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革命道路的选择ppt课件

合集下载

近代史PPT课件4.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近代史PPT课件4.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以“四行二局”(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央 银行、中国农民银行;二局为邮政储金汇业局和 中央信托局)为中心的金融垄断体系,不仅完全 主宰了全国的金融业,而且直接操纵着全国的经 济。 •发行“法币” •发行内债
(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商业投机
蒋 介 石
宋 子 文
孔 详 熙
(三)以夺取中心城市为目标的斗争的失败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都以占领中心城市为主要目标
(三)以夺取中心城市为目标的斗争的失败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都以占领中心城市为主要目标
起义失败后大批革命者被杀害。 武装反抗
(三)以夺取中心城市为目标的斗争的失败
•三大起义,失败后选择了深入农村、建立农村 革命根据地
(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占优势地位的中国封建经济
•国民党当局在运用自己的权力维护封建剥削制 度的同时,还通过征收苛重的赋税等直接对农民 进行掠夺。——征收田赋 ;是征收盐税 ;征收 各种杂税 ;强迫农民服劳役(如修筑公路、碉堡 等)和服兵役(即抓壮丁)。
(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
中原大战
(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外国垄断资本的在华扩张
•帝国主义的经济势力在中国得到进一步扩展, 并且牢牢地掌握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占优势地位的中国封建经济
•地主占有大量土地 ,把土地出租给无地或少地 的农民,借以收取地租、剥削农民的剩余劳动 。 除地租外,农民还受到商业资本、高利贷资本的 剥削。
陈 果 夫
陈 立 夫
(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对工业实行垄断性的掠夺

出版课件: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出版课件: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蒋 介 石
国民党的内部纷争:国民党并不是组织严密的政党,而是许 多军事和政治派别的松散结合,蒋介石的领导地位极不稳固, 汪精卫、胡汉民为首的政治派别和冯玉祥、李宗仁、阎锡山、 张学良为首的军事派别大都自行其是,纷争不断,给革命发 展创造了机会。
国民党的一党专制理论:根据孙中山“军政、训政、宪政”三 步走的理论,国民党宣布进入训政时期,查禁国民党以外的所 有政党,甚至温和知识分子的自由主义派别也遭到镇压,国民 党力图建立一党专制的政治秩序。
争取农民的主要措施是土地革命:中国共产党获取农民支持 的主要措施是实行土地革命,最基本的支持力量来自贫农, 为了获得数量很大的中农的支持,通常不是平分一切土地, 而是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贫农,保护中农的利益。
分田证
新军阀混战:1929到1930年,蒋、冯、阎、李四大新军 阀发生了内战,战争的规模甚至超过了北伐战争,苏区 附近的较强的国民党军队都被调走,对红色政权的军事 压力大大减轻了。
第三节 长征与中国革命的历史转折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蒋介石利用统治相对稳定的时机,集中 绝大部分军事力量围攻各个苏区,鄂豫皖根据地首先失败, 被迫西征,后来建立了川北根据地。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 失利,1934年10月被迫长征。
湘江之战:红军长征初期指导思想很模糊,领导机关和部队 十分臃肿,行动迟缓,在湘江遭到国民党军的围攻,损失过 半,只剩下3万人的队伍,但是更精干、行动更迅速了。
日本侵华的深入和抗日运动的兴起:日本侵占东北三省后仍然 步步紧逼,继续侵略华北和内蒙,民族矛盾迅速上升,抗日运 动日益兴盛,甚至在国民党军队内部,大规模抗日反蒋的事件 也不断发生。
西安事变:蒋介石计划把逆境中的红军消灭于陕北,但是随着 抗日运动的兴起,红军和东北军、西北军结成了三角军事同盟, 西安事变的爆发与和平解决最终促成了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

中国革命道路的发展历程 PPT

中国革命道路的发展历程 PPT

1927
西安事变的与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 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中 共七大,为争取抗战胜利与实现中国光明 前途准备了条件。
1935
1949
1949年10月1日举行 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 人民共与国的成立,开 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1978
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 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伟大的转折, 从此,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入了 一个崭新的时期。
二七罢工事件

