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器人行业发展状况及未来发展前景展望

合集下载

医疗机器人技术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医疗机器人技术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医疗机器人技术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医疗机器人是一种智能化的机器人,它可以在医疗领域进行多种任务,包括手术操作、康复治疗、病房监测等等。

医疗机器人技术可以提高医疗效率,减少医疗事故,改善医疗病人体验,因此备受人们关注。

本文将从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两个方面来讨论医疗机器人技术。

一、医疗机器人技术的现状1.手术机器人手术机器人是医疗机器人技术中最成熟的一种。

它是由医生穿戴控制器,通过手柄和脚踏板控制机器人手术操作,可以提高手术的精度和安全性。

目前市场上的手术机器人主要是Intuitive Surgical公司的Da Vinci手术机器人,它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使用。

但是,手术机器人的高昂价格和操作技能的要求,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使用范围。

2.康复机器人康复机器人是另外一种医疗机器人技术。

它可以通过电力、气压、机械等方式,帮助病人完成训练和康复治疗。

康复机器人的应用非常广泛,从脑卒中、多发性硬化症到脊髓损伤,它都有很好的效果。

因为它可以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训练计划和设备参数,所以康复机器人的效率和安全性都非常高。

3.护理机器人护理机器人是可以帮助病人完成基础护理的机器人,如洗澡、擦拭、烧水等。

护理机器人可以减轻护士的工作量,提高护理效率。

目前护理机器人的性能尚未完全发挥,但是它在未来有很大的潜力,可以逐渐替代一些重复性强的护理工作。

二、医疗机器人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1.智能化和自主化未来的医疗机器人技术将越来越智能化和自主化。

智能化可以使机器人更好地理解和执行医生的指令,服从病人的需求。

自主化则可以使机器人更加独立地完成某些任务,如自动巡视病房、自动服药等。

2.多样化和灵活性未来的医疗机器人技术将越来越多样化和灵活性。

不同的病人和不同的医疗任务需要不同的机器人来完成。

医疗机器人制造商需要根据医院的需求,设计出不同种类和型号的机器人,以满足医院的需要。

3.互联网和信息化未来的医疗机器人技术将与互联网和信息化更加结合。

机器人在医疗行业中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机器人在医疗行业中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机器人在医疗行业中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机器人技术在各个行业中逐渐得到广泛应用。

尤其在医疗领域,机器人技术展现出巨大的潜力,为医生和患者带来了许多的便利和改变。

本文将分析机器人在医疗行业中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趋势。

一、机器人在医疗行业的发展现状1. 手术机器人的应用手术机器人是机器人技术在医疗领域的代表之一。

它通过精确的机械臂和先进的图像识别系统,帮助医生进行精确的手术操作。

目前,手术机器人在肿瘤切除手术、心脏手术等领域表现出了良好的效果。

其高精度和稳定的特点使得手术过程更为安全,并减少了手术时间和出血量。

2. 医疗助理机器人的应用医疗助理机器人是指能够与患者进行交互的机器人,帮助患者解答一些简单的问题,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能提供基本的医疗知识。

这种机器人可以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

在一些日常繁忙的医院,医疗助理机器人已经开始得到应用。

3. 康复机器人的应用康复机器人用于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它们通常配备有传感器和运动控制系统,能够监测患者的运动情况,并根据患者的需要进行相应的康复训练。

康复机器人的出现,不仅提高了康复训练的效果,还减轻了患者和医护人员的负担。

二、机器人在医疗行业的未来趋势1. 个性化医疗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个性化医疗已经成为医学研究的热点。

机器人在个性化医疗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机器人的帮助,医生可以更加准确地进行基因测序和分析,从而给每位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这将大大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2. 精准治疗精准医疗是医学发展的新潮流。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进步,机器人可以通过精确的操作和准确的检测,帮助医生进行精准治疗。

例如,在肿瘤治疗中,机器人可以精确操控放疗仪器,保护正常组织的完整性,使得治疗副作用更小,疗效更好。

3. 自主诊断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机器人在医疗领域中扮演的角色将会越来越重要。

