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届二中全会

合集下载

七届二中全会的历史地位与意义

七届二中全会的历史地位与意义

七届二中全会的历史地位与意义七届二中全会的历史地位: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中国革命的新高潮中,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党的精心设计和准备的基础上,确立了建立新中国、执政为国的政治原则,作出了建立新中国的若干重大决策,实际上提出了新一届中国国情和发展的初步构想。

确立了新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建设目标,对党领导国家建设和党的先进性提出了两个新要求。

建立新中国,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主中国,建设新中国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国家。

这是一次建立和建设新中国的政治决策会议,也是一次关于国家建设理论创新的会议。

七届二中全会的意义:⒈实现工作重点转变的方法。

关于党的重点转变,毛泽东写道:"从1927年至今,我们的重点是农村,在农村聚集力量,把城市与农村围绕,然后收购城市。

这种工作作风的时期已经结束。

从现在起,从城市到农村,从城市到城市的领导,农村的领导开始。

党的工作重点已经从农村转移到城市。

⒉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和政策.关于新中国成立后党的经济政策,毛泽东首先深刻论述了它的基本出发点.⒊人民民主专政的任务.在政治上,七届二中全会强调,要实行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⒋解决国民党残余力量的三种方式.在军事上,毛泽东提出了今后解决国民党残余力量的三种方式,即天津方式、北平方式和绥远方式.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外交方针问题是当时中央领导人思考的重要问题.1948年春,随着解放战争的顺利进展,英、苏、法等一些外国政府先后通过一些渠道,向我们试探,表示愿与我们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毛泽东、周恩来也在这时开始从建立新国家的角度考虑对外关系问题.⒍党的建设的新课题.从乡村到城市,从革命战争到经济建设,对于即将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来说,党的建设问题是一个十分重大而紧迫的新课题.七届二中全会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转折时期的重要会议,把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从战争转向生产建设,把中国从一个农业国家转变为一个工业国家,逐步从新的民主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在政治、思想、理论、政策等方面做了充分的准备,勾定了建设新中国的宏伟蓝图,使全党在新形势下实现了高度的团结。

七届二中全会的历史地位

七届二中全会的历史地位

七届二中全会的历史地位全会背景编辑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前夕,中国共产党于1949年3月5日至13日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中央政府食堂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

出席全会的有34名中央委员和19名候补委员。

十一个人作为未出席会议的代表出席了会议。

会议由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组成的主席团主持。

这是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新中国奠定基础的一次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会议。

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二中全会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3月5日,毛泽东主持开幕式并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作了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

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27人在会上发言。

会议听取并集中讨论了毛泽东的报告,批准了1945年6月中共七届一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批准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召开新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和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建议,并批准了毛泽东关于以八个条件作为与国民党南京政府和谈的依据毛泽东的报告通过了相应的决议。

[1]全会内容编辑会议提出了推动革命迅速取得全国胜利的各项政策。

会议认为,今后解决国民党军队剩下的问题,不超过天津、北平、绥远。

“天津方式”是指通过战斗消灭敌人的方式;“北平方法”是指国民党军队的和平重组;“绥远方法”是指暂时维持原有状态,然后重组敌人的方式。

目前,必须先采取“天津路”,但后两条路不可忽视。

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和平斗争的道路。

会议认为,在进行军事斗争的同时,也要积极进行政治斗争。

无论是军事斗争还是政治斗争,都要把原则的坚定性和战略的灵活性紧密结合起来。

为了适应斗争的需要,我们必须培养一大批革命干部,把人民解放军作为培养干部的学校,准备把210万野战军全部变成工作队。

[3]工作重点全会集中讨论了党的工作重心的战略性转移,即工作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

根据毛泽东的报告,全会认为,自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来,由于敌强我弱,党的工作重点一直放在农村。

