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的前兆介绍课件.ppt

合集下载

《地震常识及应对措施》培训PPT课件(含完整内容)精选全文

《地震常识及应对措施》培训PPT课件(含完整内容)精选全文
物和水,并计划使用,以延 长时间。
03
在周围安静能听到上面有人说话时,应敲击出声,向外面传递信息。
4 地震被埋应对措施
救人原则: 先救人多的地方、医务人员、容易救的人、伤势轻的人和强壮的人。
寻找被困人员
注意听被困人员的呼喊、 呻吟和敲击器物的声音。
挖掘被埋压者时
不可以用利器刨挖,以免伤人。 尽快使受伤者的头部暴露,清除 口鼻内的异物,保持呼吸通畅,
讲解完毕 谢谢大家
衣柜
床铺
沙发
3 应急防护与逃生知识
在学校避震
操场或 室外时
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 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 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过道 或室内
不要பைடு நூலகம்到教室。不要跳 楼。震后应当有组织地 撤离。
教学楼内 的学生
可以到开间小、有管道支 撑的房间里。 迅速用书 包护住头部,抱头、闭眼, 躲在各自的课桌旁。
3 应急防护与逃生知识
家庭避震
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
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
内墙墙根、墙角;
室内易于 形成三角空间
的地方是
厨房、厕所、储藏 室等开间小的地方。
3 应急防护与逃生知识
户外场所避震
01 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
• 蹲下或趴,以免摔倒; • 避开人多的地方; • 用包、头盔等保护头部; • 不要随便返回室内。
当地震发生时, 我们怎么做才最安全呢?
俗语说:
“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
地震发生时,至关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头脑, 镇静自若的态度。
只有镇静,才有可能运用平时学到的地震知识判 断地震的大小和远近,近震常以上下颠簸开始, 然后才左右摇摆,远震很少有上下颠簸感觉,都 以左右摇摆为主,而且地声脆,震动小。

临“震”不慌 守护生命安全——防震减灾安全教育原创精品课件(共29张PPT)

临“震”不慌 守护生命安全——防震减灾安全教育原创精品课件(共29张PPT)

目录
一、地震基本知识概述 二、地震前兆识别与预警 三、校园建筑安全与避难场所选择 四、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培养
01
地震基然现象的一种,指的是大 地突然发生的震动,即地壳某个 部位的岩石在内、外应力作用下 突然释放而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 震动的现象。
地震成因
地震是由地球内部的岩石突然断裂和滑动造成的。这种断裂 通常发生在地壳的板块边界附近,因为这里的应力积累到足 够大的程度,超过了岩石的强度极限。当岩石断裂时,储存 的能量会以地震波的形式迅速释放出来,这些波会传播到地 球表面引起地面震动。
难和寻求帮助。
听从指挥,不擅自行动果断,不 要犹豫不决。地震突发性强,从 主震发生到结束一般也就几秒到 十几秒,躲避能否成功,就在千 钧一发之间,容不得你瞻前顾后 ,犹豫不决。时间就是生命。这 句话用在避震的行动上最贴切, 同学们一定要保持镇静,果断行
动,科学避震,化险为夷。
在教室、图书馆,要躲避在书桌 旁边或下面,远离窗户,在礼堂、 食堂、体育场馆内,躲避在排椅、 桌椅、运动器具旁边或下面。在 宿舍,躲在内承重墙的墙根、墙 角,床旁边或下面。在室外,要 远离围墙、玻璃幕墙,远离可能 倒塌的建筑物和跌落的大型物件 等。破坏性地震过程十分短暂, 如果能坚持熬过这一两分钟,就 有生存的希望。
信息。
服从指挥
在地震发生后,服从政 府或救援部门的指挥和
安排。
03
校园防震减灾
防震减灾自救知识常记
记住应急避难场所的标志。应急 避难场所是我们“生命的保护伞 ”,一般建在城市的公园、绿地 、广场和我们学校的操场等,同 学们平时要记住这些应急避难场 所的标志,了解这些应急避难场 所的位置,熟悉从学校或家到应 急避难场所最近的线路,以便地 震发生后及时到应急避难场所避

防震减灾知识PPT课件

防震减灾知识PPT课件


挖掘被埋压人员时应保护支撑物以防进一步倒塌伤人;使伤者先暴露头

部,清除其口鼻内异物,保持呼吸畅通,如有窒息,立即进行人 工呼吸;