机器人可以通过学习和积累大量的医疗数据,自主进行疾病诊断。

医疗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前景

医疗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前景

医疗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前景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人们医疗需求的增加,医疗行业正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与机遇,而医疗机器人技术就是一种很好的解决方案,这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手术和康复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医疗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前景。

一、医疗机器人技术的概述医疗机器人技术是一种结合了先进机械、电子与计算机技术的高科技产品。

它可以帮助医生对患者进行诊断、治疗,可以代替医生完成手术操作,为病患提供更加准确、安全和可靠的治疗。

目前医疗机器人技术主要应用于神经外科、心脏外科、骨科和泌尿外科等领域。

二、医疗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趋势1.可穿戴医疗机器人近年来,随着可穿戴技术的发展,可穿戴医疗机器人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这种医疗机器人可以直接附着在患者身上,可在过程中进行监测和提醒,并及时反馈给医生,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和减少不必要的手术风险。

2.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成为医疗机器人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医疗机器人通过集成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更好地分析大量的医学数据,并提供更加精确的筛查和治疗方案。

未来医疗机器人将继续发挥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提高机器人的学习能力和自适应性,为患者提供更的精确治疗和医学检验结果。

3.虚拟和增强现实技术虚拟和增强现实技术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患者的体征和病情,同时也可以帮助医生进行模拟手术和治疗。

未来,医疗机器人将会加强虚拟和增强现实技术,尤其是在培训和教育方面,让医学生和医生能够更加方便地获得更为丰富的临床经验,并提高其独立实践的技能。

三、医疗机器人技术的前景医疗机器人技术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目前,医疗机器人已经应用于各种各样的手术和治疗程序中,包括神经外科、心脏外科、妇科手术和康复物理治疗,这些都是医学领域最具挑战性、最复杂的领域之一。

医疗机器人还可以在远程诊断和治疗领域,为医疗资源不足的地区提供支持,尤其涉及到传染性疾病和慢性疾病的治疗。

另外,医疗机器人还可以为残疾人士提供生活上的支持,例如辅助行走和日常护理等。

医疗机器人技术的前景与展望

医疗机器人技术的前景与展望

医疗机器人技术的前景与展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医疗机器人技术逐渐成为医疗领域中的一大热门话题。

它不仅能够提高医疗的效率和准确度,还能够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将医疗领域的水平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本文将对医疗机器人技术的前景与展望进行探讨。

一、医疗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历程早在20世纪80年代,医疗机器人技术就已经开始萌芽,但当时的技术还非常不成熟,只能用于一些简单的手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医疗机器人技术也逐渐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现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手术室、病房、康复中心等医疗领域。

目前,主要的医疗机器人技术分为两类:一类是手术机器人,主要用于手术室中进行手术;另一类是辅助机器人,主要用于病房、康复中心等医疗领域,帮助病人进行一些基本的日常活动。

二、医疗机器人技术的应用领域1.手术室在手术室中,手术机器人可以通过操作机器人来进行一些高难度的手术,例如心脏手术、神经外科手术等。

它能够大大提高手术的精确度和效率,减少手术过程中的人为误差,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

2.病房在病房中,辅助机器人可以帮助病人进行一些基本的日常活动,例如梳头、刷牙、洗澡等。

对于一些行动不便的病人,辅助机器人可以起到很好的照顾作用。

3.康复中心在康复中心中,机器人可以通过监测病人的情况,对病人进行一些针对性的康复训练。

例如,通过监测病人的步态,机器人可以帮助病人进行步态训练,促进病人的康复。

三、随着医疗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它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也将会越来越广泛。

未来,我们可以预见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趋势:1.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也将越来越高。

未来,医疗机器人将具备更加智能的辨识能力,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病人的病情进行分析,提供更加个性化的诊疗方案。

