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保暖内衣标准全文
各类服装产品执行标准

32
FZ/T24019-2012
印度羊绒针织品
本标准适用于印花后的精梳、粗梳、半精纺纯羊绒针织品和含羊绒30%及以上的羊绒混纺针织品。
实施日期:2013-6-1
33
FZ/T43015-2011
桑蚕丝针织服装
适用于评定桑蚕丝针织服装的品质,桑蚕丝与其它纤维混纺、交织的针织服装可参照执行。本标准不适用于桑蚕紬丝针织服。
实施日期:2014-3-1
76
FZ/T73047-2013
针织民用手套
本标准适用于鉴定各类纤维编织的经编、纬编针织民用手套的品质。
实施日期:2014-3-1
77
FZ/T73048-2013
针织五趾袜
本标准适用于鉴定各类纤维编织的经编、纬编五趾袜的品质,其它分趾袜和露趾袜可参照执行。
实施日期:2014-3-1
6
GB/T14272-2011
羽绒服装
适用于以纺织机织物为主要原料,以羽绒为主要填充物生产的各种服装。
7
GB/T18132-2008
丝绸服装
适用于以蚕丝机织物为主要原料生产的丝绸服装。
8
GB/T22700-2008
水洗整理服装
适用于以纺织机织物为主要面料,经水洗整理生产的服装。不适用于牛仔服装。
9
GB/T22703-2008
13
FZ/T81001-2007
睡衣套
适用于以纺织机织物为主要原料生产的睡衣(套装)等居家室内穿着服装。
14
FZ/T81003-2003
儿童服装、学生服
适用于以纺织物为原料,成批生产的儿童服装、学生服装等。
15
FZ/T81004-2012
保暖内衣厂家参考尺寸

中间层、里层:聚酯纤维100%
●尺寸:
M、L、XL、XXL弹力非常好,很舒适
●平铺测量数据:
M:肩宽40CM袖长55CM胸围84-100CM衣长56CM裤腰54-82CM臀围80-102CM裆长28CM裤长94CM
L:肩宽41CM袖长55CM胸围88-104CM衣长57CM裤腰58-84CM臀围84-108CM裆长28CM裤长97CM
厂家参考尺寸:
规格/型号
160/90(M)
165/95(L)
170/100(XL)
175/105(XXL)
身高(CM)
155-165
160-170
165-175
170-180
胸围(CM)
85-95
90-100
95-105
100-110
臀围(CM)
85-95
90-100
95-105
100-110
●材质:
●模特实拍情况:
模特身高168CM,平时上衣穿S码,裤子穿25码。
XL:肩宽43CM袖长56CM胸围90-110CM衣长58CM裤腰60-86CM臀围86-108CM裆长28CM裤长100CM
XXL:肩宽43CM袖长58CM胸围90-110CM衣长60CM裤腰62-90CM臀围90-116CM裆长28CM裤长100CM
●颜色:
1紫罗兰(中领)2中国红(中领)3紫罗兰(圆领)4中国红(圆领)(参看实拍图片
现行相关行业的执行标准

FZ/T 62003-2006 手帕 FZ/T 62006-2004 毛巾 FZ/T 73001-2008 袜子 FZ/T 73002-2006 针织帽 FZ/T 73005-2002
低含毛混纺及 一等品、二等品 含毛30%以下的低含毛混纺针织品以及非毛纤维纯纺或 仿毛针织品 、等外品 混纺的仿毛针织品; 一等品、二等品 用于腈纶针织内衣,腈纶混纺、交织的针织内衣 、三等品 优等品、一等品 规定了针织运动服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判 、合格品 定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优等品、一等品 用于针织T恤衫 、合格品 优等品、一等品 用于精、粗梳纯羊绒针织品和含羊绒30%以上的羊绒混 、二等品 纺针织品 优等品、一等品 适用于鉴定针织工艺衫的品质 、合格品
FZ/T 81006-2007 牛仔服装 FZ/T 81007-2003 单、夹服装 FZ/T 81008-2004 茄克衫
FZ/T 81009-1994 人造毛皮服装 一等品、合格品 以人造毛皮、平剪绒、长毛绒织物为面料 FZ/T 81010-2009 风衣 FZ/T 81011-2008 领带 FZ/T 81012-2006 围巾、披肩 FZ/T 81014-2008 婴幼儿服装 FZ/T 82002-2006 缝制帽 QB/T 1615-2006 QB/T 2822-2006 QB/T 2856-2007 安全技术规范: GB 18401-2010 GB 20400-2006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可分为三种类型:A类、B类、C类 皮革和毛皮,有害物质限量,可分为三种类型:A类、 B类、 C类
