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6、花瓣飘香》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6课《花瓣飘香》课文及教案

精心整理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6课《花瓣飘香》课文及教案【课文】“爸爸在南沙当解放军。
他常常来信叫我听妈妈的话,不要惹妈妈生气。
”小女孩眼眶里闪动着泪花。
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第二天早晨,我从集市上买了两盆带着露水的月季花,一盆送给了小女孩,另一盆放在我母亲的阳台上。
【教案】(师(师: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
“瓣”是左中右结构,中间的“瓜”写得要窄点,这样字才不会像个“大胖子”;“飘”的右边是“风”,有“风”花香才能飘得远。
)师:课前预习了吗?(预习了)喜欢这篇课文吗?(喜欢)师:老师也很喜欢这篇课文,看,老师还把这篇课文改写成一首小诗呢!(课件出示画面,月季花的底纹和淡淡的音乐)。
老师想把一首小诗送给大家,想听听吗?花瓣飘香师:一片花瓣代表了小女孩的一颗心。
(板书:一片花瓣一颗的心)(手指横线)这道横线邓老师想请小朋友们来帮忙填写。
你们准备怎么办呢?(读书)真好!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板书)请小朋友们仔细读课文2—10节,你能不能从文章中读出一颗心来。
好!下面请小朋友们边想这个问题,边读书,可以轻声读课文,可以默读课文,可以边读边画,把你想到的就记在书上。
比一比,谁想得多,想得好。
生:自由读课文,写体会。
师:读好了吗?已经读好的小朋友,再去读一读,相信你会想得师:同学们这就叫读书,去琢磨(板书)文章中的词语、句子,把隐藏在它们后面的感情体会出来。
现在谁再来读一读这一节。
(指名读——齐读)师:你还能从哪里看出小女孩爱花呢?(出示)她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师: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红色显示“舍不得”。
)指导二:的人。
(齐读)师:多么感人的话语,多么感人的场面。
听了小女孩的话,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出示卡片: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指导读好。
师:(再次出示第2节)小朋友们再读读第2节,再去琢磨琢磨这些关键词,你有什么新的体会。
指名交流。
指导三:(出示)“爸爸在南沙当解放军。
苏教版三下《6、花瓣飘香》课文

苏教版三下《6、花瓣飘香》课文6、花瓣飘香我家门前有一丛月季,上面开满了红艳艳的花朵。
一天清晨,我看到有个小女孩俯在花前,从花丛中小心地摘了一片带露水的花瓣,双手捧着,然后飞快地穿过田野,跑远了。
几天后的一个清晨,我又见到了那个小女孩在摘花瓣,就叫住了她。
她拿着花瓣,有些不知所措,惶恐地望着我。
“为什么只摘花瓣呢?”我轻轻地问。
她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摘花瓣做什么呀?”小女孩说:“妈妈生病了,我摘片花瓣送给她。
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妈妈会高兴的。
”“你爸爸呢?”“爸爸在南沙当解放军。
他常常来信叫我听妈妈的话,不要惹妈妈生气。
”小女孩眼眶里闪动着泪花。
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第二天早晨,我从集市上买了两盆带着露水的月季花,一盆送给了小女孩,另一盆放在我母亲的阳台上。
【教材简析】《花瓣飘香》是苏教版第六册中的一篇阅读课文,整篇课文洋溢着浓浓的亲情。
情节简单,但是写得情真意切。
课文通过写一个小女孩给生病的妈妈送花瓣的事,表现出她是一个懂事的孩子。
全文以对话为主体,寓深刻的道理于平凡细小的事情之中,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设计理念】语文课堂应该成为生活的课堂。
教师要善于通过创设情境,形成积极的课堂心理氛围,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积极的内心体验,使他们“本着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与思考”、“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
”(苏霍姆林斯基语)【教学目标】1、体会人物对话对表现文章中心的作用。
2、练习分角色朗读。
3、凭借具体的材料,培养学生从小具有敬爱父母的思想品德,陶冶继承传统美德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让学生充分地读懂课文,通过朗读体验语义语境。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调动已有经验,入境入情,充分体会小女孩话语中蕴含的真挚、纯朴的亲情。
苏教版三年级下《花瓣飘香》语文教案附课后反思优秀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花瓣飘香》语文教案附课后反思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3学习课文中的优美语句和修辞手法。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通过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2.3通过课后反思,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花草树木的情感。