罢工背景
01
罢工导火
03
02
罢工经过
04
罢工意义
罢工背景 罢工导火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特不重视在工人中宣传自己的主张,教育、 团结工人进行革命斗争并在斗争中发展壮大自己。京汉、陇海两铁路自 然成为共产党重点活动的地方。1920年10月,北京共产主义小组一成立, 即在京汉路的长辛店开展工人运动。次年春,共产主义小组成员赵子健 来到郑州,任郑州铁路职工学校教员,在工人中传播新思想,发动、组织 工人。不久,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也来到郑州,给工人讲革命道理,讲 工人阶级团结的力量。1921年8月,郑州铁路工人俱乐部成立。1921年11 月,陇海铁路工人为反对资本家的压迫、剥削而发动了全路大罢工,在共 产党的领导与京汉铁路等地工人的大力支持下,罢工最终取得了完全的 胜利,并诞生了河南第一个党的组织——中共洛阳党组。
二七纪念塔纪念意义
为了纪念这次伟大的罢工运动与“二七”烈士,1951年, 在原“长春桥”旧址附近修建了“二七”广场,当时场内 建一座15米高的木制纪念塔。1971年改修成塔式。二 七纪念塔,为双身并联式塔身,塔全高63米,共14层(包括 底座三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塔式新颖、独特,雄伟壮观, 具有中国民族建筑的特点。钟楼上高矗一枚红五星。塔 内陈列有“二七”大罢工的各种历史文物、图片、文字 资料。塔底层有地道穿广场与道口相通;“二七纪念塔” 是郑州市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内外游客必游之地。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ppt课件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ppt课件

PPT课件
8
二、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大革命失败后的艰难环境
❖ 在国民党的统治下,白色恐怖笼罩着全国城乡,中 国革命转入低潮,中国共产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 难。
❖ 国民党统治集团将捕杀的网罗张遍了全中国。据中 共六大时的不完全统计:从1927年3月到1928年上 半年,被杀害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达31万多人, 其中共产党员26000多人。
PPT课件
16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反'围剿'战争与土地革命
❖ 1、1927年,国共合作关系破裂,国民政府镇压中 国共产党,
❖ 2、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八七会议上,正式 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中国国民党反动派” 的总方针。
PPT课件
15
❖ 1930年5月,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发表署名 文件,明确提出共产党应当以大部分力量甚至全副 力量去发展乡村工作;认为革命势力占据了广大的 农村之后,即可以联合起来包围城市、封锁城市, 用广大的农村势力以想城市进攻。这样,革命必然 得着胜利。
❖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提出,标志着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这 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
PPT课件
12
❖ 1927年8月1日,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 会及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在南 昌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 治的第一枪。这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 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
❖ 同年9月9日,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随后 开始了创建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PPT课件
1
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课件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课件
改革开放的成就与经验
经过几十年的实践,改革开放取得了显著成就,积累了宝贵经验,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提出与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理论体系,是科学
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
详细描述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法宝之一。通过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中国共产 党成功地团结了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等力量,共同反抗国 民党反动派的统治。
武装斗争的实践
总结词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武装斗争中不断壮大,为革命胜利提供了重要保障。
详细描述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新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长期的武装斗争中,积累 了丰富的经验,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事人才,为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人民军队在战争中 不断发展壮大,最终成为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向前发展。
0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未来展望
面对新时代的新形势新任务,我们需要继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THANKS
感谢观看
土地革命的兴起,激发了农民的革命热情,推动了农村革命的发展。
土地革命的兴起,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抗日战争的胜利
抗日战争是中国革命的重要阶段 ,旨在抵御外敌侵略,保卫国家
独立和民族尊严。
抗日战争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 国际地位,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
族自信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ppt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ppt

• “改订新约”运动
• 编遣全国军队 • 国民党“三大”(1929.3)
– 外交部提出重订新约的三原则:期满废除另订;未满解除重 订;临时办法 – 改订新约的内容主要限于关税自主和废除领事裁判权两项。
– 国民党“三大”彻底抛弃了1924年国民党的改组精神,抽 掉了孙中山先生三大政策的革命灵魂,放弃了反帝旗帜,使 国民党成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独裁政党。 – “三大”导致了国民党内部各派系矛盾的总爆发,反蒋运动 由政治倒蒋打主向军事倒蒋,连年不断的新军阀混战,又把 中国人民推进了兵祸战乱的苦难深渊。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主讲:柴 渭 (chaiwei@)
本章主要内容
一、国民党政府“统一”全国 二、国民党新军阀的混战
三、中共探索革命新道路
“清党” 中共和国民党左派、革命派
“北伐” 奉张(旧军阀)
“外交” 改订新约(对外政策)
• 政权性质
“训政” 确定一党专政的政体(内政) “统一” 国民党新军阀混战 军事“围剿” 工农红军
宁派→蒋介石、胡汉民为代表的南京派 汉派→汪精卫、唐生智为代表的武汉派