被压者不能自行爬出时,不可生拉硬扯,以免造成进一步受伤,脊椎损 伤者,搬运时,应用门板或硬担架;当发现一时无法救出的存活者,应

立下标记,以待救援。
五、长治会不会发生地震
在公共场所如何避震?
在室内如何避震?
在学校如何避震?
“大家不要慌,躲在 桌子下,靠门窗的同 学躲到墙根下!”
正在教室上课时,要在教师指 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 各 自的课桌下。
千万不能跳楼!
在户外场所如何避震?
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 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 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 回到教室去。
特别重大地震灾害:指发生7级以上地震,或造成300
人以上死亡,产生特别重大社会影响的地震。
为什么要在学校进行防震
? 减灾科普知识的教育
法律 法规 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第二十三条规定:各级人民政 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开展防震 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公 民在地震灾害中自救、互救的 能力。
(4)看现在。解放以后,长治市记录最早的一次破坏性地震 是1965年9月4日发生在平顺的4.5级地震,到目前为止,共记 录三级以上地震十二次,其中四级以上地震四次,这说明长治 地区的地震并不是不活动。04年2月20日,黎城发生3.6级地震 、6月29日沁源发生3.2级。06年8月到9月黎城和潞城交界处发 生小震群。
地球是不断运动的,所 以地球表面的地壳也是不断 运动着的。原先的海底会随 着地壳的变化慢慢升起,变 为高山。
沧海桑田
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 在几千万年前就曾是一片 沧海。

地震的前兆演示文稿课件

地震的前兆演示文稿课件

3
实施重建工作
按照重建计划,逐步实施各项重建工作。这可能 涉及多个部门和多方利益相关者,需要良好的协 调和规划。
灾后心理援助与辅导
提供心理支持
地震可能导致人们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提供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和支持,帮助灾区居民恢复正常的心理状 态。
组织心理辅导活动
通过组织团体辅导活动,帮助灾区居民相互支持、分享经历,逐渐 走出地震的阴影。
开展应急演练与培训
制定应急演练计划
01
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应急演练计划,确保演练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组织开展应急演练
02
定期组织开展地震应急演练,提高公众和相关人员的应对能力

加强应急知识宣传
03
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应急知识宣传,提高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和
自救互救能力。
05
地震应对方法
保持冷静与镇定
不要惊慌失措,保持 冷静和镇定是应对地 震的首要原则。
03
如何识别地震前兆
学习相关知识
了解地震基本原理
学习地震的形成原因、传播方式 以及影响范围等基础知识。
学习地震前兆现象
了解各种可能预示地震发生的前兆 现象,如动物行为异常、地下水异 常等。
熟悉地震预警系统
了解当地地震预警系统的运作原理 和使用方法,以便定资源调配方案
根据地震可能造成的影响,制定相应的资源调配 方案,包括人力、物资、设备等资源的调配。
建立应急救援队伍
组建专业救援队伍
建立具备地震救援能力的专业救援队伍,提高救援效率。
加强救援队伍培训
定期开展地震救援培训,提高救援队伍的专业技能和应对能力。
建立救援队伍协作机制
加强不同救援队伍之间的协作与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应对地震灾 害。

地震基本知识介绍PPT课件

地震基本知识介绍PPT课件

二、地震有哪些前兆 4、电磁异常
电磁异常指地震前家用电器如收音 机、电视机、日光灯等出现的异常。最 为常见的电磁异常是收音机失灵,在北 方地区日光灯在震前自明也较为常见。
二、地震有哪些前兆
5. 地光、地 声和地气
汶川地震前的地 光
地光和地声是地震前夕或地震时,从地下或地面发出的光亮、 声音及雾气,是重要的临震预兆。
三、地震时如何避震?
地震预警时间短暂, 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 而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 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 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 可称其为避震空间。这主 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 物构成的空间。
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 间的地方是: 炕沿下、 坚固家具附近; 内墙墙 根、墙角; 厨房、厕所、 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
三、地震时如何避震? 户外避震
四、地震后如何进行自救?
震后自救:地震时如被埋压在废墟下,周围又是一片漆 黑,只有极小的空间,你一定不要惊慌,要沉着,树立 生存的信心,相信会有人来救你,要千方百计保护自己。
地震后,往往还有多次余震发生,处境可能继续恶化, 为了免遭新的伤害,要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环境。
三、地震时如何避震?
在发生地震、火灾时,不 能使用电梯。万一 在搭乘电梯 时遇到地震,将操作盘上各楼 层的按钮全部按下,一旦停下, 迅速离开电梯,确认安全后避 难。
高层大厦以及近来的建筑 物的电梯,都装有管制运行的 装置。地震发生时,会自动的 动作,停在最近 的楼层。
万一被关在电梯中的话, 请通过电梯中的专用电话与管 理室联系、求助。
❖ 6度:惊慌-人站立不稳,家畜外逃,器皿翻落,简陋棚舍损坏,陡坎滑坡;
❖ 7度:房屋损坏-房屋轻微损坏,牌坊,烟囱损坏,地表出现裂缝及喷沙冒水;

