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栽培04杏鲍菇资料

合集下载

杏鲍菇种植技术

杏鲍菇种植技术

杏鲍菇的简介杏鲍菇的脂肪含量较低,适合减肥和健身的人群食用。

杏鲍菇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有助于改善肠道健康和预防便秘。

杏鲍菇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杏鲍菇的营养价值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追求和对食用菌市场的需求增加,杏鲍菇的种植前景非常广阔。

杏鲍菇种植技术相对简单,且生产成本不高,因此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杏鲍菇的市场价格稳定,且销售渠道广泛,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杏鲍菇的种植前景空气杏鲍菇对二氧化碳浓度较为敏感,在菌丝生长阶段和子实体发育阶段都需要保持空气流通,以避免高浓度二氧化碳对杏鲍菇产生不良影响。

温度杏鲍菇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为20-30℃,最适宜温度为25℃。

子实体生长适宜温度范围为10-20℃,最适宜温度为15℃。

湿度杏鲍菇菌丝生长阶段,培养料的含水量以60%-65%为宜,子实体生长阶段,空气相对湿度以85%-90%为宜。

光照杏鲍菇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照,子实体阶段需要散射光,以保持子实体颜色和形状的正常发育。

杏鲍菇生长所需的温度、湿度、光照和空气条件土壤基质杏鲍菇种植所需的土壤和基质要求栽培器具如塑料袋、瓶等,用于进行杏鲍菇的栽培。

培养设备包括培养架、培养皿等,用于培养杏鲍菇菌丝。

接种设备如接种箱或接种室,用于进行接种操作。

栽培房杏鲍菇栽培房要求保温、保湿、通风良好,同时要有一定的散灭菌设备用于对培养料进行灭菌的设备,如高压蒸汽灭菌锅。

杏鲍菇种植的设施设备要求如保龄菇、金福菇、白玉菇等,分别具有耐寒、耐高温、抗病性强等特点。

杏鲍菇的品种选择常见品种介绍品种选择的原则播种期出菇期采收期030201杏鲍菇的种植时间安排播种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下,经过一定时间的培养,菌丝就会在培养基中长满整个栽培袋。

发菌管理出菇管理杏鲍菇的种植方法(包括播种、发菌管理、出菇管理等)采收加工方法杏鲍菇的采收与加工方法木霉病链孢霉根霉病菌蝇螨虫根据杏鲍菇的生物学特性和当地的气候条件,合理安排栽培时间和空间,避免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2024年杏鲍菇栽培技术(增加多场景)

2024年杏鲍菇栽培技术(增加多场景)

杏鲍菇栽培技术(增加多场景)杏鲍菇栽培技术一、概述杏鲍菇(Pleurotuseryngii),又称刺芹侧耳,是近年来在我国广泛栽培的一种珍稀食用菌。

其肉质肥厚,口感鲜美,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

杏鲍菇栽培技术简单,管理方便,生长周期短,经济效益高,已成为我国食用菌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栽培季节杏鲍菇属于中温型食用菌,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5-35℃,最适温度为25℃左右。

子实体发育温度范围为8-18℃,最适温度为15℃左右。

因此,我国大部分地区一年四季均可栽培杏鲍菇,但以春秋两季为最佳栽培季节。

三、菌种制备1.母种制备:选用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杏鲍菇菌株,采用组织分离法或孢子分离法获得纯菌种,经扩大培养后作为母种。

2.原种制备:将母种接种到小麦粒培养基上,培养至菌丝长满培养基,即可作为原种使用。

3.栽培种制备:将原种接种到棉籽壳、玉米芯、木屑等栽培培养基上,培养至菌丝长满培养基,即可进行栽培。

四、栽培管理1.栽培场地:选择通风良好、清洁卫生、光线适宜的场地进行栽培。

可采用室内栽培、大棚栽培或露天栽培等方式。

2.栽培原料:选用棉籽壳、玉米芯、木屑、麸皮等作为栽培原料,要求新鲜、干燥、无霉变。

将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含水量控制在65%左右。

3.装袋接种:将混合好的栽培原料装入聚丙烯或聚乙烯塑料袋中,每袋装料约500克。

将栽培种接种到料面上,稍加压实,封口。

4.发菌管理:将接种后的菌袋置于25℃左右的温度下进行发菌,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65%左右,适当通风。