3.2教育学生学会感恩,珍惜他人的付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
1.2学习课文中的优美语句和修辞手法。
1.3学会生字词。
2.教学难点:2.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
2.2运用课文中的优美语句进行仿写。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出示课文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看法。
1.2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导入新课。
2.朗读课文2.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纠正发音错误。
3.理解课文内容3.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答,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2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4.学习课文中的优美语句和修辞手法4.1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优美语句。
4.2教师解释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并让学生举例说明。
5.学习生字词5.1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跟读并记忆。
5.2教师解释生字词的意思,并让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6.课后反思6.1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课文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四、课后作业1.朗读课文,熟记生字词。
2.用课文中的优美语句仿写一段话。
3.写一篇关于大自然的美文。
五、课后反思1.优点:1.1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较为深入,能够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1.2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掌握有所提高,能够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1.3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表现出较高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2.不足:2.1部分学生对生字词的记忆不够扎实,需要在课后加强复习。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花瓣飘香课件

一天清晨,我看到有个小 女孩俯在花前,从花丛中 小心地摘了一片带露水的 花瓣,双手捧着,然后飞 快地穿过田野,跑远了。
她低着头不好意思地 说:“我舍不得把整朵 花都摘了……”
“爸爸在南沙当解放军。他 常常来信叫我听妈妈的话, 不要惹妈妈生气。”小女孩 眼眶里闪动着泪花。
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她低着头不好意思地 说:“我舍不得把整朵 花都摘了……”
小女孩说:“妈妈生病了, 我摘片花瓣送给她。花瓣 摸上去像绒布一样,闻起 来有淡淡的清香,妈妈会 高兴的。”
小女孩说:“妈妈生病了, 我摘片花瓣送给她。花瓣 摸上去像绒布一样,闻起 来有淡淡的清香,妈妈会 高兴的。”
“爸爸在南沙当解放军。他 常常来信叫我听妈妈的话, 不要惹妈妈生气。”小女孩 眼眶里闪动着泪花。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花瓣飘香》课件PPT

易百特教师网
自读课文,思考并小组讨论:
1、小女孩怎么摘花瓣?用直 线画出描写她摘花瓣的句子; 2、她为什么只摘花瓣呢?用 波浪线把有关的句子画起来; 3、她摘花瓣做什么?用虚线 把有关的句子画起来。
一天清晨,我看到有个小 女孩俯在花前,从花丛中小心 地摘了一片带露水的花瓣,双 手捧着,然后飞快地穿过田野, 跑远了。
易百特教师网
母亲( )地 问我:“--------------?” 我说:“-------。”
易百特教师网
遥望家乡的小山村,小呀小山村, 在那遥远的小山村,小呀小山村,现在让我们 我那可爱的小燕子可回了家门? 我那亲爱的妈妈已白发鬓鬓。 在歌曲《妈 女儿有个小小心愿,小小心愿, 妈的吻》的 过去的时光难忘怀,难忘怀, 再还妈妈一个吻,一个吻。 歌声中,为 妈妈曾给我多少吻,多少吻。 吻干她那炽热的泪珠, 爸爸妈妈送 吻干我脸上的泪花, 安抚她那孤独的心, 上一份祝福。 温暖我那幼小的心, 女儿的吻,纯洁的吻, 妈妈的吻,甜蜜的吻, 愿妈妈得欢欣。 叫我思念到如今。
易百特教师网
她拿着花瓣,不知所措, 惶恐地望着我。
易百特教师网
惶恐 (惊慌、害怕)
不知所措
易百特教师网
小女孩说:“妈妈生病了,我 摘片花瓣送给她。花瓣摸上去像 绒布一样,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 妈妈会高兴的。”
易百特教师网