地震灾害预防与自救宣传课件PPT

地震灾害预防与自救宣传课件PPT

注意
不要一次震后急于回房,有余震。
3 小结及思考
无论何处躲避,都要尽量用棉被、枕头、书包或其他软物质保护头部;如用明火,应迅速灭 掉。总之尽量找到地震时你所在位置最近的承重最强的空间,一般是建筑的三角区,如墙 角;一定要镇定,如果身边有手机、矿泉水,顺手抓住,是求救与自救的必要工具。 如果你身边有毛巾、衣物、糖果、手电筒、哨子、药品就更加不怕了,当然这个可能更多 的是天意了,谁也不会可以准备这些在身边。 再次强调,如果你想在地震时活下来!
4
患病的人、老人和孩子可能会出现预感,估计 是惶惶不安,心神不宁。
Part-03
地震时自救方案
目前人类的科学技术水平和能力,人们还无法阻止地震灾害的发生.也无法完全抵御地震灾害的破 坏。但是完全可以根据地震灾害发生的规律和特点,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尽量地减少损失。
3 地震时自救方案
01
地震来临时,往室外逃还是在室内躲?从 人们发现地光、地声,感觉有震动,到房 屋破坏、倒塌,形成灾害,有十几秒,最 多三十几秒的时间。
柱子和大型商品旁。 避开玻璃柜。
工厂车间
蹲在大型机床和设备 旁。离开电源、气源、 火源。
行驶的汽车、电 车或火车内
抓牢扶手,免摔伤;降低 重心,躲在座位附近。 注意行李掉下伤人。
3 地震时自救方案
自救方案一如果你在电梯中、在开车,如何自救?
电梯
按下所有按钮,一旦开门立马逃 出并找生命三角区避难,如墙角。
01 城市居民高层楼房,来不及跑到楼外, 反倒会因楼道拥挤踩踏伤亡。
02 人们进入或离开建筑物时,被砸死砸伤 可能性最大。
03 城市居民高层楼房,来不及跑到楼外, 反倒会因楼道拥挤踩踏伤亡。
04 大地震时,人们在房中被摇甚至抛甩, 站立、跑动都困难。

《地震》(ppt)课件

《地震》(ppt)课件
新课标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
地震
唐山大地震图片
唐山地震的资料: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河北 省唐山市的地下传来类似打雷似的轰鸣 声,大地突然剧烈摇晃,地震爆发了。 唐山犹如狂风巨浪中的一只小船,这次 地震共造成24.2万人死亡,损失巨大。


地 当地震发生时,有什么前兆?
1、在平房,抱头迅速向室外跑,如果来不及,要躲在厨房、卫生间等狭窄的地方或桌子、床等坚固物体的侧面,前功尽量保护好头部 。
答:竹片和毛巾都相当于 地壳岩石。
竹 片 断 裂 模 拟 的 是 断 层 , 鸟雀惊飞不回巢,兔子竖耳蹦又撞,鱼儿惊慌水面跳,鸡飞上树猪乱拱,鸭不下水狗狂叫。
答:竹片和毛巾都相当于地壳岩石。 唐山犹如狂风巨浪中的一只小船,这次地震共造成24. 实 验 结 论: 2万人死亡,损失巨大。
挤 压 毛 巾 模 拟 的 是 褶 皱 。 2万人死亡,损失巨大。
震前动物有预兆,大猫衔着小猫跑,牛羊螺马不进圈。 提问:模拟地震形成的原因实验中,毛巾和竹片相当于什么? 提问:模拟地震形成的原因实验中,毛巾和竹片相当于什么?

1、在平房,抱头迅速向室外跑,如果来不及,要躲在厨房、卫生间等狭窄的地方或桌子、床等坚固物体的侧面,前功尽量保护好头部

2万人死亡,损失巨大。
避 震小常识
提2万问人:死模亡1拟,、地损震失在形巨成大平的。原房因实,验中抱,毛头巾和迅竹片速相当向于什室么?外跑,如果来不及,要躲在厨房、 避竹片断震裂卫模小拟生的常是间断识层等,挤狭压毛窄巾模的拟的地是褶方皱。或桌子、床等坚固物体的侧面,前功尽 量保护好头部。 2008年5月12日的14时28分,四川省发生里氏8.
提问:模拟地震形成的原因实验中,毛巾和竹片相当于什么?