2.小型化未来,医疗机器人的尺寸将越来越小,可以进行更加精细、微小的手术操作。

这将有助于提高手术的准确度和效率,同时降低手术的创伤和风险。

小型化的机器人还可以用于一些无法进行手术的小器官,例如眼睛、耳朵等。

医疗机器人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医疗机器人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医疗机器人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医疗领域也迎来了重大的变革,医疗机器人技术作为其中的一项前沿创新,正逐渐改变着医疗行业的面貌。

医疗机器人技术的发展现状可谓是成果丰硕。

首先,手术机器人已经在众多复杂手术中展现出了卓越的性能。

例如,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凭借其高精度和高灵活性,能够协助医生完成微创手术,减少手术创伤和患者的恢复时间。

它通过多个机械臂和高清摄像头,为医生提供清晰的手术视野和精准的操作控制,使得一些过去难以实现的精细手术变得更加可行和安全。

康复机器人也在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于中风、脊髓损伤等患者,康复机器人可以提供有针对性的训练和辅助,帮助他们重新获得运动能力。

这些机器人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并实时监测和调整训练强度,提高康复效果。

此外,医疗物流机器人在医院内部的物资运输和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它们能够按照预设的路线自动运输药品、医疗器械和样本等,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减少了人为错误和交叉感染的风险。

同时,医疗机器人在诊断领域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一些机器人可以通过图像识别和数据分析技术,辅助医生进行疾病的早期诊断,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然而,医疗机器人技术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成本问题。

目前,许多先进的医疗机器人设备价格昂贵,这使得它们在一些医疗机构中的普及受到限制。

高昂的采购成本、维护费用以及培训费用,对于一些资源相对不足的地区和医院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其次,技术的复杂性也给医疗机器人的推广带来了困难。

医生和医护人员需要经过专门的培训才能熟练操作这些机器人,而培训的过程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再者,医疗机器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任何技术故障或失误都可能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在技术研发和应用过程中,必须确保机器人的性能稳定和安全可靠。

另外,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

随着医疗机器人在医疗实践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何制定合理的法规来规范其使用,如何解决可能涉及的伦理争议,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医疗机器人技术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医疗机器人技术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医疗机器人技术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医疗机器人技术为医疗行业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式和解决方案,它是将先进的机器人技术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产物。

医疗机器人技术的实现了医疗工作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同时也使得一些手术及治疗过程更为精准和定制化。

现在,许多医学院校已经开设了医疗机器人专业,设有相应的培训和研究机构,医疗机器人技术不断提高和创新,其应用前景也变得日益广阔。

本文将介绍医疗机器人技术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医疗机器人技术现状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长期以来,医疗机器人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

现在,这项技术已经被应用到了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护理机器人等多个领域。

为了更好的了解医疗机器人技术的现状,让我们了解一些具体的应用案例。

1. 手术机器人手术机器人是医疗机器人的一种,手术机器人既可以降低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又可以提高手术安全和准确性。

手术机器人通过视觉、力感应以及精密运动等方面来实现对手术区域的精准控制和干涉。

其中,da Vinci手术机器人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它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完成了数百万例手术。

2. 康复机器人康复机器人是一种智能化的机器人,可以帮助行动不便的患者进行恢复训练。

例如,现在有很多康复机器人可以对手臂和腿部的运动进行辅助治疗,不仅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力量,还可以帮助患者重新建立动作概念和协调性。

3. 护理机器人护理机器人是一种新型的护理设备,可以帮助护士完成一些体力活。

例如,如果有医院由于护士人手不足,可以引入一些智能化的护理机器人,来协助患者转移或者护理的工作。

二、医疗机器人技术未来发展趋势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未来对于医疗机器人技术的应用和改进也是值得预期的。

未来的医疗机器人技术发展趋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VR技术与医疗机器人相结合未来医疗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是将虚拟现实(VR)技术和医疗机器人相结合。