在农村进行革命,集中力量进行农村革命的准备和准备。

历史证明,这一政策是绝对必要的,是正确的,是完全成功的。

中国共产党历史28讲——第10讲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和新中国的筹建

中国共产党历史28讲——第10讲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和新中国的筹建

随着战略决战的胜利和革命即将在全国胜利,中国共产党于1949年3月5日至13日在西柏坡召开七届二中全会,制定了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方针,提出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问题,规划了革命胜利后建立新中国的蓝图。

会后,中共中央从西柏坡迁到北平,筹备并召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从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做了充分的准备。

一、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和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人民解放军取得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后,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歼灭,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已成定局。

在这种形势下,中共中央于1949年1月6日至8日在西柏坡召开政治局会议,通过由毛泽东负责起草的《目前形势和党在一九四九年的任务》的指示。

这一指示提出:“北平解放后,必须召集第七届第二次中央全体会议。

这个会议的任务是:(l)分析目前形势和规定党的任务;(2)通过准备提交政治协商会议的共同纲领的草案;(3)通过组成中央政府的主要成分的草案;(4)批准军事计划;(5)决定经济建设方针;(6)决定外交政策;(7)其他事项。

”①此次政治局会议结束后,中共中央为召开七届二中全会做了一系列准备工作。

从2月中旬起,中共中央陆续向在前线和各地的中央委员、中央候补委员发出通知,要求他们于2月底以前到达中央驻地。

经过充分的酝酿和准备,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于1949年3月5日至13日在西柏坡召开。

出席会议的有中央委员34人(中央委员出缺4人,由中央候补委员递补出席3人),候补中央委员19人,列席会议的n人。

全会主席团由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5人组成。

毛泽东代表中共中央向全会作了报告。

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同志就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工业和城市工作等问题作了重要发言。

全会批准1945年6月七届一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批准由中国共产党发起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及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建议,批准毛泽东关于以八项条件作为与南京国民政府及其他任何国民党地方政府、军事集团举行和平谈判的基础的声明,并根据毛泽东的报告通过了相关的决议。

七届二中全会的历史地位

七届二中全会的历史地位

七届二中全会的历史地位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于1949年3月5日—13日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举行,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34人,候补中央委员19人;列席会议的11人,由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组成的主席团主持了此次会议。

七届二中全会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召开的唯一的一次中央全会,会议做出的各项政策规定,不仅对迎接中国革命的胜利,而且对新中国的建设有重大作用。

[1-2]目录.1全会背景.2全会内容.▪工作重心.▪基本政策.▪经济外交.3历史意义.4会议报告原文.▪原文.▪注释全会背景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经过充分准备,中国共产党于1949年3月5日至13日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中央机关食堂,召开了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

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34人,候补中央委员19人。

列席会议的11人。

会议由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组成的主席团主持。

这是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新中国奠基的一次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会议。

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4张)毛泽东主持了开幕会议,并于1949年3月5日代表中央政治局作了《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

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27人在会上发了言。

会议听取并集中讨论了毛泽东的报告,批准1945年6月党的七届一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批准由中国共产党发起的关于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及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建议,批准毛泽东关于以八项条件作为与国民党南京政府进行和平谈判的基础的声明,并根据毛泽东的报告通过了相应决议。

[1]全会内容会议确定了促进革命迅速取得全国胜利的各项方针。

会议认为,今后解决国民党残余军队的方式,“不外天津、北平、绥远三种”。

“天津方式”,即用战斗去消灭敌军的方式;“北平方式”,即和平改编国民党军队的方式;“绥远方式”,即暂时维持原状,以后再改编敌军的方式。

七届二中全会探秘

七届二中全会探秘

一、中共中央动议召开七届二中全会的过程是怎样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是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中共中央在一个适当的时间根据形势的需要而安排召开的。

它有一个比较长的动议过程。

1、阜平城南庄会议上,首提七届二中全会议题。

1948年4月30日至5月7日,中共中央在晋察冀军区所在地阜平县城南庄召开了一次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