沪派→张继、许崇智为代表的西山会议派
双方在反 共问题上 却是一致 的。因此, 国民革命 失败后, 很快就在 反共的基 础上趋于 合流

1927年9月,宁汉沪三方在上海召开谈话会,在桂系调停下,经孙 科提议成立国民党中央特别委员会(特委会)作为中央临时机构;特 委会的成立,形式上使国民党“统一”。它是在“继续清共”的共同 目的下拼凑成立的,它既是宁汉实现合流的标志,也是各派系纷争的 起点。
• 第三节 中共为挽救中国革命探索新道路

第5讲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和开辟 ppt课件

第5讲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和开辟  ppt课件
(一)国民革命失败后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1.国民党政权的建立和统一
武汉国 民政府
宁 汉 南京国 合 民政府 流
东北奉 系军阀
东北易帜
南京国民政府 统一
视频链接:土地革命
中南大学政治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中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五讲:星星之火可燎原
2.国民党政权的军事独裁统治
首先,建立庞
其次,建立庞
2、秋收起义对中国革命道路的历史 性转折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中南大学政治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中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五讲:星星之火可燎原
广州起义
1927年12月11日,张太雷(上)、 叶挺(下左)、叶剑英(下中)等人领 导了广州起义,成立了广州苏维埃,对 国民党的屠杀政策发动了英勇的反击。
秋收起义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秋收 起义,战略目标是进攻长沙。在进攻长沙失 利后南下转移至湘赣边界。
中南大学政治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中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五讲:星星之火可燎原
教学案例
案例文本
秋收起义
中国共产党作出秋收起义的决定
中共中央于1927年 8月3日发布《关于湘 鄂粤赣四省农民秋收暴 动大纲》。八七会议又 决定把发动秋收起义作 为党在当时的最主要任 务,并派毛泽东作为中 央特派员回湖南领导秋 收起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五讲:星星之火可燎原
第五讲 星星之火可燎原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和开辟 一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艰辛探索
二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及其实践
三 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中南大学政治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中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五讲:星星之火可燎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_第五章_中国革命新道路ppt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_第五章_中国革命新道路ppt