例如,某些前沿研究中,患者可以通过VR技术进行手术模拟训练,这将可以帮助医生更加熟练的掌握手术技巧。

医疗机器人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医疗机器人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医疗机器人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一)引言医疗机器人是指通过计算机、机械、电子、传感器等技术与手术、照护、康复等医学技术相结合,完成医疗任务的机器人。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医疗需求的不断增加,医疗机器人已经逐渐成为医疗领域的一种新型工具和设备。

本文将重点探讨医疗机器人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二)医疗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在国外,医疗机器人已经广泛应用于手术、照护和康复等方面。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达芬奇机器人。

达芬奇机器人是由美国Intuitive Surgical公司研发的一种外科手术机器人,被广泛用于肿瘤切除手术、妇科手术、泌尿系统手术、胸外科手术等。

达芬奇机器人通过操作台和手控器,能够实现微创手术,减少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将患者的疼痛和恢复时间降低到最小。

在国内,医疗机器人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

目前,国内医疗机器人主要应用在手术、照护和康复等领域。

其中,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康复机器人正在逐渐得到广泛的关注。

康复机器人能够通过计算机控制的方式,对患者进行物理康复训练。

(三)医疗机器人的未来趋势未来的医疗机器人将会更加智能化。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医疗机器人将会更加智能化和自主化。

未来的医疗机器人将能够完全独立地完成医疗任务,甚至可以成为一个与医生一起工作的医疗团队成员。

未来的医疗机器人将会更加便携化。

随着便携医疗设备的不断普及,未来的医疗机器人将会更加轻巧便携,可以随时随地为患者提供快速和高效的医疗服务。

未来的医疗机器人将会更加多样化。

随着医疗需求的不断增加,未来的医疗机器人将会更加多样化,可以应用于更多的医疗领域。

比如说,未来的医疗机器人可以应用于医学影像、精神病治疗、神经科学等领域。

(四)结论医疗机器人是未来医疗技术的重要方向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医疗机器人将会更加智能化、便携化和多样化,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与此同时,还需要加强相关政策、监管和管理等方面的配套工作,确保医疗机器人能够为患者提供高效、安全的医疗服务,为人类的健康保驾护航。

医疗机器人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医疗机器人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医疗机器人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前言医疗机器人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近几年,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技术的突破及应用领域的逐渐广泛化,医疗行业的发展备受关注。

医疗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时代在医疗领域应用的深化,能够有效的帮助医生进行一系列的医疗诊断和辅助治疗,在有效的缓解医疗资源紧张的问题下推动医疗信息化的发展。

医疗机器人属于服务机器人中的特种服务机器人分类,是指应用于医院、诊所的医疗或辅助医疗的半自主或全自主工作的机器人,它能够完成有益于人类健康的服务工作,但不包括从事生产活动的设备。

具体可分为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辅助机器人以及医疗服务机器人四大类。

一、医疗机器人行业发展现状1、医疗机器人的优势医疗机器人是集医学、生物力学、机械学、机械力学、材料学、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视觉、数学分析、机器人等诸多学科为一体的新型交叉研究领域,,是当前国内外机器人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医疗机器人具有减少误差、更具安全性、可以模拟手术、实现全面护理以及起到降低人力资源的作用,而且机器程序可以设定,耐心、细心以及生理疲惫等方面相比传统医护人员来说具备很大优势。

医疗机器人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主要用于伤病员的救援、转运、手术和康复,主要产品包括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医疗服务机器人、健康服务机器人等。

其中,手术机器人主要包括腹腔镜、骨科、神经外科等类型,约占16%。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术机器人将朝向小型化、专门化、低成本、智能化、自动化发展,并将引领微创外科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2、医疗机器人细分市场占比目前,医疗机器人可分为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辅助机器人、医疗服务机器人四大类。