一般经过20-30天,菌丝长满菌袋。

5.出菇管理:当菌丝长满菌袋后,将菌袋移至出菇房,保持温度在15℃左右,空气相对湿度在85%-90%,适当增加光照。

此时,子实体开始形成,需及时疏蕾、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一般经过10-15天,杏鲍菇即可成熟采摘。

五、病虫害防治1.病害防治:杏鲍菇病害较少,主要预防细菌、真菌等病原菌的感染。

杏鲍菇的种植方法

杏鲍菇的种植方法

杏鲍菇的种植方法杏鲍菇(学名:Pleurotus eryngii),又称牛肝菌、珊瑚菇,是一种可食用的高蛋白、低脂肪、高纤维的食用菌。

杏鲍菇主要生长在温带和亚热带地区,以其丰富的口感和营养价值备受人们喜爱。

下面将介绍杏鲍菇的种植方法。

杏鲍菇种植前的准备工作:1. 确定种植场地:杏鲍菇适应于温度在18-25、相对湿度70-80%、通风良好的环境。

可以选择温室、大棚或室内作为种植场地。

2. 准备培养基:杏鲍菇的培养基可以使用稻草、木屑等有机废弃物混合制作而成。

首先将稻草浸水泡软,然后晾干至30%左右的湿度,和木屑按照1:3的比例混合均匀。

杏鲍菇的种植步骤:1. 发菌:将经过消毒处理的菌种培养基与杏鲍菇菌种接种培养瓶中,密封好后放置于恒温室中进行孵化。

孵化期一般为10-15天,待菌丝完全覆盖培养瓶底部后即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2. 制袋:准备好供植袋(大小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后,将培养基填充至供植袋中,每袋重量一般为1-1.5公斤。

填充后,用细菌滤纸将袋口覆盖,保持环境的湿润度。

3. 发酵:将制袋好的培养基放置在温度保持在20-30,相对湿度保持在80%左右的环境中进行发酵。

发酵期一般为20-30天,待培养基表面出现白色的菌丝后即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4. 果实化:将发酵好的培养基进行适当遮光处理,可以使用遮光罩或黑色塑料薄膜覆盖住培养基。

保持环境的温度在18-25,相对湿度在70-80%左右。

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杏鲍菇果实会开始从培养基上长出。

5. 生长:杏鲍菇的生长期一般为5-8天。

在生长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适宜的温湿度,避免过度干燥或过湿。

同时,定期喷水进行湿润保持,并保持空气流通。

6. 采收:当杏鲍菇的菌蓋完全展开、菌柄变硬时,可以进行采收。

采摘时要将菌柄完整地割断,不要拔出菌体,以免伤害培养基。

采摘后的培养基可以进行再次发酵利用。

杏鲍菇的注意事项:1. 温湿度控制:杏鲍菇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较高,在种植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环境的温湿度调控,避免过度干燥或过湿对菌体生长的影响。

杏鲍菇栽培技术

杏鲍菇栽培技术

03
采收方法
采收时,用刀子在菌袋或菌瓶表面轻轻将杏鲍菇割下,尽量不损伤菌袋或菌瓶。
杏鲍菇的采收
01
采收标准
当杏鲍菇长到一定大小,颜色变为浅棕色,菌膜尚未破裂时,可以进行采收。
02
采收时间
杏鲍菇的采收应该在菌袋或菌瓶内的营养物质消耗到最低限度时进行,这时杏鲍菇的品质和产量最高。
杏鲍菇在温度1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50%-60%的环境下可以保持较好的品质和口感。因此,可以将杏鲍菇放在冰箱保鲜室内,控制温度和湿度进行保鲜。
杏鲍菇是一种中低温型食用菌,其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5-30℃,最适温度为25℃左右。
杏鲍菇属于恒温结实性菌类,具有较快的生长速度和较短的生长周期。
子实体分化温度为10-20℃,最适宜温度为15℃左右。
在自然条件下,主要生于春季和秋季的林中地上或腐木上。
03
栽培技术
需具备保温、保湿、通风、光照等功能,以满足杏鲍菇生长所需的适宜温湿度、空气流通和光照条件。
保鲜方法
杏鲍菇可以在温度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70%-80%的环境下长期贮藏。因此,可以将杏鲍菇放在冷库内,控制温度和湿度进行贮藏。
贮藏方法
杏鲍菇的保鲜与贮藏
食用价值
药用价值
开发利用前景
杏鲍菇的开发利用价值及前景
06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原因
培养料在堆制过程中可能被杂菌污染,如未经严格消毒的原料、不规范的堆制操作等都可能导致培养料污染。
措施
提高杏鲍菇产量的措施与方法
THANK YOU.
谢谢您的观看
防治方法
加强培养料消毒灭菌,确保在堆制、发酵、使用前都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同时,加强操作规范,避免在堆制过程中引入杂菌。