快速浏览课文,思考: 课文写了哪几个时 间段中发生的事?请你 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
易百特教师网
一天清晨,我看到有个小女孩俯 在花前,从花丛中小心地摘了一片带
露水的花瓣,双手捧着,然后飞快地
穿过田野,跑远了。
易百特教师网
俯
捧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花瓣飘香》教学做法

---------------------------------------------------------------范文最新推荐------------------------------------------------------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花瓣飘香》教学做法今天教《花瓣飘香》与学生进行了一些交流:一、与孩子一起把花瓣之香飘到哪里做了全面思考。
一是我家门前的月季,肯定其香飘到我这里,但就此停止了(从第一自然段可以看出);二是从最后两个自然段知道了花香飘到我这里后,又飘到了自己母亲那里(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会出现这一情境呢?);三是曾经飘到了这个小女孩那里(花香肯定留在孩子记忆里,或者着孩子肯定寻找过花香,在书中读到过花香,知道花香的价值)(从第七自然段中可双读出);四是花香飘到了这个小女儿的母亲那里,其实也会飘到她的父亲那里(这从全文中可以读到,飘到她父亲那里,其实从第九自然段,学生也可以想到。
小女孩的妈妈能不在父亲面前夸奖自己的女儿吗?);五是飘到了编者那里(如果编者没有读过这篇文章,受到这篇文章的感动,不可能选作课文呀?编者中有好多老人,大学者,看来他们也喜欢这篇课文,所以推荐给我们读的);六是飘到了我们每个学生的头脑中(从这篇文章中,我们知道尊敬父母是我1/ 2们应该做的一件事)。
二、课文第10自然段为什么没有加双引号。
第九自然段孩子正说着,引号都在,突然没有了,从中读到什么?用此引导学生品读,孩子读的非常有意思。
三、这篇文章给予学生的写作智慧是什么?我个人认为这篇文章的灵感句是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也就是说,作者有着这种心灵所获后,生命的唤醒,促使他拿起笔写下了这篇文章,有了这篇文章,这个香才飘的更远。
所以,我花了很久的时间为孩子讲述了写作,讲述了这篇文章应该给予每个孩子的写作智慧。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花瓣飘香》生教学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花瓣飘香》生教学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花瓣飘香》的故事情节。
2.掌握一些生字词汇。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从故事中学习并模仿语言表达。
2.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参与到故事中去、“亲身”体验。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对于文学的热爱。
2.让学生了解团结、互助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1.理解并掌握《花瓣飘香》故事情节。
2.认识和掌握一些新的字词汇。
三、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亲身”体验。
2.引导学生阅读,并且理解文本的情境。
四、教学过程1.引入为了让学生顺利的开展下去的阅读,我们先给学生讲解故事情节:学生,今天我们要一起来聊聊一件事情,是一只小蜘蛛帮助别人的故事。
学生拿起课本,重复学习文字。
2.讲解新知1.生字词汇学生,这一篇文章出现了一些生字生词,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
(1)花瓣(2)田边(3)草荫(4)蜘蛛(5)掏出(6)为他指明方向(7)彩虹(8)像一朵云(9)留下最后一件东西请学生们跟着老师一起快速认读生字,掌握生词词意。
2.故事情节让学生们了解故事情节,建立对花瓣飘香故事的概括的认知。
并听老师仔细的模仿整篇文章,使其充满生动感的讲述力。
3.阅读活动1.带着问题阅读故事讲述完毕后,老师提醒学生回忆并了解一些故事需要的问题。
(1)温暖友谊,它是怎样建立起来的?(2)小蜘蛛帮助蝴蝶和蚂蚁时,使用了什么方法?(3)清雨,讲诉了儿子用什么向母亲表达爱?2.角色扮演请学生们根据选择出喜欢的故事中的一个角色,进行语言表达练习及角色扮演。
让学生们把故事中那些生活化的语言表达出来。
3.朗读学生们随着课本中的文本进行大声朗读,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理解文本的情境,并在他们的想象中装扮这一篇文章生动的情节。
4.讲评1.老师抽查学生2.提问测试,询问学生对好结局的理解。
如果有问题就提出来,在朗读环节进行阅读更正。
5.拓展思考1.教师从生活中带上故事主题“团结、互助”的讲述,启发学生展开联想思考,并表达出来。
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花瓣飘香

花瓣飘香(第二课时)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
一天清晨,我看到有个小女孩俯在花前,从 花丛中小心地摘了一片带露水的花瓣,双手捧着, 然后飞快地穿过了田野,跑远了。
花瓣飘香(第二课时)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
一天清晨,我看到有个小女孩俯在花前,从 花丛中小心地摘了一片带露水的花瓣,双手捧着, 然后飞快地穿过了田野,跑远了。