在我国医疗机器人市场中,占比最大的为康复机器人达47%,其次为辅助机器人,占比达23%,手术机器人及医疗服务机器人占比分别达17%、13%。

3、医疗机器人企业注册量据企查查数据,2016年医疗机器人相关企业仅2761家,2019年注册量突破5000家,2020年受疫情影响,医疗机器人热度暴涨,医疗机器人相关企业注册量同比大增158.3%,增至13076家,同比2016年增长3.74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康复机器人行业发展情况
(一)市场发展现状
康复机器人是辅助人体完成肢体动作,实现助残行走、康复治疗、负重行走、减轻劳动强度等功能的一种医用机器人。

我们认为康复机器人的下游市场可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环境下的“可穿戴设备”,在应用技术突破后的市场需求量巨大,未来几年产业增长速度将超过整体医用机器人市场的增长速度。

预测康复机器人市场将从2015年的4300万美元增长至2020年的18亿美元。

图表2015-2020年康复机器人市场(包含外骨骼机器人)
数据来源:产研智库
(二)供需缺口巨大
肢体残疾主要由骨关节病、脊髓损伤和脑血管疾病等造成。

大量存在的骨关节疾病,其疼痛和功能障碍会导致行走能力、劳动力丧失,甚至致残,60岁以上的老年人55%的人患有该病。

脊髓损伤主要是由交通事故造成,轻者使损伤者行走能力减弱,重则瘫痪。

脑血管疾病是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病,其中以脑卒中患者居多。

脑卒中是死亡率最高的三大疾病之一,85%的脑卒中患者会出现侧肢体运动功能障碍。

据专家估计每年我国脑血病新发患者超过200万人。

我国肢体残疾基数庞大,且人数仍在递增。

相较于1987年第一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2006年第二次抽样调查数据表示,残疾类别结构发生改变,肢体残疾人数大幅增加,肢体残疾人数从1987年的755万上升到2006年的2412万,占残疾总人口比重为29.07%,是残疾的最主要类型。

另外,由于我国残疾标准较为严格,与发达国家相比,残疾人比例相
对较低,国际社会公认的全球残疾人比例约为全球总人口的10%,2006年我国的残疾人口比例约为6.34%,因此我国目前的残疾人数可能存在一定的低估。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总人数,以及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残疾人占比,推算2010年末我国残疾人总人数8502万人中,肢体残疾2472万人。

图表肢体残疾人数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产研智库
人口老龄化增加了致残几率和残疾人的数量,残疾人年龄结构呈倒金字塔型,年龄越大,比重越高。

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衰退,脑血管疾病、骨关节病、痴呆等发病率和致残几率增高。

我国已步入老龄化进程,老年人口占比不断攀升。

2014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数达到1.38亿,所占人口比重不断攀升,达到10.1%;老年人抚养比在2014年达到13.7%,维持不断增加的趋势;少儿抚养比下降伴随着因计划生育和经济增长带来的人口出生率下降。

伴随着老龄化过程中的生理衰退是老年人四肢的灵活性下降,并且,在老年人群体中存在大量的心脑血管疾病或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且多数患者存在偏瘫症状。

图表2000-2014年老年人口结构占比情况
数据来源:产研智库
图表2000-2014年老年人扶养比情况
数据来源:产研智库
残疾人比重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年龄越大,残疾人比重越高。

二次调查中60岁及以上的残疾人约有4416万人,比1987年调查时该年龄段残疾人数增加了2365万,占全国残疾人新增总数的75.5%。

2011年全国残疾人状况监测表示,残疾人的年龄结构不同于全社会人口的年龄结构特征,呈现倒金字塔型,残疾人比重随年龄增加而增加。

图表2011年监测常住人口年龄
数据来源:产研智库
图表2011年残疾人监测样本年龄结构
数据来源:产研智库
肢体残疾的庞大基数以及老龄化趋势,使得我国康复装备供应和康复临床的需求存在巨大缺口。

一方面,医院康复医学科数量不足,康复科室供给和康复装备供应不足。

根据卫计委数据,截止2015年5月底,全国医院2.6万个,其中,二级以上的医院有8973个(三级医院2002个,二级医院6971个)。

2011年卫生部下发《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通知,要求所有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必须建设康复医学科,截止到2012年底,实际拥有康复科的综合医院3288家,与要求相去甚远。

