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储运技术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油气储运技术发展的现状及趋势研究

59正文:1 油气储运技术发展的现状1.1 特殊环境下的油气储运鉴于我国国土面积广阔,各个地区的地形地貌以及气候条件均不一样,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油气储运的难度。
比如在冻土区域进行油气储运时,因为气温低,地面大部分都是冻土,那么油气管线就会因为气温低而发生开裂的情况,因此在油气储运管道建设前,就要将该问题充分重视起来,预防由于油气管线泄漏而发生经济损失。
1.2 天然气水合物的储运天然气水合物具备十分独特的性质,特别容易挥发且很难存储,那么同样的这也会给油气储运工作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怎么科学、合理、高效的不间断的取得天然气水合物和天然气水合物的释放与存放。
只有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才可以从根本上有效的保障天然气水合物储运工作的顺利实施。
1.3 油气的存储及混输在油气储运的过程中,应用吸附储气技术的范围逐渐在加大,然而我们在该技术的应用上依旧存在着部分问题,比如天然气的吸附剂在进行吸脱附的过程中就会产生热效应、再生活性炭以及更换、进气净化处理等等。
2 油气储运技术发展的趋势2.1 冻土储运技术在油气储运的过程中,一个十分的关键的问题就是怎么有效的解决冻土的问题。
其会严重的影响到油气管道铺设的质量,导致管道发生弯曲或者凸出的情况,再有就是会由于温度低下,管道发生膨胀的情况,所以我们务必要将该问题充分的重视起来。
目前,我们在冻土区域大部分是应用常温运输的方式来进行输送油气资源的,铺设管道沿线所处的区域冻土特征主要表现在稳定差、厚度相对较薄。
冻土会受到全球变暖及地表环境变化的影响,使得冻土的稳定性差,最终就会严重的影响到油气储运管道的安全稳定性。
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冻土区域油气管道铺设上,深入研究地质条件,加大冻土区域的安全稳定性,降低冻土对油气储运管道所带来的问题,从根本上增强油气储运管道的安全稳固性。
2.2 海洋油气的储运技术目前,陆地油气资源的储藏量正在逐年降低,但是海洋油气资源十分丰富,在未来石油开采发展的过程中,海洋石油会是主流趋势。
我国油气储运技术发展现状与分析

我国油气储运技术发展现状与分析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能源的缺口越来越大,而我国是世界上第二耗能大国,在经济以及科技的飞速发展之下,能源消耗也在逐渐的增加。
但是油气则是我国使用的重要能源之一,它的储运技术也得到了较大进步。
本文主要简要叙述了我国油气储运技术发展的现状以及分析,希望可以对于我国的油气储运技术的发展有所贡献。
关键词:油气储运;现状;分析引言油气资源的安全贮存和运输,是油气资源的有效利用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
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石油的能源需求保持持续增长,进步和发展,加上石油的储存和运输技术,石油的储存和运输业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和严峻的挑战。
为了建立一个安全保护环境,石油的储存和运输系统,实现油气资源的安全有效使用,有必要在现有的石油的储存和运输技术基础上,不断整合,利用和改进现有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的能力,独立研究运输实践相结合的技术创新的方向发展,以促进其进一步发展的石油的储存和运输。
1、我国石油储运技术存在的问题核心的石油的储存和运输业务,主要包括海洋石油的储存和运输、储存于地下的油库等。
目前,中国的石油储运技术已经从最初的纯依靠进口逐步独立研发的自主创新,但从实践的角度研究,仍然需要克服以下问题。
1.1、特殊区域的石油的储存和运输我国地理位置复杂,尤其是有些区域,地理环境更是十分恶劣。
所以,石油储运时常因为这些地理因素,而受到制约,例如温度的提高,环境的变化,都会影响石油储运,因此,石油储运技术必须得到提高。
海洋石油储运技术。
我国幅员辽阔的海洋,有着丰富是石油资源。
为了海洋石油的深化发展,目前,虽然我国的石油储运技术有了突破,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当仍然要不断改善,不断创新。
对于冻土地区,长距离管道铺设技术。
冻土地带分部于我国西部高原和东北高纬度地区。
所以,在这些区域进行管道铺设,石油储运,必须面临冻土这个问题。
冻土会引起管道冻结,弯曲,拱出地面都有可能出现。
由此可见,目前,我国在石油储运技术的难点就是,如何科学地评价和预测地质条件,提高管道基础的长期稳定,如何监控运输过程的地面温度和管道位移等。
油气储运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探讨

油气储运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探讨石油作為我国重要的常用能源之一,关系着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为了更好的进行油气生产、供应,需要重视尤其储运技术的发展。
当今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使得对油气储备的需求愈来愈高,这对于油气储运技术来说既是一个发展机遇,也是一场挑战。
文章针对油气储运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探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内容仅供参考。
标签:油气储运技术;研究现状;发展趋势;探讨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推进实施,我国在能源产业方面进行跨境交流的需求量扩大了,能源产业的储运与输运技术成为当今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特别重视的一项技术领域。
