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第五次评价指标体系及说明

合集下载

工程研究中心章程

工程研究中心章程

工程研究中心章程工程研究中心章程以下是CN人才公文网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工程研究中心章程,欢迎阅读参考。

工程研究中心章程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和规范公司技术中心的建设与发展,充分发挥研发中心在公司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特定制本章程。

第二条建立技术中心的目的,在于提高公司的自主开发能力和利用社会资源能力,推动公司建立以技术中心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体系,促使企业成为技术开发与技术创新的主体。

第三条技术中心是公司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其主要任务是为公司发展提供技术支持,通过整合技术资源和人才资源,强化公司科学技术管理和技术创新活动,增强公司的市场竞争能力,促进公司持续发展。

第四条技术中心不以自身营利为目的,经费由公司提供。

技术中心应强调市场意识、整体意识、效益意识和创新意识,通过开展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技术服务等技术活动,拓宽资金渠道,增加科技投入,提高研究开发水平。

第二章技术中心的职责第五条技术中心的职责:1、参与制定和执行公司技术发展战略和技术创新、技术改造、技术引进、技术开发的规划和计划。

2、负责公司中长期发展需要的科学和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研究开发有市场前景、有竞争力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负责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工作,形成公司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和核心技术。

3、参与公司有关技术创新、技术引进、技术开发等重大项目的调研和技术论证工作;组织制定公司重大科技开发和技术攻关项目的实施计划。

4、协助组织召开公司级技术方案评审会和重大技术问题讨论会。

5、有效地组织和运用社会科学和技术资源及国内外已有的科技成果,进行综合集成和二次开发;以产、学、研合作为主要载体,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相关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开展广泛的、多种形式的技术交流与合作。

6、负责收集、分析与公司相关的技术和市场信息,研究行业发展动态,为公司产品和技术发展决策提供咨询意见和建议。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管理模式及优化整合研究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管理模式及优化整合研究

运营管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管理模式及优化整合研究曲云腾(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和信息化部,北京100844)摘要: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是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按照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优化整合有关部署要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研究完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运行管理体系,组织对现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进行优化整合,统一纳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新序列管理。

介绍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最新管理模式和优化整合工作进展情况,重点分析纳入新序列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体系和布局分布,并对下阶段推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持续健康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管理模式;优化整合;新序列;科技创新中图分类号:G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683X(2022)02-0135-05 DOI:10.19549/j.issn.1001-683x.2022.01.11.0020引言国家科技创新基地是开展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的重要载体,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进一步推动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建设,2017年国家制定《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优化整合方案》[1],对现有国家级创新平台进行分类梳理,归并整合为科学与工程研究、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基础支撑与条件保障3类进行布局建设。

针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按照优化整合方案要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简称国家发改委)不再批复新建国家工程实验室,对现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工程实验室,按整合重构后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功能定位,合理归并,符合条件的纳入新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序列进行管理。

按照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优化整合部署安排,2020年以来,国家发改委牵头,加快构建完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管理模式,组织实施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优化整合,基金项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J2020Z007)作者简介:曲云腾(1985—),男,高级工程师。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申报书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申报书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申报书目录一、项目概述 (2)1.1 项目背景 (2)1.2 项目目标 (3)1.3 项目内容 (4)二、技术路线及实施方案 (5)2.1 技术路线规划 (5)2.2 实施方案设计 (6)2.3 实施进度安排 (7)三、技术研发团队介绍 (8)3.1 研发团队组成 (9)3.2 研发团队成员简介 (10)3.3 研发团队的技术实力和成果展示 (11)四、市场分析与商业模式设计 (12)4.1 市场需求分析 (14)4.2 竞争对手分析 (15)4.3 商业模式设计及盈利预测 (16)五、风险评估与管理措施 (18)5.1 主要风险点分析及应对策略 (19)5.2 其他次要风险点分析及应对策略 (21)5.3 风险管理措施及应急预案制定 (23)六、项目投资预算及资金筹措方案 (24)6.1 项目投资预算表 (25)6.2 资金筹措方案及回报预期 (27)七、项目管理机制及进度控制措施 (28)7.1 项目管理组织架构及职责分工 (29)7.2 进度控制措施及验收标准制定 (30)八、总结与展望 (31)8.1 已取得的成绩与经验总结 (32)8.2 进一步的发展计划及展望 (33)一、项目概述本项目旨在构建一个先进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集中研究和发展最新的工程技术,提高我国在工程技术领域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