此次会议上,首提七届二中全会议题。

在会议召开前的1948年4月25日,毛泽东亲自致电已先期到达西柏坡的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通知他们即将召开的中央会议准备讨论的问题,其中第二项内容即为:“(二)关于在今年冬季召开二中全会的问题,二中全会的议题:(甲)中央工作报告(政治形势的分析及党的任务);(乙)关于在民主革命中对社会各阶级的划分及其待遇的规定;(丙)召开人民代表会议及成立中央政府问题。

”明确了召开七届二中全会所议的三项议题,并请诸同志先作大概的讨论,然后再到阜平开会时具体商议。

在接下来的城南庄会议上,对事先所提问题及七届二中全会的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特别是针对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及成立中央政府问题上,中共中央在开会的第一天就以口号的形式向全国发出。

2、九月会议上,中央提出对七届二中全会的经济政策进行研究。

1948年9月8日至13日,中共中央在西柏坡组织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即“九月会议”。

会上,毛泽东再次提到了七届二中全会的准备工作,明确了“要努力发展国民经济,由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观点,并在9月13日做的结论中强调:“至于对经济成分的分析还要考虑,先由少奇同志考虑,并草拟文件,以便在召开二中全会时用。

”3、三大战役期间,中央多次发电明确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在战略大决战激烈进行的日子里,关于召开七届二中全会的相关事宜已在中共中央的具体谋划之中。

1948年12月18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致高岗并告林彪、罗荣桓电:“为了讨论明年各军作战的整个战略方针问题、准备召集二中全会问题及其他问题,我们拟约刘伯承、陈毅、饶漱石、罗荣桓、薄一波诸同志来中央开会,会期一月一日至五日。

西柏坡会议在八年级历史课本第

西柏坡会议在八年级历史课本第

西柏坡会议在八年级历史课本第西柏坡会议一般指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

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于1949年3月5日—13日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举行,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共中央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

由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组成的主席团主持了此次会议。

毛泽东主持会议并作了《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报告提出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主要途径。

全会分析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状况和基本矛盾,论述了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任务及其主要途径。

为即将建立的新中国描绘蓝图。

西柏坡会议精神集中体现了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彻底革命精神,体现了头脑清醒、目光远大的胜利者图强自律的精神。

它的主要内容包括:永不停歇,将革命进行到底;坚持两个“务必”,保持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团结高效,加强党的集中统一。

它的核心是教育全党要经得起新的历史阶段的考验。

它的实质是巩固和加强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不断地把革命事业推向前进。

七届二中全会 两个务必

七届二中全会 两个务必

七届二中全会两个务必
答案: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分析:1949年3月5日—1949年3月13日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强调要加强党的思想建设,防止资产阶级思想侵蚀党的队伍,有预见性地提出了防止“糖衣炮弹”进攻的重大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两个务必”的重要思想。

七届二中全会首次提出加强党的建设,提出“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党的建设是一个伟大工程。

政治考研系列会议解读:七届二中全会

政治考研系列会议解读:七届二中全会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政治考研系列会议解读:七届二中全会考研政治中涉及到很多会议,针对这些会议,考生是不是会有混淆,下面老师对考研政治中涉及到的会议进行汇总,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复习!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从 1949 年 3 月 5 日至 13 日—西柏坡中心议题: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着重地讨论了在现在形势下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城市的问题。

会议主要讨论:①提出了人民解放军永远是一支战斗队,同时又是一支工作队。

②转折一: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到城市,必须把恢复和发展生产作为党的中心任务。

③转折二:指出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主要途径。

④阐述了全国胜利后的基本矛盾和党在全国胜利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所采用的基本政策。

特别重点分析了当时中国的五种经济成分的发展状况和党必须采取的正确政策。

⑤毛泽东估计了新形势,提出了警告“糖衣炮弹”的袭击,提出了两个“务必”的思想:务必继续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6、引导个体经济朝着集体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7、指出建国后继续加强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8、提出新民主主义的五种经济成分: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重大意义:确立了革命胜利后建设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蓝图,并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指明了道路,在政治、思想、理论上作了准备。