为了提高我国石油与天然气的储运技术水平,打造安全节能的油气储运系统,使得能源可以得到高效的输运与利用,在油气储运技术方面改革工艺,研发创新,通过自主研发提高我国油气储运的技术水平,就成为当前我国发展能源产业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1 油气储运技术研究现状经过多年的发展,油气储运技术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 海上油气储运技术我国海上资源非常丰富,且开发程度较低,是近年来勘探开发的重点。
海洋储运技术由于起步较晚,目前主要引进国外技术,核心技术与国外差距较大。
技术难点包括:①由于地质、地貌条件的复杂性,海底管线的建设难道较大;②海上建造储存设施比较困难;③海上油气储运涉及技术多、专业性强,除常规的储运技术外,还需解决处理设备、水下增压、自动化技术、输变电等多种配套技术。
目前在配套技术上仍存在较大问题。
1.2 油气混输储运技术该技术较好的解决了无平台的深水油气田开发问题,可较好的节约开采成本和避免环境污染,其关键技术在于长距离管道混输和海底混输增压技术。
长距离管道混输技术主要用于水下多相流油气开发系统的构建,主要指水下自动化、水下变配电、自压混输海底管道、水下井口基台模块以及水合物抑制等系统;海底混输增压则指的是对海底的多相混输泵进行深水长距离增压,并用于输送油气。
油气储运现状与发展趋势

油气储运现状与发展趋势咱今儿个就来好好唠唠这油气储运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有个老同学,在油气储运行业干了好些年了。
那家伙,一见面就跟我倒苦水,说这活儿可不容易。
他头发都掉了不少,脑门儿锃亮锃亮的,看着比实际年龄老了好几岁。
他说呀,现在这油气储运,就像个大摊子,事儿多着呢。
先说这现状吧。
现在的油气储运,规模是越来越大了,到处都在建管道、储库啥的。
就说那管道吧,跟个大长虫似的,在地下、地上到处爬。
我有次去一个施工现场,那场面,可热闹了。
机器轰鸣声不断,工人师傅们忙得热火朝天的。
有个师傅,脸上黑乎乎的,全是汗水和灰尘,眼睛却瞪得老大,紧紧盯着手里的活儿,那认真劲儿,就怕出一点儿差错。
不过呢,咱也得承认,现在虽然发展得快,但跟那些发达国家比起来,还是有差距的。
比如说这管道输送技术吧,人家发达国家那技术,能把各种油品顺顺当当、妥妥帖帖地送出去,咱呢,有时候还得费好大劲儿。
我那老同学就说:“哎呀,咱这技术啊,还得加把劲儿追呀,不然老是落后人家一大截。
”还有这管道设计,也是个问题。
咱国内在高压力、大口径的长输油气管线施工建设方面,经验还是不够。
我听说有个工程,设计的时候就出了不少岔子,闹得大家头疼不已。
那设计师,愁得眉头都皱成了个疙瘩,天天在那儿琢磨怎么改。
再说说这地下储库技术。
国外那地下水封岩洞储油库,建得那叫一个漂亮,库容还大,解决了不少问题。
咱这儿呢,地下储气库的储量占比才那么点儿,连天然气消耗量的5%都不到,调峰作用根本发挥不出来,你说愁人不愁人。
可话说回来,咱也不能光愁啊,还得看看这发展趋势不是。
现在科技发展这么快,油气储运也得跟上趟儿。
比如说,现在不是提倡智能化嘛,油气储运也在往这方面使劲儿。
我听说有些地方的管道,都开始用上智能监测设备了,能实时监测管道的情况,哪儿有个风吹草动,立马就能知道,就像给管道安上了眼睛和耳朵一样。
还有就是环保要求越来越高了,油气储运也得讲究绿色环保。
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粗放式地发展。
油气管道储运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

油气管道储运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油气管道储运技术一直以来都是能源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着石油天然气资源的获取、输送和利用。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能源需求的增长,油气管道储运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改进。
本文将从技术、环境和市场需求等方面对油气管道储运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一、技术发展趋势1.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化技术在油气管道储运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智能化技术可以帮助管道运营企业实现管道运输的智能化监控和管理,提高运输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2. 管道材料的创新:管道材料一直是制约油气管道储运技术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
未来,随着新材料技术的不断创新,如纳米材料、复合材料等的应用将大大提高管道的耐腐蚀性能、抗压性能和使用寿命,实现管道输送的安全可靠。
3. 管道探测技术的提升:管道泄漏是管道运输中的一大隐患,而传统的巡检方法效率低并且难以发现隐蔽的泄漏点。
未来管道探测技术的发展将成为重点方向,包括声波、红外、超声波等高科技手段的应用将有望提高管道泄漏的检测精度和效率。
1. 绿色环保理念的贯彻: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各国政府和能源企业都在加大环保力度,致力于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和减少环境污染。
在油气管道储运技术的发展中,绿色环保理念将逐渐贯彻到整个技术流程中,加大对环保设施和技术的投入,以提高管道运输的环保性能。
2. 节能减排技术的推广: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一直是油气管道运输的重要问题。
未来,随着节能减排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推广,如提高管道输送效率、采用绿色环保燃料等措施将有望减少油气管道运输对环境的影响。