杏鲍菇的栽培技术

杏鲍菇的栽培技术

06
杏鲍菇栽培的注意事项
重视品种选择
适应市场需求
01
选择适应市场需求的品种,以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抗病性强
02
选择抗病性强、不易感染病虫害的品种,减少农药使用。
产量高
03
选择产量高、生长周期短的品种,提高种植效益。
提高接种质量
选用优良菌种
选用经过严格筛选和培育的优良菌种,确保菌种纯正、生命力强。
杏鲍菇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有助于改善消化系统和心血 管系统的健康。
杏鲍菇的市场需求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和对菌类食品的青睐,杏鲍菇 的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
在国际市场,杏鲍菇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广泛的应用领 域。
杏鲍菇的栽培前景
杏鲍菇的栽培技术不断发展,生产效率和产量逐步提高,品 质也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贮藏条件
杏鲍菇贮藏时宜选择阴凉、干燥、通风、无直射阳光的பைடு நூலகம்所,贮藏温度应控 制在0-4摄氏度之间,相对湿度控制在80%-90%之间。
杏鲍菇的加工与利用
加工产品
杏鲍菇可以通过烘干、腌制、制酱等方式加工成多种产品,如干菇、腌制菇、菇 酱等。
食用方法
杏鲍菇食用方法多样,可炒、炖、煮、蒸等多种烹饪方式。同时,杏鲍菇也可与 其他食材搭配,如与鸡肉、猪肉、牛肉等搭配,制成各种美味佳肴。
07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参考资料类型一:书籍
• 食用菌栽培学 • 中国食用菌栽培学 • 食用菌基础教程
参考资料类型三:网络资源
• 中国食用菌栽培网 • 中国农业在线平台 • 杏鲍菇栽培技术百科参考资料类型二:期刊论文
• 杏鲍菇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 杏鲍菇的营养价值与栽培技术 • 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及杏鲍菇栽培要点

(2024年)第九章杏鲍菇栽培技术

(2024年)第九章杏鲍菇栽培技术

杏鲍菇的生物学特性生长环境形态特征杏鲍菇是一种中低温型菌类,适宜生长温度为12-60%-80%,需氧量较少,属于好气性真菌。

营养需求杏鲍菇的营养价值与市场需求营养价值市场需求杏鲍菇的栽培意义及前景栽培意义发展前景优良菌种的标准纯度高,无杂菌污染。

菌丝生长健壮、浓密、整齐。

菌龄适宜,不过老或过嫩。

抗逆性强,适应性广。

选择方法观察外观了解来源试验栽培030201母种培养原种制备将母种接种到木屑、棉籽壳等原料制成的培养基上,进行扩大培养。

注意事项培养基配方要合理,保证营养全面且均衡。

灭菌要彻底,防止杂菌污染。

01 02观察菌丝形态和色泽,判断其生长情况。

检查有无杂菌污染和病虫害。

•通过出菇试验,观察子实体形态和产量,评估菌种质量。

斜面低温保藏法液氮超低温保藏法砂土管保藏法培养料的配制与发酵处理技术常用培养料配方以棉籽壳、木屑、麸皮等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的玉米粉、豆粕、石膏等辅助原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

培养料发酵处理将配制好的培养料进行堆积发酵,控制好温度、湿度和通气条件,使培养料中的有益微生物大量繁殖,分解原料中的木质素、纤维素等物质,提高培养料的营养价值和利用率。

接种方法与发菌管理技巧接种方法发菌管理出菇管理及采收时机掌握出菇管理采收时机杏鲍菇黄腐病主要危害子实体,导致菌盖发黄、萎缩。

防治方法包括保持菇房通风良好,降低湿度,及时清除病菇并喷洒多菌灵等杀菌剂。

杏鲍菇枯萎病由高温高湿引起,造成子实体枯萎、死亡。

防治方法包括加强通风换气,控制温度和湿度,避免菇体长时间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