国民党政府的阶级实质:“依然 是城市买办阶级和乡村豪绅阶级的统 治,对外投降帝国主义,对内以新军 阀代替老军阀”,“全国工农平民以 至资产阶级,依然在反革命统治底下, 没有得到丝毫政治上经济上的解放。” ——毛泽东
(三)国民党政权实现“白色 恐怖”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面临 着严峻的形势,国民党政权清党分共,实 现“白色恐怖”,椐中共“六大”的材料 统计,1927年3月—1928年上半年,被杀害 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达31万多人。
( 2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武装夺取政权理论 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关于红色政权存在与发展的原因和条件 (可能性)
a 、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 的大国;(根本原因)
b 、有国民革命的影响,群众基础比较好;(客观条件)
c、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发展;(客观条件) d、相当数量正规红军的存在;(主观条件)
为什么毛泽东能够做出突出的贡献?
这与毛泽东的成长环境,他非凡的个人品质、气质、经 历、胆识、学问、智慧、才干等主观条件分不开,主要表现在: 第一,不唯书,不唯上,不盲从,不怕压,注重实际,实 事求是; 第二,善于吸取别人的经验,善于及时做理论思考和概括; 第三,熟悉中国传统文化,善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兼 容并蓄,这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有利的条件。
4、中国革命新道路“新”在哪里?
(1)从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上看,它是对比 大革命失败以前的革命道路而言。 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把工作重点放在城市的 民众斗争,尤其是工人斗争 (2)从世界范围上看,它是对比以往各国无产 阶级革命道路而言。 俄国十月革命走以城市为中心的道路
中国革命新道路“新”(创新)在武装 斗争以农村为中心,以农民阶级为主要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2 中国革命道路
的选择
汇报人:食安本171 梁海淇 28号
1
案例2:中国革命道路的选择
• 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国民党蒋介石建立了新军阀统治,对外投降帝国主义,对内实行法西斯专政,中国社会 仍然是半封建牛殖民地社会,中国革命转入低潮。在革命的危机关头,1927年8月7日,中国共产党在汉口召开了 “八七会议”。在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确定了关于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在大革命失败的紧急关头及时向全国人民指明了坚持革命的方向,使中国革命逐步进入以土地革命为中心的新的 发展阶段。1927年秋到1928年底,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全国领导了二百多次武装起义,其中最著名的有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这些起义开始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的新时期,振奋了中国人民的革命斗志, 对创建人民军队,探索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2)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武装起义后是首先夺取中心城市?还是首先占领农村,和农民运动结合起来,走
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这是当时必须解决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这就体现出了实践既是确定性的,又是不确定性的,我们必须通过不断去实践,才 能检验出真理,才能走到正确的道路上。
• 案例2问题:
• 1.以上案例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什么基本原理?(第1、2章中最为相符的一个或以上原理)
• 2.如何才能做到问题1所揭示的原理?请举例说明(越多越好)。 2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3
一 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什么基本原理?
(1)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实践是社会性的,历史性的活动。实践的社会性决 定了它的历史性,实践又是历史地发展着实践。作为 实践主体的人总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任何人的活 动都离不开与社会的联系。
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成功改变了我们中国的历 史,它是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性的,是一定历史条件 下的产物。
4
(2)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性的,又 是不确定性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但实践对真理的检验不可能一次完成,实践检 验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实践对真理的 检验,是人类社会历史的实践对真理的检验。
5
路线图
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广州起义 • 井冈山会师。
6
(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变化发展着的客观实际 出发,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按照客观 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而不附加任何外来的 主观成分。马克思主义者只能以经过严格和确 凿证明的事实作为自己的政策的前提。
7
毛泽东
• 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 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与此同时,毛泽东还在理论上进行了一系列探讨,1928年10月和11月,毛泽东写了《中国的 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总结了井冈山等地建立红色政权的经验,阐述了中国红色政权 发生的原因及其存在和发展的条件。1930年1月5日,毛泽东又写下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对党在探索 革命道路中的实践经验作了科学的理论概括,把建立红色区域和夺取全国政权联系起来,初步解决了把农村作为 党的工作重点这一重大问题,实际上形成了以农村包围城市,在农村地区先建立红色政权,待条件成熟后,再夺 取全国政权的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尔后,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战争和战略问题》、《中国 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等文章中,毛泽东进一步发展丰富了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使之更加系统化、完善化。1939 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指出,强大的帝国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反动同盟军总是长期占 据着中国的中心城市,如果革命队伍要坚持奋斗,不愿妥协,避免伤亡的话,“那就必须把落后的农村造成先进 的巩固的根据地,造成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伟大革命阵地,借以反对利用城市进攻农村区域的凶 恶敌人,借以在长期战斗中逐步地争取革命的全部胜利。”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依托进行长期的革命斗争,其主 要形式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武装农民为主要成份的革命军队进行游击战争。毛泽东又指出,把武装斗争的重 点放在农村,并不意味着可以放弃城市,相反,革命的最后目的是夺取作为敌人主要根据地的城市,没有充分的 城市工作,就不能达到这一目的,农村根据地也就处于孤立的地位,革命就会失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 权的理论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方向,为夺取革命在全国的胜利提供了正确的理论依据。这一理论是以毛泽东为 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光辉典范。它在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 位。
• 但是武装起义后是首先夺取中心城市?还是首先占领农村,和农民运动结合起来,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 市的道路?这是当时必须解决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毛泽东从实践和理论上回答了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走农村 包围城市的道路,中国革命根据地和中国红军能否存在、发展并取得全国胜利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在实践上,毛 泽东在领导秋收起义的过程中,为了保存和发展革命武装,否定了“取浏阳直攻长沙”,攻打中心城市的错误意 见,率部向井冈山进军,并于1928年4月与朱德率领的湘南起义部队会师,创立了中国革命史。
朱德 朱德率领湘南起义。
8
革命武装斗争,永不退缩
武装起义后是首先夺取中心城市?还是首先占领农村,和农民运动结合起来,
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这是个问题。
9

(1)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案例: 中国航天事业的伟大成就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具有社会性与历史性的实践活 动,因为有无数不同时代的科学家的不懈努力,才有了今天中国航天事业的伟大成 就。
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 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 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 者和领导人
革命
蒋介石
国民党蒋介石建立了新军阀统治,对外投降帝 国主义,对内实行法西斯专政。(不适合放在 一起,是敌我双方,我们革他们的命。切记修 改,直接删除,或者另外把反面人物作一张, 要慎重表述)
周恩来
八一南昌起义,由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 刘伯承、谭平山领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