三、市场需求发展趋势1. 国际能源合作的深化:全球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分布不均,远距离输送成本高,因此国际能源合作将继续深化,以实现能源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分配。
在这一趋势下,油气管道储运技术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2. 区域一体化需求的增加: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个地区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区域一体化需求也日益增加。
油气储运技术的当今现状与发展趋势

油气储运技术的当今现状与发展趋势摘要:油气储运工程可以完成油气运输任务,向工厂以及各个单位输送油气资源,保证工业活动从社会生产活动的有序开展。
近年来我国的油气储运工程施工技术不断提升,施工质量管理意识也有所增加,因此油气储运工程的建设质量也在不断提高。
但是在油气储运工程的管道施工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导致管道在工程应用的过程中出现更多的安全问题,影响了工程的安全性。
本文从提高油气储运工程应用效果和安全性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油气储运工程油气管道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阐述了管道施工方法。
关键词:油气储运;现状;发展趋势引言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国际经济、地缘政治博弈等多重影响,全球油气需求增速放缓,石油和天然气供大于求,国际油价和天然气价格大幅下跌,低油价时代的到来是中国增加油气战略储备、降低能源成本的好时机。
油气储运能力是国家实施油气战略储备的重要保障,油气储运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会受到多重因素影响,应用效果也存在较大差异,甚至会直接影响油气储运设施设备的安全问题。
近年来,在油气储运过程中用以保障管道完整性与可靠性的安全管理系统、缺陷检测、维护与储存等技术快速发展并逐步得到科学应用。
本文在分析2020年油气储运领域发展动向的基础上,对油气管道安全管理技术、管道检测与维护技术、智能化管道技术及天然气存储技术进展分别进行阐述,并对未来油气储运技术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制定油气储备计划及提高储运能力技术研究水平提供参考。
1油气储运技术的当今现状首先是标准技术水平方面与国际上的先进水平依然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由于自身技术水平与国际上存在一些差距而且在基础研究方面有限,我国的油气储运行业目前大部分的高标准方面是直接引用国际上的先进标准,通过自主研究开发出来的成果方面的技术上的标准较少,一些独立编制部分的标准技术水平也与国际先进标准有差距。
而且一些部分标准还没有经过充分的基础研究和实践验证,可能存在着不合理的技术和过于保守的情况。
油气储运工程现状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油气储运工程现状及其关键技术研究油气储运工程是指在油气生产过程中,将采收到的原油和天然气输送到加工、储存和终端用户的过程中所涉及的一系列工程和技术。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不断增长和油气资源开发的不断深入,油气储运工程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油气储运工程的现状及其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和分析,以期为该领域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油气储运工程的现状分析1. 全球油气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对油气储运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全球对石油和天然气的需求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
这意味着对油气储运工程的需求将持续增长,对其安全、高效、环保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
2. 油气储运工程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在现实生产中,油气储运工程面临着诸多挑战,比如油气管道的老化、损坏和泄漏问题、输油设备的腐蚀和磨损、天然气液化技术的成熟度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油气储运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
3. 油气储运工程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油气储运工程正朝着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的方向发展,如利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数据分析技术,实现对油气管道和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智能维护,从而提高其安全性和效率。
1. 油气管道材料和防腐蚀技术。
油气管道是油气储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和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整个油气生产和输送系统的正常运行。