FZ/T 73006-1995 腈纶针织内衣 FZ/T 73007-2002 针织运动服 FZ/T 73008-2002 针织T恤衫 FZ/T 73009-2009 羊绒针织品 FZ/T 73010-2008 针织工艺衫
国内针织标准最新目录(2010版)

针织产品标准最新介绍多年来,针织产品日新月异,标准不断增加,至2010年年底,针织品标准制修订情况作一汇总,供大家共享。
一、已完成制定的针织产品国家标准19项:1、GB/T 4856-1993针棉织品包装2、GB/T 8878-2009(2002)棉针织内衣3、GB/T 6411-2008棉针织内衣规格尺寸系列4、GB/T 22583-2009防辐射针织品5、GB/T 22845-2009防静电手套6、GB/T 22846-2009针织布(四分制)外观检验7、GB/T 22847-2009针织坯布8、GB/T 22848-2009针织成品布9、GB/T 22849-2009针织T恤衫10、GB/T 22852-2009针织泳装面料11、GB/T 22853-2009针织运动服12、GB/T 22854-2009针织学生服13、GB/T 24251-2009针织基本概念术语14、GSB16-1523-2002 针织物起毛起球样照15、GSB16-2159-2007 针织产品标准深度样卡(1/12)16、GSB16-2500-2008 针织物表面疵点彩色样照17、袜子表面疵点彩色样照(即将发布)18、针织拼接服装(即将发布)19、针织棉服装(即将发布)二、已发布实施的针织产品行业标准65项:1、FZ/T 70001-2003 针织和编结绒线试验方法2、FZ/T 70002-1991 针织物线圈密度测量法3、FZ/T 70003-1992 针织基础术语(已发布国家标准GB/T 24251-2009)4、FZ/T 70004-1992纺织品针织物疵点术语5、FZ/T 70005-1992 毛针织物伸长和回复性试验方法6、FZ/T70006-2004针织物拉伸弹性回复率试验方法7、FZ/T 70007-1999 针织上衣腋下接缝强力试验方法8、FZ/T 70008-1999毛针织物编织密度系数试验方法9、FZ/T 70009-1999 毛针织产品经机洗后的松弛及毡化收缩试验方法10、FZ/T 70010-2006针织物平方米干燥重量的测定11、FZ/T 70011-2006针织保暖内衣标志12、FZ/T 70012-2010 一次成型束身无缝内衣号型13、FZ/T 70013-2010 天然彩色棉针织制品标志14、FZ/T 72001-2009 (1992)涤纶针织面料15、FZ/T 72002-2006毛条喂入式针织人造毛皮16、FZ/T 72003-2006针织天鹅绒面料17、FZ/T 72004.1-2000 针织坯布(已上升为国家标准GB/T 22847-2009)18、FZ/T 72004.2-2000 针织成品布(已上升为国家标准GB/T 22848-2009)19、FZ/T 72005-2006羊毛针织人造毛皮20、FZ/T 72006-2006割圈法针织人造毛皮21、FZ/T 72007-2006经编针织人造毛皮22、FZ/T 72008-2006针织牛仔布23、FZ/T 72009-2008针织吸湿牛仔布24、FZ/T 72010-2010 针织摇粒绒面料25、FZ/T 73001-2008(2004)1998)袜子26、FZ/T 73002-2006(1991)针织帽27、FZ/T 73003-1991精梳毛针织品28、FZ/T 73004-1991 粗梳毛针织品29、FZ/T 73005-2002低含毛混纺及仿毛针织品30、FZ/T 73006-1995 腈纶针织内衣31、FZ/T 73007-2002 针织运动服(已上升为国家标准GB/T 22853-2009)32、FZ/T 73008-2002 针织T恤衫(已上升为国家标准GB/T 22849-2009)33、FZ/T 73009-2009 羊绒针织品34、FZ/T 73010-2008(1998)针织工艺衫35、FZ/T 73011-2004针织腹带36、FZ/T 73012-2008(2004)(1998)文胸37、FZ/T 73013-2010 (2004)针织泳装38、FZ/T 73014-1999 粗梳牦牛绒针织品39、FZ/T 73015-2009亚麻针织品40、FZ/T 73016-2000针织保暖内衣絮片类41、FZ/T 73017-2008(2000)针织家居服42、FZ/T 73018-2002毛针织品43、FZ/T 73019.1-2010 (2004 )针织塑身内衣弹力型44、FZ/T 73019.2-2004针织塑身内衣调整型45、FZ/T 73020-2004针织休闲服装46、FZ/T 73021-2004 针织学生服(已上升为国家标准GB/T 