地震科普知识讲座PPT课件全文

地震科普知识讲座PPT课件全文
多震区群众把众多典型动物宏观现象汇集成顺口溜: 牛羊骡马不进圈,猪乱拱来狗乱咬, 鸭不下水鸡上树,兔子竖耳蹦又跳, 冬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着小鼠跑, 鱼跃水面蜜蜂闹,鸽子惊飞不归巢.
五、地震避震和救生知识
1、地震避震
注意!
地震时千万不能跳楼 切记几个“不要”: •不要乘电梯, •不要到窗边和外墙边, •不要到阳台上, •不要到床上和房屋中央, •不要马上回屋找贵重物品和衣 物。 外逃前先关闭水、气、电源。
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 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千万不要回到教室去。
在公共场合的如何避震?
1、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 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 要避免拥挤,要避开人流,避免 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2、选择结实的设备(如低 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 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 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 窗或柜台;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 重物、易碎品的货架;要避开广 告牌、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
地震科普知识讲座
2008年5 12和2013年 4·20汶川和芦山大 地震给我们大家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极大的震撼 了我们的心灵!当今世界上,地震给人类造成的 损害,尤其是对心理上造成的伤害最为严重。
汶川和芦山地震向人们敲响了防患于未然的 警钟!在地震预报还是个世界性科学难题的今天, 如何通过一些科学的方法,有效地把地震灾害的 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这就是我们每个人必须掌 握和了解地震基本知识的原因所在。
4.被压埋者不能自行出来时,不要生拉要避免再次加重
脊椎损伤。从废墟中救出后,在转送搬运时,应 使用硬担架或门板,绝对禁止脊椎弯曲或扭转; 不能一人抬肩,一人抬腿,以免造成瘫痪。凡四 肢骨折、关节损伤者,应就地取材,制作夹板, 实施固定。固定时,应显露伤肢末端,以便观察 血液循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早出苗、萌芽和成熟--这类现象一般在我国北方严冬季节才 比较明显。例如,1975年海城大震前,个别地方在严冬的季节竞长出 青草来。
极不易开花的植物突然开花结果--在正常气候情况下,竹子突 然开花属于异常现象。唐山大震前两天,天津南郊商业局院内发现一 丛细竹开花。
生态上的变异性--如震前发现青菜叶子上开花,南瓜结果后顶 上又开花等怪现象。
据统计,地球上每年约发生 500多万次地震,即每天要发生上 万次地震。其中绝大多数太小或 太远以至于人们感觉不到;真正 能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的地震大 约有一二十次;能造成特别严重 灾害的地震大约有一两次。
为了减少地震带来的损失,地 震预警系统应运而生。
地震预警系统是有效的
地震预警系统存在不足
• 1、技术要求较高,且整套系统运行复 杂。
地球表层的岩石圈称作地壳。由于地 球在无休止地自转和公转,其内部物质也 在不停地进行分异,所以,围绕在地球表 面的地壳也在不断地生成、演变和运动, 这便促成了全球性地壳构造运动。地壳岩 层受力后快速破裂错动引起地表振动或破 坏就叫地震,地震期间还会产生地震波。
震级与烈度是对地震大小 的一种衡量。
这些动物的反常表现大体有三类: 兴奋型异常:如惊恐不安、不进圈、狂吠,如癫如狂, 仓皇逃窜;惊飞、群迁等。 抑制型异常:如行动变得迟缓,或发呆发痴,不知所 措,或不肯进食等。 生活习性变化:如冬眠的蛇出洞,老鼠白天活动不怕 人,大批青蛙上岸活动等。
如一个地区的重力发生变异,某些动物可能能通过它