研发和应用具有优异抗腐蚀性能和高强度的管道材料,以及先进的防腐蚀技术是当前油气储运工程中的关键技术。
比如采用先进的材料和工艺,开展管道防腐蚀性能的评估和监测,提高管道的抗腐蚀能力,延长其使用寿命等。
2. 油气储运智能监控技术。
油气储运工程中的智能化监控系统可以实现对油气储运设备和管道的实时监控和数据采集,及时检测和预警系统故障和安全隐患,保障油气输送的安全稳定。
这需要研发和应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实时数据分析技术、云计算技术等,构建完备的智能监控系统和安全管理系统。
3. 天然气液化技术。
油气储运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

垂3:塑:i苎:凰一油气储运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代二去刘桂萍陈相伟(中原油田分公司油气储运管理处,河南濮阳457001)睛要1在科教进步的带动下,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不断的被采用,油气储运的范围在不断的被拓展,本文重点余绍了数字管道技术、管道完垫l生技术、管道泄漏捡设4技术和管道抢维修等技术发暖现秩瑷趋势。
【关键词数字管道拄术;管道完垫胜教术;管道泄漏检测技术;管道抢维修技术近一、二十年以来,我国油气储运专业快速发展,在科技进步的带动下,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不断的被采用,油气储运的范围在不断的被拓展,管道维护由徒步巡线向智能、实时泄漏监测发展;储运设施大型化、油气运输管道化、控制自动化、能源结构多样化、防腐技术专业化已成为国内油气储运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油气储运技术开发迎来前所末有的发展机遇。
1数字管道发展数字管道是信息化的管道,是一个完整的管道信息模型。
是将真实管道以地理位置及其相关关系为基础而组成数字化的信息框架,并在该框架内嵌^^们所能获得的信息体系,提供快速、准确、充分和完整地了解及利用管道各方面信息的手段。
它把有关管道上每一点的所有信息,按地理坐标加以整理,然后构成整条管道的信息模型。
通过它可以快速、形象、完整地了解管道E任何—点及任何方面的信息。
为了保证管道能够安全、可靠、平稳、高效地运行,我国在新近建设的长输管道中,都采用了以工业计算机为核心的监控和数据采集系统,进行全线自动监控。
SC A D A自动化控制系统,是数字管道建设过程中—个重要步骤,它是管道数字化在管道站控室的应用和具体体现。
但数字管道的含义还远不止SC A D A系统在管道上的应用。
现在中国的管网建设已经粗具规模,对全国的管网设置—个调度控制中心已成为建设数字化管道的—个必然要求。
中石化集团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化管道是塘燕原油管道,于2007年建成投产。
该管道干线全长228公里,设计年输量为2000万吨,计划每年分别向燕山石化、天津石化各输送1O oO万吨原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气储运技术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摘要】油气储运,即油气资源的存储和运输,是油气资源得以高效利用的重要前提。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以及油气储运技术的更新进步,油气储运事业面临着重大的机遇与挑战。
应当针对当前油气储运技术发展的现实情况,确定以安全、环保和节能为基本要求的油气储运技术创新方向,推动油气储运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油气储运油气储运技术安全环保创新
油气是重要的能源之一,实现油气资源的安全存储和科学运输,是油气资源有效利用的重要前提。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对油气能源的需求始终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再加上油气储运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油气储运事业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与严峻的挑战。
为了构建安全、环保、节能的油气储运体系,实现油气资源的高效安全使用,我们有必要在对现有的油气储运技术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不断整合、利用并提高已有的技术研发能力,坚持吸收借鉴、自主研发与储运实践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方向,以推动油气储运事业实现进一步发展。
1 油气储运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及困难
油气能源,是指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油气储运事业具有一定的安全风险和难度。
这主要来自两方面因素:一是油气自身的化学成分和特性,油气的主要成分为具有易燃、易爆、易聚集静电、易中毒等特性的烃类碳氢化合物。
这使得油气储运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增加,极容易发生火灾、爆炸。
另外,油气如果存储不当还会扩散蒸发后,这既在无形中增加了经营成本,也会造成环境污染;二是油气储运的特殊性。
油气储运需要在特殊的储存和运输环境中进行,输油管道是油气储运的主体构成,而为了实现油气在管道中的运输,要进行加热加压工作,但这又加大了油气火灾及爆炸的风险。
同时,油气又对运输管道有一定的腐蚀作用,运输管道的维护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而油气储运一旦发生安全、环保事故,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人员伤亡和不利的社会影响。