22854-2009)47、FZ/T 73022-2004针织保暖内衣48、FZ/T 73023-2006抗菌针织品49、FZ/T 73024-2006化纤针织内衣50、FZ/T 73025-2006婴幼儿针织服饰51、FZ/T 73026-2006针织裙套52、FZ/T 73027-2008针织经编花边53、FZ/T 73028-2009针织人造革服装54、FZ/T 73029-2009针织裤55、FZ/T 73030-2009 针织袜套56、FZ/T 73031-2009压力袜57、FZ/T 73032-2009针织牛仔服装58、FZ/T 73033-2009大豆蛋白复合纤维针织内衣59、FZ/T73034-2009半精纺毛针织品60、FZ/T73035-2010 针织彩棉内衣61、FZ/T73036-2010 吸湿发热针织内衣62、FZ/T73037-2010 针织运动袜63、FZ/T73038-2010 涂胶尼龙手套64、FZ/T73039-2010 涂胶防振手套65、FZ/T73040-2010 高温高热作业防护手套三、2010年12月28-30日刚审定的标准,等待发布实施9个。
针织内裤的国家标准

针织内裤的国家标准针织内裤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种内衣,它不仅舒适透气,而且具有良好的弹性和保暖性能。
因此,制定针织内裤的国家标准对于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针织内裤的国家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针织内裤的国家标准应包括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针织内裤通常采用棉、涤纶、莱卡等材料制作,国家标准应规定这些材料的质量标准和使用限制,以确保内裤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此外,国家标准还应规定针织内裤的色牢度和耐磨性能,以保证内裤在使用过程中不会褪色或破损。
其次,国家标准还应规定针织内裤的尺寸和做工。
内裤的尺寸应根据人体工程学原理确定,以确保内裤穿着舒适,并且不会束缚或勒痕皮肤。
同时,国家标准还应规定内裤的缝合、裁剪和包边等做工要求,以确保内裤的质量和耐用性。
此外,国家标准还应规定针织内裤的卫生标准。
内裤是直接贴身穿着的衣物,卫生安全至关重要。
国家标准应规定内裤的卫生要求,包括面料的卫生处理、生产过程的卫生要求,以及成品内裤的卫生检测标准,以确保内裤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最后,国家标准还应规定针织内裤的标识和包装要求。
内裤的标识应包括生产厂家、材料成分、尺寸、洗涤说明等内容,以方便消费者正确选择和使用内裤。
同时,国家标准还应规定内裤的包装要求,包括包装材料的选择和印刷内容,以确保内裤在运输和销售过程中不受污染或损坏。
综上所述,针织内裤的国家标准应包括材料选择和使用、尺寸和做工、卫生标准、标识和包装要求等内容,以确保内裤的质量和安全性。
制定和执行严格的国家标准,对于维护消费者的权益,促进内裤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强对针织内裤国家标准的制定和执行,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和放心的针织内裤产品。
针织内衣商品比较试验结果

针织内衣商品比较试验结果内衣通常直接接触皮肤,内衣质量与皮肤健康有直接的关系。
为保护消费者的身体健康,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依据《消法》赋予的职能,2015年第四季度,广州市消委会开展针织内衣(含文胸)商品比较试验,测试结果仅对样品负责。
一、比较试验样品及来源用于测试的样品包括针织内衣、针织内裤、文胸等。
所有样品均由本会工作人员模拟普通消费者身份,会同检测机构工作人员一起,分别在实体店及电商平台上随机购买了37家生产企业的60批次样品,其中实体店30批次,电商平台30批次,样品涉及高、中、低不同档次。
二、测试标准及项目(一)测试标准。
1.GB 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2.GB 5296.4-2012《消费品使用说明第4部分:纺织品和服装》3.GB/T 29862-2013《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识》4.GB/T 8878-2009《棉针织内衣》(GB/T 8878-2014于2015年06月01日实施)5.FZ/T 73012-2008《文胸》6.FZ/T 73016-2013《针织保暖内衣絮片类》7.FZ/T 73022-2012《针织保暖内衣》8.FZ/T 73024-2006《化纤针织内衣》(FZ/T 73024-2014于2015年04月01日实施)9.FZ/T 73046-2013《一体成型文胸》10.经备案现行有效的企业标准及产品明示质量指标和要求或其他相适应的产品标准。