另一方面,肢体残疾者接受康复训练服务供给不足,服务供给和残疾者需求存在巨大缺口。

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有康复机构6914个,开展肢体残疾康复训练服务机构达2181个,全国共对36.7万肢体残疾者实施康复训练,而我国肢体残疾者有2400多万人,因此,康复装备供应与临床需求存在巨大缺口。

传统的人工或简单的医疗设备已经不能满足患者的康复需求,这也使得人们对于四肢康复设备如康复机器人的需求增大。

康复机器人可以减少人员陪护,而且更有成效地帮助病患
实现康复。

更重要的是,患者、老年人,以及幼儿,即所谓“老弱病残”,对于医疗康复机器人的需求较为刚性,这一片市场需求未来开拓可期。

未来我国康复市场规模达百亿,成长空间巨大。

假设未来我国二级以上综合医院的康复医学科建设完全,预测未来二级以上医院康复医学科数量近1万所,这里还不包括社区等康复机构,考虑到康复设备单价在数十万至数百万元之间,即使一所康复医学科配一台设备,市场空间将达到数百亿元,成长空间巨大。

二、医疗机器人未来发展前景展望
(一)全球市场前景
2020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将达到5140亿美元,2013-2020年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为5%。

2020年全球医疗器械研发投入将达到305亿美元,2013-2020年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约4.2%。

医疗器械未来的最终方向一定是智能化,而研发的不断投入也会朝着这一方向前进,医疗机器人变医疗器械智能化最终的方向,其占医疗器械市场的占比将越来越大。

2012年全球医用机器人销量为1308台,同比增长20%,占全部专业服务机器人销量的8%,市场规模约为60亿美元。

医用机器人是单位价值最高的专业服务机器人,每台医用机器人(包括附件和零部件)售价可达150万美元。

其预测医疗机器人会以每年19%的速度增长,至2016年全球市场规模估计会增长到119亿美元。

全球医疗机器人市场2014年为87.37亿美元,并将在2020年达到179亿美元,年均增长率12.7%。

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在2014年为32亿美元,伴随着下一代设备、系统和器械的发布,手术机器人将从目前的大型开放手术,覆盖到身体中的微小部分。

预计2021年将达到200亿美元。

图表2012-2016年医用机器人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国际机器人联合会
图表2012-2018年全球医疗机器人产值预测
单位:台
数据来源:产研智库
2014年全球医疗机器人的销量为1224台。

其中最重要的应用是外科手术辅助机器人,销量为978台,医疗机器人的总销售额为13.17亿美元,占据了专业服务型机器人的35%。

IFR机构预测,在2018年,全球医疗机器人的销量会达到约4000台,从2014年起,未来4年内平均每年年均复合增速达到34.45%。

目前国际上已形成产业化或具备产业化趋势的是手术机器人和外骨骼机器人两类医疗机器人,其中直觉外科公司是手术机器人领域的领军者,其产品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占据全球一半的手术机器人市场;以色列ReWalk是外骨骼机器人领域的代表性企业,超过10年的技术积累使公司产品具备竞争优势。

(二)产业发展潜力
医疗机器人的各类产品中手术机器人占比最高,在60%以上,是医疗机器人中体量最大的机器人。

其次为微创放射性手术系统,约占20%。

急救机器人、外骨骼机器人、辅助康复机器人、非医疗医院机器人等占比均较小。

图表2012-2022年医疗机器人各类产品细分增速情况
单位:百万美元
数据来源:产研智库
从医疗机器人各类产品的市场增速来看,外骨骼机器人、辅助康复机器人从2012年到2022年,市场占比明显提升,未来5年广义康复机器人的年复合增长率约为37%,其中康复机器人年复合增长率为21%,外骨骼机器人年复合增长率为47%,远高于其他类别的医疗机器人的平均增速。

图表医疗机器人细分市场成长空间巨大
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密西根大学康复机器人协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