油气储运技术是油气储运事业的重要支撑,应针对油气储运的特点、风险,加强对油气储运技术的研发力度,通过科技的创新与进步构建安全、环保和节能的储运工程项目体系,为环境保护、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2 当前亟待攻克的油气储运技术难题
油气储运对于整个油气行业及国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油气储运的核心业务,主要包括海洋油气储运、地下储油库和液化气储库、天然气水合物储运、吸附储气等。
当前,我国油气储运技术已经从最初的单纯靠国外引进逐步走向独立自主创新研发,但从研究实践来看,仍需要克服以下几方面难题:
2.1 特殊区域的油气储运
我国地域辽阔、地理环境复杂,在一些特殊区域中,受地理、温度等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油气储运技术亟待提高与完善。
第一,海洋油气储运技术。
海洋有着丰富的油气资源,随着我国对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的不断深入,海洋油气储运也已经有所提高,基本实现了独立创新,并积累了一定的工程实践经验。
第二,多年冻土地带长输管道敷设技术。
我国西部高原和东北高纬度地区存在着多年冻土地带,在此类地区铺设油气储运管道就必须如何解决好冻土问题,避免因冷冻环境而出现管道的冻胀、翘曲,甚至拱出地面的现象。
目前,我国在这一方面仍需要解决的技术难点有:如何科学地评价地质条件并进行预报、提高管道地基的长期稳定性、如何监测运输过程中地温与管道位移情况等等。
2.2 天然气水合物储运技术
天然气水合物具有不易存储、挥发快的特性。
我国油气储运技术研发部门在这一方面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亟待解决掉技术难点主要有两个:一是如何促使水合物高效快速连续制成;二是如何实现天然气低成本存储及释放。
我们应当加快研究步伐,加大力度,争取早日攻克这两个难题。
2.3 油气混输技术
石油与天然气常常是相伴相生的,因此,攻克油气混输的技术难关,对于油气储运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外已经有两项关键技术从试验阶段付诸于工业实践:一是长距离管道混输技术。
2007 年挪威Statoil公司在挪威海域的奥曼兰格凝析气田建设了两条并列敷设、口径为750mm、长度为120km的海底混输管道。
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水下多相流开采系统,主要由水下井口基台模块、自压混输海底管道、天然气水合物抑制系统,以及适应特殊海洋环境的水下变配电系统和自动化系统等构成,且储运系统的设施设备都置于海底。
第二项是海底混输增压技术。
2007 年英国BP公司在墨西哥湾的King 油田安装投产了2 台单重达92t 的海底多相混输泵来输送油气资源。
而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在这一方面仍存在明显差距。
2.4 油气存储技术
油气存储技术始终是储运技术研究的重点。
目前,我国在地下水封洞库技术和吸附油气技术中取得了一定进展。
第一,地下水封洞库技术。
我国部分地区的地质与水文条件十分适合建造地下水封洞库,而与其他存储方式相比,这一技术具有安全性、经济性和环保等优势,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下一阶段,我们应重点研究复杂地质条件下大型地下洞库洞室合理布局技术、水幕设计与建造技术、水涌控制与注浆防渗技术等等。
第二,吸附储气技术。
这项技术应用广泛且具有较强的经济适用性,是近一时期国际上大力开发的一种天然气储存新技术,同样也是我国油气储运领域的研究热点。
就目前的研究发展实际来看,需要攻克的技术难点主要有三个:一是天然气吸附剂吸附与脱附的热效应问题;二是活性炭再生与更换的问题;三是进气净化处理的问题。
3 推动储运技术创新发展的相关策略
油气是重要的经济生活能源。
油气储运技术的创新发展,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和百姓民生都有积极的意义。
为此,我们应着力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一方面,政府应充分发挥协调、引领作用。
能源问题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的安全与发展,政府作为国家行政机构,必须在能源技术研发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提供必要的经济和政策支持,协调好各方面关系,促进油气储运技术的创新。
另一方面,科研单位与企业开展深入合作。
科研单位是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企业是技术应用的实践基地,双方开展深入、有效的合作,将为油气储运技术研发创设更好的试验和实践环境,可将大大缩短储运技术成果投入工业实践的时间,能够创造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油气储运,即油气资源的存储和运输,是油气资源安全生产和高效利用的重要前提。
当前,我国各项事业发展对油气资源的需求不断攀升,这也在客观上也成为促进油气储运技术发展的动力。
但从现实情况来看,仍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和攻克的技术难题。
有必要针对油气储运的特点,整合国内各方面力量,坚持吸收借鉴、自主创新的技术发展方向,实现我国储运技术的重大突破。
参考文献
[1] 李宁.我国海洋石油油气储运回顾与展望[J].油气储运,2003,22(09)
[2] 王志强.中海油挺进深海[J].中国企业家,2006(09)
[3] 宋承毅.油气储运技术面临的挑战与发展方向[J].石油规划设计,2010(03)
[4] 潘建. 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超警戒并创新高[N].北京商报,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