杏鲍菇褐斑病主要危害菌盖和菌柄,形成褐色病斑。

防治方法包括保持菇房清洁,定期消毒,及时清除病菇并喷洒甲基托布津等杀菌剂。

菇蚊01跳虫02蛞蝓03安全生产规范与注意事项保持菇房清洁卫生严格消毒程序控制温湿度使用安全农药切片与干燥将杏鲍菇切成薄片,采用热风干燥、真空干燥等方法进行干燥处理,以降低水分含量,便于后续加工和贮藏。

成熟杏鲍菇种植方法

成熟杏鲍菇种植方法

成熟杏鲍菇种植方法引言杏鲍菇是一种特别受欢迎的食用菌,其特殊的味道和丰富的营养价值使其成为很多人喜爱的食材。

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自己种植杏鲍菇。

本文将介绍成熟的杏鲍菇种植方法,帮助读者了解如何高效地种植出优质的杏鲍菇。

杏鲍菇种植基础在开始种植杏鲍菇之前,需要了解一些杏鲍菇的基本知识。

杏鲍菇是一种原木菌种,可在木屑、锯末、玉米秸秆等有机质基质上生长。

它的理想生长温度为18-26C,相对湿度在80-95%之间。

在种植过程中,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对杏鲍菇的生长至关重要。

准备工作选购优质菌种在开始种植杏鲍菇之前,需要选购到优质的菌种。

可通过向当地的农林科研机构或专业种植户咨询,选择适宜自己种植条件和需求的菌种。

确定种植基质对于杏鲍菇的种植基质,可以选择木屑、锯末、玉米秸秆等,这些基质可以在农贸市场或农资店中购买得到。

为了确保种植基质的质量,可以进行消毒处理,以消除可能存在的病菌,并提高杏鲍菇菌丝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准备种植容器种植杏鲍菇时,可以选择使用塑料袋、塑料箱或专用的菌种袋。

对于不同的种植容器,其通风和排水性能也不同,需根据自己的种植环境和条件选择合适的容器。

种植步骤1. 预处理基质将选好的种植基质放入大锅中用水煮沸,煮至80-90C保持30-60分钟,以达到杀灭病菌的效果。

然后用凉水冲洗基质,使其降温至适合菌种生长的温度。

2. 接种菌种将冷却的基质均匀分布在种植容器中,然后将菌种均匀地撒在基质表面上,稍加按压,使菌种与基质充分接触。

3. 基质压制在接种完菌种后,用手或木板将基质进行均匀的压制,以增加基质整体的密度,有利于菌丝的生长。

4. 密封容器将种植容器进行密封,以减少水分的流失和杂菌的侵入。

可以使用塑料袋将容器包裹,然后在袋口处加以封口。

同时,可以在袋子上开小孔,以便适度的通风。

5. 孕育期将密封的容器放置在适宜的温湿度环境下进行孕育。

孕育期通常为10-20天,期间需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同时注意观察菌丝的生长情况。

杏鲍菇室内外栽培技术

杏鲍菇室内外栽培技术

杏鲍菇室内外栽培技术杏鲍菇(学名:Pleurotus ostreatus),又被称为平菇、平鲍菇,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类。