该中心将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产业发展,开展前沿性、创新性和实用性强的技术研究,为企业的创新发展和产业的升级换代提供技术支撑。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预计将取得以下成果:一是形成一支高水平的工程技术研究团队,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二是攻克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提升我国工程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三是形成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程技术成果,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四是搭建一个开放共享的工程技术研究平台,为全社会提供服务。

1.1 项目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我国在各领域均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管理办法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管理办法
(一)坚持目标导向,着眼加快重大科技成果工程化、产业 化,布局建设开放服务的创新平台,为各类创新主体开展实验室 技术熟化、工程化放大和可靠性验证等活动提供基础条件,促进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转化效率;
(二)坚持问题导向,瞄准国家战略任务和重点工程实施中 的重大技术难题,以及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关键领域环节,引 导优势创新单元组建创新联合体,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和重大装备 等瓶颈制约,提高科技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第十九条 工程中心的筹建期一般不超过三年。达到组建方案 明确的筹建期发展目标后,申报单位应编制筹建期总结报告(编制 提纲见附件一)、填写工程中心评价表并附相应证明材料,向主管 部门提出正式确认为工程中心的申请。
第二十条 主管部门对申请确认的工程中心应按照工程中心评 价指标体系进行评价;对于评价结果中等及以上的工程中心,可 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确认申请。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 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8 号)《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 方案》(国发〔2014〕64 号)等决策部署,规范和加强国家工程 研究中心建设及运行管理,加快提高创新能力,根据《科学技术 进步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 办法。
第十条 拟申请工程中心组建的实施主体单位(以下简称“申 报单位”)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符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建设领域及相关要求; (二)具有一批有待工程化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良好 市场前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重大科技成果,具有国内一流水 平的研究开发和技术集成能力及相应的人才队伍; (三)具有以市场为导向,将重大科技成果向规模生产转化 的工程化研究验证环境和能力; (四)具有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技术转移和扩散,促进科技成 果产业化,形成良性循环的自我发展能力; —6—