(二)测试项目。
本次比较试验委托广州纤维产品检测研究院依据相关标准对样品的产品使用说明(标识)、纤维含量、甲醛含量、pH值、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耐水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耐洗(或皂洗)色牢度等项目进行了测试。
三、测试结果及分析(一)测试结果。
经测试,60批次样品中,53批次样品所测项目完全符合相关标准要求,7批次样品分别存在pH值、耐汗渍色牢度、耐水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纤维含量和标识等指标不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服装执行标准与安全技术要求

C类
针织牛仔服装
FZ/T 73032-2009《针织牛仔服装》
C类
羽绒服
含绒量大于50%
GB/T 14272-2011《羽绒服装》
C类
含绒量小于50%
GB/T 2662-2017《棉服装》
C类
上衣/开衫
梭织, 不含毛
FZ/T 81007-2012《单、夹服装》
最新服装执行标准与安全技术要求(2017/10月)
服装名称
规定条件
执行标准
安全技术要求
质量等级
婴儿/分别童装按GB 31701-2015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的A类、直接接触皮肤为B类、不直接接触皮肤为C类。
成人服装按GB18401-2010《国家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分类同上。
风衣
不含填充物
B类
针织保暖内衣
不适用絮片类
FZ/T 73022-2012《针织保暖内衣》
B类
针织配饰品
包括针织品质的发带/腰带/领结/耳套/臂套/脖套/非运动护腕/装饰包/装饰手套等
FZ/T 73044-2012《针织配饰品》
B类
婴幼儿毛衣执行标准:FZ/T73025-2013《婴幼儿针织服饰》
C类
夹克衫
毛,毛混纺
GB/T 2664-2009《男西服、大衣》
C类
梭织, 不含毛
FZ/T 81008-2011《茄克衫》C类上衣源自梭织,不含毛(单夹服饰外套)
FZ/T 81007-2012《单、夹服装》
C类
棉服装
含填充物(涤纶)
GB/T 2662-2017《棉服装》
C类
皮衣
纯羊皮、牛皮等制品
针织保暖内衣 絮片型保温率试验方法

FZ/T73016—XXXXb1
45
3
附录A(规范性附录)保温率试验方法
A.1原理将试样覆盖于测试板上,测试板及底板和周围的保护板均以电热控制,并能保持恒温,使测试板的热量只能通过试样的方向散发,测定测试板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恒温所需要的加热时间,计算试样的保温率。
A.2设备A.2.1热板由测试板、保护板、底板组成热板组件(见图A.1),每块板加热后都能维持在恒定的(36±0.1)℃。测试板是热板的一部分,它的面积应至少为0.04m2(例如每边长至少为200mm的正方形),并且要放在热板组件上表面的正中央。测试板一般为铝或铜制金属板。保护板呈环状包围着测试板,其宽度b应至少为60mm,其厚度及构成与测试板相同并与测试板共面,两板之间用大约3mm宽的软木条或其它绝热材料相互隔热。保护板用于防止测试板横向热损失。底板的厚度及构成与测试板和保护板相同,底板与测试板和保护板平行,并保持一定距离(例如25~75mm)使上下板之间形成气室。底板的作用是防止测试板和保护板向下的热量损失。
说明:1—测试板;2—保护板;3—底板;4—木质框架;5—隔热层。图A.1热板
A.2.2温度检测与控制器测试板、保护板、底板应各自具有温度传感器和温度控制器。传感器探头安放在板的内部且尽可能地靠近板的外表面用来测定各自表面的温度;温度控制器应保持各板温度恒定,精度达到±0.1℃。
A.2.3仪器罩置于热板上方,仪器罩与热板位置示意图见图A.2,罩内风速不超过0.1m/s。
2FZ/T73016—XXXX9说明:1—热板;2—仪器罩;3—仪器罩门;4—罩内温度传感器;5—仪器罩天窗。
图A.2仪器罩与热板位置示意图A.2.4数字式计时表记录试验总时间和测试板累计加热计时表,测量范围1~9999s。