两种基本矛盾:国际上是新中国同帝国主义的矛盾,国内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毛泽东在会上指出:“敌人的武力是不能征服我们的,这点已经得到证明了。

资产阶级的捧场则可能征服我们队伍中的意志薄弱者。

”“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

两大任务:新生的共和国面临着两大任务:一是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彻底解决中国人民同三大敌人的矛盾 ;二是动员人民努力医治战争创伤,恢复破败的国民经济。

【模拟题演练】毛泽东在下列哪次会议中明确提出:“敌人的武力是不能征服我们的,这点已经得到证明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
《关于做好开局诸事促进长远发展的决定》
(中央委员会令第四号)
中央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经过十二载的努力,受约人终于步入了大学殿堂,虽然结果与预期有一定的差距,但党和中央同样为之自豪。

俗话说:是金子总会发光。

只要想用功、会用功,只要想发展、会通过正确的方式发展,无论是在什么地方,受约人都能取得成功。

开学伊始,在各项事业有待发展、各项工作尚未完全步入正轨之时,党的中央委员会充分发挥党统筹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领导各级党政机关积极开展工作,确保各项工作井然有序。

中央领导新宪法的制定,为嬧学盄学习め工作和生活提出了根本行动准则ロ中央指导立法机关修订和新制厚亄若干法律,为工作和生活的斱方面面提供法律依据,促这了法治战略的顪利实施뼛中央飆导新一届颂导机关的换届选举L为工作的开屔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䨭央领导新形势下的财政廏济体制攸革,有效襄范财政经济行为,遏制了享乐腐败主义;中央出台了中央委员会成员的选举功糕,对政治体制改革起爰了重要推动作用〆为期二十天的军训已经结束,大学真正皤学习生洫即将开始。

鉴二以往的学习丬存在的各种不好瞄问题和现象,中央认为有必要刦定相应的规范,而考虑到大学的学习生活中可能存在的各种暂时无法预测的问题,所以通过立法的方式来规范显然是不合适的。

因此,中央决定暂时通过针对性和灵活性较强的行政政策来规范学习生活中的各种行为。

中央要求,政务院应当在十月七日之前制定完成《大学学习生活基本规范》,作为规范学习的纲领性文件,此后,政务院和教育政策部可根据该规范并结合各种实际情况出台新的政策措施,促进学习的健康发展。

为规范纪检监察行为和司法行为、有力有效打击违纪违法犯罪,中央要求,立法机关必须尽快制定并出台《自主管理处罚法》。

开学以来,受约人的人际关系有了一定发展,基本符合中央提出的“深化对外开放,改善人际交往,有原则地扩大人际交往范围”的要求。

受约人应当一如既往地按照这个要求努力,并下大工夫来提高人际交往技能,科学有效可持续地改善和发展人际关系。

社会实践方面,受约人能够主动参加学生会的招新活动,虽然最终落败,但中央仍然对主动参与的行为持赞赏态度。

近期,受约人又参加了校支教团的招新,已经参加了初试和复试,如果能够成功进入这支队伍,受约人一定要充分利用这次机会,提高自己、服务他人。

为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提高综合素质,中央接受政务院关于鼓励受约人参选班委的意见。

中央认为,参选班委,有利于提高交际能力、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有利于促进受约人的全面发展。

故中央要求,受约人必须参加即将举行的班委选举,参选职务及其他各方面的要求按政务院第七号令执行,参选事宜交由政务院全权负责,中央组织部给予必要的协助。

九月份,受约人累计支出财政资金共计8005元。

其中,生活支出847元,文化支出7050元,通信娱乐支出100元,社会实践支出4元,人际交往支出4元。

其中,大部分都是合法的,只有绝少部分属于违法违制支出,中央对九月份预算执行情况报告予以批准,十月份,财政资金总额为760元,其中,预算资金为660元:生活支出550元,文化支出90元,通信娱乐支出0元,社会实践支出10元,人际交往支出10元。