【免费下载】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名单

【免费下载】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名单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根据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大战略需求,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产业核心竞争能力和发展后劲为目标,组织具有较强研究开发和综合实力的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等建设的研究开发实体。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名单序号中心名称依托单位再支持1★国家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清华大学 1次2★国家专用集成电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东南大学 1次3★国家专用集成电路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2次4★国家数据通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兴唐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6次5★国家平板显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6★国家固体激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7★国家有色金属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3次8★国家磁性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矿磁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次9★国家树脂基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哈尔滨玻璃钢研究所 5次10★国家纤维增强模塑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玻璃钢研究设计院 3次11 国家碳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化工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化工分公司12★国家有机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蓝晨光化工研究院 2次13★国家受力结构工程塑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蓝晨光化工研究院 2次14★国家通用工程塑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化学工业研究院15★国家液体分离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海洋局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4次16★国家反应注射成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黎明化工研究院 5次17★国家合成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 3次18★国家冶金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东北大学 2次19★国家电力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电力公司电力自动化研究院 5次20★国家特种泵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航天动力研究所21★国家水煤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122★国家新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太阳能研究所23★国家服装设计与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服装集团公司24★国家非金属矿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苏州非金属矿工业设计研究院 5次25★国家非金属矿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3次26★国家给水排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27★国家道路交通管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院 1次28★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 1次29★国家昌平综合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 5次30★国家杨凌农业综合试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管委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31★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32★国家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5次33★国家工业建筑诊断与改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 4次34★国家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1次35★国家碳一化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 3次36★国家玻璃纤维及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5次37★国家工业控制机及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五O 二研究所38★国家医疗保健器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医疗器械研究所 1次39★国家林产化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4次40★国家移动卫星通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熊猫电子集团有限公司41★国家数字交换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1次42★国家光学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大学43★国家同位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44★国家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长沙)北京矿冶研究总院,长沙矿冶研究院 4次45 国家半导体功能薄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46★国家超硬材料及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 1次47★国家钛及稀有金属粉末冶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3次48★国家贵金属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昆明贵金属研究所 3次49★国家现代地质勘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土资源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4次50★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3次51★国家中药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中药制药技术有限公司 1次52★国家中成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华源本溪三药有限公司53★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54★国家医用加速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医疗器械研究所55★国家工业水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 3次56★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1次57★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农业大学58★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吉林、山东)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1次59★国家棉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疆农业科学院,新疆农垦科学院60★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黑龙江省大豆技术开发研究中心,黑龙江省农科院大豆所,东北农业大学,吉林省农科院大豆所 1次61★国家半干旱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省农林科学院62★国家乳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黑龙江省乳品工业技术开发中心 1次63★国家新药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3次64★国家非晶微晶合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钢铁研究总院 5次65★国家消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公安部天津消防科学研究所 3次66★国家多媒体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大学67★国家海洋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海洋大学68★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京工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深圳国家生化工程技术开发中心69★国家家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农科院70★国家家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新杨家禽育种中心71★国家肉类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72★国家电站燃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燃烧工程中心 1次73★国家金属腐蚀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74★国家仿真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亚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75★国家企业信息化应用支撑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1次76★国家高性能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曙光天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77★国家遥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78★国家天然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四川省科学技术厅79★国家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丽珠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中医药大学80★国家新型电子元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风华高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1次81★国家精密工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都工具研究所 3次82★国家卫星定位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大学,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武汉市工程科学技术研究院83★国家高效磨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大学84★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市农业科学院85★国家节水灌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杨凌、新疆)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灌排公司,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新疆农垦科学院,石河子大学86★国家玻璃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 187★国家消耗臭氧层物质替代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省化工研究院88★国家农业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广东省农业机械研究所89★杨凌农业生物技术育种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90★国家感光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乐凯胶片集团公司91★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192★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93★国家淡水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武汉)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94★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大学95★国家特种矿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96★国家电液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大学97★国家染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东华大学98★国家特种显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99★国家铁路智能运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铁道科学研究院100★国家数字化医学影像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东软集团有限公司101★国家真空仪器装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沈阳科学仪器研制中心有限公司102★国家仪表功能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仪表材料研究所103★国家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104★国家磁浮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磁悬浮交通发展有限公司105★国家信息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106★国家烟气脱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环保工程研究中心,四川大学107★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农林科学院108★国家特种超细粉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京理工大学109★国家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110★国家数据广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安通视数据有限责任公司,西安交通大学111 国家燃气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汽车研究所 1112★国家氟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巨化集团公司113 国家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1114 国家金属矿山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马鞍山矿山研究院115 国家稀土永磁电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沈阳工业大学116 国家医用诊断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117 国家羊绒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蒙古鄂尔多斯羊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18 国家微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北大学,陕西西大北美基因股份有限公司119 国家光刻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120 国家经济林木种苗快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宁夏林业研究所121 国家压力容器与管道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122 国家瓜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疆西域实业公司123 国家铝冶炼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研究院124 国家非织造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欣龙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25 国家涂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化工建设总公司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126 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景德镇陶瓷学院127 国家生物防护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128 国家金属采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长沙矿山研究院 1129 国家花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花生研究所130 国家钽、铌特种金属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宁夏东方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131 国家奶牛胚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三元集团有限公司132 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林业大学133 国家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34 国家超精密机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机床研究所135 国家防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136 国家复合改性聚合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省材料技术创新基地137 国家节能环保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奇瑞汽车有限公司138 国家草原畜牧业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呼和浩特分院139 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厦门大学140 国家城市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水处理及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1 国家工业烟气除尘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钢集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142 国家水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哈尔滨大电机研究所143 国家核技术工业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144 国家光电子晶体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145 国家镍钴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金川集团有限公司146 国家工业陶瓷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147 国家毛纺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阳光股份有限公司148 国家农药创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化工研究院。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事制度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事制度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事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事管理工作,保障研究人员的权益,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体研究人员,包括研究中心领导、科研人员、实验员等。

第三条本制度执行人事管理自由、公平公正、激励激情、约束从严的原则,依法管理,以建设高效、创新、和谐的研究团队为目标。

第四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事管理工作应当遵循科学、民主、公开的原则,倡导岗位责任、效益导向,推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