A.3调湿和试验用大气按GB/T6529标准大气的规定执行。A.4试样A.4.1样品应置于规定的标准大气条件调湿直至平衡。A.4.2每个样品裁取3块试样,试样的尺寸应同时覆盖测试板和保护板(例如每边长至少为300mm的正方形),试样要求平整,无褶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织保暖内衣》标准全文
日期:2004年11月11日
《针织保暖内衣》FZ/T 73022-2004于11月1日正式实施。
现将标准全文刊登网上,供相关企业参考,
全文内容如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针织保暖内衣产品号型、要求、试验方法、判定规则、标志和包装。
本标准适用于鉴定针织保暖内衣产品的品质。
本标准不适用于絮片类产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250 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GB 250-1995,idt ISO 105-A02:1993)
GB 251 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GB 250-1995,idt ISO 105-A03:1993)
GB/T 1335.1~ 1335.3 服装号型
GB/T 2910 纺织品二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GB/T 2910-1997,eqv ISO 1833:1977)
GB/T 2911 纺织品三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GB/T 2911-1997,eqv ISO 5088:1976)
GB/T 2912.1 纺织品甲醛的测定第1部分:游离水解的甲醛(水萃取法)
GB/T 3920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GB/T 3920—1997,eqv ISO
105-X12:1993)
GB/T 3921.1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洗色牢度:试验1(GB/T 3921.1—1997,eqv ISO 105-C01:1989)
GB/T 3922 纺织品耐汗渍色牢度试验方法(GB/T 3922—1995,
eqv ISO 105-E04:1994)
GB/T 4802.1 纺织品织物起球试验圆轨迹法
GB/T 4856 针棉织包装
GB 5296.4 消费品使用说明纺织品和服装使用说明
GB/T 5453 纺织品织物透气性的测定
GB/T 6411 棉针织内衣规格尺寸系列
GB/T 7573 纺织品水萃取液pH值的测定(GB/T 7573—2002,ISO 3071:1980,MOD)
GB/T 8878—2002 棉针织内衣
GB/T 11048 纺织品保温性能试验方法
GB/T 14801 机织物和针织物纬斜和弓纬的试验方法
FZ/T 01053 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识
FZ/T 01057.1 ~ 01057.11 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FZ/T 01095 纺织品氨纶产品纤维含量的试验方法
GSB 16-1523 - 2002 针织物起毛起球样照
3.产品号型
针织保暖内衣产品号型按GB/T 1335.1~1335.3或GB/T 6411执行。
4.要求
针织保暖内衣产品的要求分为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两个方面,内在质量包括:弹子顶破强力、纤维含量、甲醛含量、pH值、保温率、透气率、起球、水洗尺寸变化率、染色牢度共九项。
外观质量包括表面疵点、规格尺寸偏差、本身尺寸差异、缝制规定共四项。
4.1分等规定
4.1.1 针织保暖内衣产品的质量等级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4.1.2 针织保暖内衣产品的内在质量按批评等,外观质量按件评等,二者结合以最低等级定等。
4.1.3 内在质量以九项试验结果的最低一项作为该批产品的评等依据。
4.1.4 外观质量以九项试验结果的最低一项作为该批产品的评等依据,其中同一件产品上只允许两个同等级的极限表面疵点,超过者降低一个等级。
4.2 内在质量要求
4.2.1 内在质量要求见表1。