花瓣飘香(第二课时)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
“摘花瓣做什么呀?” 小女孩说:“妈妈生病了,我摘片花瓣送给 她。花瓣 , ,妈妈会高兴的。” “你爸爸呢?” “爸爸在南沙当解放军。他常常来信 妈妈的话, 惹妈妈生气。”小女孩 。 听
孝顺 听话 懂事
花瓣飘香(第二课时)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
花瓣飘香(第二课时)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
这是一片________的花瓣。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从文中找出相应的答案,看 谁填的答案多。
花瓣飘香(第二课时)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
我家门前有一丛月季,上面开满 了红艳艳的花朵。
花瓣飘香(第二课时)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
我家门前有一丛月季,上面开满 了红艳艳的花朵。
花瓣飘香(第二课时)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
一天清晨,我看到有个小女孩俯在花前,从 花丛中小心地摘了一片带露水的花瓣,双手捧着, 然后飞快地穿过了田野,跑远了。
花瓣飘香(第二课时)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
几天后的一个清晨,我又见到了那个小女孩 在摘花瓣,就叫住了她。她拿着花瓣,有些不知 所措,惶恐地望着我。 “为什么只摘花瓣呢?”我轻轻地问。 她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我舍不得把整朵花 都摘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瓣飘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从具体的语言文字当中感受小女孩的懂事,从中受到爱的感染。
3、初步领悟题目的内在意蕴。
教学重点:
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感悟小女孩的懂事,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领悟“花瓣飘香”的内在意蕴。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通过昨天的初步学习,你知道《花瓣飘香》讲的是一件什么事?你认为小女孩是个怎样的孩子?(小女孩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
2、首先,请同学们一起读读1、2两小节,来赞赞这个爱花的小女孩。
过渡:课文的第10小节说“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她摘了我家门前的花,我怎么不责怪她,反而夸她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呢?
二、了解小女孩(学习3—10节)
自读感悟
学生自由读课文,并用铅笔在书上勾画有关的句子。
提出自读的要求: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的3—10小节,用“﹏﹏”勾画出表现小女孩懂事的有关句子。
集体交流,引导学生从小女孩的语言、动作和表情当中感受小女孩的懂事。
过渡引导:在3—10节中,小女孩共说了几句话?(三句)。
第一句是什么?
(一)学习课文的第5节,感悟小女孩爱花的善良品质
1、学习第五节
1)学生读出勾画的表现小女孩懂事的句子,教师跟着出示句子:她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
2)指名读,指导朗读,读出小女孩的低着头不好意思。
3)“她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你知道了什么?(小女孩觉得自己摘花做得不对)
过渡:你从哪些地方还看出小女孩觉得自己做得不对呢?
2、学习感悟3自然段。
1)指名读3自然段。
2)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不知所措、惶恐”。
小女孩偷摘了人家的花瓣被发现时,她心里会怎么想?(她会很惊慌,因为摘花瓣是不对的,怕受批评。
)文中用什么词来形容?(惶恐)因为害怕,她就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有些“不知所措”。
一个“惶恐”,一个“不知所措”,让你觉得小女孩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呢?(纯朴、善良)
3)教师引读:小女孩知道摘花不对,因此被人发现时不知所措,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你能把小女孩没说完的话说完吗?学生想象小女孩说的话。
过渡:你从上文哪里看出小女孩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
3、简单回顾第2节。
指名回答读2自然段。
从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小女孩怎么样?(引导:舍不得、小心地摘、双手捧着)
(板书:爱花、善良)
4、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4、5自然段。
(读出作者温和的语气)
过渡:小女孩那么爱花、舍不得摘花,为什么还要摘花瓣呢?