第五条研究中心应当实行绩效管理,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促进人才的激励和发展。

第六条本制度经领导班子会议讨论通过,并报研究中心董事会备案。

第七条研究人员在工作中应当遵守职业操守,忠于科学、热爱事业,在专业领域内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第八条研究中心应当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建立和完善保密制度,保障研究成果的合法权益。

第二章人事岗位设置及职责第九条研究中心应当根据研究任务的要求,合理设置人事岗位,明确职责和权限,确保工作的有序进行。

第十条研究中心人事岗位主要包括领导岗位、科研人员、实验员、行政管理等。

第十一条各类人事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应当做到明确、分工合理,保证职责的落实和任务的完成。

第十二条研究中心应当建立健全岗位评价体系,对各类人事岗位的绩效进行定期评估,促进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第十三条研究人员在履行职责时,应当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做到勤勉尽责、公正廉洁、积极主动。

第三章人才引进和选拔第十四条研究中心应当根据研究任务的需要,制定人才引进和选拔的计划,择优引进符合要求的人才。

第十五条人才引进主要包括面向毕业生的招聘、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合作导师等。

第十六条引进人才应当经过面试、考核等程序,确定符合要求的候选人,签订正式的聘用合同。

第十七条人才选拔应当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机制,根据专业、素质、业绩等因素综合评价,选拔优秀人才进入领导岗位、重点项目等。

第十八条本制度规定在人才引进和选拔方面应当遵循“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原则,优化人才组合,提高研究能力。

关于组织申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工程实验室的通知

关于组织申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工程实验室的通知

关于组织申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工程实验室的通知教技司[2007]264号各有关高校:为贯彻落实《国家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十一五”规划》,强化产业关键共性技术供给,突破核心技术装备制约,提高重点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将继船舶及海洋工程、高速轨道交通、特高压输变电和电力系统安全、大型清洁火电设备等领域后,陆续启动相关领域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工作。

现将《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请组织申报2007年第二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及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的通知》(发改办高技[2007]2513号,以下简称《通知》)转发你校。

有关工作安排通知如下:(一)本次申报重点为资源、环境、节能减排和生物产业发展领域;(二)请根据《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43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管理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令52号)、《国家工程实验室管理办法(试行)》(国家发展改革委令54号)的相关要求,紧密结合学校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实际情况,提出项目申请;(三)在组织申报和编制项目申请报告过程中,应紧密结合《通知》所列重点建设内容,加强同地方相关部门的沟通和产学研合作,协调落实项目建设资金、节能措施与环境评价、土地、规划、人员、设备等相关建设条件,并对申请报告及相关附件(如银行贷款承诺、自有资金证明、生产许可文件、技术证明文件等)进行认真核实,对其真实性予以确认;(四)本次申报可通过地方发展改革委或我司进行推荐,其中拟通过我司推荐的项目申请,要求如下:1、申请核定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应在事先同我司充分沟通的基础上,于2007年12月15日前提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申请报告;2、申请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项目的,应于2007年11月19日前,提交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项目资金申请报告;3、为提高工作效率,请各校紧密结合实际情况,原则每校限报一项;4、上述申请报告和有关附件等材料(一式四份)及电子文本请按时提交我司。

第五次全国学科评估

第五次全国学科评估

第五次全国学科评估第五轮学科评估已顺利完成。

由教育部组织开展的学科评估,是教育评价的重要内容,从2002年首次开展,平均四年一轮,至今已完成四轮。

有别于政府开展的合格性评估,学科评估属于水平评估,更加注重成效和质量。

因此,获评A+的学科,无疑是取得了学科综合实力最具权威性的认证,历来备受瞩目。

回顾前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共有45所高校的82个学科斩获A+大满贯,成为问鼎全国的王牌学科。

其中,北京大学以10个实力学科勇冠三军,位居榜首,学科综合水平可谓登峰造极;清华大学9个学科大展风采,位居第二;中国农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彰显实力,各有5个学科,并列第三;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各以3个学科名列前茅,位居第五。

北京科技大学、江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海洋大学、中南大学6所高校均以2个学科凸显核心竞争力。