4.2.2 弹力产品不考核横向水洗尺寸变化率。
4.2.3 当一种纤维的标注含量在10%及以下时,其实际含量不得少于本身标注含量值70%。
4.3 外观质量要求
4.3.1 表面疵点
按 GB/T 8878-2002 中4.4.1.3执行。
表面疵点程度参照《针织内衣表面疵点彩色样照》执行。
4.3.2 内衣的测量部位及规定
按GB/T 8878-2002 中4.4.2执行。
4.3.3 规格尺寸偏差
按GB/T 8878-2002 中4.4.3执行。
4.3.4 本身尺寸差异
按GB/T 8878-2002 中4.4.4执行。
4.3.5 缝制规定
按GB/T 8878-2002 中 4.4.5执行。
5.试验方法
5.1 抽样数量
5.1.1 外观质量按批分品种、色别、规格尺寸随机采样1.0%~3.0%,但不得少于20件。
5.1.2 内在质量按批分品种、色别、规格尺寸随机采样5件,不足时可增加件数。
5.2 外观质量检验条件
5.2.1 一般采用灯光检验,用40W青光或白光日光灯一支,上面加灯罩,灯罩与检验台面中心垂直距离为80cm ± 5cm。
5.2.2 如在室内利用自然光检验,光源射入方向为北向左(或右)上角,不能使阳光直射产品。
5.2.3 检验时应将产品平摊在检验台上,台面铺白布一层,检验人员的视线应正视产品的表面,双目与产品中间距离为35cm以上。
5.3 试样准备和试验条件
5.3.1 在产品的不同部位取样,所取的试样不应有影响试验的疵点。
5.3.2 弹子顶破强力、保温率、透气率、起球、水洗尺寸变化率试验前,将试样在常温下展开平放20 h,然后在试验室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为65%±3%条件下,放置4 h后进行试验。
5.4 试验项目
5.4.1 弹子顶破强力试验按GB/T 8878—2002规定执行。
5.4.2 纤维含量试验按GB/T 2910、GB/T 2911、FZ/T 01057.1~ 01057.11、FZ/T 01095
规定执行。
5.4.3 甲醛含水量量试验按GB/T 2912.1规定执行。
5.4.4 pH值试验按 GB/T 7573规定执行。
5.4.5 保温率试验按 GB/T 11048中A法规定执行。
5.4.6 透气率试验按 GB/T 5453规定执行。
试样两侧压降为100 Pa 。
5.4.7 起球试验按 GB/T 4802.1 规定执行。
试验采用压力780 cN,起毛次数0次,起球次数600次,评级根据织物风格和起球形状按GSB 16-1523-2002针织物起毛起球样照选择样照(I)或(II)评定。
5.4.8 水洗尺寸变化率试验按 GB/T 8878—2002规定执行。
试验件数3件。
5.4.9 耐洗色牢度试验按GB/T 3921.1规定执行。
5.4.10 耐汗渍色牢度试验按GB/T 3922规定执行。
5.4.11 耐摩擦色牢度试验按GB/T 3920规定执行。
只做直向。
5.4.12 色牢度评级按GB 250、GB 251评定。
5.4.13 纹路歪斜试验按GB/T 14801规定执行。
6.判定规则
6.1 外观质量
按品种、色别、规格尺寸计算不符品等级。
凡不符品等率在5.0%及以内者,判定该批产品合格;不符品等率在5.0%以上者,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
6.2 内在质量
6.2.1 弹子顶破强力、纤维含量、甲醛含量、pH值、透气率、起球检验结果合格者判定该批产品合格;不合格者判定产品不合格。
6.2.2 保温率检验结果合格者判别定该批产品合格,不合格者判定该产品不合格。
若产品明示保温率,其检验结果按明示指标判定。
6.2.3 水洗尺寸变化率以全部试样的算术平均值为检验结果,平均合格为合格。
若同时存在收缩与倒涨试验结果时,以收缩(或倒涨)的两件试样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检验结果,合格者判定该产品合格,不合格者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
6.2.4 耐洗、耐汗渍、耐摩擦色牢度检验结果合格者,判定该批产品合格;不合格者分色别判定批产品不合格。
6.3 复验
6.3.1 任何一方对检验的结果有异议时,在规定期限内对所有异议的项目均可要求复验。
6.3.2 要求复验时,必须保留要求复验数量的全部。
6.3.3 复验时检验数量为初验时的数量,复验的判定规则按本标准化6.1、6.2规定执行,判定以复验结果为准。
7.标志和包装
7.1 产品标志按GB 5296.4规定执行。
7.2 产品包装按GB/T 4856 规定执行或企业自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