它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由于其适应性强,从而成为了广泛栽培的食用菌之一。

本文将介绍杏鲍菇的室内外栽培技术,包括栽培环境、培养基的配制、菌种接种、管理和收获等方面的内容。

1. 栽培环境杏鲍菇适宜在温湿度适宜的环境下生长。

以下是杏鲍菇的室内和室外栽培环境要求:1.1 室内栽培环境•温度:20-25摄氏度,不超过30摄氏度。

•湿度:70-80%相对湿度。

•光照:适中的光照,可以通过天窗或人工照明提供光源。

•通风:保持适当的通风,防止积聚过多二氧化碳。

1.2 室外栽培环境•天气:杏鲍菇适应性强,适合在春、秋两季栽培。

避免暴雨和强烈阳光。

•土壤:选择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可以在耕地上栽培,也可以使用栽培袋。

2. 培养基的配制培养基是杏鲍菇栽培的重要基础,一般采用秸秆、木屑等材料进行配制。

以下是常用的杏鲍菇培养基的配制方法:1.秸秆配制方法:–将秸秆切碎成长约5-10厘米的段。

–加入适量的水进行浸泡,浸泡时间最好在24小时以上。

–取出浸泡的秸秆,进行脱水处理,使其保持适度的湿润度。

–将脱水后的秸秆进行堆放,进行加热发酵,发酵温度控制在50-60摄氏度,发酵周期为5-7天。

–发酵完成后,松软湿润的秸秆即为配制好的培养基。

2.木屑配制方法:–准备好鲜木屑,最好是刚砍伐的木材。

–将木屑进行切碎,长度约5-10厘米。

–加入适量的水进行浸泡,浸泡时间最好在24小时以上。

–取出浸泡的木屑,进行脱水处理,使其保持适度的湿润度。

–将脱水后的木屑进行堆放,进行加热发酵,发酵温度控制在50-60摄氏度,发酵周期为7-14天。

–发酵完成后,湿润的木屑即为配制好的培养基。

3. 菌种接种菌种接种是杏鲍菇栽培过程中关键的一步,接种前应做好消毒处理。

以下是菌种接种的步骤:1.准备菌袋或培养瓶,将菌种制备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年来:
泰国、美国、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省都兴起了 杏鲍菇的栽培,实现了工厂化生产;
现 在:
杏鲍菇已推广到全国各地,开发出了不同的生产方 式和方法,实现了杏鲍菇的周年化生产。
杏鲍菇营养成分:
菌肉肥厚,质地脆嫩,口感极佳,被称为“平菇王”;
干果中含蛋白质(20%),粗纤维(13.28%),粗脂肪(3.50%), 多糖(6.30%),灰分(6.10%);
❖ 1958年,Kalmar进行首次栽培试验; ❖ 1970年,Henda在印度北部的克什米尔高山上发现了杏
鲍菇并进行了端木栽培;
❖ 1971年,Vessey分离到杏鲍菇菌株; ❖ 1974年,Cailleux用菌褶分离到杏鲍菇菌株并栽培成功;
❖ 1977年,Ferri首先成功地进行了商业性栽培; ❖ 1993年,我国三明真菌研究所开始对杏鲍菇的生物学特 性、菌种选育和栽培技术进行系统研究;
为单核菌丝,白色, 粗壮,不孕。
➢双核菌丝:
浓密,粗壮,整齐, 生长快,有锁状联合,在适 宜条件下可大量繁衍并产生 子实体。
(二)、生活史
与平菇生活是相似:但孢子萌发,产生单核 菌丝,可亲和的2种不同交配型的单核菌丝质配, 形成双核菌丝,双核菌丝发育成熟后,扭结分化 成子实体,子实体菌褶上担子细胞先核配,经两 次成熟分裂产生单核的新一代孢子。
(三)、生长发育条件
1、营养:
杏鲍菇是一种具有寄生能力的木腐菌,具有较强 的分解木质素、纤维素能力,栽培时需要丰富的碳 源和氮源。 氮源丰富时,菌丝生长旺盛粗壮,子实体产量高。
碳源和氮源物质
➢碳源物质:葡萄糖、蔗糖、棉籽壳、木屑、玉米芯、甘
蔗渣、豆秸和麦秆等;
➢氮源物质:蛋白胨、酵母粉、玉米粉、麦麸、黄豆粉、
常用袋子的规格:
① 15cm×30cm或17cm×33cm的折角袋(直立式一头出菇)
② (12~15)cm×55cm筒袋(横卧接种穴出菇或畦式覆土出菇) ③ 17cm×38cm或20cm×40cm或22cm×42cm筒袋(均可 采用墙式堆码两头出菇、畦式或垒墙式覆土出菇)
杏鲍菇栽培
❖一、概述 ❖二、生物学特性 ❖三、栽培技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
是一种珍稀平菇,一般 在春末至夏初腐生或兼 性寄生于伞形科植物刺 芹、阿魏、拉瑟草等的 根部。
主要分布:
南欧、北非和中亚地区的高山、草原及沙漠 地带,我国新疆和四川西部也有分布。
杏鲍菇栽培历史:
由于培养基灭菌后pH会下降,菌丝新陈代谢作用也会 使pH降低,为了稳定基质pH,控制酸性杂菌的生长,配料 时常将pH提高到7.5~7.8
栽培技术
杏鲍菇的栽培方式:
➢按盛装培养料容器的不同:瓶栽、袋栽、箱栽和柱形栽培等 ➢按出菇时是否覆土:覆土栽培和非覆土栽培 ➢目前国内主要栽培方式:袋栽、瓶栽和覆土栽培 ➢袋栽:按出菇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直立一头出菇、墙式堆码 两头出菇、长袋横卧(或斜立)侧面出菇等方式
➢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需要新鲜空气,但在菌
丝生长阶段,一定浓度的CO2对菌丝生长有刺激作用
➢原基形成阶段:需充足O2,CO2控制在0.1%,否
则原基不分化而膨大成球
➢子实体发育阶段:CO2浓度以小于0.2%为宜
⑸、pH
➢菌丝生长阶段:pH范围为4~8,最适pH为6.5~7.5 ➢出菇阶段:最适pH为5.5~6.5
温度范围较窄,多数菌株在8~20℃之间,最适12~18℃, 低于8℃不会形成原基,高于20℃,易畸形、受病菌侵染, 菇体变黄萎焉。
⑵、水分与空气相对湿度
配料含水量:
➢菌丝生长阶段:60%~65%为宜,由于出菇时不易直接喷水, 配料时含水量可提高到62%~68%。
➢出菇阶段:配料含水量60%为宜,低于55%出菇困难
棉籽粉和菜籽饼粉等;
实际在配时,主要以棉籽壳、玉米芯为好,辅料除麦 麸、玉米粉、石膏等外,有时添加少量含蛋白质高的棉籽 粉、菜籽饼粉或黄豆粉等,可使子实体增大,提高产量。
2、环境条件
⑴、温度:杏鲍菇属中偏低温型菌类
➢菌丝生长:范围5~33℃,适宜22~27℃,最适
25℃
➢子实体生长:因菌株而异,原基形成和子实体发育 的
空气相对湿度
•菌丝阶段:以60%左右为宜, •原基分化阶段:以90%~95%为宜 •子实体发育阶段:可适当调低到85%~90%
⑶、光照
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照,光照过强菌丝长速减