此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32所高校也均有1个学科实力位居全国领先水平。

得益于高校深耕厚植的的卓著成果,这些王牌学科在不断升级的评价体系中,展现了历久弥坚、日新月著的学科生命力,是全国高校学科建设的模范表率!前三甲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学科实力卓绝,堪称全国高校学科建设的先驱榜样。

承红楼精神立时代潮头。

北京大学以强大的学科实力冠绝群雄,哲学、应用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考古学、数学、化学、地理学10大学科连续在四轮学科评估中斩获A+,实力首屈一指。

基础学科是北大的“金字招牌”,是整个学科体系中的“四梁八柱”。

在首轮“双一流”建设中,北大守护好学科根基,重点保障基础学科资源投入,41个学科入选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2020年,北大与莫斯科大学牵头成立中俄数学中心,着力打造世界级数学研究高地;2021年,三星堆再醒惊天下,众多北大考古文博学院的学子、校友参与探源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擦亮了北大考古这张中国现代考古学界的靓丽名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第五次评估指标体系及说明
评估指标体系
评估指标体系说明
一、工程化研发方向与条件
(一)工程化研发方向
工程中心研发方向明确、特色鲜明;符合行业技术发展趋势,面向国民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针对行业关键、共性和基础性技术,持续开展深入、系统的创新性研发工作。

(二)工程化研发条件
中心主任是本领域知名的技术带头人,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与经营能力,有充分的时间投入中心领导工作,在运行与管理重大决策中发挥主导作用;技术带头人和骨干人员组织协调能力强,工程化实践经验丰富;创新团队人员素质高,专业配套,研发、管理、营销等业务结构合理。

设备条件处于本领域领先水平,关键设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备与工程化研发需要相适应的、完备的中试实验设施和基地,运转高效。

研发经费规模和人均水平处于本领域研发机构的前列,根据需要,持续增加研发设备、基地建设的投入。

二、工程化研发任务与成果
(一)工程化在研任务水平
在行业关键、共性和基础性技术上承担了重大工程化研发任务,研发工作的先进性、创新性处于同类研发的前列。

(二)代表性成果水平
代表性成果针对行业产业共性、关键技术难题,在工程
化研发方面有重大突破,掌握核心技术并进行集成创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总体技术水平高,主要技术参数(性能、性状、工艺参数等)等指标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

技术集成度、配套性高,稳定性、可靠性强,已经形成规模化生产能力或达到实际应用的程度,经济(投入产出比、性能价格比、成本、规模等)、环境生态等指标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具有市场竞争力。

*代表性成果是指评估期内在工程中心主要研发方向上,以工程中心为基地、固定人员为主体产生的重大工程化成果。

代表性成果应是根据国家、社会和市场重大需求开展的、为解决行业、产业的关键、共性和基础性工程技术问题,取得的突破性、系统性和集成性重要进展,包括新产品、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设计、生物新品种等,而不是某研究方向上关联度不高的成果的汇总和拼盘。

三、行业影响与贡献
(一)行业地位与作用
在主要研发方向上有明显的技术优势,主持或组织开展国家与行业重大工程化研发工作,牵头起草或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规划。

拥有一批适用性好、竞争力强的工程化成果。

与国内同类技术、产品相比,核心技术推广应用面广、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高,充分发挥行业技术扩散源作用。

能够引领、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竞争力提升,促进相关
产业领域的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换代,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二)开放交流与服务
建立了对外开放交流制度和面向企业开放的有效机制,设备设施、信息资料等资源开放共享程度高,与国内外技术和产业界开展高水平、实质性的合作,接纳行业内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到中心实现工程化开发。

开展人员培训、分析测试与技术咨询,为政府和社会提供优质服务。

四、运营管理能力
(一)内部建设与效果
依托单位优先支持中心发展,在人员、经费、设施和后勤等方面给予支持保障。

内部机构设置合理,分工明确,能够充分发挥整体功能;规章制度健全,日常管理规范有序。

能够切实起到吸引人才、激励工程化研发创新、科学规范决策的作用。

(二)运营效益
相对独立核算,资产配置优良。

收入结构合理,保持持续增长,人均收入水平处于同行业、同类型研究机构前列。

(三)发展前景
对存在问题和发展瓶颈有清晰的认识和可行对策。

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明确、合理,实施保障措施有效、完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