的平衡器官感觉到;一种振动异常,某些动物的听觉器官 也许能够察觉出来;地震前地下岩层早已在逐日缓慢活动, 呈现出蠕动状态,而断层面之间又具有强大的摩擦力,于 是在摩擦的断层面上会产生一种每秒钟仅几次至十多次、 低于人的听觉所能感觉到的低频声波。人只能感觉得到每 秒20次以上的声波,而动物则不然。那些感觉十分灵敏的 动物,在感触到这种声波时,便会惊恐万分、狂躁不安, 以致出现冬蛇出洞,鱼跃水面,猪牛跳圈,在浅海处见到 深水鱼或陌生鱼群。鸡飞狗跳等异常现象。动物异常的种 类很多,有大牲畜、家禽、穴居动物、冬眠动物、鱼类等 等。
气象异常
宏观前兆之
震前动物有预兆,密切监视最重要。 牛羊骡马不进厩,猪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着小鼠跑。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跃水面惶惶跳。 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 家家户户都观察,发现异常快报告。
(二)植物异常:是指地震前植物违反其生长规律,出现异常现 象。主要表现为:
宏观前兆之
生物异常
伴随地震而产生的物理、化学变化(振动、电、 磁、气象、水氡含量异常等),很多生物的某种感觉 器官受到刺激而发生异常的反应。
生物异常可分为动物异常以及植物异常。
(一)动物异常:据统计,目前已发现地震前有一定 反常表现的动物有130多种,其中反应普遍且比较确切的 约有20多种,常见的有:大牲畜,如马、驴、骡、牛等; 家畜,如狗、猫、猪、羊、兔等;家禽,如鸡、鸭、鹅、 鸽子等;穴居动物,如鼠、蛇、黄鼠狼等;水生动物,如 鱼类、泥鳅等;会飞的昆虫,如蜜蜂、蜻蜒等。
不适时令的开花、结果--震前,出现花期提前或延后的的异常 现象。例如,1974年11月份我国东北地区出现不少杏树开花现象, 结果1975年2月4日发生了7.3级地震。
重花、重果--震前,有些植物在开花结果后又重新开一次花, 甚至结果。也有的果子快成熟了,旁边又长出一些花来。人们称这种 异常为重花重果现象。
宏观前兆
• 水异常 • 生物异常 • 气象异常 • 地光异常 • 地声异常 • 其他异常
宏观前兆之
水异常
主要异常有发浑、冒泡、
翻花、升温、变色、变味、 突升、突降、泉源突然枯竭 或涌出等。
井水是个宝,前兆来得早。无雨泉水浑,天干井水冒;水位
升降大,翻花冒气泡;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天变雨要到, 水变地要闹。
植物“活动”方式的异常变化--植物一般是不会自由的做出各 种动作的,但含羞草的叶子在震前10小时左右耷拉下来,合欢树的叶 子出现半合状态。
植物在震前突然枯萎死亡--1976年唐山大震前两天,柳树在枝 条尖部20厘米出现枝枯叶黄的现象,远远去好象柳树戴上了黄帽子。 有的地方还出现梧桐枯萎的现象。
植物除了上述几种形式之外,还有一些 少见的异常现象,如松潘大震前,温江地 区发现草木变色等现象。植物异常出现的 时间很不一致,有的在震前一年,也有的 在震前几个月到几天不等,总的来看植物 异常出现的时间较早,个别反应敏感的植 物出现异常的时间离发震时刻很近,在观 察中注意气象等干扰因素的影响。
大震前,地下含水层在构造变动中受到强烈
挤压,从而破坏了地表附近的含水层的状态,使 地下水重新分布,造成有的区域水位上升,有些 区域水位下降。水中化学物质成分的改变,使有 些地下水出现水味变异颜色改变,出现水面浮 “油花”,打旋冒气泡等。地下水位和水化学成 份的震前异常,在活动断层及其附近地区地区比 较明显,极震区更常集中出现。
• 2、成本极高,日常运行以及维护费用 较高。
• 3、提前预警的时间不足,最多30秒。 对于地震频发地区的人们,30秒足以 逃生。但是,对于缺乏地震防护意识 的人群,30秒远远不够。
人们可以利用地震前兆来提前做好防护准备。
地 震 前 兆
由于地震产生于地壳深处,在地震刚刚发生时 尽管其震感极其微弱,人难以感知,但是自然界的 其他事物,水、动植物、云等却能精准的“捕获” 到地震发生时产生的震动、地震波等。面对“捕获” 到的“猎物”,它们又会做出一系列的人类可见或 可测得的反应,这些反应就被称为地震前兆。
地震前兆大体有两类:
• 微观前兆:人的感官不易觉察,须用仪器才能测量 到的震前变化。例如,地面的变形,地球的磁场、 重力场的变化,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变化,小地震的 活动等。
• 宏观前兆:人的感官能觉察到的地震前兆。它们大 多在临近地震发生时出现。如井水的升降、变浑, 动物行为反常,地声、地光等。
此次我们主要讲述宏观前兆的现象及其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