(二)、学习第7节,体会小女孩关心妈妈,孝顺
1、指名读第7节,课件出示:小女孩说:“妈妈生病了,我摘片花瓣送给她。
花瓣摸上
去像绒布一样,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妈妈会高兴的。
”
2、从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小女孩很爱妈妈,关心妈妈,敬爱妈妈,很孝顺)
(板书:关心、孝顺妈妈)
想象小女孩妈妈摸着绒布一样的花瓣,闻着淡淡的清香,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是啊,花瓣虽小,却可以换来妈妈的笑容,或妈妈的健康,小女孩是多么高兴啊!带着这种心情读第七自然段。
3、指导朗读,抽读、范读。
4、小结:为了安慰生病的妈妈,小女孩虽然舍不得摘下整朵花,但还是忍不住偷偷地摘下了花瓣,为的是让妈妈的心情好起来,病好起来。
多么孝顺的孩子啊!:其实小姑娘送的不只是花瓣而是一份孝心(引导学生说出来)。
5、过渡:小女孩的妈妈生病了,为了让妈妈高兴她想到用漂亮又芳香的花瓣来送给妈妈。
如果是你,你会像小女孩一样孝敬你的妈妈吗?为什么?
1)下面我们来听首歌,在歌声中希望大家闭上眼睛静静地想想你的妈妈、爸爸为你操劳的情景。
听歌曲《妈妈的吻》
2)你有没有看见往日你爸妈为你操劳的场面,我们再来读一读对话,看看你是否会有一些新的感觉。
过渡:还有什么地方体现出小女孩懂事呢?
(三)、学习第9节,体会小女孩敬重爸爸,听话懂事
1、指名读第9节,课件出示:“爸爸在南沙当解放军。
他常常来信叫我听妈妈的话,不要惹妈妈生气。
”小女孩眼眶里闪动着泪花。
2、说到爸爸,小女孩眼眶里为什么闪动着泪花?(小女孩想到妈妈生病了,爸爸又不在身边,心里很难受。
)
3、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小女孩敬重爸爸,听话,懂事板书:敬重爸爸,听话)
4、指导朗读。
指导语:谁愿意来当这个听话懂事的好孩子,来读读她说的话?
5、小结:小女孩十分敬重爸爸,时刻记住爸爸的叮嘱,为的是让爸爸安心保卫祖国。
多么听话的孩子啊!
过渡:所以作者忍不住夸道:“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引导学生说出这句话)
引导学生质疑,用“!”更合适。
(四)小结
过渡:真是个听话懂事的好孩子呀!同学们想读读这懂事的好孩子吗?
1、同桌分角色练读4——9自然段的对话。
2、指名分角色读,评议。
3、读得真感人啊!此时,你最想对小女孩说什么?
小结过渡:其实小女孩送的不只是花瓣更是一份孝心,这件事不但深深地感动了同学们,也打动了文中的“我”。
从文中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
三、学习11自然段。
1、师范读11自然段。
指名交流。
2、齐读11自然段,读出我们心中的感动吧。
3、口语训练:如果你是作者,送花时会对小女孩说些什么?小女孩又会怎么说?
作者的母亲看见了月季花会怎么问?“我”又会怎样回答呢?
四、领悟题目的意蕴,总结全文
1、过渡:小女孩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课文用对话的方式写出了她不仅爱花,更爱父母。
她摘的花瓣的芳香飘到了她妈妈那里,她妈妈高兴;飘到了作者那里,作者也学着送花给自己的妈妈。
同学们,相信你们也闻到了花香,你们都是有孝心的好孩子。
虽然我们的手中没有花瓣,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片花瓣,那就是我们的孝心。
希望孩子们能用我们的心,让爸爸妈妈每天都能闻到淡淡的芳香。
2、深情地读课题:花瓣飘香。
3、你们知道课题有什么特殊含义吗?
“花瓣飘香”字面意思是花瓣散发出香味。
以此为题,暗指美好的心灵、美好的人格也会想花瓣一样散发芳香,让人感动。
4、最后让我们一起朗读一首小诗,用我们的声音、用我们的心读出小女孩的可爱和懂事吧。
也为爸爸、妈妈送上一份祝福吧!
花瓣飘香
清晨,
月季花上闪动着露珠,
小女孩摘下一片花瓣,
轻轻放在妈妈的枕边。
表一份心愿,
道一声祝福,
妈妈的脸上漾起了微笑。
小小的花瓣,
像绒布一样柔软,
淡淡的清香随风飘散。
小小的女孩,
像露珠一样透亮,
你不就是那片清香的
花瓣吗?
板书: 6、花瓣飘香
爱花、善良
懂事关心、孝顺妈妈
敬重爸爸、听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