一种称为“抗冻剂” 的物质加入汽车的散热器里。这是为什 么呢?
任务一
1、用量筒量取10毫升水,倒入一只空烧杯中。 2、先取1满药匙蔗糖,加到以上有水的烧杯 中,用玻璃棒搅拌。 这些蔗糖能完全溶解吗?________________ 3、再取5满药匙蔗糖继续加入以上烧杯中, 再用玻璃棒搅拌。蔗糖能完全溶解吗? _________ 4、根据以上实验,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
1、你能用分子观点来解释下列事实?
⑴湿衣服能晾干。 ⑵樟脑丸在衣柜里放久了会消失。 ⑶打开香水瓶盖后,整个教室会变香。 ⑷盛酒精、汽油的瓶子为什么要塞紧瓶塞?
水、水蒸气、冰都是由_水_分__子__构 成的;蔗糖是由_蔗_糖__分_子__构成的。 不同的物质是由__不__同___的分子构 成的。
3、物质的分子间有 间隙 ,气体容 易压缩是因为其分子间的 间隙大 ,
平时我们能闻到各种味,如香水味、饼 干味、樟脑味.这是为什么?
你的解释: 分子处于不停的无规则运动之中
这种 现象 叫什 么?
液体也能扩散
由于分子的运动而使物质从一处进入另一处 的现象,叫做扩散。
实验表明:
液体也会扩散,温
度越高分子运动越
热水
冷水
快,扩散越快。
另外,扩散现象还表
明分子间有空隙。
晶体管的 制造就是用 到了固体的 扩散原理。
任务二
1、用量筒量取10毫升水,倒入一只空烧杯中。 2、用胶头滴管取色拉油,滴1滴到以上的烧杯 中,并进行搅拌,色拉油能溶解吗?
_______________ 3、用量筒量取10毫升的香蕉水,倒入另一空 烧杯中。 4、滴1滴色拉油到香蕉水中,色拉油能溶解吗? _____ 5、根据以上实验,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