储蓄资金为50元,贷款资金为50元。

行政工作报告
近一个月以来,政务院领导各级行政机关努力工作,确保开学和入学的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开学之前,政府部门采取各种有力措施,促进工作、学习、生活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政务院进一步规范部门职能,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质量,实现权责明确、各司其职;日务委员会发布《关于做好开学物品准备工作的通知》,使受约人无后顾之忧地步入大学校门;财政经济部先后出台《关于反对购置新手机的决定》、《关于选择手机卡的决定》和《关于计算机使用问题的决定》,有效落实了勤俭节约政策和财物保护政策;财政经济部还设计了《财政收入与支出统计表》,为深化财政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有利条件;卫生部先后出台《关于彻底戒除“隐事”的决定》,对提高受约人身体素质起到积极作用。

开学之后,政府部门进一步采取措施,促进受约人尽快融入新环境和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开学第三天,政务院办公厅发布法令,要求加强对财政经济工作的管理,加快对支出情况的认识分析,落实财政经济体制改革,又强调做好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工作;针对财政经济领域出现的监管不力和享乐腐败的初步迹象,政务院立即作出开展专项经济整顿工作的决定并成立了工作组,及时避免了事态的进一步恶化;外交实践部分别就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活动出台指导意见,促进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工作的稳步推进;财政经济部多次出台政策,有力落实勤俭节约政策和政务院关于开展经济整顿的决定,有利于财政经济工作的健康发展;卫生部发布命令,督促受约人做好体检和接种疫苗的有关工作,为身体的健康提供了重要保证。

总之,这一个月来,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政务院坚持全心全意服务的宗旨和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坚持和推进依法行政,为由高中和暑假向大学的平稳过渡作出了重要贡献。

下一阶段,政务院将加快制定并严格贯彻执行《大学学习生活基本规范》,促进学习又好又快发展;政务院将协助中央制订《大学发展规划》,为大学各项事业的发展指明道路和方向;政务院将有效组织受约人参选班委的活动,为提高综合素质提供条件;政务院将更加深入地开展专项经济整顿工作,加强监管,严厉打击各种形式的享乐腐败主义;政务院将深入学习《财政经济法》和《中央关于深化财政经济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推进财政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政务院将加强对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工作的督促和指导,促进受约人人际关系的进一步改善和社会实践能力的稳步提高;政务院将将加强安全健康卫生教育和检查,促进生活安全健康卫生和谐。

司法工作报告
因为新的《自主管理处罚法》尚未颁布,所以这一个月里,司法机关在审判违法犯罪案件方面并无任何建树,但法律监督工作并未因此而松懈。

这一个月里,财政经济领域是违法犯罪的重灾区,从一开始的财务管理不慎,到后来的财政支出监管不力,从而引发了享乐腐败主义的滋生。

由于缺少处理这些案件的法律依据,司法机关及时将监察结果移交纪检监察机关,使得违法犯罪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为有效发挥司法机关职能、打击违法犯罪、促进法治,司法委员会督促立法机关尽快制定新的《自主管理处罚法》,改变当前无法可依的局面,以更好地为发展服务。

选举中央委员会组成人员
副主席: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主任B-1兼任。

常委:中央委员会主席A-1;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主任B-1;
立法委员会议长C-1;政务与总理D-1;司法委员会大法官E-1。

委员:中央委员会主席A-1;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主任B-1;
立法委员会议长C-1;政务院总理D-1;司法委员会大法官E-1;
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主任F-1;中央组织部部长I-1;
教育政策部部长L-1;外交实践部部长N-1;法律监督委员会主任S-1;
审判委员会主任T-1;
选举结果自二〇一〇年十月八日起正式生效。

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
2010年10月02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