原基形成和子实体发育阶段:需要散射光,以光强
度500~1000lx为宜,应保持菇房内明亮,光照不足,子实 体易畸形
⑷、空气
2、技术要点
⑴、栽培季节:
杏鲍菇出菇温度范围较窄,气温低于8℃或高于20℃ 都难于出菇,最佳出菇温度为12~18℃
➢自然条件下:一般以当地气温降至18℃的日期,提前
50d制栽培菌袋为宜。
➢工厂化栽培:菇房气温可自动调节,不受气候限制,
四季均可生产,经济效益高
⑵、塑料袋的选择
栽培时,一般选用高密度低压聚乙烯或聚丙烯塑料筒料 或折角袋,厚度为0.03~0.04mm 塑料袋选择要求:韧性好,厚度均匀,无砂眼,并根据不 同的出菇方式选择不同规格的袋子。
➢覆土栽培主要有:畦式覆土出菇和垒墙式出菇等方 式
杏鲍菇栽培培养料:
在实际生产中:培养料的处理方式主要有熟料或发 酵料两张 ➢(注:由于杏鲍菇菌丝的抗杂能力较差,因此不 能用生料,发酵料栽培也很少采用。)
熟料袋装和覆土栽培
1、工艺流程: 原料准备→培养料配制→装袋→灭菌→冷却→ 接种→发菌管理→覆土(仅覆土栽培)→催蕾→出 菇管理→采收
已测的17种氨基酸总含量为15.85%,其中人体必需氨基 酸含量为6.10%;
还含有一定量的P、K、Fe、Me、Ca等无机盐及维生素B1, 其含有的特异性多糖能调节人体免疫力。
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及分类地位 ➢(二)、生活史 ➢(三)、生长发育条件
(一)、形态及分类地位
1、名称及分类地位:
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D C.:Fr)Quèl],
亦称刺芹侧耳、雪茸、干贝菇。属担子菌门,层菌纲, 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
2、形态结构:
(1)、子实体:
单生或群生,菌盖直径2~12cm,初期盖缘内卷呈拱圆 形,成熟后平展,后期盖缘上翘,中央浅凹,呈浅盘壮至 漏斗形,表面有丝样光泽,不黏,幼时为淡灰黑色,成熟 后浅棕色或黄白色。
(2)、菌 丝
➢初生菌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